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習慣

健康習慣的養成有助於我們不斷邁向更健康的人生。不過萬事起頭難,先從戒除不良習慣開始吧!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和 戒菸 、 急救 、 衛生保健 有關的知識,把這些小撇步運用在日常生活裡,一定能幫助你改善生活,避免疾病的侵擾!

基礎知識

健康習慣

大人只有發燒沒有其他症狀?不明熱4大原因、診斷及治療方法

34歲的陳先生這半年以來,經常突然發燒,而且每次都沒有其他症狀;他看了很多位醫師、做過很多檢查,都找不到原因。 現在只要一發燒,他就吃普拿疼;退燒藥沒用,就再到醫院打退燒針;如此反反覆覆,令他非常煩惱。 為什麼會突然發燒?一直反覆發燒怎麼辦?不明原因發燒該看哪科?《Hello醫師》為您一次解答! 大人只有發燒沒有其他症狀?認識「不明熱」 發燒是許多疾病的共同症狀之一,多數發燒都能找出病因,但若經過詳細檢查,仍無法找出原因,即稱之為「不明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意即不明原因發燒出熱。 不明熱的診斷標準 只要病患符合其中一項條件,就視為患有不明熱: 發燒持續超過3週以上,且體溫多次超過38.3度 曾到過門診檢查3次,仍無法找出病因 住院1週進行詳細檢查,例如抽血、超音波等,仍無法找出病因 不明熱在臨床上並不少見,而且在未找出病因前,病患只能針對症狀治療;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指出,約20~30%的不明熱患者,最後仍找不到病因。 https://wp.helloyishi.com.tw/health/general-health-knowledge/facts-about-body-temperature/ 大人突然發燒沒症狀,可能原因有這些! 根據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的資料顯示,不明熱的可能原因分為以下4種: 感染疾病:最常見的原因,佔不明熱病例的20%,舉凡結核病、愛滋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心內膜炎、腹內感染、以及骨髓炎等各種感染疾病皆可能引起發燒。 結締組織疾病:第二常見的原因,佔不明熱病例的20%,是年輕患者有不明熱的主因,可能罹患疾病包括血管炎、紅斑性狼瘡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腫瘤疾病:許多惡性腫瘤(癌症)皆會引起發燒,佔不明熱病例的10%。 其他原因:佔不明熱病例的5%;例如藥物引起的發燒、內分泌疾病(甲狀腺或腎上腺問題)或血液疾病(血管栓塞、白血病)。 不明熱診斷7方法,找出反覆發燒原因 針對不明熱的病患,醫師可能會在門診或病患住院期間,透過下列方法進行詳細檢查、評估: 觀察體溫變化:確定病患是否發燒、發燒原因是否與環境相關,並評估發燒型態屬於間歇性或周期性。 詳細詢問病史:例如病患種族、家族病史、國內外旅遊史、是否曾經住院或接受手術治療、身體有無植入物、是否飼養或接觸動物、是否接觸過發燒病人,以及病人所從事的職業、生活、飲食與服藥習慣等。 理學檢查:全身性的身體檢查,檢查重點包括:有無皮疹、淋巴腫大、蟲咬痕跡、注射針孔、黃疸、肝脾腫大、心雜音、關節痛、口腔潰爛及肛門等。 實驗室檢驗:包括血液、生化常規檢驗、內分泌或自體免疫抽血檢查、尿液常規檢驗、鏡檢微生物培養及其他體液檢驗等。 非侵襲性檢查:例如X光、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靜脈腎盂攝影等。 侵襲性檢查:若一般常規檢查無法獲得結論,便可能需要採取侵襲性檢查,例如胃鏡、大腸鏡、脊椎穿刺、骨髓穿刺、組織切片(皮膚、淋巴結)或剖腹探查等。 專科會診:針對病人不同的症狀,安排各次專科的會診,包括感染科、血液腫瘤科、風濕免疫科、一般外科、婦產科或耳鼻喉科等。 不明原因發燒看哪科? 一般而言,感冒所引起的發燒,約1~2天就會退燒,若發燒持續2~3天以上,或是反反覆覆退了又燒,建議到醫院感染科求診;若醫院沒有感染科,則可改看一般內科或免疫風濕科;若體重減輕,且有癌症家族史,則可選擇腫瘤科。 一直反覆發燒怎麼辦?不明熱的治療方法 不明熱的治療分成以下3個階段: 症狀治療:在尚未查明病因之前,醫師會先針對發燒治療,但治療方式會隨著病患體溫、療程而有所不同;若病患體溫低於40度,醫師可能會先藉由冰枕、溫水拭浴等方法退燒,避免藥物影響診斷與檢查;若體溫高於40~41度,再視狀況使用退燒藥。 病因治療:查明病因屬於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若確定為感染性,則依病因給予積極的藥物治療,例如抗生素或抗結核菌藥物;若為非感染性,則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試驗治療:若暫時無法查明病因,在不影響檢查的狀況下,醫師可能會針對疑似的疾病進行試驗治療,觀察病患的反應與治療狀況。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探索更多健康習慣類別

看更多 健康習慣 相關文章

急救

過敏性休克: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過敏性休克的定義 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由於過敏反應,所導致昏迷、甚至死亡的疾病,原因可能是食物、藥物、昆蟲毒液或乳膠所造成的過敏,患者會在接觸過敏原後的數秒或幾分鐘內,血壓突然急遽下降或呼吸道堵塞,並無法正常呼吸,需要立刻送醫急救,或施打腎上腺素(Epinephrine)。 過敏性休克的症狀 過敏性休克的常見症狀包括: 皮膚癢、潮紅,或膚色蒼白 身體發熱 喉嚨腫脹 呼吸困難 脈搏微弱或加速 噁心、嘔吐或腹瀉 頭暈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過敏性休克何時應就醫? 當發生上述過敏反應時,應立即將患者送醫急救,並且即使在自助施打腎上腺素後症狀已減輕,患者仍應前往急診室,以確認不會再復發。若 您曾發生過敏性休克,或當出現任何嚴重的過敏反應時,也請聯繫醫師。 過敏性休克的原因 引起過敏性休克的原因很多,包括: 對特定藥物,尤其是盤尼西林(Penicillin)過敏。(推薦閱讀:藥物過敏) 對食物過敏,例如花生等堅果(胡桃、核桃、杏仁、腰果)、麥片(特別是兒童)、魚類、貝類、牛奶、蛋。 被昆蟲叮咬,例如蜜蜂、黃蜂、胡蜂、夏洛特黃蜂和火蟻。 乳膠、藥物,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X光檢查時使用的靜脈造影顯影劑 運動:進行有氧運動、在運動前進食,或在氣溫過高、過低或潮濕的環境運動,也是引發的原因,但較罕見。 過敏性休克的風險因素 容易引起過敏性休克的風險因素如下: 曾有過敏性休克的病史 曾罹患過敏或氣喘(Asthma) 有過敏性休克的家族史 如何診斷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會依據以下問診來診斷: 近期食用過的食物 近期服用過的藥物 過去皮膚是否曾因接觸乳膠而過敏 有無可能因接觸會導致過敏的特殊蚊蟲的叮咬 醫師可能會透過皮膚或血液進行過敏原檢查,並安排可能也會使人出現類似休克的相關疾病檢查,例如: 癲癇檢查 其他可能引起皮膚出疹、發紅的疾病 肥大細胞增生症(Mastocytosis,一種免疫系統疾病) 心理因素(例如焦慮) 心臟或肺部問題 如何治療過敏性休克? 緊急時可使用的藥物或治療為: 腎上腺素:可降低身體過敏反應。 氧氣:幫助呼吸。 靜脈注射抗組織胺藥物或皮質素(Cortisone):降低呼吸道發炎以改善呼吸困難。 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Beta-agonist, 例如沙丁胺醇albuterol):舒緩呼吸症狀。 如何預防過敏性休克? 避免接觸過敏原。 隨身攜帶自助腎上腺素注射劑。 服用普賴鬆(Prednisone)或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s)。 就醫時先告知醫師您的藥物過敏病史。 在戶外運動時避免被蚊蟲叮咬。 食用不熟悉的食品前,先仔細閱讀食品標籤。


衛生保健

油漆沾到皮膚洗不掉?3個撇步這樣做

您是否有被顏料或油漆沾到皮膚而洗不掉的經驗?一般來說,繪畫所用的彩料都是水性顏料(Water-based paint),只要用水和肥皂就能輕易清除,但若是油性顏料(Oil-based paint),就無法用水洗掉了,需改用其他方法。對此,《Hello醫師》與您分享有效去除顏料和油漆的3個撇步。 水性油漆、油性油漆,清洗方式大不同 首先,請先辨識顏料是水性或油性成分,因為兩者的處理方式並不一樣。相較於油性漆,水性漆更容易被去除,像是水彩(Watercolor)、蛋彩畫漆(Tempera paint)、乳膠漆(Latex paint),以及丙烯颜料(Acrylic paint,又稱壓克力顏料)。 但即使是水性漆,也不要置之不理,乾掉會很難清除,要趁顏料還濕的時候就洗手,並用大量的肥皂擦拭被漆沾到的部位,反覆清洗乾淨。若還是沒辦法完全清除,可用菜瓜布或刷子洗滌殘餘的部分。 水性油漆乾掉洗不掉,可用油或美乃滋 倘若水性漆已呈乾涸狀態,可能水洗就不再有效了,建議先擦乾沾到部位,然後使用幾滴嬰兒油(Baby oil)或石蠟油(Mineral oil),然後用手尖輕輕在皮膚擦拭均勻,再以水清洗乾淨。 如果還是沒辦法完全清除乾淨,可以用棉花加點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拍打被沾部位,直到所有顏料去除乾淨。 如果家裡有美乃滋(Mayonnaise),它也能幫助分解水性漆,只要在皮膚上塗抹一茶匙,並靜待2~3分鐘,然後用布擦拭、洗手即可。此外,利用油和鹽製成溶劑也是不錯的方法,比例為1:1,建議用植物油和粗鹽,步驟一樣是反覆輕柔被沾部位,然後用水清洗乾淨。 油性油漆只能以油去油 油性漆像是清漆(Varnish)和粉刷家的油漆,其去除方式只有一種,就是用「油去油法」可以先用石蠟油或家用的食用油,沾在棉花上擦拭在皮膚表層,反覆使用直到所有顏料被清除乾淨。 若以上方法都無效,可能需要進行更強烈的溶劑,像是松節油(Turpentine),它雖然非常有效,但卻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氣體,請在通風環境中使用,並確保放置在小孩和寵物無法觸及的地方。以少量松節油沾在棉花上,然後拍打肌膚,最後用肥皂和水清洗乾淨。


急救

什麼是脫水?脫水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什麼是脫水?脫水定義說明 身體失去的水分比攝取的多時,便會發生脫水(Dehydration)的狀況。這樣不平衡的狀況也會擾亂血液中鹽分、礦物質和糖分濃度,進而干擾人體正常運作功能,導致嚴重問題,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脫水很容易發生嗎? 脫水的狀況十分常見,任何年齡的病患都可能發生脫水。每天,水分都會透過我們呼出的空氣、排出的汗水、尿液及糞便而減少,若沒有提供身體足夠的水或乾淨的液體來補充流失的水分,就會脫水。 脫水症狀 脫水會對人體產生可見影響,常見脫水症狀包括: 極度口渴 感到頭暈或有天旋地轉的感覺 心悸(能感受到心臟的跳動或重擊的感覺) 尿液排出量減少 口乾舌燥 尿液感覺很濃縮,呈現深黃色 肌肉變虛弱 皮膚乾燥 出現這些脫水症狀快就醫! 雖然脫水很常見,不過要是放著不去治療的話也可能非常危險,若有下列狀況請立即通知醫師: 發燒 拉肚子超過2天 尿液量減少 意識不清 虛弱 無法專心 昏厥 胸痛或腹痛 脫水原因 脫水通常是因為液體攝取不夠所引起,其他風險因素包含氣候、活動及飲食;另外,持續腹瀉、嘔吐或糖尿病等會讓水分流失的病症也會引發脫水。 易出現脫水症狀的5大高風險族群 嬰幼兒:因為體重較輕,即使流失輕微水分,對身體的影響也很大。 老年人:容易因為忘記補充水分,或不知道自己需要補充水分而脫水。 疾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腎臟病、酒精成癮的患者也容易出現脫水。 運動員:例如馬拉松、鐵人三項以及錦標賽等耐力活動也可能因為流汗引起脫水。 粗重勞力工作者:工人或搬運人員由於經常暴露在烈日下,會因流汗流失大量水份。 脫水如何診斷? 醫師可以依據某些生理症狀,如方向知覺的喪失(Disorientation)、低血壓、心悸、發燒及皮膚失去彈性,來判斷是否脫水。 透過血液檢查可以知道腎臟是否功能完善,也能確認體內鈉、鉀及其他電解質的濃度。 尿液分析對脫水診斷來說也很有用,因為脫水患者的尿液顏色會較深且較濃縮。 如果是嬰兒,醫師通常利用他們頭部的柔軟處(囟門)、流汗狀況及肌肉特性來確認是否脫水。 如何治療脫水症狀? 治療脫水首先要補充流失的水分,需要飲用大量的液體,如水、檸檬水及果汁等,但要避免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氣泡飲料。 不應該給脫水的嬰幼兒喝清水,因為這樣可能會稀釋掉身體原本就已經很低的電解質和礦物質。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使用含有鉀、鹽及糖的口服脫水補充液來恢復體內液體平衡。 嚴重的脫水狀況則需要立即就醫或通知醫師來獲得適當的藥物治療。包括止瀉藥、止吐藥及退燒藥等。 如何改善及預防脫水症狀? 喝水時小量啜飲 飲用含有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飲品 吸吮用果汁或運動飲料做成的冰棒 用吸管喝水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衛生保健

水泥咬手、咬皮膚,盤點水泥4大危害,使用注意事項一次看!

水泥(Cement)是現代建物中,經常使用的建材之一,它就像膠水一樣,透過與其他材料混和後,成為混凝土(Concrete),再搭配鋼筋的輔助,建成了一棟又一棟鋼筋混凝土建築。 雖然水泥如此方便又廣泛使用,但若是長時間與水泥接觸,對人體也可能造成不良影響,以下介紹水泥會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1. 水泥易造成皮膚過敏,接觸時請戴手套 一般人碰觸到未乾水泥的機會很少,通常是工人或水泥師傅會因工作需求,長時間碰觸水泥,並出現過敏反應。 水泥屬於強鹼物質,可能燒灼皮膚,造成皮膚表層損傷,在皮膚的保護力下降之後,水泥中的其他過敏原,便會引發過敏反應,而且帶有毒性的物質,例如:六價鉻(Hexavalent chromium),也更輕易地進入替內。 水泥所引發的傷害,通常需要一段時間累積,因此若是不小心碰到,隨即用清水洗淨,便不會引起太大的傷害。 若想避免過敏的問題,戴手套是最佳的防護方式,不過為了工作方便,有些工人可能會排斥穿戴手套,這也是為什麼水泥工人經常避免不了傷口反覆過敏、發炎。 2. 水泥咬手、咬皮膚,造成皮膚灼傷 除了強鹼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外,水泥另含有石灰(Lime)。石灰是生石灰的簡稱,主要成分為氧化鈣(CaO),當生石灰與水接觸時,氧化鈣會產生化學反應,除了產生熟石灰和氫氧化鈣(Ca(OH)2)外,也會進行放熱反應。 皮膚長時間與濕水泥接觸,是灼傷的主要原因;水泥加水後所產生的氫氧化鈣,不僅會使水泥變成強鹼,pH值達12~13,在熟石灰產生過程中的放熱反應,也可能對皮膚產生傷害。 不過水泥灼傷不會像熱水燙傷一樣,瞬間引發強烈不適,但若是長時間接觸,其灼傷程度熱水燙傷不相上下,這也是為何不少工人會說水泥咬手。 在施工現場,有時會發生水泥掉進靴子或手套內的情況,若未即時發現並移除,通常皮膚都會受到嚴重灼傷。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即有研究案例指出,工人在濕水泥上跪趴3小時進行施工後,下肢出現了2~3級燒燙傷,達到可能傷及真皮層的程度。 3. 水泥粉塵會傷害呼吸系統 除了濕水泥對人體有害之外,水泥倒出時所製造出的粉塵,也可能會引起人體的不適。 短期暴露在充滿水泥粉塵的環境,可能會有咳嗽、打噴嚏、呼吸困難等症狀;除此之外,切割打磨混凝土,也會釋出大量含有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的粉塵,長期吸入可能提高罹患矽粉沉著病(Silicosis,又稱矽肺病)及肺癌(Lung cancer)的機會。 4. 眼睛傷害會導致失明 眼睛是人體相當脆弱的一個部位,當水泥粉塵甚至濕水泥觸碰到眼睛時,不進行緊急處置,可能會有失明風險。 除了強鹼會灼傷眼睛外,水泥當中的生石灰也會因為接觸到淚水而產生熱,造成眼睛灼傷;因此,在眼睛接觸到水泥或石灰的當下,請立即用清水沖洗數分鐘,即便水泥產生熱能,也會被流動的水帶走熱量。當然如果有生理食鹽水的話更好,可以降低眼睛的不適感。沖洗完畢後,請立即就醫治療。 5. 如何避免水泥的危害? 水泥雖然對人體的傷害不小,但是一旦凝固變硬之後,便不會釋放有毒物質對人體產生傷害,因此一般民眾無須擔心自己置身於有毒環境。 對於水泥工人或喜歡自己動手DIY、進行自宅修繕的讀者們,穿戴護目鏡和口罩,可以降低水泥或粉塵一不小心接觸到眼睛,或是進入呼吸道的風險;請戴手套、穿長袖工作衣褲,避免皮膚與水泥直接接觸,並且可以將袖口和褲管塞入手套和靴子內,減少水泥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卡在鞋子或手套內造成灼傷的機率。


急救

手指被門夾到怎麼辦?3步驟處理手指夾傷、手指瘀血腫脹

手指被門夾到,一般情況不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但若疼痛劇烈,還是請專業醫師檢查比較安全。《Hello醫師》教您當手指或腳趾被重物壓傷後,3個緊急處理的治療步驟。 手指被門夾到的3個處理步驟 1. 手指發炎腫脹是自然反應,首先要休息與冰敷 當手指或腳趾被夾傷後,身體的自然反應是出現紅腫和發炎的症狀,這是為了避免骨頭或關節承受更多的傷害,同時,其部位會有循序漸進的疼痛、僵硬、指尖失去知覺、移動困難、瘀青,以及指甲脫落。 傷者首先需要馬上停止動作,接著冰敷、充分休息。冰敷時不要直接拿冰塊敷在皮膚上,而是輕輕將受傷手指放在冰袋(Ice pack)上,或用冰裹在毛巾中敷,建議時間控制在10分鐘就好,以免導致凍傷或惡化發炎,然後至少休息20分鐘再繼續,一天可以冰敷好幾次。 2. 有傷口才包紮,抬舉手指減緩發炎 此外,如果出現傷口,應將它清洗乾淨、擦上消炎藥包紮好,並注意別包紮太緊。 為了減低發炎的症狀,傷者可以將手指抬於心臟以上的位置,減緩血流到指尖的壓力,同時也要確保手指是可以正常活動的,若發現無法正常活動,務必請醫師察看。 一般來說,能幫助抗發炎、減輕疼痛的藥有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非處方(Over-The-Counter,簡稱OTC)藥品。 3. 手指瘀青、瘀血很正常,死指甲會慢慢脫落  基本的緊急治療結束後,傷口的疼痛會於1~2天內慢慢轉好。隨著腫脹消失,瘀青就會出現,這代表身體正在恢復中,其受傷部位可能仍會感到疼痛和僵硬,以及指甲轉紫灰色。隨著時間過去,這種瘀血狀況會導致指甲下方產生壓力,且會持續幾個月,等到新指甲長出來,受感染的壞指甲就會脫落了。 手指恢復的速度會依傷口的嚴重程度而異,從數天到一週都有可能,在完全痊癒前要避免使用受傷手指,但可適時活動手指和拉筋,或輕微的按摩手指,幫助血液循環、移除死掉的細胞組織。 若發現新指甲還沒長成,舊指甲卻有脫落的風險,建議尋求醫師的協助。醫師可以會幫您移除指尖的血壓,避免指甲太快脫落;其他高風險情況包含指甲面積超過一半呈瘀血、手指受傷時聽見破裂聲、傷口很深、嚴重腫脹、2天後症狀惡化、手指形狀變形、手指麻痺、整隻手或手肘也受傷,建議有相關情況出現時,盡速就醫檢查。


衛生保健

腳臭洗不掉怎麼辦?8大方法改善腳汗、去除腳臭

在公司忙了一整天,回到家準備要洗澡時,卻聞到奇怪的臭味。腳臭是許多人的煩腦,雖然穿鞋時不易察覺,但一旦到了需要脫鞋子的場合,就讓人無法忽視。《Hello》介紹8種改善腳臭的方法,讓脫襪後的雙腳不會再臭氣薰天。 腳臭洗不掉怎麼辦?除腳臭的8大方法 除腳臭方法1:腳汗是腳臭的主要原因,清洗雙腳別馬虎 由於穿襪子的關係,腳汗會乾涸沾黏在腳部,無論是使用肥皂或是沐浴乳,在清洗雙腳時,最好能夠多加的反覆搓揉,確保髒汙不再殘留於腳上。另外,腳趾甲的縫隙也是許多人在洗澡的時候,常常忘記加以清洗的部位,尤其若是沒有經常修剪腳趾甲,襪子的棉絮以及汗水可能會融合在一起,卡在趾甲縫中,導致臭味產生。 除腳臭方法2:縮短穿襪子時間 穿襪子會讓雙腳的出汗量增加,汗水被悶在襪子當中愈久,臭味也就愈明顯,在理想的情況下,盡量讓雙腳脫離襪子的束縛,當然是最佳方式。一回到家就把襪子脫掉就不用說了,在家中就是要輕鬆自在。另外,有些人會在公司放一雙拖鞋,在位子上的時候穿著,讓雙腳透透氣,也是不錯的避臭方式。當然,如果是服務業這種工作型態,就無法如此效仿,購買標榜透氣和除臭的襪子,可能是比較好的折衷作法。 除腳臭方法3:保持雙腳乾燥 在洗完澡後,千萬別只用毛巾將身體和頭髮擦乾之後,就讓雙腳踩著濕濕的拖鞋到處亂走,雙腳潮濕除了容易產生異味外,也會造成細菌孳生,提高罹患香港腳的機率。 除腳臭方法4:更換襪子勤快些 如果您的腳汗情況嚴重,也可以考慮多帶一雙襪子更換,可以減少雙腳悶在汗水浸溼襪子的時間,尤其台灣夏季天氣炎熱,有時候我們都會多帶一件衣服替換了,襪子也是同理。 除腳臭方法5:止汗劑作為輔助 容易腋下出汗的人可能多少都有使用或考慮過購買止汗劑,讓腋下不再濕濕的見人,其實止汗劑同樣也能用在腳部,減少出汗量,如果您是用滾珠式的止汗劑,請不要滾了腳下又滾腋下,以免腳部細菌沾染到腋下。不過,由於止汗劑含有化學成分,因此不建議長期使用止汗劑作為除臭的方式。 除腳臭方法6:鞋墊消除異味 在腳部出汗量大的情況下,汗水也可能被鞋墊吸收,累積導致鞋子發臭,如果您每天都穿同樣的鞋子,鞋子沒有足夠的時間通風,讓異味散出,便會造成這種情況,如果發現鞋子本身發臭,請將鞋墊清洗,並連同鞋子一併晾曬。要注意的是,將鞋墊放回鞋內時,請確定鞋墊已經完全乾燥,潮濕的鞋墊只會讓雙腳的異味變得更加嚴重。另外,跟襪子一樣,選購除臭鞋墊也可以明顯減少異味在鞋內堆積。 除腳臭方法7:不穿襪子很有關係 一般來說,有腳臭困擾的人,腳汗的分泌量都不小,如果不穿襪子就穿著鞋子,就等於是讓鞋子代替襪子,作為吸收腳汗的載體,差別在於,襪子我們可以每天洗,但是有人會每天洗鞋子嗎?赤腳穿鞋子,又沒有洗鞋子的情況,就如同一雙襪子穿了好幾天甚至好幾個禮拜都不洗一樣,讓你的雙腳沐浴在充滿細菌的鞋內,不僅避不了臭味,一旦腳部有傷口,便很容易發生感染。 除腳臭方法8:酒精幫助清潔 每天晚上洗完澡後,使用酒精噴霧或是用塗抹的方式,讓雙腳都接受酒精的消毒,尤其需要特別著重在腳趾縫和趾甲,這些特別容易藏匿汗垢的地方。


衛生保健

久坐是萬病之源:坐式生活對身體的危害

您也是久坐一族嗎?現代人不論工作或在家,都長時間坐著。很多人坐著辛勞工作一整天,回家只想攤在沙發上看電視休息,殊不知,這種坐式生活(Sedentary lifestyle)、缺乏運動的型態,正是影響現代人健康,造成許多疾病的重大因素。 坐太久超過6小時就是「久坐」 坐式生活指的是,一個人很少運動,甚至幾乎沒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坐著或躺著。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連續坐著6小時以上,便是久坐。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的調查發現,國人平均上班已坐超過6小時,下班後竟還有高達70%的人會再坐3小時,有40%的人甚至會多坐4小時。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上班都已經坐很久,回家又繼續坐,久而久之就會慢慢衍生出許多慢性病。 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更容易整天不動,醒著的時間,可能有10小時以上都是坐著或躺著,是最容易久坐不動的族群,同時也是最需要活動的人。而且久坐的習慣是很不容易改掉的。了解活動和運動的重要,才能避免代謝變慢和老化加速。 久坐導致許多疾病 久坐會增加心臟病(Heart Disease)、中風(Stroke)、糖尿病(Diabetes)或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等慢性病的罹患率,還會造成骨骼傷害、肌肉退化及血液循環不佳,進而影響思考能力及心理健康。 此外,根據估計,全球人口有6%的心血管疾病、7%的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10% 的乳癌(Breast Cancer)和大腸癌(Colon Cancer)患者,主要都是因為坐式生活而罹患的,造成的死亡數甚至高於吸菸。 坐的時間愈久,也代表消耗的熱量愈少,進而導致體重增加,而肥胖更是許多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個調查超過百萬人的研究也顯示,生活愈久坐不動,提早死亡的機率愈高。 除了每天運動,更要少坐多動 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詹姆士拉文(James A. Levine)醫師在2005年就發表的研究指出,久坐對人體的危害和嚴重程度,是一種現代文明病。過去我們可能認為,只要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就能抵銷久坐帶來的健康危害,但其實運動雖然能改善健康狀況,就算每天運動30分鐘,久坐造成的危害還是會存在。 久坐不動就如同太空人生活在無重力的環境一樣,除了肌肉流失會變快,骨骼退化和老化的速度也都會加速。 不過若坐到一半可以站起來走動,就能刺激肌肉和骨骼,讓身體功能回歸正常;因此醫師建議,除了少坐,也可以每坐30分鐘就站起來走動一下。 各年齡層久坐都會危害健康,改善方法一次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約有60~85%缺乏運動或活動量不足,使運動不足成了全球第4大致死的風險因素。因此WHO建議,成年人應規律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以下是針對各年齡層,所提供的活動量增加建議: 久坐改善族群1. 5歲以下的小孩 越來越多研究都指出,人生早期就發展出坐式生活型態的人,日後肥胖的機率會提高,甚至連認知能力都會受影響。建議家長注意以下3件事情,以避免小孩有運動不足的情況: 減少小孩坐兒童椅、汽車安全椅或高腳椅的時間 減少小孩使用嬰兒搖椅、助行器或學步車的時間 減少小孩看電視或用 3C 產品的時間 久坐改善族群2. 小孩及青少年 研究顯示,兒童及青少年在家使用電腦等3C產品或是看電視時,坐著的時間會更長。家長應該要想辦法降低他們久坐不動的機會,可以參考以下方式鼓勵他們多走多運動: 鼓勵小孩幫忙做家事 不要在他們房間擺電視或電腦等 3C 產品 為小孩設定禁止使用任何 3C 產品的時段,也可以身作則,全家一起實行。 利用獎勵機制,規定他們要有足夠的運動量才可以使用 3C 產品。 (同場加映:3C 產品與兒童肥胖有關係!該限制使用時間嗎) 久坐改善族群3. 成年人和老人 多數成人都曉得久坐的危害,不過在工作及生活上常較難平衡,使活動量有越來越少的趨勢。為了遠離久坐造成的危害,請注意以下建議,減少久坐的時間: 站著工作 多爬樓梯,少坐電梯。 講電話時可以走動,避免坐著。 能站就不坐,搭乘大眾運輸時盡量用站的。 設定久坐提醒,每 30 分鐘提醒自己起來走動。 工作休息時,別坐在辦公桌,多起來走動,活動伸展一下筋骨。 放下電視和手機,可以坐家事或去戶外走走,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更好。 【想看更多相關主題,請前往健康習慣觀看最新文章】


衛生保健

居家清潔消毒!細菌病毒侵擾不再怕

微生物、細菌與病毒在我們生活周遭無所不在,我們是不可能完全遠離這些微生物的干擾。雖然如此,大家也不用過於驚慌,因為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們只需要注意會導致生病或感染的細菌即可。以下,是保護居家衛生的方法。 細菌是散佈的方法 對人體有害的細菌與其他微生物,會藉由人、寵物或被弄髒、受汙染食物和飲料等進入家裡,並散佈到家裡各個角落。其他人會散播細菌的人為因素包括: 沒有用適當的化學清潔劑清理被弄髒的表面,或是沒有定期清洗衣物和毯子。 忘記洗手,或是可能沒有洗手的習慣,以致把外出接觸到微生物,散播到家裡摸過的東西上。 感染了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感冒,並在咳嗽、打噴嚏,甚至呼吸時,將病毒從嘴裡噴出的水分散播到空氣裡。如果別人剛好呼吸,並接觸到有病毒的空氣,或手摸到被病人身上的微生物感染的東西,就可能被感染。這種情形,稱為感染的連鎖效應。 停止細菌散播的方法 要阻止感染連鎖效應,最佳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衛生,下列是一些有幫助的小撇步: 經常洗手,尤其是在飯前、飯後、咳嗽後、打噴嚏後、上完廁所後,以及幫寶寶更換尿布後。 咳嗽或打噴嚏時,請用衛生紙或布遮住鼻子、嘴巴,切忌不要直接用手遮。用過的布應清洗,衛生紙應丟棄,並確實用肥皂將手洗乾淨。 烹煮時,注意食材衛生,並請記得隨時洗手、清洗砧板,食物也要完全煮熟。儲存食材時,請將煮熟和沒煮過的東西分開來放,以減緩細菌孳生的速度。 為了預防自己與家人受感染,請接受疫苗接種。要前往醫院接受疫苗接種時,請千萬不要錯過預約的時間。 家裡或工作環境中,經常會被許多人觸碰的東西和地方,如:水龍頭、門把、電話或電腦鍵盤,都要定期清潔和消毒。 清潔和消毒的差別 清潔:清潔東西時,可以消除餐具、陶器的泥土、灰塵,以及一些微生物,尤其當您有同時使用清潔劑或熱水時。 消毒:當無法完全消滅範圍分布較大的微生物時,就得用消毒的方式。定期消毒家裡各個角落,是有效預防有害微生物和細菌擴散的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衛生保健

油漆味道有毒嗎?甲苯吸多會怎樣?油漆揮發物、中毒症狀公開

對於喜歡DIY居家設計的人來說,除了家具擺設、木工裝修之外,粉刷牆壁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然而多數油漆都有某種刺鼻的味道,即使戴口罩,那味道仍會在屋內殘留許久;究竟油漆味道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影響?吸多是否會油漆中毒?《Hello醫師》帶您了解油漆味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預防與改善的方法。 油漆揮發物不只甲醛,還有甲苯、丙酮! 市場上的油漆種類繁多,例如:乳膠漆、水泥漆和調和漆等,它們之間又可以分成水性漆和油性漆。 基本上,水性漆比較便宜,因為它的稀釋溶劑是水,而油性漆則可能會加入香蕉水或松香油來稀釋溶劑;不過貴當然有貴的好處,油性漆除了保存效果更佳、顏色更亮外,防水性也比較好,但是無論是水性或是油性漆,都會產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像是經常聽到的甲醛(Formaldehyde)、甲苯(Toluene)和丙酮(Acetone)等。 一般來說油性漆的揮發物較多,較容易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另外,早年使用油漆時,油漆裡也會添加鉛(Lead)來達到防鏽防蝕的效果,不過由於鉛對於人體危害甚大,可能會造成幼兒的智力發展遲緩,如果使用鉛含量較高的油漆於室內牆壁粉刷,無疑是一種慢性自殺,幸好現已有許多無鉛油漆供消費者使用,降低了鉛中毒的風險。 油漆揮發物可能產生的中毒症狀 如果您在刷油漆時沒有戴上口罩,或是處在剛粉刷完的牆面旁邊,吸入油漆內的揮發物可能會讓您感覺頭痛、暈眩、反胃,以及眼睛、鼻子或喉嚨有不適感。 當這些症狀出現時,請馬上離開所在環境或戴上口罩;然而,如果您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的揮發物環境底下而沒有任何防護,可能會對您的中樞神經系統、肝臟、腎臟造成長久的傷害。 除了上面所列的症狀之外,以下2種情況,也可能受到油漆揮發物的負面影響: 鼻子或皮膚過敏:油漆揮發物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根據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的研究指出,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和乙二醇醚(Glycol ethers)這2種揮發物的濃度過高,可能會導致氣喘(Asthma)、濕疹(Eczema)和鼻炎(Rhinitis)的發生機率提升。 胎兒健康: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指出,若孕婦在家中或是工作場所,經常暴露於油性漆的家具或牆壁周圍,或是使用油性漆進行粉刷,可能提高寶寶罹患巨嬰症(Macrosomia)的機會。 如何預防油漆中毒? 在使用油漆時可以參考以下5種方式,降低揮發物對您的傷害: 在粉刷室內牆壁或天花板時,最好還是選用水性漆,以降低遺留在屋內的揮發物含量;或者選擇環保油漆,通常它們會標榜無味道或是味道很淡,代表其揮發物含量較低。 進行粉刷工作時,記得把窗戶都打開,確保通風品質,或者也可以擺幾台電風扇在粉刷的區域,加快油漆乾燥以及味道散去的速度。 如果油漆範圍較大,比起一次漆完,可以在完成一部分區域之後,到空曠區域透透氣,避免自己在揮發物的區域待太久,引發不適。 理想情況下,剛粉刷過的地方最好要保持通風2~3天,等大部分的有毒物質排出後,再進入房間。但是如果粉刷的牆面並不是位於個別的房間內,最好在一大早完成油漆工程,接著便打開窗戶,離開家裡到晚上再回來,盡量減少自身暴露在揮發物環境的時間。 若油漆桶內有殘餘油漆,在保存時記得確認蓋子有蓋緊,減少揮發物滲出,並延長剩餘油漆的保存期限。


衛生保健

鼻毛別亂拔!鼻毛太長最好這樣除,3大修剪鼻毛方法

鼻毛能幫忙阻擋細菌和灰塵入侵呼吸道,對於維護健康有相當大的幫助,但當鼻毛過長時,在健康和美觀之間做點取捨,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Hello醫師》分享3種處理鼻毛太長、修剪鼻毛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鼻毛太長怎麼辦?修剪鼻毛的3大方法介紹 1. 用鼻毛剪、小剪刀修鼻毛 你可以使用美容用的小剪刀或鼻毛修剪器,將鼻毛修短,但要注意剪刀最好選擇圓頭的款式,以免在修剪時,意外刺到鼻子黏膜。 為了讓修剪鼻毛更輕鬆,建議先行擤過幾次鼻涕和清除鼻屎,之後再到浴室或梳妝台等有鏡子的地方,把頭微微揚起,小心地將剪刀伸入鼻孔進行修剪。 建議只要將露出鼻孔外的鼻毛優先剪除即可,不需要全部剪除;另外,若您覺得使用剪刀比較不方便的話,也可以考慮購買手動或電動的鼻毛修剪器,它們的形狀更加貼合鼻腔,在修剪上也更加方便。 雖然鼻毛的生長速度比不上鬍子,但一樣會隨著時間慢慢生長、露出鼻孔;因此,修剪鼻毛後過一段時間,便開始要在照鏡時多加注意鼻毛是否外露。 2. 用蜜蠟拔除鼻毛 蜜蠟除毛的效果雖然更長久,但較容易造成不適及後遺症。蜜蠟除毛會將整根毛髮拔除,除了會讓鼻孔因缺乏鼻毛,增加異物入侵的機率外,也可能導致毛髮內生,就是新生的毛髮往皮膚內生長,產生搔癢、紅腫等症狀。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您可以用小鑷子將內生的毛髮挑出,如果沒有鑷子也可以用消毒過的針替代,但千萬別誤會,若內生毛髮完全沒有出現在表面,請不要將針刺入黏膜將毛髮挑出,以免發生感染或留疤。鼻孔內側較難看到及挑出,刺破黏膜的機率可能不小,若怕麻煩或傷到自己的話,建議請醫師協助。 另外,由於鼻腔黏膜相當脆弱,拔除鼻毛也可能傷及黏膜,提高感染發生的機率。鼻毛跟腿毛、手毛這些顯露在表皮的毛髮不一樣,鼻毛在達到一定長度之前,是不會被觀察到的,其實不太需要為了美觀,而徹底拔出。 如果仍想拔除鼻毛,請不要將一般的除毛膏用在鼻孔,應選擇專門為拔除鼻毛而設計的蜜蠟除毛商品,並在使用前詳閱商品說明。若在使用後感覺鼻孔有痠痛或其他不適感,可以將毛巾用溫水沾濕,輕壓鼻孔內部,以減緩不舒服的症狀;然而,若疼痛感強烈或遲遲不消,建議就診以獲得專業治療與診斷。 3. 雷射除鼻毛 想一勞永逸的跟鼻毛說拜拜,雷射可能是唯一的方式,不過基於鼻黏膜的脆弱性,以及鼻毛的重要作用,仍不推薦讀者使用。 此外,目前國內提供雷射除鼻毛的診所相當稀少,大部分還是以皮膚表面的除毛為主,而且雷射除毛比起其他2種方式要貴上許多,建議還是以自行修剪鼻毛為主。 鼻毛功用多,除非太長不用除 鼻毛比起手毛、腳毛更加重要,除非真的過長到露出鼻孔,一般不建議設定一個期限去修剪它。 經過上面的介紹,讀者應該也發現用修剪的方式除鼻毛,不僅簡單也是最安全的方式。另外,有些人可能會想問,除了蜜蠟除毛,不是還可以用鑷子直接拔除鼻毛嗎?我們都知道用拔的比修剪來得痛,有些人可能會使用手指或鑷子拔除在乳頭周圍或是身體其他局部的雜毛,這些部位通常毛量稀少,用拔的痛楚多少還能忍受,但是鼻黏膜不僅脆弱、神經又密集,因此不建議用鑷子拔鼻毛。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