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性與愛真的能分離?男女觀念大不同

社會上常用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認為男人把所有事與性做連結;而在兩性關係裡,男人是否真的把性優先於感情、女人真的都性愛不可分離嗎?本文將探討男女雙方的感情觀念,除了能更加了解自己之外,也可以從不同性別的角度進行思考。 男女感情觀差異 根據瑞士心理學前沿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研究指出,男性對於性行為的重視程度高於女性,在一段感情關係裡,男性因為與伴侶間的床事不合,或是因為宗教信仰、個人價值觀等因素,抗拒發生性行為,而提出分手的機率較女性高。女性則更加注重感情層面的因素,例如:價值觀、興趣或人生規劃等,在一段感情裡,與男方日常生活相處不是很愉快,在床上時卻很契合的這個理由,比較難成為支持女方維持這段關係的動力。 找到屬於自己的感情觀 前述研究點出的現象,也只是大部分男女所持有的感情態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且根據國家、家庭教育、生長環境的不同,在不同環境下成長或生活的人,對於男女床事也會有不同的想法,即便是一個原本只尋求單純肉體關係的男人,也可能一不小心就對床伴產生了情感,也就是常說的「暈船」。而女人當然也能拋開傳統社會所給的道德包袱,享受排除情感在外的性愛關係,一切都取決於您自身的想法,在2019年,同性婚姻都已經合法化的年代,若還因旁人的眼光或是社會的觀感而限縮自己的感情選擇,不覺得太落伍了嗎? 從傷痛中成長 若想了解愛情,不談一段感情怎麼能知道愛情是什麼模樣。同樣地,性愛分離的這個課題,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來,也只有嘗試過後才知道;若在一頭栽入之後才發現不適合自己,斬斷關係、正視錯誤並進行修正雖然痛苦,卻也是必要的。因為您會更加了解自己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在這段療傷的期間,最重要的是建立並保有自己的自信心,世俗的眼光和他人的批判就像一把把的利劍,強健的自信心可以成為您的盾牌,幫助您走出屬於自己的感情路。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連咀嚼聲都刺耳?恐音症可能纏上你了

您有聽說過恐音症嗎?恐音症是一種對聲音過度敏感的症狀,常見的例子如:咀嚼聲、喝水聲、打字聲和按壓筆蓋的聲音等。如果您對於類似細小且重複的聲音也感到煩躁和焦慮,您可能就有恐音症!以下就讓《Hello醫師》帶您了解恐音症的定義、症狀與解決的方法。 恐音症是什麼? 恐音症(Misophonia),又稱為選擇性聲音敏感綜合症(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就如同它的名稱一樣,罹患這個疾病的人,對於那些一般人不太會注意到的聲音特別敏感。這些聲音通常都擁有高重複性的特徵,並且會造成恐音症患者心理跟情緒的不適。 許多人第一次發現自己有恐音症狀時,大多在9~13歲,且多為女性,而恐音症通常會跟隨著患者一輩子,目前仍無治療方式可以使其痊癒,只能降低恐音症狀對您生活的影響。(推薦閱讀: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比較高?聲音不同的原理)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討厭刮黑板的聲音,算不算恐音症?有研究指出,位於2000~5000赫茲(Hz)的聲音頻率,最容易讓人感覺不適,這其中便包含指甲刮黑板、刀叉刮玻璃與尖叫等聲音在內,大多數人都會對這些聲音感到不適,但並非真正患有恐音症。 發布在科學導向(ScienceDirect)的一篇研究指出,經由功能性核磁共振腦造影(fMRI)發現,相較於一般人,當恐音症患者聽到那些「噪音」時,大腦的前島葉皮質(Anterior insular cortex)在腦內其他部位引發的活動更多,尤其是腦內掌管長期記憶和情緒的區域。 此外,核磁共振造影(MRI)顯示出患者的髓磷脂(Myelin)較常人高,但其與恐音症的關聯性仍需要近一步的研究。 目前醫師對於恐音症的原因還無法確定,有說法認為是心理跟生理的因素共同造成此症狀的發生。此外,關於恐音症的研究仍稀少,因此,在患者雙耳功能正常,聽力也正常的情況下,恐音症有時會被診斷為躁鬱症(或稱雙極性情緒疾患,Bipolar disorder)或強迫症(OCD)。 恐音症的常見症狀 由於恐音症屬於新提出的病症類型,關於其定義仍有不少爭議,前面也提過,許多人都可能會有對部分聲音感到不舒服的症狀,但是只要這種情況不會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基本上並不需要治療或將自己視為恐音症的患者。 恐音症的症狀廣泛,包含焦躁不安、噁心、恐慌、憤怒或想離開聲音所在處等。嚴重的恐音症其實對患者的社交生活產生非常大的阻礙,他們可能無法忍受跟別人一起吃飯,因為聽到那不停地咀嚼聲就會崩潰,甚至連考試時周遭的作答聲,都會阻礙思考的進行,而影響他們的成績。(同場加映:有聯覺的人~聽得見音樂的顏色和味道) 有恐音症怎麼辦?可以治療嗎?試試這幾種方法解決困擾 目前恐音症的療法仍有限,美國恐音症協會(Misophonia Association)也提供了,包含認知行為治療或改變生活習慣在內等改善方式,雖然戴耳機或耳塞來阻隔聲音,只能治標不治本,但仍是最簡單實用避免恐音症騷擾的解決方式。若您有朋友受恐音症所苦,請不要認為他們在胡說八道,在出現能確切治療恐音症的辦法前,旁人的關心與理解,是患者與恐音症共處的能量來源。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理健康

可以只上床不交往嗎?FWB這樣做就對了

FWB(Friends with benefits),英文直接翻譯的意思是有利益關係的朋友,「互惠互利」,好萊塢有部電影就是這個片名,台灣譯為《好友萬萬睡》,簡單來說,就是指單純只有性關係的朋友,也就是床伴。在網路世代以及性觀念開放的今天,愈來愈多人透過交友軟體,來認識朋友,不過更多的人只是單純想要性關係、不願意進入一對一的男女朋友感情關係,或做出承諾。以下提供在FWB關係下該注意的8件事,並告訴您如何維持這段特別的友情。 1. FWB並不是真的朋友 雖然名義上是互有利益關係的「朋友」,但老實說,如果有急事時,最可能聯絡的對象並不是您的床伴;心情不好時,對方也不會是訴苦的最佳對象。床伴應該單純在外表或性方面吸引您,沒有參雜其他情感,若您考慮和對方做朋友,那這段關係可就沒這麼單純了。 2. 確定雙方有共識 這部分需要的就是溝通,和對方講好,彼此就只有肉體上的關係,事後也並不帶任何情感,包括老實說出自己並沒有要定下來,或想要有任何進一步關係,如果能老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那麼關係的維持會相對容易許多。 3. 盡力不要越線 傳個「生日快樂」或相約喝酒,並不會毀了這段關係,但如果隨時都在聯絡,或時常結伴出去玩,很容易模糊了那條界線。舉例來說,如果您約對方看電影,而對方不答應邀約,這時候您可能就會有情緒,不論是您或對方開始有情感之後,這段純粹的床伴關係可能就將走進墳墓。 4.大方說出自己的喜好 在這段相對沒牽掛的關係中,可以大方地告訴對方喜歡怎麼樣的性愛,您也可以把這段關係當成一場探索自己的實驗,深入了解自己的喜好,給自己更好的性愛體驗,畢竟愛愛對身心的好處是無庸置疑的。 5. 不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 一旦您確定想要發展純床伴的關係,大多數的親友可能都會以異樣眼光看待,甚至認為這樣關係很亂,但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不需要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因為享受性愛並不是錯,勇敢做自己也不用怕。 6. 快刀斬斷對方情感 只要是人都有情感,尤其是在擁抱和性愛的過程中,更容易擦槍走火,愛上對方。因此當一方意外發展出感情之後,您們之間就不再是單純的床伴關係了,若您不想談感情,應該直接和對方結束這段關係,並瞭解這不是自己的錯,畢竟一開始都有講清楚,雙方都應該做好準備。 7. 誠實並且原諒自己 同樣地,動了真情有時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這時候,最好的方式是誠實的告訴對方,並做好結束關係的心理準備,雖然對方可能也有意思,但更可能認為您破壞了當初的承諾,所以萬一這段關係結束了,別太難過,也別強求什麼,最重要的就是誠實而已。 8. 盡情享受當下 床伴可能有助於您更認識自己,也是可以一起歡樂的夥伴,沒有人規定一定得遵守單一伴侶的守則,在雙方能接受的情況下,如果單純的床伴關係,帶給您的是快樂且讓您更有自信,那就放手去享受吧!


自殺防治

尋短並非本意?6點剖析自殺者的內心世界

「一個人說走就走」絕不是意外,自殺者可能人前開朗,但人後淌血,其複雜心理連自己也沒察覺。當一個人長期在創傷中走不出來,日久就會生出病,而只要觸發一件壓力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往往就會造成嚴重的心理疾病,最後導致他走上自殺的不歸路。 《Hello醫師》以下列出6種自殺者可能產生的心理狀態,請大家珍愛自己,多關心身邊的人,記住沒有什麼事是沒辦法跨越的。 1. 負面情緒催人尋短 一個人沮喪到一個程度,其思想可以完全地被扭曲,甚至會產生「這世界沒有我會更好」的思想,而這種痛往往是很難忍受的,最後導致他們想用死來得到解脫。根據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簡稱UBC)的問卷調查,多數的自殺者面對心理壓力時,是極其絕望的,所以,要多觀察身邊的人有否出現異常行為,勇敢地去關懷他人,或許您的噓寒問暖就能拯救了他的性命。 2.  失去後的創傷請正視 人在經歷了失去後,是心靈最脆弱的時候,若沒有妥善處理,就會陷入絕望的深淵裡,只看見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幸的事,失去面對未來的希望和勇氣。此外,過去的創傷和患上絕症也會提高自殺率,因為當他們沒辦法接納自己,且無法正視所發生的事時,就有可能會被負面的情緒吞噬,誤以為死亡才是唯一的出路。 3. 自殺代表呼救而非本意 有一種情況,是自殺者並不是真的要自殺,他們只是不懂得正確地向人尋求幫助,或是他們想要透過這種行為警告在乎他的人,但因為方法沒拿捏好,就不幸自殺「成功」了,這尤其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4. 精神失衡刺激病患引殺意 精神病患常常會有幻聽,像是聽到自我控告和自我毀滅的聲音,以思覺失調症為例(Schizophrenics,又稱精神分裂症),病患常常會有想死的意念,其藥物治療的效果也很有限,其他疾病像是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又稱雙極性情感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BPD),以及飲食障礙疾病,也可能會因為精神失衡,而導致自殺的發生。 另外,酒精和毒品的濫用通常會造成一個人的情緒大變,在極度感傷的情況下,他們會有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衝動。 5. 孤立無力感喪失存在價值 有的自殺者為不想拖累身邊的人,所以選擇自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繼續活著的價值了,尤其對於重病在身,或在感情傷害中走不出來的人,他們會更容易對自身的脆弱感到無力,甚至想結束生命。其次,受社會孤立也會增加自殺的風險,長期的孤獨會讓人走向悲觀和沮喪,可能的因素包括喪偶、生理及心理疾病、社交障礙、退休、搬遷。 6. 慢性痛苦煎熬生命好絕望 有一類的自殺並不是因為沮喪、傷感,或其他精神病所引起,這等人想用自己可控制的方式掌握命運,而它較常發生在得絕症的病人中,長痛不如短痛,他們只想快速結束疾病所帶來的慢性痛苦,這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安樂死議題。另一種人則是不怕死類型,像是會自殘的人,他們對死亡已經變得麻木而絕望,這些人需要的是與人的連結,重燃生命的希望。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免付費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打)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破窗效應是什麼意思?以破窗理論解釋3種日常現象,別再盲目跟風成為加害者

當您走在街道上,看見角落堆了一包又一包的垃圾,但奇怪的是那邊根本沒有垃圾桶,也不是特別規劃出來的垃圾堆放處,而且路人經過時,順手也把剛喝完的手搖杯丟在垃圾旁。這種積非成是的亂丟垃圾行為,就是受到破窗效應影響。本文將帶您了解這個心理因素,以及如何應用破窗效應檢視自己的日常生活,避免跟風成為加害者。 破窗效應是什麼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又稱破窗理論)是由美國犯罪學家詹姆斯威爾森(James Quinn Wilson)和美國社會科學家喬治凱林(George Lee Kelling)兩人所提出的理論。 其概念為如果有一棟建築的其中一扇窗戶被打破,但是沒有人修復,那要不了多久,附近的其他窗戶也會接連的被破壞,亂丟垃圾、闖空門甚至縱火等犯罪行為也可能隨之發生。 破窗效應也常用來表示,當環境中的某種不良現象發生後,如果沒有馬上進行改善或修復,這種不良現象便可能會逐漸被接受,且逐漸擴大變嚴重。 3種常見於生活中的破窗效應 雖然破窗效應比較常被應用在社會現象上,但其實也能透過破窗效應,來檢視個人的日常生活。例如以下為3種常見的例子: 愈來愈多的髒碗盤:髒汙的餐盤不洗,直接放在水槽裡面,其他人也可能把自己沒洗的餐盤也堆在那邊,最後愈來愈多,看誰先受不了當負責清理這一切的倒楣鬼。 愈來愈亂的衣櫥:原本井然有序的衣櫥,因為某天趕上班,衣服收進來就隨便塞進衣櫥裡面,下次再收衣服的時候,可能看到衣櫥凌亂,便覺得沒關係就隨便塞吧,使得衣櫥越來越不堪入眼。 愈來愈髒的廁所:骯髒的廁所環境,會讓使用者更加的不注意廁所清潔,沒丟進垃圾桶的衛生紙,不會被撿起來,反而可能讓其他人跟著隨便亂丟;地上的尿漬不會減少,只會愈來愈多。相較之下,整潔的廁所,使用者的衛生意識也會比較高。 理性思考別跟風,拒當破窗效應幫凶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班上可能都會有一個被大家排擠的同學,而一個人被排擠的理由,可能是他的個性特別讓人反感,或是他的行為很詭異。事實上,可能只有少數人是真的接觸到他,與他產生互動後才覺得討厭他,多數人反而是因為他被少數人所排擠,而人云亦云地與他保持距離,甚至參與排擠行為。 這種跟風的現象也常可以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例如:某人爆料說誰誰誰做了某件壞事,網友們就會一窩蜂的跟著肉搜或謾罵被爆料者,其中真正有對這個爆料作出查證的人寥寥可數,結果最後發現被爆料者是無辜的。 阻止破窗效應的方法 破窗效應其實跟從眾心理頗為相似,都是人們因為看見別人所做的行為,想跟著效法的現象。因此為了避免破窗效應的蔓延,解決的根本之道其實在我們自己本身。 若我們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獨立思考能力,對於環境中的不良行為能予以指正或協助改善,便不會輕易隨著他人的負面行為或是偏激的輿論起舞。


人際關係

7招穩固愛情~讓您不再相愛容易相處難

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要維持感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其實仍然很愛對方,但相處起來,總是問題重重、屢次遇到瓶頸。根據美國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的網站調查,57%的民眾表示,即使和伴侶的關係不和諧,卻還是覺得對方非常具有吸引力。其實感情不能只是建立在「我愛你」三個字上,兩人相愛只是整體的一部份,還有很多要素可以讓彼此的關係更穩固和健康。以下介紹7種經營感情的小撇步,讓情感更強韌和更快樂。 1. 大膽表達愛意 很多伴侶即使彼此有愛,卻缺乏實際表達,如牽手、擁抱或接吻這樣的身體接觸,都能釋放壓力、改善情緒,也能讓彼此的關係滿意度更高。畢竟愛情不能光靠言語表達,還是得身體力行,因此偶爾用實際行動為對方做些什麼,讓對方也感受到你的愛意吧! 2. 給予空間和尊重 一段感情中,即使再相愛,偶爾還是會想要為自己留一點空間,這並不是一件錯的事,關鍵是對彼此的承諾和信任都有共識,同意和尊重讓對方擁有空間,就不會有被綁住的感覺。而尊重另一伴,也並非總是同意對方的決定,而是選擇信任對方,並相信他們的判斷。學習傾聽、重視對方,用善意的態度溝通,都能幫助感情更融洽。 3. 多從「我們」出發作考量 當心態總是從「我」出發,說出的也是用「我」作開頭,的確會讓兩人感情更疏遠,也更容易不開心和不健康。為了和另一伴建立更好、更融洽的關係,請多用「我們」作為出發點來思考和表達,不僅讓您對兩人的關係更有意識,當對方感受到您常將他列入的考量時,兩人的距離就會更近。 4. 接受和包容缺點 當我們接受了伴侶的不完美,和對方的連結與關係就會更親密。因為接受對方的缺點,不僅能幫助情人的關係發展更親密, 還能在往後的生活,享受更多的驚喜,和珍惜對方的優點。 5. 設定兩人的目標 一起對未來訂定目標,並努力付諸和實現,可以關係更緊密,並且當兩人共同完成階段目標的時候,一起慶祝更能促進感情。 6. 定期談論金錢 大家常說「談到錢就傷感情」,但若您真的重視且珍惜這段感情,和伴侶談論金錢是必要的。因為金錢往往是造成構成關係出現壓力和緊張的一大原因。兩人必須花點時間,去認識彼此對理財、和金錢的觀念。平常不妨互相交換對金融和財經新聞的想法,坦誠地交換價值觀,可以幫助兩人關係成長。 7. 一起玩樂和約會 要讓關係更緊密,就一起創造更多特別的回憶吧!即使彼此都很忙碌,但維持一起出去玩的習慣,能加深和伴侶之間感情連結。不妨經常參加您們都喜歡的活動,或是一起去看場電影,可暫時逃離現實的煩惱,更可以讓彼此感覺更加親近。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感覺似曾相識嗎?那是您的既視感在作祟

走在某條從未去過的街上,突然感覺好像之前來過這裡,又或者是跟一位新朋友聊天,但卻有種好像以前就跟他講過話的感覺。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們稱為既視感(Déjà Vu)。這一直是個令人感興趣,且沒有正確解答的奇特現象,如果說您被既視感所擾,除了尋求醫師的幫助外,以下也要帶您一窺大腦的奧秘,了解既視感是如何產生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既視感從何而來 關於既視感的成因,目前仍沒有統一的定義,以下將介紹較為常見的4種既視感可能原因。 預知夢(Precognitive dreams):您可能曾經在夢裡經歷過某事件,或處在某個環境中,而當您醒來之後,通常就會忘記夢的內容,但過幾天後,當您走進某間咖啡廳,發現怎麼有種熟悉的感覺,這可能就是您曾經夢裡所經歷過的情境,只是由於夢境已經被您遺忘,所以產生了既視感的狀況。 雙重歷程(Dual processing):雙重歷程的概念是,人的大腦一般處理的方式會分成兩個平行的執行程序同步進行,而當某個時間點,其中一個執行程序莫名其妙的「Lag」了,產生了不同步的情況,這時就會發生既視感的現象。 全像原理(Hologram theory):全息理論認為既視感的產生可能來自於過去的記憶,而通常只需要記憶中的某些小細節就能引發。舉例來說,您可能曾經去過某間餐館,裡面有一座木頭掛鐘,雖然您可能沒有特別記下,但這種無關緊要的小細節可能會默默進到您的大腦裡,直到某天你去朋友家發現,「牆上的木頭掛鐘怎麼好像在哪看過」,這種想法也就是既視感的現象。當然,所謂的記憶也不一定要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這些記憶可能來自於看過的電影、聽朋友講的故事等,都可能成為孕育既視感的來源。 注意力方面可能的解釋(Attentional explanations):假設您在進行某件事時,被其他的事情干擾而分心,當您稍後再回來進行這件事的時候,可能就會產生這件事情好像以前做過的既視感。 4種狀況容易引發既視感 既視感的單字來自於法文,意思為「已經看過」,《精神病學期刊》(Psychiatria Danubina)期刊的研究指出,將近97%的人一生中都至少有過一次既視感的經歷,而有約7成的人經常發生。以下將介紹4種既視感常發生的情況。 年齡:年輕人相較於老年人更容易發生既視感的狀況,可能由於年輕人常常做些新鮮的事,或是到不同的地方旅行等,處在陌生環境的時間比老年人高。 旅行:常到處旅遊的人,會看見不同的人事物,因此發生既視感的機率也會比較高一些。研究指出,幾乎不進行旅遊的人當中,只有11%有既視感的經驗。 社經地位:社經地位高的人通常教育水準較高,這些人既視感的發生機會和頻率相對較高,原因可能來自於他們閱讀的書籍更多、了解的知識更廣。 壓力和疲倦:高壓或極度疲倦的狀態下,大腦可能更容易出錯,可能產生上面所提到的雙重歷程或注意力分散的狀況,增加發生既視感的機率。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心理健康

什麼是無性別?這個性取向您不能不知

台灣於今年5月17日將同性婚姻合法化,成為第一個承認同性戀結婚的亞洲國家,但除了這幾年備受關注的男同性戀(Gay)或女同性戀(Lesbian)群體外,同志族群(LGBTQ)還包含了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酷兒(Queer)、雙性人(Intersex),以及無性戀(Asexual)。在這7種性取向中,無性戀者常被人誤以為是無性別(Agender)的外顯特徵,甚至把兩者掛上等號。 社會型性別與生理型性別的差異 在探討「無性別」與「無性戀」之間的差異之前,首先要釐清「性別(Gender)」和「性(Sex)」的不同。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特拉沃項目(The Trevor Project)的定義,「性別」指的是一個以情感、行為和文化建立的社會架構,所賦予個人的性別身分。「性」則是依照人體的生理構造和特徵、染色體、荷爾蒙,而將其歸類的性別取向。簡單的說,「性別」是社會給予的身分認同;「性」則是生理定義上的性取向,兩者並無衝突,舉例來說,若生理特徵是女生,卻因為擁有男性的感覺和表現,她就可以將自己定義為男生。 無性別:既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 但對無性別者而言,男性和女性都不屬於他們的定位,美國兒童健康性別教育和護理跨學科支持計畫(GENder Education and Care Interdisciplinary Support)心理醫師梅樂迪(Dr. Meredith Chapman)表示,無性別廣義的說就是無性別身分,或作為中性性別(Gender Neutral)。您可以把無性別想像成彩虹的光譜,它不像生理上僅有的二分法,男生或女生,而是跳脫傳統的性別標準。無性別者更看重的是擁抱現在的身分,接受自己既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 既然無性別者沒有性別的包袱,其性取向就完全取自於個人的喜好,加上對方的個人特質,包括表情、性特徵、性格、建立的關係,以及職業角色。如此一來,其對象可以是男生,也可以是女生,雖然普遍上社會大眾總是冷眼對待這樣的性取向,但重要的是自己要接納自己,珍惜身邊支持、陪伴您的人,過一個不後悔的人生!


飲食障礙

從愛自己開始~暴食症患者再也不孤單

許很多人都曾有過暴飲暴食的經驗,例如在聚餐慶祝的場合中等,但對暴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 BED,又稱嗜食症)患者來說,日常中的暴飲暴食是一種停不下來,卻又會感到懊悔又無助的行為。究竟暴食症會有哪些病徵、又會對身心造成哪些影響。下列將會帶您認識,並且提供治療的方法。 暴食症是什麼? 暴食症是一種飲食疾病(Eating disorder),患者會經常性地在短時間內吃下大量食物,直到吃不下為止。對暴食症患者來說,雖然進食當下心情很愉悅,但是事後卻會因為怕胖,感到極度內疚、痛苦或羞恥。因此有些人會用不健康的方法來清出吃下去的食物,如催吐或吃瀉藥。這種在大吃後進行清空的行為,也被稱為所謂的神經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又稱心因性暴食症)。暴食症患者通常會有下列5種行為和感受。 短時間內可吃下大量食物,不餓時也會吃很多。 很難控制食量或停止進食,總是吃到很撐才會停止。 討厭在公眾場合吃飯,怕別人看到自己的食量。 暴食後感到自我厭惡、沮喪或非常內疚。 平均每週至少暴食1次,並持續3個月。 暴食症的原因與好發族群 暴食症容易發生在青春期的女性身上,因為這個時期的女性大多很在意身材,即使符合標準體重,但卻因心理不認同而努力減重,也可能因長期累積的壓力,而藉由暴飲暴食來麻痺情緒。多半暴食症患者具有完美主義、不擅長排解壓力,且同時伴有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抑鬱症)、焦慮症(Anxiety),或慣性濫用藥物、酗酒等。然而這些問題的背後,也許和患者身心曾遭受或侵害,或壓力失衡等有關。此外,若家族中的成員曾有飲食疾患者,罹患相同疾病的機率也較高。 暴食症的身心狀態和治療 暴食症患者都有自卑和自我厭惡感,極度害怕肥胖,除了喜歡一個人吃飯之外,私下多半有囤積食物或偷竊的習慣。身體方面,體重可能會經常起伏不定,時常過度運動或嘗試極端減肥法,而出現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GERD)等腸胃和食道疾病,而牙齒也會受胃酸侵蝕受損。若您正受嗜食症所苦,請記得,您其實並不孤單,世上許多人都和您一樣,並請盡早向身心科或精神科醫師求診,若放任不管,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日漸惡化。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發呆竟能紓壓又助眠!公開發呆的5大好處,原來適時放空還能提高創造力

您是否有時會望著遠方放空自己,雖然身體正專注在一件事上,但思緒卻早已神遊到別處了?我們從小都被教導不要做白日夢,但根據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心理系研究發現,發呆不僅能加速頭腦的思考,還能避免分心。《Hello醫師》以下將列舉出5個發呆的好處。 1. 發呆可助眠、紓壓、降血壓 晚上睡不著覺?您可以試試發呆,它有輕微的自我催眠效果,只要不是太複雜的夢,睡前發呆確實有助睡眠。另外,發呆除了可以紓壓,還能幫助降低高血壓(Hypertension),甚至提早預備去面對即將發生的事。 一般來說,人在放空時會想起開心的回憶,使我們對生活充滿正面及盼望,即使在生活中面對壓力和沮喪,仍要記得抱持著樂觀的態度,迎向明天!(推薦閱讀:壓力大容易失眠,原因竟是自律神經失調!這3種人小心了!) 2. 發呆讓大腦運動激發創意 在眾多的生物中,只有人類有能力回憶過去、想像未來,發呆可以說是一種很複雜的思考模式,但許多人對發呆有錯誤的認知,它不是思想的激盪這麼簡單而已,而是會隨著腦神經所接收的資訊,而改變夢的內容。 另外,放空可以讓腦的不同區塊輪流運作,形成一個自然的腦部循環運動,進而提升工作的表現,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人類發展系研究指出,放空對腦部系統有幫助,它屬於自發性的思考現象,透過在腦中蒐集資訊,藉此激發創意與想像力。 3. 發呆提升工作記憶與提高智商 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簡稱UW-Madison)的研究,發呆可以幫助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同時提升學習的注意力,但這是在做好「夢」的前提下,藉由讓思想自由探索和想像,提高其智商(IQ)。換言之,若是負面思想的夢,人只會變得沮喪,並不會帶給身體任何好處。 有時候,您或許會發現,手上雖然在忙一件事,腦袋卻在放空,像是邊聊天邊寫筆記,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艾瑞克舒馬赫(Eric Schumacher)解釋,當腦有多餘的能力去完成一件工作時,它就會進入放空狀態,確保腦的其他部分不會閒著。 4. 發呆跨越不可能與挑戰創新 放空能帶領我們跨越「現實」的不可能,因為夢裡面沒有限制,平常不敢嘗試的事,在夢裡都可以實現。同時,它也賜給我們創新和挑戰的勇氣,去完成心中的那份熱忱和夢想。 5. 發呆加深關係中的連結 發呆若做得對,便能加深在各種關係中的連結,帶來正面的能量和幸福感,但若都是負面的情緒,只會讓您的心情更沉重。此外,如果可以練習在夢境中感受他人的立場,相信往後您在與人的相處上,會變得更自然且緊密。 在忙碌的生活中,當我們漸漸被制式的日常而變得麻木,甚至忘了自己心靈深處的渴望,透過天馬行空地放空,您可以重拾小孩般的天真和好奇,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同場加映:正念是什麼?和冥想一樣嗎?一起認識正念10大好處!)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