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設立共同目標!熱戀沒有過期的一天

熱戀期過後要怎麼繼續維持愛火呢?如果您的關係已經陷入了一成不變的僵局,參考以下給情侶們5個建議,就算交往很久,甚至結了婚,兩人的愛依然可以細水長流。 1. 隨時保持感恩的心 熱戀中的人可能覺得對方做什麼都很可愛,但久了,芝麻蒜皮的小事都會讓人忍不住翻白眼。這可能是因為日積月累的壓力,讓人忘了互相珍惜和體諒。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負面的事上,愛情當然無法持久。因此請時不時回想一下自己當初愛上對方的原因,而且不只提醒自己,也可以把它告訴對方。用正面的態度看待兩人關係,就會發現這段感情中還是有很多值得心存感恩的地方。 2. 親密的撫摸和觸碰 有些人在一起久了,會愈來愈少碰對方,但研究顯示,有固定親密碰觸的習慣,如親吻和擁抱,可以讓兩人對關係的滿足感提升。所以下次相處的時候,不妨多碰碰對方的手、摸摸對方的頭髮、出奇不意地給對方來個深深的擁抱,或輕輕在對方臉頰上啾一下,都可以讓對方覺得你還是對他很有感覺。在床上的時候,也可以主動提議嘗試新把戲,並增加撫摸對方的時間。 3. 認真深入地聊天 懷疑是感情中最具殺傷力的東西,如果常常搞不懂對方為什麼看起來不高興、說特定的話、做出特定的行為,與其自己獨自亂想,不如開口詢問,或許就能消除許多心中的疑慮。除此之外,認真深入地聊天,能幫助兩人了解彼此對不同事物的觀點,以後意見不合時,比較能用理解而非防衛的態度面對。 4. 為各自保留一點私人空間 很多人以為跟另一個人在一起,就代表要完全跟對方共享人生的一切,但其實並不然。雖然每個人都想要有伴,但每個人也都需要一點私人空間。只要能讓對方知道有需要時,您隨時都會支持他們,彼此為自己保有一點私人時間和空間,對感情其實是有益而無害的。 5. 一起設立共同目標 有研究顯示,成就感對快樂的影響很大。因此若跟伴侶有共同目標,兩人一起達成的時候就會倍感開心。而在共同朝目標努力時,兩人間的情感也會愈來愈強大。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社交、黑暗、幽閉什麼都怕!恐懼症原因、治療一次搞懂

每個人多少都有自己懼怕的東西,從無形的事物,例如怕黑、怕獨處,一直到怕蛇、昆蟲或懼高症等。 恐懼感在我們日常生活很普遍,若平時不容易遇到這些刺激,或情況不嚴重,其實不一定需要治療;相反地,如果情況嚴重,就成了恐懼症,以下《Hello醫師》將詳細介紹恐懼症的類型、成因、症狀與治療。 恐懼症的3大類型 恐懼症的類型有很多,根據懼怕的事物或情況,可分為以下3種主要類別。 特定、單一恐懼症(Specific/Simple Phobia):這是最常見的恐懼症,包括懼怕特定事物,例如:動物或人物,或害怕小丑、看牙醫等;怕黑或怕打雷等環境因素;甚至是某種情境,例如:怕坐飛機或幽閉恐懼症等。某些特定恐懼症似乎跟遺傳相關,整個家庭的人都懼怕同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社交恐懼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面對人群,或和他人交流,患者也會避免使用公共廁所,或在公共場所吃飯,較害羞或孤僻的小孩,或小時候有過負面的社交經驗,都較容易導致社交恐懼症。 懼曠症(Agoraphobia,又稱廣場恐懼症):患者發作時,會害怕待在難以離開的公共場合,例如:電影院、演唱會或搭大眾交通,許多患者都會有恐慌症的症狀,出現身體不適、冒汗、發抖或心悸(Palpitation)的情形。 長期恐懼症多在成年形成 小孩的恐懼症,通常發生在5~9歲之間,而且通常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多數長期的恐懼症都較晚發生,尤其是在20多歲間形成。跟小孩相比,成人的恐懼症會持續較多年,而且較難自我痊癒,恐懼症可能會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其他類型的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憂鬱症(Depression)或毒品濫用。 恐懼症的4種典型症狀 患者受到特定刺激後,會出現持續、且源源不絕的恐懼感或焦慮, 對特定事物,產生誇張、不合理的情緒或行為反應,例如:若是野狗衝上來,害怕是合理的,不過若是繫了牽繩、溫馴的家犬經過,卻極度的害怕或是逃跑,那就是恐懼症的症狀。 患者會明顯避開特定事物、行為或情形, 出現和焦慮症相關的症狀,例如:顫抖、心悸、冒汗、呼吸急促、頭暈等症狀。 恐懼症的2種治療方法 幾乎所有類型的恐懼症都能成功痊癒,藥物較少用於治療恐懼症,若是醫師有開藥,通常是為了降低病患嚴重的焦慮感,以下為2種常見的治療方法。 特定恐懼症治療:透過減敏感療法(Desensitization),刻意讓患者逐漸接觸懼怕的事物,漸漸降低恐懼感。 廣場、社交恐懼症:需要花更多時間治療,並且需要專業協助,像是進行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或認知行為療法等。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父或母身故!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成長中的孩子,可能遭遇的最大壓力、重大事件,莫過於父或母身亡。而且,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他們處理情緒的方法也會不一樣。一般而言,在孩童時期經歷父母身故的情況,會在孩子的精神、心理上,以及人際關係方面,留下一些創傷,並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精神與心理的悲痛 父母身故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造成精神、心理上重大悲傷。精神、心理上的悲痛有不同類型,如:感到悲傷、不幸、焦慮(Anxiety),和增加壓力。此外,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其中之一存活下來的人,對身故另一半的態度,也會對孩子心理壓力有深遠影響,因此需要正向面對,以免造成對孩子的影響。 小學階段孩童會有的悲傷表現 若在小學階段時失去父親或母親,孩子們感到很哀傷,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因為他們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傷心的感覺。美國學校心理師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NASP)專家指出,這階段的孩子,已經會表達他們面臨的情緒衝擊,與親人間分離後的感受,行為會退化、並出現暴躁行為,或是不斷重複相同的問題。 青少年會有的悲傷表現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了解,父親或母親身亡,表示將永遠與他們天人永隔。他們可能會出現退縮的徵兆,變得更依賴朋友,或是很不願意與存活下來的爸爸或媽媽分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青少年處理情緒的方法,與年紀較小的孩子大相逕庭;當他們面對情緒上的高度難題、悲傷時,可能會求助毒品或酒精慰藉,以逃避面對現實。 對孩子未來人生的影響 儘管孩子可以慢慢克服悲傷的心情,回到正常生活,但對於父親或母親身故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很可能會一直持續;有時候,甚至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影響,讓他們的自尊,或在與別人建立關係上出現問題。除此之外,性別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男孩將來大多會表現得更自主,女孩則可能會出現憂鬱(Depression)的傾向。 幫助孩子克服父或母身故帶來的悲傷 面對父親或母親身故,每個孩子的感受、復原能力、情緒反應都不同。孩子若能與存活的家長更貼近彼此、關係變得更緊密,將更能幫助孩子克服父或母身故,帶來的悲傷。存活的爸爸或媽媽,對孩子投入更多愛心、照顧,讓他們儘早遠離悲痛、哀傷。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成癮

看A片才會這樣?性成癮的5個迷思

性成癮(Sex addiction)一詞成為熱門話題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儘管時常被提及,許多人並不是真正理解它。本文將談論,並試圖消除有關性成癮的5種常見迷思。 迷思1:性成癮只與性有關 性成癮不全與性有關,它是指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性行為和性衝動。性成癮者不僅僅是那些對性愛異常渴望的人,事實上,有許多潛在的心理問題導致他們的特異性行為,例如壓力、焦慮、沮喪或羞恥。性成癮在這類人身上呈現出極鮮明的負面影響,甚至嚴重干擾了他們的生活、日常活動及社交。有些專家偏向使用縱慾或性慾亢進疾患(Hypersexual disorder)一詞取代性成癮。 迷思2:性成癮者是時常自慰的人 儘管過度自慰是性成癮的早期跡象之一,但只要不嚴重到影響您的生活,您就不算是性成癮者。實際上,時常自慰反而會給您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多好處。另一方面,性成癮不僅僅侷限於自慰,它還包括對色情影片、賣淫、展示、偷窺癖等上癮,以及雜交、多重性伴侶、性騷擾、強暴、強姦等行為。 迷思3:性成隱者是感情的騙子 性成癮者可能同時經營多段關係,或發生多次一夜情,他們對感情或許不忠誠,然而,一概將關係裡不忠的人視為性成癮者,這種想法是沒有根據的。事實上,性成癮者通常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羞恥,並試圖制止、減少或控制自己的?良行為,但卻難以控制對性的慾求。 迷思4:性成癮者是A片的忠實觀眾 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二者不能畫上等號。觀賞A片的好處包括提供了人們學習和了解性行為的機會,也可以為您的性生活提供新題材和不同的技巧。只要不會損害交往關係或控制您的生活,藉由觀看成人片放鬆、挑逗或激起性慾、及學習性愛技巧,和性成癮並沒有關係。(同廠加映:性知識正解|看A片別當真,一起細數A片9大迷思!) 迷思5:性成癮者全是男性 在學術研究中,並沒有性成癮者性別不平衡的報導。專家表示性成癮者包含了男性和女性,兩性都會有受到性成癮影響的人。性成癮的男性偏好單純性交或自慰,而女性則更喜歡性、愛情及浪漫的組合關係。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不敢直視一群孔洞?原來是密集恐懼症!4大原因與治療方法報你知

看到密密麻麻的孔洞時,你是否會感到一陣的不舒服呢?在網路上有許多相關圖片,供大家挑戰對於觀看縝密孔洞或點點的忍受極限,對於這種畫面有反感的人,很可能是有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然而,密集恐懼症真的是一種疾病嗎?需不需要治療?《Hello醫師》以下帶你進一步認識密集恐懼症的定義、原因與治療方法。 什麼是密集恐懼症?會出現哪些症狀? 密集恐懼症雖然被解釋為「對洞的恐懼」,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突起物或其他密集聚在一起的圖案,也同樣能令患者感到不舒服。根據統計,近15%成年人曾患密集恐懼症,其中以女性占多數。 當密集恐懼症者看到觸發物(Trigger)時,容易出現嚴重害怕、噁心、搔癢、出汗、顫抖或恐慌等症狀。 (延伸閱讀:為什麼會怕黑?4方法克服黑暗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是精神疾病嗎? 關於密集恐懼症是否算是一種疾病,科學界仍然還有一些爭論。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定義,真正的恐懼症,需要引起並達到一定程度的恐懼和擔憂,並足以干擾一個人的正常生活,但是密集恐懼症仍不符合條件。 目前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即美國最常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指導手冊,還沒有正式承認這種精神疾病,不過只要症狀持續發生或是過度嚴重,並導致嚴重的障礙或困擾,就可廣泛地被歸類為特定的恐懼症,而專家表示,比起恐懼,密集恐懼症者更容易對密集孔洞感到厭惡。 密集恐懼症4大原因 研究家們目前對密集恐懼症,推測出4種可能的原因: 遠離動物的攻擊:地球上許多有毒動物的表皮,都是密集的排列圖案,例如眼鏡蛇、河豚或毒蛙等。因此,人類可能會對些圖騰,做出強烈的反應,以保護自己免受危險侵害。 避免致命的疾病:如麻疹(Measles)或天花(Smallpox)等致命的疾病,會使皮膚出現圓形的皮疹(Rash),所以密集恐懼症狀也可能是人們為了避免生病,而發展出的反應。 純粹不喜歡畫面:有些人可能會對孔洞排列產生的明暗組合,感到特別敏感。研究家表示,類似孔洞的圖案組合,可能會產生一種令人不舒服的視覺能量。 有社交焦慮:有些研究家認為,對空洞的恐懼可能是來自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因為這群圓圈可能看起來就像是正在盯著我們的眼睛或臉。 觸發密集恐懼症的物品 根據2013年心理科學雜誌(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有16%的受試者在看蓮花的種子莢時,感覺厭惡或不舒服。 諸如蜂窩、蓮子莢、石榴的剖面、草莓、果肉中排列的種子、泡泡紙、昆蟲的眼睛、珊瑚或皮膚病所出現的孔洞或腫塊等,皆為密集恐懼症相當常見的觸發物。另外,人工設計的圖騰或是某些動物外皮,也可能會引起密集恐懼症者的反感。 如何治療密集恐懼症? 害怕密集孔洞的人,也還患有其他精神疾病,例如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社交焦慮、恐慌症(Panic disorder)、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等,但由於密集恐懼症不是真正的疾病,若還不到足以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就不需要進行治療。 若經醫師診斷後,認為需要,一些研究指出,可以依照醫師指示,服用一些抗憂鬱藥,如舍曲林(Zoloft),並配合認知行為療法(CBT),透過談話來改變潛在的想法和行來獲得改善。(同場加映:藝術治療是什麼?從創作解析心理狀態)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PTSD的定義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以下簡稱PTSD)指的是一種精神疾病。您會因過去的經歷而引發恐慌發作。對許多人來說經歷創傷之後,心裡會受到毀滅性的傷害,但是有些人在歷經事故或戰爭之類的痛苦,或令人震驚的事件後,會發展為PTSD。患者會發現自己一直在思考創傷事件,它會影響您的生活,且很難適應這一段時間的變化,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使您逐漸康復。 PTSD有多常見? PTSD很常見,通常它對女性的影響多於男性。這是因為大多數女人比男人對變化更敏感,因此她們會感受到更強烈的情緒。這個疾病會影響任何年齡的患者,甚至是兒童。不過,可以通過減少風險因素來避免和管理。 請與您的醫師討論以獲取更多資訊。 PTSD的症狀 PTSD的常見症狀有: 無法停止思考致病的事件:當您患有PTSD時,您會不斷反芻思考、產生幻覺,以及做惡夢,反覆地重現受過的創傷。 迴避社交生活:由於擔心自己會恐慌發作,患者會不希望與其他人見面,或者避免會使您想起創傷的人、事、時、地、物。而這樣迴避的結果,是與家人和朋友分離和孤立的感覺愈來愈強,以及對以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情緒比以前更強烈:這意味著您可能會更煩躁或更沮喪,或者經常情緒低落。 與人相處有困難:包括感覺或表現出愛意,或者感到非常緊張不安或容易被嚇到。 睡眠障礙:您可能難以入睡,難以專心。 生理上的症狀:在身體上,您可能會遇到血壓和心率升高,呼吸加快,肌肉緊張,噁心和腹瀉等症狀。 可能有些症狀或症狀未在上面列出。如果您對症狀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生。 PTSD的原因 PTSD的病因目前仍然未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您若經歷過實際的創傷,或曾經受到死亡威脅、嚴重傷害或性侵事件,這些都會導致您罹患PTSD。另一方面,下列也是罹患PTSD的原因: 焦慮和憂鬱症(Depression)等心理問題。 從兒童時期就經歷過嚴重創傷。 受性格所影響 您的大腦在控制身體,及在壓力下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和激素所導致。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通常會對尋求治療感到羞愧,並希望延遲去看醫師。但是,PTSD是可以治癒的。您愈早尋求治療,便會越早康復。如果您有以下任何情況,請聯繫醫師: 如果您對創傷事件的想法和感覺困擾超過1個月。 如果您的消極想法和感受很嚴重。 如果您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 如果您認為自己可能會受傷或自殺。 PTSD的風險因素 造成PTSD的風險因素有很多,尤其是經歷過人生中的難關時。但是,某些因素可能使您在發生創傷後發展為PTSD,例如: 遭受強烈或持久性的創傷。 年輕時曾經歷過其他創傷,包括童年時期的虐待或受到忽視。 從事容易增加創傷風險的工作,例如軍人和醫護急救人員等。 還有其他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或憂鬱。 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家族中有人患有精神健康問題,包括創傷後壓力症或憂鬱症。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面臨著壓力,但是有些人更容易患上PTSD。導致PTSD發展的最常見事件包括: 歷程戰爭 童年受到忽視和身體虐待。 受過性侵。 曾遭受身體上的攻擊。 曾受武器威脅。 其他許多創傷也可能導致PTSD,例如發生火災、自然災害、搶劫、車禍、飛機失事、酷刑、綁架、罹患絕症、恐怖攻擊,以及其他威脅到生命的事件。 PTSD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PTSD? 受到創傷事件後以來至少一個月,醫師才能確診是否罹患PTSD。如果事件發生後一個月內您遇到上述症狀,則應去看醫師。出現PTSD症狀,醫師會檢視您的完整病史和身體檢查來進行評估。儘管沒有專門用於診斷PTSD的方法,醫師仍可使用各種測試來排除身體疾病作為症狀的原因。 如果未發現身體有其他疾病,您可能會被轉介給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或其他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會使用專門設計的訪談和工具來評估一個人的焦慮症狀。醫師會根據報告診斷您是否罹患PTSD,包括由症狀引起的任何功能問題。然後,醫師確定症狀和功能障礙後,若PTSD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則會確診為PTSD。 如何治療PTSD? 治療PTSD意味著您需要控制自己的生活。最一開始的治療方法是心理治療,通常會與藥物結合使用。當您結合使用這些治療方法後,您的症狀即可得到改善。此外,您需要學習技巧以解決症狀,並幫助自己感覺更好。如果再次出現任何症狀,您的醫師會教您如何應對。這些療法將有助於治療與創傷經歷有關的問題,例如:憂鬱、焦慮、吸毒,或濫用酒精。 有許多心理學方法,能幫助您發現問題並正確解決,例如認知療法,暴露療法和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 認知療法:可以幫助您了解自己為什麼陷入創傷記憶的原因。 暴露療法:可以幫助您安全地面對令人恐懼的事物,以便您可以學會有效地應對它。 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通過一系列引導的眼球運動使眼球運動減敏和重新處理,有助於您處理創傷記憶,並改變您對創傷記憶的反應。 您可能需要一些藥物,來治療PTSD症狀。如抗憂鬱藥,能幫助緩解憂鬱和焦慮症狀。抗焦慮藥物可改善焦慮和壓力感;當您的症狀涉及失眠或反復發作的噩夢時,使用哌唑嗪(Prazosin)。 PTSD的生活調整與居家治療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PTSD: 遵守您的治療計劃並保持耐心。 了解有關PTSD的資訊,這樣做可以幫助您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訂定有效的治療策略。 充分休息、飲食健康、運動、放鬆。 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這會使焦慮更加嚴重。 請勿濫用酒精或藥物來麻木您的感覺,否則可能會引起更多問題,並阻礙真正的康復。 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師以了解最佳解決方案。


自殺防治

自殘: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自殘的定義非自殺性自我傷害,通常簡稱為自殘,是一種故意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例如割傷或燒傷自己,以應對痛苦的情緒,如憤怒和沮喪。有這種不健康行為的人,自殺的風險很高,但通常並不意味想結束生命。這可能是因為自殘的人認為,自殘就足以應付情緒困擾了,因此他們覺得不需要自殺。 自殘當下可能會帶來短暫的平靜感和刺激,但通常會伴隨羞恥感,並使痛苦的情緒重新產生,甚至衍生成致命的行為。手臂、腿部和身軀是常見自殘的目標,但是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能被用於自殘,且自殘的人也會使用不止一種方法來傷害自己。 一般人有沮喪的情緒,可能也會有自殘的衝動,但只會自殘幾次,但是對於心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來說,自殘會演變成一種長期的重複性行為。而儘管很少見,但有些年輕人可能會在公共場合或團體中自殘,以示結盟,或向他人展現自己受到的苦。 此外,自殘通常是私下發生的,並會以受控或儀式性的方式進行,在皮膚上留下疤痕,常見的方式有: 用鋒利的物體割傷或劃傷 抓傷 用點燃的火柴、香菸或鋒利的尖銳物體燙傷自己 在皮膚上用利器割出文字或符號 打傷 用尖銳的物體刺穿皮膚 拉扯頭髮 干擾傷口癒合 自殘有多常見? 根據統計,這種令人不安的現象,在美國和西歐等發達國家特別常見。有自殘行為的人裡,女性佔了60%,其中約有50%在14歲左右就開始自殘,並持續到20多歲。若有疑問請與醫師討論,以獲取更多訊息。 自殘的症狀 身上有傷疤、新切痕、抓痕、瘀青或其他傷口 過度摩擦的部位會有灼熱感 時常有尖銳物體在手上 即使在炎熱的天氣下也要穿長袖或長褲 人際關係困難 持續有自我身份認同的問題,例如「我是誰?」、「我在這是要幹嘛?」 行為和情緒不穩定、衝動、不可預測 感到無助、沒希望或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可能有些症狀未在上面列出,如果對症狀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如果正在傷害自己,或者有傷害自己的想法,即使輕微,也請尋求幫助,因為任何形式的自殘,都代表背後有需要解決的更大問題。 如果有會自殘的朋友或親人,你可能會感到震驚和害怕,但請認真對待所有關於自殘的話題,並鼓勵他們就醫,因為自殘會造成的傷害太大了,會自殘的人絕對無法獨自應對,儘管你可能會覺得這麼做像是在出賣他們的秘密。 若發生在小孩身上,可以先諮詢小兒科醫生或其他專業醫療人員,他們可以提供初步評估,或轉介給心理醫師。千萬不要對小孩大吼大叫或威脅指責,而是應適時表達關心。 若發生在青少年身上,建議他們可以跟朋友、父母、老師、學校輔導員或任一位可信任的成年人訴說心情,並尋求心理治療。 什麼時候應該要尋求緊急協助? 如果自己或身邊有人因自殘而嚴重受傷、傷勢可能危及生命,或認為自殘者可能受傷或自殺,請立即撥打119或當地的緊急電話。如果有自殺念頭,請考慮以下選項: 諮詢心理醫師 與信任的人聯繫 撥打自殺熱線電話(生命線24小時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自殺防治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 自殘的原因大多數的人有自殘行為,都是為了應對令人窒息的情緒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社會問題:例如被欺負、在工作或學校中遇到困難、與朋友或家人的關係不好,以及性向問題。或者也有可能是為了滿足社會期望,而產生難以控制的情緒。自殘也可能與反社會行為同時發生,例如在學校裡表現不良,或與警察發生糾紛。 創傷:例如身體曾經遭受過性虐待、親密的家人或朋友死亡、流產。 心理原因:例如焦慮、憂鬱、反芻性思考,或覺得心理有聲音在叫他們自殘。也有可能是因未與親友分離,而失去身份認同,或形成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這些問題都可能會導致強烈的憤怒、絕望和自我憎恨感。自殘的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該找誰求助,所以才用自殘釋放這些壓抑的情緒。 自殘的風險因素可能讓人自殘的風險因素很多,例如: 處於青春期:儘管其他年齡的人也會自殘,但自殘通常好發於青春期,因為那時情緒較不穩定,且青少年面對同儕壓力、孤獨感以及與父母或其他權威人士的衝突,都會增加自殘發生的風險。 有會自殘的朋友:有會自殘的朋友的人,更有可能開始自殘。 生活遇到問題:一些自殘的人,通常都在生活中受過創傷。他們可能生活在不穩定的家庭環境中、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或性向感到疑惑,或是在團體中屬於較邊緣的人。 精神健康有問題:自殘的人比一般人更會批評、批判自己,並且不太會解決問題。此外,有某些精神障礙的人特別容易自殘,例如邊緣型人格障礙症、憂鬱症(Depression)、焦慮症(Anxiety)、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和飲食障礙症(Eating disorder)。 過量飲酒或吸毒:在酒精或毒品的影響下,容易造成自殘的行為。 自殘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自殘? 目前並沒有自殘的診斷測試,醫師主要會透過身體和精神狀況來做評估。自殘可能需要具有治療自殘經驗的精神科醫師才能評估,而心理諮商師可協助評估患者是否有與自殘相關的其他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或人格障礙症(Personality disorder)。在這種情況下,醫師或諮商師可能會用到其他工具來診斷,例如問卷調查或心理測驗。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儘管尋求了醫療幫助,家人或朋友仍然會發現患者有持續自殘的行為。或者回診時,醫師會發現新的疤痕和傷口。 如何治療自殘? 目前沒有治療自殘的最佳方法,不過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的心理狀況告訴其他人。雖然可能會覺得很丟臉,但還是建議患者多與信任的人交談,例如朋友、親人、醫師、精神領袖或學校人員。 治療取決於個人的問題,以及可能患有的相關心理疾病,可以的話,最好向有治療自殘經驗的心理專家求助。而且治療自殘行為可能需要時間,患者並且需要付出努力,以及擁有想康復的慾望。 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的治療作用包括: 辨別和管理觸發自殘行為的潛在問題 學習用更好地技巧來處理困擾、調整情緒 學習如何提升自我意象 發展與改善人際關係和社交能力的技巧 培養健康的解決問題能力 此外,以下幾種類型的心理治療,也可能會有幫助: 認知行為療法(CBT):可幫助患者辨認不健康的負面想法和行為,並用健康、積極的想法和行為替代。 辯證行為療法:屬於CBT的一種,也可以教導患者一些行為技巧,以幫助度過痛苦、調節情緒,並改善與他人的關係。 心理動力心理療法: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通過自我檢查來檢視自己過去的經歷,並透過挖掘隱藏的記憶,找出造成人際關係問題的根本原因。 正念療法:可以幫助患者學習活在當下,並適當地感受周圍人的思想和行為,以減輕自己焦慮和沮喪的感覺,進而改善健康狀況。 除了個人諮商療法,也可以嘗試家庭諮商或團體諮商。 藥物治療 目前沒有專門治療自殘行為的藥物,但是如果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或焦慮症,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使用抗憂鬱藥或其他藥物,來治療與自殘相關的潛在疾病,以減少想傷害自己的感覺。 入住精神科病院 如果嚴重或反覆受傷,醫師可能會建議住院,或嘗試日間護理計畫,以接受精神疾病的治療。住院通常是短期的,可以患者提供安全的環境和更深入的治療,直到度過危機。 自殘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自殘: 堅持治療計劃,並按照指示服藥。 認識可能觸發自殘的情況或感覺,制定其他舒緩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並尋求支持計劃,以為下次的自殘衝動做好準備。 隨身攜帶醫師或精神科醫師的電話號碼,並告訴他所有與自殘有關的事件。也可以找一位值得信任的家庭成員或朋友,作為緊急聯絡人,下次有自殘慾望或自殘行為時,就可以打給他。 學習照顧自己,了解如何透過運動放鬆,以及怎麼吃才健康。 若有失眠問題,請諮詢醫師,因為這會嚴重影響自殘行為。 避免飲酒和吸毒,因為它們會影響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使人面臨自殘的風險。 如果受傷或需要接受治療,請適當照顧傷口。 不要共享用於自殘的工具,因為這會增加得傳染病的風險。 如果還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找到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法。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喜歡未成年小孩?戀童癖患者男性居多

戀童癖(Pedophilia)是指對青春期前的小孩產生性慾,而有戀童癖的人又稱可稱作戀童癖患者(Pedophile),病患除了會長時間對未成年小孩產生性幻想,還可能會因此性騷擾對方。《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您介紹關於戀童癖與戀童癖患者的基本知識。 戀童癖與兒童性騷擾的關係 戀童癖的定義,是指對低於13歲以下的小孩有強烈或潛在的性衝動。戀童癖患者有可能喜歡小男生或小女生,而戀童癖患者本身以男性居多。 戀童癖往往只是患者內心的慾望,若已付諸實行的行動,才算兒童性騷擾。據統計,半數的兒童性侵犯並沒有對受害兒童感到性吸引力,而大多戀童癖患者都不曾對兒童性騷擾,並認此舉有違道德。(推薦閱讀:訂密語學說不!教育小孩防止被性侵) 什麼是戀童癖症? 戀童癖症(Pedophilic disorder)是當戀童癖已經變成一種精神疾患,導致因戀童癖而產生憂鬱或造成人際關係上的困擾,戀童癖症的診斷條件如下: 患者對於青春期前的小孩有頻繁、強烈的性幻想與性衝動,且至少長達6個月。 患者對這些慾望採取了行動,或深受其性慾、性幻想的影響而感到痛苦,或因此遭遇人際困難。 患者本身16歲以上,或者比會讓患者產生性慾的未成年對象至少大5歲。 戀童癖的成因可能為非自主 近期研究顯示,戀童癖可能與大腦神經疾患有關,使大腦對環境刺激的性慾反應產生異常。一項支持此論點的統計也指出,男性戀童僻患者是左撇子或雙手靈巧,且能左右開弓的比例,比一般人還高3倍。 其他研究證據則指出,胎兒在子宮裡或童年時期的早期神經發展異常,可能是導致日後產生戀童癖的主因。而年幼時有這些狀況的患者,在視覺空間能力以及語文記憶力的測試中,獲得的分數都偏低。 戀童癖症可以治療嗎? 若對戀童癖症置之不理,可能會導致其他精神問題,如憂鬱、焦慮、疏離感等,且確診後,患者通常會感到挫折、孤立,並對人生目標的達成倍感困難。 大部分的專家認為戀童癖症無法治癒,但接受治療仍可以讓患者感覺病情獲得控制,並能防止對戀童的慾望付諸實際行動。醫師可能會搭配精神動力學心理治療(Dynamic psychotherapy)、行為認知治療(Behavioral techniques)、藥物治療(以控制性欲),甚至外科手術的介入。(同場加映:癡愛加害者!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常見症狀與治療方法)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發展遲緩

不只小孩會過動!成人ADHD過動4症狀

曾經發生過工作時很難維持專注力、情緒波動大、衝動行事、焦慮的狀況嗎?這些狀況雖然多多少少在每個人生活中都可能會發生,但是當它組合在一起並且已經持續好一段時間,對您的生活和工作還是會造成困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不止好發在小孩身上,也有機會影響成人。本文將為您介紹成人ADHD的成因、症狀以及治療方式。 成人ADHD的原因與相關疾病 關於產生ADHD的原因目前仍沒有定論,主要還是環繞在基因遺傳與環境的交互影響。雖然ADHD通常會在年紀還小時就被檢測出來,但也有少部分的情況是,患者直到成年之後,才發現自己有ADHD的症狀。ADHD發生在成人比起發生在兒童身上來得難以檢測的原因,因為成人身上較少出現「肢體過動」的症狀,取而代之的是容易衝動、不耐煩、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生氣、不安等等的非外顯心理症狀。 此外,成人ADHD患者經常同時患有其他心理疾病,例如: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或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雖然ADHD並非引發這些心理疾病的原因,但是ADHD對生活和工作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會連帶的加劇其他心理疾病症狀,也因此成人的ADHD檢測較為困難,因為一個症狀可能同時包含多個心理疾病,需要更多的觀察與了解才能正確診斷病情。 成人ADHD的4症狀 ADHD也可能影響到患者的學習情況與人際交往,注意力不足的狀況下,學習新的事物需要花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才能上手;而情緒波動及衝動的個性對維持友誼也有不良的影響。以下為其他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可能造成的症狀,如果在您的生活中,這些症狀經常發生,最好找醫師了解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ADHD的受害者: 組織管理能力不佳:對於工作的優先程度及重要性認知不足,無法妥善的安排或運用時間來完成事務。 沒耐心:對待成人ADHD患者可能是個不小的折磨,這個症狀尤其以在駕駛座的時候更加嚴重,複雜紊亂的交通狀況,容易使患者動怒、破口大罵,傾向違反交通規則駕駛。 衝動與情緒化:與人交往難免有摩擦爭執,通常不到最後關頭,一般人都會盡量避免衝突發生;但是成人ADHD的患者比較衝動,容易把「小事化大」,對於社交活動有不利的影響;情緒波動較大的心理狀態,也不利於維持友誼,喜怒不定的情緒使得身邊的人不知道該怎麼跟患者相處,害怕不小心就引爆它的憤怒。 注意力無法集中:工作的時候常常分心做其他不重要的事、念書的時候才翻幾頁就想要滑手機、環境中吵雜的噪音如電話聲、同事交談聲和車聲等,都可能讓成人ADHD患者難以專注於手上的工作。也因為注意力不佳的的緣故,多工處理對於成人ADHD患者簡直是個折磨,往往落得兩頭空的情況。 成人ADHD的治療3方法 心理治療:藉由心理諮商、認知治療(Behavioral therapy)、行為治療(Cognitive therapy)或是放鬆訓練等方式,來幫助改善ADHD的症狀。 中樞神經興奮劑(CNS stimulants):因為多數ADHD患者體內的多巴胺(Dopamine)分泌量較低,含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的藥物如:利他能(Ritalin),可以幫助提高多巴胺這類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的濃度,改善ADHD的症狀。 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含阿托莫西汀(Atomoxetine)的藥物,例如思銳(Strattera),適合因健康問題不能服用興奮劑,或是興奮劑療效不佳的ADHD患者使用。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占卜分析好準?那是巴納姆效應起作用

經常覺得心理測驗的結果分析很準,或是喜歡看星座分析嗎?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稱做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稱巴南效應),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這些測驗分析總是能神準地道出我們的個性和內心。以下將為您介紹巴納姆效應,以及它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效果和例子。 巴納姆效應是什麼 世界上的人百百種,但為什麼心理測驗或星座分析,只需要用短短幾個選項或描述,卻能套用在這麼多人的身上,並讓人信服呢?其實,在陳述時若能運用比較含糊、普遍的描述,就能廣泛地使人們認為,這和自身的情況十分貼切,就像是在說自己一樣,接著就對號入座了,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也被稱為佛瑞效應(Forer effect),它是由心理學家伯特蘭·佛瑞(Bertram Forer)先發現並提出的理論。佛瑞對他的學生們做性格測驗,詢問他們對結果分析感到符合的程度,結果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些描述是準確或貼近的,但其實這些內容,是佛瑞從星座與人格關係的普遍描述中,所抓取出來的,例如「您需要別人的喜歡或欣賞」、「您發現太坦率地向別人講自己的事情,是一件不理智的行為。」等。而之所以被命名為巴納姆效應,是來自知名馬戲團表演家巴納姆(Phineas T. Barnum)曾說過:「每一分鐘都有一個傻子誕生(There’s a Sucker Born Every Minute.)」後來,心理學家保羅·米爾(Paul Meehl)為了向他致敬,便將此理論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巴納姆效應的效果 其實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共通性,若想要構成巴納姆效應,就是得抓住這些共通性,以「模稜兩可」及廣泛的方式來陳述,例如「您渴望讓人們接受您並喜歡您。」、「有時您會為無法解決的事情,投入太多精力。」、「有時候您會表現大方、外向,但有時會比較安靜、內向。」此外,正面的肯定句是最適合產生巴納姆效應的陳述方式,一些研究指出,比起有科學佐證的準確描述,人們比較傾向於相信關於自己的正面描述,不太願意相信負面的描述,例如「您經常想要傷害那些做出您不太喜歡的事的人。」等。 運用於生活中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最常被運用的例子,就是報紙上的星座運勢或是心理小測驗,如果連續幾天觀察那些內容,也許會發現自己的星座運勢,曾經和其他星座出現幾分雷同的描述,甚至如果試著給朋友一個別的星座的分析結果,那位朋友可能認為它是準的。 本文並不是否認或質疑星座或心理測驗的真實性,而是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套可以廣泛地和大眾,或還不熟識的人拉近距離的方式。妥善運用巴納姆效應,對許多領域的工作者來說,也具有極大的幫助,如從事行銷、廣告的工作者,或是占卜師等。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