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位於亞熱帶地區,但流感的威脅完全不小於其他溫帶國家,每年有4500人死於流感,而且有80%為65歲以上老人。究竟流感是什麼?流感的傳染途徑有哪些?《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解說流感的症狀、治療及疫苗接種資訊。
台灣雖位於亞熱帶地區,但流感的威脅完全不小於其他溫帶國家,每年有4500人死於流感,而且有80%為65歲以上老人。究竟流感是什麼?流感的傳染途徑有哪些?《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解說流感的症狀、治療及疫苗接種資訊。
流感(Influenza)又稱流行性感冒,是一種會影響呼吸道系統的傳染病,感染可擴及肺部,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流感病毒分為A、B、C、D等4型,其中只有A型及B型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目前主要流行的病毒種類如下:
一般感冒的致病原超過上百種病毒,包括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而流感皆由流感病毒所引起。
流感的症狀通常較感冒突然且強烈,例如全身無力、頭痛及發燒等,痊癒時間較長,需要1~2週才會康復,並可能會引發併發症。若自身或家人出現以下症狀,便需警覺可能是流感,盡快就醫檢查。
流感病毒容易在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因此會隨著旅遊及經貿、社交等活動,而加速疾病散播。在台灣,一般約於11月開始散播,1~2月達到高峰。年初適逢春節,返鄉人潮南來北往,疫情容易隨著感染者的活動而四處擴散。
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避免重症最有效的措施,特別是65歲以上年長者。老年人施打流感疫苗,可降低50%以上的重症機率,死亡率也能降低80%。
台灣歷年以來,流感疫情多在11月下旬至春節達到高峰,於2、3月後趨於平緩。由於接種疫苗後需一段時間才有保護力,因此建議可於每年10月起施打當季流感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時間為2023/10/2,施打對象如下:
第2階段時間為2023/11/27,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提醒您,每年的流感疫苗公費對象可能略有異動,請以當年度為準;若不屬於公費施打對象,請自費接種流感疫苗,所需費用由各醫療院所訂定,請洽各醫療院所詢問。另外,自費及公費流感疫苗效力並無異,可放心選擇。(延伸閱讀:不只能打新冠疫苗!10大公費疫苗種類、施打對象一次告訴你!)
關於疫苗的副作用、禁忌等更多詳細資訊,可至衛福部疾管署疫苗簡介頁面。
感染流感後,通常須1~2週才會完全恢復。
由於流感病程演變迅速,症狀嚴重,所以一旦覺得自己或親友疑似感染流感,最好立即戴口罩赴鄰近診所就醫,並依照醫生指示服藥,避免病情惡化,產生嚴重併發症。
除了臥床休息、多喝水,醫師可能會開抗病毒藥物,例如奧司他韋(Oseltamivir,商品名:克流感 Tamiflu)或扎那米韋(Zanamivir,商品名:瑞樂沙 Relenza)。若出現症狀,請立即服藥,以縮短病程,預防嚴重併發症。(延伸閱讀:流感5類高危險群!這7種方法預防)
醫院通常使用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s, RIDT,簡稱流感快篩)來輔助診斷。透過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測試區塊,依區塊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感染流感。篩檢過程只要15分鐘,但其結果僅為初步判斷,實際診斷結果仍以實驗室檢測與醫師臨床判斷為主。
流感主要透過飛沫傳染,例如咳嗽或打噴嚏。另外,接觸傳染也是流感的傳染途徑之一,因為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若手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黏液,再碰觸自己的眼、口、鼻就可能遭受感染。
流感傳染性很強,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病毒就會隨著口沫在空氣中散播,因此很容易透過接觸傳染,下為6大常見風險因子。
其他風險因素則包括: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