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看不慣打破常規的女性?不一定只有男性會仇女!公開厭女症常出現的15種特徵

如果您有看過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原文名稱:82년생 김지영),或許能更了解電影中想傳達韓國社會的性別歧視及不平等,以及潛藏在社會中的「厭女文化」。 諷刺的是,電影上映後,韓國各大評分網站,男性都給電影過低的評價,女性則給到近滿分的好評。這樣的社會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厭女症(Misogyny,又稱女性貶抑),《Hello醫師》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厭女症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不論男女都可能會有厭女症 在心理學上,厭女症並不是真的討厭女性,而是因為看不慣女性某些「反常」的行為,或是認為女性「該有身為女性要有的樣子」。舉例來說,整個社會認為傳統女性應該遵循「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觀念。然而,當女性開始站出來為自己發聲、打破成規,看不慣的人就會產生這樣的厭女心態。 因此,厭女症並不只限於韓國,世界各地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別認為男生才有這樣的心態,甚至女生也會有。厭女雖然算不上是疾病,但心理學上,它仍是大男人主義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學中的意識形態(Ideology),也就是社會大眾的共識。 厭女症的形成 一般來說,有厭女症的人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心態。厭女症屬於無意識的仇恨,除了前面提到的社會意識形態外,根據研究,也有可能是在早期發展時,特定的女性造成了某些心理創傷,例如母親家暴、母親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或是姐妹、女老師,甚至是被女朋友用錯誤的方式對待。 這些都有可能在大腦的皮質下區域(Subcortical matter)種下仇恨的種子,而這樣的種子會持續在腦中成長,經過大腦中的恐懼處理(Fear processing)和記憶區域(Memory areas),最後影響感性及理性的決策,形成日後的厭女症。 男女表現出不同的厭女症行為 男生、女生所表現出的厭女行為是不同的,且並不容易察覺,這是因為他們不一定會全部都表現出來,以下為您舉例男女間的表現有何差異。 女性的厭女症特徵 認為女人就該結婚生子、勤儉持家、維持溫柔婉約的形象,並且沒有過任何婚前性行為。 認為女人就該永遠站在男人身後,成為男人的溫柔鄉。 看不慣嘗試打破成規的女人。 男性的厭女症特徵 將女性視為獵物。 性格轉換很快,像是有雙重人格。 對女生的承諾常常光說不做,但是卻十分遵守對男生的承諾。 和女生約會習慣遲到,與其他男生出去則很守時。(延伸閱讀: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在女生面前總愛表現出驕傲自大、控制慾強,且以自我為中心。 對女人的好勝心特別強,如果輸給女人會感到特別挫敗,但若是贏了,反而能夠客觀地面對。 對待男性朋友及女性朋友的方式不同,尤其會對女性朋友和女同事品頭論足。 無意識地讓女性難堪,例如開不得體的玩笑,或是在感情中強行要求發生性行為。 約會時喜歡反其道而行,比方說,女生喜歡傳統的紳士行為,這時有厭女心態的男生對女生就像對待兄弟一樣,甚至直接要求女生買單。如果女生是較獨立,想各付各的帳單時,男生反而想唱反調,直接幫忙點餐、買單。 發生關係時,容易忽略女生的感受,或是只享受女生口交,性愛時也喜歡採用後背位,避免眼神交流。(推薦閱讀:別再一招打天下!4種經典愛愛體位學了嗎) 一夫一妻制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他們容易劈腿,並且認為女人就只是他們的所有物。 常常無緣無故消失、結束一段感情,隔一段時間後出現,再以花言巧語挽回女生。 如果沒有在厭女症初期形成時,開始修正的話,就很難改變這樣的想法,雖然聽上去很讓人難過,但改變一個觀念所需要的時間本就長,女生們應該要有自信和想法地去做想做的事,別被厭女文化限制。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飲食障礙

吃還不吃?青少年是厭食症的好發族群

對於易胖體質的人來說,每次進食前,都可能會擔心會不會又吃得太多,導致體重計上的數字不小心又增加了。雖然大家都知道肥胖(Obesity)是引發眾多疾病的因素之一,但是極端苗條也是一種病態,有些人可能受到普世價值觀的影響,過度控制飲食,引發厭食症(Anorexia)。本文將帶您了解厭食症的產生原因、症狀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 什麼是厭食症 厭食症全名為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屬於一種心理和生理互相影響而引發的疾病,造成其產生原因眾多,主要有以下3種: 基因:雖然沒有確切的研究指出,基因對厭食症有直接影響,但是遺傳的「人格特質」,可能會成為引發厭食症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厭食症,其他家族成員獲得厭食症的機會也將提高。 心理因素:焦慮(Anxiety)、缺乏自信以及容易受到他人意見左右的性格,是厭食症患者的好發族群。另外,部分心理疾病如,如強迫症(OCD),會使患者因為外在環境所給予的壓力或是觀感,獲得厭食症的機會比一般人高。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往往跟心理因素脫不了關係,五花八門的減肥廣告、世人對肥胖負面觀感,或受到他人霸凌,都可能成為厭食症的推手,而由於青少年對社群媒體相當敏感,又容易受到同儕壓力影響,使得厭食症更容易在青少年上出現。 厭食症的9症狀 聽過哈哈鏡嗎?由於鏡面曲面的變化,站在鏡子前所映照出的自己,可能出現高矮胖瘦等不同樣貌,而在厭食症患者的眼裡,不管看任何鏡子,可能都會產生「天啊!我也太胖」的想法,他們可能對自己的身材強烈不滿,對「瘦」產生了扭曲的執念與意象,並且對吃這件事充滿罪惡感。以下為9種厭食症可能產生的症狀: 體重過瘦卻不自覺,甚至遠低於BMI值18.5的過瘦標準。 刻意斷食,但並非基於有嚴謹研究的間歇性斷食;即便有進食,吃的量也相當少,並且會強烈避免自己攝取高糖分或高脂肪的加工食物。 為了讓自己的體重更有效的下降,厭食症患者可能會購買減肥藥,除了體重降低外,也可能因為藥物的副作用,而引發其他併發症。 可能經常感覺到頭暈、皮膚乾燥,或是出現掉髮的情況。 女性厭食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停經症狀。 由於運動是常人認知對於減肥有效的方式,但厭食症患者可能會做超出人體負荷的運動量,以求體重減低。 厭食症患者可能會使用利尿劑和瀉藥,加快排出身體中的尿液和糞便,以求最大化的減低自身重量。 出現便祕(Constipation)或是腹痛的症狀。 精神渙散且有失眠情況。 厭食症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進食是身體獲得營養的重要途徑,吃的不夠,除了供給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的營養減低,也會減緩能量的產生,讓厭食症患者變得虛弱、缺乏活動力,在嚴重缺乏營養的情況下,會對大腦或腎臟等器官所造成的損害。即便在之後控制住病情,其損傷也不一定能完全恢復,在精神疾病當中,厭食症的致死率為位列前茅。以下為厭食症的相關併發症: 貧血 骨質疏鬆 肌肉流失 停經 睪固酮減少 電解質異常 腎臟問題 厭食症的3種治療方式 一般來說,厭食症幾乎沒有有效的預防方式,但是如果您發現朋友或家人有不吃東西或體重過輕等厭食症的情況,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可以減低厭食症對身體的危害。 關於厭食症的治療方式,需要同時從心理和生理方面著手,而且並不像感冒一樣,可以數天內就馬上改善。一旦痊癒後,如何維持穩定的進食習慣,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否則仍然可能因為壓力,造成情緒波動,導致厭食症復發。以下為相關治療方式: 補充營養:如果患者處於嚴重營養缺乏的情況,住院後會先讓患者吊點滴以及補充所需的營養素,雖然無法根除厭食症的「因」,但是可以降低厭食症所造成的「果」,為了避免患者拒絕進食,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使用鼻胃管餵食。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最困難的一環,往往是讓患者認知到自己有病在身,需要別人的幫助。厭食症的治療除了有針對患者個人的治療方式外,家人的陪伴與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一般來說,認知行為治療(CBT)是治療大多數心理疾病常用的方式,目的是改善患者的低自信心與其他負面心理,從而建立進食的正面印象,重燃吃的慾望;而對於未成年的厭食症患者來說,家庭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透過監護者觀察並管控患者的飲食,達到維持營養和恢復體重的效果。另外,也有種稱為小組治療的方式,透過厭食症患者的彼此互動,而加強治療的效果,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可能引起患者的比較行為,彼此搶著當最瘦的,因此詳細的做法,仍有賴於醫師的專業判斷。 藥物治療: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直接治療厭食症,但是視情況使用抗憂鬱藥物,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於病情可能有所幫助。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如何克服自卑感?學會13招提升自信心,不讓自卑綁架人生!

其實每個人內心可能都會有暗自自卑的地方,即使是蔡依林這麼紅的歌手也會。她的其中一首歌《怪美的》,MV以自黑的方式呈現過去的減肥史,更坦言自己缺乏自信。 然而,當人在長時間缺乏自信,甚至產生憂鬱情緒時,極有可能會轉為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開始變得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與認同,還會因一件小事,而難過好幾週。 究竟為何會產生自卑?如果有自卑情結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又可透過何種方法增強自信心?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起了解,學會如何不被自卑感綁架。 自卑源自於過去經歷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把自卑情結分為2種: 原生自卑(Primary inferiority):指的是在孩童時期,尤其是常常被拿來和其他人比較的小孩,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沒用,成年後形成自卑感。(推薦閱讀:別再比較了!低自尊父母有低自尊小孩) 次生自卑(Secondary inferiority):是指成人後,為了掩蓋小時候的不足,而設立了某個目標,但卻無法達成,進而產生自卑感。 不同於阿德勒,現今的心理學者大多以低自尊(Low Self-esteem)來統稱自卑感或自卑情結等現象。 自卑情結的8大症狀 適當的自卑有時會是讓人進步的動力,但是過度的自卑,有可能讓人變得脆弱,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要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自卑情結,可以參考以下8種特徵: 不斷需要他人的認同:有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缺少爸媽的肯定,所以長大後就特別希望能獲得別人的讚賞,或是在做每一件事情前,都要問過別人的意見。 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們多少會在乎別人的看法,或是因為負面的評價,而傷心難過,但是,如果太在乎每一件枝微末節的小事,讓自己承受過多壓力,那有可能是自卑情結。 把自己的需求擺在最後:有的人把自己的需求擺在最後,好像自己一文不值,但是時間一久,可能會讓自己感到憤怒或怨恨。 無法承受太具體的批評:有時候具建設性的意見可以讓人進步,但是有自卑情結的人,即使只是一件小事,都可能讓他們心情低落好幾個星期。 過度渴望奉承:小小的奉承的確能讓人心情愉悅,但有的人會到「沒有得到誇獎就不想做事」的程度,就有些嚴重了。 容易拖延:因為擔心自己沒辦法把事情做好,所以有自卑情結的人會一直拖延進度。(延伸閱讀:做事拖延有好有壞!專家研究這麼說) 與社會脫節:有自卑情結的人,覺得別人會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會避免與人交流。 喜歡挑別人錯誤:因為覺得自己有許多不足,轉而點出別人的錯誤,轉移其他人的注意力。 如何增強自信心?跟著13個小撇步克服自卑感 產生自卑情結的原因可能包括經歷過家暴、霸凌、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CEN)或創傷事件,嚴重時也可能會併發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抑鬱症)、B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或是焦慮症(Anxiety)。 而治療自卑情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心理治療,透過談話可重新導正患者的負面想法。然而,除了受自卑情結所苦的人之外,一般容易自卑的人,也可以嘗試以下13種方法增加自信心: 條列出自己的優點和成就,放在顯眼又安全的位置,可以時刻提醒自己。 時刻提醒自己是個特別的人,雖然有些缺點,但是對自己要抱持正向想法。 多花一些時間整理自己的儀容,多學著打扮自己。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健康的生活可以提升自信心。 少給自己一些壓力。 保持居住空間乾淨舒適,也可以做些小裝飾。 多做一些喜歡的事。 休閒時間從事藝術活動,例如藝術、音樂、詩歌,或是唱歌跳舞等可以表達自我的活動。 訂下小目標,並且是一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增加成就感。 一步步完成一直拖著不做的事情。 學著對人友善,替別人做一些小事。 多和關係好的家人朋友聚在一起。 遠離會傷及自尊的人事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情緒障礙

情緒反覆難相處!認識邊緣型人格障礙9大典型症狀與治療方法

聽過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嗎?可別被病名的「邊緣」2字誤導了,這和我們日常中聽到的「邊緣人」是完全不同的2件事。邊緣型人格障礙,也稱作邊緣型人格疾患或B型人格障礙,是指患者容易出現極端行為或是情緒時常不穩定。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邊緣人格都是概括的類别,泛指所有無法依既定標準歸類的精神疾患,直到近幾10年,才確定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症狀及診斷和治療方式,《Hello醫師》以下將進一步介紹。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症狀 早期邊緣型人格障礙不容易被診斷出來,因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某些症狀和其他精神病相似,有時候還會伴隨其他精神疾病一起出現,例如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抑鬱症),及神經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SM-IV),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症狀包含以下9種,只要符合其中5項或以上,就有可能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 不論是真的有可能發生,還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患者會極力避免被親人好友拋棄。 與人相處的應對方式不穩定、情緒反覆無常,並會表現出操控他人的意圖。 扭曲且不穩定的自我意象(Self-image),進而影響到心情、價值觀、意見、目標和關係維繫。 行為浮躁,甚至可能衝動行事不顧後果,例如過度消費、危險駕駛、濫用藥物、濫交等。 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包含企圖自殺,或是以自殺威脅他人。 沮喪、易怒、焦慮等情緒會持續幾小時,但很少會持續到幾天以上。 長時間感到空虛或無聊。 不適當、過於激動,或是無法控制的發怒,通常也帶有羞愧和罪惡感。 產生解離感(Dissociative feelings),或是壓力相關的偏執意念。(延伸閱讀:有人要害我!秒懂被害妄想症多恐怖) 不同於DSM-IV,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則把邊緣型人格障礙,稱為情緒不穩定人格(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 EUPD),且分為以下2種類型: 衝動型:衝動型會出現情緒不穩定、易失控、經常與人衝突等行為,尤其當衝動行為受阻或受批評時。 邊緣型:邊緣型對於自我形象和目標會感到不確定,並長期感到空虛,容易陷入強烈及情緒不穩定的關係中。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3大成因 雖然造成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原因,目前還有待商榷,但專家已經研究出3個較有可能的原因: 基因遺傳:並非指特殊的基因會造成邊緣型人格障礙,而是家族史中若是有近親出現病史,那就會有更高的機率發展出此病症。 環境因素:生活中經歷重大創傷事件,例如家暴或是性暴力,又或是幼兒時期離開照顧者,或是經歷過孩童期的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CEN)。 大腦功能: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大腦中的情緒調節系統(Emotional Regulation System)會跟一般人不一樣之外,大腦控制情緒的部分,和做出判決的部分無法互通,導致病人情緒反覆無常。 如何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 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方式分成3種: 心理治療:包含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和精神動力學心理治療(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藥物治療:雖然藥物無法根治邊緣型人格疾患,但可以幫助病人舒緩相關症狀,如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s),幫助舒緩情緒和焦躁不安的反應。 短期住院治療:若是病人承受極大的壓力,甚至以自殺威脅等過度激烈的行為時,就建議送醫觀察,也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24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害怕分手難開口?你是FOBU一族嗎

在感情中,當痛苦的感覺漸漸多過於幸福時,可能會讓人萌生想分手的念頭。但是,要結束一段感情,可能對有些人來說,是件簡單的事,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卻是非常非常難的,寧可繼續無感的關係,並不是為了某些目的而不甘願分手,而是因為害怕。而在英文中,有個名稱專門用來形容這樣的人,稱作 FOBU(Fear of Breaking Up 的縮寫),中文即為害怕分手的意思。以下將介紹 FOBU 的成因、心理狀態及改善方法。 年輕人容易受 FOBU 所苦 FOBU 是一種行為模式,任何年齡或工作的人可能都會有 FOBU 的傾向,但平均來說,約在西元 1980~2000 年出生的年輕族群,也就是大家俗稱的 Y 世代(Generation Y),最容易受到 FOBU 所影響。現在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幾乎都用文字或影音訊息交流,取代以往和對方直接面對面的互動,而像這樣遠距離的相處模式,如果在相處上遇到挫折時,也許比起人和人相處時所造成的打擊稍微小一點,但是久而久之,它卻也會讓年輕人的內心更加脆弱,使他們比起父母或祖父母等年紀大一點的人,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撫平某些創傷。(時間會沖淡一切,在分手後好好享受久違的單身生活吧!失戀無罪!痛哭之後享受單身樂) 害怕分手如何克服 改變現況總是需要勇氣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感情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若要談分手也要勇氣,因為這會改變原本已習慣的生活模式,並且重新適應很多事情。對 FOBU 症狀的人來說,更是他們最不願面對的事情,而他們之所以害怕分手,主要是來自低自尊心、害怕孤單與重新開始的感覺。以下將進一步介紹 FOBU 的原因,和如何調整心態來幫助改善: 低自尊心作祟:低自尊心和缺乏自信,會讓人維持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心理學家表示,一個不知道自己的優點的人,下意識地其實已經準備好受到惡劣的對待,且這些人真的相信自己不應該得到愛。若你感到痛苦,卻選擇忽視感情問題,建議你透過下列方式,來建立信心。透過練習來建立信心後,再重新檢視自己的感情生活,真正有自信的人,可以看到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維持這段感情。(多關心自己,先認識自己才能建立自信!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原諒自己:不要因為過去的錯誤而不斷責備自己,而要放眼未來。(推薦閱讀:反芻性思考有毒!6方法斷絕重複亂想) 投資自己:可先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學習新的事物,先看重自己。 鼓勵自己:永遠不要對自己說「反正我就是個失敗的人」或「我是個笨蛋」等負面的話,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都值得最好的。 年齡壓力太大:儘管現代人的結婚年齡已經愈來愈晚,但是對於 30、40 多歲的人來說,年紀大仍舊是會造成感情焦慮,或害怕分手的一大原因。他們往往認為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就沒有資格對伴侶太挑剔,於是選擇將就和眼前的這個人走入婚姻。或者是婚後因為擔心老了就沒人相伴,而不敢離婚。對於這種情況,社會學家表示,其實人們還是可以在任何年齡階段找到真正的幸福,根據國外調查,在45歲以上離婚後的女性,表示自己在離婚後反而更幸福。英國心理治療師夏洛特·弗里德曼(Charlotte Friedman)表示,年紀大的時候離婚,也有它的優勢,因為孩子可能已經長大了,父母也可以比較自由地去做想做的事、安排自己的時間。 太在意別人的想法:有些人因為在意旁人的輿論壓力,例如家中長輩的壓力、朋友的議論或同事的眼光,而選擇維持痛苦的關係。但是,分手和離婚應該是當事人之間的事情,當兩人經過理性的討論、決定之後,其實旁人都會給予尊重和支持,即使不然,也不需要過度在意別人的想法。 「至少還有人陪」的心態:「至少還有人陪」是大多數 FOBU 症狀的人都有的心態,研究指出,如果想離婚的女性,有多位潛在伴侶的話,就比較可能會提出離婚。如果要克服這種至少有人陪的心態,首先還是要建立自尊心,積極的生活,選擇相處起來真正感到快樂的人,而不是消極繼續忍受另一伴。 認為世上沒有幸福的婚姻:有些受困在感情中不分手的人,一開始就誤以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幸福的感情或婚姻,所以視這樣的痛苦為理所當然。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觀念可能是來自童年時期,感覺不到父母之間的愛,或是過去的戀情都是悲劇收場。受這樣問題所苦的人,建議在結婚前,可以先和心理諮商師聊聊。 每個人都值得幸福快樂的生活,請勇敢地替自己的幸福作決定。有些造成 FOBU 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獨處,或是如何過單身生活。沒關係的,即使單身,也可以多多和家人朋友聊天、談心。如果心裡還是感到非常痛苦,不妨找心理諮商師談談,會有所幫助。 (同場加映: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人際關係

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在一段感情中,有時後總是會遇到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行為,有人說這是「為愛瘋狂」但也有可能只是心理疾病的徵狀。本文將為您介紹和愛情相關的四個精神疾病、症狀和治療方式。 1. 愛情強迫症(Obsessive love disorder,簡稱OLD) 許多熱戀期的情侶,都喜歡時不時在社群網站上放閃,常常膩在一起,然而,如果有一天對方突然出現整天查勤、疑神疑鬼,並無時無刻都想看到對方,甚至會因為戀愛,無法維持和家人朋友的關係,而造成另一半莫大的壓力;這樣子的保護慾、控制慾或占有慾太強,很可能是因為得了愛情強迫症,而超越了界限。愛情強迫症其實並不常見,不過會伴隨其他心理疾病,例如B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一同出現。愛情強迫症的症狀包含: 對另一半有強烈的迷戀。 想要完全佔有另一半,且付諸行動。 過度保護另一半。 容易忌妒另一半與其他人交際來往。 自尊心非常低。 不喜歡被拒絕,所以如果在一段關係破裂之後,可能還會持續傳訊息、打電話給原本的伴侶。 治療愛情強迫症需要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藥物例如抗憂鬱劑、抗焦慮劑、抗精神病藥劑及情緒穩定劑等。另外,因為極有可能是童年的創傷,或是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導致愛情強迫症,所以心理治療大多會建議家人陪同。治療的方式包含: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遊戲治療法(Play therapy) 談話治療(Talk therapy) 2. 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 雖然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還未承認發生在成人身上的依附障礙,但依然有許多心理醫師認為,孩子在18個月大時所呈現的依附型態(Attachment Styles),除了可能影響到往後的人際關係,也會影響到談戀愛的方式。造成兒童依附障礙的原因有下列這幾種: 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CEN) 家暴、虐待 6個月大至3歲期間和照顧者分離 照顧者不固定 倘若在嬰兒時期,小嬰兒沒有和照顧者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可能會因為依附型態發展不齊全,而變成依戀障礙。而依戀障礙的患者可能有以下2種戀愛模式: 避免過度親密的關係:自我倚賴(Compulsive self-reliance)、缺乏信任感、易怒、害怕親密接觸。 極易焦慮並四處討好人:固執、缺乏安全感、容易忌妒、佔有慾強。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依附類型還是有健全發展的機會,所以如果有依戀型障礙的人,可以透過諮商,或是和擁有健全依附型態的人交往,獲得改善。 3. 關係強迫症(Relationship OCD,簡稱ROCD) 關係強迫症分成兩種形式: 關係型(relationship-centered):即使跟對方相處很愉快,但依然反覆懷疑自己是不是跟「對的人」在一起,懷疑自己感情的真實性,並且會極力想找出證據,證明自己做出對的決定。 伴侶型(partner-focused):過度在意伴侶的外表、行為、個性,且不斷地跟別人比較。 關係強迫症的症狀,有時會和個人問題(例如:焦慮、情緒)又或是情侶之間的問題,例如:性功能障礙有關。關係強迫症的症狀也可能和其他類型強迫症的症狀同時發作,因此大多會採取認知行為治療。 4. 情愛妄想(Erotomania) 除了情侶之間的感情之外,也許我們平常會聽到有些粉絲自稱是「某某老婆」,如果只是粉絲開開玩笑,倒還無傷大雅,但根據DSM-5的定義,如果某個人過度妄想和另一個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或是和名人談戀愛,那有可能就是得了情愛妄想,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的被愛妄想症,屬於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的其中一種。 其中,女生患上情愛妄想症的比例比男生高,但不代表男性不會有情愛妄想症。1981年行刺美國雷根總統的小約翰·欣克利(John Hinckley, Jr.)就是知名的案例,當時欣克利瘋狂迷戀好萊塢女星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聲稱刺殺雷根總統是為了引起茱蒂·佛斯特對他的注意。要治好情愛妄想症並不是不可能,除了服用藥物,還需要加強社交能力訓練、幫助他們認清現實,但如果嚴重到影響人身安全,就需要接受住院治療,讓患者遠離任何「可能愛上」的人事物。


自殺防治

韓星悲劇頻傳!注意警訊防止自殺模仿

南韓著名的前女團KARA成員具荷拉(Goo Hara),2019年11月底被發現在家身亡,後證實是自殺,年僅28歲。同年12月初,年僅27歲的男星車璌河(Cha In-ha,又譯車仁河)也在家驟逝,因家人不願透露死因,警方最後以憂鬱症(Depression)結案。雖然這種悲劇已非第一次,但短時間內接二連三發生,除了背後的個人因素,其他如網路霸凌、憂鬱症、暴力與壓力等原因,以及名人的身分是否會引發粉絲或民眾「模仿」,更是需要大家去了解與重視。請從我們自己做起,進一步觀察與關心家人和朋友,預防類似的悲劇再發生。 網路言語霸凌是導火線之一 年僅28歲的具荷拉,2007年以KARA組合出道,在韓國演藝圈一直頗有名氣。然而去年,她和男友的互毆事件登上了南韓報紙頭條,經警方調查,男方對她施暴,甚至威脅公開她的性愛影片,逼迫她下跪道歉,種種事情中傷荷拉的形象,也讓她跌入谷底。一連串事件之後,韓國知名論壇 Theqoo,以及具荷拉的社群網站開始有些鼓譟公開性愛影片的言論,或是批評具荷拉不知檢點等謾罵言論,深受打擊的荷拉也患上憂鬱症。今年五月,荷拉曾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寫著「很累也要裝作不累,很痛也要裝作不痛,就這樣一直忍受著生活。外表看起來完好無算,內心早已破碎不堪」、「再見」等文字,隔天她被發現企圖在家中自殺,最後被搶救了回來。然而,10月14日,荷拉在演藝圈的好友雪莉,傳出在家自殺的新聞,雖然當時具荷拉還開了 Instagram 直播表示哀悼,答應粉絲會連著雪莉的份一起活下去,但這件事彷彿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23日晚間,具荷拉在 Instagram 發了一張自拍照,寫上「晚安」,依然選擇走上絕路。 (同場加映:私密影片外流等於性侵!談受害者面臨的困境) 自殺模仿源自「維特效應」 韓國演藝圈之前還有不少輕生的案例,知名的包括崔真實(2008年)、張紫妍(2009年)、金鐘鉉(2017年)、崔雪莉(2019年)等。而金鐘鉉、崔雪莉和具荷拉,這3位私下也是交情頗深的好友,因此,除了粉絲擔心3人的圈內好友會深受影響之餘,專家也怕會引起模仿效應。 所謂自殺模仿,也稱為「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起源於200多年前約翰·歌德(Johann Goethe)的著名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當時出版後,在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而現今指的自殺模仿,則是參照特定人士的自殺行為,產生自殺的念頭與行動。此外,親近的人自殺,或負面的社會風氣,以及自殺者本身的精神疾病,都可能提升自殺率。 美國日本都有自殺模仿案例 研究指出,當社群與媒體大肆報導名人的自殺行為時,自殺率的確會上升,最知名的例子就是美國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在她自殺後一個月內,美國的自殺率上升了12%。在日本,則稱「有希子症候群」(Yukiko syndrome),源自流行樂女歌手岡田有希子(Yukiko Okada),當年她自殺後引發日本的自殺率遽升。 至今,為何名人自殺可能具「傳染性」的確實原因仍不明,但根據心理學家亞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實驗指出,人的想法與行為,會受到生命中重要人士的行為影響,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也應證這一點。因此,名人自殺容易讓粉絲認為自殺是一種可以被社會接受的行為,加上若粉絲本身有憂鬱等心理問題,就更容易想不開而發生悲劇。 自殺頻傳迫使政府制定相關政策 以韓國明星為例,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揹負著很多包袱。很多明星的個人社群網站,每天都有惡評湧入,從批評外表、能力到私生活,無所不包,這種網路霸凌現象,造成明星極大壓力。若經紀公司知道藝人有憂鬱症,也只是讓他們服藥抑制病情,沒有更嚴謹地要求治療。而在崔雪莉自殺事件過後,南韓演藝管理協會強調不會坐視不管,除了替明星規劃心理輔導,韓國政府也開始制定禁止網路惡意評論的法條,管制「網路惡評」及「網路實名制」。 自殺的4種警訊 親友快行動 為了避免悲劇再度發生,我們應該要知道如何關心身邊的人。事實上,自殺的人常會發出大量的暗示,如果我們有多留意,或許也能阻止悲劇發生。自殺的警訊分為四種: 感覺:過多負面情緒、焦躁、羞恥等無助的感覺。例如今年5月,具荷拉曾在社群網站的限時動態寫著「很累也要裝作不累,很痛也要裝作不痛,就這樣一直忍受著生活。外表看起來完好無缺,內心早已破碎不堪」、「再見」等文字。 行動:常談論死亡、濫用酒精或藥物。 改變:睡眠或飲食過少或過量、人格也可能呈現兩極化,變得更退縮或是過度外向。例如崔雪莉,在自殺前接下了一個要面對網友惡評的節目主持,她在節目中面對惡毒的評論仍一派開朗,當時許多人都以為她的憂鬱症已經好了,沒想到最後還是發生憾事。 惡兆:安排身邊的人事物、送走心愛的東西。 如果察覺到了這些警訊,親友們應盡可能騰出時間,尋找安靜有隱私的地點,傾聽想自殺者的心聲,給予他們尊重、包容,且留意是否有立即的危險性。如果自殺者的自殺意圖高,就避免讓他拿到可以傷害自己的工具,或是盡可能待在他們身邊,並聯絡專業人員或醫師,安排救護車和住院。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免付費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打)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恐怖谷理論:機器人好可怕?認識深藏腦內的恐怖谷

在動畫電影《瓦力》(WALL-E)中,雖然是機器人,但長相非常討喜的瓦力,擄獲了許多人的芳心,但是您可能也看過新聞報導,新研發出的機器人,主打著跟人類更加相似,但是它的樣貌卻讓您有種怪異、不寒而慄的感覺,這種現象稱作恐怖谷(Uncanny Valley)。本文將為您介紹恐怖谷理論,了解為什麼人害怕與自己相似,卻非人的物體。 什麼是恐怖谷? 恐怖谷一詞最早是由精神科專家恩斯特∙詹奇(Ernst Jentsch)於1900年提出,但是一直到1970年,日本的機器人專家森政弘(Masahiro Mori)在其論文發表了恐怖谷於機器人身上的應用,以及喜好曲線的變化後,才被廣為使用形容「與人類過於相似的機器人」,隨著這項理論愈來愈廣為人知,也被擴展至形容那些精緻,但是卻引起人不適感的動畫或是人偶、擬真娃娃等。 恐怖谷理論:機器人的好感度變化 如果我們將人對於機器人的好感度畫成一張表格,您會發現表格一開始會由低點等比例上升,低點部分的機器人我們可以將之歸納為,沒有太多人類特徵的機器人,例如:工業用機器人,在這個區間內,機器人與機器其實非常模糊,有些人會將機械手臂稱為機器人,或是許多人家中都會有的清掃機器人,它們的外表看起來完全不像人類,因此我們通常也不會對其有特別的喜愛,只會將其看作是一種機器。 但是,在加入一些擬人的要素之後,人們對機器人的好感度便會大幅提升,像是前面提到的《瓦力》,雖然它沒有跟人類相似的身形,但是製作團隊幫它加上了兩顆大大的眼睛,突然間,我們便覺得它變得好可愛而且充滿人味,理論上來說,人類對機器人的好感度應該會隨著似人特徵的增加一併成長,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當機器人的製造者,將機器人披上人類的皮膚、加上頭髮,試圖讓它們模擬人類的說話方式,人們卻不再認為它們可愛或感覺親近了,因為它們嘗試「變成人類」,但是身為人類的我們,對於如何辨識人類以及如何與人溝通,再清楚不過,只要這些機器人有一點不像人的感覺,無論是動作太僵硬、皮膚不夠真實、眨眼的速度不對等等,我們都能輕易察覺到有哪裡不對勁,並對這些嘗試模擬人類的機器人產生反感,這時,我們對機器人的好感度便會急遽的下降,產生所謂恐怖谷的現象。 不過,每個人的忍受程度不同,因此恐怖谷的區域也可大可小,比較明顯的差別在於,忍受程度較高人的可能會察覺到機器人的不自然,但是還不至於感到害怕。 恐怖谷存在與否的爭議 其實恐怖谷並非一個正式的「症狀」,然而,無論是支持或是反對者,都無法提出確切的證據指出產生恐怖谷的原因。而究竟為什麼人會對過度與人相似的非人物體感到懼怕,充滿了各種說法,像是因為人對死亡或是屍體有恐懼感,而仿真人機器人的行為,可能會讓人跟那些負面感受產生連結,使得我們感到恐懼。 另一方面,也有說法認為,人類會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了解其他人是不是有「異狀」,包括:生病、生理或心理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陌生人,明明我們沒有與他接觸,卻可以透過觀察發現,他的行為有點奇怪或反常,也因此想要跟他保持距離;若將同樣的情況應用在仿真人機器人身上,我們覺得不對勁的時候,便會想要遠離他或者產生厭惡感。 恐怖谷的成因:可能跟基底核相關 根據科學報告(Science Report)的一篇研究,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觀察腦部在觀看過於擬人的機器人時,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結果發現,當機器人表現出怪怪的非人行為時,腦內的基底核(Basal ganglion)活動程度會增加,而基底核跟人體的動作控制與認知有所關聯,當機器人的不尋常動作被基底核發現時,恐怖谷也就產生了。 從這項研究來看,若想要避免恐怖谷出現,也許應該針對「不引起基底核過度反應」的方向來設計機器人,因為就算外觀再怎麼與人類相似,只要機器人的動作無法達到人類那般流暢且自然,恐怖谷的狀況可能還是會不停出現。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癡愛加害者!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常見症狀與治療方法

在電影《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故事中,貝兒代替爸爸被監禁,最後反而愛上了野獸,解除了野獸身上的魔咒。如此浪漫的故事,其實也暗藏一種心理學現象,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或稱作人質情結,指的是被害者對加害者產生情愫,甚至認同加害者的觀點,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情結。《Hello醫師》將於本文帶您認識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典故、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什麼?典故來自這裡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一詞,來自1973年的一宗綁架案。當時2名歹徒搶劫斯德哥爾摩的一家銀行,並且挾持  4位銀行行員,歹徒在與警察僵持了100多個小時後才投降。但事件落幕後,被挾持的銀行行員非但不痛恨歹徒,還和歹徒成為朋友,甚至對警察產生敵意,拒絕出庭指證歹徙,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因此得名。 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愛情觀:傷得越深就越癡迷!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除了可能發生在綁架案的人質、集中營的囚犯身上之外,還可能發生在一般的情侶關係中。一段關係中,如果對方很常說:「如果你愛我,你就會如何如何」、「我真的很愛你,但是怎樣怎樣」,這樣的話聽上去很棒,實際上卻是以愛為名、控制另一半的行為。(推薦閱讀: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我們的身邊可能也有這樣的人,他的另一半常常用言語羞辱、以分手威脅,甚至以冷暴力相逼、不理不睬,但只要另一半送個小禮物,或講一句暖心的話,讓原本想要離開、想要分手的伴侶,又立刻放棄分開的念頭,而且還會對身邊的人說:「他其實對我也很好啊!」這樣的戀愛態度,就屬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人質情結可能出現在你我身上 童年有經歷過家暴陰影的人,的確更容易產生人質情結,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美國知名法庭心理學家史蒂芬諾頓(Steven Norton)表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並非正式的疾病診斷,反而是一種解釋特殊反應的心理學名詞。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症狀的受害者,通常會有以下7種症狀: 對加害者抱持正向看法。 當警方或是政府機關提供協助時,不願意配合辦案。 不願逃跑或是逃跑意願不高。 只相信加害人好的那一面。 認為站在加害者那一邊,就可以降低自己被傷害的機率。 對加害者產生同情,認為加害者本身才是「受害者」,甚至想要拯救加害者。 忠於加害者,甚至不願意離開加害者去接受治療。 如何治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透過諮商或心理治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有機會被治癒的,以下舉例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常見的6種治療方式: 心理教育:告訴受害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相關知識,包括症狀和成因等。 委婉勸說:避免太直接告知加害者的危險特質,這樣可能會讓受害者一心幫加害者辯護。 蘇格拉底詰問法(Socratic Method):詢問受害者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感受如何,有什麼想法,或是他們認為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不帶批判的傾聽:展現出同理心,不要看輕受害者,但也不要給意見,治療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讓受害者可以重拾做決定的信心。 調整認知失調:身處一段強制操縱的關係中,被害人會出現認知失調的現象,所以要幫助他們看清真相,也要鼓勵他們更相信自己。 找出原因:幫助找出受害者潛在的需求,釐清他們從這一段暴力關係中,所尋求的是什麼。(同場加映:認知行為治療!改變慣性思維快又有效) 如果您發現身邊有疑似正在經歷暴力事件,或符合上述描述症狀的親友,不妨幫助他們尋求諮商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焦慮症

難察覺的傷~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我們常說的「心理創傷」,其實廣泛地包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TSD, C-PTSD)。許多人聽過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其實是因為單一、突發的重大事件而造成。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則是由一連串的傷害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創傷。本文將會介紹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成因,以及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之處。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詞大約在1970年代開始被使用,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則到了近幾年才被提出來。雖然許多心理治療師早就知道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存在,但一直到去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簡稱ICD-11)出版之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才成為正式診斷的疾病。 長期的身心傷害會造成創傷 並不是突發事件才會在心中留下傷口,如果經過長時間的生理、心理傷害事件,也會留下陰影,而且有時候,受害者和加害者還有不可分割、難以脫離的關係,這時候就有可能形成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下列舉幾個可能的成因: 童年遭遇情感忽視,父母沒有給予適當的情感支持。 任何形式的虐待、霸凌。 家暴、性暴力。 人口販賣、奴役。 成為戰俘、被監禁。 住在戰區,或是會被戰爭影響到的地方。 複雜性創傷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在被收錄到ICD-11之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其實常常被誤診為人格疾患,這是因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表面上看起來和人格障礙有些相似,需要醫師抽絲剝繭分析,才能給予正確的治療。下列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能的症狀: 逃避任何可能引起創傷回憶的情景。 回想起創傷事件會感到頭暈、噁心。 對自己或是他人失去信任感。 難以入睡,平時也很難專心。 沒有任何信念、心靈寄託。 但以上幾個症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可能出現,所以醫師又提出幾個關鍵性的症狀: 在難以脫離或是無法脫離的關係中,受到長期或是重複的創傷,又或是接連不斷的創傷。 自覺或不自覺的情緒重現,不斷重複經歷創傷,甚至是做惡夢。 過度補償的行為,或是過度討好他人。 如果符合以上症狀,則代表可能是罹患了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必須配合適當的治療。治療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宗旨就是安定患者,治療師要幫助患者把過去的創傷和現實分隔出來,雖然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聽起來很嚴重,但只要配合治療,還是有機會治好的。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