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知識

均衡攝取食物中的營養素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和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這裡會介紹各式各樣的食物和其營養價值等。

基礎知識

營養知識

果后山竹6大功效!減肥抗癌增強免疫

您知道山竹嗎?這個被譽為「果后」的水果可說是台灣6、7年級生的兒時回憶,但自從2003年東南亞發生果蠅檢疫問題,台灣就開始禁止泰國山竹的進口。睽違16年後,農委會終於解禁,民眾很快就能品嚐「她」的甜美了! 那麼大家在購買山竹前,就先與《Hello醫師》一起來複習山竹6種有益身體的功效吧! 治便祕、抗發炎!山竹6大功效一次看 山竹含有豐富的纖維不僅能治療便秘,其中也內含氧葱酮能防止體內發炎,好處真的超級多,以下為大家介紹山竹6大功效: 1. 山竹有效治療腹瀉、便祕、助減肥 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的好消息來了!山竹有單寧(Tannins,一種抗氧化劑)的成分,對治療腹瀉很有效,它的果肉也有豐富的纖維,能幫助身體攝取益生纖維,使腸胃得到滋潤,確保消化系統順暢,解決便祕問題。至於想要減肥的人,吃山竹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它的水分很多,加上纖維需要長時間才能消化,所以吃了不會那麼快感覺到餓。 2. 山竹抗癌、降低心臟病與糖尿病風險 想抗癌必吃山竹,它的氧葱酮有抗氧化(Antioxidant)的功能,透過攻擊自由基,保護身體不受氧化壓力的威脅。國際食品和化學毒理學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簡稱FCT)研究證實,山竹有很強的抗皮膚癌(Skin cancer)效果,適量食用不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推薦閱讀:抗發炎、抗氧化必吃!5大超強飲食攻略全公開) 其次,山竹還可強化身體的細胞組織,來對抗心臟病(Heart disease),它也有鉀、銅、鎂、錳的成分,能降低體內的膽固醇、加強免疫力,大幅減輕了罹患糖尿病(Diabetes)的風險。 3. 山竹增強免疫系統、減輕過敏、保護眼睛 山竹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它除了能清除有害的自由基,也能刺激白血球來提升身體的免疫系統,美國有一項30天的實驗發現,比起吃藥丸的人,吃山竹的人在免疫系統的恢復上更快。此外,吃山竹也能保護眼睛,避免白內障,而如果您是敏感體質者,山竹的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成分,或許可幫助減輕過敏症狀,降低發炎的可能性。(延伸閱讀:去過敏原飲食~幫您找出問題食物)   4. 山竹治療痤瘡、濕疹、抗老除皺紋 自古以來,山竹都被用以治療痤瘡(Acne,粉刺),其天然抗菌的成分對處理各種皮膚狀況都很有效,包括濕疹(Eczema)和皮膚乾燥等問題。另外,山竹能減少病毒的感染、加速傷口的痊癒,它也有抗老及除皺紋的兒茶素(Catechin),讓肌膚依舊保持年輕。 5. 山竹抗發炎、減少牙齦出血 山竹蘊含氧葱酮(Xanthones),這是一種天然的多酚類化合物(Polyphenol),能抑制組織胺(Histamine )和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的分泌,減緩身體的發炎反應 。此外,山竹製成的凝膠也可以幫助治療齒齦問題,減少牙齦出血。 6. 山竹保障胎兒健康,舒緩月經疼痛 山竹具有很多有利於孕婦和胎兒的營養素,包括錳、維生素C、葉酸,以及抗氧化劑(Antioxidant),這些都是要保障媽媽與孩子健康的必要條件,同時確保生產過程的順利。為胎兒的健康,孕婦在食用含山竹成分的保健品前,務必先洽詢專業醫師的建議。 對於正處經期的女生,山竹更有助減輕生理期之前的不適感,像是情緒波動和暈眩,而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當地人會熬煮山竹的根部,來舒緩女生月經來時的疼痛感。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i]

看更多 營養知識 相關文章

營養知識

春節吃出好運頭!7種春節必吃食物

農曆新年是華人傳統社會最重要的節日,它既是一年之始,也是家人團聚的時節,在外打拼的家人大都會返鄉過年,特別是在除夕夜闔家團圓吃年夜飯;現代人對於年夜飯該吃哪些食物,各有不同想法;《Hello醫師》為您整理,在傳統或華人社會中,可能會準備的7種春節必吃食物,讓您也能吃出喜氣,財源滾滾來。 1. 餃子除舊又迎新 吃愈多賺愈多 餃子廣受中國北方人喜愛,後來也引進日本、韓國等海外華人地區,至今已有超過1800年的歷史,但其真正意涵卻很少人知道;原來,古代人在除夕包餃子,因採同音詞「交」和「子」,意思為「交換午夜」,藉由吃餃子來象徵「除舊迎新」。 由於餃子形狀類似古代的銀兩(Silver ingot,古代使用的貨幣)的形狀,因此也象徵吃愈多餃子,賺錢愈多之意;餡料通常以絞肉、高麗菜和蘿蔔絲為主,包在薄餃皮裡,再蒸或煎就成了現代人愛吃的水餃和鍋貼。若想要在新年期間控制體重,餃子其實是不錯主食選擇,因餃子皮有小麥粉等碳水化合物,吃了有飽足感,含醣量比米飯少,加上內餡會切成碎末,也容易幫助腸胃消化;不過,餃子肉油脂含量也高,吃的數量上也必須有所節制。 餃子除了有同音及形狀寓意外,為增添趣味性,古人也會將不同的東西放入餡料中,像是花生或白線象徵長壽,雞蛋絲或銅幣象徵財運;另外,餃子外圍的褶襉愈多,也代表生活愈豐足,擺盤則建議以並排方式招待客人,因為排成圓圈會解讀成生命停滯不前。 2. 金黃春捲好財運 初二要吃長壽麵 立春就要吃春捲,它是一種類似餃子的華人傳統食物,餡料一般以豬絞肉、高麗菜、白蘿蔔、香菇為主,然後用春捲皮將其裹成長方狀,再放入熱油鍋內炸成金黃色;因為其外形好像金條,象徵好運和財富。喜歡甜食的人,也可用紅豆或冰淇淋作內餡,食材可依據個人口感做調整,若是炸春捲,搭配甜醬或辣椒醬吃更是美味!倘若要吃得健康,也可以挑選低熱量的蔬果類食材,肉以涼拌雞絲取代,並減少醬料的使用。 大年初二時,傳統華人社會的父母會盛一晚熱騰騰的麵給孩子,不管是湯麵或乾麵,正確吃法是不能讓麵條斷掉,才代表年日長壽,因此也被叫做長壽麵。有的地方會將黃麵和餃子混在一起吃,兩者皆有富足的意思,為新年好預兆;只要加顆雞蛋和蔬菜煮,簡單又健康的麵食就可端上桌了。其他食物的搭配還包括:豆腐代表好運幸福、雞蛋代表家庭健康、烤豬代表平安、鴨代表忠心、魚代表富足、龍蝦代表財運、桃子代表長壽。 3. 拜年橘橙很吉利 柚子葡萄家好運 到親友家拜年,許多人帶水果常會想到橘子,它的金橘色外皮和圓形果實不僅象徵財富與圓滿,橘子更有「吉利」同音含意。其他柑橘類也都有特別的祝福意義,好比說,柳橙有「成功」的意思;柚子則象徵昌盛和家庭合一。過年吃柑橘好出很多,不僅富含維生素C、增強身體免疫力,還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促進心臟和大腦的健康,降低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 (同場加映:柑橘好神!防癌補腦強心護目美肌顧腎) 此外,綠葡萄也是春節很受歡迎的食物,它不只代表豐盛,華人風水也相信它能帶給家庭好運與成功;吃葡萄前,可先用水浸泡清洗乾淨,以免吃進殘留的農藥或污物。 由於葡萄含糖量高,糖尿病(Diabetes)病患不宜吃,孕婦則要適量食用,且吃後應間隔至少4小時,再吃海鮮類,因為葡萄的鞣酸(Tannic acid)會與海鮮的蛋白質產生化學反應,造成腸胃難消化。此外,也不要吃了葡萄後馬上灌水,這會導致胃酸急劇氧化和發酵,造成腹瀉。吃了葡萄後,要記得漱口,避免發酵糖(Fermentable sugar)的成分沾在口腔中,造成蛀牙。 4. 吃年糕愈長愈高 沾糖抹漿好好吃 春節吃年糕,孩子愈長愈高,事業蒸蒸日上,相信我們也都是這樣吃著長大的;年糕是用糯米或黃米及糖製成,傳統習俗會用荷葉包起來蒸煮;隨著各地文化的不同,年糕的吃法可能也有變化,有的人喜歡沾白糖吃,有的人會先煎,再抹上紅豆或棗子漿吃。 另有一種糕點類似年糕,它就是早餐店會賣的蘿蔔糕,只是材料會有些不同,除了榖粉外,另外加入白蘿蔔、冬菇及蝦米後,之後再下鍋煎,配上醬油膏就可以開動啦!不過,這兩種食物熱量較高,以傳統甜年糕為例,100克也要241大卡(Calories,簡稱Cal,測量食物熱量的單位),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不油炸的100克蘿蔔糕則是95大卡。 [embed-health-tool-bmr] 因此,建議民眾可以自製無糖、無油的年糕,再用蒸或煮的方式烹調,步驟並不複雜,只要準備糯米粉,搭配喜歡的口味,像是抹茶、紅豆、南瓜或山藥,將其拌勻並蒸熟,然後放涼,即可享用一餐天然又健康的年糕了。 5. 煮整隻雞求平安 烤鴨吉祥很下飯 在春節煮整隻雞,代表家庭和諧及婚姻美滿,傳統祭祖的三牲,就包含雞;老一輩人相信雞腳有「抓」財富的運氣,雞翅可幫助「飛」得更高、達到更好的成就。有的家庭會熬雞湯做新年的第一餐,祈求平安,雞蛋的蛋黃和蛋白則代表金銀財寶。 雞的營養成分很高,不僅有蛋白質容易被身體吸收,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E!挑選活雞時,有個小撇步,就是請避免肥大的雞,因為其肉質會太硬、太油膩。 除了雞,烤鴨也是春節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其象徵快樂、健康、富足,尤其是北京烤鴨,因為烤出來的顏色是褐紅色,所以對華人文化而言也很吉利,再準備切片小黃瓜和甜醬,真的很下飯。雖然鴨肉的營養價值高,但因為烹調的方式是用烤,與烤肉一樣會產生致癌物質,尤其在烤鴨的脆皮,所以提醒民眾少吃鴨皮,以品味為主,切勿經常大量食用。 若是用鹽醃或滷製的方式料理,則要小心其含鹽量過高,避免增加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肝癌(Liver cancer)的風險,但過年偶爾吃吃並沒什麼不好,只要不是疾病因素,拿捏吃的量,新年一樣可以吃得開心、吃得健康。 6. 吃魚年年有餘 紅蝦紅蟹招財運 蒸魚料理可說是春節的必吃菜餚,因為它有「年年有餘」的祝福含意,老人家相信,烹煮魚要一整條上桌,且除夕夜和新年初一都要吃魚,象徵一整年都供應滿滿。 關於在春節期間吃魚的「吃法」,有幾種說法,包括:除夕夜只吃一半,另一半大年初一繼續吃,或只吃魚中間的部位,象徵一年「有頭有尾」;魚頭要對準長輩或客人以示尊敬,另外,同時被魚頭和魚尾對準的人,要一起乾杯。吃魚能健腦明目,魚肉富含蛋白質,還有多種礦物質,烹煮後可以保留營養不流失,最後只要加上薑蔥和醬油,就是最可口的料理了! 有魚,通常也會有蝦,紅通通的蝦蟹類擺在餐桌上,馬上洋溢新年氛圍;此外,蚌蛤和扇貝也是不錯的菜餚,因為它們像似錢幣,是招財運的好預兆。溫馨提醒,海鮮類雖然熱量低,但其膽固醇風險卻不容小覷,特別是蝦頭、蟹膏、卵黃等頭部和內臟部位,其他高膽固醇海鮮還包括:螃蟹、蝦米、小卷、魷魚、烏魚子等等。因此,建議選吃低膽固醇的海鮮,像是蝦肉和蛤蜊。(延伸閱讀:不只鮭魚才有~增添Omega-3多吃這些) 7. 吃生菜能生財 火鍋輕鬆又好吃 現代人講究均衡飲食,所以當然少不了蔬菜料理,像小白菜的綠葉蔬菜不僅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長壽的祝福意義。另外,萵苣是春節很好搭配著吃的蔬菜,它的別名叫生菜,取諧音「生財」,所以也是新年受歡迎的食材之一。過年期間難免會吃很多高熱量食物,蔬菜類則是很好的潤腸選擇,因為它有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還能維持飽足感,所以建議在吃飯時先夾蔬菜,且能生吃就生吃,才能完整吸收其營養價值。 如果想要讓蔬菜料理更多元,可以混合不同的蔬菜一起炒,像是高麗菜、蘑菇類、韭菜、蓮子、海苔等等,或是準備新鮮材料煮火鍋也不錯,好吃的秘訣在於湯頭和醬料,它並不需要複雜的料理程序,就能簡單吃一頓美味的饗宴。若要吃得健康,除了要避吃加工火鍋料和炸物、將澱粉類留到最後、少酌甜點和冰淇淋之外,也要注意吃到七分飽即止,湯底盡可能挑昆布或蔬菜湯,醬料則選天然食材,如羅蔔泥、蒜、蔥及香菜做提味。


營養知識

地瓜葉6大功效!吃太多會怎樣?4類人不能吃!壞處禁忌曝

在過去傳統社會,通常地瓜農只想要收成地瓜的根塊,剩下的地瓜葉都會拿來餵豬,甚至有些年紀較長的長輩,還會認為吃地瓜葉的人是在吃豬食。不過如今,地瓜葉在台灣相當常見,也是許多人愛吃的蔬菜之一,而且營養價值極高,甚至超越地瓜本身。以下,《Hello醫師》將帶大家進一步了解地瓜葉的營養價值和相關健康功效。 地瓜葉的營養與熱量 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每100克的地瓜葉的基本營養成分如下: 熱量:28卡 蛋白質:3.2克 脂肪:0.3克 碳水化合物:4.4克 膳食纖維:3.3克 可見地瓜不僅熱量低、膳食纖維也高,吃多也不易胖。另外,地瓜的其他營養素也十分豐富,例如: 維生素A:5960IU 維生素C:26.8毫克 β-胡蘿蔔素:3523微克 葉酸(維生素B9):69.9微克 鉀:401毫克 鈣:105毫克 鎂:35毫克 鐵:2.5毫克 地瓜葉6大功效與好處 以整體營養價值來說,地瓜葉也一點都不亞於香蕉、酪梨、花椰菜等蔬果。以下列出6種地瓜可為人體帶來的健康功效。 功效1. 地瓜葉有助保護雙眼 對於長時間用眼的現代人而言,地瓜富含的維生素A是重要的護眼營養素之一,而β-胡蘿蔔素則可經由人體轉化為維生素A利用。此外,地瓜葉還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兩者皆屬優秀抗氧化物,降低藍光與自由基對眼睛細胞的傷害。(葉黃素推薦閱讀:2024葉黃素推薦最新20款!功效解析,找眼睛保健食品必看) 功效2. 地瓜葉高鈣 含維生素K防骨鬆 維生素K在鈣質形成骨骼的過程扮演關鍵角色。許多研究也都顯示,缺乏維生素K和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有相當關聯;充足的維生素K2攝取量,則有助預防老年人因跌倒而導致髖關節骨折。 像地瓜葉這類深綠色蔬菜就飽含維生素K,再加上地瓜葉的高鈣特性;只要攝取100克的地瓜葉,就可滿足每日鈣質建議量的1/10,對於預防骨質疏鬆或骨折皆有益處。 地瓜葉含豐富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腸道蠕動。 功效3. 地瓜葉高纖 降膽固醇又利便 地瓜葉含豐富膳食纖維,雖然無法被人體吸收纖維,但卻是維持人體消化系統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之一。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能幫助糞便形成、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將糞便排出,同時也可幫助人體代謝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LDL),減少動脈粥狀硬化風險。另有部分研究指出,膳食纖維對於降低大腸癌或乳癌等癌症也有一定的幫助。 不僅如此,在心臟健康方面,身為深綠色蔬菜的地瓜葉也含有大量維生素K,除了能防止動脈鈣化,避免動脈斑塊的生成與堆積而引發心肌梗塞;充足的維生素K也能穩定血壓,降低心跳停止的機率。 功效4. 地瓜葉助凝血 可舒緩經痛 女性月經來潮時常會伴隨經痛,其中的原因包括過度失血。維生素K能幫助凝血,因此除了幫助傷口或瘀傷復原,也能減輕經前症候群或經痛的感受;相對地,維生素K攝取不足,則很有可能會加重經痛的程度。若新生兒缺乏維生素K,更可能造成新生兒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HDN)。 另外,地瓜葉也能提供人體鐵質,滿足女性因經期或懷孕所提高的鐵質需求,預防缺鐵性貧血症狀。 功效5. 維生素K防認知退化 根據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é de Montréal)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發表的研究,維生素K會參與神經鞘脂的合成,一個構成大腦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學者也因此發現,鞘脂的合成與代謝,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認知、神經性退化疾病有很大的關係,由此可見維生素K的重要。 功效6. 維生素礦物質顧口腔 諸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或維生素K等維生素,對牙齒和骨骼的礦物質化也很有幫助,能鞏固牙齒,並防止細菌侵蝕牙齒的琺瑯質。此外,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也能幫助消滅口腔的細菌。(延伸閱讀:特別容易蛀牙?口水少和愛甜食是齲齒主因) 紅色地瓜葉口感較澀,但多酚含量高。 地瓜葉可以天天吃嗎? 一般人是可以天天吃地瓜葉的,地瓜葉富含維生素A、大量的β-胡蘿蔔素、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等,天天吃有助於過濾藍光,減緩視網膜細胞損傷及預防老化性黃斑部病變。 地瓜葉壞處與禁忌!地瓜葉什麼人不能吃?吃太多會怎樣? 禁忌1.吃太多地瓜葉 地瓜葉富含纖維,過量攝取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問題。 禁忌2.慢性腎臟病患者 地瓜葉為高鉀蔬菜,有慢性腎臟病者不建議大量攝取。 禁忌3. 腹瀉避免食用 地瓜葉屬於寒涼性的蔬菜,容易促進腸道蠕動,故腹瀉或是腸胃不適者建議少吃地瓜葉。 禁忌4.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避免食用 地瓜葉中富含的維生素K有著穩定血壓並促進凝血,因此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則建議避免食用地瓜葉,以免影響藥物效果。 紅地瓜葉多酚高 抗氧化好處多 除常見的深綠色地瓜葉外,偏紫紅色的紅地瓜葉則因口感澀、纖維較粗,不受民眾喜愛。其實紅地瓜葉的「紅」源自於較多的多酚(Polyphenols)含量,例如耳熟能詳的花青素(Anthocyanin)便是其一。花青素本身具抗氧化特性,因此能保護細胞不受自由基傷害,達到預防癌症、減緩發炎、延緩老化等作用。 因此,若有機會不妨嘗試看看紅地瓜葉的料理,感受一下不同的地瓜葉口味與健康好處。 地瓜葉除了在過去的台灣社會很少被食用,其實在西方國家也相當少見,不過地瓜葉的營養價值是無庸置疑的,近年更有許多國外研究和報導,都紛紛指出吃地瓜葉的好處,營養價值也與西方常生吃的菠菜相當,甚至能取代菠菜,作為生菜沙拉的主角,對於習慣吃清燙或炒青菜的我們,不妨也可以試試。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營養知識

吃茼蒿5大營養好處!認識火鍋必吃打某菜

茼蒿(又稱艾菜、皇帝菜、皇冠菜、打某菜)是到火鍋店必吃的青菜之一,營養價值也相當豐富,不過,茼蒿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知識,舉例來說,茼蒿的英文俗稱為Crown Daisy(皇冠雛菊),因為它的花瓣有如皇冠一般,而且在中國古代也屬於宮廷佳餚,所以又稱為皇帝菜。另外,一般人可能不曉得,茼蒿其實是菊屬的植物,上述雛菊家族的成員之一,因此,開花後的外觀就如同雛菊一般。 打某菜的由來 茼蒿的台語俗稱打某菜,也就是打老婆的菜,據傳是因為農夫採了一大把的茼蒿菜回家,結果老婆煮好後,卻只剩一點點,於是農夫以為老婆偷吃菜,便將她打罵了一頓。事實上,在煮茼蒿菜時,大家都會發現,買了一大把,煮起來卻剩下一小撮菜,這是因為茼蒿含水量高,經高溫烹煮過,體積會極度縮小,才會有此現象。 吃茼蒿5大健康好處 茼蒿雖然熱量低,但營養價值不容小覷,1杯25克的茼蒿,含有維生素K87.5微克、葉酸44微克、胡蘿蔔素、鐵、鎂等。以下將介紹吃茼蒿的5個健康益處。 1. 含綠原酸助減重 茼蒿含有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常見於咖啡中的成分,綠原酸能夠幫助減緩飯後血糖的上升,也因此對減重有幫助。除此之外,茼蒿和一般蔬菜一樣,擁有極低的熱量,又富含纖維,更是減重的好選擇。 2. 快煮保留抗氧化力 除了綠原酸,茼蒿也富含各式的抗氧化物,包括各種維生素、類黃酮(Flavonoids)、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能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降低許多病症的危險因子,包括心臟病、皮膚老化起皺紋和癌症。不過,如果想保留茼蒿的抗氧化好處,最好是簡單快速地烹調,避免長時間水煮,才能盡量避免營養流失過多。 (同場加映:蔬菜煮了沒營養?生吃熟吃視種類而定) 3. 高鉀防病及避免抽筋 100克的茼蒿含有270毫克的鉀,比起香蕉足足多了30%,是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的必需營養素,足夠的鉀能避免抽筋,而含高鉀的食物,有預防橘皮組織產生、中風、高血壓、預防骨質流失、腹脹、腎結石,不過,容易有高血鉀的腎病患者,則需要注意鉀的攝取量。(推薦閱讀:預防抽筋不是只有香蕉!10種超級食物降低抽筋機率) 4. 維生素K顧骨質及護記憶 茼蒿含有相當高的維生素K含量,而許多研究都顯示,缺乏維生素K和骨質疏鬆(Osteoporosis)有相當關聯;維生素K在血液中的濃度,也被發現能增強年長者的記憶能力。 5. β-胡蘿蔔素預防肺癌 高雄三軍總醫院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發表的研究發現,提高維生素A、α-胡蘿蔔素或β-胡蘿蔔素的攝取量,罹患肺癌的風險則會下降,也意味著維生素A或胡蘿蔔素高的蔬菜,如茼蒿和地瓜葉對預防肺癌可能有所幫助。 根據衛福部發布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8版(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一般健康成人,維生素A的建議攝取量為500~600微克,而由於β-胡蘿蔔素能夠於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因此換算後β胡蘿蔔素的建議攝取量約為3~3.6毫克。 儘管茼蒿等蔬菜中的β-胡蘿蔔素,有預防肺癌的潛在效果,不過重度吸菸者應特別注意,因為有研究指出,重度吸菸者,若攝取過高的β-胡蘿蔔素,會提高罹患肺癌的機率,所以建議吸菸者每日攝取量應控制在15毫克以下較安全,也不建議額外攝取β-胡蘿蔔素營養補充品。 吃茼蒿前注意這3點 茼蒿有可能會造成輕微的腸胃不適。 對蒲公英、菊花、菊屬植物、向日葵等過敏的人,應避免食用茼蒿。 茼蒿雖然營養價值高,但對於懷孕及哺乳中的媽媽仍無相關研究,因此,建議勿過量食用。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生長激素是真是假?揭開2大迷思的真相

外觀肥美、果肉香甜的蔬果雖然賞心悅目,但有時也引起民眾對食物安全的警惕,深怕不小心就把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吃進肚子,且類似的風波不斷被有心人士炒作。根據農委會的資料,很多關於生長激素的謠言都是沒根據的,這和會施加在蔬果上的生長調節劑並不一樣,以下舉出常見的兩大迷思供民眾參考。 1. 生長激素僅用於醫療 PGR助開花結果 從課本教導的知識都知道植物本來就含有生長素(Auxin),加上天然的催熟劑乙烯(Ethylene),根本不需要額外再施打生長激素。而很多人所誤解的「增肥劑」,其實只是危言聳聽,台灣目前所看得到的生長激素多半都是用於醫療而已,且價格非常貴,絕不是一般務農業者可承擔得起的成本費用。 為了使農作物提早收成,且更有效地控制開花及結果季節,農民可能會使用含有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種子發芽之激素,稱為赤霉素(Gibberellin,又稱激勃素),這類的植物生長調節劑(Plant Growth Regulator,簡稱PGR)能幫助拉長細胞,讓開花更整齊,果子也比較不容易掉落,通常會用在高價水果。另有一種PGR叫乙烯利(Ethephon,又稱益收生長素),它能提高乙烯的形成量,進而調節植物的生長,可見於芒果、甘蔗、梨子、番茄、葡萄、鳳梨等農作物。 PGR 除了能助植物成長,它也有抑制生長的效果,例如甲哌(Mepiquat)這一種銨離子的成分,因為它會減少赤霉素的分泌,導致植物生長矮小、結節也顯得很緊密。但也因為這樣,它可幫助修復生長不均的樹、拉長草生長的速度、催熟或拉長結果的時間,但值得注意的是,甲哌既無法刺激開花,更不能增加果子的收成,而且它的成效也會隨著環境和氣候改變。 2. 打生長激素反而不甜 氣候乾旱是正解 至於擔心生長激素會使水果變甜的人,你可以放心,根據農委會曾對催熟鳳梨的報導提出解釋,植物生長激素不僅不會提高鳳梨的甜度,反而還會降低它的甜度,早期在鳳梨罐頭外銷加工的時期,曾有使用生長激素藥劑的情況,在增加果實周徑及水分的同時,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包含甜度和酸度卻因此而下降。 問及果實糖度及酸度的變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品種改良的結果,以及氣候乾旱的影響,果肉才會變得甜。以水分很多的蓮霧為例,剛開始的粗放式管理,果子會有1~2顆種子,但在農民精緻栽培下,大部分種子已退化,只有在高溫期的果實才會形成少數細小種子,且由於蓮霧不耐寒,為減少損失而加緊採收,種子顏色才會略偏淺褐色,這都屬正常現象。 基因改造非最可怕 IGF過高才危險 此外,千萬別將植物生長激素和動物生長激素混為一談,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多數人聽到打生長激素都會覺得害怕,但真正可怕的不是這些基因改造食物;以人工合成重組牛生長激素(recombinant Bovine Growth Hormone,簡稱rBGH)為例,它本身並不具有健康性的威脅,而是背後的類胰島素生長激素(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簡稱IGF)過高才危險,因為它可能會提高癌症的風險。 (它是致癌物嗎?想知道更多致癌物請看: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對此,哈佛醫學院流行病暨營養學教授華爾德威列特(Walter Willett)指出,減少攝取乳製品也許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它會刺激體內分泌更多 IGF。當然,這等荷爾蒙注射不會是唯一的因素,選擇天然有機食材固然重要,但也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吃加工食品和高能量飲料,並保持居家環境的安全。


營養知識

吃辣挑戰你懂多少?辣椒健康風險4真相

網路掀起挑戰吃辣的熱潮,不僅讓許多嗜辣者蠢蠢欲動,也吸引了不少「勇者」前往挑戰,有的人吃了沒事,有的人卻需要送醫治療,不禁叫人懷疑,辣椒的威力真的有那麼強嗎? 此外,台灣很多人愛吃麻辣鍋,辣椒雖然對身體有好處,但若吃太多,或吃下史高維爾辣度(Scoville Scale,測量辣椒辣度的標準)很高的辣椒,恐怕會對健康帶來傷害,讓《Hello醫師》揭開吃辣的好處與風險。 吃辣的4大風險你知道嗎? 雖然冬天來上一碗麻辣鍋能馬上讓身體暖起來,不過吃辣太辣也有潛在的風險,究竟吃太辣會有哪些問題?一起來看看: 1. 辣椒素刺激舌頭 腦部開啟保護機制 辣椒之所以會辣,是因為它含有一種叫辣椒素的植物營養素,而根據辣椒品種的不同,它的辣度也不同,以史高維爾辣度單位為標準,一般的辣椒是1萬;朝天椒是4萬;龍息辣椒是目前世界最辣的辣椒則是248萬。 「辣」雖然不是味覺的一部分,但它會刺激舌頭的痛覺受體和神經,藉此觸發疼痛的訊號給腦神經,欺騙身體做出應對反應。另外,辣椒素同時會刺激熱覺受體,這些化學反應會讓腦部誤以為身體出現了溫度變化,進而開啟一連串的保護機制,包括排汗、呼吸急促、噁心、嘔吐等症狀。(延伸閱讀:被辣椒水噴到怎麼辦?立刻做這5點) 2. 辣到鼻水眼淚直流 油脂和酒精能解辣 當一個人吃辣吃得快噴火時,自然會想要灌水解辣,不過喝水是無法解辣的,因為辣椒素只能用油脂或酒精去溶解,而水只會將熱能散開來,牛奶才能解辣,但一般人不會隨身帶著牛奶。 喝了水之後,你會發現除了口水分泌變多,鼻水和眼淚也開始流出來,這是因為辣椒素的微粒狀物從鼻子侵入,而身體必須用鼻涕和淚水將它排出去。不過這種刺熱感只是暫時性的,當辣椒素停止與感受器結合,舌頭就會漸漸恢復正常。(推薦閱讀:吃太辣怎麼辦?7大解辣食物不只牛奶有效) 3.  吃辣能助新陳代謝 胸部灼熱很正常 吃辣後,有的人或許會感覺食道和胸部有灼熱感,但它不會造成傷害,更不會造成胃灼熱。食物進到胃的過程中,辣椒素可能會刺激膈神經,造成打嗝,此外,呼吸急促也會造成脹氣。 至於吃辣是否會導致消化不良,至今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但辣椒素本身不足以構成慢性疾病的發生,適量地吃辣甚至還能幫助新陳代謝,但對於腸胃系統較差的人來說,吃辣所造成的風險很大,因為它有可能會破壞腸道健康系統,特別是克隆氏症和乳糜瀉病人要儘量避免。 4. 吃辣是自虐 8歲以下請避免 溫馨提醒,如果平常沒有吃辣的習慣,或是8歲以下的小孩,切勿嘗試吃辣挑戰或比賽,因為不熟悉身體的狀況往往會使我們慌張,進而導致自我麻痺及產生幻覺。 每個人能吃辣的耐受度不一樣,對此,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羅辛(Paul Rozin)解釋,吃辣屬於良性自虐,就像坐雲霄飛車的刺激,有的人喜歡享受在這類負面的經驗中,因為知道它不會真的造成身體的傷害,所以他們能將痛楚變成另一種樂趣。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蘋果醋10大好處!有助減肥,降低糖尿病患血糖

蘋果醋(Apple cider vinegar, ACV) 是有益健康的飲料之一,不僅可以當開胃、幫助消化,甚至不少明星還利用蘋果醋來減肥。事實上,蘋果醋對於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有所幫助。以下為你介紹喝蘋果醋的10大好處。 1. 蘋果醋緩解肚子痛 早在幾世紀以前,蘋果醋就被用來治療肚子痛的症狀了,例如吃下不乾淨的東西,而肚子痛、腹瀉(Diarrhea)時,可以喝些蘋果醋,因為其所含的成分——醋酸(Acetic acid,又稱乙酸),有助消滅細菌,抑制腸道內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生長,有助減緩或預防細菌導致的腸胃不適。此外,許多民俗療法的專家認為,蘋果醋含有果膠,可以幫助緩解腸痙攣(Intestinal spasm)。 2. 蘋果醋幫助減肥 功能性食品雜誌(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於2018年的研究指出,在限制卡路里的飲食中,搭配蘋果醋可以幫助減少內臟脂肪,並幫助改善其他的健康問題。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的專家,也指出醋有幫助減肥的潛在功效;此外,因為蘋果醋含有醋酸,據研究顯示,醋酸可以減少澱粉的吸收,並減慢消化速度,進而讓飽足感維持更久。然而,要完全確定減肥與蘋果醋之間的關聯性,仍待更多的研究證實。 3. 蘋果醋有助降低膽固醇 雖然目前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這項功效,但根據英國營養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顯示,醋酸會降低老鼠的總膽固醇,而另一項動物研究也指出,蘋果醋可能有助降低血壓。在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化學期刊(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中,一項老鼠實驗,將患有高血壓的老鼠分為2組,1組老鼠有服用醋或乙酸,而對照組則無,結果發現有服用醋或乙酸的老鼠,血壓降低了一些。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高血壓或心臟衰竭患者,可能須服用毛地黃(Digoxin)或利尿劑(Diuretics)等藥物,若合併飲用蘋果醋可能造成血鉀過低的症狀,因此建議避免飲用。(點此了解喝蘋果醋有哪些副作用) 4. 蘋果醋有助控制血糖 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將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患者分為2組,1組在睡前吃少許起司配1杯開水,另1組則是吃起司,並配上1杯加入2湯匙蘋果醋的稀釋醋。 第二天早上發現,睡前喝稀釋蘋果醋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值較低 ,但是專家認為,對空腹血糖值較高的人,這種控制血糖的效果才較為顯著。然而蘋果醋並不能替代正規醫療方式,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與醫師討論,確認不影響身體與治療情況後再進行。 5. 蘋果醋有助減緩疲勞 壓力或是運動可能都會促進乳酸(Lactic acid)的產生,進而讓人感到疲勞,這時候不妨來點蘋果醋,因為其中所含的胺基酸,可以消去身體內的乳酸,幫助減緩疲勞。另外,蘋果醋含有鉀和酵素,可以緩解疲倦的感覺。 6. 蘋果醋可舒緩喉嚨痛 感覺到喉嚨痛的時候,也許可以試試看用蘋果醋來對抗細菌感染,將1/4杯蘋果醋和1/4杯溫水混合,大約每小時用來漱口1次即可。其實早在很久以前,醋就開始被用來殺菌了,而醫景綜合醫學期刊(Medscape General Medicine)表示,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醋在用於籌備食材的時候,所發揮的殺菌效果最好。但是,雖然醋已經被運用在食品和居家療法中,仍並不建議用於傷口消毒。 7. 蘋果醋有助除粉刺 蘋果醋也可以用來治療痤瘡,因為它的抗菌特性,可以幫助對抗痘痘,而蘋果醋中的蘋果酸(Malic acid),可能有助幫助軟化皮膚和去角質,減少紅斑並平衡皮膚的pH值。但建議在將蘋果醋塗在整個臉上之前,先對局部的皮膚做測試,避免過度刺激或產生過敏反應。 8. 蘋果醋可能有助緩和打嗝 當打嗝停不下來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尷尬又煩躁,這時不妨用1茶匙的蘋果醋加水稀釋並喝下,也許可以幫助停止打嗝喔!根據緩和醫學期刊(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的病例個案,患者在接受化療後出現持續打嗝的症狀,但喝了醋後,症狀明顯好轉。該研究表示,喝了醋之後,就減緩了打嗝的強度和頻率,而雖然只是一個病例,但仍值得作為參考。 9. 蘋果醋可改善半夜抽筋 經常抽筋的人可能有缺鉀的問題,而蘋果醋含有豐富的鉀, 如果想要蘋果醋來減緩半夜腿抽筋的情況,可以以1杯溫水,加入2湯匙蘋果醋和1茶匙蜂蜜,但是,可不是喝愈多就補愈多鉀,如果喝太多的蘋果醋,反而可能會降低身體鉀含量,所以適量就好。 10. 蘋果醋有助去除頭皮屑 蘋果醋可以幫助改善頭皮屑的情況,因為它的酸度可能會改變頭皮的pH值,讓頭皮屑更不容易形成。可在噴霧瓶中倒入1/4杯蘋果醋和1/4杯水,噴在頭皮上後用毛巾包住頭,靜置15分鐘~1個小時,接著以平常的方式洗頭,如果每週做2次,效果會更不錯。 蘋果醋怎麼喝不傷牙 由於蘋果醋的酸度很高,並不建議大家直接喝,這樣會損壞牙齒的琺瑯質和食道。琺瑯質有助於防止牙齒變成蛀牙,和維護牙齒的敏感度,美國牙醫學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ADA)表示,如果牙齒和醋長時間接觸,會傷害琺瑯質,所以最好先稀釋之後再喝。 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營養師多莉.哈克普爾(Dori Khakpour)建議,可用大約235毫升(ml)的開水,搭配1~2湯匙的蘋果醋,稀釋蘋果醋的濃度。若作為治療用途,通常建議1天不要攝取超過1~2湯匙的蘋果醋。


營養知識

吃黑糖和紅糖比較健康嗎?3種糖營養成分大PK

白糖、黑糖或紅糖是每個家庭都必備的調味料,不論是做西式點心或是中式傳統甜湯,糖都是缺一不可的原料。除此之外,很多人覺得有顏色的黑糖或紅糖,比白糖更有營養,不僅帶有獨特的風味,也覺得對身體比較健康,因此容易吃下過量的糖,但是吃太多糖,當心反而有害健康喔!以下就分別介紹黑糖、紅糖和白糖的營養成分、差異,以及對人體的好處與壞處。 糖的製造過程差不多 即使這些糖的種類不同,但在初期的製作階段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工廠會先從甘蔗或是甜菜(Sugar beet)等植物榨取出汁液後,將它煮沸直到變成糖漿並產生結晶,這時候的濃縮糖漿,稱為糖蜜(Molasses),之後送入離心機中高速旋轉,可以分離出糖晶體,最後,再送到精煉廠加工。在這個最後的製作過程,才會開始因為糖的產品種類不同,過程也會不同,例如:白糖就是經過精煉,去除天然糖蜜的精製糖;紅糖和黑糖則是白糖混合糖蜜的含蜜糖,也因為糖蜜,而賦予紅糖與黑糖顏色,其中,尤以黑糖的糖蜜最多,所以顏色最深,且具有獨特的風味。 白糖、紅糖、黑糖營養成分差在哪? 白糖:經過了精煉加工,已經幾乎沒有雜質、礦物質和甘蔗等糖漿的獨特味道。平均每100克的白糖,約有387卡路里,含有2毫克的鉀(Potassium)和1毫克的鈣(Calcium)。 紅糖黑糖:紅糖屬於部分精製的糖,所含的糖蜜和礦物質比黑糖少,比白糖多。每100公克紅糖,約有380卡路里,並含大約9毫克的鎂(Magnesium)、133毫克的鉀及83毫克的鈣。而黑糖所含的糖蜜最多,所以顏色最深,因為精製程度比較低,比起紅糖和白糖,含更多的礦物質。雖然黑糖和紅糖保留了較多礦物質,但含量也算是微乎其微。所以,如果想藉由黑糖或紅糖來補充礦物質的話,在攝取足夠礦物質之前,恐怕早已經吃下過量的糖了。 就算是好的糖也不宜吃多 基本上,平均每一茶匙(約4克)的糖,約含15~16卡路里,所以,黑糖、紅糖和白糖最大的差別,在於風味和顏色的不同,所以大家可以根據料理所需,來挑選適合的糖來使用;但可別認為黑糖富含營養,所以不節制地多吃了。糖被認為是現代肥胖(Obesity)的主要原因,也是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心臟病(Heart disease)等疾病的造成原因之一。而雖然黑糖、紅糖和白糖的製造過程和成分有些不同,但對人體來說,差異可說是微乎其微。(推薦閱讀:糖尿病可以吃零食嗎?想吃糖先了解這些事) 建議每人每天攝取的糖分,不要超過每日攝取總卡路里的5~10%,而為了維持最佳的健康狀況,應該要更嚴格限制攝取量。 黑糖可能含有致癌物質 台灣曾經報導過,黑糖可能會致癌的新聞,當時掀起一股討論的熱潮,引起民眾的恐慌。因為黑糖屬於經過高溫製作而成的食品,而當澱粉類食物,例如米、玉米、馬鈴薯等,在超過120°C的高溫之下,會產生丙烯醯胺(Acrylamide) 。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就曾將丙烯醯胺列為致癌物質之一。(延伸閱讀: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但是在流行病學(Epidemiology)研究中, 丙烯醯胺還不足以證明它是人類的致癌物質。而且,一般人正常情況下,也不會經常吃太多的黑糖,所以其實並不需要擔心會因為吃黑糖而罹患癌症。反而是其他經過高溫烹調的常見食物,需要注意份量,例如洋芋片、薯條、餅乾、麵包等,都是常見且含有丙烯醯胺的食物,雖然好吃,但還是少吃一點比較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r]


營養知識

螺旋藻為何保健抗肝癌?研究這麼說

患有癌症的人,特別是肝癌患者,身體通常都非常虛弱,幾乎沒什麼體力。因此,加強身體抵抗力,對肝癌患者而言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持續改善健康狀況,並對抗疾病侵擾。而服用螺旋藻是一種選擇,能提供肝臟需要的蛋白質和纖維素,同時也有助於改善病情,對保護肝臟是有幫助的。 認識螺旋藻 螺旋藻(Spirulina,又稱為Spirulina platensis),是多細胞水生藻類,呈現螺旋狀,藻體寬度只有數微米(μm),藻絲長度可達為300~500微米,由於肉眼幾乎看不到這微細藻類,因此必須使用顯微鏡才看得到。最近研究結果指出,螺旋藻的學名應該是Arthrospira,而不是Spirulina,目前科學界的正式學名為Arthrospira platensis,屬於藍綠藻門(Cyanobacteria)的顫藻目(Oscilatoriales)。事實上,螺旋藻這種藻類,是1960年代法國科學家克雷蒙(Clement),在非洲中部查德湖(Lake Chad)無意中發現的,在過去,科學家已對螺旋藻研究多年,發現它的營養成分多元而且均衡,能提供人體充足營養素,被全世界科學家公認,是一種對人體很有幫助的生物有機體。 螺旋藻如何增進健康 螺旋藻富含基本胺基酸(Amino acid):例如賴胺酸(Lysine)、息寧胺酸(Threonine),這些是兒童成長必要營養素。螺旋藻含有的礦物質、豐富微量元素,能有效預防營養素不足導致的貧血(Anemia),對厭食症患者也能提供良好的營養補給。 螺旋藻兼具各種抗氧化劑:例如:β–胡蘿蔔素(β-carotene)、維生素E(Vitamin E)、γ次亞麻油酸(γ-linolenic acid)。由於抗氧化劑的功效,這些物質能消除體內自由基(Free radical),減緩細胞老化速度。 螺旋藻富含礦物質:例如鐵、鈣,身體很容易吸收,提供了必要的保護、支持。 有助於老年疾病的改善:例如貧血、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等疾患,螺旋藻也能有改善效果。 螺旋藻能對抗肝癌 數據會說話 2009年6月刊載於國際生物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指出,螺旋藻能有效治療肝癌。這份研究報告具體指出,用螺旋藻治療活組織,肝癌發生率會從80%巨幅減少至20%;另一項在試管內進行的研究結果也顯示,螺旋藻的活性成分:藻藍素(C-Phycocyanin),對患有肝癌的動物能提升牠們存活率。 除此之外,科學家在內容物豐富的螺旋藻,也發現多種能提升免疫系統功能的微量營養素:β-胡蘿蔔素、藻藍素、多醣(Polysaccharide)。這些物質能增加體內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舊稱白血球)數量,有助於消滅自由基(造成肝臟腫瘤主要原因),增加身體抵抗力。 螺旋藻能避免化學治療的傷害 根據患者癌症的階段,與肝臟情況,醫師可能會指定患者接受化學治療。雖然化學治療能有效殺死癌細胞,但治療藥劑中的順鉑(Cisplatin)成分,卻很可能會造成腎毒性(Nephrotoxicity)情況。螺旋藻能有效保護腎臟,避免順鉑造成影響,同時也不會降低化學治療的效果。 癌症患有可以服用螺旋藻,但請千萬要記得,螺旋藻並不是傳統醫療方法的替代品。在服用螺旋藻之前,患者應先諮詢醫師,以確定是否適合服用。


營養知識

火龍果汁7大功效:熱量低、好處多!3大禁忌、副作用必看

你喜歡吃火龍果(又稱紅龍果)嗎?火龍果雖熱量偏低,但吃起來仍相當美味且具飽足感,不少人則喜歡打成火龍果汁享用。 一般市售火龍果主要分為紅肉和白肉兩種,但有些人不喜歡吃紅色果肉,因為不僅會在牙齒上殘留紅漬,也會將尿液或糞便改變為紫紅色。究竟為何會造成此種轉變?吃火龍果的好處又有哪些?以下就為你介紹火龍果的營養成分以及7項健康好處。 紅肉白肉火龍果營養比一比 根據衛福部所提供的食品營養資訊,火龍果的營養成分大致如下,不論是紅肉還是白肉,皆以每100公克的含量作計算。 熱量:紅肉50大卡;白肉51大卡。 蛋白質:紅肉1.1公克;白肉0.9公克。 脂肪:紅肉0.2公克;白肉0.4公克。 碳水化合物:紅肉12.3公克;白肉12.4公克。 膳食纖維:紅肉1.3公克;白肉1.7公克。 鐵:紅肉0.8毫克;白肉0.4毫克。 鎂:紅肉24毫克;白肉28毫克。 維生素C:紅肉6.3毫克;白肉5.3毫克。 維生素E:紅肉0.27毫克;白肉0.26毫克。 好處1:抗氧化預防慢性病 人體內的自由基是可能傷害細胞、引發慢性病的的危險因子,而火龍果中所含的維生素C、甜菜紅素(Betacyanins)、β-胡蘿蔔素以及茄紅素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預防慢性病與癌症,雖然市面上有許多抗氧化劑的營養補充品,但從營養學的角度而言,天然食物仍是最佳的攝取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指出,甜菜紅素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比維生素C高出3~7.5倍,因此若想提高抗氧化的效果,推薦攝取富含甜菜紅素紅的火龍果。不過也因甜菜紅素無法充分被人體吸收與代謝,吃完紅火龍果上廁所時,會發現尿液或糞便的顏色呈現暗紅色,其實跟血尿跟血便並無關連,反之若沒吃含甜菜紅素的食物仍出現相同現象,應盡速就醫檢查。 好處2:低熱量富含纖維 減肥又利便 火龍果熱量偏低、富含水分與膳食纖維,食用後飽足感滿滿,降低額外攝取熱量的機會。而膳食纖維也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軟化糞便,預防便祕,有益腸胃道健康。 好處3:有助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的一篇研究指出,火龍果在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上,有明顯的幫助,而且隨著患者吃進的火龍果量愈多,對於血糖的控制也更加有效。另外,在一項動物實驗中發現,火龍果有促進胰腺細胞生長,提升胰島素的效果。但是,兩者都沒辦法解釋,為何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患者沒有出現相同顯著的,血糖控制改善效果,因此,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 好處4:豐含脂肪酸 火龍果當中密密麻麻的黑色種子,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其中又以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佔比較高,我們常常聽到的Omega-3脂肪酸的種類之一,便包含常出現在植物當中的亞麻油酸,它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好處5:益生元有益腸道健康 火龍果含有豐富的纖維,減少便祕的發生機率,其所含的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益生元的組成物質,是促進益生菌生長的重要營養成分,我們都知道腸道內不只有好菌,也有壞菌,而像乳酸菌(Lactobacillus)和雙岐桿菌(bifidobacterial)這些益生菌,有助腸道消化且可以降低腸道感染的發生機會。 好處6:鐵質有助補血 火龍果少數可提供鐵質的水果,由於鐵質除了在食物轉換為能量的過程佔有一席之地外,也與人體內氧氣輸送有密切相關,攝取足夠的鐵質,對於人體健康相當重要。根據衛福部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年男性每天應攝取10毫克的鐵質,而女性則因為月經的關係,每天應至少攝取15毫克鐵質。此外,若是懷孕第三期的孕婦,鐵質攝取量應至少達到45毫克,以滿足胎兒與母體的需求。 好處7:營養素鎂很豐富 從上面的營養成分表,你會發現火龍果的鎂含量相當高,100公克當中便含有近25毫克,而成年男女的每日鎂攝取量分別為380毫克和320毫克左右,大概只要吃下一顆火龍果,就能滿足1/4~1/3的鎂需求量。在人體當中,約含有24公克的鎂,雖然感覺很少量,但是其參與多項重要的化學反應,像是把食物轉換為能量、肌肉收縮、骨頭的生長、甚至DNA的組成等。 3大撇步飲用火龍果汁 營養不流失 對於胃口較小的人而言,除了切塊食用火龍果外,也可打成果汁方便飲用,不過在享用火龍果汁前,建議留意以下3點建議,以盡量保留營養功效: 請勿濾除火龍果汁內的殘渣,以獲取水果所提供的膳食纖維。 請盡速飲用火龍果汁,以免細菌滋生並減少維生素C因接觸空氣而快速氧化。 相較於直接食用,水果打成汁因GI值上升,飲用後更易造成血糖快速上升,因此有血糖問題者(如糖尿病患者),建議避免喝果汁。若想減緩血糖上升,除將果汁內的果渣一併飲用,也可考慮加入蔬菜製成蔬果汁,提高膳食纖維攝取量。 火龍果禁忌、副作用 火龍果雖然蘊含豐富營養,但在某些情況下不適合食用,否則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與不適。 禁忌1. 牛奶不宜與火龍果一起吃 火龍果含有較多的酸性物質,與牛奶一起食用有可能會導致胃酸過多,引起胃痛、胃灼熱等不適;因此,如果您喜歡吃牛奶,建議不要和火龍果一起食用,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禁忌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火龍果 火龍果含有較多的鉀離子,糖尿病患者血鉀較常人高,若食用過量的火龍果容易造成腎臟負擔過重。 禁忌3. 月經來時不宜食用火龍果 火龍果性涼,在月經來時食用可能會導致月經不暢,甚至有可能抑制月經;因此,女性在月經來時最好避免食用火龍果。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橄欖油超強大!抗氧化防癌9大好處

隨著健康知識越來越普及,相信大家對油品對健康的影響,也愈來愈有概念,例如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經常使用的橄欖油,更是受到各界推崇,其中又以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的健康價值更勝一籌。究竟橄欖油有哪些功效?生飲橄欖油好嗎?以下將介紹橄欖油對健康的9大好處。 1. 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 其實不論哪種油品,都含有不同比例的各種脂肪酸,橄欖油有14%是飽和脂肪、11%是多元不飽和脂肪,例如:Omega-6和Omega-3脂肪酸,但橄欖油最主要的成分是油酸,是一種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占了73%。 研究顯示油酸可以降低發炎反應,對癌症預防也有正面影響,而且單元不飽和脂肪發煙點不低(約攝氏190度以上),如此耐高溫特性,很適合炒菜或油炸等料理方式,比起發煙點較低的大豆油,較不容易因高溫而變質或產生油煙,危害身體健康。 2. 含有大量抗氧化物 橄欖油除了富含許多健康的脂肪酸,也含有不少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K,以及類胡蘿蔔素和酚類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s)等抗氧化物,能幫助降低對身體有害的自由基,預防慢性病的發生,還有抗發炎、保護血管的效果,避免膽固醇氧化,進而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3. 強大的抗發炎性質 身體慢性發炎會導致許多疾病,例如:癌症、心臟病、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第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或關節炎等疾病。 橄欖油因為富含抗氧化物質,所以擁有強大抗氧化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一種稱為橄欖油刺激醛(Oleocanthal)的化合物,研究指出,這種化合物有類似消炎藥布洛芬(Ibuprofen)的效果。除此之外,學者也指出,橄欖油富含的油酸,可以降低關鍵的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4. 幫助預防中風 中風是已開發國家的第2大死因,主要是因為血栓或腦出血引起的腦血管阻塞;橄欖油和中風的關聯都曾被廣泛地研究,也在幾次大型研究中發現橄欖油的攝取,能降低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學者認為跟其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有關。 5. 不會造成肥胖的油 過量的油脂攝取會造成肥胖(Obesity),不過,許多研究都指出,攝取大量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法,對於體重控制有正面效果;有些實驗結果顯示,橄欖油攝取和體重增加無關,甚至還有減重效果。 6. 對抗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是相當棘手、也是全球最流行的神經性退化疾病。目前已發現β-澱粉樣蛋白斑(Beta-Amyloid Plaque)在大腦細胞的推積,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主要原因,而在一項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橄欖油能夠去除這種蛋白班。 在人體實驗中也顯示,地中海飲食對大腦功能很有幫助,另外,近年有專家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DASH Diet),名為麥得飲食(MIND Diet),設計給失智症等認知功能退化者的飲食法;這些飲食法採用了大量攝取橄欖油的方式,不僅可以對抗疾病,對一般人也有保護大腦的作用。 7. 消除幽門桿菌 橄欖油能抑制並消滅一些有害細菌,其中,在實驗中發現,會造成胃癌(Stomach Cancer)和胃潰瘍(Stomach Ulcers)的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能夠藉由每日攝取橄欖油30克,連續2星期;結果顯示約有1~4成的人,體內所有的幽門桿菌都被清除了。 8. 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雖然油脂看起來跟血糖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橄欖油似乎對血糖有正面影響,一些研究指出,橄欖油對胰島素(Insulin)轉換血糖的敏感度有幫助,甚至在實驗中還發現,攝取大量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能夠降低了受試者40%罹患糖尿病(Diabetes)的機率。 9. 地中海飲食抗癌 癌症是在國人10大死因排名第1,而學者發現地中海飲食之所以能降低許多癌症的罹病風險,與橄欖油有密切關聯,因為其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能夠防止自由基的氧化作用,進而預防癌症發生,不少研究也顯示橄欖油中的化合物,能抵抗癌細胞,不過因為只是試管實驗,所以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喝橄欖油的健康功效 有鑑於橄欖油的種種健康功效,有些人甚至選擇生飲橄欖油來調養身體,或是喝橄欖油來幫助減肥,不過目前仍未有足夠研究證明,生飲橄欖油的健康益處優於將橄欖油入菜,作為飲食的一部分。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成年人每日的油脂攝取建議攝取量為3~7份,而1份油脂等同1茶匙5CC的橄欖油,因此生飲橄欖油往往會超出每日油脂建議攝取量。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