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人愛吃的海鮮排行內,蛤蜊可說是榜上有名,其鮮甜的滋味讓吃過的人都不禁深深著迷,不管是將蛤蜊煮湯,加入蒸蛋或絲瓜內一同燉煮,或是做成酒蒸蛤蜊,都有其獨特風味。
確認登出嗎?
在台灣人愛吃的海鮮排行內,蛤蜊可說是榜上有名,其鮮甜的滋味讓吃過的人都不禁深深著迷,不管是將蛤蜊煮湯,加入蒸蛋或絲瓜內一同燉煮,或是做成酒蒸蛤蜊,都有其獨特風味。
然而,蛤蜊並非徒具美味,其中還蘊含許多營養及功效,如幫助降低膽固醇、預防貧血等。
究竟蛤蜊有哪些營養成分,能帶給人體什麽好處?又可做出何種美味料理?《Hello醫師》將與你分享蛤蜊的4大健康功效
蛤蜊(Clam,亦稱蛤蠣)的正確名稱應為文蛤,也有人會稱之為粉蟯,主要棲息在淺海的沙泥底,特別是有淡水注入的河川、濕地及潮間帶,而目前市面上的蛤蜊多為人工養殖,區域遍布在雲林、彰化、嘉義、台南等地。
由於文蛤的眼睛、觸角及齒舌會隨著時間而退化,所以當它在水底的沙中移動時,都是靠著斧足前進,而如同斧頭般的斧足,正是我們常吃的蛤肉。
據衛福部食藥署品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蛤蜊中含有以下幾種營養成分:
雖然蛤蜊好處繁多,但其普林含量偏高,建議尿酸偏高或痛風患者盡量避免食用,以免造成身體不適。此外,由於蛤蜊以中醫角度來看屬性偏寒,腸胃不佳者也建議減少食用為佳。
若未讓蛤蜊完全將沙吐淨,就下鍋料理料理,容易讓食用者吃到未吐淨的沙子,進而使餐點品質大打折扣。《Hello醫師》以下將列出讓蛤蜊吐淨沙子的3大關鍵,只要好好掌握技巧,即可讓蛤蜊的風味大幅提升:
製作酒蒸蛤蜊需準備的食材包括蛤蜊600公克、大蒜4瓣、蔥2根、米酒50毫升、和風醬油適量、 無鹽奶油1匙及檸檬少許(可依個人口味增減),以下為製作酒蒸蛤蜊的做法:
蛤蜊南瓜鮮乳蒸蛋所需的食材包括昆布汁1000毫升、鮮乳1000毫升、全蛋汁1000毫升、鹽2小匙、蛤蜊150公克、南瓜泥1碗,下列為蛤蜊南瓜鮮乳蒸蛋的製作方法:
蘆筍玉米炒蛤蜊需準備的食材包含蘆筍1把、玉米筍1小盒、蛤蜊半斤、蒜3瓣,備好上述食材後,就可以開始進行以下的料理步驟了!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使用 BMR / TDEE 計算器算出你的基礎代謝率(BMR)與每日消耗總熱量(TDEE),只需要輸入身高、體重、年齡、活動量就能計算。
男性
女性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文蛤(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Detail.aspx?nodeID=178&f=0&id=982 Accessed March 29, 2022
文蛤天下第一鮮 沙中的寶石(農業兒童網)https://kids.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kids_school&sub_theme=food&type=C01&id=292 Accessed March 29, 2022
細說文蛤-營養度(芳苑風情蛤卡讚)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6/fs1020402/1-6.htm Accessed March 29, 2022
貧血飲食護理指導(台東基督教醫院)https://www.tch.org.tw/TchWeb/Object/image/pdf/a_02_03/%E8%A1%80%E6%B6%B2%E9%80%8F%E6%9E%90%E5%AE%A4/08%E8%B2%A7%E8%A1%80%E9%A3%B2%E9%A3%9F%E8%AD%B7%E7%90%86%E6%8C%87%E5%B0%8E.pdf Accessed March 29, 2022
蛤蜊快速吐沙的妙招?(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https://www.fullfoods.org/news/%E8%9B%A4%E8%9C%8A%E5%BF%AB%E9%80%9F%E5%90%90%E6%B2%99%E7%9A%84%E5%A6%99%E6%8B%9B%EF%BC%9F/ Accessed March 29, 2022
愛筵小幫手–酒蒸蛤蠣(高雄市召會生活分享園地)http://chlife.khhchurch.org.tw/2015-05-26-08-01-57/lovefeast/1462-2019022406 Accessed March 29, 2022
蘆筍玉米炒蛤蜊(農業兒童網)https://kids.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kids_cooking&id=90 Accessed March 29, 2022
蛤仔南瓜鮮乳蒸蛋(中華民國乳業協會)https://www.holstein.org.tw/recipes-details.php?ID=54 Accessed March 2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