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人際關係

婚姻使人快樂?還是快樂的人才會結婚

婚姻不只會影響人的生活和財務狀況,也會約束兩人的性生活。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究竟這句話到底正不正確?既然有這樣的說法,又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結婚呢?以下讓我們一起看看,婚姻到底會不會為人帶來快樂,或為生活帶來滿足。 研究顯示對婚姻的好處 心理學、社會學和流行病學界中,有很多關於婚姻優點的研究。許多已發表的報告揭露,與單身人士相比,已婚人士擁有更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況,例如較少藥物濫用的情況,罹患憂鬱症(Depression)的人也較少,而且通常壽命更長。 研究也發現,已婚生活帶來的滿足感,相當於得到比平均家庭所得,還多2.5倍的收入。但和擁有一份工作相比,結婚帶來的滿足感只有它的10分之3。而同居伴侶對生活的滿意度,則有已婚伴侶的3分之2,兩者相差不遠。此外,研究結果指出,已婚人士擁有較高的收入,但這也可能是因為高收入的人,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象並結婚。 婚姻可以讓人感覺安心,因為它可以作為生活的避風港,特別是當人得面對來自工作的壓力時。婚姻也可以提供長久又具支持的人際關係,讓人較不易受寂寞折磨。此外,婚姻提供了人們身分轉換的機會,讓已婚人士除了工作,也可以扮演其他角色。 不過,已婚人士和單身人士的快樂程度差異,正在逐漸減少當中。單身人士的快樂程度不只正在不斷増加,反觀已婚人士,卻有下降的跡象。 結婚真的比較好嗎? 是婚姻使人快樂,還是快樂的人才結的了婚?這個答案,其實可以從瑞士的一個研究得到依據。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婚姻狀態的改變,會在主觀上帶來短暫的幸福感,但和結婚伴侶緊密生活一段時間後,對快樂的感覺,多少都會有一點改變。因此撇開極短暫的蜜月效果,婚姻並不會讓人更快樂,或對生活更滿意,反而會隨著時間累積,而讓人更不快樂、更不滿意。 所以結婚與否,與一個人的快樂程度並没有絕對的關聯。快樂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挑三揀四的人,總是會比充滿同理心及愛心的人,更難找到伴侶,或對事物感到滿足。


成癮

好奇吸毒誤成癮!5招勇敢向毒品說不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藥署2014年的「全國物質使用調查」,首次接觸毒品的主要原因多為好奇,比例佔了將近70%。因此,讓青少年從小就了解毒品的危害,是相當重要的。以下是毒品的使用階段說明,以及預防它發生的方法。 毒品目前在台灣的情形 根據2019上半年度,高檢署公布的國內毒品分析報告指出,平均每年因吸毒被捕的人數,約有6萬人,且毒犯3年內的再犯率高達50%左右,並可能衍生竊盜及毒駕等罪刑。另外,報告也指出,吸食海洛因的再犯率為96.4%,使用安非他命的再犯率則為84.4%;而安非他命,更是台灣最嚴重、最氾濫的毒品。 毒品的4個使用階段 嘗試、好奇階段:多數首次接觸毒品,甚至香菸的年輕人,都是因為看見朋友在吸食,因此想嘗試。雖然有部分的人,滿足好奇心後就不再使用,但主要的風險在於,很多人通常不曉得這些成癮物質的風險,而不小心濫用卻不自知。 娛樂階段:好奇階段過後,繼續使用的人,通常是認為使用後感覺很好,就把毒品當成娛樂用藥。通常使用者會認為自己還能控制自己,並沒有成癮,但這種心態也很容易讓人將此行為視為正常的事,並不小心進入上癮、依賴的階段。 依賴、上癮階段:如果大量吸毒,或持續吸毒很長一段時間,使用者通常會變得很難控制自己的用量,進入上癮的階段,且不論在心理或生理上,都有可能對毒品產生依賴。 成功戒癮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已經不再吸食任何毒品,並於此狀維持了一段時間,沒有再次接觸毒品的慾望。除了戒掉生理上對毒品的依賴,這個階段的人,可能也對最困難的心理依賴層面,達到了戒除。 反毒防身5術  向毒品說不 食藥署表示,吸毒會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危害,因此切勿因好奇或抱著「一次不會怎樣」的心態,貿然嘗試來路不明的東西。以下是食藥署提供的「反毒防身5術」: 直接拒絕:勇敢向毒品說不。 遠離現場:離開是非場所。 轉移話題:轉移注意力。 自我解嘲:幽默調侃拒絕。 友誼勸服:給予關愛與建議,保護自身與他人健康,一起遠離毒害。 如欲得知更多毒品濫用及危害的相關資訊,可前往食藥署網站查詢。


成癮

交友複雜愛獨處?辨別吸毒10跡象

毒品相關新聞層出不窮,不只造成社會問題,對健康影響也很大。加上跑趴、夜店、流行文化影響,接觸毒品的機會也愈來愈多。以下將帶大家認識毒品的危害,並學會如何察覺身邊的人,是否有吸毒的跡象。 吸毒對健康的危害 吸毒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以及長期的身心健康,狀況嚴重的話結果甚至是不可逆的。 吸毒短期對行為的負面影響 令人做出冒險、不合理的行為。 使人較可能發生意外,無論是開車或在家都一樣。 較可能成為性侵受害者、發生危險性行為、非自願懷孕,或是感染性病。 可能使人產生性侵或犯下暴力行為的衝動。 讓人難以入睡、思考邏輯變差、記憶減退、無法解決問題。 吸毒長期對健康的危害 禿頭 上癮、吸食過量 癌症,例如肺癌 對胎兒造成傷害 女性毛髮變得像男性一樣旺盛 口臭、蛀牙、咬合困難等口腔問題 情緒起伏過大、行為極度不穩定 傳染病,例如透過共用針頭,或其他危險行為感染 使各器官受到危害,包括喉嚨、胃部、肺部、肝臟、胰臟、心臟、大腦或神經系統 出現精神疾病,嚴重會有自殺傾向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注意以下吸毒跡象 有在吸毒的人,通常行為和以前的落差會很大,讓旁人藉此看出端倪。以下提供十個常見的現象,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可能有吸毒成癮的問題,以及時為他提供必要的協助。 交友狀況變複雜。 變得很常獨處。 和親友相處的時間減少。 對喜愛的事物失去興趣。 情緒起伏大、變化快。 變得漫不經心、不關心週遭事物。 作息不規律、日夜顛倒。 食量出現很大的變化。 有問題與人相處。 生活起居、自我照顧能力出現問題。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凡事都要說真話?小心傷人又破壞人際關係!說善意謊言4大好處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說真話,不管是否為善意謊言(白色謊言),說謊就是不對,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只要挑對時間,說謊大有好處。 在錯的時間說真話,可能會讓傷透對方的心,讓他更難過;而若在對的時間說謊,不僅能保護對方的自尊心,還能維護您們之間的人際關係。 讓《Hello醫師》和您分享4個說善意謊言的好處,讓您重新看待說謊這件事,學會在對的時間說謊潤滑,維持人際關係。 人從3歲開始就會說謊 根據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所的研究,小孩自3歲就會開始說謊,5歲則會為避免被懲罰而說謊,7~11歲之間更會藉由說謊,來保護對方及自己受傷,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白色謊言」,以下為您剖析4個善意謊言的好處。 1. 善意謊言建立人與人的信任 一般的謊言,說謊者目的只是讓對方猜不透您內心的想法;白色謊言卻不同,它是一種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所以說謊者除會應用心智解讀(Theory of mind,又稱心智理論)外,還有同理心、慈悲、記憶力,以及想像力,以預測這一個謊話會帶來的後果。 因此,利社會謊言(Prosocial lies)也可以說是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橋樑。對此,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行為科學副教授艾瑪萊文(Emma E. Levine)表示,建立人之間信任的首要關鍵是慈悲和善良,並非誠實。 好的謊言是一個不自私的謊言,若為提升對方自信而說謊,它就是善意謊言;但若只是為催促而敷衍對方,它就是不好的謊言。 說謊的時機也很重要,如果對方並沒有時間做出調整和改變,或是在尚未擁有建設性的意見之前,建議您還是先別說出來,此外,避免跟不太熟的人說謊,這反而會破壞彼此之間的信賴關係。 2. 善意謊言需要認知能力與同理心 說謊和認知能力有密切的關係,因為說謊往往需要較高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及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也就是自制能力)的表現,以確保謊言不被拆穿。 對小孩而言,他們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編出一個「好故事」,但隨著年紀增長,當他們開始會顧慮其他人的感受時,就會傾向說善意謊言,來同理對方的心境。到了青春期,小孩可能會發展成說藍色謊言(Blue lies),意指為保護一個團體而選擇說謊,父母可以趁此機會,教導小孩正確的同理心,保護不代表包庇犯錯,而是能在愛裡勇敢說誠實話。(延伸閱讀:請放手!別當直升機父母害慘小孩) 3. 善意謊言加深人際關係 朋友之間,有時候需要一點「謊」來提味,因為過於誠實只會讓人覺得呆板,偶爾說屁話、說些小謊,不僅能加深彼此關係、增添趣味,還能幫助人在談笑中得到放鬆。(延伸閱讀:一到海邊就放鬆~海洋療法減壓好神奇) 在社交圈中,您不會希望每個人都一副正經木訥樣,適當地說點謊,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炒熱現場的氣氛。 4. 善意謊言提升自信心 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我們都會忍不住誇耀自己是地表上最帥最美的人,它也許是個謊言,但卻能在當下瞬間提升我們的自信心,人也會變得開心起來。(延伸閱讀:哈哈哈笑聲會傳染!大笑5個健康好處-減壓延壽增強免疫力) 換句話說,說謊是一種信心的宣告,無論是對自己或對周遭親友抑是,即使沒有任何相信的憑據,它都能給予您盼望未來的力量,讓您可以拋開憂慮和恐懼,繼續不放棄地朝目標衝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返老還童?心智年齡倒退嚕3原因

有聽過SHE的《不想長大嗎》?小時候無憂無慮,不用為了金錢或工作而煩惱的日子,在我們被殘酷的現實壓的喘不過氣的時候,總是會讓人感嘆,如果能坐時光機回到過去該有多好,雖然我們的科技水平仍然沒有實現時空旅行,但是某些人的心智年齡卻能減低,就像一個小孩子的靈魂被裝在大人的軀殼裡,本文將為您介紹年齡回溯(Age regression)的症狀及相關成因,讓您了解所謂的逆齡,絕不只是化妝品的標語。 年齡回溯是怎麼一回事? 年齡回溯並不是每個人都相同的,有些人可能只年輕了幾歲,有些人卻一下回到了還在念幼稚園的年紀。在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觀念裡,年齡回溯是一種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當人遭受極端的痛苦、折磨或創傷後,可能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年齡回溯可以避免當事人面對那些難以忍受的記憶,保護當事人的精神不至於崩潰,順帶一提,因遭受重大打擊而啟動人體的保護機制,也是部分失憶症(Amnesia)的成因。另一位心理學專家榮格(Carl Jung)則認為年齡回溯,並不是一種逃離的舉動,而是一種正向行為,例如:重回童年尋求當時沒有獲得的關愛,以補償心理的缺憾。 年齡回溯也被應用心理疾病的治療上,利用催眠的方式,帶領患者尋找埋藏在記憶深處,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通常會是一段帶給患者創傷的記憶,患者透過面對該記憶,來解決的病因;儘管如此,由於這種催眠治療方式有可能使患者建構出虛假的記憶,因此仍然有爭議性存在。 年齡回溯的其他成因 除了前面所提的人體自我防衛機制外,年齡回溯還可能有以下幾種成因: 失智症(Dementia):我們耳熟能詳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便是失智症的種類之一,失智症患者除了記憶力、判斷力、思考能力降低外,也可能會有年齡回溯的情況,也就是為什麼有些患有失智症的老人家,會表現得像個小孩子一樣。 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即解離症):解離症又被稱為多重人格,患者會擁有複數的人格(如果只有2個則稱為雙重人格),而電影《分裂》裡的主角就擁有多達24個人格,這些人格都像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的年齡、思考模式和記憶,他們可能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也可能完全不曉得,假如多重人格中有比肉體年齡更加年輕的人格存在,年齡回溯的現象便因而成立。 刻意為之:人是可以裝年輕的,無論是出自於壓力、或是個人意願,有些人可能故意表現的像個孩子般,讓自己能夠跳脫出被肉體年齡所束縛住的思考模式,這種刻意為之的年齡回溯,如果控制得宜的話,其實對心理健康可能有所幫助,但建議還是不要太過倚賴逃離現實,以免陷在其中,轉而發展成心理問題。 年齡回溯的治療方式 治療年齡回溯的方式取決於,造成年齡回溯的成因,再根據其原因選定可能的治療方式,比起針對「年齡回溯」本身做治療,通常是以治療成因來改善年齡回溯的問題,以下提供2種可能的年齡回溯治療方式: 非藥物:如果患者是因心理壓力,或因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疼痛,而產生年齡回溯的狀況,透過關心患者、表達同理心、安撫情緒或與患者聊天等方式,可能有所幫助。 藥物: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s )可以幫助患者穩定心理狀態,使精神疾病得到控制。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吊橋效應是什麼?一種臉紅心動的感覺

經過森林間高處的吊橋,總有種搖晃的不牢靠感,這時您是否有心跳加速、心情緊張的感覺呢?這就是所謂的吊橋效應(Suspension bridge effect),不過,不只經過吊橋會有這種感覺,其他的情況也會產生類似的感覺,畢竟在都市中,要隨便找到一座吊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以下將介紹吊橋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 什麼是吊橋效應 吊橋效應其實是源自於心理激發狀態歸因謬誤(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所進行的吊橋實驗而來,這長達10個字所代表的意義是,我們可能把造成某些生理變化狀況,歸咎於錯誤的原因,而對我們的情緒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就用實際的例子來解釋。 1974年,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唐納達頓(Donald Dutton)和紐約石溪大學教授亞瑟阿倫(Arthur Aron)兩位心理學家進行了吊橋實驗,他們將實驗組別分成了以下兩組 行經離地70公尺、搖晃危險的吊橋。 行經離地3公尺、堅固寬敞的木橋。 他們在橋上安排了一位外表亮眼的女研究員,並讓參加測驗的男人們單獨通過橋梁,再接受她的訪問、完成問卷;當問卷完成後,女研究員把寫有自己電話號碼的紙條交給受測者,告訴他們想知道測驗結果的話可以打電話來詢問。結果發現,打給女研究員的受測者,多是通過較危險吊橋的組別。 吊橋效應有什麼作用 根據實驗的結果,可以了解到,透過環境的因素,我們有可能會為生理反應下一個註解,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例如:您可能會約心儀的對象去看場恐怖電影,因為電影所造成的緊張、害怕的情緒,會讓對方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然後她意識到您在他身旁,並且覺得有一位可靠的人在身邊真好。這個時候,吊橋效應便默默地把你們的距離又拉近了些許。 雲霄飛車例外 您可能會考慮或許遊樂園搭雲霄飛車,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令人意外的是,實驗指出共乘的兩人在乘坐雲霄飛車後,對彼此的好感度會下降,反而是對陌生異性的好感度會上升,由此可知,吊橋效應的效果也並非絕對,可能是因為雲霄飛車過程中的各種尖叫、結束後的頭髮亂糟糟的狼狽模樣,使彼此的好感度扣分,選擇約會選擇地點時,最好三思而後行呀。


成癮

A片看到無法自拔 8點檢視是否成癮、7大戒除撇步

根據婦女救援基金會的調查顯示,超過9成受訪者在未成年時就看過A片,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不少人甚至看到無法自拔。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2年的研究指出,觀看A片的人當中,約有9%無法停止持續觀看,在網路發達的今天,色情內容唾手可得,這個比例想必只會更高。《Hello醫師》提供以下8點,供您自我檢視是否A片成癮,以及7個戒除成癮的小撇步。 看A片真的會成癮嗎? 在美國精神醫學學會(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裡,A片成癮並未被定義為特定症狀或疾病,不過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過度觀看A片可能有成癮的隱憂,在瑞士學術期刊(MDPI)上發布的一篇研究發現,對A片成癮的機制,跟對毒品上癮是一樣的,不過也有人認為過度觀看色情片,比較像是強迫行為(Compulsion),而非真正的上癮。 強迫行為是一種重複性的行為,也沒有理性的動機,通常是為了降低自己的焦慮而去做;成癮則會出現無法停止該行為的現象,就算知道有不好的後果仍會去做,定義有所不同,但皆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表現。 8點檢視是否A片成癮 光是觀看色情片,並不代表上癮,也不需要特別改變行為,不過,如果無法克制想看的衝動時,可能就有很大的問題了,想了解自己是否有成癮的跡象,可以透過觀察自己的看片習慣去檢查,以下提供8個自我檢查的方法: 看完A片後覺得很有罪惡感。 沒看A片就沒辦法正常進行性愛。 發現自己觀看A片的時間持續增加。 已經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卻無法克制地繼續觀看。 不停地在搜尋A片,忘記自己該做的事,甚至忘了睡覺。 強迫自己的伴侶一起看,或是演出A片裡的情節。 覺得自己需要靠A片來調適心情,並會因此感到興奮。 沒看A片時,腦海中仍持續出現A片中的情節或畫面。 7個改善A片成癮的方法 如果觀看A片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了,請務必尋求專業協助,不論是心理諮商、行為治療或是服用藥物,都能夠幫助控制這種行為。如果不嚴重,則可以靠自己改善、甚至戒除成癮的情況,以下提供7個撇步供參考: 把所有實體的色情光碟都丟掉。 請一位願意盯著自己,不會放水的朋友幫忙。 刪除電腦和手機裡,所有的色情影片和相關書籤。 請別人安裝軟體來禁止色情內容,並請對方不要告訴自己密碼。 先計畫好數個活動,一旦有想看A片的衝動時,就去做那些已計畫好的活動。 找出那些會引起自己想看A片的事物,並避免去接觸。 想看的時候,提醒自己繼續觀看對生活的危害有多大,並把它寫下來。


心理健康

性愛後想哭很正常~可能是性交後憂鬱

你是否曾在享受高潮後,突然感到莫名憂鬱呢?其實你並不孤單,因為不少人都有這種經驗,在醫學上稱為性交後憂鬱(Post-Coital Dysphoria,簡稱PCD),會讓人在性行為後出現緊張不安、沮喪、焦慮或悲傷等情緒,即使過程滿意,也依然會發生。 什麼是性交後不安症? 性交後憂鬱,又稱性交後不安症,是在性行為後出現焦慮、悲傷等情緒的狀況,並會持續5分鐘至2小時不等。根據性愛醫學期刊(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出,在接受線上問卷調查的澳洲女大學生中,過半數的人都曾經歷過PCD的症狀,且約5%的女性表示,她們在過去1個月內經常出現這種感受。而關於男性的PCD調查則指出,約有40%的男性表示曾有PCD的經驗,且其中有4%的人經常發生。 為什麼會有性交後憂鬱? 1. 猛然被拉回現實的失落 國際性愛醫學學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exual Medicine)指出,與伴侶做愛是親密且激烈的行為,所以當這種親密連結中斷時,就很容易引起悲傷。性治療師伊恩·克纳(Ian Kerner)表示,性愛過程中,頭腦會分泌催產素(Oxytocin),或「愛的荷爾蒙」,能讓人產生信任與親密感。但過程結束之後,有人可能會因意識到彼此的感情,可能並不如身體所感受到的那樣親密,而感到失落或沮喪。也就是說,PCD的造成,通常是現實與心中的期望有落差的結果。 2. 被過去創傷觸發 研究發現,不論男女,若曾受過生理或情緒上的傷害,例如遭性虐待的經驗,發生PCD的機率會比較高。即使現下的性愛過程你情我願,十分美好,但對在性方面有創傷的人來說,性行為卻很容易變成觸發傷痕的開關。 3. 感到赤裸和脆弱 性是一個讓人非常脆弱和容易受傷的事情,當全身赤裸的和另一個人在一起,會容易觸發並流露平時深藏內心的情緒。若你或你的伴侶經常有PCD的症狀,不妨事後在床上說些情話、聊天、接吻和擁抱,因為研究表示,這些行為都有助於提升性愛和兩人關係的滿意度!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把心情寫成歌!公開音樂治療5大好處,有助表達和記憶

你是否曾在某個時刻,因為偶然聽到一首曲子,而想起過去某段特別的回憶,或因此改變了當下的心情呢?音樂的力量,或許比一般人想像的還強大。除了有助於紓壓、改善情緒,音樂還能用來作為心理治療的工具,也就是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以下就讓《Hello醫師》為大家介紹音樂治療的定義及好處。 音樂治療有系統性和科學佐證 美國著名音樂治療學家布魯西亞(Bruscia),於1998年,將音樂治療定義為一種系統化的干預過程。過程中,音樂治療師會利用各種音樂體驗形式,讓患者與周遭產生不同的關係,並產生改變的動力,進而提升患者健康。 很多關於音樂治療,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SD)兒童影響的研究,也顯示音樂可以幫助患者增進重要技能,如社交互動、口語、非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改善社交情感上的互助程度。 音樂治療的5大好處報你知 對喜歡聽音樂的人來說,音樂的魅力無須贅述。而音樂之所以能作為治療工具,也必定有它的原因,以下列舉5種已被證實的音樂治療的好處: 分散注意力:音樂可吸引人的注意,使人不知不覺分散了心裡潛藏的負面情緒。這也是音樂治療能幫人緩解焦慮,以及減輕疼痛的原理。(延伸閱讀:研究證實聽音樂可改善失眠,但選錯音樂恐愈聽愈難睡!4撇步提升音樂助眠功效) 調節情緒:研究指出,音樂可以抑制負面情緒的產生,或將它中斷,並轉換成其他情緒。 調整和建立認知:音樂也可以調整和建立認知,因為每種音樂所傳遞的訊息符號,和每個人的解讀方式,及聽音樂時當下身邊的人事物等,都會影響人的認知構成,為人創造不同的回憶。(同場加映:閱讀好處數不清!減壓去焦慮、更聰明防失智) 調整行為:音樂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讓我們的身體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或調節動作,例如行走方式、說話語氣,或運動表現。 調整溝通方式:音樂不僅可以影響我們的溝通模式,甚至也可以作為一種溝通的管道。以音樂治療中的即興創作療法為例,它可以算是一種和音樂的互動,讓人得以用非言語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透過音樂,參與者的表達方式會更有情感,和人互動時也能更專注於人跟人之間的關係,而不用拘泥於語言和文字的選擇,可以為相處模式帶來重要的改變。 音樂除了療癒也可以收藏回憶 有些人喜歡用拍照來記錄和保存回憶,其實音樂也有一樣的功能。如前段第3點所述,音樂具有建立認知的功能,也有喚醒回憶的效果。像身處異鄉的遊子,在聽到熟悉的家鄉音樂時,會勾起以前在的生活回憶,並開始思鄉的道理一樣。 美國流行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也曾表示:「我喜歡寫歌,因為我喜歡保存記憶,這就像把你曾經有過的感覺框上相框一樣。」對她來說,懷舊既是創作歌曲的靈感來源,也是一段回憶的紀錄。 此外,音樂也能幫助我們表達悲傷、快樂,甚至是崇拜等特別的情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神經心理學家薩南·哈菲茲(Sanam Hafeez)博士表示,大腦能將音樂真實地和自己的情緒連結,也就是為什麼音樂在許多宗教中如此重要。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成癮

2招教父母~幫助青少年戒除手機成癮

研究顯示,睡前使用手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各種不良影響,如: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健康狀況變差等。但對大多數青少年而言,睡覺時將手機放在枕頭下,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其實青少年都了解這麼做可能產生的問題,但大多數人就是無法抵擋在睡前使用手機的誘惑。下列將告訴您,睡前使用手機對青少年的影響有哪些。 關於睡前使用手機的研究結果 關於睡前使用手機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專家們已經進行了很多相關研究。最近一份刊載於2017年青少年研究期刊(Journal of Youth Studies)的文章指出,研究人員針對900位12~15歲的青少年進行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其中有20%的人,半夜會起床使用手機,或查看社群媒體的訊息、留言等,這會造成睡眠品質變差,而睡眠品質差的青少年,患有經常性疲勞的機率,是睡眠充足青少年的3倍。此外,睡眠品質差的青少年,身體健康狀況也明顯的比其他青少年不好。 為什麼青少年睡覺前要使用手機 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與他們的手機之間,存在很強烈的依附關係。由於睡覺時將手機帶到身邊,對青少年的誘惑實在太強烈了,研究人員甚至發展出一套衡量青少年與手機間的依附關係量表,進行關係強度的分析。結果顯示,如果手機隨時都在身邊,青少年會有高度的安全感。然而,一旦短時間離開手機,青少年就會顯得強烈焦躁不安。更讓人覺得驚訝的情況是,家長愈是想要把青少年的手機拿走,他們與青少年間的衡突會愈顯得激烈。 家長的2招應對方法 1. 與青少年孩子溝通手機的使用 與其規定睡覺前不能使用手機,導致他們極度反抗的態度,家長不如事先多與自己的青少年孩子溝通。在溝通談話中,您可以列舉出睡前使用手機的負面影響,並詢問孩子是否同意。同時您也可以了解孩子睡覺前經常使用手機的原因;有時候,孩子使用手機成癮是有些基本原因的,如:也許孩子面臨很多壓力,或擔心一些事情,使用手機讓他們感到放鬆,或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無論如何,在做任何決定前,與自己的青少年孩子公開討論,可以讓孩子感覺受到尊重,這麼做有助於促進更好的親子關係。 2. 睡前不用手機,全家一起配合 要求家庭成員時間到了就上床睡覺,不只對嬰兒、學步階段的幼兒健康有利,對青少年身體健康同樣也是很有幫助。您可以提醒青少年的孩子,除了使用手機外,睡覺前也有其他舒緩、放鬆的方法,如:洗熱水澡、閱讀書籍,或是寫日記。此外,您也可以在臥室外面找個地方,讓所有家庭成員在睡覺前,把手機放在相同的地方。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