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癌症 ,又稱惡性腫瘤,癌症的發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被活化,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進而形成 腫瘤 ,如果持續惡化、形成惡性腫瘤,就是所謂的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 指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在 2018 年奪去近千萬條人命,每六人就有一人是因癌症死亡;在台灣,癌症更連續 38 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7 年每 4 分 42 秒就有一人罹癌,癌症時鐘比十年前快了足足一分鐘以上。

基礎知識

癌症

【醫師幫幫我】無聲「新癌王」 腫瘤科名醫吳教恩醫師解析 肺癌早期發現的關鍵密碼與預防方式

肺癌被稱為無聲殺手,患者在早期幾乎沒症狀,因為肺部幾乎沒有神經,所以不會產生痛覺,只有當腫瘤壓迫肺部,或引起肺部發炎反應,造成咳嗽時,才容易被發現;然而,想要早期發現肺癌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醫界已發展出許多檢測方式,可幫助民眾及早發現肺癌、及早治療,提升存活率。 《Hello醫師》直播節目【醫師幫幫我】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級醫師吳教恩,透過「線上直回」Q&A,與讀者面對面溝通,解說及早發現肺癌的關鍵密碼與預防方式;《Hello醫師》特別為您整理「精華版」,讓您更對防範肺癌的發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低劑量電腦斷層 揪出早期肺癌 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症狀,過去雖然有胸部X光作為初期篩檢工具,但僅能發現2公分以上的腫瘤,吳教恩醫師表示:「目前研究證實,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助於揪出早期肺癌,建議40或45歲的民眾,無論有無家族史或是否為高危險族群,都可主動進行篩檢」。針對肺癌的高危險族群,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1日開始,提供每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補助。 直播過程中有民眾線上提問,「擔心篩檢時所產生的輻射量,可能傷害身體健康」,吳教恩醫師說明:「低劑量電腦斷層輻射量低,且2年做一次篩檢,對人體不會有太大影響」。 遠離肺癌危險因子 及早預防勝於治療 吳教恩醫師提醒,預防肺癌4大要點: 戒菸、避免二手菸 遠離空氣汙染 降低職業暴露 高危險族群定期篩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探索更多癌症類別

攝護腺癌(前列腺癌)

看更多 癌症 相關文章

癌症

抽菸比加工肉危險?致癌物分級全解析

癌症長年高居我國十大死因,大家對致癌物這個詞一定不陌生,尤其一級致癌物更是每個健康家庭務必會重視的議題。對此,本文將剖析致癌物與其級別分類,不管是負責全家三餐的父母,或是餐餐外食的上班族,Hello 醫師都邀請你一同來細讀本文章。 什麼是致癌物根據美國國家人類基因體研究院(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的資料,致癌物指的是會導致細胞 DNA 產生基因突變的化學物質或化學混合物,其過程亦稱為癌化。 (哪些錯誤癌症觀念困擾著你?請看:吃糖會使癌症惡化?破解7個常見癌症迷思) 致癌物如何致癌接觸致癌物不意味著就一定會致癌,不同的致癌物有不同的致癌條件,像是接觸的方法、劑量、強度,以及人體的基因組成。除了基因遺傳之外,其他因素都歸類為環境因子,包括: 生活和飲食習慣,像是抽菸、酒癮、不運動等 自然能量暴露,像是紫外線、氡氣、感染媒介物等 治療程序,像是化療、放射線治療、荷爾蒙藥物等 住家環境暴露 工作環境暴露 環境汙染 有的致癌物確實能直接改變細胞 DNA 的基因排序,造成突變和癌細胞,但也有的致癌物並不能直接干擾細胞 DNA,而是藉由加快細胞的分裂速度,間接提高細胞 DNA 基因的突變風險。在此提醒,癌症並不一定就是致癌物的錯,它只是致癌的其中一個可能因素。 此等致癌物分類乃根據其原有的化學物質特性,來判斷它是否會危害人的健康,並非代表其致癌的程度與風險。舉例來說,抽菸和加工肉類雖同列為「人類可致癌」的級別,但抽菸卻是比加工肉類的致癌風險來得更高。(你要知道的癌症知識盡在這裡:認識癌症) 三個研究機構之致癌物分類致癌物在動物與人體上有無出現「致癌性證據」,是決定致癌物分級的關鍵,像是有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或是造成癌細胞增長等。這些證據的來源包含動物實驗,或是從人體身上所收集到的報告,最後經分析後再擬定致癌物分級。(除了戒菸,也要小心這些有害化學物質:1年200萬人罹肺癌!致癌原因不只抽菸)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以下簡稱 IARC)的分類,致癌物(致癌因子)共有五個級別,詳情如下: 第一級(Group 1):流行病學證據充分,確定為致癌因子,如菸草(吸或嚼)、檳榔、石綿、戴奧辛、芥子氣、γ射線、黃麴毒素等。 第二級 A 類(Group 2A):流行病學證據不足,但動物實驗證據充分,極有可能為致癌因子,如甲醛、紫外線、太陽燈、多氯聯苯、柴油引擎廢氣、高溫油炸釋出的物質等。 第二級 B 類(Group 2B):流行病學證據有限,且動物實驗證據不足,可能為致癌因子,如電焊煙霧、汽油引擎廢氣、極低頻電磁場等。 第三級(Group 3):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證據皆不足,無法歸類為致癌因子,如甲苯、咖啡因、氨比西林、食用色素等。 第四級(Group 4):人類與動物皆欠缺致癌性根據,或流行病學證據不足,極有可能為非致癌因子,如己內醯胺,為一種合成尼龍塑料的中間原料 。 https://helloyishi.com.tw/cancer/other-cancers/top-5-wrong-eating-habits-may-cause-you-oral-cancer/ 另外,IARC 也針對身體部位做致癌物的區分,將其分成「人類致癌性證據充分」與「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兩類,讀者可以直接點此觀看。 第二種分類則根據美國國家毒理部(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的致癌物報告(Report on Carcinogens),分成以下兩類。 確定為人類致癌因子:研究證實人類受致癌物暴露與癌細胞存在因果關係。此分類等同 IARC 之第一級致癌物。 合理推測為人類致癌因子:人類的致癌性研究不足以證實兩者的因果關係,但存在其他解釋論述或干擾因子。此分類等同 IARC 之第二級 A 和 B 類致癌物。 還有一種分類由聯合國主導推行,叫做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其跟 IARC 類似,可分成以下三類。 第一級 A 類(Category 1A):確定為人類致癌因子,有足夠的人體致癌性證據。此分類等同 IARC 之第一級致癌物。 第一級 […]


癌症

認識安寧緩和醫療|緩和與安寧療護提升病人生活品質

別於以往,對絕症或癌症末期的患者隱匿病情,已不再適用於現今社會價值觀了。患者寧願被告知疾病真相,也不要什麼都不知情地死去。 為幫助患者減輕不適、在最後的生命階段能活得有尊嚴,醫師會先諮詢其家屬和專業健康照護團隊的意見,並給予緩和與安寧療護的建議。本文將剖析兩者的功能與不同之處,讓患者得到最好的全人醫療照顧,同時盡可能地圓滿其心願,也因此安寧照護又被稱為臨終照護。 緩和療護與安寧療護的定義按照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醫學院的資料,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雖然很相似,但仍有不同之處,其定義如下: 緩和療護(Palliative care):此治療幫助舒緩患者的身體、情緒及心靈層面,同時疾病治療仍能繼續進行。並且,它可於重病的任何階段進行,不須等到頻死時才開始此治療,其包括像疼痛緩解、營養或心理諮商。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此照護同樣為舒緩患者的身心靈層面,但不再進行疾病治療。一般來說,若醫師判斷患者只剩六個月的壽命時,患者及其家屬可選擇是否要接受安寧療護。 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都是為舒緩重病患者的症狀,進而提升生活品質,且各自會有特殊的專業醫療照護團隊,以滿足其身心靈和情感的所有需要。縱使安寧照護會納入緩和療護的療程,它們仍具有不同的療護功能與目的,以下舉出兩者的三大區別: 緩和療護可於重病中的任何階段進行,安寧照護只會給予絕症的最後階段,或於生命即將結束前的患者。 緩和療護可與其他疾病治療同時進行,包括化療、放射線治療,以及免疫療法,安寧照護只會在所有疾病治療都無效後才進行,但仍可抑制症狀或副作用,此為舒緩症狀,並非治療疾病。 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團隊皆會與患者的治療照護團隊溝通與協調,但緩和療護會與治療並行,而安寧照護則會負責主要的患者照護工作。 緩和與安寧照護目的和考量因素在台灣,緩和療護與安寧照護主要提供給癌症患者,其目的有以下三點: 照顧與尊重患者,並幫助舒緩疼痛。 幫助患者完成心願,好讓他臨走不帶一絲遺憾。 幫助患者的家屬在失去摯愛後,能走出悲傷。(推薦閱讀:摯愛離世後~走出悲傷做到這5點) 不過,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ing)提醒,在考量臨終照護前,請務必先慎重思考以下三個因素: 患者生存的渴望或接受治療的意願(尤其是老年患者)。 患者的剩餘壽命。 疾病治療與照護的醫療設備。(推薦閱讀:家人朋友得癌症~如何當個好照護者) 緩和療護非放棄治療有些人可能誤把緩和療護與「放棄治療」混為一談,但其實並非如此。患者在接受緩和療護的階段中,其他疾病治療仍可同時進行,並不拘患者的年齡或疾病的嚴重程度。 緩和療護可以幫助舒緩疾病的症狀和疼痛,進而改善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品質。根據美國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及早接受緩和療護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還可助於延長壽命。所以,請別把緩和療護和「放棄治療」畫上等號。 經由緩和療護團隊的多專業協助與支持,包括醫師和醫療專家、護士、營養師、社會工作員,以及至親家屬,患者會更清楚自身的病況,並溝通和討論出自己最想要的療護方法。換言之,緩和療護將患者的治療意願納為最大考量,好讓醫護團隊和家人也都能理解和尊重其心願。 在舒緩疾病症狀的過程,緩和療護團隊會盡其最大的努力,幫助患者恢復日常活動的生活,減輕常見的壓力及症狀如疼痛、焦慮、憂鬱、疲勞、食慾變差、噁心、便祕、呼吸困難、睡眠問題等。 不過,當緩和療護再無法幫助患者舒緩症狀時,醫護團隊通常只有以下兩個選項: 繼續增強緩和療護 轉為安寧照護(尤其當醫師判斷患者只剩六個月的壽命) 安寧照護的意義與服務類型安寧照護與緩和療護有些微不同,兩者皆可提供綜合型療護和支持,但在安寧照護的醫療設定下,治療疾病的方法將中止進行,不過,身體的症狀控制仍是可以進行。舉例來說,若化療不再對癌症患者有治療效果,而該患者選擇了安寧照護,化療便會中止進行,但若該患者有高血壓,則控制高血壓的治療仍可以進行。 重要的是,患者在接受安寧照護前,醫師與照護團隊要確保對方清楚理解他的病況。直白地說,就是無可救藥的地步了,再也沒有醫療方法可以治療,或緩解其疾病繼續惡化。 在安寧照護的中心思想裡,每個人的生命都相當寶貴,在接受死亡為他生命的最後階段時,也應該獲得良好照顧,尊重並幫助患者減輕痛苦,讓他們有尊嚴並完成心願的活到最後嚥下最後一口氣,然後安然逝去,這同時也能幫助親屬度過哀傷。 原則上,安寧照護並不一定要在醫院進行,其他安寧照護機構、護理之家或在家都是可行的場所。根據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的資料,台灣的安寧照護服務可分為以下六個層面。 安寧門診:提供緩和醫療的處置與照顧諮詢、末期臨終照顧、病情告知、悲傷輔導。 安寧病房:提供必須住院才能處理的醫療服務,症狀改善後可出院。 安寧居家療護服務:讓病人能待在熟悉的家中,獲得適當的症狀緩解與控制,協助其順利度過瀕死期、在家善終,或在必要時提供適時轉介。 社區化安寧居家療護:銜接基層診所或區域醫院的末期病人返家,以及後續的安寧療護服務。 安寧共同照護:由安寧團隊人員與末期病人原醫療團隊合作,共同擬定照護計畫及諮詢服務,提供更全面的症狀控制與緩解、情緒支持以及心理調適。 長照安寧:銜接長期照護和安寧療護間,一種由失能到死亡的垂直連續性照護。 安寧照護團隊除了有專業的醫師和照護團隊,可能還會有心理治療師和宗教師,為的是要給予患者及其家屬最大的支持。以安寧居家照護為例,護士和醫療人員會固定做家庭訪視,同時也有醫護人員 24 小時隨時待命,以便掌握患者即時狀況。 不過,有些人會抗拒安寧照護,甚至是醫師本身也不例外,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如同放棄生命。所以,如果患者或其家屬發現已無任何治療選擇,而醫師也沒提出其他治療方向,或許該由你主動開口問醫師了。 誰需要安寧照護?過去,台灣安寧照護的服務族群多為癌症末期和漸凍人,但經「住院安寧療護」以及「安寧居家療護」的範圍擴大後,另新增八個疾病類別的病人如下: 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即失智症(Dementia) 其他大腦變質狀況 心臟衰竭 慢性氣道阻塞 其他肺部疾病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急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 欲了解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施行細則,以及相關醫療抉擇意願書,請至安寧照顧基金會查看。 【點我前往癌症專區】


大腸癌

大腸癌末期沒法救嗎?剖析轉移症狀與治療

若大腸癌(Colon cancer)癌細胞於早期沒被偵測和移除,部分的大腸腫瘤亦會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便會造成所謂的「轉移性大腸癌」,也是我們俗稱的大腸癌末期(或稱作晚期大腸癌)。本文將剖析大腸癌末期的轉移症狀及治療方法,但請以專業醫師的建議為優先,醫護人員會根據病人的病況做嚴謹評估。 大腸癌末期的轉移症狀 大多數的大腸癌末期轉移病例,皆為肝轉移,其次是肺轉移,其他的可能轉移部位包括淋巴結、腹膜、卵巢、骨頭、腦部等器官。以下列出大腸癌末期可能會呈現的症狀。提醒讀者,以下症狀反應也可能因其他身體狀況所引起,若有任何疑慮請洽專業醫師詢問。 一般轉移症狀 疲累、無力 食慾變差 淋巴結轉移症狀 淋巴結部位腫脹、疑似硬塊(深入了解:淋巴結腫大) 頸部或臉部出現淋巴水腫 肝轉移症狀 右邊腹部感覺不舒服或疼痛 食慾差 體重減輕 腹水 黃疸 皮膚搔癢 肺轉移症狀 頻繁咳嗽(晚上特別嚴重) 呼吸急促 持續發生肺部感染 咳血 胸膜積水 骨轉移症狀 感染的骨頭部位疼痛 骨頭脆弱變得容易破裂或骨折 出現血鈣過高的症狀(例如:疲累、煩躁、混亂、噁心、口渴和便秘) (對罹患大腸癌會出現哪些症狀有疑問嗎?請看:大腸直腸癌:種類與症狀) 大腸癌末期緩和療護 一般而言,大腸癌末期患者都會接受緩和療護,此治療目的在舒緩症狀,希望藉此延長患者的壽命,提升其生活品質。很多人誤以為緩和療護即是放棄治療,但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癌症的治療仍可同時進行,以助於改善疼痛、情緒壓力等症狀,以下為五種緩和療護方法。 1. 手術:通常會搭配化療或放射治療進行,待腫瘤縮小後,再用手術將其移除,若腫瘤是在肝,亦可用燒灼術或栓塞術將其殺死。此外,手術也可用作清除腸阻塞,或是透過大腸鏡、結腸切除術、結腸造口術,幫助舒緩不舒服的症狀。不過,即使移除該部位腫瘤,也不意味著能治療大腸癌,因為癌細胞可能已轉移至身體多處部位。(同場加映:大腸直腸癌:治療方法) 2. 化療:此治療目的在控制症狀,並盡可能地縮小癌細胞,助舒緩患者狀況,並延長其壽命。而若癌細胞絲毫無縮小的情況,甚至惡化,醫師可能會考量其他治療策略或中止化療,以下為三種典型緩和療護的化療方法。 前導性化療:於手術前縮小腫瘤或抑制其成長。 輔助化療:於手術後清除可能殘留的癌細胞,降低癌症復發的機率。 肝動脈灌注化療:透過靜脈注射,將化療藥物送往肝臟,即為癌細胞轉移的部位。 3. 放射治療:跟化療相似,能使癌細胞縮小,幫助舒緩症狀。 4. 免疫治療:藉由身體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其關鍵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因為此藥物能使癌細胞被 T 細胞發現,進而將其消滅。 5. 標靶治療:根據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資料,藉由不同的藥物治療,去攻擊癌細胞的特定基因和蛋白質,達到治療效果。 (推薦閱讀:精準打擊癌細胞!標靶治療的作用方式) 【想看更多相關文章,請至大腸癌專區】


癌症

各大癌症篩檢:定期篩檢5大癌症效果佳!政府補助條件一次看

癌症篩檢是對抗國人頭號死因的關鍵,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數據顯示,111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87%集中於55歲以上的患者。 其實癌症早期治癒率高,但早期沒有症狀或不明顯,容易讓人忽略罹癌風險,因此癌症篩檢相當重要,確實篩檢可以達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效降低癌症的致死率。 究竟有哪些癌症需要定期篩檢、是否有政府補助?費用跟檢查頻率為何?跟著《Hello醫師》一起了解癌症篩檢的重要性。 癌症篩檢的意義 在健康或無症狀的狀況下,檢查是否有罹患癌症的可能,稱之為癌症篩檢,不過篩檢僅為初步檢查,並不等於診斷,而篩檢結果陽性不代表罹癌,須配合正式診斷才能確定。 由於許多癌症初期症狀不明顯,等到身體發出警訊往往為時已晚,因此癌症篩檢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防治癌症的四大重點之一。 落實癌症篩檢有助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早期診斷治療後,除了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率外,若篩檢出癌前病變,也能避免變異的細胞發展為癌症。 癌症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依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顯示,五大癌症之早期(0~1期)的五年平均存活率分別為:女性乳癌達100%、肺癌為94%,大腸癌為93%,子宮頸癌為90.6%,口腔癌則為84.7%,其中,乳癌甚至到二期的存活率都還有95%。由此可見,如果能及早透過癌症篩檢找出癌症徵兆,再加上早期診斷與治療,癌症存活率是相當高的。 四癌篩檢升級!4+1五大免費癌症篩檢 台灣每年有超過10,000人死於四大癌症(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四大癌症篩檢是目前最具成本效益的篩檢項目,協助患者早期發現、盡早治療,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而自111年7月1日起開始,政府也新增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5大癌症免費篩檢的對象如下: 1. 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 根據110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在連續15年為國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後,首度被肺癌擠下,成為發生率次高的第二名。 大腸內的腫瘤、息肉會陰糞便摩擦而出血,黏附在糞便表面上排出,而糞便潛血可以檢測出其微量的血液,檢查是否有任何異常。若檢測為陰性,建議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篩檢;檢測結果若為陽性,須接受大腸鏡檢查,或是鋇劑攝影+乙狀結腸鏡。(延伸閱讀:大腸癌的檢查:篩檢與診斷方式) 補助對象:50~74歲民眾,可接受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2. 乳癌:乳房X光攝影檢查 乳癌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而最泛用的乳癌檢查方式便是放射師透過乳房X光攝影,利用壓迫板緊壓乳房,便可獲得清晰的乳房X光影像。若影像無任何異常,建議2年做1次乳房攝影;否則建議3~6個月內進行追蹤。(延伸閱讀:乳房自我檢查5步驟!7+7種乳房正常與異常變化) 補助對象: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可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3. 子宮頸癌: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等到患者發現身體不適時,通常已達癌症末期。國民健康署指出,子宮頸抹片檢查先以擴陰器先擴張陰道,再以小木棒輕輕地刮取子宮頸剝落的細胞,塗抹在玻片上、染色,再由顯微鏡觀察是否有癌變的現象。 若無任何異常,建議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有不明的鱗狀細胞,或是輕度癌前病變,3~6個月內必須再做抹片檢查和HPV檢測;若為癌症,則須接受切片檢查。 至於已經施打過子宮頸癌疫苗,是否還需要做抹片檢查?答案是「要」!建議已經施打過疫苗的女性,仍須定期檢查才能有效預防。那麼無性經驗的女性,需要定期做抹片嗎?國民健康署提及,無性經驗的女性得到子宮頸癌的機率較低,不過也能詢問醫師是否需要做抹片檢查。(推薦閱讀:預防子宮頸癌!子宮頸抹片費用及流程介紹) 補助對象:建議30歲以上婦女,可接受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4. 口腔癌:口腔黏膜檢查 台灣口腔癌患者比例排名世界第一,主要好發於25~44歲男性,根據國民健康署指出,口腔癌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比起其他癌症早了10年以上。 口腔黏膜檢查係醫師以目測方式先檢查口腔黏膜,觀察是否有癌前的病變或是病灶。若為陰性,建議每2年做1次口腔黏膜追蹤;若檢查為陽性時,需至醫院口腔外科做進一步診斷,每3~6個月定期追蹤。 補助對象: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可接受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5. 肺癌: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也是目前台灣110年度發生率最高的癌王。儘管台灣近十年肺癌死亡率已下降14.6%,但仍然高居臺灣癌症死因第一位,且存活率相對低,在105至109年間,新診斷肺癌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僅38.2%,存活率較低主要是因為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出現顯著症狀時,診斷已多為晚期。早期肺癌(0-1期)五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就只剩1成,不同期別的存活率差距甚大。 在各方專家多年合作規劃下,自111年7月1日起,政府開始實施肺癌篩檢補助,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每兩年一次免費LDCT檢查,將肺癌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 補助對象: 具肺癌家族史:50 - 74歲男性或45 - 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 重度吸菸者:50 - 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包-年=平均每天吸菸包數*吸菸年數。(例如每天1包菸,共吸菸30年;或每天1.5包菸,共吸菸20年,皆為30包-年) 圖片來源:衛福部國健署 為什麼要做癌症篩檢? 政府針對這五種癌症進行篩檢補助,主要是因為其成本效益高、操作檢測簡單、容易推廣,且預防效果也相當不錯。例如子宮頸癌和大腸癌,它們從癌前病變發展成癌症的時程較長,如果能早期篩檢,就可以有效提高早期治療並痊癒的機會。此外,乳房攝影在國外也已經實證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五大癌篩檢有效降低死亡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實證醫學所證實,五種癌症篩檢方法(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以及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能夠有效減少癌症致死率並提升存活率。國民健康署透過統計資料分析提供以下證據: 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根據國際研究實證,LDCT對於重度吸煙者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 糞便潛血檢查:每兩年進行一次檢查,可以減少35%的大腸癌死亡率,並降低29%晚期大腸癌的發生率。 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約70%的子宮頸癌死亡率。 乳房X光攝影檢查: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檢查,可以降低41%的乳癌死亡率,並減少30%晚期乳癌的發生率。 定期進行口腔黏膜檢查:對於具有嚼檳榔或吸煙習慣的男性,能減少26%的口腔癌死亡風險 其他癌症篩檢 以癌症發生率來看,肺癌與肝癌同樣很高,不過針對肝癌並沒有做出篩檢補助和近一步建議,原因是沒有成本效益高的篩檢方式,但不代表這些癌症不需要篩檢,例如在111年通過的肺癌篩檢補助,便是在經過專家研究討論後推行;若有家族史或屬於罹癌的高風險群,建議都應前往醫院諮詢,以下以肺癌和肝癌篩檢舉例說明。 肺癌篩檢 肺癌如果以定期接受肺部X光檢查來說,罹癌率並無下降,且成本效益不高,而 CT 電腦斷層則會有輻射劑量高、偽陽性機率高的問題。 因此根據目前研究,僅建議以下肺癌高風險群定期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篩檢(LDCT)。研究顯示,能降低高風險族群肺癌死亡率 20%。 需要肺癌篩檢嗎?6項指標檢查 根據癌症基金會的整理,符合以下其中1點就有可能是肺癌高風險群: 吸菸史統計值達15 (包含已經戒菸及有意戒菸者): 吸菸史計算公式:每天抽菸 __ 包x抽 __ 年 = 吸菸史統計值。 例如每天抽半包、連續抽10年,等於0.5x 10=5;又或者每天抽2包、連續抽10年,吸菸史統計值則為20,可見抽菸量和菸齡都會影響肺癌風險。 二等親內有肺癌家族史者: 若二等親內有超過2位以上患有肺癌,則可能為肺癌家族史者。 有肺病病史者: 患有氣喘、肺炎、肺結核、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他相關肺部疾病者。 常煮菜且無使用抽油煙機設備達10年以上 暴露在二手菸害環境達1年以上: 非吸菸者,但每週平均有1天以上吸入菸草煙霧15分鐘以上。(同場加映:死於二手菸者女性占6成 女性抽菸傷害大) 職場環境易致肺癌者 職場環境屬金屬業、礦業、石油化學工業、石綿接觸者,或長期暴露在有粉塵、油煙、棉絮、化學物質、放射環境下等。(同場加映:無法治癒的疾病!矽肺病的原因與預防) 肝癌篩檢 肝臟超音波檢查 在台灣,9成肝癌是由慢性肝炎併發,除了B肝、C肝帶原者是高危險群,有脂肪肝的民眾更要多加注意。由於肝臟深處於腹腔內,一般檢查難以觸及,目前較好的篩檢方式為超音波,所以如果本身是慢性肝炎(B、C肝)帶原者或其他高風險群,建議定期於腸胃科監控肝指數和病毒活性,並且每1~2年做肝臟超音波檢查。(推薦閱讀:每 3 人 1 人有脂肪肝!盡早減肥避肝纖維化、肝硬化)。   血液檢查 除了超音波檢查,抽血檢驗也是篩檢肝癌最簡單方便的方法之一。血清中的「胎兒蛋白」(AFP)可以作為肝癌的腫瘤標記,正常人抽血檢驗胎兒蛋白若超過標準,就要注意是否有肝癌。 不過,必須再配合影像檢查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為胎兒蛋白數值正常也不能判斷一定沒有肝癌。因此肝癌高風險群的定期追蹤應包括影像檢查會更為準確。(同場加映:認識肝癌) 影像檢查 透過超音波掃描、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核磁共振檢查等影像檢查方式,能夠彌補血液檢查的不足。其中腹部超音波是最方便、最不具侵入性的重要篩檢工具。如果高度懷疑罹癌風險,或懷疑腫瘤長在超音波掃描的死角,才需要電腦斷層等精密的檢查。 其他癌症篩檢:身體異狀勿忽視,及時就醫 雖然目前國際間尚無實證建議對攝護腺癌、胰臟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子宮體癌的無症狀者進行篩檢,但如果民眾發現身體有以下異狀,則可能是癌症前兆,請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 攝護腺癌:小便無力、頻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狀或不明原因骨頭疼痛。 胰臟癌:對於40歲以上且無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士,若近期出現新發糖尿病、上腹部或背部疼痛(疑似源自後腹腔)、經上消化道檢查未發現異常、體重顯著下降、出現黃疸、茶色尿伴隨著灰白色便(可能指示膽道阻塞)、無明顯原因的胰臟炎或脂肪便等症狀,可能是胰臟癌的警示信號。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無明顯原因下出現持續高燒(體溫超過38°C)、半年內體重減少超過10%、夜間出現盜汗、以及頸部、腋下或鼠蹊部等淋巴腺處出現無痛性腫脹。 子宮體癌:異常出血現象,如月經周期不規則、持續性長期出血、長時間無月經後突大量出血,或是停經後出血,均可能是子宮體癌的警示信號。 癌症指數檢查≠癌症篩檢 另一種常見的篩檢是「血液腫瘤標記」,也就是俗稱的腫瘤指數或癌症指數;因為檢驗便宜,所以常出現在體檢的項目內。然而,除了PSA指數有3成機會早期發現攝護腺癌外,腫瘤標記並不適合單獨作為癌症篩檢工具。因為早期癌症的腫瘤標記數值不見得高;標記數值高也不見得是癌症,也有許多一般病症會造成腫瘤標記升高。(推薦閱讀:什麼是腫瘤?良性與惡性腫瘤成因及自我檢查) 愈年輕接受癌症篩檢效果更好?醫:可能無法檢出 既然癌症貴在及早發現與治療,是否愈年輕接受癌症篩檢更好呢?台東基督教醫院的鄭鴻鈞醫師表示:「台灣癌症病患的平均年齡超過40歲,因此太早做癌症篩檢無法檢查出疾病。」 鄭醫師接著補充,有癌症家族史者,可考慮於家人確診癌症的年齡往前推10年進行篩檢,「例如有家人在45歲被診斷出大腸癌,則可以在35歲左右進行癌症篩檢」。 進行癌症篩檢有壞處嗎? 定期接受癌症篩檢能有效預防癌症擴散,但部分篩檢方式具有潛在風險,且也有機率篩出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以下列出癌症篩檢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 其他併發症:部分癌症篩檢可能引發併發症,例如篩檢大腸癌有時會利用乙狀結腸鏡或結腸鏡來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導致結腸內膜撕裂。 篩出偽陰性:篩出偽陰性可能會讓病人對於病情大意,即使出現症狀也不會尋求醫療幫助,導致延誤治療時機。 篩出偽陽性:篩出偽陽性則會讓病人對於病情過於焦慮,篩出陽性後通常會有進一步的檢測或手術,容易造成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問題。 2大癌症不適合早期篩檢 癌症篩檢也不是樣樣都有效,過早或過度接受癌症治療,反而會造成患者正常器官機能受損,以下列出2種不適合早期篩檢或篩檢效果不佳的癌症供民眾參考: 胰臟癌:胰臟位於腹腔深處,早期症狀與腸胃不適相似,再加上胰臟癌的癌細胞發展過於快速,等到發現時幾乎已經為末期。 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的癌細胞發展過於緩慢且預後良好,早期發現癌細胞的治療價值並不高,反而會造成過度治療和過度診斷的風險。 【點我前往癌症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癌症

吃糖會使癌症惡化?破解7個常見癌症迷思

關於癌症的迷思千奇百怪,尤其要小心網路謠言,因為未經查證的資訊傳遞往往會帶給民眾不必要的恐慌,甚至會影響患者及其家屬做出正確的治療判斷。以下列出七個常見的癌症迷思,Hello 醫師邀請你一起破解這些錯誤的癌症觀念,若對疾病有任何疑慮,請向專業醫師洽詢了解。 迷思1:癌症是否為無藥可救? 並非如此。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以下簡稱 NCI)的資料,所有癌症的五年存活率現況是 67%,而有的癌症存活率已達 90%,且在持續進步當中,包括像乳癌(Breast cancer )、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 ),以及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 )。 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長短以及是否會死於疾病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癌症是緩慢還是快速增長、癌症在體內的擴散程度、是否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人的整體健康等。因此及早做身體檢查和癌症篩檢非常重要,能夠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了解如何預防很重要:5 分鐘 1 人罹癌!這11招預防癌症) 迷思2:癌症是否會傳染? 基本上不會。 根據 NCI 的資料,一般而言,癌症不是一種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傳染性疾病。癌症可以從一個人擴散到另一個人的少數情況,通常只會發生在器官或組織移植的人身上,但其風險極低,每10,000 例器官移植中,約僅有兩例會患有癌症。當然,醫師會避免使用有癌症病史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所以家人朋友無須擔心接觸癌症患者,愈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才需要你的關心和陪伴。 不過,近日國外醫學期刊《Cancer Cell》刊發研究論文卻稱癌細胞具有傳染性。此研究發現,體外經過外泌體轉化的正常細胞可以在小鼠體內產生腫瘤,使乳腺癌外泌體導致正常細胞變成腫瘤細胞。但有專家也指出,該研究屬體外基礎研究,離臨床運用還有一段距離。 目前,癌症僅能通過病毒傳染誘發身邊人的癌症,像是人類乳突病毒和幽門螺旋桿菌,直接的癌細胞傳染還未被證實。並且,有正常免疫力的人,即使接觸一定數量的癌細胞,也不會得癌症,但如果是免疫缺陷者,則另當別論。(同場加映:揭HPV病毒3大真相!孕婦小孩也要當心) 迷思 3:癌症是否會遺傳? 會,但只佔罹癌原因的一小部分。 NCI 指出,家族中的遺傳性基因突變只佔觸發癌症的 5~10%,其餘的 90~95% 乃因自然老化和環境因素的基因突變所致,像是抽菸、輻射、病毒、糖尿病(Diabetes)、肥胖症(Obesity)、飲食及運動習慣等等,這類癌症屬於「非遺傳性癌症」,或稱「自發性癌症」。即便家族中無癌症患者,也不代表會免於癌症風險。(同場加映:1年200萬人罹肺癌!致癌原因不只抽菸) 迷思 4:手機電磁波是否會致癌? 手機電磁波(射頻輻射)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分類下,屬於2b類致癌物,對人體的致癌性較低。盡管如此,相關研究仍在持續,雖然不能排除其致癌風險,但可以比起抽菸等行為還是低上許多。 此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監督的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研究發現,暴露於手機發送無線電磁波的公老鼠,比未暴露的老鼠,更容易出現腦部神經膠質瘤和心臟三叉神經鞘瘤。至於能否將此研究結果推論在人類身上,仍有待討論。但有鑒於現今社會手機使用的普遍度,即使實驗指出手機輻射的罹病率僅非常微小,它依然值得重視。(男性請注意!比起致癌,手機輻射更可能影響精子健康:手機別再放口袋!小心輻射讓您變空包彈) 迷思 5:染髮劑是否會提高癌症風險? 目前仍無足夠科學根據能證實染髮劑會提高癌症風險,但對美髮業者來說,因其工作需要頻繁接觸染髮劑及其他化學產品,可能會提高膀胱癌(Bladder cancer )的風險。 現代染髮劑分為永久性(或氧化性)、半永久性和臨時性。永久染髮劑約佔目前市場上產品的 80%,由無色染料 「中間體」(化學物質稱為芳香胺)和染料「偶合劑」組成。而在過氧化氫的存在下,中間體和偶合劑彼此反應形成顏料分子,使用較高濃度的中間體會形成較深的顏色;半永久和臨時染髮劑是非氧化性的,其中包括直接染髮的彩色化合物。 染髮產品中使用了 5,000 多種不同的化學物質,其中一些對動物具有致癌性。由於使用染髮劑的人很多,因此科學家仍在釐清染髮產品中化學物質暴露的安全性,尤其針對人類癌症的風險做探討。 迷思 6:糖分會加速癌細胞成長? 需要更多研究證明。但過度攝取糖分所導致的肥胖或糖尿病,的確會提高癌症發生機率。 根據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資料,增加糖分的攝取不會加速癌細胞成長,減少糖分也不會緩化其成長,或甚至使癌細胞收縮和消失,但要了解飲食中的糖分和癌症的關係,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做探討。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高糖飲食會間接造成體重增加、肥胖症、糖尿病,以及提高癌症風險。此外,《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研究內容提到,1930 年代的有許多鼠類研究,發現老鼠在沒有營養不良的狀況下,如果限制熱量攝取(降低血糖),能夠延長它們的平均壽命,助延緩老化與病變。而此概念源自於奧托.瓦爾堡(Otto Warburg)的瓦式效應 。 迷思 7:癌症手術和生檢是否會使癌細胞擴散? 手術、生檢(切片檢查)、放射線治療與化療等行為,的確有可能加速癌細胞生長與擴散,但其機率非常低,特別是在手術後腫瘤沒拿乾淨的情況。但即便如此,這些行為也有其施行的必要性。專業醫師會遵照嚴謹的步驟和程序,並於不同的身體部位換新的手術器材,以確保癌細胞的擴散降至最低。


大腸癌

五十歲以下也要當心?9個大腸癌常見迷思

關於大腸癌(Colon cancer),坊間存有不少的誤解與迷思,而這可能會導致民眾對此疾病有錯誤的醫學常識,甚至拖延或阻礙大腸癌患者獲得對應的診斷和治療。以下列出九個常見的大腸癌迷思,如有任何疑慮,請向專業醫師洽詢了解。 迷思 1:大腸癌是致命的 大腸癌早期的治癒率其實不低,根據美國結腸和直腸外科醫生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以下簡稱 ASCRS)的資料,91% 的局部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確診後五年內都無人死亡。 不過能夠在大腸癌早期就藉由診斷發現的患者只有 37%,多數大腸癌患者往往較晚才接受篩檢,但當癌細胞開始擴散到腸壁外,或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治療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大腸直腸癌:種類與症狀) 迷思 2:大腸癌沒辦法預防 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大多數病例都是從大腸息肉開始,再慢慢長成癌細胞,而定時篩檢能夠及早發現,並於息肉癌化前做移除。一般來說,大腸息肉可經由大腸鏡檢查移除,若是比較大的息肉,醫師則可能先透過內視鏡做移除,最後才會考慮進行手術移除部分的大腸或直腸。其他預防大腸癌的方法包括:選擇低脂肪食物、多吃蔬果,以及規律運動。 迷思 3:未滿50歲不會罹患大腸癌 的確,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的年紀往往超過 50 歲,但這不代表小於 50 歲的人就不會罹患大腸癌。而在近幾年,50 歲以下族群的大腸癌罹患率正逐漸攀升,其原因不明,但推測是飲食習慣改變所引致,或者也有可能與遺傳病、吸煙、肥胖等因素有關。 (這些食物一定要小心!大腸癌患者看過來!飲食原則與7種禁忌食物) 新的研究表明,某些食物會對大腸中微生物組或的細菌種群產生負面影響,這可能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所以,如果你察覺胃腸有些異狀,請務必要向專業醫師諮詢。至於家族中有大腸癌疾病史者,則可能要提早做大腸癌篩檢,因為他們的罹癌機率比一般人更高。 迷思 4:只有男性會罹患大腸癌 不論男女,皆有可能罹患大腸癌,或許男性的罹患率稍高一點,但它不是男性的專屬疾病。事實上,女性得大腸癌的比例也不在少數。 迷思 5:有家族病史才會罹患大腸癌 當然不是。ASCRS 指出,若排除年齡的危險因子,約有 75% 的大腸癌新病例都是無任何危險因子的,而大腸癌家族疾病史無非只是要其提早篩檢,包含更頻繁地接受相關檢測。 迷思 6:紅肉不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研究證據表明,吃紅肉或加工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吃 100 克紅肉將增加約 17%的罹癌機率,尤其當一週吃超過 500 克的量時,誤食致癌物的風險也將提高。 依美國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資料所述,這很有可能是高溫烹調所產生的不好化學成分,或是紅肉中的血基質鐵(Heme iron),促進癌細胞的成長。因此,建議一天不要攝取超過 50 克的紅肉,並多吃蔬果和全榖物,以減低大腸癌風險。 迷思 7:有大腸癌症狀才要篩檢 大腸癌早期幾乎無症狀,通常需要幾年時間發展,症狀才會逐漸顯露,但到了此階段,大腸癌多半已變得難以治療。建議不論男女都應於 45 歲開始定期做大腸癌篩檢,若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史、家族大腸癌病史,或是女性本身或家族有卵巢癌(Ovarian cancer)、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及乳癌( Breast cancer)者,皆須於 45 歲前進行篩檢,確切大腸癌篩檢細節請依專業醫師的指示為主。 迷思 8:大腸鏡檢查是唯一篩檢方法 大腸癌的篩檢方法當然不只有大腸鏡檢查,其他篩檢還有:糞便檢測、電腦斷層掃描結腸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又稱虛擬大腸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等等。 專業醫師會依照患者健康狀況和其接受度選擇適合的檢查方式,不過,大腸鏡檢查還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因為它偵測大腸息肉和癌細胞的範圍很廣,而且若發現息肉也可以馬上移除。 (同場加映:大腸直腸癌:篩檢與診斷) 迷思 9:大腸鏡檢查過程會痛 於大腸鏡檢查前,專業醫師通常會給予鎮定劑,以舒緩患者的不適感,所以並不會感覺疼痛,甚至也不會記得檢查過程,但即使沒有鎮定劑,其過程仍是可容忍的程度。 大腸鏡檢測歷時約 30 分鐘,而一般到隔天就可恢復日常活動了。要說痛苦的,反而是大腸鏡檢查的前一天,因為患者需要服用瀉劑,幫助清腸,好讓隔天的檢查能順利,但代價就是得頻繁的排便,檢測結束後幾天也會感覺脹氣。 (你有需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嗎?請看大腸鏡檢查) 【點我前往大腸癌專區】


大腸癌

大腸癌分期:TNM分期法0~4期、取決癌細胞擴散程度

癌細胞發生擴散和轉移,這可說是患者和醫師最為關心的,而大腸癌細胞擴散之過程共分為五個階段,不同的階段皆有相對合適的治療方法。以下會將大腸癌分成五期,而各項分期中則會使用T、N、M 分別代表腫瘤的各項生長情況。T 代表腫瘤侵犯深度、N 代表周邊淋巴轉移、M 代表遠處器官轉移。 大腸癌分期 大腸癌 0 期 癌症處於最早階段,此階段也稱為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或黏膜內癌(Intramucosal carcinoma,Tis),它尚未長出結腸或直腸的內層(黏膜)。 大腸癌 1 期 癌症已經通過肌層黏膜(Muscularis mucosa)生長到黏膜下層(Submucosa,T1),也可能已經生長至固有肌層(Muscularis propria,T2),它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N0)或遠處(M0) 大腸癌 2 期 癌症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N0)或遠處(M0),此分期可再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分期 2A:癌症已經生長到結腸或直腸的最外層,但尚未穿過它們(T3)。 分期 2B:癌症已經穿過結腸或直腸壁生長,但尚未擴散到附近的其他組織或器官(T4a)。 分期 2C:癌症已經穿過結腸或直腸壁生長,並附著在附近的其他組織或器官中或已經生長到附近的其他組織或器官中(T4b)。(大腸癌治療,因癌細胞分期和位置、病人狀況而異,詳情請見:大腸直腸癌:治療方法) 大腸癌 3 期 癌症尚未傳播到遠處器官(M0),此分期再分為以下三個階段,考量的因素包含大腸層壁的癌細胞擴散程度,以及淋巴結被攻擊的數量。 1. 大腸癌 3A 癌症已經通過黏膜生長到黏膜下層(T1),也可能已經生長至固有肌層(T2),它已經擴散到一到三個附近的淋巴結(N1)或淋巴結附近的脂肪區域,但沒有擴散到淋巴結本身(N1c)。 癌症已經通過粘膜生長到黏膜下層(T1)。 它已經擴散到4至6個附近的淋巴結(N2a)。 2. 大腸癌 3B 癌症已經生長到結腸或直腸的最外層(T3)或穿過內臟腹膜(T4a),但尚未到達附近器官,它已經擴散到一到三個附近的淋巴結(N1a 或 N1b)或淋巴結附近的脂肪區域(N1c)。 癌症已經發展至固有肌層(T2)或結腸或直腸的最外層(T3)。 它已經擴散到四到六個附近的淋巴結(N2a)。 癌症已經通過黏膜生長到黏膜下層(T1),也可能已經生長至固有肌層(T2),它已經擴散到七個或更多附近的淋巴結(N2b)。 3. 大腸癌 3C 癌症已經通過結腸或直腸壁(包括內臟腹膜)生長,但尚未到達附近器官(T4a),它已經擴散到四到六個附近的淋巴結(N2a)。 癌症已經生長到結腸或直腸的最外層(T3)或穿過內臟腹膜(T4a),但尚未到達附近器官,它已經擴散到七個或更多附近的淋巴結(N2b)。 癌症已經穿過結腸或直腸壁生長,並附著在附近的其他組織或器官中或已經生長到附近的其他組織或器官中(T4b),它已經擴散到至少一個附近的淋巴結或淋巴結附近的脂肪區域(N1 或 N2)。(同場加映:不看會後悔!結腸與大腸直腸癌的關係) 大腸癌 4 期 癌症可能已經或可能沒有穿過結腸或直腸壁生長(任何 T),它可能已經擴散或未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結(任何 N),可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大腸癌 4A:癌症已經擴散到一個遠處的器官(例如肝或肺)或遠處的淋巴結,但沒有擴散到腹膜(M1a)。 大腸癌 4B:癌症已經擴散到超過一個的遠處器官(例如肝或肺)或遠處的淋巴結,但沒有擴散到腹膜(M1b)。 大腸癌 4C:癌症已經擴散到腹膜,並且可能已經擴散或者可能沒有擴散到遠端器官或淋巴結(M1c)。(推薦閱讀:大腸癌末期沒法救嗎?剖析轉移症狀與治療)


大腸癌

大腸癌化療副作用不可怕!生活、飲食這樣調整緩解不適

相信許多大腸癌(又稱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患者在得知要接受化療之後,都會感到不安,尤其害怕化療後產生的症狀,從很多戲劇作品中也可看到如沒食慾、嚴重嘔吐及變得瘦骨如柴等狀況,因此讓有些病人感到恐懼和排斥。但事實上,化療並沒有那麼恐怖,副作用也會隨治療結束漸漸消退。以下列出常見大腸癌化療副作用,以及針對大腸癌的飲食調整及生活的改善方式。 化療會破壞正常細胞造成副作用 要了解大腸癌化療後的飲食調整方法,首先需要先明白化療的功能與機制,簡單來說,化療是藉由注射或服用含細胞毒性的藥物,殺死癌細胞的方式。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資料,因為化療藥物會視分裂速度快的細胞為敵,所以它也會攻擊和破壞身體其他分裂速度快的正常細胞,例如骨髓、胃腸黏膜、口腔黏膜、毛囊細胞等,進而引發一些副作用。 一般來說,大腸癌的化療副作用屬輕微,也只會持續幾天,醫師和醫療照護人員會針對患者的健康狀況,給予合適的緩解治療方法,再搭配飲食和生活型態調整,多數病人都能如期完成治療。 大腸癌化療副作用與改善方法 以下是五種常見的大腸癌化療副作用,及因應各症狀的改善方法,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 噁心、嘔吐 避免太甜、太油膩或刺激性的食物。 避免會造成噁心的食物。 選擇較清淡的食物(如吐司、軟質蔬果、清流質食物)。 選擇冰涼飲料或酸味食物(如酸梅、無花果)。 少量多餐,避免空腹。 細嚼慢曣,吃正餐時勿喝大量液體,以免因飽脹感造成噁心。 勿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進食。 化療前兩小時避免進食。 起床或運動前吃較乾硬的食物。 飯後一小時內避免激烈運動。 飯後兩小時內避免平躺休息,以助消化。 遠離不舒服的氣味。 穿寬鬆的衣服。 (同場加映:4種食物~遠離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嘔吐) 腹瀉 選擇清淡飲食。 避免油膩、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茶和咖啡。 避免乳製品,因為會造成暫時乳糖不耐症。 多吃高鉀食物,像是香蕉、柑橘或茼蒿,幫助身體補充因腹瀉而流失的鉀離子。 (同場加映:腹瀉與消化不良時…請避開這些飲食) 食慾不振 避免乾燥粗硬的食物,以及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包括酒、菸、檳榔、酸性飲料。 選擇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或是高蛋白食物,如像魚、肉、蛋、奶;冰涼飲品則可選擇像奶昔、霜淇淋、布丁或果凍。 選擇自己喜愛或高熱量、高蛋白飲食,並適量補充維生素。 食物可用勾芡或拌湯方式進食。 少量多餐。 趁著化療前或兩次治療之間多進食,因為這期間身體處於較舒適狀況,而化療期間或結束後幾天是食慾較差的時候。 與家人或朋友一起用餐,因為良好用餐情緒可促進食慾。 餐前散步,以促進腸胃蠕動。 (推薦閱讀:吃得少食慾不振有解!11招補足熱量) 口乾、口腔發炎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選擇質地軟嫩、細碎的食物,以利咀嚼和吞嚥;若食物質地不利於吞嚥,可調整或傾斜頸背部,以利食物往下移動。 小口喝水,有助於講話和吞嚥。 將食物拌入湯汁或以芶芡方式烹調食物,有助於吞嚥。 若有胃灼熱的問題,試著在飯後一小時內站著或坐著。 用餐後 30 分鐘內,及睡前使用軟毛牙刷刷牙。 選用非刺激性漱口水或鹽水漱口,若欲減輕進食時引起的疼痛,可詢問醫師能否使用麻醉性漱口藥水。 用護唇膏保持嘴唇溼潤。 貧血、感染 化療後 7~14 天,白血球量與免疫力會降到最低,要注意避免受感染,應於進食前和如廁後洗手乾淨,外出時也建議配戴口罩。 避免吃生食或半熟食,包括生菜沙拉、生魚片等。 隨著血小板和紅血球下降,應吃富含鐵質的食物,包括像牛肉、豬肉、深綠色蔬菜;同時也避免碰撞或外傷。 吃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和蔬果。 按照醫師指示補充維生素。 更詳細的大腸癌飲食指南,建議參考:大腸癌患者飲食指南!5個飲食原則與7種禁忌食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癌症

癌症堅果飲食指南!癌友必知7種堅果吃法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吃堅果對心臟的好處,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還能幫助降低癌症風險呢!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機構(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只要每天吃約 28 克堅果,罹癌率就能減低 15%,大腸直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效果尤其顯著。本文將介紹堅果對不同癌症的飲食指南,一起來看看它們有什麼健康好處吧! (同場加映:十大堅果營養又美味!護心抗癌好處多) 堅果各種不同抗癌等級 雖然堅果類皆能促進健康,但其含有的植物化合物及營養成分各不同,依照美國非營利組織營養真相(Nutrition Facts)的資料,透過分析酚類和類黃酮的含量、抗氧化及抗增生活動,堅果類的抗癌效果從高到低依序如下: 強抗癌效果:核桃、胡桃、花生 中抗癌效果:杏仁 低抗癌效果:松果、腰果、澳洲胡桃 相較無抗癌效果:開心果、榛子、巴西栗子 堅果抗氧化但要挑低溫烘焙 根據羅馬尼亞律路哈蒂耶加努醫藥大學(Iuliu Haţieganu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藥學系的研究,堅果可以影響血脂表現,具抗氧化和抗發炎功能,進而改善認知障礙、老化疾病、心臟代謝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癌症風險。 其中,核桃不僅有很高的多酚類、類黃酮等植化素,維生素 E 含量高,因此抗氧化效果高,不僅能預防細胞損傷,進而損傷 DNA。堅果之所以有抗癌效果,其關鍵在於它的抗發炎和抗氧化功能,藉由降低自由基的形成,進而降低細胞癌化的可能性。 另外,為確保身體可以吸取堅果好的脂肪,特別是 Omega-3 脂肪酸和維生素 E,建議民眾選購低溫烘焙的堅果,避開高溫加工的堅果產品,因為高溫會導致油脂裂解和破壞,進而產生更多自由基,這反而對身體沒有幫助。 事實上,大部分民眾都知道吃堅果對身體很好,但請記得將堅果保存在低溫環境且盡早吃完,盡量避免油炸或及不新鮮的堅果,以免把自由基或不好的成分也吃進肚子裡。 (同場加映:這樣放才對!10種蔬果的正確保存方法) 4 種癌症的堅果飲食對策 以下列出四個適合堅果飲食的癌症,但建議患者在調整飲食前,先跟專業醫師諮詢商量,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1. 大腸癌 依照韓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藥學院的研究,大量的堅果能幫助降低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風險。另外,美國耶魯大學癌症中心(Yale Cancer Center)的調查指出,第三期大腸癌患者在手術和化療結束後,每週吃約 60 克的堅果,無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簡稱 DFS)提升了 42%,整體存活率則提高 57%。 在此研究中,治療效果好的堅果類有核桃、胡桃、杏仁、腰果、夏威夷豆、開心果、榛果、巴西堅果,但不包括花生或花生醬。科學家推斷,堅果的抗癌性可能跟降低胰島素抗性有密切的關係,透過維持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也會間接改善大腸癌症狀,以及高血糖相關疾病,像是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症(Obesity)。 2. 胰臟癌 堅果也能幫助降低罹患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的風險。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藥學系所的研究,每週吃約 30 克的堅果,有助於降低胰臟癌風險,其結果並不受 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和糖尿病病史的因素所影響。 3. 乳癌 墨西哥科利馬大學(University of Colima)癌症研究所指出,與不吃或少吃堅果的女性相比,攝取大量堅果的女性,降低了 1/3 罹患乳癌(Breast cancer)的機率,其中以核桃、杏仁及花生的效果最顯著。 另外,布萊根婦女醫院在一項高中女生的飲食研究中發現,大量攝取堅果及植物性脂肪者,其發展成良性乳房疾病(Benign Breast […]


大腸癌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檢查時間多久?大腸鏡檢查流程、後遺症

大腸鏡檢查是什麼? 大腸鏡檢查是一種偵測大腸內部有無異常細胞變化的檢測,透過將細長、可彎曲的攝像導管放入患者的直腸,醫師可藉由即時影像觀察大腸狀況。若發現大腸息肉或其他不正常細胞組織,可以馬上移除,也可採下樣本分析。 大腸鏡是一個可彎曲和操縱的檢測儀器,進入大腸並探入可能會長息肉的部分做採樣檢體,有必要可直接移除該大腸息肉。 大腸鏡檢查的目的與風險 患者接受大腸鏡檢查的目的有三個: 分析腸道症狀問題的原因 檢查有無大腸息肉 大腸直腸癌篩檢 大腸鏡檢查的風險 只要是由腸胃專科醫師進行大腸鏡檢查,一般都屬安全,在很罕見的狀況下,會發生以下併發症,請患者多加注意: 鎮靜劑的副作用,特別是心臟和呼吸問題。 結腸或直腸壁穿破。 大腸息肉移除或採生檢過程中發生出血。 (推薦閱讀:認識大腸癌) 大腸鏡檢查有效嗎?幾歲要做大腸鏡檢查? 答案是有效,經由發現和移除大腸息肉,就能在大腸直腸癌早期階段,即早做正確的治療,以減低此病的死亡人數。雖然大腸鏡檢查有效,但願意接受檢測的人仍是少數,可能是以下兩種原因: 醫師並沒有跟病人討論大腸鏡檢查的必要性 病人對大腸鏡檢查的程序感到害怕而抗拒 基本上,一個健康、無家族性大腸直腸癌相關疾病史的人,應在 50 歲做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而有自身或家族疾病史的人,則應更早開始做大腸鏡檢查。而針對其他罕見疾病,或任何疑慮,請和專業醫師討論。以下是建議檢測的年齡: 建議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的民眾作大腸鏡檢查,政府也會通知您前往各醫療院所作大腸鏡。 如果一個或超過一個直系親屬,有癌前大腸息肉或大腸直腸癌,應於 40 歲時,或家族中年紀最小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歲數減十歲的年紀開始作大腸鏡檢查。如果兩者數值不同,就選擇年齡較小的歲數開始檢查。 如果患者有潰瘍性結腸炎,且已影響整個大腸,或是患有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就應於第一次診斷後的八到十年之間,進行第一次大腸鏡檢查。 (同場加映:與腸躁症不同!發炎性腸道疾病種類和症狀看這邊) 大腸鏡檢查前的飲食注意事項 於大腸鏡檢查前,患者需先清潔大腸,此過程被稱為腸道準備,通常醫師會吩咐患者在檢測前一天服用一種輕瀉劑,目的是把大腸內的排泄物都排出體外,好讓檢測能做得清楚透徹。輕瀉劑的種類不一,醫師會按照患者的身體狀況、年齡及偏好考量,也會給予至少兩週的準備時間,不需過度擔心。 有的情況下,醫師會使用非處方灌腸劑清腸,此方法通常有效於大腸下半部位,並不建議替代原本的腸道準備程序。另外,如果患者有在服用其他藥物治療,請至少於一週前告知醫師,以便調整藥物,尤其是孕婦、糖尿病(Diabetes)、高血壓及心臟疾病患者皆需要特別注意。(同場加映:健康的人不用清~胡亂清腸傷身害己) 飲食方面,建議患者遵照以下守則: 大腸鏡檢查前三天:避免吃玉米、堅果、爆米花。 大腸鏡檢查前兩天:選擇低纖維的食物,選擇清淡食物,像是無加醬料的雞肉、白飯、麵食、麵包。 大腸鏡檢查前一天:不吃固體食物、不喝酒,當晚超過半夜 12 點後即禁止吃或喝任何東西。 在準備檢查的階段,請多補充清流質液體,避免身體脫水,可以喝的包括白開水、無加奶或奶精的咖啡和茶、蘋果汁、白葡萄汁、無油清湯、汽水。不過,請避免喝紅色的液體,因為這會使它和血的顏色搞混,增加大腸鏡檢查的難度。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檢查時間多久?大腸鏡檢查流程說明 於大腸鏡檢查當天,患者可以先洗澡再來,但請不要塗乳液、擦香水或用體香劑,另外,也別戴隱形眼鏡或其他金飾品,以利檢測的進行。當到達醫院,首先患者會需要換上病人服,接著會被告知檢測的步驟和風險,院方也會先確認有人可以載送患者平安回家,因為此檢測在施打鎮定劑的 24 小時內,患者並不允許開車。 大腸鏡檢查一般有以下兩種方式: 清醒鎮靜 全身麻醉(無痛) 這兩種方式下患者皆不會感到疼痛,只有舒服和昏睡的感覺,檢查過程約 30~45 分鐘。以下是其檢測的步驟: 醫師會讓患者側躺在病床上,屈膝往胸口靠近。 醫師將攝像導管放入患者的直腸,一直延伸到大腸,患者不會感到疼痛。 空氣或二氧化碳透過導管使大腸膨脹,好讓醫師可以看清患者大腸壁的狀況,這可能會導致脹氣、腹痛,或想要大便。要舒緩腹痛,患者可以慢慢地深呼吸。 當發現大腸息肉,醫師可以馬上將其移除,或採樣本檢驗,但患者不會有感覺。 大腸鏡檢查的可能後遺症 當大腸鏡檢查結束,患者會被安排在恢復室休息,待護士觀察其身體狀況穩定後,才能讓家屬或友人載送回家。一般上,患者在檢測後就可恢復正常飲食,但上班及日常活動請等到隔天,以下列出該大腸鏡檢查後的正常症狀,以及要注意的危險狀況。 大腸鏡檢查後的兩到三小時,患者有脹氣、放屁或腹痛的症狀,建議多走路,可幫助緩解不適。 大腸鏡檢查後的第一次排便的糞便有血,或直腸出血。 危險症狀 直腸有大量的出血或血塊 持續發高燒或發冷 嚴重腹痛 大腸鏡檢查的結果 大腸鏡檢查後,通常醫師就會跟患者說明檢測的結果,包括有無大腸息肉、移除細胞組織等等,此外,患者也會收到該檢測結果的正式報告。以下為三種檢測結果: 陰性結果:大腸中沒有發現息肉或癌細胞,按照患者的大腸健康狀況,醫師可能會建議一到十年內再做檢測。 陽性結果:大腸中發現息肉或癌細胞,按照息肉的大小和數量,患者或許需要進行更嚴謹的檢視。此外,也有可能是非大腸癌的大腸症狀,像是痔瘡、克隆氏病、憩室炎或潰瘍性結腸炎。 檢測誤差:醫師對該大腸鏡檢查結果抱有懷疑,可能會希望患者在短期內再做一次檢測,醫師也可能會考慮搭配用虛擬大腸鏡或鋇液灌腸檢查。 【點我前往大腸癌專區】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