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飲食障礙

肥皂泥土真美味?異食癖對健康的影響

台灣的小吃和夜市文化世界聞名,吸引了許多觀光客來台享用異國美食,而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也常常將吃包含在旅行中的一部份,有時候專程到別的縣市只是為了吃當地知名的美食。雖然美味的食物有這麼多,有些人愛的食物卻是特別獨樹一格,不太能被常人接受,他們可能會喜歡吃肥皂、泥土、冰塊或黏土等沒有太多營養價值,甚至可能有毒性的物品。本文將為您介紹這種稱為異食癖(Pica)的特殊疾病,解析它的原因、症狀以及治療方式。 4種可能造成異食癖的原因 造成異食癖的原因目前仍是個謎,但是主要可分成以下3種較容易引發異食癖的情況: 缺乏營養素:人體缺乏鐵或鋅,有可能會提高罹患異食癖的機率,例如: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孕婦;前者所罹患的異食癖通常會隨著貧血情況的好轉而自行痊癒。缺乏營養素的理論也許能夠說明患者會想吃泥土,因為其含有眾多礦物質。 由精神疾病引發:部分精神疾病如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和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自閉症(Autism)的患者也可能發展出異食癖。 維持身材:有些人為了減肥或是保持身形,非常嚴格的限制自己的飲食,有可能在極端飢餓且缺乏營養的狀況下,產生想吃沒有什麼熱量,卻能夠把肚子填飽的東西,導致異食癖發作。 智能障礙:智能障礙患者罹患異食癖的機會比常人要高,而且它們的症狀可能會更加嚴重且持久。 異食癖的症狀與診斷 要被診斷出罹患異食癖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中的定義,患者至少要規律且連續吃「非食物」達一個月才可能被判定為異食癖。因此,許多人因為好奇而吃紙張、橡皮擦或牙膏的行為,或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常用嘴巴在探索這個世界,拿到什麼東西就可能就會塞在嘴裡含一含,都不能算是異食癖的症狀。 異食癖患者可以當作食物的東西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冰塊、肥皂、泥土,甚至還有人想吃糞便,這邊所列的例子也只是冰山一角。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各地風俗民情不同,如果所吃的東西是出自於宗教或是習俗影響,便不會列入異食癖的範疇,例如:台灣道教信仰中的喝符水。 關於異食癖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取決於患者到底吃了什麼,假設患者喜歡吃剝落的油漆,則就可能會攝入過多的鉛,提高鉛中毒的風險;選擇吃動物糞便或泥土,把寄生蟲一起吃下肚的機會也會增加,除了這些比較嚴重的健康風險外,異食癖最常造成腸胃不適,導致腹瀉(Diarrhea)或嘔吐。 值得一提的是,異食癖患者並不會因為喜歡吃「非食物」的東西,而減低他們正常進食的意願,畢竟不管吃土或是吃肥皂都只能算是「甜點」,想維持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還是得乖乖吃正餐! 如何治療異食癖 由於異食癖被納入DSM-5當中,代表這一種病被視為一種精神疾病,但是前面也提到,營養不良或貧血也可能是引發異食癖的原因之一,因此醫師在治療異食癖時,會先診斷患者的引發異食癖的原因,再針對引起病症的因子進行治療,以下為3種異食癖的相關治療方式: 補充營養:如果患病主因是源自營養不良,醫師可能會給予患者維生素或其他營養素的補充品,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精神疾病:受到精神疾病引發的異食癖,治療上會針對該種精神疾病擬定治療方式,像是使用認知行為療法輔以抗憂鬱藥物改善強迫症等。 治療異食癖對身體危害:由於部分異食癖患者有可能有鉛中毒、感染寄生蟲或腸道堵塞的問題,根據情況診斷並治療異食癖對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或缺的。鉛中毒的治療,可以使用螯合療法(Chelation therapy),這是一種將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用靜脈注射注入體內,讓人體能夠將鉛排出體外;寄生蟲則視其種類與寄生方式而決定如何治療。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汪星人竟變夢靨?恐犬症不只單純怕狗

狗狗是大部分人覺得可愛、喜歡飼養的寵物,狗展現的忠心耿耿、熱情或開心時搖尾巴的動作,總是特別療癒,但並非每個人都是如此,事實上,有些人對狗可是避之唯恐不及,今天就來了解「恐犬症」(Cynophobia)這種專有名詞,本文將為您解析恐犬症的原因、症狀、與單純不喜歡狗的差別在哪裡、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 為什麼人會怕狗 每個人身邊多多少少都有怕狗的朋友,造成他們怕狗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有些人是來自於小時候被狗咬的陰影,或是看到別人被狗咬而心生恐懼,這些原因其實也是引發恐犬症的因素之一,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雖然目前仍無確切的研究能指出恐犬症的真正原因,然而,多數學者認為可能跟先天遺傳有所關聯,假如您的親戚或家屬有恐懼症的病史,您罹患恐犬症或是其他恐懼症的機會也會提高。 恐犬症跟單純怕狗不同 恐犬症一般發生在10歲左右的年紀,症狀的持續時間不一定,有些人可以自行克服,而有些人卻擺脫不了怕狗的恐懼。說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恐犬症,想要區分恐犬症跟不喜歡狗的差別,其實可以從以下2種方面來觀察: 懼怕程度:有些人只怕大型犬隻,對於吉娃娃或是臘腸犬之類的小型犬,反而會覺得可愛而親近,但是如果是有恐犬症的人,可能會完全無法接受任何的犬類,甚至並不需要接觸到狗存在的環境,只要看到狗的圖像或是想到跟狗有關的事情,就會覺得害怕、噁心或厭惡。 身體反應:嚴重的恐犬症患者,若直接近距離與狗接觸,很可能會因過度懼怕,而產生發抖、尖叫、出汗、呼吸困難或心跳加速等生理現象。簡而言之,恐犬症就有像過於歇斯底里的感覺,只要連自己都覺得「我也怕得太誇張了吧!」,就很有可能是恐犬症在作祟。 恐犬症如何治療 不喜歡狗的人不在少數,但大多數的情況下,如果他們處在有狗的環境,只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還是能不被恐懼或厭惡的感覺過度影響,但是恐犬症發作時,若症狀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因為好朋友家中養了狗,開始不願意到他家作客,也許您可以考慮以下3種方式,試著克服對狗的恐懼: 暴露療法(或稱減敏感治療法):屬於認知行為療法的一種,在治療師的輔助下,帶領患者進入存在著懼怕事物的情境。在一項關於使用暴露療法治療恐犬症的研究中,有些患者接觸了,繫著韁繩的真實犬隻,另一組別則在腦海中想像自身與狗相處的情境,結果顯示,2種方式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怕狗程度,不過真實接觸的組別的成效仍稍高出一些。即便如此,透過想像的方式,可以讓一些恐犬症較為嚴重的患者,更容易踏出治療的第一步。 藥物治療:雖然暴露療法相當有效,但是部分患者可能仍需要透過β受體阻斷劑(β-blockers)或是鎮靜劑,來降低患者在懼怕時,飆升的腎上腺素導致心跳加速、顫抖、血壓上升等情況,讓治療的過程能夠更加順利。 足夠的決心: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暴露療法一樣,如果患者自己有足夠的動機與毅力,也能自己在家利用想像的方式,嘗試自行克服對狗的恐懼。當然由於沒有專業人員陪同,建議不要跳級挑戰,直接接觸狗,以免患者一下被恐懼感壓垮而崩潰,或是狗狗不受控而咬人,使得恐犬症的治療不僅回歸原點,甚至因此惡化。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沒這麼愛你~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戀愛觀

有時候看到身邊的人常常照鏡子或自拍,我們可能會開玩笑說他很自戀。自戀一詞源自希臘神話一位美男子納西瑟斯(Narcissus),因為愛上自己水中的倒影,無法自拔而死。而精神疾病對自戀的定義,則是指過度自我膨脹、活在完美愛情幻想裡的人格特質。本文將介紹自戀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特徵、造成的原因以及患者的戀愛方式,帶您知道跟自戀的人談戀愛,會發生什麼事。 從神話衍伸出的精神疾病名詞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提到,罹患自戀型人格疾患的人,很容易被別人的批評刺傷或擊倒,他們可能會不屑一顧、愛生氣,甚至會有社交退縮(Social Withdrawal,就是減少與外界接觸的頻度和程度)的行為。若同時出現下列多種特徵,就可能有屬於自戀型人格: 需要別人過度的讚美 缺乏同理心 過度自負,把自己看得格外重要。 過度專注幻想擁有無止境的成功、無限大的權力、過人的美貌和過於完美的愛情。 喜歡掌有特權,或是擁有特殊待遇。 喜歡利用、剝削別人。 會嫉妒、羨慕別人,但又常常認為是別人嫉妒、羨慕自己。 自大,態度或行為舉止傲慢。 罹患自戀型人格疾患的原因 罹患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確切原因,至今還未完全確定,但專家相信,不論是基因、生長環境,還有早期的生活經歷,都有可能造成此病。 奧地利知名精神分析醫師漢斯.柯赫(Heinz Kohut)也認為,自戀是人格發展重要的一環,而具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只不過是發展停滯,需要透過更多培養,才能正常發展。 自戀型人格疾患的愛情觀 和自戀的人談戀愛,多少都會讓人懷疑:「他真的喜歡我嗎?」事實上,大部分有自戀型人格的人,他們的愛情模式都是遊戲之愛(Ludus love)。對他們而言,談戀愛像是一筆交易,或一場遊戲,目的是從感情中獲得地位和權力,甚至提高自尊心。自戀型人格的遊戲之愛,會有以下幾種特徵: 拒絕討論彼此的感情瑣事 在另一半面前跟別人調情 不讓家人朋友知道另一半的存在 指望另一半會讀懂自己的心 常常讓對方找不到人,也不會主動打電話、傳訊息。 忽冷忽熱,欲拒還迎。 喜歡承諾做不到的事,或是乾脆不遵守承諾。 說謊成性,滑頭滑腦,很難定下來。 約會初期進展快速,甜言蜜語,會送禮,並善於誘惑對方。 喜歡責怪另一半,扮演受害者。 不過,自戀的人談戀愛時,並不是只會利用伴侶而已,他們對伴侶還是會產生正向的情感,只是可能不會深愛對方,所以才稱為遊戲之愛,並經常會讓另一半傷心。當一段感情已經偏離他們原本預期的路線之後,他們會變得冷酷、易怒、喜歡批評另一半,然後繼續尋找下一個交往對象。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顏色影響消費?操縱人心的色彩心理學

生活中處處都是顏色,但顏色不光只跟藝術美感有關,還能影響、並反映出我們的心理情緒和生理狀態,甚至還會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聯想。因此許多廣告設計、室內裝潢都有參考顏色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這就是所謂的色彩心理學(Color Psychology),或稱色彩療法(Chromotherapy)。下列將為您介紹色彩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及各自代表什麼樣的意義。 色彩會影響行為和生活 色彩療法到現在仍然有許多科學家對它抱持懷疑,但色彩療法在人類歷史上其實已經超過2000年,包括德國詩人約翰·沃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都有著作《論色彩學》(Theory of Colors)來闡述自己對色彩的觀察,這對現今研究色彩和精神層次關係的學者來說,都非常重要。不過近來已經有一些實驗,證明顏色的確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生活,例如: 暖色系(紅色、橘色、黃色)的安慰效果,比冷色系(綠色、藍色、紫色)來的好。 藍色的街燈具有冷靜的效果,可以降低犯罪率和自殺率。 運動員如果全隊都穿著黑色,受罰的機率偏高。 紅色可以激發速度和力量,所以在有些體育賽事上常常看到。但學生若在考試前看過紅色的東西,對考試的表現會有負面的影響。 顏色會影響品牌印象和購買意願 雖然顏色對人體的影響,目前還在研究階段,但生活中我們所見的廣告、品牌,或是網站的配色,早已運用了色彩心理學,來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以及品牌印象。以下舉一些知名品牌為例子: 紅色:代表熱情、活力,不但吸睛,還可以引起購買慾,例如:可口可樂(Coca-Cola)公司。 橘色:雖不如紅色強烈,但一樣吸引人,同時也代表創造力,例如:美國家庭裝飾品與建材的零售商家得寶(The Home Depot)。 黃色:讓人聯想到正面的、陽光的形象,例如:家居品牌 IKEA的商標。 粉色:通常是女性用品最優先採用的顏色,例如:知名女性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官方網站。 綠色:讓人聯想到大自然,例如:加拿大衣服品牌Roots的海狸商標。 藍色:會讓人有質感佳、安全又可靠的感覺,例如:社群媒體Twitter就是用這樣的配色。 紫色:在色彩學中,紫色多半會令人聯想到皇室,象徵力量和知識,例如:知名網站雅虎(Yahoo)的商標就是紫色。但大面積的紫色會讓人產生挫折感, 棕色:和綠色一樣,棕色同樣會讓人聯想到大自然,同時也讓人產生安全、可靠的感覺,例如:世界最大的快遞承運和包裹運送公司優比速(UPS),商標底色和官方網頁上方都是以棕色為底,凸顯出品牌的可信度。 白色:一般來說,白色會讓人聯想到純真,常常以黑色當底,以便吸引消費者,例如:愛迪達(Adidas)的官方商店,網站上方就使用黑底加白色商標。 黑色:在色彩學中,黑色代表高雅、神秘,例如:知名的時裝品牌香奈兒(Chanel),就是黑色設計成的商標。 金屬色:許多科技產品都是金屬色,所以常常讓人產生前衛、現代、新穎的感覺,例如:蘋果公司 (Apple)商標。


發展遲緩

一夕之間變天才!學者症候群怎麼回事

有看過《雨人》這部電影嗎?劇中的主角擁有超乎常人的數學計算能力,但是卻有自閉的症狀,不過別誤會了,這種稱為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的症狀,並不是只有自閉傾向的人才會獲得。本文將介紹造成學者症候群的原因、症狀以及治療方式。 造成學者症候群的原因 學者症候群是一種相當少見的障礙,患者通常還會同時有其他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也就是其他跟自閉症相關,但是症狀種類和輕重不同的其他泛自閉症障礙。學者症候群可能來自於先天,也可能是後天所造成,患者通常會有自閉症狀、智力障礙。可能曾經在新聞報導中看過,有人在車禍或是其他意外中,造成大腦受損,患者在康復後卻突然發現自己有了異乎尋常的特別技能,像是突然變得精通各國語言或者能流利演奏從未學習過的樂器,這種情況便是學者綜合症所帶來的效果。 統計指出,男性罹患學者症候群的機率高出女性 4~6 倍,除了是因為自閉症患者也都以男性居多外,有說法提出男性胎兒若體內循環的睪固酮(Testosterone)過高,可能會產生毒性,對大腦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在新生兒的大腦發展過程中,左腦的發育需要更長的時間,而我們都知道左腦主要司掌語言,因此不難發現為什麼自閉症患者多不善於溝通。 學者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患者可能會獲得快速記憶能力、音樂能力或數理能力等等,像是可以只把只聽過一遍的曲子,一個音符不差的重新演奏一遍,或是把年曆上的日期倒背如流,只要跟他說一個日期,他馬上就能告訴那天是星期幾。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所提到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的狀況,其實對於學者症候群患者來說是相當罕見的,因為自閉傾向的關係,患者在不善於溝通的情況下,卻能獲得超凡的語言能力,仍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其中最有名的例子,要屬克里斯多福泰勒(Christopher Taylor),他在出生後六週大腦受損,隨後無論是在語言發展和學習走路上都變得緩慢,但他從 6~7 歲便開始展現出對於語言的狂熱,以及流利和成熟的閱讀與翻譯能力。(推薦閱讀:小孩自閉症學說話!父母怎麼幫助溝通) 一般來說,學者症候群患者只能享有其中一種特別能力。根據統計,在自閉症的患者中,約有十分之一有學者症候群的症狀,而高達 75% 學者症候群患者,都有自閉相關症狀,這項統計雖然顯示出學者症候群與自閉症的高度相關,但我們仍不能將它們畫上等號。 學者症候群智能障礙不明顯 可能有不少人認為,得到學者症候群一定要在智商上有所殘缺,但事實卻是不一定,學者症候群與低智商的連結,要從約翰朗頓唐醫師(Dr. John Langdon Down)說起,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一定聽過唐氏症(Down’s Syndrome)這項由他所命名的疾病,他曾用白癡學者(Idiot Savant)來稱呼學者症候群的患者,在當時的智力分級上,白癡代表智商低於 25,但絕大部分的患者,智商幾乎都高於 40,因此這個命名其實並不正確。 再來談為什麼學者症候群的患者,很可能在智力測驗中獲得較低的分數,由於測驗會透過許多不同層面的認知能力來判斷,患者很可能在計算能力、記憶能力或是空間概念上獲得傑出的分數,但是卻在其他領域的測驗中錯一蹋糊塗,而且智力測驗中所包含的口語能力,對於多有自閉症狀的學者症候群患者們,也是一大挑戰,導致最後平均下來的智商偏低。雖然的確大多數的患者智商可能低於 70,但不排除有少數案例有正常或者更高智商的機率。(同場加映:媽咪看過來!妊娠糖尿病與自閉症有關) 學者症候群的治療 學者症候群本身並不算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因為大腦受損,而產生的表現狀態,因此就如同自閉症(Autism)和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一樣,需要針對在如何克服學者症候群所帶來的障礙,而非將該症狀「治癒」。對於學者症候群的治療方式,曾有兩派說法,一派學者認為不應該加強患者所擁有的傑出技能,才能讓患者回歸正常,另一派學者則建議,患者本身所擁有的傑出能力,可以作為其與他人溝通的橋樑,透過專業的治療,在訓練和發揮患者的「特長」時,也增進了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互動,並同時學習如何獨立過日常生活。(推薦閱讀:與亞斯伯格症相處:戀愛關係如何維持) 這裡有個例子是,一位學者症候群患者在接受加強語言的訓練以及正常上學之後,丟失了原有的藝術技能,雖然這只是一項個案,但是我們仍可以發現透過如果想強化其他領域,並且試圖讓他進入一般人的教學環境,可能導致一種「權衡現象」,為了加強其他弱勢領域,使得原本的擅長領域也跟著變弱,從這點看來,加強學者症候群患者的擅長技能,並且接受特殊教育,可能會是較為有效的幫助。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購物狂為何失心瘋?3種心理突破盲腸

對現在的人來說,購物(Shopping)已經是我們日常的一部分,不論是出去逛街或是線上購物,它都能刺激人購買的慾望。我們會買需要的東西,也會買想要的東西,有的人將後者當作給自己的獎賞和娛樂,有的人卻把它定義為提升自我價值的點綴品,對此,以下將舉出購買行為的3個常見心理,提醒您不要衝動購買,買東西前務必三思,才能避免花不該花的錢。 1. 購物要理性還是感性 普遍上,比起衝動性購買行為(Impulse buying),多數人會認為理性購買才是好的,但其實這兩者都需要做到平衡,因為人並非機器人,我們沒辦法做到完全理性,或完全感性。以購買手機為例,使用者不會主觀只憑外形和顏色就決定要不要買,他當然也會去查看其內部功能、晶片處理器、支援系統等等客觀因素,再考慮該不該購買。 另外,我們可能並不是要購買產品本身,而是它的服務或其消費行為的附加價值,好比說,申辦健身房會員卡者的目的並不是要成為會員而已,乃是要用健身房所有的設施,幫助鍛鍊身體肌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購買動機,若仔細觀察,您會發現,我們往往不是為買東西而買,就像年輕人買美食只求曬美照,情侶互送禮物是要拉近彼此關係。 2. 名牌和跟風本身就有盲點 情感和自我價值可以說是購買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它也是人基本需求的一種,對有的人來說,它甚至能超越其物件原本的價值,像是父母或另一伴贈送的禮物。此外,東西本身也帶有一定的象徵性價值和社會地位,尤其是名牌配件或明星代言的產品,消費者會覺得只要穿戴和擁有它,就意味著自己得到了某種權威,走起路來也有風。 大部分人都是跟風的消費者,亦是所謂的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在台灣更是常見,只要有人排隊的地方,我們都想過去湊熱鬧。按照社會認同(Social Proof)的理論,其主張跟著群眾做準不會錯,然而,這思想卻有很大的盲點,因為消費者需要自行判斷是非,而多數人在當下是沒辦法做出冷靜分析的,所以才會造成排隊人潮愈來愈多,看見別人有我也要有。 3. 誘因推陳出新超勸敗 為回饋消費者的支持,賣方或店家想必會給予相較的獎勵機制以示感謝,特別對於忠實的老顧客來說,這種肯定方式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已經對貴公司產生了難以磨滅的情感及回憶,並不會輕易離開「舊愛」。 除了對產品或服務的熟悉,「簡單」是刺激消費者購買的不可或缺要素,我們都想要一看即懂的東西,尤其在今天資訊量爆炸的時代中,多數人不再有心思和耐心慢慢看,過於複雜、難理解就將其略過,反而愈簡單易懂的產品容易獲得消費者青睞。


發展遲緩

認識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是種特質不是病

相信很多讀者應該都有聽過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曾經多次提到自己擁有許多亞斯伯格症的特質。不過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在2012年時,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將對亞斯伯格的症狀診斷歸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或稱自閉症光譜障礙。緊接著,美國精神醫學會於2013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內,也將單獨對亞斯伯格症的症狀診斷,從手冊內移除,因為其症狀已被包含在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眾多症狀當中。 本文將為您介紹常被混為一談的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之間的差別、自閉症光譜所代表的含意,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向。 亞斯伯格症的緣起和定義 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是1944年,由一位奧地利醫師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所提出的。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可能會有缺乏同理心、動作笨拙、社交障礙、重複性言詞等可以歸納在自閉症(Autism)的症狀。而亞斯伯格症跟自閉症最大的差別在於,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在早期語言發展時期,並沒有明顯的遲緩現象,且大部分還是渴望與他人互動,只是在社交技巧上較為笨拙和呆板。 亞斯伯格症雖然以目前的醫學技術無法完全治癒,但是有藥物或是行為治療,可以協助降低亞斯伯格症的特質。有一派學者更是認為,被劃分在自閉症光譜上的障礙症不用治療,因為那不是精神疾病,而是一種思考和行為模式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人格特質」,有些人擁有的特質多,有些則較少。自亞斯伯格症從精神疾病的名單上去除,轉被歸類於自閉症類群障礙的一種後,現在亞斯伯格這個詞,已多用於形容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用光譜解讀自閉症類群障礙 設立自閉症類群障礙的意義,在於不狹義地將跟自閉症有部分症狀相似的障礙,通通一概而論。透過光譜的劃分,我們可以了解自閉相關特質有不同的種類,以及輕重之分。根據DSM-5的內容所提出的定義,可以被劃入自閉症類群障礙要包含以下2個要件: 在人際交流和溝通上有困難:包括避免眼神接觸;在對話往返的過程中遭遇困難;談到自己有興趣的話題時,會忽略別人是否意願聆聽;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像是話中的言外之意;不會配合情境;或有僵硬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患者在學校或職場等需要與人溝通互動的場合,會因為障礙的症狀,導致表現不佳。 對特定事物有超乎常人的興趣: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會對數字、細節和事實特別感興趣;對東西的排列、擺放過度在意,或者會進行重複的堆疊與擺放行為,並無法忍受固定的排程被打亂;對光線、噪音、溫度等環境因素的敏感度,也可能比常人更高或更低。 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的差別 由於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智商表現通常與常人無異,甚至更高,而且其自閉傾向也較低,因此經常會有人將亞斯伯格症,與同樣自閉傾向較低的高功能自閉症混為一談。 不過它們之間的最大差別,在於高功能自閉症有早期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而亞斯伯格症則沒有。也就是說,高功能自閉症在自閉症類群障礙上,會更加偏向自閉症那端,在言語的表達上和人際關係的維持,也會比亞斯伯格症更加困難。不過這並不代表高功能自閉症患者有智力障礙,一般只要智商高於70、自閉症狀較為輕微的人,都會被劃入高功能自閉症的類別。 亞斯伯格症不需要治療 鑒於亞斯伯格症無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有時候不一定能在小孩幼年期檢測得知。在極端的情況下,有些人甚至要到成年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有亞斯伯格症的特質。 當然,即使是罹患亞斯柏症,每個人表現的情況也不同,像是柯文哲的妻子陳珮琪,便曾在訪問中提到,自己的小孩直到3歲都還無法講出太多的單字,但是在4歲之後,語言能力卻開始急速發展。這其實是因為亞斯伯格症小孩,可能早期因缺乏與他人互動的興趣,而導致學習較慢,但並非真的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而這種情況,往往會讓家長擔心。 而對成人來說,亞斯伯格症通常已經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不太需要特別的治療。但若家長發現小孩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疑似自閉症相符的症狀,建議就診以獲得進一步檢測,愈早期發現小孩是否有自閉傾向,便能更早調整教育方針,並跟隨醫師的指示改善狀況。


人際關係

職場性騷擾怎麼辦?言語性騷擾算嗎?5方法拒絕、防治性騷擾

在工作上,主管或同事故意靠得很近、對其外表和衣著做性別歧視的言論、頻繁地噓寒問暖,這些行為都足以構成職場性騷擾,若加害者越過身體碰觸的界線,甚至會演變成性侵犯。隨著人權的重視、員工權益的覺醒,愈來愈多人會為自身權益發聲,並尋求法律的公道;儘管如此,職場性騷擾依然不斷的在發生。以下將介紹工作中遭遇性騷擾的類型與對抗方法,提醒各位上班族要多加留意,當對方的行為冒犯了您,請不要保持靜默,應告知家人和朋友,必要時採取法律行徑。 職場性騷擾定義:何謂性騷擾?言語性騷擾算嗎? 違反他人意願而向他人實施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若造成對方的嫌惡與厭惡,不當影響其正常生活進行的,都算是「性騷擾」。 例如: 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職場性騷擾是一種性別歧視 工作上的性騷擾並不分男女和資歷,但它往往都涉及地位和權力的爭奪,根據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簡稱EEOC)的資料,職場性騷擾是一種性別歧視的表現,通常藉由言語及身體的騷擾,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表現,或使其在工作環境中陷入威脅和不利。 工作好難 面對性暗示不敢說 一般認知的性騷擾可能只是針對身體受到侵犯而已,但其實言語及非言語的性騷擾在職場也不少見,包括:惡意的暗示、黃色笑話、性別歧視言語、用有色的眼光評論其外表、猥褻的姿勢和動作,以及其他帶有性別暗示的不雅舉動。另有一種性騷擾,被稱為「對價關係」(Quid pro quo),簡單的說,就是交換條件的意思,像是以性愛交換升遷加薪。 此外,有的老闆抱有性偏愛(Sexual favouritism),他只對合他「性」意的員工好,至於那些不接受他性別暗示舉動的人,任何升遷加薪的機會都是不可能的。當面對職場性騷擾,千萬不要因為要守住工作飯碗,而選擇默默承受,更不要自責、覺得羞愧,只有勇敢說出來,才能得到釋放和自由。 拒絕、防治性騷擾!應對職場性騷擾5方法 對受害者而言,職場性騷擾是煎熬的,因為對方可能是主管或同事,且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會害怕和擔憂都是正常現象,但只有正確地面對它,才能保障相較美好的結局。按照美國非營利組織平等權利倡導者(Equal Rights Advocates,簡稱ERA)的資料,提供5個方法做參考。 請對方停止性騷擾:不要靜默,坦承面對和相信自己的感受是關鍵,對方也許會以玩笑為藉口敷衍帶過,反怪您太敏感,這個時候,請不要被其動搖,態度要保持誠懇但堅定的拒絕。這樣做也能鄭重地警告對方不要再犯,若是單獨碰面,可請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同事陪同,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了解公司條例和申訴程序:一般公司都會有關於員工遭騷擾及歧視的規範條例,清楚了解程序很重要,或可直接報告給人資部或主管,建議用文字報告的形式,並做好備份。如果您覺得掛名不安全,也可採取匿名的方式。遇到公司不受理的情況下,受害者可以直接向政府機關陳情,並採取法律程序。 做好紀錄:有證據好說話,不管是手寫或電子檔案,請一定要安全保存,且內容愈細愈好,包括日期、時間、地點、在場的人、說的內容、做了什麼等等,這能幫助申訴程序的進展順利,也能讓律師知道整個事件的時間線。 參與支持群體:過程中不要落單,這對身體和心理來說都是安全的,人是群體的動物,我們都需要支持的團體,家人也好,朋友也罷,聚集在一起的力量是大的,一加一真的可以大於二! 清楚後果並做改變:對付職場性騷擾後,或許受害者有可能會面對來自對方的「報復」,因此,有的人才會選擇乾脆離開公司,換個新工作環境。但無論選擇留下或離開,它都不是容易的抉擇,且沒有人有資格譴責您,畢竟工作最重要還是要做得有尊嚴。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藝術治療是什麼?從創作解析心理狀態

說到心理諮商,大部分浮現的畫面皆為病患和諮商師面對面坐著,或者是諮商師仔細聆聽患者的困擾等,但當其想法與情感無法透過言語清楚表達時,藝術治療(Art psychotherapy)便能夠派上用場。 究竟藝術治療是什麼?如何從中分析創作者的心理狀態?《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您詳細介紹藝術治療的定義與適合的對象,並分享其可能帶來的好處。 藝術治療重視創作過程與分享 你可能在某些電影或是影集中看過類似的場景:治療師拿著某個人的作品,指著畫面上的圖來解釋作畫者的心理狀態,這是影視中常見的一種藝術治療。 不過,正式的藝術治療可不只畫圖而已,廣泛的藝術治療還包含著色、畫圖、創意寫字、黏土、拼貼畫、雕刻等各種手作藝術,診療室會擺放各式各樣的工具,讓患者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藝術治療最重要的是創作的過程和結束後的分享。創作過程中,病患多半會降低防禦心,專心一意在創作上,並藉此抒發情緒,而諮商師便能從患者用心完成的作品中,察覺不少蛛絲馬跡,並依照成品去解釋其心理狀態,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藝術治療無關美術能力 有些人會認為「藝術治療」只適合有美術天分的患者,但是這種治療方式跟美術能力沒有關係,比起「藝術」本身,它更像是一種溝通的橋樑。下列為6種適合進行藝術治療的對象: 還不太會說話的小孩,或是喪失語言能力者。 任何類型的精神病患者。(延伸閱讀:認識精神病疾患)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者。 具有學習或社交發展障礙的人。 被施暴,或是被性侵的被害者。 患有失智症、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等症狀的病人。 除了上述各類型的病人之外,能受到藝術治療幫助的對象十分廣泛,一般人不論什麼年齡,透過個人或是多人進行也都可以。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藝術治療,下面舉個經典的藝術治療題材,與它的解析方式。 從繪畫的內容分析創作者心理 「雨中人」是心理諮商一個很有名的繪畫主題,它可以衡量受試者的壓力狀態、心理防禦機制、焦慮程度等。其方法是讓受試者畫下「自己在雨中」的場景,治療師可根據以下6點進行重點分析: 雨具:雨具代表受試者的「保護措施」,有畫出雨具的人代表面對壓力可以有效處理;沒有畫出雨具的人則代表受試者現在很無助、缺乏安全感。 人物對象:如果受試者畫出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這些人則代表受試者面對壓力時會尋求抒發出口。 雨的大小:雨滴大小和雨量都代表環境壓力的嚴重性,雨滴愈大愈多,代表壓力愈大。 鈕扣數量:如果人的衣服上畫有鈕扣,鈕扣數量愈多代表受試者愈需要依賴別人。 畫面的大小:畫面大代表受試者有虛榮心、需要認可;畫面小則代表受試者的自卑感及不安全感。 人物的面對方向:畫面中的人物面對正前方代表面對壓力的能力;面對側面代表渴望避免兩難的情況;背對的人物則代表不想要被關注。 藝術治療也可幫助人格發展 除了正式的治療、復健之外,藝術治療也有助於人格發展、刺激創作潛能;即使自己在家也可以做些藝術相關的小活動來放鬆心情,例如幾年前曾在全世界颳起一陣「曼陀羅著色本」旋風,市面上擺出各式各樣不同的著色本,很多人說上了色之後覺得「很療癒」,這是因為著色後的成品可以帶給他們成就感,放鬆心情之餘還能刺激創造力。(同場加映:心理防衛機制是什麼?你我的潛意識都會保護自己) 研究更指出,雖然自己在家從事藝術相關活動算不上正式的藝術治療,但閒暇之餘,或是壓力大、心情煩躁時,都可以有效的幫助心情緩和,也具備自我療癒的功效。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有人要害我!秒懂被害妄想症多恐怖

我們在日常生活與人爭執時,經常會聽到有人脫口而出,某某人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甚至有時我們也會出現有人要加害的念頭,不過一般來說,偶爾出現這種情形是正常的,也不會影響到我們生活,但若情況十分嚴重,那便有可能是被害妄想症(Persecutory delusions disorder)。 被害妄想是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其中一種,通常會伴隨其他精神疾病發作,以下《Hello醫師》為您介紹被害妄想症的症狀、原因及治療方法。 被害妄想症的症狀 被害妄想症患者經常覺得有人在監視或想傷害自己,甚至常覺得遭人跟蹤而報警,但一切卻只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就算親友解釋實際情形,患者通常仍會堅持己見,以下是其可能述說的話: 「鄰居晚上偷闖進我的房間,偷走我的衣服。」 「警察在跟蹤我,而且想要審問我。」 「同事偷在我的茶裡下毒,所以味道很奇怪。」 「街上有人在監視我,而且想偷走我的東西。」 被害妄想症患者在描述時,可能會表達地很模糊,像是:「他們要來抓我了。」但卻說不清楚他們是誰;有時患者會到警局報案,在警方證實安全後,他們仍認為是政府的陰謀,藉此說服自己;此外,患者也常覺得孤立無援,沒有人相信或幫助自己,甚至對於親友的無作為而生氣。 被害妄想症的原因和徵兆 童年的創傷跟精神疾病的產生有很大關係,被害妄想症也不例外,目前仍不確定有哪些特定原因,會引起被害妄想的症狀,不過患者通常會有以下情形: 過度擔憂和反芻思考(Ruminations):總是擔心東擔心西,是被害妄想症患者的典型症狀,不少研究都發現,妄想症患者擔憂的頻率與焦慮症不相上下,長期的擔心很可能會引發被害妄想症,因此,減輕焦慮可能可以預防妄想症的發生。(延伸閱讀:焦慮失眠怎麼辦?過半失眠者受焦慮所擾,10大焦慮症狀你中了幾個?) 沒自信、內心負面:容易妄想的人,通常都覺得自己很脆弱、無法融入人群,或者低人一等。學者發現可以透過一個人的對自己負面想法,來預測一個人是否有被害妄想症,另外,被害妄想症患者也容易對自己太過挑剔。 人際敏感度太高:學者發現被害妄想症患者的人際敏感度通常較高,代表他們在面對批評或拒絕時,容易看得太重,甚至在一般的相處,也容易過度解讀,認為其他人有惡意。焦慮和憂鬱程度愈高,人際敏感度也愈高。 有失眠問題:研究指出失眠者發展出妄想意念(Paranoid ideation)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了3倍,因此治療失眠和改善睡眠品質,可能是降低罹患被害妄想症的重點。 不理性且擅下斷論:根據2014年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刊登的研究,有被害妄想症狀的人,較武斷和衝動,容易擅下斷論,例如:看見路人拿起手機,就以為是在拍自己的照片;或看見一群人在笑,就以為在笑自己。研究也指出,這類人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表現較差、智力下降、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如何治療被害妄想 許多精神疾病可能都有妄想症狀,所以治療方式會依不同疾病而不同,不過,若曾有創傷或者失眠的問題,一定要優先處理。另外,減輕患者的焦慮也有助於病情,因此藥物治療包括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s)、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s)或其他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s)也是一種選擇。 此外,研究發現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能有效減輕焦慮和反芻思考的症狀,進而降低被害妄想的發生機率。 患有妄想症的病人,可能會影響到日常生活,需要專人協助才能正常生活,但是,有時候妄想症患者會不信任專業人士,會讓治療難上加難,因此有時候妄想症患者需要住院照護。 同理被害妄想症,協助分辨真假 照顧有被害妄想症的病人相當辛苦,因為即使知道不是真的,還是得聆聽病人敘述整個受迫害的過程,有時候,病人還會認為你也想傷害他。所以有時候,雖然很想告訴親人真相,並告訴他這些都只是幻想,但是可能也只是有害無益,較好的方式應該是陪伴病人,並嘗試同理他,以關心的口吻表達:「我知道你壓力很大…」,進而達到同理的目的。 建議照護者可以諮詢專業人士,學習如何替病人執行現實測驗(Reality testing),幫病人練習分辨事物的真假,並分析病人妄想內容給他聽,關於哪部分是真實、哪些是想像出來的,協助病人慢慢恢復對現實的判斷力。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