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與神經

神經系統在身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控制大腦、脊髓和億萬個神經,當神經系統受到影響時,會造成其他人體系統產生紊亂,如癲癇發作,動脈瘤、腦腫瘤的形成等。 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更多影響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疾病,並瞭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基礎知識

大腦與神經

「大腦慢老」生活實踐法則:AIE2防有毒蛋白堆積 助神經再生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年紀愈長,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愈高,對於個人健康、家庭與社會的影響,也隨之增加。您知道罹患失智症的原因嗎?坊間熱烈討論的AIE2專利成分,為何有助慢老?主要作用為何?讓《Hello醫師》為您介紹:AIE2是什麼?有什麼作用?並說明AIE2與失智症的關係、對於預防類澱粉蛋白堆積有何幫助? ß-類澱粉蛋白是什麼?與失智症有什麼關係? 類澱粉蛋白(Amyloid)又稱澱粉樣蛋白,是一種不可溶的有神經毒性纖維蛋白質,存在身體各個器官中,其中包含大腦中的ß-類澱粉蛋白;它是一種會侵襲腦神經細胞,造成腦神經凋亡的毒性蛋白質,也是導致腦部退化及失智的危險因子,其中也包括阿茲海默症。 許多阿茲海默症病患早在發病10~15年前,就被監測出腦部有ß-類澱粉蛋白堆積,但因需要儀器追蹤,不容易直接被察覺,以致常在症狀出現後,患者便進入失智病程。目前失智症並無有效的治療方式,只能以減緩退化及症狀治療為主。失智症已是不可忽視的全球議題,包括台灣在內,也積極宣導失智篩檢,及早預防與治療。 AIE2是什麼?跟ß-類澱粉蛋白的關係為何? 「AIE2專利成分」名為管花苯乙醇苷,是由一種植物「管花肉蓯蓉」中萃取得來,經衛生福利部核准健康食品認證有「延緩衰老」之保健功效;管花肉蓯蓉常見於北半球的乾旱地區和溫暖的沙漠,其功效多元,加上藥性溫和,因此常作為補品,並有「沙漠人參」的別稱。 由管花肉蓯蓉萃取之AIE2專利成分,經實驗指出,補充後可降低會破壞神經傳導物質酵素(乙醯膽鹼酶)的活性,進而提高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濃度,且能減少腦內有毒蛋白附著與堆積;經多項動物及臨床實驗研究證實,具以下其他作用: 認知功能:據人體臨床實驗文獻顯示,輕、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使用AIE2專利成分後,認知功能、獨立生活能力和整體狀況沒有明顯惡化,過程中也保持穩定。 保護腦神經:據細胞實驗研究中發現,AIE2專利成分可抑制腦中β-類澱粉蛋白的堆積,達到神經保護作用,改善患有阿茲海默症動物之記憶學習能力。 促進神經細胞再生:據動物實驗顯示,AIE2專利成分具有神經再生因子(NGF)活性,可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修復。 抗氧化:據實驗文獻回顧,AIE2專利成分具清除自由基的特性,能保護神經細胞及腦部等器官,達到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 AIE2專利成分與市售常見的相關成分差異 AIE2與常見成分差異,在於AIE2可幫助「神經修復與再生」,並「預防腦內有毒蛋白形成」,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主要因腦中有毒蛋白侵襲,造成腦細胞凋亡所致,因此減少有毒蛋白是預防失智的關鍵因素。 DHA: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的一種,主要存於眼睛和大腦中。適量補充有助於維持神經細胞膜完整性,並提供營養補給。正處於大腦發育階段的嬰幼兒,特別需要補充DHA,但DHA對於清除類澱粉蛋白堆積並無助益。 PS:稱為磷脂醯絲胺酸,簡稱為腦磷脂,為腦神經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有助於神經傳導,但同樣對於清除類澱粉蛋白堆積,並無直接助益。 維生素B群:主要功用為輔助能量代謝,有助維持神經系統健康。 銀杏:衛生福利部核准銀杏葉相關藥品,口服處方藥品適應症則為「末梢血行障礙」,主要功效為活絡末梢血液循環;一項科學期刊(JAMA)於2019年發表研究指出,銀杏對於失智無預防改善效果。 為什麼要認明AIE2專利成分? AIE2專利成分,為通過衛福部核准具保健功效的管花肉蓯蓉成分(管花苯乙醇苷),目前市面上尚無其他獲核准的管花肉蓯蓉成分。 產品製程與功效具專利認證,同時取得多國抗失智專利保護。 發表多篇國際醫學期刊,經1500位人體試驗,證實安全有效,且已受美國FDA機構核准進入抗失智二期臨床研究。 原料採用具GAP認證(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農場,且通過歐盟有機認標準化種植的管花肉蓯蓉,採用認證原料為品質把關。 上述AIE2的高規格科學認證,可做為選擇管花肉蓯蓉成分產品的參考,在日常保健食品中,選對的成分、才能針對思緒進行大掃除,延緩衰老越早越好,現在就應開始行動。 AIE2適合哪些族群吃? AIE2具完整科學研究,具有護腦、預防失智與延緩衰老功效,若想達到健康維持,建議以下族群食用: 日理萬機、會議不停的高層主管與老闆 50歲以上腦部、記憶退化高風險族群 高壓環境須大量思考的工作族群 鮮少社交快速衰老族群 長期睡眠品質不佳族群 大腦慢老日常保健該怎麼做? 失智症可為神經性、血管性與混和性三類,神經性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衛福部對失智預防行動,提供以下5點建議: 戒菸:戒菸能顯著降低失智風險,建議尋求戒菸門診的協助。 增加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強度運動,如健走、家務、瑜伽等,有助於促進大腦健康。 均衡飲食:食用多樣化蔬果,並多攝取雞蛋、魚、雞肉等優質蛋白質。 維持健康體重:肥胖會增加失智風險,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可幫助維持正常體重。 適量飲酒:避免過量飲酒以降低失智風險。 (圖片授權)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探索更多大腦與神經類別

看更多 大腦與神經 相關文章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

只有老人才會失智?健忘就是失智症?破解失智症的6大迷思

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對青、壯年或中年族群可能相對陌生,若非家中已有失智長者需要照顧,許多人往往沒有機會深入了解失智症,甚至對其抱有不少錯誤迷思,導致此多數人往往對失智症抱有錯誤迷思,如只有老人才會罹患失智症、開始忘東忘西就是失智症徵兆等。 《Hello醫師》將為你破解常見的失智症6大迷思,幫助你建立失智症的正確知識,提升對失智症狀的敏感度,若有親友出現疑似失智的症狀時,便可及早做出正確判斷,及早就醫診斷並照護失智家人。 失智症常見6大迷思 1. 健忘就是失智症? 記憶力衰退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但不代表人只要開始忘東忘西、經常失憶,就是罹患失智症,因為老化(年紀變大)本身也會導致大腦的記憶力不如以往。 記憶力衰退:老化VS失智 在記憶衰退上,失智症與老化通常會有以下差異: 老化 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有辦法想起 若做記憶測試,可能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失智 對於自己所說、所做的事完全忘記 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由上可知,失智者的失憶問題非常嚴重,且會忘記對一般人來說理應記得的事情,如家中的某位成員、成員的名字及自家住址,嚴重時甚至可能會忘記自己是誰。 除此之外,失智症還會有其他認知功能問題,如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及注意力等各方面的認知功能退化,並出現行為異常、性情改變及精神疾病等症狀,因此記憶力不是評斷是否罹患失智症的單一標準,仍需透過醫師專業診斷及檢查。(延伸閱讀:記憶力變差是失智嗎?失智症10大前兆勿輕忽,及早就醫有效控制病情) 2. 只有老人才會罹患失智症? 多數失智者的年紀通常為65歲以上,但65歲以下的中年人口也有可能罹患失智症。 65歲以下發病的失智症稱為年輕型失智症(Young/Early Onset Dementia,或稱早發性失智症),發病年齡多為40~50歲,台灣目前45~65歲的失智人口約有1萬多人。 有鑑於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年紀較輕,體力較好,因此多數患者發病後雖然認知能力快速退化、發生失憶,但行動力及精神相對較好,因此無法長期置於室內或安養中心照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外出、活動,以平衡無處消耗的體力及精神。 由於照顧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需耗費更多心力,且不易將照護責任交由其他單位或看護。因此建議民眾平時即需做好失智症的預防工作,如規律運動、多進行腦力活動(思考議題、計算)、多參加社交活動,並著手改善及避免可能提高失智風險的危險因子,如抽菸、三高及頭部外傷等。(延伸閱讀:不知如何照顧失智者?認識失智症8大行為變化,7招輕鬆照護不慌張!) 3. 可以記得事情就代表沒有失智? 如前所述,記憶力衰退僅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而且失智症可分為許多種類,如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患者在罹病初期沒有失憶問題,反而會出現人格劇變、喪失控制行為能力及語言障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症狀,因此記憶能力無法作為是否罹患失智症的判別標準,建議赴醫院接受完整檢查才可確定。 4. 失智症不具致死性? 當失智症邁入晚期(末期)時,病人通常已完全喪失行為能力及生理能力,因此會出現無法正常說話、活動、排泄及進食等問題,並長期臥床,需要接受插管餵食。 隨著病情持續惡化,病患的生理機能會持續下降,並可能因無法正常進食、排泄等問題,而併發多種炎症,或因免疫力衰退而感染其它疾病,最後逐漸步入生命終點。 一般而言,失智症發病後的存活年數平均為5~8年,但隨著患者的年紀愈大、身體機能愈差,存活年數就會愈短。 5. 失智症無法根治,不用吃藥和接受治療? 無論是藥物治療或非藥物治療(如認知訓練、懷舊治療)皆無法治癒失智症,但可延緩病情惡化的速度、改善失智症狀及生活品質,並降低家人及照護者的負擔,例如頻繁走失、失禁或忘記吃飯等問題。 專業治療及居家照護對於控制及延遲病情至關重要,若早期病情控制得當、照護完善,病患不僅可較晚邁入中、晚期,存活年數也有望延遲至8年以上,甚至10~12年也大有人在,因此若身邊家人出現輕微失智徵兆,建議盡快赴醫院接受診斷及檢查,以便即早接受專業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

預防勝於尋獲!失智老人防走失6對策,不幸走失別慌,先做這件事就對了!

走失是失智症照顧者心中的一根刺,當家中有失智者時,照顧者無不隨時提心吊膽,擔心他自行出門、在外走失。 周全的預防工作除了能有效預防走失、提升尋獲率之外,更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及心理壓力。 《Hello醫師》將向你說明預防走失的6大對策,並告訴你當親友走失時,該採取哪些搜尋動作,以利在狀況發生時,能冷靜且沉著的應對。 防走失的6大對策 1.定期拍照記錄、觀察行為 當失智者走失時,警方或協尋單位會在第一時間請你提供走失者的照片、外型特徵及行為習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便可觀察失智者的日常行為及習慣,例如說話是否容易重複特定字眼、走路時是否有特定肢體動作,同時,定期拍照記錄失智者外貌,例如每週拍照1次,以便在走失時提供最新、最準確的照片。 以下為警方及協尋單位可能會請你提供的資料,資料愈詳細,走失尋獲率愈高: 外型及個人特徵 身高 血型 體重、體型 髮型、五官特徵 穿著衣物、攜帶物品 身上是否有痣、胎記、疤 行為及認知能力 明顯行為特徵 慣用語言、詞彙 慣用手 是否識字 視力狀況 認知表達能力 身心障礙類別 其它可辨識特徵 2.增加家門進出難度、在門口加裝感應器 針對失智情況由輕度邁入中度、認知能力低但活動能力尚可的患者,他們雖能夠自行四處走動,但已無法正常地辨識及記憶四周環境;因此,建議可加裝門鎖,增加進出難度,或透過添加與牆壁顏色相近的門簾、在大門前擺設物品等方法,降低大門的辨識度,讓失智者不易察覺大門在哪,嘗試進出。 照顧者亦可於失智者的床邊、房門或大門加裝感應器,例如人經過時,會發出聲響的市售感應器,或加裝鈴鐺,如此一來,即使失智者不在眼前,照護者也能在家中其它地方得知失智者的動靜。 3.穿著鮮豔衣物或顯眼配件 鮮豔衣物或顯眼配件,如顏色鮮豔的帽子、吊牌或拐杖,不只有助於成為警方或協尋單位找尋走失長者的關鍵線索,更能讓社區鄰里、看見走失公告的熱心民眾易於辨識走失者。 4.配戴愛的手鍊、愛心布標 愛的手鍊及愛心布標分別由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及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推行,兩者皆為輔助協尋走失老人的配件,以下簡單說明愛的手鍊、愛心布標的相關資訊: 愛的手鍊(點此瞭解詳細資訊及申請辦法):金屬手鍊,手鍊上有2組號碼,1組為失智者申請編號,1組為聯絡專線,目前台灣有多縣市,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嘉義市、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及金門縣等皆有提供,推行至今的尋獲率高達99.9%,並已尋獲超過7000位走失老人。 (圖片來源: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愛心布標(點此瞭解詳細資訊及申請辦法):愛心布標分為2種,一種以QR Code呈現,一種則以文字方式呈現,請見以下範例: (圖片來源: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 愛心布標可縫於衣服、背包、帽子,以利警察或路人辨識及協助。相比於愛的手鍊,愛心布標較不會有紫環(失智者因不喜歡手鍊,頻繁拉扯導致手腕瘀血)或擅自脫去的問題,而且可添加於衣服及各種用品上。 5.到附近警局捺印指紋 「指紋捺印」是由內政部警政署開辦的指紋建檔服務。由於多數人遇到走失者時,通常會帶至警局確認身分,若警局已有走失者的指紋資料,警察便能迅速確認身分,並依據內建資料聯絡親屬。指紋捺印的好處在於能將失智者的搜尋網從社區里鄰、協尋單位,擴及至全國各地的警局。 6.為失智者配戴GPS定位器 儘管愛心布標、愛的手鍊的作用可於失智者走失之後,增加尋獲機率,但GPS定位器卻更進一步掌握走失者的行蹤,讓搜尋作業從被動變主動。 坊間擁有多種類型的定位器,有功能單一、體積小巧,可放置於鞋子、鑰匙的定位器,也有如同智慧型手錶(如台灣大哥大的myAngel御守錶),可連動手機App、查詢歷史軌跡及設定電子圍籬等多功能的定位器。 定位器可有效縮短尋獲時間、減少意外發生的可能性,讓照顧者不必每次都為長者走失勞心費神,在街頭巷尾穿梭或在家中焦慮枯等。 若家人走失了,你可以這樣做 當失智親友走失時,家人難免既慌張又擔心,此時務必冷靜下來,把握剛走失不久、最容易找到的黃金時間,並準備資料,赴警局報案。 失智者走失報案不需等待24小時,因此一發生走失就應馬上報案,千萬不要嫌麻煩、覺得過一段時間家人就會回來,因此錯失尋獲走失者的最佳時機。 在赴警局前,請準備以下資料: 證件:報案人與失蹤人身分證明文件,如身分證、戶口名簿或身心障礙手冊 照片:各個角度的清晰近期照片,如半身與全身照等 愛的手鍊:告知警察手鍊編號 指紋卡:若已在警局建檔者,請主動告知警察;自行在家建檔者,請帶自行捺印的指紋卡到警局建檔。 搜尋線索:說明親友失蹤時間、地點、髮型、穿著、身高、臉部及五官特徵有無明顯特徵 報案後,請務必確認拿取「受(處)理案件證明單」,以留有報案證明。 完成報案後,家人可採取以下搜尋動作 赴走失親友常去的店家與地點進行搜尋 致電失蹤老人協尋中心,請託協尋走失者,電話:(02)2597-1700 致電台灣失智症協會,請託協尋走失者,電話:0800-474-580 赴里民辦事處請里長協尋走失者、張貼走失者公告 當走失者尋獲後,請記得通知警局及各協尋單位哦! 若走失親友身上有配戴愛的手鍊、愛心布標或其他可辨識身分、提供聯絡資訊的配件,多數情況下皆能找回親友,無需太過擔憂及焦慮。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

記憶力變差=失智?!失智症9大前兆:行為改變、喪失活動力快就醫

失智症的最為人知的早期症狀是記憶力衰退,但卻易遭親友誤認為老化的自然現象,但失智並非正常老化。 當長輩開始出現一些失智前兆,像是記憶力喪失、性格改變或判斷力變差的症狀時,就應及早就醫接受完整評估,以確認是否為失智症,並進行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 《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大家介紹失智症常見的9大前兆,若家中長輩有出現類似症狀,千萬別輕忽,應盡快帶其就醫,以利控制病情! 記憶力喪失、性格改變愛注意!失智症9大前兆報你知 隨著年紀漸增,腦力機能也會開始浮現老化現象,年長者可能容易忘東忘西,但經別人提醒通常都能馬上想起,而失智症患者卻可能完全忘記原本熟悉的人、事、物或地點,不僅容易發生危險(獨自出門忘記回家的路),親屬間的溝通與交流也會產生困難。 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頻繁出現下列9種失智症常見症狀,就應特別注意: 1. 有語言表達的問題,無法說出確切的名詞 經常記不起家人或朋友的名字,溝通時也難以找到正確的字句,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也常突然忘記某樣物品的名稱,僅能用描述性語句表達,如以「看時間的東西」代稱手錶,甚至會自創新語及重複言語。 2.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以及下決定的能力減弱是失智症的常見徵兆,如失去對金錢價值判斷的能力,因電話推銷而隨意支付大筆金錢。 此外,患者也可能經常將不能吃的物品拿來吃、不知天氣冷熱及飽餓程度,並對於任何事物感覺遲緩,誤認或錯認,甚至無法辨識自己身處於何種環境,而使自己陷入危險之中。(推薦閱讀:找徵兆、做檢查,3招有效預防失智症!) 3. 喪失記憶以致影響工作技能 失智症患者常忘記自己身在何處,剛發生的事也很快就會忘記,即使經旁人提醒後,也完全想不起來,並時常重複詢問相同問題。 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行動能力緩慢、難以學習新事物,甚至忘記經常使用的物品或電器操作方法,如不會使用電視遙控器或微波爐。 失智可能對工作產生哪些影響? 每天到公司都會使用電腦打字,完成日常工作,但某天卻失去工作能力,甚至連電腦都不會操作,並排斥完成交派的工作內容;身為英文老師,卻不知道「book」等基本單字是什麼意思,或者年紀輕輕就在開計程車的伯伯,現在卻經常迷失方向、開錯路。 4. 很難完成原本熟悉的家庭事務 例如常常忘記自己在煮飯,或者冰箱裡已經堆滿一堆蔬菜,卻仍重複去買菜,甚至忘記家具或物品的擺放位置,或是出現如衣服洗不乾淨,煮的食物飯菜味道不合大家的口味等,日常事務執行力變差的狀況,皆可能為失智症的前兆。 5. 對時間或地方的概念變差、容易走失 一般人偶爾會忘記今天的日期,或者會在不熟的地方迷路,但失智症患者則可能會搞不清楚年、月份、白天或晚上,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甚至明明待在家中,卻吵著要回家,分不清家裡的房間、廁所、廚房或客廳位置,出門後還會忘記回家的路。 6.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失智症患者可能會缺乏情緒反應,臉部表情呈現呆板僵硬,看起來也會有些憂鬱、悶悶不樂,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約有40~50%失智症患者表現出憂鬱傾向,而其中又有10~20%病患確診為憂鬱症。 失智症對心理上的負面影響,還可能導致病患出現心存多疑、情緒上明顯起伏不定、喜怒無常等狀況,原本個性開朗、溫和的患者,也容易變得憂鬱、情緒激動、易怒、疑心病重、口不擇言、焦躁不安沒耐性、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沉默寡言或變得較為不注意隱私等。 7. 物品擺放位置錯亂 不少人可能出於惰性,偶爾會將常用的物品隨意擺放,或順手丟在一旁,但失智症患者則更加頻繁,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位置,如將大白菜放到書櫃上,或把衣服或老花眼鏡放進冰箱。 當患者找不到物品時,還會誤以為是家人偷他的物品。若身旁的長輩曾有上述行為,更應多加觀察他是否也有其它疑似失智症狀,協助他及早接受治療。 8. 抽象思考能力降低,無法思考複雜的事務 失智症患者可能無法操作較複雜且抽象的事務,相關舉例如下: 無法正確使用加減運算購買日常用品 無法辨識金錢的真假 不知道常見物品的用途,如鑰匙是拿來開門 、筆可以寫字、筷子是用來吃飯夾菜等 9. 喪失活動力及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 失智症患者對於人、事、物或活動可能較無沒有興趣、拒絕進食,或者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與人交談。 然而,出現上述這些症狀其實並不代表罹患失智症,也可能是因中風、憂鬱、酒精中毒、營養不足和腦瘤等原因所致。(延伸閱讀:愛喝酒還是真酒鬼?9 點判斷是否酒精上癮) 無論如何,及早就醫皆有助防止病症惡化,並找出真正的病因已擬定後續的治療方案。建議民眾平時不妨多留意自身或親友是否符合上述9大失智徵兆,若有任何疑慮,請盡早預約精神科或神經內科接受醫師的專業檢查。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腦神經與認知疾病

布魯斯威利驚爆罹患「失語症」!失語症會好嗎?5大類失語症知多少

叱吒好萊塢影壇多年、以「終極警探」(Die Hard)系列電影奠定地位的影視巨星布魯斯威利,上月31日時竟驚爆傳出因罹患「失語症」(Aphasia),已由家人宣布將告別影壇息影,消息一出即引起全球譁然。 「失語症」與大腦損傷有緊密相關,但「失語症」究竟是什麼?什麼原因會造成腦部受損、進一步引發失語症的發生?面對失語症患者,身邊的親友應趕緊協助掛哪一科?「失語症」又該如何治療?讓《Hello醫師》帶你進一步了解「失語症」無聲的世界。 什麼是失語症 「失語症」(Aphasia)是由後天因素所造成,根據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研究顯示,當大腦語言區受到損傷,將產生對語言的理解力及表達的障礙,包含了聽、說、讀、寫等範圍,依據損傷情況而有不同程度的障礙。不少患者常源於因腦中風、腦部意外受損或腦炎等而引發。尤其不少腦中風患者在罹病後,經常導致神經功能障礙如半側肢體癱瘓、失語症等。 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蔡泊意醫師的研究顯示,約有1/3腦中風患者容易發生失語症,預後治療的成效也較差,因此仍建議應從日常預防著手,避免腦中風。(你也想知道:別以為頭暈沒事~這4類型是中風警訊) 失語症5大類型: 表達性失語症:可發出聲音與理解部分溝通內容,但僅能以單字或語法不完整的句子表達,而無法形成語言,不時還有亂講的情形。 接受型失語症:表達能力較好,但理解力極差,常因無法理解語言本身的意思而答非所問、文不對題。 傳導型失語症:無法重複語言。 舉名不能失語症:無法表達出複雜或特有的專有名詞,但仍能聽仍說。 完全性失語症:綜合以上4種症狀共同發生,聽不懂他人的話語也無法表達,甚至發生半側軀體癱瘓的情況。 當失語症患者為左撇子,意即其語言中樞位於右大腦半球,如果患者是右撇子,語言中樞就在左大腦半球。然而,失語症取決於語言中樞區受損的區域;前語言區主導「表達」、後語言區則與「接收」有關。前語言區受損,會無法說明自己的想法,「表達性失語症」即屬此情形。 而與接收訊息相關的後語言區受損的話,患者就有無法理解他人話語、仍能表達,但會有答非所問,產生「接受性失語症」的狀態。至於當前後語言區都受到傷害時,即形成「完全性失語症」,也是失語症類型中病症最嚴重的狀態。   失語症該掛哪一科? 由於目前尚未有治療失語症的藥物,因此全靠後期安排復健治療,來協助病患盡可能維持生活常軌。當身邊親友發生失語症症狀時,總讓人措手不及,也不知道應該先掛哪一科進行治療。通常當病症發生時,建議可先會診神經內科協助了解腦部情形並評估是否受到損傷,再依患者狀況進一步求診復健科安排語言治療等相關療程。 失語症評估方式 針對患者是否罹患失語症、或罹患程度輕重,根據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的語言治療師鍾玉梅於其研究指出,目前普遍用於評估的是一種稱為 CCAT(Concise Chinese Aphasia Test, CCAT)的中文失語症測驗,由於簡明易操作、施測時間最長僅需1小時,透過圖物配對與施測物品等輔助,即可完成失語症病況的初步評估,了解患者聽說讀寫的能力。 更進一步,部分醫療院所亦輔助以「成人語言能力篩檢表」,協助行動不便、臥床患者更加簡易快速的方式完成評估,半小時內即可完成。 失語症如何治療? 當失語症發生,不少病患會給人有變笨、自我封閉的感受,讓親友們也隨之感到情緒低落或不知該如何是好,更關心失語症應如何治療、是否有復原的機會。 目前失語症的治療仍以「語言治療」為主。主要著重於構音(articulation)、語彙 (Vocabulary)及文法(grammar)的練習。通常由語言治療師來幫助患者,將其尚存的語言功能發揮到最佳狀態,並教導病患用各種方式來增強彼此的溝通。 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蔡泊意醫師   對於「表達性失語症」(亦稱為非流暢型失語症)患者,主要針對患者提升表達能力。透過單字或字詞的訓練,再進階到訓練片語短句。當患者說不出部分詞句時,則以圖片或實物輔助提示。 治療「接受型失語症」(亦稱為流暢型失語症)患者,則著重理解能力的提升。透過患者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單詞語句,特別訓練並加強重複,協助患者提高理解力,進而可提升與他人溝通的流暢度。 蔡泊意醫師亦指出,近年並有最新的治療方式,是利用重覆性穿顱磁刺激的方法,協助大腦的神經重塑(Neuroplasticity),進而增進語言能力的治療結果。(推薦閱讀:預防大腦老化!這樣運動就對了)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腦神經與認知疾病

對象不同影響大腦罪惡感!構成殺人動機3原因

我們偶爾會在新聞看到隨機傷人的報導,甚至無差別殺人事件也屢屢發生,而很多行兇者並非是重嫌犯,他們可能和你我一樣沒有任何犯案歷史,卻因為生活壓力、情感衝突等等原因,一氣之下竟能殺害素不相識的人。本文將剖析殺人時的大腦變化,以及引發殺機的原因,或許就如《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殺人犯的母親所言:「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一個 20 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同場加映:總是莫名暴怒生氣?檢視4種憤怒原因) 罪惡感影響大腦活動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隱藏性的暴力傾向,尤其容易在我們感覺到生命受到威脅時出現,它是一種危機處理反應;若當事人處於非常敏感的心理狀態,往往會讓情緒失控。你也許曾看過,有的人在極高的壓力下,毫無預警地就情緒大暴走;即使是看起來親切友善的好好先生,都會在受威脅刺激時,變得壓力和暴躁。 從腦部結構來看,傷人和殺人是會帶給行兇者罪惡感的。根據澳洲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心理學系所的研究,當人在動畫中模擬軍人殺平民時,腦部的眼眶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或稱前額葉基底區)和頂顳葉交界處(Temporoparietal junction)的活動會因為罪惡感出現而變得活躍。 此外,腦部的梭狀回(Fusiform gyrus)和舌回(Lingual gyrus)一樣會在殺人時變得活躍,兩者的差別在於,模擬殺平民的時候,梭狀回較為活躍,由於此部位負責臉部辨識,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成受測者在殺害平民時,大腦也在分析受害者們的表情,也就是帶有「人性」在執行殺戮的過程;舌回則主要負責空間推理,當殺害對象為敵對軍人時,這個部位會特別活躍,可推斷在殺害敵對軍人時,大腦可能更傾向認為這屬於合理的行為。 雖然軍人與心理病態者的殺人動機並不一樣;但兩者在執行殺人行為時,同樣都會運用到上面所提的腦部區域。研究告訴我們,殺人時的大腦活動和道德觀互相纏繞影響,如果我們對此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可能有助預防犯罪,心理學家和犯罪學家也許能事先發現並阻止可能有謀殺動機的人。 (同場加映:暴動如何形成與轉變?從心理學了解背後原因) 成為殺人犯 3 大原因 與其將罪全都怪在殺人犯身上,或許我們該思考的,是什麼造成他們走向這條毀滅性的道路,根據英國獨立教育慈善機構犯罪與司法研究中心(Centre for Crime and Justice Studies)的資料,連環殺人事件是過去約 400~500 年間出現的行為現象,且按照歷史的觀察,此行為可能和人類邁入現代社會有密切關係。 舉例來說,當一個人在每天的生活及競爭中不斷被否定和拒絕,他或許就會把心中的憤怒和不平向他人發洩,涉入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的行為,輕則藥物濫用與自殘,重則可能選擇自殺,甚至殺人。 (同場加映:尋短並非本意?6點剖析自殺者的內心世界) 沒有人生來就想傷人或殺人,多關心身邊的朋友,或許你就可以避免下一起殺人事件的發生。以下舉出三個誘發殺機的可能原因: 冷漠關係的社會:科技先進化與人潮遷移,為各個地區帶來更多的新面孔,加上網路的匿名言論,人與人的相處也比以往更冷淡,甚至鄰居之間也不會有任何交集。因為互不認識,猜疑和不信任更容易挑起爭端,悄悄將殺人惡念植入心中。 大眾媒體與名人效應:媒體非常有利於資訊傳播,但同時也是把雙面刃,像是隔三差五的殺人新聞,甚至是對連環謀殺案的系列報導,都可能會讓閱聽人將「殺人」視為一件稀鬆平常或甚至是可以「做」的,再加上現代社會想出名、爆紅的人如過江之鯽,有時候媒體對於重大謀殺案的報導,讓犯罪者的曝光率甚至可跟明星相比,這不免會讓某些人為了想「出人頭地」,享受成名的感覺而殺人。 (同場加映:家有迷妹~小孩有名人崇拜症候群怎辦) 邊緣化的社會:一個受邊緣化的社會,意味著其社會階級的差異性很大,階級高的鄙視階級低的,甚至不把對方當做人看。此思想雖已過時並逐漸淘汰,但在貧富差距很大的社會中,它仍是存在的,而殺人犯亦會把這等人當做殺害目標,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對方死了,也不會有人會為此悼念。


大腦與神經

中風年輕化!注意飲食3地雷

中風(Stroke)在過去被認為是中老年才需要擔心的疾病,但其實近幾年已有年輕化的趨勢了。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期刊《中風》(Stroke) 於2020年2月所發表的報告,有10~15%的中風患者,年齡層介於18~50歲之間。 而在台灣, 45歲以下的中風患者其實罕見,但這個比例逐年來已從2〜5% ,持續上升到10%。當然,許多罹患年輕的中風患者,有家族遺傳病史,但不良的飲食習慣影響也很大。別以為仗著年輕就能肆無忌憚地大吃大喝,以下介紹中風的3大危險原因,也許你我都無意識地踩過這些地雷,未來一起小心預防。 中風的飲食地雷有3種 1. 低碳飲食吃錯了 年輕男女為了追求曼妙的體態、明顯的肌肉線條,努力健身。有許多人為了加速瘦身,採取低碳飲食(Low carb diet),即僅攝取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 但是有些健身族錯把「無碳」當「低碳」,為了避免碳水化合物而少吃了蔬菜、水果、穀物、豆類,另而攝取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無形中導致血脂與膽固醇的上升,增加中風的機率。 《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研究也指出,採取低碳飲食更容易罹患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這是一種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Arrhythmia)。 患有心房顫動的人,中風的風險比起一般人多了五倍,更有可能引發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所以絕對不能為了瘦身而營養攝取不均衡,澱粉還是非吃不可的。(同場加映:好壞碳水化合物這樣分~吃出健康沒煩惱) 2. 油炸食物吃太多 台灣是美食天堂,尤其夜市文化更是遠近馳名,但其中油炸的品項佔了很大的一部份,而吃太多油炸食品也會導致血脂肪與膽固醇的上升,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引發中風。 美國的研究顯示,吃愈多炸物,罹患中風的風險愈高!一週吃1~3次炸物的人,比1週吃不到1次炸物的人,高出7%罹患中風與心臟病發(Heart attack)的風險。如果每天都吃炸物,罹患中風與心臟病發的風險甚至高達14%!鹽酥雞和薯條等食物,雖然很誘人,但千萬不能仗著年紀輕就不忌口,一定要有所節制。 3. 飲酒過量 剛剛聊過美食,現在來談談美酒。年輕人與親友聚餐,黃湯不下肚似乎就無法玩得過癮,不過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 BBC)的報導,一項由中國與英國進行的基因調查指出,即便每天只喝少量的酒類飲品,也會提升中風的風險。 劍橋大學醫學統計學家伯吉斯博士(Dr Stephen Burgess)表示,即使適度、輕度飲酒也會增加中風機率,且中風風險與飲酒量呈正比,所以如果選擇喝酒,便應該控制酒量。 因為酒精會傷肝,也可能會引發糖尿病(Diabetes)、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上述三者都會提高中風的機率。此研究主要針對烈酒及啤酒,而非葡萄酒,所以伯吉斯博士也認為研究結果可證實的有限。但是我們在暢飲之餘,真應該有所警覺,無論我們有多年輕、多有活力,飲酒的習慣只會拉近我們與中風的距離。(同場加映:愛喝酒還是真酒鬼?9 點判斷是否酒精上癮)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腦神經與認知疾病

總是覺得很累、老是睡不飽?小心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每天睡醒後,卻還是覺得睡不飽、身體又好累?上班或上課總是精神不濟,回到家累得不想做事,這樣的情節是否天天上演呢?要注意,如果這樣的情形持續六個月以上,就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簡稱 CFS)!本文帶你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診斷以及治療方法。 總是睡不飽覺得累?檢查是否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當身體經過詳細的檢查,並排除其他慢性疾病因素,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簡稱 AID)、慢性感染或發炎、精神疾病、內分泌疾病等,有連續六個月以上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虛弱疲勞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話,就可能會被歸類為慢性疲勞症候群。 各年齡層都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案例,但好發族群為 40~50 歲的成年人,特別是無法適當調節壓力的人,而且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多。不過,可別因為覺得疲憊就認為自己有慢性疲勞症候群,也要參考有無其他症狀,包含: 低度發燒(35~38.5 度)或畏寒。 喉嚨痛。 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結(直徑小於兩公分)。 全身肌肉無力。 肌肉痠痛。 即使從事過去可勝任的活動,仍會產生全身疲倦感並持續 24 小時以上。 廣泛性頭痛。 移動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無紅腫現象)。 精神或神經症狀,如畏光、暫時性視盲、健忘、躁動不安、思考力衰退、無法集中精神、憂鬱等。 睡眠障礙,如嗜睡或失眠。 此外,過度疲勞不一定是慢性疲勞症候群,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前兆,所以建議先請醫師診斷,再配合治療。(同場加映:慢性疼痛患者有福了!這樣改善睡眠品質)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 慢性疲勞症候群也被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簡稱 ME),在醫學上對此的具體成因有許多推論,但確切原因仍未知,所以也沒辦法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樣可以事先預防。以下是可能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原因: 病毒感染:1980 年代之後,醫學界開始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與病毒有關,例如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簡稱 EB 病毒)、黴菌感染、萊姆病(Lyme disease)、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第六型人類疱疹病毒(HHV-6)、腸病毒等有關。 免疫系統問題:部分研究也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可能是慢性發炎所導致。 荷爾蒙失調:下丘腦(Hypothalamus)、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產生的激素或是腎上腺素(Adrenaline)分泌異常,都有可能導致慢性疲勞症候群。 憂鬱症:憂鬱症(Depression)也被視為導致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主因之一。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 由於慢性疲勞並沒有確切的成因,所以也沒有專屬的治療方式,但目前在醫學界較支持的方法為運動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適度的運動可以提升體能,且運動會讓大腦分泌腦內啡(Endorphin),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好;認知行為治療法則是由專業的醫師或心理治療師,每週一次、每次約一小時的治療,瞭解病患對疾病的想法,找出病患對症狀或疾病本身的錯誤的認知,並給予調適正確心態的技巧,並給予情緒上的支持,進而改善症狀。 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態不同,醫師有可能會搭配其他藥物或治療方式,例如: 止痛: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會有頭痛、關節痛或是肌肉疼痛的情況,醫師會選擇開阿斯匹靈(Aspiri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藥,幫助減輕病患疼痛。 調整飲食:建議病患可以依照衛生福利部修正的「國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依照個人年齡、性別和活動強度,找出合適的熱量需求及建議的份數,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治療過敏反應:醫師會開抗組織胺藥和去充血劑,緩解過敏症狀。 改變生活方式:鼓勵病患暫時減少非必要的活動,避免身體活動量過大而負荷不了,也減少心理上的壓力。(推薦閱讀:胸悶、焦慮、慢性疲勞是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做找回健康) 治療神經方面的疾病:某些情況下,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患可能會診斷出憂鬱症,醫師會開抗憂鬱的藥物,並且要求病患進行談話治療,但一般來說,病患不會因為憂鬱症治好,就能同時治好慢性疲勞症候群。


其他腦神經與認知疾病

手不受控制?認識腦神經傷害所致的異手症

你可以想像萬一哪天自己的手不受控制了,會是什麼樣子嗎?聽起來可能很荒謬,但它確實存在,這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症候群,可能會發生在一些腦損傷患者身上,叫作異手症(Alien Hand Syndrome,又稱外星人手症)。此病症通常發生在非慣用手,以多數人來說即為左手,但有時也會影響腳,本文將揭開異手症的真相。 名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於 1964 年發行的核彈議題經典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中,主角患有異手症,因此異手症也被稱作奇愛博士綜合症(Strangelove syndrome),或是他人之手症。 手彷彿有自己的意識 異手症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覺得手有它自己的意識,或像是有另一個人在控制它,但和痙攣(Spastic)或抽搐不同,被控制的手還是可以出力。但是行為可能會和想法背道而馳,像是反扣衣服鈕扣,甚至傷害自己,根據美國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 )健康科學中心醫學院的研究,一位半身癱瘓的 77 歲婦人,在看電視時,發現她的左手在無意的情況下,開始撫摸她的臉頰和頭髮,感覺就好像別人在控制她的手,且此動作維持了半小時之久。 (同場加映:有人要害我!秒懂被害妄想症多恐怖) 異手症可能是腦損傷所致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異手症是因視覺和感官解離所引起,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針對這些患者的腦部掃描分析,發現他們腦中,對稱的主要運動區呈現孤立性的特徵,推斷這是腦部頂葉的大腦皮質(Parietal cortex)受損的影響,進而干擾腦部意識,才產生像手會自己活動的非自願動作。另外,因為異手症患者腦損傷涉及多個部位,這使局部診斷變得更加不可能。 還有一種情況,是腦部手術後的副作用,尤其若牽涉到切開胼胝體(Corpus callosum),也就是人類大腦白質中,負責聯絡左右大腦半球的纖維所構成的纖維束板,更容易發生,或是神經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也可能和異手症持有些關聯性,而其他可能因素還包括顱內動脈瘤(Cerebral aneurysm)、癌症、中風及創傷等。 (同場加映:精神萎靡恐自殘!行屍症候群3個真相) 診斷困難僅能控制症狀 由於異手症並無精神及行為病學上的外在症狀,因此要診斷會比較困難,病人可能也會覺得不被理解而感到憤怒,需要醫師慎重的觀察和評估。迄至今天,科學家仍還沒找到能治療此病的方法,唯一能做的只是控制症狀,包含像行為治療(Behavioral therapy)、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鏡像治療(Mirror box therapy)、視覺空間控制(Visuospatial coaching technique)。 美國瑪摩利醫院(Maimonides Medical Center)神經學系所的研究指出,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注射肉毒桿菌素(Botulinum toxin)或抗痙攣藥可那氮平(Clonazepam),及神經肌肉阻斷劑(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如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 另外,有的人會藉由手握東西,避免它失控,而旁人的命令或許也能使手「安分」一點,但這只是暫時的,想治療異手症,還是要請專業醫師診治,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針。 (同場加映:認知行為治療!改變慣性思維快又有效)


其他腦神經與認知疾病

我們大腦只用一成?3大理由破解迷思

我們大腦只運用一成這個論點被提出後,受到許多勵志演說家、傳銷大師、街頭小報媒體甚至是電影的大肆談論,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 2014 年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露西》(Lucy)。如同各界的激烈討論,若我們可以解鎖並動用大腦的其他九成能力,那麼我們就能獲得心算、複雜運算甚至是讀心術等驚人的能力。但電影《露西》(Lucy)將人腦另外九成的潛力詮釋得宛如神一般的能力卻又太過誇張了。 但我們只運用了大腦的 10% 的這個傳言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最常見的猜測可能是由1890年代美國哲學與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美國的第一位心理學授課教授 –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所提出,他宣稱我們只用了部分的智力,但他並沒有明確指出運用的百分比。 心理學教授巴里·巴耶爾斯坦(Barry L Beyerstein)在 1999 年發表的論文中第 11 頁指出,在 1929 年《世界年鑑》(World Almanac)中的一則廣告這數字才悄悄出現。廣告中寫到「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我們其實只用了 10% 的腦力。」數字謠傳的確實來源或許已不可考,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這是一件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 3 理由打破大腦只用 10% 迷思 我們已使用到大腦的各個部位 這是怎麼知道的呢?透過像是正子斷層造影(PET scan)或磁振造影(MRI)等神經成像技術,我們發現我們幾乎已使用到大腦的所有部位,即使只是說話、走路,甚至是睡覺等簡單的動作,大腦也是不斷活動著。雖然我們不是同時使用大腦全部的區域,這些造影掃描也證實我們一整天的生活過程中,會使用到大腦的全部。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神經科技中心(Center for Neurotechnology)執行長艾瑞克·克德勒醫師(Dr. Eric Chudler)聲稱,我們已經動用了大腦的全部,但至於它們是怎麼運作的,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姑且一信的反證 如果我們把這個迷思假設為真,那就表示我們不需要那額外的 90% 也能活著,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移除掉 90% 的腦部(無論哪個部位)也會沒事,對嗎?這當然是錯的。將這個迷思擴大解釋,若我們只需要使用到 10% 的大腦,那代表就算另外 90% 受損,也不會造成任何短暫或永久性的生理或認知障礙,但任何的醫學報告、電視節目或您身邊患有神經方面疾病的親友都顯示,無論是意外或疾病造成的腦損傷,就算只影響到腦幹(brainstem)、海馬迴(hippocampus)或左腦半球,都會造成生理或認知上的障礙,切除 90% 的大腦絕對會產生同樣的影響。 飢餓的大腦 大腦雖然只占了人體體重的 3-4%,但它消耗掉的能量卻高達每日攝取的 20%,數百卡的卡洛里都被用在大腦運作以及各種身體不自主的反應。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消耗那麼多的能量而功率卻只有 10%,顯然一點都不合理。


其他腦神經與認知疾病

坐車就好暈?動暈症原因和改善方法

在移動或旅行中,我們經常以交通工具代步,但有的人卻會對旅程中搖晃的動作非常敏感,例如,汽車、公車、船、飛機,甚至連摩天輪這種娛樂設施也包含在內,且身體可能會反應出不舒服的症狀,這些我們俗稱暈車或暈船等症狀,其實都是動暈症(Motion sickness)的表現。動暈症最常在需要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的長途旅程中發作,但事實上,只要搖晃動作夠強烈,任何人都會感到「暈」,以下舉出動暈症的原因和改善方法。 每3人就有1人會動暈 動暈症非常普遍,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資料顯示,約三人中就有一人會出現該症狀,只是每個人的動暈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容易受動暈症所擾的族群包括,2~12歲的小孩、月經中的女性、孕婦、偏頭痛(Migraine)病人,以及有平衡障礙的人。關於家族遺傳的說法,目前並無相關科學佐證,因為它往往涉及多基因變化,但直系親屬的因素仍是存在的。 動暈症因身體感覺衝突作怪 平衡感之所以能產生,因為它透過內耳前庭系統(Vestibular system)的協調,再反應給腦部做判斷,而在正常情況下,人的腦會整合所有的感官輸入(Sensory inputs),包括視覺、肌肉動作、觸覺壓力和身體平衡,然後再進行比較和分析。 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倘若出現感覺衝突(Sensory conflict),亦指感官與感官之間沒法達成共識,便會引發動暈症。以坐飛機為例,您的身體可以感覺到在移動,但眼睛卻不覺得在移動中,可觀察的症狀有像冒汗、噁心、嘔吐、流口水、臉色蒼白、沒食慾、打嗝、頭痛、打哈欠、睡意、暈眩和呼吸困難等等。   坐車眼睛看遠方 嘴嚼口香糖 要減輕動暈症的症狀,除了不要坐車閱讀之外,您可以將眼睛專注在不會動的東西,像是窗外的景色,或是海的地平線,並把背部貼靠在座位上,限制頭部的移動幅度;若在車上,建議選可以眺望前方的位子;在飛機上的話,盡可能挑靠窗的機翼位子。 對某些人來說,薄荷和生薑或許有助於舒緩動暈症狀,但吃前請先向專業醫師詢問身體狀況。另外,嚼口香糖、吃零食也是不錯的方法。至於咖啡和酒精,則千萬別在出發旅行前飲用,它們可能會造成身體脫水,使動暈症發作時更不適,建議多喝水和休息以減輕暈眩感。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