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知識

均衡攝取食物中的營養素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和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這裡會介紹各式各樣的食物和其營養價值等。

基礎知識

營養知識

乳清蛋白是什麼?高蛋白4大功效!這樣喝準沒錯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近年來健身風潮橫掃全球,台灣也不例外,各種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你可能看過健身的人,常在運動完後泡一杯狀似奶昔的飲料,那就是所謂的乳清蛋白(Whey protein,又稱高蛋白)。有些人以為只有健身的人才需要吃乳清蛋白,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藥物,接下來就為你揭開乳清蛋白的身世之謎。 什麼是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是由乳清(Whey)提煉出來的蛋白混合物,而乳清其實是牛奶製造起司(又稱奶酪)過程中的副產品,曾經,乳清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東西,但被發現其高含量的蛋白質與胺基酸(Amino acid)後,搖身一變成了最夯的蛋白質補充品。 乳清蛋白裡的乳糖(Lactose)含量低,並且含有9種胺基酸。蛋白質為人體主要的組成成分,而蛋白質主要由胺基酸組成。除了人體自身的細胞會製造胺基酸外,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則必須透過外在的攝取才能獲得,乳清蛋白便是一個不錯的來源。 乳糖不耐也可喝高蛋白 亞洲人普遍有乳糖不耐(Lactose intolerance)或乳糖消化不良的症狀,而台灣人也不例外,許多人可能第一次嘗試高蛋白飲品後,便感到腸胃不適,急忙衝去廁所「解放」,其實只要選對產品,即便對乳糖耐受性不佳,也可以享受高蛋白的好處。以下為市售的乳清蛋白粉的主要分類: 濃縮乳清蛋白(WPC):這是市面上最常見且便宜的乳清蛋白商品,碳水含量低,蛋白質含量落在30%~90%之間,取決於商品的質量。 分離乳清蛋白(WPI):去除了脂肪和乳糖的乳清蛋白,其蛋白質含量大多仍高於90%以上,適合乳糖不耐患者選用,可改善腹脹或腹瀉等症狀。 水解乳清蛋白(WPH):蛋白質要被人體吸收,需要經過水解(Hydrolysis)轉化為胺基酸,而水解乳清蛋白即是已有部分「預水解」過的產品,能幫助身體更快速地吸收乳清蛋白。 4大乳清蛋白功效 乳清蛋白可增加肌肉:增肌是乳清蛋白最廣為人知的食用目的,除了它所含的白胺酸 (Leucine)可以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外,食用乳清蛋白也能增加胰島素(Insulin)的分泌,而胰島素可增加胺基酸的吸收,進而製造蛋白質去修復肌肉。關於食用乳清蛋白增肌的時機,曾有研究指出,在運動後馬上補充乳清蛋白的吸收效果最好,但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無論何時攝取乳清蛋白,在一天中的攝取總量是否達到你設定的標準,才是最重要的。 乳清蛋白幫助減肥:蛋白質有相當的飽足感,除了能幫助餐後血糖穩定,也可以降低想吃宵夜或零食的慾望。與碳水化合物相比,碳水化合物較容易使胰島素升高,而降低體內血糖濃度。若身體細胞對胰島素較不敏感,則胰島素可能會分泌過量,造成血糖降低過多,而引起飢餓感。 乳清蛋白降低膽固醇:根據英國營養學期刊(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顯示,在為期12週的實驗裡,食用乳清蛋白那組人的膽固醇(Cholesterol)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holesterol,壞膽固醇)都較低。 乳清蛋白降低血壓:根據國際乳製品期刊(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的研究,食用乳清蛋白除了可降低高血壓(Hypertension)病人的血壓,同時也降低了罹患心臟病(Heart disease)和中風(Stroke)的風險。 乳清蛋白怎麼泡? 儘管部分市民運動中心或是健身房也可能會有高蛋白飲品販賣機,你可以挑選喜歡的口味、按下按鈕,不久便有現泡的高蛋白供你享用。不過自行購買乳清蛋白粉沖泡仍是比較經濟實惠的選擇。高蛋白粉大多以袋裝或罐裝的形式販賣,包裝內部通常會附上湯匙,使用者只要根據包裝上的說明,挖取1~2匙的蛋白粉倒進杯內搭配冷水沖泡即可。若發現蛋白粉結塊、攪不開,可參考以下做法: 建議先加水再將高蛋白粉倒入杯內有利攪散。 避免使用熱水沖泡以免蛋白粉結塊。 可考慮購買附有攪拌球的「搖搖杯」,將杯子蓋緊後用力搖晃10秒鐘左右,通常不會有蛋白粉小顆粒殘留。 搭配其他飲料口感更佳 原味乳清蛋白的味道可能許多人都不能接受,雖然高蛋白廠商出了五花八門的調味乳清,但我們也不妨「DIY」,將原味高蛋白粉與豆漿、牛奶、咖啡、茶類搭配飲用,找出專屬於你的高蛋白特調。(延伸閱讀:運動增肌喝豆漿:比乳清含更多營養) 乳清蛋白的飲用時機 一般而言,乳清蛋白什麼時候喝都可以,但不建議以乳清蛋白取代正餐,因為乳清僅含蛋白質,缺乏碳水化合物與其他重要維生素與礦物質。但若有減肥需求者,可考慮將以高蛋白飲代替含糖飲料,不僅飽足感更強,營養價值也較高。針對健身族群,建議可在運動後30分鐘內飲用一杯高蛋白,有助快速提供蛋白質供肌肉生長。 腎臟病患飲用高蛋白先與醫師討論 乳清蛋白並非藥物,也非健身者的專利,台灣外食族眾多,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遠高於蛋白質,乳清蛋白可做為一種便宜、快速且方便的營養補充品。值得注意的是,有說法指出乳清蛋白攝取過多會傷腎,這點目前仍有爭議。但若你有腎臟疾病,選擇乳清蛋白之前,最好先跟醫師討論後再決定。乳清蛋白一般建議攝取量為1天25~50公克內。對於想增肌減肥的人,請了解乳清蛋白並非仙丹,要搭配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習慣,才能有效達到理想目標。

看更多 營養知識 相關文章

營養知識

綠蘆筍、白蘆筍差在哪?蘆筍營養不只有葉酸,2道蘆筍料理簡單好上手

談及蘆筍,許多人腦海裡往往浮現冰冰涼涼、生津止渴的蘆筍汁,對於蘆筍本身的印象,或許就停留在他翠綠的外表,但事實上,蘆筍不僅含有豐富葉酸,也是美國癌症協會(ACS)大力推薦的抗癌食物。 儘管如此,食用蘆筍仍有些許禁忌,該如何吃得聰明,享有蘆筍的健康功效?今天《Hello醫師》將為您介紹蘆筍的各項營養價值與食用禁忌,以及營養美味的蘆筍料理製作方式。 蘆筍介紹:綠蘆筍與白蘆筍 蘆筍,英文Asparagus,為百合科,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直到民國20年才由美國引入台灣,現產於台灣中南部的沙土地區。其中蘆筍又可分為白蘆筍以及綠蘆筍。白蘆筍就是未出土便被採收的蘆筍,綠蘆筍則是出土後,由於照射陽光行光合作用,故外表上才會呈現綠色。 由於白蘆筍的採收較為困難,而且口感鮮嫩,不像綠蘆筍般苦澀,其價格通常較高。不過便宜的綠蘆筍的膳食纖維與天門冬胺酸則更為豐富,不僅有利腸胃蠕動,預防便祕,對於心血管健康也有所幫助。 蘆筍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蘆筍自古代就被當作藥草使用,其富含大量的葉酸以及核酸,除有助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也幫助抑制癌細胞擴散。 另外,蘆筍還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E、C,以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硒,保持視力健康、促進新陳代謝與預防癌症等功能。 除此之外,蘆筍中含有相當特別的天門冬胺酸、天門冬醯胺酶等多醣體成分,前者有助改善心臟疾病,後者則是用以治療白血病,且兩者皆具改善體力、增強免疫等功效。 蘆筍引尿臭 高普林痛風者少吃 由於蘆筍含有大量普林,若為痛風或高尿酸患者應盡量減少食用,以免加劇痛風症狀,造成關節腫痛。(推薦閱讀:痛風怎麼吃?內臟海鮮普林偏高應少吃) 另外,食用蘆筍後,蘆筍酸代謝將產生如甲基硫醇、二甲基硫醚等硫化物,導致尿液變臭,但並不會對健康造成任何影響。 小知識:近年研究發現部分人群受基因影響,無法察覺蘆筍引發的尿臭味。 白果炒蘆筍(5人份) 食材調味料準備: 蘆筍200公克、白果70公克、紅椒1/3顆、百合20公克、薑片適量、鹽1小匙、香油1小匙 料理步驟: 洗淨蘆筍、白果、紅椒、百合等食材 將蘆筍去除粗皮切成蘆筍段;另外削除紅椒蒂頭並對切去籽,隨後切成薄片 將蘆筍、白果、紅椒、百合分別丟入沸水氽燙約3分鐘 起油鍋,以薑片爆香,將蘆筍、白果、紅椒、百合加入鍋中,以大火快炒依個人喜好加入鹽巴、香油調味。 蘆筍雞肉棒(4人份) 食材調味料準備: 蘆筍4根、雞肉泥150克、洋蔥(小)半顆、蛋白1/3顆、香菜3根、咖哩粉1/4茶匙、薑黃粉1/4茶匙、胡椒粉1/8茶匙、小茴香粉1/8茶匙 料理步驟: 削除蘆筍根部的表皮,並將洋蔥切丁、香菜切末,再將雞肉泥剁細。 將雞肉泥、洋蔥、香菜一起放入大碗,再依序加入蛋白、咖哩粉、薑黃粉、胡椒粉、小茴香粉,並將食材以及調味料混合均勻。 將調味完畢的雞肉泥,取出約1/4,並包覆在蘆筍外製作成肉串。 將蘆筍雞肉棒放入烤箱,以攝氏180度烤10分鐘,等到熟透便能取出裝盤。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白芝麻營養功效好處多!降血壓抗氧化通通沒問題

早餐就想來個熱騰騰的油條配燒餅,尤其是燒餅皮上滿佈的芝麻粒又油又香,剛烤出爐時散發出的強烈香氣,實在是讓人毫無招架之力。不過你知道白芝麻具有什麼營養嗎?吃白芝麻有什麼好處、跟黑芝麻又有何差異?《Hello醫師》將帶你一起了解白芝麻的營養好處和對人體的功效。 白芝麻的營養與功效 芝麻屬於堅果類,不論黑芝麻或白芝麻,每100公克芝麻中其油脂含量皆達50%以上,因此亦常用榨油使用、取代食用油。而白芝麻的營養成分豐富,對人體最具作用的就包含: 膳食纖維 蛋白質 維生素B群 維生素E 礦物質(鎂、鉀、鐵、鈣) 木酚素 芝麻素 白芝麻含大量Omega-6 有益心血管健康 白芝麻的脂肪組成為45%多元不飽和脂肪酸、40%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10%飽和脂肪酸。其中以亞麻油酸的含量尤為突出,為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需透過食物攝取的「必需脂肪酸之一」。 亞麻油酸屬於Omega-6不飽和脂肪酸,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能夠保護細胞、調節代謝功能、促進免疫反應,並維持骨骼健康。除此之外,白芝麻的油脂也可以改善關節疼痛,改善皮膚的乾癢症狀。(延伸閱讀:反式脂肪是什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都有它的份) 白芝麻膳食纖維高 有效預防便祕 白芝麻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通腸潤便,能減緩便祕的問題,不過若是容易拉肚子或是化療患者,則應要減少芝麻食用量,以降低腹瀉機率。 白芝麻含木酚素與芝麻素 可抗氧化降血壓 白芝麻的礦物質對於骨骼、牙齒、肌肉、神經、改善貧血相當有幫助,特別是能增強骨骼的強韌度。另外,白芝麻還含有木酚素,具抗老化、抗氧化、抗發炎、降血脂等作用;芝麻素則能有效抑制高血壓、清除自由基,提升抗氧化活性。(延伸閱讀:抗氧化拒發炎!吃這5種維生素就對了) 白芝麻熱量高 過量小心體重失控 白芝麻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因此所含熱量其實相當可觀,行政院食品衛生管理署的資料指出,每100公克的白芝麻蘊含近600卡的熱量,脂肪則佔了55公克,不僅熱量偏高,脂肪總量也不可小覷。 不過白芝麻小小一粒很容易不小心吃過量,因此正在體重控制的人需要特別注意白芝麻的攝取量,建議1天1湯匙即可,熱量約75大卡。 白芝麻油的用途 白芝麻可以焙炒1~2分熟後製作成白芝麻油,白芝麻油的顏色較淡,味道與氣味都較為清爽。由於白芝麻油有特殊的清香,若是用在炒菜上,很容易被食物的味道蓋過,因此白芝麻油適合用來涼拌或是拌香當成佐料。(延伸閱讀:橄欖油超強大!抗氧化防癌9大好處) 白芝麻與黑芝麻差異知多少? 了解白芝麻的好處與營養後,那麼與黑芝麻差在哪裡?其實黑芝麻與白芝麻成分差不多,不過黑芝麻含有巨量鈣質,而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膳食纖維則稍多於白芝麻。 但普遍而言,白芝麻經常用於入菜或榨油,黑芝麻則多以藥用來補充鈣質、腎氣等作用,做成黑芝麻油後的用處也不同。(想要更了解黑芝麻的好處與功效,就一起來看看這篇:黑芝麻與白芝麻到底差在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黑芝麻與白芝麻比一比!兩者營養成分有差嗎?

芝麻看似細小尋常,卻富含豐富的營養素增進健康,因此成為不少人運用於糕點,或做為入菜烹煮、甚至榨油使用的高價值食材。而芝麻又有分黑、白2款,除了顏色以外,黑白芝麻的營養價值與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有何差異?飲食功效不一樣?《Hello醫師》請到致力於營養與健康教育的蘇奕安營養師,帶你一同了解芝麻的營養功效。 芝麻的營養、功效多 芝麻(sesame)是胡麻科胡麻屬,又稱為胡麻。芝麻擁有豐富的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及脂肪酸,可以通腸潤便、舒緩便祕問題。而芝麻的脂肪比例也很優秀,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約佔45%,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約佔40%,飽和脂肪酸只佔10%,對於心血管的負擔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芝麻雖然屬於堅果類,油脂豐富,但其也富含蛋白質。 芝麻富含亞麻油酸 有助降低膽固醇 芝麻最主要的脂肪酸為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 LA),這類的脂肪無法由人體自行製造,而需透過攝取食物來吸收。芝麻富含的亞麻油酸屬於Omega-6,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能夠保護細胞、調節代謝功能、促進免疫反應,並維持骨骼健康。 芝麻富含Omega-6不飽和脂肪酸。 芝麻鈣鐵含量高 可預防骨鬆和貧血  芝麻也含有鈣質與鐵質,鈣質能強健骨骼、預防骨質疏鬆而鐵質則構成血紅素的關鍵物質,能幫助缺鐵性貧血患者改善症狀 此外芝麻還含有特殊的成分——芝麻素、芝麻酚、木酚素(Lignans),芝麻素可以抑制高血壓、抗發炎、以及清除自由基,同時也能降低肝炎風險、強化肝臟作用;而芝麻酚則與亞麻油酸一樣,也能有效降低血管中的膽固醇;木酚素則具防老化和抗氧化功效,還能抑制癌細胞繁殖,在預防乳癌和大腸癌上可能有所助益。(延伸閱讀:芝麻的好處你不可不知) 黑芝麻、白芝麻營養比一比 了解芝麻的諸多好處與功效後,再來看看黑芝麻與白芝麻的差異!其實黑芝麻與白芝麻的營養成分相去不遠,根據行政院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數據指出: 100公克黑芝麻(熟):熱量571卡、脂肪54.4克、鈣1479毫克、維生素E22.69毫克、纖維14克、鐵10.3毫克、鋅5.4毫克、鎂386毫克、葉酸113.3毫克。 100公克白芝麻(熟):熱量603卡、脂肪58.7克、鈣76毫克、維生素E16.66毫克、纖維10.7克、鐵6.3毫克、鋅7.3毫克、鎂415毫克、葉酸101.4毫克。 由上述資料可知,黑芝麻的鈣、鐵含量較高,其中鈣質更遠勝於白芝麻近20倍以上、維生素E也較多,而白芝麻則是脂肪含量,以及有助於增強免疫和抗發炎的鎂、鋅遠比黑芝麻更高,均衡攝取2種芝麻對於人體健康都相當有益。 至於1天要攝取多少芝麻才足夠?由於芝麻的熱量高,黑芝麻1匙大約67大卡,白芝麻1湯匙約75大卡,因此1天的攝取量僅需1匙就足夠了。 黑芝麻的好處:補鈣的好食物 根據衛福部調查顯示,成年人超過8成有鈣攝取不足的問題,但多數人就會直覺聯想到以攝取牛奶來解決。不過蘇奕安營養師表示,由於東亞人普遍缺乏乳糖酶,國人有乳糖不耐而排斥牛奶者之多,除了可選擇優格等其他乳品類食物替代,還能選擇高鈣的食物搭配。因此建議大家不妨可將板豆腐或黑芝麻納入飲食中,作為補充每日鈣需求的替代方式。(延伸閱讀:乳糖不耐症~大推6種非乳製替代品) 黑芝麻不僅鈣質幾乎其他的礦物質如鎂、鐵、鋅等,也有助改善睡眠、貧血、調節新陳代謝與免疫系統,能夠滋肝補腎,使頭髮烏黑亮麗。 另外,黑芝麻也含有許多維生素E,其抗氧化效果,可活化腦細胞、降低失智的風險。而在中醫與食療的觀點中,黑芝麻也被視為益腎補氣的聖品,常可見製成如芝麻糊,或磨粉沖泡成飲品的吃法,都相當受養生者歡迎。 白芝麻的好處:香味獨特好入菜 抗癌、抗氧化也沒少 白芝麻與黑芝麻的脂肪含量相近,也都是以亞麻油酸居多,為Omega-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白芝麻和黑芝麻一樣,有豐富的芝麻酚、木酚素、芝麻素,這些都是有助於抗氧化、抗癌、增強免疫力的特殊成分。 白芝麻由於有特殊的香味,經常被製成白芝麻油,作為涼拌料理或是佐料提味使用,也因入菜後香氣宜人,可說是接受度極高的食材之一。(延伸閱讀:白芝麻營養功效好處多!降血壓抗氧化通通沒問題)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青木瓜可以豐胸?孕婦不能吃木瓜?木瓜功效營養大哉問一次看

常說吃木瓜會幫助女性豐胸,市面上也宣傳各種有關木瓜的豐胸食品;然而,亦有各種訊息指出,懷孕的女性不能吃木瓜,究竟木瓜是否真的能豐胸?而孕婦就不能吃木瓜嗎?有關木瓜的各種營養、好處大哉問,就讓《Hello醫師》與蘇奕安營養師為一同為你解答。 木瓜有多營養? 木瓜(papaya)是番木瓜科,又稱萬壽果,原產於熱帶美洲,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 木瓜含有豐富的醣類、維生素A、維生素C、木瓜鹼、木瓜蛋白酶(木瓜酵素)、類胡蘿蔔素(例如:β-胡蘿蔔素),這些營養能讓蛋白質、脂肪容易消化與吸收,也有強大的抗氧化力。雖然營養豐富,但也應避免短時間內攝取過量,否則可能影響消化系統,並因其中的β-胡蘿蔔素無法代謝完全,而可能反而導致皮膚顏色偏黃,得不償失。 重視體重控管的族群則可能有疑慮,入口即化、口感偏甜的木瓜,是否也意味著熱量極高?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資料顯示,每100公克木瓜約含38卡熱量,屬於低熱量水果,加上木瓜的GI值也偏低,十分適合減肥或是糖尿病患者食用,不過蘇奕安營養師也提醒糖尿病患食用木瓜適量即可,以免導致血糖升高。 吃木瓜的7大功效好處 營養價值極高的木瓜,讓攝取後帶來的附加好處也不少: 強大抗氧化力:木瓜含有木瓜鹼,是植物性化合物之一,其抗氧化作用有助對抗腫瘤生成。除此之外,木瓜還有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等營養素,能幫助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降低癌症風險。 改善便祕助消化:木瓜富含膳食纖維、水分以及果膠,有利排便順暢。 維護心血管健康:木瓜有維生素C和茄紅素,有益維持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臟病風險。 抗發炎:許多慢性病經常源於人體慢性發炎症狀,而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則具備抵抗身體發炎的功效。除此之外,也有研究顯示,木瓜蛋白酶有助減緩關節發炎的疼痛。 護膚:木瓜中的維生素C以及茄紅素都能保護皮膚,而且可能有延緩老化的效果。補充茄紅素和維生素C等氧化物,不僅可以降低曬傷,還有淡化皺紋的效果。也有學者指出,木瓜泥似乎對傷口癒合有幫助,降低傷口感染風險。 預防黃斑部病變:木瓜含有玉米黃素,能保護眼睛,也有預防黃斑部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的效果。 保護骨骼:每100克的木瓜含有2.6微克的維生素K,缺乏維生素K會提高骨折的風險。維生素K能幫助鈣質吸收、減少鈣質由尿液排出而流失。 青木瓜可以豐胸? 未成熟的木瓜稱為青木瓜,經常用於烹飪,像是常見的涼拌木瓜絲就是用青木瓜製成。值得一提的是,深植人心的「木瓜豐胸」說法,該說法認為青木瓜中的酵素,有助蛋白質分解,提高人體吸收效率,因而有助促進胸部的生長發育。 然而蘇奕安營養師指出,目前並未有任何醫學研究證明,吃青木瓜具有豐胸效果,許多醫師和營養師對青木瓜豐胸也持保守意見,認為各種豐胸的食補與藥膳,其實大多屬個案經驗,不應因此偏重集中攝取量。不過胸部大小仍與先天遺傳高度相關,並非每位女性都能藉由青木瓜達成理想的豐胸效果。 懷孕不能吃木瓜? 至於有關懷孕婦女不能吃木瓜的資訊流傳已久,然而,孕婦其實仍然是可以吃木瓜的。唯一建議要注意的是,未成熟的木瓜(青木瓜)果皮呈現青綠色,瓜蒂上會分泌出所謂「木瓜乳膠」的乳白色液體。此種木瓜乳膠由於會誘發子宮收縮,可能容易影響孕婦以及胎兒的安全,而使得食用疑慮大增。 蘇奕安營養師認為,雖目前僅經動物實驗證明而推測孕婦食用木瓜皮可能提高早產或死胎的風險,但仍建議孕婦若想吃木瓜,應削淨果皮並確保木瓜已完熟再食用為佳。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超前部署好「齡」活!精萃胜肽老少通吃清晰思路提升專注力

現代人工作沈重,加上少子化更加速了高齡社會的趨勢,既是養育者也是照顧者的多重身份,讓不少人工作家庭兩頭燒,情緒爆棚。如何在多重壓力下還能保持思路敏捷,同時幫助年長者維持靈活反應,已成為熟齡者和青壯年亟需面對的課題。 數位時代成熟齡關卡 高齡者:我要健全生活不求人 邁入熟齡,你是否常感到對於生活的掌控度不如以往一般得心應手?在數位時代,各種新工具從選擇到操作介面都比過往複雜許多,想在人生下半場活出獨立新自主生活,卻從手機開機或想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就卡關?!根據研究顯示,在高齡化的社會結構中,有3成父母重視熟齡階段的生活品質與健全健智的人生,拒絕成為子女負擔。 即便如此,面對新時代裡生活必備的各種數位工具,卻又常感到有心無力,思緒不如以往活絡,想學習卻難以專注,這些問題都隨著長者年齡增長更加嚴重。 營養師張彤芬表示:「現代人隨著年歲漸長、壓力、重度思考,甚至因意外事件,而導致無法敏捷思考,表達流暢度也降低。若從營養成分分析後發現,如果能適時補充含專利營養成分的精萃胜肽,即有助於提升思考反應力;另外,像是維生素E則因可抗氧化並減少自由基等現象,如果輔助上鈣質,更可調節細胞通透性。 由此推測,已經人體實驗證實的精粹胜肽,與坊間宣稱有助記憶的銀杏或卵磷酯等營養素相比之下,可說是提供熟齡生活更具品質的營養素關鍵。」 補對營養超給力 思路靈活大升級 有鑒於熟齡者與民眾高度尋求對於思考、反應力的解決之道,銀杏等營養品已無法滿足大眾需求,百年雞精大廠白蘭氏於是耗費十年反覆研究,開發出結合可提升靈活思考力和學習力的「憶加胜肽精華錠」。 其特有的「精萃胜肽ProBeptigen®」營養成分,一推出即榮獲十多國專利認證,並通過多項嚴謹複雜的科學實證。經證實食用8周後,思考、專注力與靈活度即明顯提升,思路反應不卡卡,更深獲名醫林志豪、黃彥翔等人之認可推薦。 提升工作效率 8周存出好思緒 即便非熟齡者,除了身邊不乏反覆遺漏前一天開會重點的同事們,甚至自己也常在對話中突然思路不清、不知為何改變話題的情況,在壓力、情緒起伏而導致的思路混亂、無法專注等因素催化下,埋下日後反應遲緩與退化的潛在因子。 所幸比起過去,「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已相當成熟,當許多人意識到家中熟齡者與自己的改變後,轉而積極尋求解套。經中年受試者實驗證實,連續食用「憶加胜肽精華錠」8周後,專注力提升且思路敏捷度大增。 不僅提案助攻超有感,透過補充如保健營養品的方式,不但協助長者擁有快樂無憂的熟齡生活,同時為自己提升工作效率、活絡思考力,達到「提早預防不費力,積極保健享熟齡」的樂活境界,為人生下半場揭開更精彩的序幕。


營養知識

卵磷脂功效:降膽固醇防失智!富含卵磷脂食物有這些

ㄑ你聽過「卵磷脂」嗎?許多人對它的印象可能來自於疏通乳腺,避免乳腺炎等好處,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它跟心血管疾病也所關聯。事實上,關於卵磷脂的研究仍有許多爭議,《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你介紹卵磷脂的功效、食物來源,以及相關的好處及風險。 什麼是卵磷脂? 卵磷脂(Lecithin)又稱為磷脂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簡稱PC),是一種磷脂質(Phospholipid),1846年從雞蛋中發現,因此才得名「卵」磷脂,其成分包含磷酸、膽鹼、脂肪酸、甘油、磷脂、糖脂與三酸甘油脂。 在嚴格定義下,卵磷脂只單指PC,但磷脂質底下還包含腦磷脂(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簡稱PE)、磷脂醯絲胺酸(Phosphatidylserine,簡稱PS)等不同種類的磷脂。在一般提及卵磷脂時,有時候會將包含PC以外的磷脂質一概而論,但本文主要針對PC作討論。 富含卵磷脂食物有哪些? 許多天然食物中都含有卵磷脂,例如: 蛋黃 大豆或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 肉類(雞肉、牛肉、豬肉、羊肉、魚肉) 牛奶 綠色蔬菜(青花菜、抱子甘藍) 動物內臟 小麥胚芽 花生 不過,一般用於製成營養補充品的卵磷脂,則大多來自於大豆或向日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看到大豆卵磷脂的原因。 卵磷脂好處有哪些? 血管清道夫——卵磷脂可助膽固醇代謝 眾所周知,膽固醇(Cholesterol)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關鍵罪魁禍首之一。在膽固醇的種類當中,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iprotein,簡稱LDL)也就是俗稱「壞膽固醇」的濃度過高,將加劇血管硬化、狹窄的狀況,提高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還能吃肉嗎?4種常見肉類這樣吃) 卵磷脂就像乳化劑一樣,可幫助脂肪與血液混和,讓膽固醇更容易代謝,血液黏稠度下降了,改善血栓或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也會降低,故有「人體清道夫」之稱。 (還不知道膽固醇是什麼嗎?快來看:膽固醇是什麼?看脂蛋白密度分好壞) 卵磷脂暢通乳腺待證實 卵磷脂其實是母乳的成分之一,許多媽媽們可能聽過卵磷脂有助暢通乳腺、預防乳腺炎。這項說法來自加拿大的傑克.紐曼醫師(Dr. Jack Newman),他認為有乳腺阻塞的媽媽們,可以透過攝取卵磷脂,提高乳汁內的不飽和脂肪酸,降低母乳黏性,以避免乳汁結塊。 的確,單從卵磷脂的乳化效果來看,同時具有疏水性和親油性的卵磷脂,對於降低乳汁黏性應該有所幫助,但事實上,目前仍未有實驗能夠證明,卵磷脂能幫助暢通乳腺。 在針對改善乳腺阻塞的問題上,加拿大母乳哺育協會(Canadian Breastfeeding Foundation)建議有乳腺堵塞困擾的媽媽們,每日可以分成4次攝取總共4,800毫克卵磷脂,一次1,200毫克約等於一粒卵磷脂補充錠。 卵磷脂可保護神經 助預防精神疾病發展 自胚胎時期開始,獲取充足養分便是腦細胞發展的關鍵,一直到2~4歲都是大腦的快速發展期。但除此之外,提高養分的獲取效率也同樣重要。 養分需透過細胞膜才能為細胞所利用,而卵磷脂則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如果細胞缺乏卵磷脂,則不論在結構與發育上都會受到影響。想像一下,用小吸管喝珍珠奶茶是不是特別困難?少了卵磷脂的幫忙,細胞獲取營養的管道也會跟小吸管一般。 一項雙盲實驗研究發現,懷孕期間服用高劑量口服磷脂膽鹼的母親,比起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幼兒在40個月大時,出現社交退縮或注意力問題的機率更低。因為母親於懷孕期間服用卵磷脂,可以活化胎兒的a7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α7-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gene),對孩子行為發展產生影響。由於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在這個時期也會於出現類似缺陷,因此卵磷脂推測可能有助於預防精神病。不過真正的功效如何,仍需要更多大型研究才能證明。 此外,a7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也被認為與思覺失調症、自閉症(Autism)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有關連性。 卵磷脂有望改善失智症 卵磷脂中的膽鹼是構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的重要成分。若是缺乏乙醯膽鹼,就會出現記憶力與注意力下滑等現象,而缺乏乙醯膽鹼也是目前醫學界認定造成阿茲海默症的主論之一。 此外,研究顯示,大豆卵磷脂(磷脂質)所包含的磷脂醯絲胺酸(PS )和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簡稱PA),對老年人的記憶、情緒和認知都有正向幫助,而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患者來說,則能穩定日常生活機能的執行與情緒狀態。不過在預防失智症上,沒有研究證實卵磷脂能達到此功效。(該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請看:飲食運動皆有效!5招預防阿茲海默症) 恐致脹氣、腹瀉!卵磷脂的副作用有這些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研究,卵磷脂與腸道菌群的作用,會產生名為氫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簡稱TMAO)的代謝產物,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影響的範圍包括抑制人體的膽固醇回收路徑、加強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以及促使巨噬細胞堆積於血管壁等,使得動脈粥狀硬化或血栓的發生機率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還提到使用抗生素,可以抑制氫化三甲胺的產生,但在長期使用下,菌群會逐漸產生耐藥性,降低抑制效果。 此外,發布於歐洲心臟雜誌的另一篇研究也指出,肉鹼、膽鹼與卵磷脂一樣,皆會提高氫化三甲胺的產量,而在不吃紅肉4個禮拜後,血漿中的氫化三甲胺便會降低。(同場加映:預防心血管疾病!4 大飲食原則保護心臟) 話雖如此,卵磷脂仍是脂質代謝和建構細胞膜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因此我們仍需攝取足夠的卵磷脂,以維持健康的人體機能。但在食物的攝取上,仍應減少飽和脂肪食物(內臟、紅肉),替換白肉、魚肉、蔬菜等,有助降低心血管風險。 由於台灣並未訂出卵磷脂的建議攝取量,若考慮購買營養補充品,則應根據商品說明攝取,避免過量,或者先諮詢醫師或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以下列出攝取卵磷脂營養補充品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腹瀉 噁心 腹痛 脹氣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喝豆漿可抗癌?大豆異黃酮助抗氧化

和牛奶一樣,豆漿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可說是非常熟悉的營養食物之一,它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及許多微量營養素,甚至有助於抗發炎和抗癌。豆漿雖然對身體有益,也要攝取其他食物營養,這才是正確的喝法。本文將解釋為什麼豆漿能幫助抗癌,喝豆漿有哪些該注意的要點。 (同場加映:素食者補蛋白質!4 種必吃的肉替代品) 自由基和高溫烹調是致癌原因 事實上,很多慢性病都和自由基的攻擊息息相關,包含三高(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失智症(Dementia)以及癌症。要知道自由基如何產生,就先要了解身體分子的構造,簡單來說,自由基是不成對的電子,非常活耀不穩定,為了使自己達到穩定的狀態,會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而被搶奪的分子就會變得不穩定,再去搶奪其他電子,產生了惡性的連鎖反應,這統稱為「氧化現象」。 而油炸和燒烤這兩種常見的高溫料理方式,會使蛋白質和脂肪在烹調過程中產生自由基,所以,營養師才會建議民眾少吃油炸物,其原因不只是高熱量,還包括油炸過程中油變質的問題,尤其如果沒有更換使用過的油,並反覆使用的話,必然是不健康的。 (同場加映:抗氧化拒發炎!吃這5種維生素就對了) 大豆異黃酮關鍵在抗氧化 根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的資料,大豆異黃酮本身並沒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但可以啟動體內抗氧化系統,促進榖胱甘肽過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的活性,這個酵素能保護身體不受氧化性損傷,進而幫助減低癌症風險。此外,大豆異黃酮的結構和雌激素類似,尤其可助抗乳癌(Breast cancer)的復發,以及降低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的風險。(延伸閱讀:如何吃才能預防癌症?8大最佳抗癌食物大公開) 雖然大豆異黃酮的抗癌效果還有待確認,但適量補充大豆異黃酮的補充品並不會有嚴重的副作用,當然,鼓勵民眾以攝取含大豆異黃酮的天然食物為主,而豆漿就是最方便、高營養密度且容易取得的選擇,不論是小孩或老人都可以安心飲用。 至於建議的癌症患者豆漿食譜,其實並無特別設計的食材組合,若仍不知道怎麼挑選食材,可參考豆漿之心血管文章的食譜。但最重要的,還是多攝取像含有大豆異黃酮這類的助抗氧化天然食材,同時要避免高溫烹調的食物。(延伸閱讀:豆漿製作流程4步驟!完整豆漿煮法技巧大公開)


營養知識

更年期女性喝豆漿致癌?破解雌激素迷思

女性邁入中年後,會開始出現月經週期開始有點不規則、經血量不穩定,一直到最後一年內完全停經,而這段過渡期,就是更年期。根據內政部109年的統計資料,我國女性平均壽命為84.7歲。若以我國女性平均停經年齡48~52歲來算,女性要面對的「更年期後人生」就超過了30年,這麼漫長的時間,身為女性,我們更需知道這段期間要如何好好地保養自己。 更年期的症狀 步入更年期後,由於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減少,逐漸失去懷孕、生產的能力,生理方面也逐漸開始老化,身心可能都備感壓力。約有8成的婦女會有更年期不適症狀,包括臉部潮紅、夜間盜冷汗、心悸、皮膚乾燥老化、陰道發炎、尿失禁,及失眠、焦慮、記憶力減退等。(同場加映:更年期女性更怕熱?荷爾蒙熱潮紅作祟) 豆漿的雌激素過多會致癌? 豆漿含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s),是一種雌激素,許多人想藉由喝豆漿來補充女性荷爾蒙,但是很多人擔心,喝太多豆漿會增加乳癌的風險。(推薦閱讀:喝豆漿可抗癌?大豆異黃酮助抗氧化) 因為早期治療更年期女性的症狀時,有些醫師會為女性患者施打雌激素(Estrogen),而雌激素又稱為動情素,是女性荷爾蒙的一種,而經過觀察研究之後發現過多的雌激素有誘發乳癌的風險,因此有此一說。 但是,大豆異黃酮並不是雌激素,兩者之間不能劃上等號。大豆異黃酮俗稱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結構類似哺乳類的雌激素,但植物雌激素與哺乳類的雌激素作用機制不同,無法發揮與哺乳類雌激素等同的作用。攝取植物性雌激素,也不會直接增加體內哺乳類雌激素的含量,所以更不會有致癌的風險。 大豆異黃酮其實是幫助身體產生雌激素的材料,攝取足量又天然的大豆異黃酮,我們的身體才有足夠的材料「自產」最適合自己的雌激素。喝豆漿反而能夠解決更年期女性缺乏女性荷爾蒙的問題。(同場加映:更年期乾燥有解!陰道雌激素療法) 喝豆漿不會攝取過多大豆異黃酮 其實大豆異黃酮實際上僅佔黃豆的0.2~0.4%,代表一公斤的黃豆所萃取出來的大豆異黃酮,最多僅約20~40毫克,而腸道吸收大豆異黃酮的比率也僅有20%,所以更年期婦女不需要擔憂每天喝兩杯豆漿會攝取過多的大豆異黃酮,更該留意挑選品質佳、新鮮的豆漿才是。(延伸閱讀:豆漿製作流程4步驟!完整豆漿煮法技巧大公開)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吃籽超營養!4 種堅果種子營養功效介紹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過去我們曾介紹過堅果的好處,這次要介紹的是堅果種子類中的「種子」,以下將列舉四種超級健康的種子類食物,包括奇亞籽、南瓜子、亞麻籽、葵瓜子,並介紹這些「超級種子」的潛在營養功效和健康好處。(推薦閱讀:十大堅果營養又美味!護心抗癌好處多) 堅果種子的定義 有營養師指出,台灣在食物分類上,會將堅果種子類歸為同一類,除了一般常見的杏仁、核桃等堅果的分類,一般廚房中常見的重要種子有三類: 米、麥等穀物 豆莢類 堅果類 我國六大類食物的區分,主要根據食物的營養成分和性質,一般作為主食的穀物和豆類,不歸於種子類。堅果種子類幾乎都有著滿滿的營養元素,也常被稱為「超級食物」。(同場加映:堅果種類這麼多你挑對了嗎?一次搞懂品質與分級) 1. 奇亞籽的好處和營養 奇亞籽是鼠尾草的種子,源於中美洲但在北美及南美,奇亞籽不僅好消化、熱量低,也富含許多營養,除了蛋白質和纖維,也包含其他營養素,如鎂、鈣、磷等礦物質和維生素、多種抗氧化物、微量元素 Omega-3等必需脂肪酸。 奇亞籽的潛在功效 食用奇亞籽有益心臟健康,因為奇亞籽含有抗大量氧化物、膳食纖維和最重要的 Omega-3 脂肪酸(次亞麻油酸),其Omega-3含量甚至比鮭魚還要多。 國人膳食纖維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25~35 克,而每100克的奇亞籽就含30克的膳食纖維,幾乎比所有蔬菜都來得高。充足的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排便、減少便祕,更有類似益菌生(Prebiotic)的功效,幫助腸道好菌生長,除了促進腸胃道健康,膳食纖維提供的飽足感,也能幫助穩定血糖和減重。 根據《肌力與體能期刊》(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一篇研究指出,在超過90分鐘的運動中,攝取奇亞籽能和含糖運動飲料同樣提升運動表現,但是糖分的攝取量卻可以遠低於運動飲料。 2. 南瓜子的好處和營養 南瓜子富含鎂和鋅,國人每日建議攝取350毫克的鎂、15毫克的鋅,而每100克的去殼南瓜子,就含有633毫克的鎂和9毫克的鋅,是絕佳的補鎂選擇。適量補充鎂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和代謝,鋅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及抗發炎物質。(同場加映:神經肌肉都要它!9種食物高鎂又健康) 南瓜子的功效 另外,選擇原味的南瓜子,能夠保留更多營養價值,那麼南瓜子的功效有這些: 初步研究顯示南瓜子能夠幫助控制血糖。(推薦閱讀:控制血糖不用藥!睡眠運動4招有效) 南瓜子有助降低某些癌症罹患率,例如乳癌。 動物實驗發現南瓜子油能降低膽固醇和高血壓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市售的南瓜子多數都有經過加工,且含有較多的鹽分,所以從南瓜果肉中直接取出種子會是較健康的選擇,或是挑選低鹽或無調味的南瓜子,才能攝取到最多的營養,又不造成身體負擔。 3. 亞麻籽好處和營養 說到富含營養的超級食物,一定得提到亞麻籽,人們最早從六千年前就開始種植亞麻籽作為食物,亞麻籽是膳食纖維攝取的絕佳來源,除了含有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Omega-3 脂肪酸的含量相當高,特別是當中的 α次亞麻油酸(α-Linolenic Acid),而亞麻籽中的木質素(Lignans)更是所有飲食中含量最高的食物。 亞痲籽的潛在功效 根據研究,亞麻籽可能有以下潛在功效: 亞麻籽含有木質素,研究顯示木質素能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 亞麻籽富含的 α次亞麻油酸有助身體抵抗發炎、降低心臟病風險,研究顯示次亞麻油酸有抑制乳癌和子宮頸的癌細胞,不過因為是試管實驗,針對對其他癌症的效果仍待進一步的研究。 和奇亞籽同樣富含膳食纖維,光 100 克的亞麻籽就可滿足一日的纖維攝取量,而亞麻籽所含的水溶性纖維,也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並預防高血脂症。 亞麻籽除了高纖低碳水,能幫助控制血糖,此外,亞麻籽還是無麩質的作物,有些人對穀物消化不良,常是因為麩質的關係,因此亞麻籽適合患乳糜症(Celiac Disease)和麩質不耐症(Gluten Intolerance)的人食用。 根據《臨床營養學雜誌》(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發現連續12週攝取亞麻籽的受試者,血壓明顯有下降,但是靠補充亞麻籽油和亞麻籽萃取物就沒有相同的降血壓效果,因此建議食用亞麻仁籽或亞麻籽粉。 4. 葵瓜子的好處和營養 葵花子俗稱葵瓜子,一直都是民眾喜愛的熱門零食,大家可能都忽略了葵花子的營養也相當豐富: 葵花子含硒(Selenium),硒元素除了被稱為抗癌之王,更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重要微量元素。 葵花子幾乎是所有堅果種子類植物固醇(Phytosterols)含量最高的一種,這個成分能抑制動物性膽固醇的吸收,進而降低心臟病風險。 另外,曾有傳言指出吃葵花子會致癌,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不過民眾在嗑瓜子時,確實要注意以下幾點: 食用葵花子選擇原味、份量剛好不過量。一般市面上的瓜子調味多,容易因為涮嘴一次吃下太多,攝取過多熱量,同時造成鈉過量攝取,可能會影響血壓、骨質和腎臟。 葵花子富含Omega-6脂肪酸,不過要注意大部份人Omega-6都攝取過多,如果Omega-6與身體中抗發炎的Omega-3失衡會促進發炎反應進行。


營養知識

豆漿:大豆歷史、品種與營養介紹

大豆又稱黃豆,原產於中國東北與華北地區。1945 年後,因應台灣國內需求逐漸提高,黃豆種植面積與日俱增,曾達萬餘公頃。但在政策推動與生產成本的比較下,國內農民對黃豆的種植意願與數量漸漸減少,種植面積也下降到只有百餘公頃。不過近來在提高糧食自給率、非基改作物的訴求,以及健康飲食的風潮下,台灣的大豆種植面積有逐漸擴大的趨勢。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簡稱 FAO)2018 年的全球大豆生產量統計,美國和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與出口國。目前主要仰賴進口的我國大豆,也多來自這兩個國家,另外也有部分來自加拿大。 根據財政部關稅署的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2019 年的基因改造大豆進口量為 2,589,282 公噸,非基改大豆進口量僅 85,532 公噸,僅占總大豆進口量 3.2%。其中基改大豆主要來自美國與巴西,非基改大豆則從加拿大為主。 大豆的品種差異 依照大豆品種不同,又可以細分為黃豆、黑豆、青皮豆和毛豆等等,其中黃豆和黑豆是製作豆漿的主要原料。根據子葉(種子內的構造之一)顏色不同,黑豆還可分為青仁黑豆(綠葉)與黃仁黑豆(黃葉)兩種。一般而言,青仁黑豆適合吞食、浸酒、入藥或製作豆漿,而黃仁黑豆比較適合製作蔭油或醬油。 值得一提的是,黑豆並無基因改良的疑慮,無論在全世界或是台灣,都沒有「基改黑豆」的存在,若業者在商品上標示「非基改」其實已經觸法。 黑豆營養價值高!抗氧化防癌控制血糖 國產黃豆的非基改價值 由於法令限制,台灣仍不允許種植基因改良作物,但准許進口。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證明基因改良作物對人體有害,但同樣沒有相關研究能證明無害。即便基改食品的售價通常較低廉,不少民眾仍傾向於選擇非基改食品。 由此來看,對於重視非基改豆漿的消費者來說,國產黃豆其實是相對安心的選擇。另外,國產大豆當季現採、新鮮、食物里程最短,愈多人支持在地農產品,也能幫助環保。 目前比較常用於製作豆漿或黑豆漿的國產黃豆、黑豆品種包括:高雄 9 號、高雄選 10 號、台南 3 號、台南 5 號、台南 11 號等等。(推薦閱讀:豆漿製作流程4步驟!完整豆漿煮法技巧大公開) 豆漿的營養價值 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豆漿與黑豆漿每 100 公克的熱量與部分營養成分如下圖: 由於不同品牌豆漿成分皆有差異,與上述資料的誤差實屬正常。除了這些基礎的營養素之外,豆漿還富含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與大豆卵磷脂(Soy lecithin)。(推薦閱讀:降膽固醇防失智!卵磷脂好處風險報你知) 其中,大豆異黃酮是豆漿當中特別受人矚目的成分,由於其與人體分泌的雌激素(Estrogen)結構相似,有不少人認為可以幫助改善停經後的女性因雌激素減少而導致的鈣質流失與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 (同場加映:女人 50 要當心!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在一項 2019 年的研究中發現,大豆異黃酮的在可明顯幫助改善熱潮紅,且對於減少腰椎骨質密度流失上也有所助益。 此外,豆漿中的大豆卵磷脂(Soy lecithin)可以幫助膽固醇代謝,具有抗凝血作用,有助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發生率。 在黑豆漿方面,花青素(Anthocyanidin)是其與豆漿的關鍵差異,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效果,可對抗自由基,也許具潛在抗癌效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國人飲食習慣上,豆漿和牛奶有時會變成「二擇一」的狀況,或者部分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患者無法飲用牛奶,進而選擇植物奶的豆漿作為代替。不過豆漿在食物分類上,屬於豆魚蛋肉類;而牛奶屬於乳品類食物,兩者在營養價值上大不相同。以鈣含量來看,黑白豆漿含鈣量非常稀少,僅有牛奶的 1/7。因此,想透過豆漿補足鈣質恐怕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建議沒有飲用牛奶的讀者,以同類食物替換,把牛奶換成起司或優酪乳喔。 (同場加映:乳糖不耐症~大推6種非乳製替代品) 豆漿的定義 消費者在便利商店購買豆漿時,可能也看過「豆奶」這個名稱,有人甚至會將豆奶誤以為是「豆漿加牛奶」,事實上,豆漿與豆奶是同一種東西。根據國家標準(CNS),豆漿實際上分為「豆奶」與「調製豆奶」兩種,其差別如下: 豆奶:大豆經加工處理後製成的乳狀飲料,粗蛋白含量為 2.6%以上。 調製豆奶:豆奶含量 50%以上,以大豆或大豆蛋白產品加工處理製成的乳狀飲料,粗蛋白為 2.0%以上。 雖然蛋白質含量也與豆漿濃度相關,但是添加糖或其他添加物都有可能影響豆漿濃度口感,如果喝起來味道偏淡,則通常是在製作豆漿時,水的比例佔的過多所導致。 由於一般早餐店豆漿沒有營養標示,若想知道豆漿濃度,董事基金會的莫雅淳營養師推薦使用「加熱法」,若豆漿加熱後出現的豆皮完整,則代表濃度較高,反之則較低。 如何保存豆漿 豆漿雖然營養好處多多,但極易因保存方法不當而導致細菌和黴菌孳生,導致豆漿酸敗。那是否必須在豆漿中添加防腐劑,以避免豆漿變質呢? 根據衛福部食藥闢謠專區所提供之資訊,經過完整加熱滅菌與無菌包裝的豆漿,可在常溫下儲放 6~9 個月,無須添加防腐劑。不過實際的保存期限仍應以商品標示為準。新鮮豆漿若存放於 7°C 以下的環境,最多可保存 13 天。 提醒民眾,在選購豆漿時,應注意包裝有無破損以及保存期限,如果豆漿已開封飲用,則不適用於商品標示之保存期限,最好盡快飲用完畢。 千變萬化的豆漿 除了無糖與含糖豆漿之外,其實還能在各種美食中變出花樣,以下是不同國家也有各自獨特的豆漿吃法或做法: 鹹豆漿:將白醋、醬油與加熱後的豆漿混和,視個人喜好加入油條或灑上蔥花、菜脯等,是深具台灣特色的豆漿吃法。 韓式豆漿冷麵:一般作法是將黃豆研磨成豆漿後,將煮熟的麵條以冷水沖涼,將豆漿加入冷卻後的麵條後完成,或者你也可以直接購買豆漿節省料理時間。 日本豆乳:與台灣豆漿的製作方式不同,日本豆乳透過將豆汁與豆渣共同熬煮,使成品呈現特別濃稠的樣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