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人際關係

如何增進夫妻關係?教你4招帶你重燃愛火

剛陷入熱戀時,情侶的親密關係一定是熱情如火,但當感情發展穩定,進入結婚、生小孩後,相對於其他生活中的各種需求,性生活可能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然而,即使為了孩子或其他的人生目標而犧牲奉獻,但並不代表你必須放棄性生活,《Hello醫師》提供你4大撇步增進夫妻關係,讓你的婚姻生活能夠更加幸福! 1. 多溝通並用心傾聽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ical phychology) 發表的研究顯示,夫妻之間仍可找回當初的熱情、喚醒對彼此的慾望,重點如下: 雙方都必須發自內心,願意將時間投資在這段關係上 真誠地把自己的需求展示給對方 練習傾聽、感激與支持對方 你本身對伴侶所做的種種反應與行為舉止,都會透露出你是否做到上述的重點。 你可以透過與伴侶多聊天、溝通,來挽救性生活。由於沉默是所有夫妻關係的毒藥,坦承並用心傾聽自己與伴侶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若你的伴侶正在生氣,且不想當下跟你討論,那麼請給他們一些自己的空間,即使這會讓兩人的關係變得疏遠,也請不要催促對方,當你的伴侶有了所需的時間去好好思考時,2人可以隨時再回到這個話題上。 2. 記得多說「我愛你」 經歷長期生活,感情容易變淡,或變得把對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容易讓人忘了對彼此說出:「我愛你」,這就是你必須調整的部分,向伴侶表達你愛他不只是個浪漫的舉動而已,這也會讓你的伴侶明白你仍愛著他,且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時光;即使你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性愛,但這並不會改變你對他的愛。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也認同,愛並不是只有性而已。兩人相處時的氛圍比性高潮要重要得多,多花一些時間探索開發彼此的身體,一起洗澡、悉心照顧他的頭髮和肌膚,這些舉動都會讓伴侶們重燃愛火。(推薦閱讀:無性婚姻有關係!夫妻想愛4招增激情) 3. 擁抱和親吻很重要 有時你需要的性愛頻率,可能與你的伴侶不同,但請別讓它成為2人之間的問題,建議找個你的伴侶心情好的適當時機,然後告訴他你的想法,透過努力溝通,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雙方的解決方案。擁抱和親吻對親密關係也很關鍵,就算你不想要性愛,還是可以像以前熱戀時一樣地擁抱並親吻你的伴侶吧!(推薦閱讀:超實用性愛技巧!專家教你破解愛愛 9 大地雷) 即使性是個難以啟齒的話題,但其實性生活對伴侶關係來說,比很多其他的事情重要,因此請別忽視它,要讓一件事情開花結果,需要平常生活時就得細心呵護,讓伴侶彼此保持熱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乎它並好好經營! 4. 一起嘗試新事物 平時夫妻之間可能會因為工作忙碌,下班回家後筋疲力盡,沒有精力與對方聊天,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而忽略了與對方溝通交流的重要性;每週不斷重複一樣的生活模式,彼此的感情終究會歸於平淡。 建議各位可與伴侶討論,每週至少共同嘗試一件新事物或培養相同的嗜好。無論是規劃一日遊、參加舞蹈課、健身,還是固定幾天出去餐廳用餐,享受2人的甜蜜時光,都有助於增進彼此的感情,並減輕在日常生活中所累積的壓力。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過度換氣:定義、症狀、原因、治療與改善方式

過度換氣的定義過度換氣(Hyperventilation)意即頻率又快又深的呼吸,又稱過度呼吸,或超呼吸。通常健康的呼吸活動會在吸入與呼出的二氧化碳之間達到平衡,一旦過度換氣,呼出的二氧化碳量就會大於吸入的量,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濃度快速降低,破壞體內平衡。而體內低濃度的二氧化碳,會導致供應腦血流的血管變窄,減少腦血流供應,發生頭暈及手指發麻等症狀,嚴重的過度換氣甚至會使人喪失意識。 對某些人來說,過度換氣不常見,僅是遭遇壓力或恐懼的偶發性驚恐反應。但對有過度換氣症候群(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的人來說,過度換氣的現象會因為情緒狀態起伏(例如憂鬱、焦慮或憤怒),而頻繁發作。若需要更多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過度換氣的症狀過度換氣的症狀包括: 感到焦慮、緊張或緊繃。 頻繁嘆氣或打呵欠。 心跳加速,心臟好要跳出來。 頭重腳輕、暈眩、重心不穩。 手、腳及嘴巴周邊感到麻木或刺痛。 胸悶,胸口感到壓迫或疼痛。 下列是較少發生,且可能較不明顯的其他症狀,不過仍然與過度換氣有關: 頭痛。 放屁、脹氣、打嗝。 抽搐。 冒汗。 視力變化,如視力模糊或視野狹隘。 注意力或記憶出問題。 失去意識、昏倒。 以上可能沒有列出所有症狀,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若出現上述症狀、反覆出現上述症狀,或對症狀有任何疑惑,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都不太一樣,建議與醫師討論,以獲得最妥善的照顧。此外,過度換氣可能十分嚴重,症狀持續20-30分鐘,若出現下列症狀,請群求醫療協助: 第1次過度換氣發作。 即便嘗試居家療法,過度換氣的症狀仍然持續惡化。 疼痛。 發燒。 出血。 過度換氣的原因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過度換氣,最常見的原因是焦慮、驚恐、緊張或壓力,通常會以恐慌症的形式發作。其他可能導致的因素包含: 出血 使用興奮劑 用藥過量,如過量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 嚴重疼痛。 懷孕。 肺部感染或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或氣喘(Asthma)。 心臟疾病,如心臟病發作。 糖尿病酮酸中毒,即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併發症。 頭部受傷。 前往海拔超過1800公尺的地區。 罹患過度換氣症候群。 下列危及性命的問題也可能造成過度換氣:心臟問題、肺部問題、神經系統問題、感染、肝病、藥物交互作用或藥物中毒。 過度換氣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醫師。 醫師將會快速檢查患者的呼吸與循環系統,若對生命沒有立即威脅,醫師將詢問病史,並進行身體檢查,並排出各個可能的原因。檢查時,醫師可能會替患者實施靜脈注射,並在評估過程中連接監控設備。下列是醫師可能進行的檢查: 動脈血檢查等其他血液檢查 胸部X光 肺部灌流或通氣掃描 胸部電腦斷層掃描 心電圖 若醫師懷疑患者不單純是罹患過度換氣症候群,而可能有更嚴重的疾病,醫師可能會建議住院治療,以進一步檢查與觀察。 如何治療過度換氣? 若過度換氣急性發作,保持冷靜十分重要。若有人在旁邊引導,較能幫助呼吸頻率緩和下來。發作期間的治療目標也是試著降低呼吸頻率,以增加體內的二氧化碳的濃度。 居家照護 噘嘴式呼吸。 慢慢將氣吐入紙袋或呈杯狀的雙手,並只從紙袋或手心呼吸一下。 嘗試將氣吸入腹部(橫膈膜),而不是只吸到胸腔。 屏住呼吸,維持10-15秒。 吸一大口氣,閉住2~3秒再吐掉,並重複幾次。 閉上嘴巴並交替鼻孔呼吸,直到呼吸恢復正常。 有些人可能會發現進行劇烈運動時(如快走或慢跑),使用鼻子吸氣、吐氣,能改善過度換氣的情形。 減少壓力 若患有過度換氣症候群,且處於焦慮或壓力的狀態,就可能需要尋求心理師的幫助,或學習紓壓以及呼吸技巧。 針灸治療 針灸能有效治療過度換氣症候群,是一種中醫替代療法,有助於透過減輕焦慮來減緩過度換氣的嚴重程度。 藥物治療 根據嚴重程度,醫師可能會開立處方藥物,可能的藥物如下: 阿普唑侖(Alprazolam,商品名:贊安諾Xanax) 多慮平(Doxepin,商品名:Silenor) 帕羅西汀(Paroxetine,商品名:克憂果Paxil) 改善過度換氣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過度換氣: 冥想。 交替使用鼻子、腹式呼吸及全呼吸法。 鍛鍊身心,如太極拳、瑜伽或氣功。 定期運動,包含跑步、走路、騎自行車等活動。 若過度換氣,請保持冷靜,並練習上述呼吸法,使呼吸漸漸平緩,並看醫師追蹤病情。過度換氣不是不治之症,可能是因為身體已出現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才會發作,醫師可以幫助找到問題的根源,並尋找適合的治療方式。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壓力管理

Me Time了嗎?安靜獨處20分鐘超關鍵

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繁雜聲音,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耳朵及頭腦似乎總是在工作,絲毫沒有安靜休息的時間。而隨著愈來愈多人開始接觸瑜伽和冥想,人慢慢意識到安靜獨處的重要性,因此也就有了「Quiet Time(安靜時光)」、「Me Time(獨處時光)」等概念。對此,以下將列出安靜時光的2大關鍵,讓身心靈可以在休息中得到滿足。 1天安靜20分鐘排除干擾 人為什麼要有安靜的時間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身體需要,這也是醫療機構禁止吵鬧喧嘩的原因,若配合冥想治療,更能幫助緩解疼痛。美國紐約大學郎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心理學家邦妮馬克斯(Bonnie Marks)表示,正念(Mindfulness)對健康老化很重要,建議1天安靜20分鐘,並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早晨或中午都是很好的時段。 由於現在的人長期處於高壓力的環境下,以至於我們在思想上容易變得疲乏,若沒有一個安靜的時間,人的注意力就會下降,造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減弱。因此,懂得排除加重腦部負擔的干擾源就是關鍵了,依照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ve Theory,簡稱ART)的闡述,人在相較安靜的環境下,腦部可以自行修復其認知系統,因為這時候它所需要負荷的壓力是低的。 安靜提升神經生成變開朗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腦成像與分析中心的研究,完全的安靜能大大提升腦部海馬體(Hippocampus)的神經增生(Neurogenesis),這不但可以幫助學習及記憶力,還能改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和憂鬱(Depression)症狀。 人在安靜的狀態下,腦部會自動切換成既定的一套系統,它讓我們可以進入潛意識中,因此人會放空、自我冥想,同時在思想和情感上也比較能同理人。您會發現,當專注在安靜的氛圍中,頭腦會更加清醒,更知道事情的先後秩序,較不容易手忙腳亂,因為多了時間思考和省察。 此外,安靜能幫助沉澱一天發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好或不好的感受,我們不是機器人,而是富有情感的活人,建議睡前利用5~10分鐘的時間,細細思想值得感恩的事物,相信人也會變得更樂觀開朗。


情緒障礙

裝沒事就是有事?高功能憂鬱症是什麼?6大潛在特徵要注意

現代人生活及工作壓力大,有時縱然「心有千千結」,外表卻總是假裝正常;在憂鬱症(Depression)患者中,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雖非正式診斷,也不是臨床疾病術語,但許多現代人在生活上表現正常,也有不錯的工作成就,卻可能已出現一些持續性行為,連自己都不易察覺。讓《Hello醫師》帶您了解什麼是「高功能憂鬱症」?有哪6大特徵要特別注意。 深夜裡總是覺得惆悵,偶爾失眠或睡太多嗎?生活上,也許看起來一切順利,能正常地與人互動,但卻偶爾出現悶悶不樂的情緒,即使看起來沒有異狀的人,也可能是憂鬱症(Depression)的患者。事實上,有種憂鬱症稱為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比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更難被察覺或發現,因為通常患有高功能憂鬱症的人,在生活上的表現正常,成就甚至也不錯,所以旁人不太容易發現,連患者自己可能也不會察覺。以下帶你一起認識什麼是高功能憂鬱症。 什麼是高功能憂鬱症 高功能憂鬱症屬於「非典型」的憂鬱症用詞。在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TR)中,僅出現「持續性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PDD),即綜合輕度憂鬱症(Dysthymia,又稱低落性情感疾患)及慢性重度憂鬱症(chronic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有專家將「高功能憂鬱症」行為,解讀為屬於「持續性憂鬱症」,但並未獲得普遍認同,甚至認為會誤導民眾。 雖然「高功能憂鬱症」目前未被公認為臨床疾病診斷及正式專業術語,仍被部分專家視為有助於描述人們「每天與情緒低落共存,但日常生活仍照舊未受影響」的行為;其重點在於「高功能」,也就是說,雖然可能有「憂鬱症」症狀,但在生活、家庭或工作上,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力而為。 不過,「高功能憂鬱症」的行為特徵,可能因人而異;以下列出可能的6種潛在特徵: 高功能憂鬱症的6種潛在特徵 1. 經常拒絕社交邀約 美國肯塔基州綜合護理中心(Mountain Comprehensive Care Center)的精神科醫師傑森・斯坦伯(Jason Stamper)表示,罹患高功能憂鬱症的人仍可以正常上班、與人互動,但下班後,他們可能會拒絕和朋友一起逛街。某種程度上,他們傾向孤立,並維持有點距離的人際關係。 2. 伴隨健康問題 心理常可能影響生理,生理也可能反過來影響心理,兩者具相關性;所以身體潛藏的生理疾病,也可能引起憂鬱症。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綜合憂鬱症中心的臨床醫師蜜雪兒・里巴(Michelle Riba)表示,有些併發(Co-Occurring)的醫療狀況 ,例如糖尿病(Diabetes)或癌症(Cancer)等,可能造成壓力並進而導致憂鬱症,而另一方面,憂鬱又會降低免疫力(Immunity),使人更容易生病。 3. 睡眠習慣改變 無論您是難以入睡、經常整夜失眠或有嗜睡問題,都可能是憂鬱症的一種警訊,而且睡不好的話,還會讓症狀更劇烈。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精神病學教授卡羅爾・蘭道(Carol Landau)表示,良好的睡眠品質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4. 擔心或焦慮 說到憂鬱,我們通常會和悲傷做連結,以至於忽略另一種也很有關係的情感:焦慮。大多數人認為焦慮的表現可能是恐懼,但斯坦伯醫師表示,其實焦慮會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例如,精神上感到不安、混淆(Confusion)或甚至有肚子不舒服的情況。 5. 重視工作的A型人格者 經濟狀況良好且受過教育的人,也會罹患高功能憂鬱症。斯坦伯醫師表示,「高功能憂鬱症」族群往往受過高等教育,且有不錯的工作,但縱使有高學歷或富裕的身家背景,他們在工作上往往承受巨大的壓力;其實,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也是一種增加憂鬱症風險的生活習慣。 6. 對某物依賴或上癮 蘭道教授表示,如果感到悲傷、孤獨或出現其他心理不舒服的感受時,可能會藉由飲酒來麻痺這些負面感受;其實,飲酒過量不僅對身體不好,也可能已有物質濫用成癮(Substance abuse)的風險,需要從更多層面進行治療。若人們開始對某種物質上癮,特別是毒品和酒精,更容易加重憂鬱、焦慮和睡眠問題症狀,進而更削弱我們對抗這些心理疾病的能力。 如何確認自己是否有高功能憂鬱症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的心理學家邁克爾・西爾弗曼(Michael E. Silverman)表示,如何判斷是否罹患高功能憂鬱症,取決於個人如何定義,因此不一定要臨床介入,或像重度憂鬱症需要正式診斷。 相較之下,重度憂鬱症是一種正式的精神疾患(Psychiatric disorder),專家會依照臨床指引,為病人開藥治療或採取適合的治療方式,但並不代表心理治療對高功能憂鬱症無效;如果你符合上述特徵,或時常覺得沮喪、悲傷,建議應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成癮

物質濫用和上癮

物質濫用和上癮的定義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又稱藥物濫用,是當人不顧後果使用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藥物、酒精、毒品等,所稱的現象;而會影響心理和精神狀況的物質,如酒精和娛樂性毒品等非法藥物,若過度使用,就會造成上癮(Addiction),並衍生出許多生理、社會、精神甚至犯罪方面的負面問題。 物質濫用和上癮有多常見 物質濫用和上癮十分常見,但可透過控制風險因素降低發生的機率,請諮詢醫師了解更多資訊。 物質濫用和上癮的症狀物質濫用和上癮的症狀如下,不過有些症狀未被列出,若有疑問請諮詢醫師。 使用的物質具危險性,或藥效發作時會讓人處於危險。 所用物質會讓人觸法。 人際關係出問題。 對該物質的劑量耐受性(Tolerance)愈來愈高。 一段時間沒使用時會出現戒斷症狀,並會繼續使用該物質,以得到舒緩的效果。 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明知有害,卻仍持續使用。 生活完全繞著讓人上癮的物質打轉。 不再從事以前喜歡的活動,或社交退縮。 什麼時候要看醫師 若有上述症狀或任何疑問,都請就醫。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跟醫師討論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物質濫用和上癮的原因造成物質濫用的原因很多,像香菸和酒精,是最多人從青少年甚至童年時期,就開始使用的有害物質。研究顯示,早期童年缺乏家庭關愛、適當照料和父母依附感的小孩,日後會有較高的機率產生物質濫用和上癮的現象。若父母或照護者自己就有物質濫用的問題,那小孩長大後,也會更容易重蹈覆轍。 此外,小孩的社交圈也會影響日後物質濫用和上癮的情形。例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想融入特定團體,或克服害羞的個性,但因本身缺乏健康的社交因應能力,而選擇嗑藥、喝酒、抽菸等,來博取同儕的認同。而不管大人小孩,當許多人面臨分手、喪偶、受虐等問題帶來的精神壓力時,如果缺發健康的因應能力,也有可能轉向毒品或酒精等物質取得慰藉,並誤入濫用和上癮的歧途。 物質濫用和上癮的風險因素物質濫用和上癮的風險因素包括: 社交關係。 壓抑性格。 毫無預警襲來的生活問題。 期望生活的空洞能被填補,或有重大的需要無法被滿足。 身邊有人有物質濫用和上癮的情形。 有心理或精神方面的問題。   物質濫用和上癮的診斷與治療本文資訊不能用於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請諮詢醫師取得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如何診斷物質濫用和上癮 醫師可能會參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來診斷患者是否又上癮的情形。 如何治療物質濫用和上癮 治療的方法會因人和所接觸的物質而異,例如行為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應付對物質的渴望,以及學習避免復發的方法。有時醫師也可能開立其他藥物,為患者減輕戒斷症狀的痛苦和對物質的渴望。而很多時候,會濫用物質的人也會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同時接受治療和諮商,才能改善物質濫用的問題。 雖然大部分的物質濫用者,都自認有能力可以靠自己成功戒斷,但多數人嘗試過後,其實都做不到。這是因為根據研究,長期濫用物質會改變大腦的功能,讓人更容易屈服於想用藥的衝動之下。而他們對物質的渴望,並不會因為停止使用而消失,所以在戒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患者復發。 物質濫用和上癮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應對物質濫用和上癮: 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 戒菸戒酒 運動 維持健康均衡的飲食 保持社交生活和社會連結 察覺壓力的存在和它的來源 經常與親友等親近的人分享心事 若有問題請諮詢醫師,以瞭解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法。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複雜性悲傷

複雜性悲傷的定義失去摯愛是一件很痛苦,卻十分常見的事。一般人遇到這種情形,通常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悲傷、麻木,甚至罪惡和憤怒。不過這些感覺通常會隨著時間消逝,讓人得以走出傷痛。 但是當失去的感覺不管過多久,都沒有改善,卻一直讓人感到很無力,就叫複雜性悲傷(Complicated grief),或持續複雜哀慟疾患(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disorder),會讓人陷在痛苦的情緒裡面很久,且感覺很強烈,使之無法重拾原有的生活。 每個人經歷傷痛的過程都不同,但如果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走出以下1種或多種困難,就屬於複雜性悲傷,並可能需要靠專業協助,才能使內心恢復平靜: 接受失去的現實 允許自己感受失去帶來的痛苦 適應失去摯愛後的生活 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 複雜性悲傷有多常見 請與醫師討論可能的原因。 複雜性悲傷的症狀常見的複雜性悲傷症狀有: 想到摯愛時會感到強烈的悲傷和痛苦 除了摯愛的失去,不太會關注其他事情 極力避免會讓人想起摯愛的事物,或對能讓人想起摯愛的事物過度執著 對失去的摯愛有強烈的渴望和思念 有困難接受死亡 感到麻木或抽離 對失去充滿怨懟 覺得人生了無新意 易怒、煩躁 無法信任別人 不再能享受人生,或無法回想和摯愛有關的美好回憶 在失去摯愛後的幾個月內,經歷上述現象都是正常的,但當這些症狀始終無法消失,甚至變嚴重,就屬於複雜性悲傷。另外,以上可能並未包含所有症狀,若有問題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出現上述症狀或有任何疑問時,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諮詢醫師才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複雜性悲傷的原因複雜性悲傷通常是因摯愛過世而引起的,如果很親近的家人或配偶突然逝世,就可能會讓人很難接受,並一直傷心好幾年,以致影響個人的人際和工作關係。複雜性悲傷通不像憂鬱症(Depression),會有生理上的致病原因,例如基因、體內化學平衡、個性或環境。 複雜性悲傷的風險因素複雜性悲傷的眾多風險因素如下: 摯愛意外地或暴力地死亡,例如經歷車禍、謀殺或自殺 喪子 和死去的人有非常親密或依賴的關係 缺乏支持系統或能給予支持的朋友 有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的疾病史 有童年創傷,例如被虐待或拋棄 對人生的改變缺乏抗壓力和適應力 有其他重大的生活壓力來源 複雜性悲傷的診斷與治療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資訊。 複雜性悲傷如何診斷 經歷悲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過程,因此複雜性悲傷很難確診,目前心理醫學界對症狀持續多久才算確診,也沒有一致的標準。有些醫師會在患者失去摯愛後的幾個月,發現症狀沒有減緩後確診;有些醫師則會在患者症狀出現超過6個月,並發現症狀有持續且強烈的現象時確診。 另外,複雜性悲傷跟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有時甚至會同時出現,因此得到正確的診斷很重要。以下是醫師可能用來診斷複雜性悲傷的標準: 過世的人和患者十分親近 悲傷的症狀過一陣子仍沒有明顯減緩的徵兆 悲傷的狀況嚴重影響到患者正常生活的能力 複雜性悲傷如何治療 醫療人員會根據患者的症狀,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有時可以治療此症,其方法與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類似。患者可以透過這種治療方式得到以下助益: 認識關於悲傷的反應以及複雜性悲傷的症狀、適應失去的能力,並重新定義人生目標。 和失去的摯愛展開假想對話,透過重述經歷死亡的過程,讓自己不要對關於摯愛的想法和畫面感到那麼心疼和痛苦。 探索和處理情緒。 增進自己應對傷痛的能力。 減少怪罪和罪惡的感覺。 藥物 目前還沒有很多關於複雜性悲傷治療藥物的研究,但對同時經歷憂鬱症的人來說,服用抗憂鬱藥或許會對病情有幫助。 複雜性悲傷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或許能幫助患者應對複雜性悲傷: 遵守醫療計畫,定期進行心理治療或服藥。 多運動,因為可以減緩憂鬱、壓力和焦慮,並幫助轉移注意力。 好好照顧自己,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維持健康的飲食,並不要用毒品、酒精等物來紓壓。 訓練自己對抗壓力、管理壓力的能力,不要讓自己陷入憂鬱、暴食等不健康負面情緒和行為中。 和自己信任的人保持聯絡,不要孤立自己,需要時才有人給予支持。 事先規劃特殊節日的度過方法,找到一個能讓人無憂的慶祝方法,因為節慶、紀念日等重要節日,特別容易勾起對摯愛的痛苦回憶。 學習新事物,例如煮飯、理財等,特別當您是那種對摯愛很依賴的人。過程中可以向親友尋求協助,或報名相關課程。 加入支持團體,雖然您可能不會想在失去摯愛後馬上加入,但或許能讓您在那裡找到同病相憐相惜的對象,並發展出別具意義的人際關係。 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並找出最適合您的治療方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急性壓力反應

急性壓力反應的定義特殊壓力事件發生後引發的某些症狀,就稱為急性壓力反應(Acute stress reaction)。「急性」表示這樣的症狀發作快速,但一般不會持續太久,而引發這種狀況的事件通常非常嚴重,例如嚴重的意外、突然喪失至親或其他創傷事件等。 除此之外,路上的交通事故每年都會導致許多傷亡人口,這類非預期事故也會對人造成直接或間接影響。急性壓力反應也可能是性侵或家暴案件的後果。 急性壓力反應有多常見 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急性壓力反應的症狀急性壓力反應的症狀通常會在壓力事件後幾分鐘或幾小時內發作。一般很快就會穩定下來,不過有時候也會持許幾天或數週。下列為急性壓力反應的可能症狀: 焦慮、情緒低落、易受刺激、情緒起伏、睡眠品質不佳、不易專心、想獨處等心理症狀。 夢境一再重複或回憶重現(Flashback),這些畫面帶有侵入性且令人不悅。 避開會引發回憶的事物,如避開人、對話或其他情況,因為這些事物會引起痛苦和焦慮。 莽撞或具有攻擊性的行為,有自我毀滅的特性。 感覺麻木或抽離感。 生理症狀可能有: 心悸 噁心 胸痛 頭痛 腹痛 呼吸困難 可能有些症狀未列出。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上述任何徵兆或症狀,亦或是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各有不同,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合您的治療方式。 急性壓力反應的原因急性壓力反應通常由下列因素導致: 嚴重意外 突然喪親 創傷事件 交通事故 性侵 家暴 急性壓力反應的風險因素具下列經驗的人會有罹患急性壓力反應的風險: 經歷恐怖攻擊事件 經歷重大災害 經歷戰爭 軍人也有更高的風險會發生急性壓力反應 急性壓力反應的診斷和治療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作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更多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急性壓力反應 更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治療急性壓力反應 急性壓力反應也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療,因為通常隨著壓力事件結束且有好好處理的話,症狀就會消失。不過了解造成症狀的原因,並和朋友或家庭成員討論壓力來源也許會有幫助。不過有些人有的症狀可能較嚴重,或會導致長期的症狀,這時下列3種方式可能有幫助: 1.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BT)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透過聊天來進行的療法,這種治療方式會使用某些思考方式可能引發或強化的特定心理健康問題為基礎。治療師會幫助您了解自己當前的思考模式,並找出所有具傷害性、沒有幫助以及錯誤的認知或想法。 這個治療方式目標是改變您的思考方式,避開這些想法並協助您建立更實際且更有幫助的思考模式。用來治療急性壓力反應的認知行為治療又稱為以創傷為焦點之認知行為治療(Trauma-focused CBT)。 2. 心理諮商 若症狀持續或很嚴重的話,心理諮商可能是個選擇。心理諮商能幫助您探索自己面對壓力和壓力症狀的方式。心理諮商一般由當地醫療單位提供,不過有些慈善團體提供線上資源和生命專線諮商(Helpline)的方式,也很有幫助。 3. 藥物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是一種能幫助舒緩因壓力荷爾蒙引發身體症狀的藥物。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不具成癮性,不是鎮定劑(Tranquilizer),也不會導致頭暈或影響表現,平時若需要時可以使用。 地西泮(Diazepam):是一種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鎮定劑。一般很少使用,通常會只會在特殊案例下短期使用。這是一種具成癮性的藥物,而且會在使用後幾天效果就不再明顯。 急性壓力反應的生活調整和居家療法若有任何問題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合您的治療方式。


成癮

毒品可分幾級?吸食後會產生哪些後遺症?介紹毒品與物質濫用在台灣狀況

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中心(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簡稱UNODC)於2019年6月發布的《2019年世界毒品報告》(World Drug Report 2019)指出,全球的吸毒狀況加劇,毒品對健康的危害比我們想得更嚴重,目前全球有藥物濫用問題的人數達3千5百萬人,2017年時估計吸過毒的人達2.7億,其中15~64歲的人口中,約5.5%的人在前1年吸過毒。 根據英國劍橋大學成立的世界數據資料庫平台(Our World in Data),在2017年做的統計,在台灣,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包括過度使用酒精、鴉片類毒品及藥物和其他毒品,直接導致了954人死亡,間接導致死亡的人數想必更加龐大。 毒品在世界各地都是一大問題,不只有台灣,許多國家都嚴格禁止毒品的使用;不論攜帶或吸食都屬於違法行為,《Hello醫師》以下將帶大家深入了解各種毒品的類型、分級,以及人體在吸毒後可能會產生的8種後遺症。 毒品和成癮物質分4類 毒品和一些藥物,都會對大腦的中樞神經產生影響,但其作用不盡相同,因此分成以下4類: 中樞神經抑制劑(Depressants,又稱鎮靜劑):一般用途為鎮靜或麻醉,能減緩或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讓腦部的訊息傳遞變慢,少量的抑制劑會讓人感覺放鬆、較無拘束。然而,若大量使用則會導致嘔吐、意識不清、甚至死亡。(延伸閱讀:用不好變毒品!麻醉止痛藥使用與分類) 此外,中樞神經抑制劑還會讓你更難以專心、反應變慢,甚至無法反應,所以服用抑制劑的人必須避免操作重機具、開車。幾種常見的抑制劑有酒精、大麻、鴉片類藥物(例如海洛因、嗎啡)、苯二氮平類(例如安眠藥)。 中樞神經興奮劑(Stimulants):和抑制劑相反,興奮劑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能使腦部訊息傳遞加速,使人感到更有警覺心和自信,同時心跳加快,血壓體溫上升,食慾減退、易怒、失眠,大量服用可能產生焦慮、恐慌、癲癇發作、胃痛、妄想等症狀。咖啡因、尼古丁、安非他命、古柯鹼,都是興奮劑的一種。 中樞神經迷幻劑(Hallucinogens,又稱迷幻藥):會扭曲現實、令人產生幻覺,甚至幻聽,情緒異常興奮、緊咬牙關、恐慌、妄想、胃部不適及嘔吐等症狀。K他命、一粒沙、天使塵(PCP)、蘑菇(Psilocybine)、大麻,皆屬於迷幻藥的一種。 吸入性濫用物質:例如吸食強力膠或有機溶劑,這種吸食行為被稱為「煉丹」。另外還有吸笑氣(Nitrous oxide,學名為氧化亞氮)、使用含亞硝酸酯類(Nitrites)成分的物品等。 不只毒品,菸酒咖啡因也會上癮 容易成癮的性質,再加上對人體的危害,讓這些藥物和有毒物質,被稱為「毒品」,不過根據以上的分類,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物質不乏安眠、麻醉藥物、香菸中的尼古丁,甚至是酒精及咖啡因也都對大腦有相當的影響,這些物質若是濫用,也很容易像毒品一樣成癮,對健康產生相當危害。因此,除了戒菸,飲酒或喝咖啡也都應適量,以免上癮。(推薦閱讀:壓力大來根菸好嗎?女性抽菸的動機與健康危害) 常見的毒品依法分為4級 根據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毒品分為四個等級有數百種,以下列舉較常見的毒品種類: 第1級:海洛因(Heroin,俗稱白粉)、嗎啡(Morphine)、鴉片(Opium)、古柯鹼(Cocaine)及其相類製品。 第2級:罌粟(Opium poppy)、大麻類的例如大麻(Marihuana)、安非他命(Amphetamine)、搖頭丸(為俗稱,主成分為MDMA,學名為亞甲二氧甲基苯丙胺)、一粒沙(LSD,學名為麥角二乙胺),其他俗稱還有搖腳丸、加州陽光、Elisa等。 第3級:FM2(俗稱約會強暴丸,Flunitrazepam,學名為氟硝西泮),通常製劑每顆為兩毫克。另有小白板(為俗稱,Triazolam,學名為三唑他)、K他命(為俗稱,Ketamine,又稱愷他命、K粉)、一粒眠(為俗稱,Nimetazepam,學名為硝甲西泮或硝甲氮平,又稱紅豆、K他命五號)等。 第4級:蝴蝶片(為俗稱,Alprazolam,學名為阿普唑他)、安定(為俗稱,Diazepam,學名為二氮平,又稱煩寧) 等。 長期使用毒品,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很難回復的,例如常見的警語:「拉K一時,尿布一世。」K他命(Ketamine),除了是毒品濫用的前3名,也是在台灣青少年間最氾濫的毒品之一。 吸食毒品後的8種常見後遺症 毒品除了會導致長期成癮、難以戒斷外,在吸食後,短時間內也會嚴重影響身心狀況,嚴重還可能直接死亡,以下8種為吸食毒品後容易出現的後遺症: 睡眠減少或睡眠習慣改變。 食慾不振。 多話、情緒不安。 反應過度激烈。 精神常處於緊張、亢奮。 妄想及行為暴躁、血壓上升。 意識模糊不集中或精神恍惚。 嚴重者會精神分裂並致死。 台灣毒品及藥物濫用問題有些仍無法可管 根據法務部進行的《台灣毒品盛行率之比較研究》指出,2012 年全球毒品盛行率約為 5.2%,台灣約為 1.29%。台灣各類毒品的盛行率,除搖頭丸略高於平均值外,其它毒品盛行率均低於全球,台灣的毒品問題雖然看似無國外嚴重,但民眾切勿掉以輕心,因為除了常見毒品外,安眠藥及其他藥物的濫用,也是一大問題。 而且根據報導,目前聯合國揭示的新興毒品有971種,預計2019年底將會破千,而國內新興毒品只有列管348種,代表有600多種的藥物和毒品濫用,在台灣仍無法可管,因此,除了立法更需要努力外,讓民眾對藥物和反毒的知識普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少一份毒品,多一分健康;吸毒一時,終身危害。 ※ 戒毒諮詢專線:0800-770-885(0800-請請您-幫幫我)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忘記或害怕想起來?心理防衛機制是什麼?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法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這句話是電影《返校》的知名台詞之一,事實上,不論是真的忘記了,還是只是害怕想起來,在心理學上都屬於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s),一個最初由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的概念,也就是潛意識用來保護內在自我(Inner Self)的策略(Unconscious Strategy),以維持一個人的人格和自我意象(Self-image),並且幫助降低焦慮感和負面想法。 協調超我與本我的衝突 佛洛依德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3個層面: 本我(Id):負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 超我(Super-ego):屬於人格中的道德部份,由道德原則支配。 自我(Ego):由生物慾望和社會規範相互協調,所折衷而產生的。 防衛機制就是自我用來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衝突的方法,不過防衛機制並不是想阻擋我們邪惡的想法,而只是想減少讓我們產生低自尊(Low Self-esteem),並消除我們對自己失望的想法。 另外,防衛機制可以幫我們減輕壓力、有效地轉移我們對自己的不合理信念(Irrational Belief),所以防衛機制並不全是壞事,只有當一個人太常運用防衛機制,才算不健康。 防衛機制及實際應用 多數心理學家認為,防衛機制也有原始及成熟之分,防衛機制愈原始,也代表行為會愈接近兒童時期的防衛機制,比較簡單,且不會太持久。 不過,隨著防衛機制成熟,作用的時間會更長,影響人格的層面也會比較深。以下依照成熟度,分別介紹12種防衛機制: 原始的防衛機制 否認作用(Denial):一般來說,否認作用會讓人拒絕接受現實,或假裝某個傷人的想法、事件、行為從來沒有發生過。例如有些沉醉於酒精的人,他們會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酒精上癮者,並會不斷強調自己的事業或是感情關係多成功。 退化作用(Regression):根據佛洛伊德理論,當一個人承受過多壓力,就有可能回到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Stages)的口腔期(Oral Stage),行為反應都會變得像個小孩子一樣,因為這樣可以讓人感到比較有安全感,也比較開心。 行動化作用(Acting Out):指的是以較極端的方式來宣洩心中的負面情緒,比如有的人生氣時會丟東西、捶牆壁,或甚至是自殘。小朋友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大聲哭鬧,也屬於行動化作用。 解離作用(Dissociation):小時候經歷過家暴的人,特別容易發生解離作用。解離是指一個人失去時間感,或是暫時失去人格完整性,所以有可能失去某些片段的記憶,例如電視劇中常常出現的車禍喪失記憶的橋段,其實就是解離作用。(家暴會有什麼影響?請看:家暴缺乏愛~小孩變成霸凌者的原因) 投射作用(Projection):指的是將自己沒辦法接受的想法或舉動,施加於其他人身上,或是推卸責任藉此得到解脫。舉例來說,有的人會很氣自己的另一半沒在聽自己說話,但事實上,往往是生氣的那個人,對另一半說的話常常心不在焉。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指做出的行為和心裡的想法總是相反,例如有些男生喜歡捉弄自己喜歡的女生。 比原始成熟一點的防衛機制 潛抑作用(Repression):在佛洛伊德的理論中,潛抑作用是最基本的防衛機制,只要遺忘造成心理創傷的事件,就不會再度受傷或是被事件影響,例如電影《返校》的台詞「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替代作用(Displacement):將接收到的情緒反應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特別是身邊親密的人。比如說,在工作上被上司責備,員工不會反擊回去,但是回家後,可能會對自己的家人或是寵物大吼大叫。 理智化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指的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是某件事的結果不如預期,會想出一套說詞來安慰自己。 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指的是用看似合情合理的藉口去解釋某個行為,例如一個人遇到非常完美的對象,卻一直說服自己,對方可能有什麼讓人難以接受的缺陷。 抵消作用(Undoing):或稱抵消行爲的效果,指的是一個人試圖挽回下意識傷人的行為或是話語。比如說,某個人對著身邊重要的親友,下意識講了一句很傷人的話,那麼他接下來會花很多時間去誇獎對方,彌補前面講出來或是做出來的事情。 成熟的防衛機制 昇華作用(Sublimation):根據佛洛依德的理論,昇華作用可以說是最健康的防衛機制,指的是將心中不符合社會規範的原始衝動或慾望,以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有的人以運動壓制性慾,或是利用幽默感傳達讓人難以接受的說詞。 補償作用(Compensation):指的是自己生理或是心理上,有某些地方有缺陷,或是不盡滿意,自我就會發展其他的部分來彌補這個缺陷,例如從一場大病中逃過一劫的小孩,長大之後立志當醫師。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認知行為治療是什麼?改變慣性思維快又有效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不僅有許多專家研究支持這個療法,實際的應用效果也相當卓越,最常見於治療飲食失調、憂鬱症(Depression)或受焦慮所苦的患者。有些醫師會建議,在輕、中度的憂鬱症,可以先進行認知行為治療,效果可能比服用抗憂鬱藥物來得有效。《Hello醫師》以下將詳細介紹認知行為治療,並與傳統心理治療做比較。 認知行為治療速度快效果佳 傳統的心理治療,大多是使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式,一步步找出造成心理問題的根源,因此檢視和檢討過去是一大重點,但是這種方式需要長時間反覆地面談,過程不僅耗時、花費也較昂貴。 儘管患者最後可能仍能卸除心理防備、意識到自己的感情,達到覺知(Awareness)的狀態,不過,問題本身卻不一定能夠解決,因為背後的情感因素可能依舊存在。(推薦閱讀:家長看不見的問題!情感忽視造成的影響) 相反地,認知行為治療的重點較不放在檢討過去,而是著重於當下,並藉由影響患者的想法,改變原先不適當、想根除的行為;這種方式因療程不長,且應用範圍廣,也讓認知行為治療成為近代相當重要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 認知行為治療的3大核心理念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概念為下列3種: 心理問題的產生,可能來自錯誤或負面的思考,也就是所謂的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 患者之所以會產生心理問題,可能來自過去習得的負面行為模式。 受心理疾病所苦的患者,都能透過學習更好的應對方式,進而減輕他們的各種症狀,並讓他們的生活重回正軌。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所以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不過,我們對事情的認知,很容易受慣性的思考模式影響,就像是戴著有色眼鏡在看世界。 因此,行為認知治療的目標,就是希望讓人們意識到自己戴的有色眼鏡,進而能改善認知扭曲的問題、並藉以轉變自己的思考模式。(同場加映:反芻性思考有毒!6 方法斷絕重複亂想) 常見認知行為治療作法 認知行為治療希望教導患者,雖然人們無法控制身旁的每一件事,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藉由改變對事情解讀的方式,幫助人們應對各種情況。舉例來說,一個沒自信的人可能會對自己的外表或能力相當沒自信,甚至抱有負面想法,而漸漸形成一種負面思考模式,並開始逃避工作或上學等與社會接觸的機會。 一般情況下,心理師會先做功能性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請患者找出造成他沒自信的關鍵點,並加以分析。然而,此步驟對於患者而言其實並不容易,一旦當患者開始對這個信念有自我覺知之後,治療師就能開始專注於要改變的行為或信念,教導患者應用技巧,例如:有毒癮的人,治療師並不會直接命令患者戒除,而是透過一些技巧,模擬自己犯毒癮的情形,並加以避免或預防。 認知行為治療的應用 50多年前,心理醫師就開始利用認知行為療法,來治療憂鬱症,不過,認知行為治療能應用的領域其實相當廣,從心理疾病一直到減輕生活壓力、面對複雜難解的人際關係、走出傷痛等生活中各種的困難,都能夠處理。 能應用CBT的常見疾病或症狀包括:恐慌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廣泛性焦慮症、失眠症(Insomnia)、各種恐懼症、兒童憂鬱症、物質上癮(毒品)、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飲食失調等心理疾病,甚至是夫妻爭吵或一般情緒問題,皆能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而達到改善的效果,以避免壓力導致更嚴重的問題發生。(同場加映:焦慮症是什麼?6 大類型您可能都聽過) 4種認知行為治療 根據英國認知行為治療協會,認知行為治療的基礎,是藉由個體的情緒與行為的模型所建立,治療方式相當多元,甚至讓患者也能自我治療。以下介紹4種常見的認知行為治療種類: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這種方式的目標在於辨別、並改變患者不理性的信念,藉由不斷挑戰這些信念,最終讓病患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改變信念。 認知治療:重點在於辨別和改變不正確或扭曲的思考模式、情緒反應或行為。 多重模式治療:此種模式是一種綜合性的治療,考量到不同個體可能面對不同狀況,並以7個層面來解釋人格,並加以治療,而這7個層面分別為:行為(Behavior)、情感反應(Affective Processes)、感覺(Sensation)、形象(Images)、認知(Cognition)、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和藥物效應(Drug / Biological Function),簡稱BASIC I.D.。 辯證行為治療:此種認知行為治療主要能處理人的思考模式,並結合情緒控制以及正念冥想(活在當下)的概念,來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主要能運用在自殺防治或治療邊緣性人格患者上。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