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疾病

懷孕過程中,媽媽體內的荷爾蒙變化、孕期的發展,都可能會對孕婦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影響,從而導致孕期不適或疾病。在這個類別中,你可以找到相關的資訊,幫助預防妊娠疾病。

基礎知識

妊娠疾病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與檢查|懷孕高血糖危害母嬰健康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指的是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之後才出現糖尿病的情形,而妊娠糖尿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危險妊娠疾病之一,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構成威脅。雖然尚未有大規模的研究統計,不過台灣妊娠糖尿病發生率約落在 2.6~13.4%,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不斷攀升,再加上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多準媽媽可能在懷孕前就已是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卻不自知,這時如果加上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會更難以控制血糖,進而對媽媽和寶寶造成傷害。以下將詳細介紹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風險及治療。 懷孕高血糖與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孕婦在懷孕期間有暫時性高血糖現象是正常的,由於母體為了提供足夠能量孕育胎兒,懷孕期間胎盤會持續增長、一些荷爾蒙會持續分泌、懷孕體重也會不斷上升,這都會使血糖升高,並需要更多胰島素來協助,多數孕婦都能分泌足夠胰島素來調節血糖,隨著生產後胎盤脫離,母親體內的血糖濃度也會回歸正常。 那為什麼會得妊娠糖尿病?這是因為有些孕婦可能會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身體有胰島素阻抗的狀況,使身體一直處於高血糖狀態,導致妊娠糖尿病。(推薦閱讀:胰島素阻抗症狀不明顯、無徵兆!靠飲食運動逆轉勝) 妊娠糖尿病的症狀 妊娠性糖尿病症狀通常較不明顯,但血糖濃度如果過高,可能就會有吃多、喝多、尿多等一般糖尿病症狀,媽咪就應該特別小心妊娠糖尿病的可能,建議可以留意下列跡象: 頻尿 口渴,即使喝水量增多還是口渴 總是感到疲倦 反覆感染,如鵝口瘡(Oral thrush) 視線模糊、視力不良 妊娠糖尿病通常出現在懷孕中期,醫師一般會在懷孕第 24 週至懷孕第 28 週進行妊娠糖尿病的檢查,而妊娠糖尿病的症狀可能會在妊娠後半期更加顯著。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與高風險群 根據「國際糖尿病與妊娠協會」建議,孕婦第一次產檢時即應檢查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以診斷是否有潛在的糖尿病,產檢發現有高血糖者,更需要再於第一次產檢即接受篩檢。另外,建議符合下列任一情況的孕婦,請告知醫師,以便醫師安排檢查。 肥胖的孕婦(BMI>25)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孕婦 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家族史的孕婦 上一胎的胎兒體重超過 4500 公克的孕婦 有荷爾蒙相關疾病的孕婦 一旦曾罹患妊娠糖尿病,未來將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因此懷孕期間一定要嚴格控制血糖,如果計劃再次懷孕,也請務必告知醫師妳的妊娠糖尿病史。(同場加映:糖尿病懷孕沒問題!血糖控制最重要) 妊娠糖尿病對媽媽寶寶的影響 懷孕過程一旦產生高血糖,對母親與胎兒皆有不良影響,因為母體的血糖可以自由通過胎盤,但胰島素卻不能通過,所以母親血糖過高會使胎兒暴露在高血糖的環境中,促使胎兒本身分泌的胰島素增加、影響發育,可能造成胎兒器官發育過大、腦部發育不良或先天性心臟病等;小孩長大後也較容易產生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因此,控制好孕期血糖,對母親與胎兒都十分重要。(同場加映: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妊娠糖尿病的併發症 改善飲食習慣和運動可以控制好血糖,除了能避免上述對母嬰健康的危害,也能避免妊娠糖尿病產生的併發症,有些孕婦則需要胰島素等藥物治療,以下是妊娠糖尿病的可能併發症: 子癇前症(Pre-eclampsia):妊娠糖尿病容易導致孕婦高血壓。 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 新生兒低血糖:可能導致餵食不易、吸收及營養不良,皮膚發紫和情緒燥動。 早產:寶寶在懷孕第 37 週之前出生。這時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黃疸。 巨嬰症:寶寶體重過重。 難產、死產:生產過程對母親或胎兒造成傷害,可能需要使用藥物引產,甚至出生即死亡。 其他併發症:羊水過多症、酮酸中毒、水腫、急性腎盂腎炎等。 妊娠糖尿病的糖水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一般會透過口服葡萄糖水來進行檢驗,一般來說,若經由良好的飲食控制與調整生活型態,即便經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生產後一般都會恢復正常,不過醫師仍建議,如果被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應於生產後 6~12 週至新陳代謝科門診接受口服葡萄糖水負荷試驗,以確認是否真有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以利後續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產後檢驗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仍有較高機會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建議持續進行飲食與生活型態控制,並每 1~3 年進行例行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 若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應尋求新陳代謝科醫師、營養師、糖尿病衛教師的協助。輕微高血糖可藉由飲食控制與適量運動改善,患者應與營養師討論,制定飲食計畫,並學習自我血糖檢測,懷孕期間的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 ≤95mg/dL、飯後一小時血糖 ≤140mg/dL、飯後兩小時血糖 ≤120mg/dL。如果透過飲食和生活調整仍無法改善,則需藥物治療,依狀況不同,醫師可能會開立的藥物包含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推薦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認識血糖檢測的數值) 體重的增加在合理範圍以內 孕婦的體重控制也很重要,能預防妊娠糖尿病並減緩症狀,並確保母嬰健康。(推薦小工具:懷孕體重計算器:懷孕體重控制、計算合理增重範圍) 懷孕前體重在標準體重範圍內者,懷孕期間體重以增加 10~14 公斤為宜。且須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 懷孕 12 週後,每週體重增加 0.3~0.5 公斤為宜。 為避免孕婦酮酸血症發生,孕期中應禁止減重。

看更多 妊娠疾病 相關文章

妊娠疾病

懷孕時中風!易造成的風險及如何預防

孕婦的身體狀況需要隨時注意,不管是哪一種疾病或出現任何症狀,都要好好照顧才行;而除了高血壓(Hypertension)、糖尿病(Diabetes)及痔瘡(Hemorrhoids)外,中風(Stroke)也是孕婦的嚴重健康問題,因此要如何降低懷孕時中風的風險,以及認識此病,本文將為你仔細介紹。(其他導致中風的風險因子,請參考:中風元凶也有它!高血壓傷血管致血栓) 孕期中風的機率 調查顯示每一萬名懷孕婦女就有 2~70 位在孕期時發生中風,雖然統計數據看起來不大,但如果以一年來看,那麼每年會產生數千位孕婦中風的案例,若是孕婦中風有高達 10% 的機率導致死亡。不過,並非所有中風都是在孕期內發生,10% 的孕婦中風是在產前,40% 在生產過程中,而其他 50% 則發生在產後六週內。 孕期中風的症狀 一般中風症狀包含: 臉部下垂(Facial drooping) 手臂無力(Weakness of the arm) 口語困難(Difficulty speaking) 除了中風,有些症狀可能也代表著其他易在孕期出現的健康問題,例如:臉部下垂,可能是貝爾氏麻痺症(Bell’s palsy)或顏面神經發炎(Facial nerve’s inflammation)的徵兆,此外,手掌覺得痛麻無力,而非手臂、大腿,可能是孕婦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有時孕婦發生中風的症狀還有:嚴重頭痛、癲癇(Seizure)或身體無力(身體其中一側或任何部位),一旦察覺自己有前述症狀時,請儘速送醫治療。 孕期中風的風險因素 導致孕期中風的風險因素有很多,如高齡產婦、糖尿病、偏頭痛(Migraine)、吸菸及心血管疾病(Heart disease)等,但除了上述一般性的風險外,有些風險因素單純只是因為懷孕,如: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高血壓、產後大量出血;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仍是引起孕婦中風的主要原因,光是孕期中風的個案有三分之一都是因為患有高血壓。 如何降低孕期中風的風險 一旦確認你有可能孕期中風時,配合醫師指示是很重要的;醫師可能會要求你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以降低血栓的機率。發現可能的中風症狀時,請立即連絡你的醫師,即使是產後也仍需特別留意你的健康狀態,特別是產後婦女忙著照顧新生兒時,往往會忽略自己的健康。因此請各位媽媽們記得及時治療,這樣可以有效提升中風後完全康復的機會。


妊娠疾病

多喝水沒事~預防懷孕肚子痛的方法

肚子痛是懷孕期間常見的症狀,雖然大多無礙,但還是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不過肚子痛除了跟醫師求救之外,您知道多喝水其實也很有幫助嗎?以下就讓我們來為您解說,為什麼補充水分,對想預防肚子痛的孕婦來說很重要! 懷孕時肚子痛是因韌帶延展 如上所說,懷孕時肚子痛是很正常的,只要疼痛沒有太劇烈且沒有流血,那就沒有關係。孕婦之所以容易肚子痛,是因為寶寶在成長時,子宮會快速撐大,當肌肉和韌帶被延展,就會造成疼痛;這個症狀在懷孕中期會特別明顯。根據美國懷孕協會(American Pregnancy Association)的資料顯示,除了韌帶延展,脹氣、便祕或性交,也都有可能造成孕婦肚子痛。 孕婦需要多喝水的原因 懷孕後期,脫水的孕婦很容易早產,因為當體內水分不足時,容易使子宮開始收縮,而收縮也可能是使肚子痛的原因。雖然喝水不能讓肚子痛完全不見,但可以預防因脫水導致的收縮。 除了上述理由,孕婦也需要攝取比平常多的液體,才能供給羊水和寶寶的血液流量,以及為寶寶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充分的營養,並減輕孕婦腫脹、便祕、痔瘡(Hemorrhoids)和膀胱感染等症狀。 孕婦每天至少要喝8杯水 孕婦每天都應該喝8杯237毫升的水,而每從事1小時的活動,應該要再多喝1杯。除了白開水,牛奶和果汁也算數,但含咖啡因飲料不能算,且建議少喝。 其他避免肚子痛的方法 熱敷也是一個舒緩肚子痛的好方法,泡澡或用熱水袋都可以。孕婦也可以嘗試做瑜伽,達到放鬆的效果。如果有其他關於懷孕肚子痛的問題,請諮詢婦產科醫師。


妊娠疾病

孕婦睡眠習慣改變!懷孕3階段這樣看

懷孕的過程,因為經歷各種改變,如身體不適、情緒上壓力,總是讓準媽媽感到精神、力氣幾乎快要消耗殆盡,因而異常疲勞。因此,這種情形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孕婦的睡眠狀況,導致一些與睡眠有關的問題。下列將介紹,妊娠期3階段的睡眠狀況變化。 妊娠期第1期 在這個階段,孕婦可能面臨許多問題,如:噁心、胃灼熱(Heartburn)、頻尿等。由於孕婦這時候體內的黃體素(Progesterone) 能幫助婦女調節生殖週期。女性在排卵後,藉由黃體分泌,能維持子宮內膜穩定,讓女性在受孕後,提供胚胎良好的發育、成長環境。這時期的黃體素濃度很高,很容易感到昏昏欲睡,因此常需要午睡休息。此外,當孕婦感到極度疲勞時,黃體素也會讓孕婦覺得一整天下來,變得很漫長,沒有心力做任何事。 孕婦也可能因為乳房變得很敏感而睡不好,這時候可以試著用左側身體躺著睡覺,讓輸送到子宮、胎兒的血液循環、營養成分能夠更順暢。由於孕育胎兒的子宮會壓迫到膀胱,導致排尿次數比過去多,這也是造成睡眠不佳的另一個原因。如果要改善這個情況,建議晚上少喝水或其他液體,以減少排尿;在妊娠期的第1期,孕婦應該儘可能多休息。 妊娠期第2期 在這個階段,由於體內荷爾蒙的濃度增加速度較為緩慢,孕婦的睡眠狀況會比第1階段好很多。媽媽們可以改變原有的睡眠習慣,讓睡眠狀況更好,如:睡覺前例行性的按摩,固定時間就寢,或在客廳使用電子產品,如看電視、用平板電腦或手機等。 也可以請醫師建議懷孕期間適合從事的一些運動,這樣更有助於一夜好眠,這個階段,孕婦可能會面臨其他問題,如睡覺時做的夢,往往讓您留下清晰強烈的印象、腿部痙攣、打呼、胃灼熱、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等。必要時,醫師會在安全範圍內,建議孕婦進行治療。 妊娠期第3期 在這個階段,孕婦的睡眠狀況會比前面2個階段都還要差,每晚可以熟睡的次數也會減少,早上可能很早就醒來、起床。由於胎兒愈大愈活躍,也使得孕婦的腹部愈來愈大。這個階段孕婦如果要睡覺,為了避免脊椎神經、主要血管受到壓迫,醫師大多會建議不要躺著睡,而是改用靠左側的姿勢睡覺,並且在腿部、腹部與背部放置枕頭,作為支撐輔助。有些孕婦在這時候,可能會出現更顯著的胃灼熱、排尿次數增加、打鼾、腿部痙攣,或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等症狀。


妊娠疾病

害喜孕吐怎麼辦?舒緩孕吐 10 招快學

在懷孕的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孕吐(Morning Sickness,俗稱害喜),會感到噁心(Nausea)和嘔吐。根據統計,約有50%以上的媽媽有孕吐經驗,通常孕吐的情況在懷孕第六週開始,且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會發生孕吐,而到了 12 週之後,多數人的孕吐症狀會逐漸消失。究竟該如何擺脫孕吐的不適呢?以下介紹孕吐的成因和改善方式。 為什麼會孕吐? 孕吐通常發生在懷孕的前3個月,原因主要是體內荷爾蒙增加的關係,使得懷孕媽媽感到噁心不適並嘔吐,但大多數醫師認為,孕吐是好兆頭,表示胎盤的生長狀況良好。研究指出,有孕吐經驗者,比起孕期沒有噁心或嘔吐症狀者,流產率和死產率都較低,且一般程度的孕吐並不會危害肚中寶寶的健康,所以並不用太擔心。 但若孕吐次數太頻繁和嚴重的話,就要當心是否有妊娠劇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若不即時治療,就有可能危害媽媽和胎兒,英國的凱特王妃(Catherine, Duchess of Cambridge)過去在懷孕期間,都出現妊娠劇吐的狀況,因為媒體的大幅報導,進而讓更多人認識這個醫學名詞。 妊娠劇吐可能會讓懷孕媽媽營養不足和電解質失衡,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所以若有嚴重孕吐的懷孕媽媽,建議盡早看醫生治療。 舒緩孕吐 10 招 少量多餐,可吃乾燥和鹹味的食物,如餅乾,會比湯湯水水,或口味甜、辣的食物還要好。 飯前或飯後,間隔半小時再喝水。 多次喝少量的水,或可吃果汁做成的冰塊。 聞聞檸檬或生薑,或喝檸檬水和吃西瓜,能減緩噁心狀況。(推薦閱讀:減重又助消化?蜂蜜檸檬水的4大好處) 只要有胃口就吃,而通常冷的食物比熱食更容易入口,因為味道比較不重。 若因環境氣味感到不適時,開窗戶或開電風扇。 有充足的休息,白天可午睡。 環境溫度不要太高,覺得熱時會加重噁心症狀。 早上醒來,起床前 15 分鐘吃蘇打餅乾。 吃一點點鹹洋芋片助開胃。 孕吐應避免的注意事項 吃東西後不要躺下。(同場加映:剛吃完藥別躺下!藥卡喉嚨恐致食道灼傷) 不能省略正餐,並避免空腹。 不吃辛辣的食物。 不要忽視孕吐情況。 孕吐到什麼程度需要看醫師?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盡快尋找專業醫師診治: 孕吐症狀愈來愈嚴重,影響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時。 孕吐伴隨身體疼痛或發熱時。 噁心和嘔吐持續到懷孕中期,即懷孕第 12 週之後。


妊娠疾病

懷孕期間您必須知道的事!罹患大腸癌

因為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又稱大腸直腸癌)的症狀與懷孕相似,所以懷孕期間要診斷出大腸癌非常困難。而且大腸癌是三種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之一,若您是孕婦,為了保護自己和寶寶的健康,應該要知道更多有關大腸癌的資訊。照著以下四個步驟做或許對您有幫助。 1. 臨床症狀 如上所述,常見的大腸癌症狀與懷孕相似。包括直腸出血、噁心、嘔吐。此外也可能會有腹痛、便祕、貧血等症狀。而且,因為大腸癌與懷孕有些症狀類似,所以多數在孕期中發生的大腸癌會比較晚被診斷出來,癌症常已經大量轉移到其它部位。 2. 診斷過程與結果 懷孕期間可經由內視鏡診斷出大腸癌,內視鏡是相對於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較安全的方式。只有在有充分證據顯示,有極高可能患有大腸癌時才可使用內視鏡,並且應盡可能延後到懷孕4~6個月之間施行。若您被診斷出有換氣不足(Hypoventilation)、低血壓(Hypotension)或其他會導致子宮壓迫下腔靜脈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子宮血流量減少及胎兒缺氧。 3. 胎兒風險的評估 目前並沒有證據,或研究指出母親的大腸癌會影響胎兒,因此懷孕期胎兒的存活率相當高。然而大腸直腸中的惡性腫瘤可能會影響懷孕結果。孕期若伴隨大腸腫瘤,每32名嬰兒中只有25名健康的嬰兒。也有因死產、早產或終止妊娠而死亡的情況。在胎兒與腫瘤無關且正常的清況下,一般不需要治療型流產。 4. 治療過程 若在懷孕期間被診斷出患有大腸直腸癌,會需要綜合婦產科醫師、周產期專科醫師、結腸直腸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及醫學腫瘤科醫師參與治療,以確認能盡早進行療程。應在懷孕20週前接受手術,若胎兒超過上述週數時建議將手術延後,這樣胎兒才能正常成長。 分娩過程不會受癌症影響,除非因腫瘤阻塞產道或前直腸壁而需要進行剖腹產。應接受胎盤檢驗確認癌細胞轉移狀況。在懷孕中後期進行化療對母體來說是安全的,但是胎兒可能會有子宮內發育遲緩或是早產風險。儘管沒有證據顯示在後期接受治療的副作用,不過,不能完全排除寶寶因化療影響認知發展的可能性,因為寶寶的腦部不會在懷孕期間完全發育,甚至在幼年期都還會持續發育。 若您的腫瘤在第三期,可能會建議您使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的輔助療法,但記得要好好與醫師討論風險和優點。最危險的併發症可能會發生在妊娠第3~12週。5-FU在動物實驗中會導致畸胎,也有部分人體研究顯示會導致畸胎。在懷孕初期自然流產和足月生產有關。另外,大腸癌控制可能也會使用放射輔助療法。不建議在懷孕期間對骨盆使用放射治療,因為可能會傷害胚胎。懷孕期間使用放射治療時內科醫師應隨時衡量胎兒暴露的放射量。產後可考慮在骨盆進行放射治療,但是應與病患討論後再進行,因為此治療可能導致不孕。


妊娠疾病

懷孕後眼睛乾浮腫模糊~這樣做改善

咦?怎麼看東西有點不清楚?懷孕中的婦女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視力出現了一些變化,好像看得比較不清楚了,這其實和懷孕有關,懷孕時眼睛會出現一些情況,身體也可能出現一些反應。本文將探討懷孕時眼睛和視力會有什麼影響、這些影響和一些疾病症狀的關聯,以及如何處理眼睛所遇到的變化。 眼睛視力的變化和身體反應 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遇到一些眼部變化,通常在生產後會恢復,若沒有改善則需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眼睛乾燥:眼淚是能滋潤眼睛的,懷孕時荷爾蒙會控制眼淚的分泌量,孕婦因為荷爾蒙量改變,眼淚的生成會減少,造成眼睛乾燥,戴隱形眼鏡的孕婦,眼睛可能會更乾燥。 眼皮浮腫:懷孕時荷爾蒙的改變,也會造成身體水分殘留,這使得眼皮會看起來脹脹、腫腫的。 看東西模糊:這也是身體殘留的水分所造成,不只眼皮會脹大,角膜也是一樣,角膜的形狀和厚度,也會有所改變,而造成視力有些模糊。 偏頭痛(Migraine):懷孕時視力出現變化,眼睛對光線敏感,可能讓孕婦頭痛不舒服。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起因為視網膜底部有液體流出,導致視野模糊或扭曲,懷孕時有可能患此症狀,看東西若呈現扭曲,就要去找驗光師和醫師了。 眼睛的變化與一些疾病的關聯 有一些懷孕時的疾病也會影響到眼睛: 子癲前症(Preeclampsia):這個疾病對孕婦及胎兒都有風險。子癲前症的病人通常有高血壓(Hypertension)、尿液含高蛋白,會造成眼睛看到閃光或斑點、視力模糊、眼睛對光線敏感等。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這是一種孕婦會患的疾病。患此病時,其高血糖會損害輸送血液到視網膜的小血管,這可能造成視力模糊,或其他嚴重的眼疾。 眼睛產生變化時的處理方式 懷孕時有可能遇到視力或眼部變化的問題,想改善這些變化,可以試著改變一些生活習慣,或是採取一些措施: 當眼睛感到乾燥時,可以嘗試用人工淚液來滋潤眼睛,但若是戴隱形眼鏡的話就要注意,有些人工淚液含防腐劑,可能損害隱形鏡片,可以的話先諮詢醫師,自己買的人工淚液,成分是否適合戴隱形眼鏡的人。另外,美國眼科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表示,食用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堅果、鮭魚、亞麻仁(Flaxseed)等等,有助於舒緩眼睛乾燥。 眼皮浮腫的情形若發生,盡量吃健康、低含鈉的飲食,並多喝水,這樣可以減少身體水分殘留,紓緩眼皮浮腫。 看東西模糊時,就讓眼睛多休息,若看不清楚時,眼睛也不要用力試著看清楚;若要讀書時,也要有充足光線。此外,不要過度矯正視力,像是換鏡片度數更重的眼鏡,因為一旦習慣了,之後可能也得配戴度數較重的鏡片了。


妊娠疾病

懷孕開心不起來!產前憂鬱症狀與治療

產前憂鬱症(Antepartum depression)是一種情緒疾病,是因為懷孕使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而影響了大腦化學物質的平衡。產前憂鬱症相當常見,但很多人會將其症狀誤認為單純的荷爾蒙失調,而沒有及時治療。忽略產前憂鬱症有可能會對母親和胎兒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了解此病的相關症狀很重要,及早發現,才能對症下藥。 產前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 若孕婦有以下症狀,且持續超過三週,則可能罹患產前憂鬱症: 一直感到難過 注意力下降 有睡眠問題,睡太多或睡太少都算 對原本喜歡做的事變得沒興趣 開始一直思考死亡、自殺,覺得人生沒希望 焦慮 覺得愧疚、自己很沒用 飲食習慣改變 為什麼會罹患產前憂鬱症? 可能造成孕婦罹患產前憂鬱症的原因有: 感情出問題 家族或個人病史 曾遭到虐待、心中仍有創傷 曾接受不育治療 曾流產 生活中有壓力 懷孕過程中碰到很多問題,例如孤立、不被任何人支持 產前憂鬱症可以怎麼治療? 有很多方式可以治療產前憂鬱症,包括: 參加互助組織 進行個人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光療(Light therapy) 使用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使用藥物治療產前憂鬱症有可能會讓人早產,或使新生兒出現肺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若是在懷孕後期(第三孕期)服用抗憂鬱藥物,嬰兒出生時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倒縮,導致嬰兒壽命變短、有呼吸問題、餵食困難、悸動、過敏、低血糖等。孕婦服用的藥物都會影響到胎兒,因此醫師要經過非常謹慎的考慮過後,才決定是否要用藥物治療。若懷孕前有在服用其他精神科藥物,在沒有醫師的指示下不可擅自停藥,否則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危險。


妊娠疾病

懷孕壓力好憂鬱...幾招有效對抗別擔心

懷孕的婦女們不僅要照顧好身體的健康,心理的健康也要顧到,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調查,有14%~23%的婦女在懷孕期間,曾出現過憂鬱症(Depression)的症狀。憂鬱症的症狀,有時會被誤認為是因生理變化造成的,以至於沒有察覺。憂鬱症若沒有妥善治療,可能會對孕婦及胎兒產生影響;因此,孕婦若出現了疑似憂鬱症的症狀,就要趕緊尋求醫師的協助。 懷孕時的憂鬱症 懷孕時的憂鬱症,是一種情緒上的疾病,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影響了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造成病患有憂鬱或焦慮的情形,這些症狀會因為生活中遭遇到的困難而惡化。 懷孕時患憂鬱症的原因 孕婦在懷孕時期有憂鬱症,原因包含以下8種,有時候不只是單一原因造成的: 生活中的壓力(工作、經濟、生活遭遇等)。 人際關係有問題,或身旁沒有人可以適時協助。 家族或個人有憂鬱症病史。 睡眠品質差造成疲勞。 身體狀況(甲狀腺功能低下、懷孕時的噁心感或嘔吐等等)。 曾受過虐待、心理受過創傷,或曾經流產過。 孕婦對於自己懷孕有矛盾感,或是不開心。 缺乏運動,或不常活動身體。 懷孕時患憂鬱症的症狀 孕婦患憂鬱症時,可能會有以下症狀,持續2個禮拜或更久: 不斷感到悲傷。 對平常喜歡的事物不感興趣。 有焦慮感、罪惡感,覺得自己很沒用。 很難專注。 睡眠時間太短或太長。 內心重覆湧現死亡、想自殺的想法,或是有絕望感。 孕期憂鬱症的影響 有憂鬱症的孕婦若沒有接受治療的話,可能影響到自己和胎兒: 憂鬱症會影響孕婦在懷孕時照顧自己的能力,孕婦比較不會全心遵照醫師的指示。 可能增加孕婦使用一些有負面影響的物質的風險,例如香菸、酒,或其他違法的藥物。 孕婦容易吃不好、體重增加減緩、或是出現睡眠問題。 有憂鬱症的孕婦,會出現較高的產前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又稱可體松),這可能導致孕婦早產、新生兒體重較輕。 患憂鬱症的孕婦,生下來的寶寶壓力荷爾蒙也會較高,這可能讓寶寶對壓力會更有反應、更難照顧或安撫。 對抗孕期憂鬱症 懷孕時的憂鬱症,可以用不同方式治療,像是加入互助協會、個人心理治療、或是靠藥物。但有研究顯示,抗憂鬱劑這類的藥物。對於胎兒恐怕有負面影響,例如胎兒畸形、心臟方面的疾病、肺性高血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等,所以藥物治療需要經過醫師評估。 若是情況較嚴重的憂鬱症,像是孕婦有自殺的想法,或是嚴重到影響照顧自己的能力,例如吃東西、看醫師等,這時通常就會建議以藥物搭配心理治療。其他治療方式還包含如下: 光療法:在專業的人工光源下照射。 瑜伽、冥想:混合輕柔的瑜伽姿勢、冥想活動及團體討論,讓孕婦感到協調自在。 針灸。 穿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將磁線圈置於頭皮,刺激大腦中控制情緒的神經細胞。 此外,孕婦也可以嘗試其他自然的方式,來對抗憂鬱症: 不要什麼事都想做好:減少一些家務,做一些能放鬆的活動。 運動:運動可以增加血清素含量,減少皮質醇生成。 休息要充足:養成好的睡眠習慣,盡可能在規律時間睡覺、起床。 維持血糖穩定:每幾個小時補充蛋白質(堅果、肉、魚等)、好的油脂(例如酪梨),餐餐要定時,避免碳水化合物(麵粉、米、糖)。 補充Omega-3脂肪酸:研究指出,每天補充含Omega-3脂肪酸的補品或是魚油,有助於減少憂鬱症症狀。 多接觸大自然:每天出去呼吸新鮮空氣15分鐘,有助於克服大自然缺失症(Nature Deficit Disorder,人類因疏遠大自然而產生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躁鬱和一些生心理疾病),讓心情變好。可以嘗試快走,呼吸新鮮空氣,同時運動,這樣能使心情和睡眠品質變好。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24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妊娠疾病

人工流產竟然比生產安全?研究這樣說

人工流產的風險 人工流產會為女性帶來一些風險,列舉如下: 子宮感染:約有1成的婦女,會有子宮感染的現象,可用抗生素治療。 子宮有殘餘組織:進行人工流產後,體內可能會有些組織,沒有自子宮完全排出去,若有此狀況,則需要進一步處理。平均在20位女性中,會有1位有此狀況。 子宮頸受傷:子宮頸是子宮的入口,平均在100位女性中,會有1位有此狀況。 子宮受傷:平均在250~1000例的流產手術中,會有1人的子宮受損。 大量出血: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為千分之一,若情況嚴重,則需要輸血。 生產的風險 生產對女性的風險,包含如下: 生產過程拉長:初次生產的媽媽們,大多有此情況,這會讓媽媽和寶寶處於危險中。 胎位不正:這是指寶寶在子宮內,沒有自行轉至頭位的位置,這會不利生產。 臍帶脫垂和臍帶擠壓:這兩種都屬於臍帶異常的狀況。 為什麼人工流產比生產安全? 人工流產對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然而,一些研究卻有驚人的結果,顯示施行人工流產的危險性,確實比生產來得低。婦產科專家研究了人工流產和生產之間的風險性,結果顯示,生產期間和之後死亡的婦女人數,是死於流產相關併發症人數的14倍之多。 根據這項研究,在 1998~2005 年間,約有一萬一千名嬰兒出生,僅有一位媽媽的死亡。而高達十六萬七千例的人工流產案例中,也只有一位媽媽死於相關併發症,死亡率都不高,但流產死亡率低了約 16 倍。最主要原因是,正常的懷孕週期會超過九個月,是段很長的時間,也就會有許多意料之外的症狀產生。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婦產科醫師布里那哈伍德(Bryna Harwood)表示,合法的人工流產方式,安全性非常高。目前的人工流產方式,主要有藥物流產及手術流產兩種,這兩種方法都很安全。固然有產生併發症的風險,但機率非常低。發生手術併發症的風險,來自於可能的術後感染,藥物的風險,則來自於對藥物產生的反應。


妊娠疾病

死產主要原因不明~4方法降低風險

死產(Stillbirth),也稱為胎死腹中,一般定義是指胎兒在媽媽懷孕20週後,在能順利生產前死亡。死產發生分為3個時期:早期、晚期、產期,分別對應胎兒在20~27週、28~36週、37週後之死亡狀況。為了預防死產與降低死產的風險,父母必須盡可能了解何為死產。 死產發生的機率? 死產並不罕見,不論國籍、種族、社經地位,這種狀況在每對父母身上,都有可能發生。多數死產案例發生在懷孕早期與晚期,胎兒足月後發生的機率不高。大量的死產案例在解剖後,仍無法得知胎兒死亡的確切原因。 死產的原因 僅約35%的死產病例有確定原因,其餘65%的案例死因仍不明。死產常見的3個原因如下: 出生缺陷 胎盤有異,如胎盤早期剝離或胎盤功能障礙 胚胎發育遲緩(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IUGR, 也稱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其他罕見的原因有:臍帶位置異常,發生這種情況會使胎兒窒息(臍帶繞頸) 增加死產機率的主要原因: 雖然目前對死產上沒有明確的解釋,但專家學者已能歸納出幾項風險因素,包括如下: 媽媽經常或長期接觸憂鬱情緒、酒精、香菸的煙霧。 媽媽有毒癮、糖尿病(Diabetes)、肥胖、感染(疱疹Herpes、萊姆病Lyme disease、德國麻疹 Rubella等)或任何其他健康問題。胎死腹中的嬰兒,約1成是因媽媽受感染而死亡。 媽媽的生產年齡低於20歲或高於35歲。 多胎妊娠,這是指在一次妊娠的宮腔內,同時有2個或2個以上的胎兒。 於早產期(24~37週)或過期妊娠(大於42週)時生產。 預防死產的4種方法: 目前並沒有方法能完全阻止死產發生,幸運的是,父母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降低風險: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請盡可能避免飲用酒精飲料、避免服用藥物(處方藥除外)、避免壓力與垃圾食品。 超音波檢查:可定期寶寶的心跳。 算算寶寶踢腳的次數:寶寶應在2小時內,踢腳約8次或以上。 避免過量食用魚油和維生素:尤其是避免過量的維生素A。 最後卻也同樣重要的是,懷孕期間若有異常疼痛或陰道流出液體,請務必立刻連絡您的醫師。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