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為了喚醒大家對女性健康的重視,近年政府與民間也推行了許多健康政策。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其他女性健康議題相關的資訊。

基礎知識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私密處癢怎麼處理?止癢4大方法學起來!出現4症狀快就醫

許小姐因為私密處異常搔癢,最近非常煩惱,明明她都有認真清潔、擦藥膏,也吃很多保養私密處的保健食品,癢症不只沒有改善,還愈來愈嚴重。就醫後,醫師細問許小姐的生活習慣,發現從1個月前起,她就開始使用某種私密處清潔液;醫師請許小姐停用清潔液、注意私密處保養,並按時擦拭止癢藥膏;約1週後,許小姐外陰搔癢的問題就立即改善了。 私密處清潔液和外陰搔癢有什麼關聯?還有哪些原因會造成私密處搔癢?私密處清潔及保養該注意什麼?《Hello醫師》為您一次解說! 外陰、陰唇搔癢?女性私密處構造說明 女性的外陰部包含大小陰唇、陰蒂、尿道口及陰道口等構造,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身體器官,舉凡濕度、溫度、清潔程度、內分泌及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刺激外陰部,造成發炎或癢症。 【延伸閱讀:陰道和外陰竟有5種形狀!認識陰道的構造與外型】 私密處很癢3大原因 導致私密處癢的原因可分為以下3種: 原因1.私密處外在環境與清潔 私密處潮濕悶熱:台灣氣候長年炎熱潮濕,若屬於易汗體質,又經常穿著悶熱不透氣、緊身的內褲與外褲,汗水與濕氣會累積於內褲中,導致細菌孳生、皮膚發炎。 私密處過度清潔:陰道是藉由維持酸鹼平衡來抑制細菌,若經常使用陰道灌洗液體或刺激性較強的私密處清潔液,恐破壞陰道酸鹼平衡、刺激外陰部,造成陰部乾燥與搔癢。 原因2.疾病 下列4類疾病皆可能導致私密處搔癢: 感染疾病: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陰道炎,或淋病、生殖器皰疹等性病。 急、慢性濕疹:急性濕疹通常與過敏有關,慢性濕疹則是長期乾癢、搔抓所致。 糖尿病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此類疾病會令免疫力下降,提高陰部的感染風險。 荷爾蒙失調:停經或服用荷爾蒙藥物都可能造成雌激素分泌不足,導致陰道乾燥、萎縮,引起癢症。 原因3.過敏 陰部肌膚對外部環境相當敏感,下列因素都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使用刺激性的潤滑液、乳液、沐浴用品或私密處清潔液 衛生棉、棉條的使用時間過久 使用情趣用品、異物 接觸易過敏材質,例如乳膠材質的保險套、質料粗劣的內褲 私密處癢怎麼處理?該擦止癢藥膏嗎?私密處搔癢的治療方法 首先需了解私密處搔癢的原因,並根據不同病因用藥或調整生活習慣;若外陰部僅有輕微乾癢,可依照以下4點調整生活習慣,保養私密處: 洗澡時,使用溫水沖洗陰部,並且不過度搓洗,以免傷害脆弱的皮膚組織。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潔與衛生用品,若欲使用,請選用「弱酸性」的局部清潔用品。 盡量穿著透氣、不過緊的內褲及外褲,尤其是氣候炎熱時。 生理期時,選擇有透氣、抑菌等功效的衛生棉,增加衛生用品的更換頻率,保持私密處清潔。 私密處癢,衛生棉怎麼選? 當生理期來時,又感覺私密處癢,維持私密處清潔、減少刺激,慎選合宜的貼身衣物及衛生棉,增加透氣度,是避免或緩解私密處搔癢及減少異味的關鍵;除了從貼身衣物及調整生活習慣著手外,在生理期使用衛生棉時,可以參考3大挑選重點: 抑菌效果:能抑制經期常見的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等病菌滋生 透氣表層:棉體使用透氣度高的材質,可避免私密處感到濕悶不透氣 抑制異味:透過高效抑味設計,可避免外出或在社交場合出現尷尬的情形 目前市面上眾多衛生棉品牌中, 婦科權威洪芝晨醫師力推全新上市的Kotex靠得住「草本抑菌淨化加強版」衛生棉,強調3大重點:使用獨家天然抑菌層,抑制 99%生理期的壞菌;棉體獨創「雙重抑味科技」,選用天然植萃抑味層及淨味加強圈,針對生理期的怪味道達到高達100%抑味效果;此外,透過擁有千萬透氣孔的高透氧棉片,使用時可感受到更透氣不悶與乾爽的體驗。Kotex「淨化加強版」三合一的超強功效,讓悶癢不適的生理期達到全方位的淨化,擺脫濕悶、異味等惱人困擾。 若私密處除了癢之外,還有下列4種症狀,通常是濕疹或感染疾病,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陰部紅腫、刺痛、灼熱 分泌物顏色異常或味道濃重 性交疼痛 排尿疼痛(延伸閱讀:排尿困難的6大原因與症狀!) 醫師會依據感染原因,給予抗生素、口服或外用抗黴菌藥物、止癢藥膏或陰道塞劑;需注意的是,不同感染原因,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像是念珠菌感染就應使用抗黴菌藥物、滴蟲陰道炎就要用抗滴蟲藥物,若未對症下藥,一昧擦拭自藥局購買的止癢藥膏,恐破壞陰部皮膚的保護屏障,使病症惡化。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看更多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相關文章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非經期出血要看醫生?「排卵期出血」有這些症狀

女性們或許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不是生理期,卻可以看到底褲有一點血跡或咖啡色分泌物;其實,這可能是所謂的「排卵期出血(Ovulation bleeding)」,是非經期出血中常見的現象。 至於為何有排卵期出血?是否需要醫師診治?讓我們先從排卵期出血的原因了解起! 什麼是排卵期出血?非經期出血原因說明 正常的月經會經歷以下階段: 月經期(月經來潮):因卵子未受精,本來準備保護胚胎的子宮內膜便會剝落,形成經血排出。 濾泡期:濾泡(卵泡)重新在卵巢內發育、成熟,雌激素逐漸升高,子宮內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逐漸增厚。 排卵期:排出新的卵子後,雌激素也會隨之下降。 黃體期:體內黃體素會增高、雌激素慢慢減弱,在黃體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停止增厚,等待受精卵著床,持續至下次月經來潮。 一般而言,出血主要發生在經期(月經的第一週),但部分女性可能受工作、家庭、熬夜、睡眠不足、緊張焦慮及壓力等因素影響,導致荷爾蒙波動,而在排卵期發生出血現象。當卵子排出後,雌激素濃度的快速下降,造成子宮內膜表層部分脫落,就會引發少量出血。 值得慶幸的是,排卵期的出血量很少,顏色通常呈淡粉色或深褐色,出血情形一般不會超過三天,通常毋需過度緊張。(點此前往排卵期計算器) 排卵期症狀 有些女性在排卵期時會出血之外,還會伴隨下列生理變化或症狀: 乳房脹痛:受荷爾蒙起伏影響,女性在排卵期易感乳房敏感、脹痛。 性慾高漲:在排卵期間,荷爾蒙的變化促使性慾上升。 基礎體溫改變:女性的基礎體溫在此期間會先下降後升高,直到黃體期結束。 感染風險增加:排卵期的陰道黏液會變得稀薄,以便讓精子能更容易地通過,提高受孕成功的機會,但此時受病菌感染的風險也會大幅上升。 陰道分泌物增多:排卵期的分泌物也稱為「白帶」。白帶呈透明狀且具延展性,摸起來濕潤外,就像生雞蛋的蛋白一樣黏稠,而這樣的陰道分泌物通常會持續 2~3 天。 排卵痛: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時,單側下腹會輕微疼痛,但也有極少數女性疼痛十分強烈,建議就醫診斷。 排卵期出血需要看醫生嗎? 一般來說,排卵期出血屬於正常現象,大約有 5% 的女性有此經驗。建議做好衛生清潔並保持作息正常與通風度,其實不需要過於擔心;不過要是出血量較大、血跡鮮紅並持續出血超過七天、發生時間不在排卵期間(以月經週期為 28 天為例,通常會發生在月經週期的第 11~14 天),則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如感染、子宮肌瘤、息肉或是癌症等,應盡快就醫。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營養素怎麼吃?營養攝取不足?透過功能醫學了解女性營養

說到 3 月 8 日的婦女節,你會想到什麼呢?除了感謝廣大女性在各領域的貢獻之外,更是一個關心女性健康的契機。Hello 醫師特別邀請研究功能醫學的許崇恩醫師,一起從功能醫學的角度,討論女性該如何注意營養,更有效率地看顧自己的健康。 什麼是功能醫學? 功能醫學是一個學術氣息比較濃厚的名詞,因此很多讀者可能對它有些陌生。所以,許醫師有時也稱它為「抗衰老醫學」或「精準預防醫學」。為什麼這樣稱呼呢? 人在產生疾病之前,會經過一段漫長的功能下降過程。假設本來健康分數是 100 ,可能要下降到 40 才會出現疾病狀態,像是血管堵住造成中風、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等等。 不過在這之前,可能就會出現疲憊、焦慮、失眠、痠痛、胸悶等「亞健康症狀」,也是常規醫學比較容易忽略的部分; 如果能在這時期與專業團隊配合,積極調理保養,就有機會將分數從 40 分左右的窘境,提升到接近 100 分的理想值。 另外,功能醫學包含系統生物學的觀念,不同於常規醫學將各種器官、疾病分科、功能醫學則是將人體分為腸胃道、免疫、荷爾蒙等幾大系統,整體性地評估一個人的健康狀態。 簡單來說,功能醫學就是在人體功能下降的過程中,用科學的方式養生、提升功能。 從功能醫學看女性經期健康 許多年輕女性常常碰到的問題,不外乎以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簡稱 PMS)、經痛、出血過多、肌瘤等問題為大宗,而更年期更是每個女性都要面對的課題。因此如何做好經期調理就變得非常重要。(推薦閱讀:女人 50 要當心!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在功能醫學的治療上,會先經由檢測患者體內的荷爾蒙濃度失衡與否,來進行改善。 就拿常聽到的雌激素和黃體素來說,黃體素會讓人感覺平靜、減低焦慮,雌激素會讓人有活力,但過多則可能會提高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出血量增多、卵巢癌、乳癌等風險。不少婦科疾病都跟雌激素過高有關,而這部分又牽扯到環境汙染、環境雌激素過高等危險因素。 利用整體性檢查找出問題 當然,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可不只雌激素與黃體素,因此需要綜合評估來找出問題的源頭。 比如說,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甲狀腺荷爾蒙、壓力荷爾蒙、男性與女性荷爾蒙,以及可能造成影響的營養素,例如維他命 C 、維生素 D、硒元素、鋅、鎂離子等等,都可能需要透過檢測,再經由醫師的臨床評估,找出破壞平衡的關鍵進行調理,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攝取營養素改善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其實就是月經前會出現的各種症狀的總稱,包含憂鬱、焦慮、暴躁、乳房脹痛、水腫、頭痛、腹痛等等。一般傳統醫學可能會根據你的症狀有哪些,分別開藥。像頭痛就開頭痛藥、憂鬱就開抗憂鬱藥,但其實從營養醫學的角度來看,只要方法正確,也許簡單的一招就可以解決許多看似不相干的症狀。(推薦閱讀:腹脹水腫睡不著!6招緩解經前症候群) 舉例來說,很多經前症候群的患者都缺鎂,但光是鎂離子的缺乏,就可能導致憂鬱、焦慮、頭痛、腹痛等症狀。因此只要將鎂離子補到理想範圍,身體狀況就有機會得到廣泛的改善。如果還能搭配其他營養素的調理,如維他命 B6、維他命 D、鋅、魚油,那改善有可能更加全面。 這麼說,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有缺鎂的狀況嗎?許醫師表示:「不只有台灣人,全世界普遍都有缺鎂的問題,鎂的攝取管道包含綠色蔬菜、堅果、黑巧克力。」(推薦閱讀:神經肌肉都要它!9種食物高鎂又健康) 然而,很多人平常外食常常缺乏蔬菜,再加上國人對堅果的攝取量偏低,都會讓鎂、硒、鋅等營養素的攝取量下降。此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無時無刻都在,而人在壓力大的時候,營養素也會透過尿液加速排出,使得體內儲備含量又雪上加霜。 我的營養到底吃得夠不夠? 營養品百百種,相信不少人有吃營養品的習慣。假設有人受失眠所擾,他可能看到某種營養品對失眠有幫助,就買來吃吃看,但結果可能不見得那麼有效,因為即使是看似相同的症狀,在每個人身上形成的原因也許完全不同。 因此若能透過專業的評估,擬訂:1. 該吃什麼 2.劑量多少 3. 要吃多久,在症狀的改善上會更加精準、有效。同時,醫師也需要了解患者想優先改善的部分,才能判斷有無攝取特定營養素的必要。 看到這裡,不知道讀者們是不是會有「那我該如何知道我營養到底有沒有吃夠」的疑問?大家常說「均衡飲食」,但實際上,我們真的有吃得均衡且足夠嗎? 關於飲食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有論戰,光是高脂 / 低碳,或者低脂 / 高碳哪個比較健康,就爭論已久,更別提不同時期各種風靡一時的飲食法了。然而,每個人適合的飲食風格,其實都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也許適合高脂飲食,但也有的人脂肪稍微多吃,膽固醇就爆表,因此許醫師特別強調:「與專業的醫護團隊配合,耐心地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 / 生活模式,才是恆久不變的最佳解方。」 均衡飲食就夠了,不必額外補充營養素? 一般人常以「體質」來解釋很多東西,雖然聽起來有些抽象,但其實已有臨床案例證明。 以維生素 D 為例,有些人的基因形態特別難提升體內的維生素 D,就算他和別人照一樣的太陽、吃一樣多的維他命 D,他的維生素 D 濃度就是上不來。 常規醫學一般無暇處理這類的問題,只能等到有病症出現了再予以治療,而功能醫學則希望在發現患者有某些體質時,透過營養調理來降低未來產生疾病的風險。因此,所謂「均衡飲食」,其實現在已經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個別的建議與調整。 飲食之外的營養補充方式 目前市面上最常看到的是口服類的營養補充品,像是液體、膠囊、錠狀、舌下錠這些,另外還有一些是利用貼片,透過經皮吸收營養,不過這種在國外比較流行。若要說哪種方式的吸收效率最好的話,上面提到的都只有一部份會進到血液裡面,而透過點滴靜脈注射營養,則能讓吸收效率最佳化。 哪些營養素是女性特別缺乏的? 前面說到,一個人到底缺乏哪些營養素,需要透過檢測才能知道,但有沒有哪些營養素是普遍缺乏的? 其實,現代人都應該要補充三種營養素:維他命 C、維他命 D、鎂離子。 這三種營養無論男女都很需要,像是很多上班族常有的壓力問題,就可以透過補充維他命 C 和鎂離子改善,因為維他命 C 和鎂一樣,都是在壓力大的時候會被加速消耗掉的物質。 再來,曬太陽是獲得維他命 D 的主要管道,但多數人缺乏曬太陽的習慣,因此需要特別補充維他命 D。(延伸閱讀:陽光不是只會破壞皮膚~曬太陽治乾癬)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補充營養素的風險極低,但其中實在牽扯太多容易疏忽的細節,要自己完全摸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許醫師本來認為,或許能藉由各種資訊管道來讓知識普及,使人們能夠積極照顧自己的健康,但實際操作上卻會遇到很多問題。 舉例來說,維他命 D 大體來說算是很安全的物質,如果只吃政府建議的劑量,大概不會出事,但卻不見得能達到治療效果。因為就像上面說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需要的劑量可能也不同。 然而,使用高劑量達太長的時間,或者沒有搭配其他營養素一起補充,安全的營養素還是可能產生毒性,因此許醫師現在認為,就像吃藥開刀治療疾病一定要與醫師配合一樣,用營養素創造健康,同樣需要專業醫護團隊的協助,才能安全並有效。 補錯營養反而傷身 很多人都會透過營養補充品,補充維生素或其他植物性營養素,但如果不瞭解各種物質間的交互作用,也不了解人體運作的機制,那不只達不到自己要的效果,反而容易對身體造成危害。 說到這裡,許醫師也提出一則實際案例,表達他對民眾自行選擇營養補充品的擔憂。有位已經快要停經的患者回診,表示自己的荷爾蒙報告中,顯示雌激素突然升高。一經詢問,原來是因為她最近在吃「紅花苜蓿」的植物性雌激素補充品,但她原本來診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肌瘤,結果補充紅花苜蓿反而讓雌激素更高,產生了反效果。 因此,許醫師建議大眾選擇補充營養品,最好還是要與懂營養醫學的人討論會比較好。 功能醫學專家:許崇恩醫師 現任:日本元氣診所 院長 專長:營養點滴、科學養生、預防衰老 經歷: 美國功能醫學院完訓醫師(AFMCP+APMs) 林口長庚醫院 醫師 鍾馨診所 美容與抗衰老醫師 百善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粉紅性慾救星!女性也有專用威爾剛

女性如果在30歲後性慾變低,可以吃氟班色林(Flibanserin),或俗稱女性威爾剛(Pink Viagra)來提高性慾。不過使用之前,請先了解以下事項,才不會為了性生活,而造成身體不適。 關於女性威爾剛的研究不足 關於女性性功能障礙和女性性慾的研究一直以來都不多,沒有科學家知道女性性慾的生理運作方式,或性慾多高才算正常,因此為女性製造有效提升性慾的藥物,一直都不容易。 女性威爾剛跟男性威爾剛不同 女性威爾剛的運作方式與男性威爾鋼不同,會改變神經系統的化學物質,暫時降低體內的血清素(Serotonin)含量,因為這是目前科學家認為,有助於促進女性的性慾提升的方法。 女性威爾剛的副作用風險 女性威爾剛的副作用包括血壓變低、昏倒、疲倦、頭暈,因此通常建議在晚上,比較不用到處走來走去或工作時服用。若和酒精或其他藥物,例如用於對抗念珠菌感染(Yeast infection,或稱酵母菌感染)的抗黴菌藥一起服用,女性威爾剛的副作用發生機率和強度就會增加。建議1天不要服用超過100毫克(mg)的女性威爾剛,已降低副作用發生的機率。 用藥前請先諮詢醫師 服用任何藥物前,最好都先諮詢醫師,以確保用藥安全。若不當使用女性威爾剛,服用後可能會面臨性慾降低的反效果,或其他健康問題。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清潔妹妹別過度!陰道灌洗恐發炎感染

許多愛乾淨的女生在洗澡的時候,除了頭髮和身體要洗乾淨外,也會連妹妹裡面一併清洗,市面上也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陰道清洗液,但是您知道如果把妹妹洗得太乾淨,其實反而有負面影響嗎?本文將告訴您陰道沖洗是否有其必要性,以及使用陰道沖洗液對陰道有什麼影響。 陰道需要沖洗嗎? 女生想沖洗陰道的原因,大部分是想清除異味、清潔經血或性行為結束後殘留的精液,或者認為陰道也需要清洗,才能保持乾淨、避免感染;但其實正好相反,陰道內是弱酸的環境,且充滿了各種細菌,這些細菌大多都是跟人體共生的「好菌」,除了維持陰道內環境保持正常,也幫忙抵禦外來的細菌入侵。 正常情況下,陰道不需要特別清洗,而清洗外陰部則建議只用清水沖洗即可。最好不要讓沐浴乳或肥皂等洗劑,接觸陰戶(Vulva)以內的地方,以免刺激陰道;如果您有私處因感染而產生分泌物、有經血殘留等狀況需要清潔,同樣使用清水沖洗即可。 除非您經醫師指示使用陰道灌洗液,不然最好讓陰道自己負責自己的環境清潔,就像您也不會特別用什麼耳道灌洗液去洗耳道一樣。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您經常進行無套性行為,可能便有清洗陰道的需求,因為男性的精液屬於鹼性,會破壞弱酸性的陰道環境,在無套性行為後清洗陰道,可以降低陰道環境改變的狀況。 陰道灌洗液的風險 由於陰道內是弱酸環境,即便不少市面上的陰道灌洗液標榜是弱酸性,但是清洗陰道仍然會有感染風險存在,使用陰道灌洗液有以下4種風險: 陰道感染:如果使用陰道灌洗液沖洗陰道,除了會破壞陰道的酸鹼值外,也將好菌一併清除了,給了壞菌生長的空間。此外,沖洗陰道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將細菌上推至子宮處,增加感染風險。 懷孕容易出狀況: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有使用陰道沖洗液習慣的女性,有較高的機率在懷孕時有早產、流產、難產以及子宮外孕(Ectopic pregnancy)的狀況,原因可能來自於陰道的菌叢受到灌洗的破壞,導致私處感染而引發其他併發症。 骨盆腔炎和子宮頸炎:骨盆腔發炎的症狀多由性傳染疾病(STD)所造成,性病包含:淋病(Gonorrhea)或披衣菌(Chlamydia)感染等,陰道灌洗會提高感染性病的機會。 陰道發炎不適:使用陰道沖洗液清潔陰道,有可能感到刺痛或是有紅腫的現象,因為陰道壁十分敏感,過度的清潔反而會刺激陰道。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