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保健

維持個人良好生活習慣及清潔,能改善生活及周遭環境,並避免疾病侵擾,促進身心健康。

基礎知識

衛生保健

居家清潔消毒!細菌病毒侵擾不再怕

微生物、細菌與病毒在我們生活周遭無所不在,我們是不可能完全遠離這些微生物的干擾。雖然如此,大家也不用過於驚慌,因為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們只需要注意會導致生病或感染的細菌即可。以下,是保護居家衛生的方法。 細菌是散佈的方法 對人體有害的細菌與其他微生物,會藉由人、寵物或被弄髒、受汙染食物和飲料等進入家裡,並散佈到家裡各個角落。其他人會散播細菌的人為因素包括: 沒有用適當的化學清潔劑清理被弄髒的表面,或是沒有定期清洗衣物和毯子。 忘記洗手,或是可能沒有洗手的習慣,以致把外出接觸到微生物,散播到家裡摸過的東西上。 感染了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感冒,並在咳嗽、打噴嚏,甚至呼吸時,將病毒從嘴裡噴出的水分散播到空氣裡。如果別人剛好呼吸,並接觸到有病毒的空氣,或手摸到被病人身上的微生物感染的東西,就可能被感染。這種情形,稱為感染的連鎖效應。 停止細菌散播的方法 要阻止感染連鎖效應,最佳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衛生,下列是一些有幫助的小撇步: 經常洗手,尤其是在飯前、飯後、咳嗽後、打噴嚏後、上完廁所後,以及幫寶寶更換尿布後。 咳嗽或打噴嚏時,請用衛生紙或布遮住鼻子、嘴巴,切忌不要直接用手遮。用過的布應清洗,衛生紙應丟棄,並確實用肥皂將手洗乾淨。 烹煮時,注意食材衛生,並請記得隨時洗手、清洗砧板,食物也要完全煮熟。儲存食材時,請將煮熟和沒煮過的東西分開來放,以減緩細菌孳生的速度。 為了預防自己與家人受感染,請接受疫苗接種。要前往醫院接受疫苗接種時,請千萬不要錯過預約的時間。 家裡或工作環境中,經常會被許多人觸碰的東西和地方,如:水龍頭、門把、電話或電腦鍵盤,都要定期清潔和消毒。 清潔和消毒的差別 清潔:清潔東西時,可以消除餐具、陶器的泥土、灰塵,以及一些微生物,尤其當您有同時使用清潔劑或熱水時。 消毒:當無法完全消滅範圍分布較大的微生物時,就得用消毒的方式。定期消毒家裡各個角落,是有效預防有害微生物和細菌擴散的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看更多 衛生保健 相關文章

衛生保健

手指脫皮、乾裂怎麼辦?3招預防皮膚乾燥!護手霜這樣用才有效

冬天一到,不少人容易手脫皮、乾裂,尤其是經常需要碰水的家庭主婦和廚房員工;到底手指乾裂脫皮該怎麼辦?為什麼冬天容易手指乾裂?手指乾裂要擦什麼?《Hello醫師》一次為您解答! 冬天手指乾裂原因:皮膚乾燥、缺乏油脂 皮膚表皮有4層組織,最外層是角質層,是保濕的第一道防線;角質層的結構如同一道磚牆,由磚塊(角質細胞)與水泥(脂質)堆砌而成。 正常情況下,角質層能抵禦外來刺激物質、保護皮膚,不讓底部的水分流失,保持皮膚彈性濕潤;然而,天氣變冷時,皮膚的血管會收縮,使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減少,外加上空氣濕度降低,導致皮膚的油脂變少、水分快速流失,引起皮膚脫皮、乾裂。 若皮膚已處於乾燥的狀態,又經常碰水、洗手或消毒,就會讓油脂、水分消失得更快,使手指嚴重乾裂、流血,更可能演變為缺脂性濕疹(又稱冬季癢、乾燥性皮膚炎)或富貴手。(延伸閱讀:勤洗手皮膚竟乾裂又搔癢?皮膚乾燥要注意,掌握7招找回水嫩肌膚) 手指脫皮、乾裂怎麼辦? 手指脫皮、乾裂的改善方法有2個重點,以下分別說明: 減少油脂及水分流失:避免頻繁碰水或接觸刺激性物質 重建保濕防線:擦護手霜和藥膏,加強保濕及保護皮膚 3招減少油脂流失,改善手指脫皮、乾裂 戴手套:從事需要碰水的家事或工作時,記得戴防水手套;若已嚴重乾裂脫皮,可先擦凡士林或護手霜,戴上一層棉手套後,再戴防水手套,增加保濕效果。 使用低刺激性物質:避免使用鹼性或清潔力過強的化學用品,例如洗手乳、沐浴乳、洗碗精或洗衣精。 濕洗手比乾洗手好:酒精或含有酒精的乾洗手用品,不只會去除手部油脂,也會減緩傷口復原速度;建議以濕洗手代替乾洗手,並於洗完手後將水擦乾,避免水分蒸發,將表皮水分一併帶走。 手指裂開要擦什麼護手霜、藥膏? 輕微的手指乾裂,例如關節處或局部地方裂開,通常只要避免皮膚繼續受損,並勤擦護手霜,乾裂就會逐漸改善,但若已演變為濕疹或富貴手,就需看診、使用外用藥膏治療;醫師可能會開立含有類固醇或尿素的藥膏,減緩發炎及增加保濕效果。(延伸閱讀:皮膚莫名發癢怎麼辦?秒懂皮膚乾癢的原因及止癢方法) 每個人膚質和皮膚受損程度不同,適合的護手霜也不同,建議以「擦了不會過度油膩,也不會馬上變乾」作為選購標準,並盡量選擇成分單純、無色素或香料的護手霜,以減少手部刺激。 護手霜最佳的塗抹時機有2個: 每次洗手或碰水後:手部油脂最少,最需要滋潤的時候。 睡覺前:手部皮膚修復的時間較長。 每次塗抹時,僅需擠出一個指節的份量,並充分搓揉,讓手指皮膚完整吸收。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衛生保健

挖耳朵流血怎麼辦?免驚!6大耳朵流血原因教您如何處理

挖耳朵清耳屎是許多人日常清潔步驟之一,但不小心挖太深或太用力,反而容易造成耳朵流血;《Hello醫師》為您剖析6大耳朵流血原因,教您耳屎臭或耳屎多的日常解決方法。 耳屎的形成 耳屎是一種蠟狀物質,又稱作耳垢,是外耳道壁上皮脂腺和汗腺脂肪分泌物的混合物;在咀嚼或說話時的下巴運動,有助於推動這些分泌物到達外耳道,當累積大量碎屑或長時間滯留在耳道中,耳屎會逐漸乾燥變硬。 隨著年齡增長,耳朵內腺體分泌物也會改變,使耳屎變得更乾燥,可能不像過去一樣容易有效自我清潔,耳蠟可能更容易在耳道內積聚並堵塞,反而更難通過耳道。 耳朵流血怎麼辦:6大耳朵流血原因 耳朵出血可能由多種情況引起,包括外傷和感染,治療方式則取決於造成的原因。耳朵流血可能還會出現耳痛、發燒、聽力下降、面癱、頭暈或耳鳴等症狀。  耳朵流血原因1. 挖耳朵太用力 如果挖耳朵太用力,可能導致耳朵流血,這種類型的傷害通常並不嚴重,保持傷口清潔,以免感染即可。  耳朵流血原因2. 耳膜破裂 耳膜又稱鼓膜是保護中耳免受細菌侵害的一層膜,當耳膜撕裂時,便會流血。此外,過大的噪音、嚴重的耳部感染和外傷都可能導致鼓膜穿孔或破裂。乘坐飛機或水肺潛水時,鼓膜也會因氣壓突然變化而破裂。  耳朵流血原因3. 外傷 事故或頭部受到撞擊會導致內出血和耳朵外傷。如果您的耳朵流血並且最近頭部有外傷,請立即就醫或諮詢醫生。  耳朵流血原因4. 嚴重的耳部感染  中耳感染會導致疼痛、暫時性聽力損失和耳內積水。流血是一種常見的耳部感染症狀,耳部感染會導致鼓膜破裂,因為感染會導致耳內積聚液體或膿液。 https://helloyishi.com.tw/otolaryngology/ear-conditions/otitis-media/  耳朵流血原因5. 耳朵裡有異物 常見於兒童將小東西塞進耳朵造成流血與疼痛。  耳朵流血原因6. 耳癌 雖然非常罕見,但耳癌會導致出血、麻木和聽力喪失。  耳屎多怎麼辦:請耳鼻喉科醫生挖耳屎 對多數人來說,耳屎對人體有益處,但被耳屎堵塞的耳道會導致耳痛、感染和其他問題則另當別論。如果耳屎多到塞住耳朵,耳屎會刺激外耳的「迷走神經」分支,從而引起咳嗽。此外,過多的耳屎會導致聽力損失,因此若有耳屎過多的問題,建議請耳鼻喉科醫生協助清潔。(延伸閱讀:聽不見別人說話竟是耳屎塞住耳朵!清潔耳垢千萬別用棉花棒)  耳屎臭怎麼改善? 耳屎臭主要是耳屎中的汗水與細菌結合的味道,若耳屎異味造成困擾,可定期請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清潔,或開立耳屎軟化劑,自己定期清潔,以改善耳屎臭的問題。須留意,耳屎臭可能意味著耳朵感染導致中耳受損,有疑慮請交由專業醫師協助判斷。  定期請醫生協助挖耳朵 請醫生或藥局開立耳屎軟化劑 將加了鹽的白開水滴入幾滴到耳朵,一分鐘後讓翻面將液體排出 濕耳屎、乾耳屎由基因決定,也是決定狐臭的關鍵! 決定耳屎形態的基因存在於人體的 ABCC11 的顯性基因,此基因會影響人體汗腺分泌物的變化,從而決定耳屎類型是濕的或乾的,通常濕耳屎的味道會較重。此外也會影響人體是否有狐臭(濕耳屎的人通常也會有狐臭)。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衛生保健

立秋後天氣變冷!常見5大類疾病預防解析

立秋代表秋季的開始,但有時立秋已過,甚至到了秋分,各地仍會出現超過32℃高溫,一點也感覺不到秋意。 天氣炎熱,若夾雜秋颱的颱風雨、濕氣,再加上進出冷氣房或經常喝冷飲消暑等生活習慣,可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了。 中醫理論認為,秋季氣候為「燥」,氣候逐漸變冷,日夜溫差大,空氣濕度下降,容易皮膚、眼、口乾,以及便祕等,也會使人心浮氣躁,要注意補充水分和保濕,避免吃辣炸烤等食物。以下介紹在立秋及天氣變冷時節常見的疾病與傳染病,以及合適的保健撇步。 立秋常見疾病1. 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簡稱DENV)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可在蚊子吸血的時候傳給人類。 許多人以為夏天是蚊子最多的時期,其實秋天因為較多颱風,雨水和氣流,反而容易帶來更多蚊子和增加繁殖機會。為預防登革熱與其他傳染病,請注意以下5點: 雨過後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佩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勿赤腳或穿拖鞋,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類鼻疽(Melioidosis)及破傷風(Tetanus)。 如果蓄水池遭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 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 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 100 倍擦拭。 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用 10 公升清水加 40 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後,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以避免感染腸道傳染病。 立秋常見疾病2. 熱傷害 即使是立秋,短期之內天氣依舊濕熱。由於老人的排汗與調節溫度能力較差,特別是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需要注意熱傷害。如果沒有隨時補充水分,或是受藥物影響,使體內的熱能排不出去,長時間處在高溫的環境下,就會容易造成熱傷害。 熱傷害的徵兆包含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呼吸加速,嚴重則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虛弱,甚至神智混亂、抽搐、昏迷等症狀。若有出現上述症狀,請盡快離開高溫的環境,並且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開衣物、用濕冷的毛巾覆蓋身體、以冷水噴灑全身並搧風,或者喝一些稀釋的鹽水或電解質飲料等。盡速就醫,且在途中也須持續降溫。(同場加映:夏天防中暑!5 個高風險族群要注意) 國民健康署針對長輩提供貼心3要點: 保持涼爽:穿著輕便、透氣、排汗功能佳的淺色衣物,並且適度穿戴太陽眼鏡或帽子,可以避免吸熱。 補充水分:定時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建議可利用有刻度的水壺檢視每天喝水量是否充足。每人每天最好喝每公斤體重 30~40 c.c. 的水,以 60 公斤者來說,一天需要喝 1,800 c.c.的水。若要精確計算,根據 Holliday-Segar method(一種人體輸液計算方式),按照體重分階段順序來計算,第一個 10 公斤乘以 100 c.c.,第二個 10 公斤(10~20 kg)乘以 50 c.c.,最後加上體重(>20 kg)的部分乘以 20 c.c.。以體重 60 公斤為例,算式為1,000 + 500 + 800 = 2,300,也就是一天應攝取 2,300 c.c.的水分。然而食物中也含有水份,所以會減掉 400~500 c.c.,1,800 c.c. 為大多標準人體攝取所需水量,但是腎功能不佳或是其他疾病的病人則因特別考量而有所不同。 提高警覺:尤其需要多加注意老年人,可能因為行動不便或是表達不夠即時,發生熱傷害時無力求助,如果周遭沒有人發現就很可能錯過黃金搶救時間。隨時注意天氣預報,避免在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間外出,外出時建議走在陰涼處並做好防曬。 (同場加映:衣物也能防曬!認識紫外線防護係數 UPF) 立秋常見疾病3. 腸胃疾病 夏秋之際,胃不好的人要盡量吃清淡、新鮮的食物,並且定時定量,不吃生冷和重口味的食物,不抽菸、不喝酒。另外也要小心腸胃炎,造成細菌性腸胃炎的病菌喜歡暖濕的環境。 疾管署表示,腸胃炎除了腹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而症狀通常會持續一到十天。依患者的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之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不同,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同場加映:夏天常見 […]


衛生保健

開放式辦公室的優劣?氣氛活潑但易傳染病菌

對辦公室上班族而言,擁有好的工作環境非常重要,它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間接也保障人身心的健康;相反的,一個空間品質差的工作環境亦徒增焦慮氛圍,容易讓員工因壓力而分心,工作表現當然就會降低。本文舉出工作空間對員工健康的影響,特指開放式設計辦公室(Open plan office)的好處和壞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同場加映:無法久待大樓辦公室?你可能中了病態建築症候群) 開放式辦公讓員工活躍 一般來說,上班族的工作空間可分成三種空間模式:私人辦公室、高牆隔間辦公區(也叫蜂窩辦公)以及開放式辦公區。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醫學院暨地方、幸福感與績效系所的研究,比起高牆隔間辦公區,開放式辦公區的員工擁有較低的壓力,而且他們也會比其他兩種辦公空間的員工來得更活躍。 由於開放式辦公區採低間隔板或無間隔板,來分配工作空間,所以若員工需要講電話,或開會討論時,可能就得移動到別處,以免造成鄰近同事的干擾。如此一來,就能讓員工有活動身體的機會,避免一整天都坐著不動的健康問題。 (同場加映:辦公久坐身體卡~7種小物運動舒展) 病菌傳播也相當開放 不過,開放式設計辦公也不盡然全是優點,因為同事之間的辦公空間少有阻隔,可能會提高病菌傳播的風險,根據丹麥國家工作環境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for the Working Environment,簡稱 NRCWE)的研究,開放式辦公空間通常會多於六人,比起蜂窩辦公,開放辦公空間的員工的病假機率高達 62% ,當然,人數多寡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雖然蜂窩辦公限制了同事之間的工作相處機會,但因為大家各自有專屬自己的個人空間,所以身體和病菌散播的風險也會降低。要注意的細菌傳播途徑包括近距離對話、電腦和手機螢幕、個人資料及文件夾、個人用品和包包、辦公桌、辦公電話、門把、影印機、電梯按鈕、辦公室的冰箱及共用櫥櫃。 總而言之,不管你所處在的辦公空間是哪一種,都要確保身心是健康的,建議不要長時間坐在位子上,多點走動活動身體。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與環境整潔,尤其針對共用的設施和物件更要提高警惕,免得把細菌都帶到自己身上來。 (同場加映:1分鐘一定鬆!辦公室裡的伸展操)


衛生保健

止汗劑推薦哪一種?有副作用?體香膏差異?挑選5大重點

流汗是為了排除體熱、調節體溫,雖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人難免還是會因為異味,或濕透的腋下和背部而感到困擾。 究竟為什麼會有汗臭味?止汗劑要如何挑選?使用上有哪些注意事項?《Hello醫師》一次為您說明清楚。 汗臭味、狐臭原因? 人體的汗腺分兩種,一種是小汗腺,分布在手掌、腳底、面部,排出無色、無謂的汗液,屬於弱酸性液體;另一種是大汗腺,分佈在腋下、陰部、乳頭等周圍,會分泌黏稠乳黃色的液體,這樣的液體蛋白質含量很高,當被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就會產生異味,所以並不是汗本身有臭味,而是細菌分解蛋白質所產生的酸味。 止汗劑、體香膏、止汗噴霧的差異? 其實市面上標榜具有止汗功效的產品,含有的成分都大同小異,只是劑型與使用方式不同。止汗劑是透過鋁鹽(Aluminium salts)造成汗腺暫時堵塞,達到抑制出汗的效果,通常停用後就會恢復原來的出汗狀況。 常見的止汗劑類型包含: 滾珠液 固狀劑 噴霧劑 粉末狀 乳霜劑 目前食藥署共核准5種止汗制臭劑成分,以下是各類合理的劑量: 氯化羥鋁(Aluminum Chlorohydrate):用在止汗制臭,限量 25% 。 鋁鋯複合鹽類(Aluminum Zirconium salts):用在止汗制臭,限量 20% 。 氯化鋁(Aluminum Chloride):用在止汗制臭,限量 15% 。 倍半氯化羥鋁(Aluminum sesquichlorohydrate)及其衍生物:用在止汗制臭,限量 25% 。 矽酸鋁鋅銀銨(Ammonium Silver Zinc Aluminum Silicate):用在抗菌、制臭,限量 5~10%。 止汗制臭劑只能緩解出汗狀況,如果是多汗症的患者,應尋求專業醫師幫助;此外,使用止汗制臭劑後,如造成肌膚刺痛應馬上停止使用,並立即就醫診治。 止汗劑5大挑選及使用重點 許多人都認為止汗劑要一直補擦才有用,但過度塗抹是會刺激皮膚的,在肌膚容易出汗的情況下補擦也沒什麼用。平時在購買與使用止汗劑時,可以遵循以下5點: 認字號:購買時,看清楚產品外包裝是否有衛生福利部核准的含藥化粧品許可證字號,例如衛部(署)粧製字第○○○○○○號、衛部(署)粧輸字第○○○○○○號及衛部(署)粧陸輸字第○○○○○○號。 避開傷口:使用前要檢查肌膚狀況,如果除毛、刮毛後,或是肌膚有傷口、發炎等情形,就先不要使用。 乾爽時用:使用止汗制臭劑的最佳時機,是睡前或者是在肌膚乾燥時,要避免在大量流汗、運動散熱後,或是刮毛除毛後立刻使用。 限局部:使用時不可以全身塗抹,應該要塗抹局部就好,用於腋下等容易出汗的部位。 不過度使用:止汗爽身產品與常見的保濕化粧品、防曬劑不同,應視情況適量使用,以避免肌膚刺激。 另外,如果是使用噴霧劑的止汗制臭劑,要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吸入或噴灑到臉部及口腔等部位,使用後但還沒完全乾燥時,千萬不要靠近火源,以避免皮膚灼傷。 止汗劑有副作用嗎?會導致癌症? 除了正確挑選、使用止汗劑,有些關於止汗劑的迷思還是要特別注意: 網路上流傳可以擦生薑等中藥材,消除腋下臭味,但磨擦和外物刺激,恐怕只會增加肌膚受傷的機率,真正可以避免腋下臭味的方法,就是保持腋下肌膚乾燥,長時間異味仍然不散的話,建議就醫治療。 有些網路謠傳認為止汗除臭劑含有矽靈,用多會致癌,然而,根據美國化妝品協會的報告表示,矽靈因其分子大,並不會透過肌膚被吸收。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簡稱 NCI)與美國食藥署也沒有實證顯示止汗制臭劑與乳癌之間的關聯。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衛生保健

為什麼流汗很臭?體味原因解說,7招改善體味!

台灣夏天潮濕悶熱,無論是在捷運、公車、辦公室或教室,有時都可以聞到自己或別人所傳來的體味;究竟為什麼會有體味?體味很重的原因為何?《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說! 為什麼流汗很臭?體味的形成原因 每個人會因為飲食習慣、性別、身體健康狀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體味;雖然我們常說流汗會產生「狐臭」,但其實,汗水本身並沒有味道。 人體汗腺分2種,一種是外分泌腺(又稱小汗腺),分佈於全身;另一種是頂漿腺(又稱大汗腺),主要分佈在腋下、陰部、乳頭等周圍,和體溫調節無關,分泌的汗水較濃稠油膩,含蛋白質容易被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產生所謂的「狐臭」。 另外,平常我們穿著鞋襪,如果流腳汗造成鞋子內潮濕,就會滋生細菌,細菌發酵後,就會散發出難聞氣味。 造成體味很重的潛藏疾病 然而,並不是只有流汗,某些疾病也有可能造成體味,例如: 多汗症(Hyperhidrosis):多汗症指的是小汗腺的汗液過多,可分為局部性、區域性或全身性。小汗腺遍布全身,而掌蹠額部、腋部分布最多,有些部位的汗水因含有脂質與蛋白質,在被皮膚表面細菌分解之後,會產生特殊的體味。 三甲基胺尿症(Trimethylaminuria):舊稱臭魚症,是一種罕見的基因遺傳疾病。三甲胺(Trimethylamine,簡稱 TMA)是一種胺類,帶有腐臭魚類的味道,常存在於蛋黃、豆類和鹹水魚中;而三甲基胺尿症患者,指的是患者先天無法代謝三甲胺,導致呼吸、尿液、汗液和腺體的分泌物都會散發出三甲胺的味道。 糖尿病(Diabetes):血液中含有過多的葡萄糖也會產生體味,而這也可以說是糖尿病的前兆之一,其他舉凡上廁所的頻率變高、特別容易口渴、容易餓、容易疲勞、視線模糊,或是傷口復原速度慢,也都是糖尿病的前兆。 腎臟疾病:腎臟如果無法正常運作,無法清除血液中的廢物,可能會產生體味,如果還有其他症狀,如容易疲累、無法專心、睡不好、皮膚乾癢、頻尿且有泡泡,或是腳腫等現象,就有可能是腎臟疾病的前兆。 身體有酸味怎麼辦?7招改善體味! 流汗是為了排除體熱、調節體溫,為了避免體味太重而影響生活,以下提供7個減少體味的方法: 溫水洗澡:天氣熱的時候,有些人可能一天會洗好幾次澡,不論是擦澡、淋浴沖澡,都是消除味道的好方法,而用溫熱水則可以殺死皮膚表層孳生的某些細菌。 衣服材質:選擇天然纖維製成的衣服,例如棉、麻、絲、毛等製品,這類的衣服幫助排汗,就比較不會滋生細菌。 勤更換衣物:夏天時的衣褲、貼身衣物等,容易被汗水浸溼,如果穿一整天,很容易滋生細菌,細菌分解蛋白質,就會產生異味。 避免特定飲食:咖哩、大蒜或是其他辛辣的食物,都會造成體味,而酒精、咖啡因也要盡量避免。另外,也有些科學家認為,紅肉吃多了也會有體味。 刮腋毛:並不是為了美觀,腋窩如果毛髮過多,就容易滋生細菌,刮腋毛可以減少細菌附著,平時也要保持腋下清爽乾淨。 使用抗菌沐浴乳或肥皂:市面上有些肥皂或沐浴乳有標示抗菌,可以購買使用,特別是有多汗症的人,減少身上的細菌量,可以避免味道太重。 止汗劑或除臭劑:如果多汗的狀況較輕微,除了經常更換衣物之外,也可以使用止汗劑或除臭劑。


衛生保健

5招改善夏日疲勞症候群,不怕天氣太熱頭暈、身體發熱疲倦

悶熱的夏天,總是讓人昏昏欲睡、渾身無力,有些人還會因此而失去胃口、變得煩躁,也有人會出現便祕、拉肚子或頭暈等症狀,日本就有專門統稱這些夏日症狀的詞「夏バテ」(Natsubate),意思是因為太熱而精疲力盡。本文將帶你了解夏日疲勞症候群的原因、症狀,以及如何改善夏日疲勞症候群。 為什麼天氣熱會頭暈、疲倦?夏日疲勞症候群的原因與症狀 心理上來說,「熱」本身就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而且為了幫助人體適應變熱的天氣,身體要花許多力氣調節體溫和平衡與外部溫差,血管會擴張,好讓血液流到靠近皮膚表面的地方,以冷卻過熱的皮膚。 除了血管擴張,人體也會排汗,當汗水蒸發時會帶走熱氣,你的心跳和基礎代謝率都會增加,這都會讓你覺得很累或嗜睡。 除此之外,你可能還會有下列症狀: 水喝太少、流太多汗都會導致脫水,使體內電解質失衡,造成身體疲憊。 因為皮膚是身體調節溫度的重要部位,所以如果紫外線直射皮膚,或引發曬傷,都容易讓身體脫水。 脫水會導致便祕和脹氣。 天氣太熱會讓人沒有胃口,也會讓體內血糖降低。 天氣變熱反而利於某些細菌快速孳生,讓人易受消化不良之苦,特別是喜歡吃路邊攤的人,油膩的食物容易導致腸胃不適,若又不常喝水,身體也會較容易疲憊。 昏昏欲睡可能是褪黑激素不足所致 我們知道,流汗可以幫助身體降溫,不過執行這項機能其實相當耗費體力,如果你在不停流汗的同時,仍不斷的接受太陽照射,充足的陽光便會抑制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分泌。褪黑激素是一種由大腦內松果體生成的荷爾蒙,其中一個功用就是調節心情,因此褪黑激素太少可能會讓人心情低落。 汗流浹背和壞心情無疑是夏日疲勞症的典型症狀,因此頂著夏日豔陽出門時,最好撐傘或擦防曬乳,避免褪黑激素分泌不足。 另外,褪黑激素有催眠作用,所以夏天日照的情況下,也容易讓人因為缺乏褪黑激素而睡不著或睡不好,建議睡覺前關燈、避免睡前看電視、滑手機,可以讓大腦提前接收「要睡覺了」的訊息。 (同場加映:關燈睡覺最好!開燈睡覺會產生這4問題) 5方法改善夏日疲勞症候群 想要減少夏日疲勞的症狀,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一天至少喝三到四公升的水,避免日正中午的時候外出,也記得做好防曬,以下提供減輕夏日疲勞的五個方法: 多吃新鮮水果,特別是含水量高的水果,如西瓜;如果想喝果汁,也盡量選擇現打的。 避免油炸食物。 減少咖啡因攝取。 不要喝酒,因為酒精利尿,容易造成脫水。 吃一些鹹的小點心,例如洋芋片。 (同場加映:怕熱原因這樣改善!5招保持涼爽體溫)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衛生保健

夏天蟲蟲危機!9種家中常見昆蟲種類介紹

當你在家悠閒追劇時,突然出現一隻蟑螂,相信再也沒有比這更叫人害怕的事。事實上,地球上有近乎九成的生命體都是由昆蟲和節肢動物(Arthropods)組成的,它們可適應各樣環境。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它們有時就會在家中出沒。有些蟲帶有病菌,若置之不理,長期下來恐危害家人的健康,或造成家具物品的損壞。《Hello醫師》介紹9種可能潛藏在家的蟲蟲,以及適合的除蟲方法。 家中常見昆蟲1:塵蟎 雖然肉眼無法看見,但每個住家都一定會有塵蟎(Dust mite)的蹤影,因為它們的食物來源就在死去的細胞,一般可於不常打掃的毛絨表面下找到,像是床鋪、地毯、玩具玩偶,或是各種室內家具和裝飾品。 儘管不能殺死全部塵蟎,但我們仍能透過固定清潔來控制其數量,床單寢具至少要浸泡熱水一週一次,地毯則建議常常用吸塵器清理,若不想要洗心愛的布偶,可用冷凍的方式處理,因為塵蟎無法在深度凍結(Deep freeze)下生存。 家中常見昆蟲2:臭蟲和地毯甲蟲 臭蟲(Bed bug,也稱床蝨)的外型有點像壁蝨,其外形細小扁平,身體呈橢圓形,顏色是褐紅色,依靠 6 隻腳爬行移動,主要活動在寢室,吸取人血為食。床蝨是夜行性昆蟲,叮咬吸取血液後,往往會導致被咬者難以入眠,雖然它不會傳染病毒,不過卻會引發搔癢、水泡、皮疹,以及其他過敏或心理症狀,甚至有些人會出現發燒和嗜睡的情況。 通常床蝨感染會發生在衛生欠佳的環境,且這種蟲子很難被消滅,因為即使不進食,它們也能活上 1 年。若想消滅床蝨,你可以直接用吹風機的熱風「燒」死它們,其他方法還有調高室內溫度、用熱水洗衣物,以及常吸塵清潔。 另外,也要特別留意地毯甲蟲(Carpet beetle,或稱紅緣皮蠹),成熟的雖然無害,但其幼蟲卻能吃破地毯、窗簾、衣服和書本等物品。建議一旦發現地毯有被咬破的跡象,請務必清潔檢查一番,再用殺蟲劑、硼酸(Boric acid)或矽藻土(Diatomaceous earth)消除地毯甲蟲的危害。(同場加映:吸血小蟲!壁蝨恐引過敏和疾病傳染) 家中常見昆蟲3:跳蚤和衣蟲 對家有寵物的人來說,清除跳蚤(Flea)可是一件苦差事,因為它喜歡寄生在哺乳類和鳥身上,並吸取血液保生存。而由於跳蚤的後腿擁有強壯的跳躍力,搭配有力的前爪,所以它們即使沒有飛行的翅,也能輕易地從一個宿主跳到另一個宿主身上,但最危險的莫過於其身上可能附有寄生蟲,常常會造成毛小孩的搔癢和過敏。 想驅除家中跳蚤可以簡單自製金縷梅(Witch Hazel)水,以 60 毫升金縷梅、 120 毫升檸檬汁、 4 杯醋、 2 杯水進行調和,於打掃完畢後噴灑於室內各處,並持續數天,直到家裡不再見跳蚤為止。 還有一種很像「魚」的銀灰色昆蟲,它叫做蠹魚(Silverfish,俗稱衣魚或衣蟲),屬衣魚亞目(Zygentoma),據說它們在恐龍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衣蟲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像是浴室和儲藏室,若要驅除它,只要清掉堆積的報紙和舊書、不要的箱子和衣物,或撒些香柏樹削,它自然會離去了。而與衣蟲類似,書蝨(Booklice)早在 3 億年前就出現,它們同樣喜歡吃裝訂書上的漿糊或是樹皮苔蘚。(同場加映:夏夜隱翅蟲出沒~用吹的千萬別拍打) 家中常見昆蟲4:螞蟻和白蟻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螞蟻喜歡甜食,但你知道嗎?這隻小昆蟲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超過 1.4 億年,可見於家中廚房、儲藏室,以及牆壁破裂處。雖然螞蟻並不會妨害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它仍有食物污染(Food contamination)的風險,若是大黑蟻(Carpenter ant,或稱木匠蟻),則會在木製家具上築巢,進而造成破壞。為杜絕螞蟻,你可以用稀釋的洗碗液在它們出沒的地方噴一噴。 白蟻(Termite)卻是不同,它們屬侵入性動物,專以死去的植物及纖維素為食,包含動物糞便、木頭和土壤等,雖然這樣的特性可幫助大自然分解物質外,但他們它們也會破壞住家牆壁和屋內家具,讓屋主很是頭疼。要除滅白蟻,建議準備一塊木板吸引它們前來覓食,待全部白蟻都在其上了,再用火連同木板一起燒掉。 家中常見昆蟲5:象鼻蟲 媽媽們買米買菜一定看過它,本名象鼻蟲(Weevil,俗稱米蟲),它喜歡潛藏在穀物中產卵,以穀物為食。想清除象鼻蟲,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把已有象鼻蟲的食物食物直接丟棄,並使用殺蟲劑噴在置放糧食的地方,避免有漏網之魚。為避免浪費食物,面對象鼻蟲最好採取「預防勝於清除」的原則。像是買小包裝的米,讓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吃完,或是使用可密封的容器儲存米。另外,你也可以考慮將米放入冰箱冷凍,低溫可以將蟲卵凍死。 家中常見昆蟲6:蒼蠅和蚋 在美味可口的食物面前,蠅類可說是我們最厭惡的不速之客,而最常見的就是家蠅(House fly)。其生命週期雖然短暫,但因為它們會傳播食媒性疾病(Foodborne illness),人吃了恐食物中毒,所以被標籤為居家害蟲之一。 此外,果蠅(Fruit fly)也造成很多家庭的困擾,它們尤其會沾附在水果上,且愈接近暖季愈明顯。最驚人的是它們的繁殖能力極快,從產卵到孵化只要區區 24 小時,為了防止果蠅來襲,請將水果放入冰箱,在處理食物完畢後,也要儘快把廚具清洗乾淨,當然別忘了每天倒垃圾。另外,你也可以準備個捕蠅陷阱,裡面倒入些蘋果醋、洗碗液及溫水,最後在其上封閉並戳洞,待果蠅自投羅網。 除了蒼蠅之外,所有歸類於長角亞目(Nematocera)底下的小飛蟲都能蚋(Gnat)稱呼,例如經常在浴室中碰見的灰白色有翅小蟲,蛾蚋(Drain fly)。它不會咬人,以阻塞排水道的腐壞黏物為食,並作為產卵之地。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確實清掉阻塞物,最後再倒入酵素清潔劑,將蛾蚋的卵移除乾淨。(同場加映:浴室小飛蟲誘氣喘!杜絕蛾蚋3要點) 家中常見昆蟲7:蚊子 睡覺最煩人的就是蚊子(Mosquito)在房間飛來飛去,在它吸血的同時,唾液也會殘留在我們身上,引發搔癢和皮疹的症狀。有的蚊子種類更會傳染疾病,如登革熱(Dengue fever)、茲卡病毒(Zika virus)、瘧疾(Malaria)、黃熱病(Yellow fever)、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等等,每年造成 70 萬人死亡。 蚊蟲的清除方式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像是使用蚊香、電蚊香、驅蚊噴霧或水煙式殺蟲劑等等。不過,做好居家清潔工作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法,經常打掃家裡、定時倒垃圾且不要留有積水的容器給蚊子產卵。另外,你也可以考慮裝設紗窗阻擋戶外的蚊蟲入侵家中。(同場加映:疾管署呼籲:4招預防屈公病疫情擴大) 家中常見昆蟲8:蟑螂 蟑螂不僅在許多人的「害怕昆蟲排行榜」排名第一,其家族也相當繁多,這世上有將近 4600 種蟑螂,當中有 30 種跟人類所處環境重疊。它們有著頑強生命力,不管是在熱帶或酷寒氣候,它們都能生存下去。我們之所以會覺得蟑螂不衛生、很噁心,亦是因為它常常出現在食物殘渣或垃圾裡,使其身上所沾染的細菌沾附在食物上,若不小心吃下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也可能造成腹瀉、痢疾(Dysentery)或食物中毒。 蟑螂無疑是每個家庭的「災難」,民眾應於發現之際就採取行動,使用殺蟲劑或蟑螂藥,避免它們有機會產卵繁殖。當然,也要在用餐後儘快清潔廚具,每天固定倒垃圾,並務必將食物容器蓋妥封好。 家中常見昆蟲9:蜘蛛和蜈蚣 雖然它們不歸類為昆蟲家族,但其外表仍不討喜,你大可設陷阱把蜘蛛和蜈蚣(Centipedes )困住,再將其放生,如果不想碰見它們,請確保房間四處無縫隙裂痕,且由於蜈蚣喜歡潮濕環境,所以務必要做好除濕。至於喜歡收集蜘蛛和蜈蚣做寵物的人,這也許是件好事,因為兩者既不會破壞居家,還能捕殺家裡的害蟲,像是白蟻和蟑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衛生保健

浴室、廁所排水管有臭味?3大原因、解決方法一次懂

當家裡飄來一股難聞的排水管臭味時,多數人都會先去廁所檢查看看,但其實臭味不一定是從浴室飄出來的,廚房和洗衣間也可能是「犯人」之一。 排水管臭味若置之不理,不僅會影響生活品質,大量甲烷(Methane)滲入室內也會造成頭暈、暈眩及失去意識,甚至窒息。以下列排水管有臭味的3個可能原因,幫助您找出問題,改善生活品質與健康。 排水管有臭味,3大原因一次看! 1. 馬桶排水管破裂,傳出臭味 如果排水管臭味是從馬桶傳來,在簡單的清潔和沖水之後,若味道仍未消失,就可能就是馬桶排水管的問題,常見的原因像是排水管破裂、安裝不佳或排水封口出現裂痕。 在正常情況下,廁所排水管會直接將臭味排出室外,不會滯留在浴室。同樣的狀況也有機會發生在洗衣機的排水管,建議找專業水電工修理,即可改善臭味。 有時候,臭味也不一定來自汙水,也許是馬桶底部或排水管破裂的縫隙讓細菌積聚,進而引發臭味,只要換個新的蠟帶,或將破口填補好即可。 2. 浴室、廁所P管積垢,傳出排水管臭味 除了馬桶之外,臭味從浴室排水孔飄出來的狀況也相當常見,由於我們每天都會使用洗髮精和沐浴乳,而且一個家庭往往不會只用一款品牌,這些化學成分混雜人的皮屑和脫落的頭髮,一同流入排水管後,可能會卡在P管(P-trap)中的存水彎,造成生物膜(Biofilm)的蓄積。 長期下來,細菌和人體分解出來的碎屑將產生化學反應,並散發一種臭味,隨時間慢慢擴散到整間浴室。不止如此,細菌還會分泌黏液,使其固定在水管中,這時,單用水沖是無法除去味道的,正確的做法是融合醋、蘇打粉,及熱水沖洗。 另要注意,不常使用的浴室也可能產生汙水味,這是因為P管內的存水灣需要定時有水來填滿空間,以防止臭味滲入室內。如果存水彎裡呈乾涸狀態,汙水臭就能輕易飄進室內。不必擔心,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讓水開著流數分鐘即可,等P管的水位回升了,臭味應該就會消失。 遇到灌水也無效的話,可嘗試將浴室內所有的排水孔都沖水看看,若還有臭味,或許是P管因老舊而出現了裂口,請找水電工前來查看。 3. 熱水器孳生細菌 有時候,浴室的洗手台會有像硫(Sulfur)的味道,它可能涉及不同的原因,比方說,水龍頭開關下方溢水孔堆積了灰塵、汙垢和黴菌,但只要使用漂白水刷洗乾淨,味道就會消失。 假如是在打開水龍頭後才聞到硫味,可能是熱水器裡滋長了細菌,或是水中有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的成分。 細菌之所以會滋長,因為其溫度適合它生存,像是長期沒在使用或處於低溫狀態的熱水器。雖然它並不會造成身體的危害,但卻會散發一種難聞的、類似雞蛋腐爛的味道,干擾人洗澡的美好時光。想除去臭味,則得開啟熱水器,並把溫度調到至少60°C以上,24小時後味道自然就會消失。倘若不是熱水器溫度的問題,那可能是其水源有高密度的硫化氫,請聯絡自來水公司進行檢測。


衛生保健

胖子更怕熱、容易流汗?怕熱體質9大原因解說

「怎麼還沒夏天就這麼熱?」、「明明這麼熱朋友卻在穿外套?」 怕熱的人,可能都曾有上述這些想法,因為每個人對冷和熱的忍受程度不同。在台灣,如果氣溫高於28度,而且還出大太陽,一般人都會覺得熱,但是如果在冷氣房,或是在舒適的氣溫下,還是覺得熱,除了可能有潛在疾病之外,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作祟。以下為您整理9種常見怕熱的原因。 1. 胖子真的比較怕熱?  體重過重真的會比較怕熱嗎? 研究顯示肥胖跟體溫有相當密切關聯,特別是男性和更年期後女性。不同研究也同樣指出,肥胖者的核心體溫(Body Core Temperature)較低,因此在同樣氣溫下,肥胖者感覺更熱就相當合理。 另外一個潛在原因是,體重愈重的人,基礎代謝率(BMR)愈高,體溫也較高。而皮膚是散熱的主要器官,肥胖的人相對於正常體重者,皮膚占總體重的比例較少,所以散熱的能力相對較差。(計算BMR / TDEE請參考:BMR / TDEE 計算器:計算基礎代謝率、每日消耗總熱量) 2. 藥物副作用 部分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讓身體產生多餘的熱能並多汗,例如:含有鋅元素的藥物或營養補充品、某些抗憂鬱劑、荷爾蒙藥物、抗生素、止痛藥、心臟病或高血壓藥。 3. 咖啡因或酒精 喝熱湯、吃熱食身體會變熱很合理,不過一杯冰咖啡呢?凡含咖啡因、酒精等成分的飲品,都會提高身體代謝率與心率,進而使體溫升高、排汗變多,而辛辣食物則因為含有辣椒素,會讓體溫升高、排汗增加。 4. 咖啡喝太多 為了提升工作的效率,早上來杯提神的咖啡是少不了的,不過您知道咖啡也會造成體溫升高嗎? 咖啡因屬於興奮劑,會使血壓和心率上升,讓人感覺更熱。衛福部表示:「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 300 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因此建議咖啡勿攝取過量,否則除了感覺更熱以外,還有可能有焦慮等副作用。 5. 身體還在適應氣溫變化 對一般健康的成人來說,要適應一個新環境的溫度,大約要花兩週的時間,如果年紀較大或健康狀況不佳者,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適應期過後,感覺就不會像當初這麼熱,即便身體有在活動,體溫和體內水分保持恆定的能力,也會比一開始好。如果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建議溫度不要低於室外超過5°C,這樣能更能適應室外的氣溫。 6. 發燒體溫飆高 保持人體正常運作的最佳溫度約是攝氏37度,體溫過高很有可能就有發燒的情形,感覺熱和流汗更是發燒常經歷的過程,不過發燒是身體對抗病菌和疾病的一種自然的機制,如果持續感覺身體不適,或有高燒超過39.5°C,建議尋求醫師協助。(同場加映:老是覺得熱?7個潛在疾病告訴你) 7. 運動產生熱能 體內的運作會消耗熱量、產生熱能,運動則會產生更多熱能,為了降溫,體內會將溫度較高的血液,送往皮膚表層,並透過排汗來降體溫。 8. 天氣太濕熱 在台灣濕熱的環境,尤其是梅雨季,不僅氣溫高、還一直下雨,而空氣中的濕度愈高時,皮膚上的汗水就愈難蒸發,導致散熱不易,讓人感覺更熱,也因此我們常聽到的「體感溫度」。(同場加映:梅雨下不停…高溫濕熱有害健康3招對付) 9. 年紀大心臟無力 氣溫或體溫過高時,身體需要透過輸送更多血液到體表,來幫助散熱,但是隨著年紀愈大,心臟不再像以往這麼有力,再加上血管也不如年輕時健康,血液的運送就容易受阻,對溫度變化的調適速度,不如年輕時快,因此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熱,特別是65歲以上的年長者。(推薦閱讀:更年期女性更怕熱?荷爾蒙熱潮紅作祟) 感覺熱而開始流汗,其實是身體調節體溫的機制,用來排出體內過多的熱能;不過,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對熱的承受度或排汗能力不盡相同,有些人慢跑數公里仍舊臉不紅氣不喘,有些人走幾步路就渾身是汗,所以還是得依個人的感覺為主,如果熱到不舒服就應盡快到陰涼處補充水分,避免中暑或脫水的情形,如果狀況遲未改善,建議就醫檢查。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