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媽媽只要蹲下站起來就會頭暈,有時還會視力模糊,至醫院檢查後,醫師說這是「姿勢性低血壓」。究竟什麼是姿勢性低血壓?姿勢性低血壓應如何治療與改善?《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什麼是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r Postural hypotension)又稱直立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姿態性低血壓。指因姿勢改變而引起的低血壓症狀,例如:蹲下站起來突然、坐著站起來頭暈。
一般低血壓的判定為收縮壓<90mmHg,舒張壓<60mmHg,而姿勢性低血壓則指在站立後的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20,舒張壓下降>10。
姿勢性低血壓的原因
多數的情況下,人體改變姿勢時,位於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的感壓反射接受器會發出訊號至自律神經,增加血管阻力或加速心臟跳動,以便將血壓控制在平均值內。但當這個控制血壓的機制受到影響時,便可能會出現低血壓的狀況。
另外一個主要成因,則是來自人體的血液量減少或循環受到影響,也可能會引發低血壓。本文將隨後列出會造成這兩項狀況的危險因子。(推薦閱讀:認識血壓:血壓標準、高血壓的症狀、原因和治療)
姿勢性低血壓的症狀
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症狀如下:
- 蹲下站起來頭暈
- 頭痛
- 視力模糊
- 虛弱
- 昏厥
- 神智不清
- 噁心
姿勢性低血壓何時該就醫?
如果只是「偶爾」感到頭昏眼花、頭暈目眩,有可能只是輕微脫水、低血糖、待在過熱的環境,或是久坐後起身等因素所引起,通常不是什麼太嚴重的健康問題,但如果你經常起身後常常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的症狀,那麼就有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徵兆。若症狀嚴重到失去意識,即使只有數秒鐘的時間,情況也可能相當危急,請務必盡快就醫。
你可以將姿勢性低血壓發作的情況記錄下來,例如症狀持續多久、當下你正在做什麼等等,以便就醫時和醫師討論。(推薦閱讀:心電圖或心導管?侵入與非侵入性心臟檢查一覽)
姿勢性低血壓的7大危險因子
引發姿勢性低血壓的可能因素很多,其中特別常見的是循環血液量不足,這可能由身體脫水、失血或貧血,而引發姿勢性低血壓。(推薦閱讀:突然低血壓很危險!低血壓原因多要小心)
當人體內攜帶氧氣的紅血球減少時,就有可能出現暈眩、頭昏眼花等症狀。其他的危險因子如下:
- 年紀65歲以上:感壓反射接受器功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弱,而且年長者的心臟跳動變慢,供血的速度也會相對減緩。
- 藥物影響:包括高血壓藥物、心臟病藥物,例如利尿劑、乙型阻斷劑(β-blockers)。另外,帕金森氏症藥物、抗憂鬱藥物、抗精神病藥物、肌肉鬆弛劑,勃起功能障礙藥物、麻醉劑等等,也會提高姿勢性低血壓之風險。
- 特定疾病患者:包括心臟疾病,例如心臟瓣膜疾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神經系統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造成神經病變之疾病,例如糖尿病。
- 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待在高溫環境會造成大量流汗,可能造成脫水,以至於引起姿勢性低血壓。
- 久臥於床:因病而久未離床的人身體十分虛弱,容易在起身時出現姿勢性低血壓。
- 懷孕:由於懷孕時體重會上升、血館彈性與回流狀況變差,所以有可能造成血壓下降,不過通常產後血壓就會回復到生產前的狀態。
- 酒精:酒精可以暫時抑制交感神經,讓血管擴張,因此可能提高姿勢性低血壓之風險。
診斷姿勢性低血壓的5種檢查
醫師首先會先檢視患者的病史,若有需要的話,會進一步安排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其他潛在的因素或疾病造成低血壓症狀。舉例來說,如果是因為服用特定藥物而導致血壓下降,醫師可能會調整用藥劑量,或者建議換藥。以下為可能採行的檢查方式:
- 傾斜床測試(Tilt table test):檢測患者在姿勢改變的過程中,血壓數值的變化。在這項測試中,患者需要先在檢查床上平躺數分鐘,之後醫護人員便會慢慢將床面立起。
- 血液檢查:檢視患者是否血糖或紅血球數量過低 (兩者皆為低血壓之徵象)。
-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簡稱ECG或EKG) :觀測心電訊號,以確認是否有心律不整、供氧或供血不足等問題。(推薦閱讀:心電圖怎麼看?波型判讀及檢查流程介紹)
- 心臟超音波檢查 (Echocardiogram):透過超音波觀測心臟瓣膜之活動,以確認是否有潛在疾病。
- 壓力測試(Stress test):患者可透過跑步機,測量血壓在運動下的狀況,若有需要,也可以透過特定藥物加速心率,達到相同的效果,以便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