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健康

消化系統是人體最重要的系統之一。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必需營養素都是從食物中獲取的。而口腔、胃、小腸和大腸、肝臟、腎臟、胰腺與膽囊等不同器官必須一起協力工作,才能確保功能順暢。 在這個類別,你可以了解更多關於如何維持消化道健康的資訊。

基礎知識

消化道健康

糞便分析:目的、流程、步驟、檢測結果

糞便分析的定義 糞便分析是針對您的糞便進行一系列的檢驗,以診斷出是哪些特定情況,影響您消化道(Digestive tract)的健康。影響消化道健康狀況的情形有:營養吸收不良、罹患癌症,或感染,如寄生蟲、病毒或細菌。 糞便分析採集後的樣本,要放置在乾淨的容器裡,再送到醫院的檢驗室。檢驗室進行的檢查項目包括:顯微鏡檢查、化學試驗與微生物試驗,並針對糞便的顏色、濃稠度、量的多寡、形狀、氣味,以及是否有黏液加以檢查。另外,也會檢查糞便是否有潛血(Occult blood)、脂肪、肉類纖維物質、膽汁(Bile)、白血球,以及被稱為還原物質(Reducing substances)的糖,並且檢驗糞便的酸鹼度。為了確認病原體,檢驗室也會對糞便從事培養,以確認糞便中是否有細菌造成的感染。 為什麼要進行糞便分析? 進行糞便分析的目的是: 確認源自消化道、肝臟、胰臟的疾病:糞便中的某些酵素,如胰蛋白酶(Trypsin)或彈力酶(Elastase),會被詳細的分析,以確認胰臟的功能是否正常。 確認導致消化道出現症狀的原因,包括長期腹瀉、出血性腹瀉,腹腔裡的氣體增加、噁心、嘔吐、食慾降低、脹氣、腹痛、痙攣、發燒。 經由潛血檢查,篩檢是否罹患大腸癌(Colon cancer)。 檢查體內是否有寄生蟲,如:蟯蟲(Pinworms)或梨形鞭毛蟲(Giardia)。 確認感染的原因。 檢查消化道營養吸收不良(Malabsorption syndrome,又稱吸收不良症候群)的原因。這項檢查,收集的糞便涵蓋期間是72小時,要檢查糞便是否有脂肪。這項檢查被稱為72小時糞便收集(72-hour stool collection),或糞便脂肪定量檢查(Quantitative fecal fattest)。 糞便分析的注意事項 為了確認病原體,檢驗室會對糞便從事培養,以確認感染的原因是經由細菌、病毒、黴菌或寄生蟲造成。若是透過汗液的氯化物濃度分析,和檢測囊腫纖維化(Cystic fibrosis)相比較,糞便分析用來檢測胰蛋白酶或彈力酶的可信賴度較低。 糞便分析的準備過程 很多種藥物都會改變糞便分析的檢查結果,根據要進行的糞便分析種類,您必需在檢查前,避免服用某些藥物。請您在進行糞便分析檢查前1~2星期,停止服用下列藥物:制酸劑(Antacids)、止瀉藥、驅蟲劑、抗生素、緩瀉劑(Laxative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如果您有服用其他任何非處方藥、處方藥,也請告知您的醫師。 如果您有下列情形,和對檢查的準備事項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 最近做了對比鋇劑(Barium contrast)X光檢查,或上消化道攝影檢查(Upper gastrointestinal series)。這是因為X光檢查中使用的鋇(Barium),與糞便分析的檢查結果會互相衝突。 最近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您曾經出國旅遊。這項訊息能幫助您的醫師尋找可能導致疾病的寄生蟲、真菌(Fungi)、病毒或細菌。 如果您要檢查糞便是否有血,根據您糞便檢查的方法、種類,有些食物在檢查前2~3天,請不要食用。如果您正在生理期,或是您的痔瘡(Hemorrhoids)正在出血,也請您不要進行糞便檢查。 糞便分析的檢查過程有哪些? 當您今天需要收集糞便當作樣本,您可以有很多種採集糞便樣本的方法,且當糞便樣本完成採集後,請您儘快將樣本送至醫院的檢驗室。請您記得,糞便樣本不要有衛生紙或尿液。下列為採集糞便樣本的方法。 您可以將乾淨的大型塑膠袋放在馬桶,將糞便排在塑膠袋裡,再將微量的糞便樣本放入清潔的容器裡裝好。 另外,也有專門採集糞便的工具包,有特殊的專用衛生紙,在擦拭後,方便您將糞便樣本放入容器內。 請您記得,糞便樣本不要沾有尿液、水,或衛生紙,如果要對包尿布的孩子進行糞便採集,方法如下: 將尿布攤開在乾淨的大型塑膠袋上。 採集糞便時,為確保樣本較完整。請小心、確定尿液沒有混入糞便裡。 糞便分析分析結果 下面列舉的數值,屬於參考範圍的數值,僅能做為參考用途。由於不同醫院的檢驗室,參考範圍的數值不同,為您進行檢查的檢驗室所使用的數值範圍,可能與一般的數值有些許差異。為您進行檢查的檢驗室,會提供該檢驗室的正常數值範圍;此外,您的醫師也會根據您的健康狀況、其他因素,評估檢查結果。這表示如果您檢查結果的數值,落在下面列舉的正常值範圍外,就您的檢驗室標準而言,仍然可能代表正常的數值。糞便分析的檢驗報告大約需要1~3天才能完成。 糞便分析結果正常:糞便外觀為棕色、柔軟,濃稠度均勻。糞便裡沒有血、黏液、膿、未消化的肉類纖維物質、有害的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糞便外型呈現條狀,酸鹼度為7.0~7.5。糞便每分升含糖量少於 0.25公克,也就是每公升小於13.9毫克分子。糞便每24小時脂肪含量為2~7公克。 糞便分析結果異常:糞便外觀為黑色、紅色、白色、黃色或綠色。糞便呈現液體狀,或極為堅硬,糞便的量太多。糞便裡有血、黏液、膿、未消化的肉類纖維物質、有害的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糞便裡有少量如胰蛋白酶或彈力酶的酵素。糞便的酸鹼度小於7.0或大於7.5。糞便每分升含糖量為0.25公克,或大於0.25公克,也就是每公升大於13.9毫克分子。糞便每24小時脂肪含量超過7公克。 很多情況會改變糞便分析的檢查結果,您的醫師會與您詳細討論您的異常部分,這些與您過去的健康狀況、疾病症狀都有關係。 檢查結果的異常值 糞便中脂肪含量過高,可能是因為胰臟炎(Pancreatitis)、乳糜瀉(Celiac disease)、囊腫纖維化等疾病造成,也可能是其他影響脂肪吸收的疾病引起。 糞便裡有未消化的肉類纖維物質,可能是因為胰臟炎引起。 糞便的酸鹼度較低,可能是因為醣類或脂肪吸收能力較差導致。糞便的酸鹼度較高,可能表示腸道(Intestine)有發炎,如:結腸炎(Colitis),或是患有癌症,正在服用抗生素。 糞便中含血可能是因為消化道流血導致。 糞便中有白血球,可能是腸發炎引起,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或細菌感染。 輪狀病毒(Rotavirus)是造成年幼孩童腹瀉很常見的病因。如果出現腹瀉症狀,可能要對糞便是否有輪狀病毒進行檢測。 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簡化因素,可能意謂身體對糖的消化有問題。 糞便中簡化因素含量過低,可能是因為乳糜瀉、囊腫纖維化,或營養不良引起。治療痛風(Gout)的秋水仙素(Colchicine),或避孕丸,也可能會導致糞便簡化因素含量過低。 由於不同的醫院、檢驗室,各自訂定的正常數值標準有差別,糞便分析的正常數值範圍也有所不同。如果您對糞便分析的檢查結果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 如果對您的糞便分析結果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以進一步了解情況。

探索更多消化道健康類別

腹瀉

看更多 消化道健康 相關文章

其他消化問題

腸阻塞:症狀、原因、診斷、治療、改善方式

腸阻塞的定義 腸阻塞,是因為您的小腸或大腸,部分或完全堵塞時,會發生的症狀。若您有阻塞的症狀,會使您體內的食物、流質物或氣體無法正常通過腸道,進而引發引起嚴重的疼痛。 腸阻塞有多常見? 腸阻塞並不常見,若您需要更多資訊,請諮詢醫師。 腸阻塞的症狀 下列為常見的腸阻塞症狀,不過並未列出所有可能的症狀,因此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 一陣一陣的痙攣性腹痛。 食慾不振。 便祕。 嘔吐。 無法排便或放屁。 腹部腫脹。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若您的腹痛十分嚴重且持續一段時間,那表示您腸道血液的供應可能被阻斷了,或者腸道出現漏洞,這是很嚴重的狀況,請立即聯絡您的醫師。 腸阻塞的原因 腫瘤、癒傷組織(Scar tissue)、腸道沾黏(Adhesions)、腸子扭曲或變窄,都是導致腸阻塞的可能原因。而上述情況,醫師們稱為機械性阻塞(Mechanical obstruction)。 若您的腸阻塞發生在小腸,癒傷組織則會是常見的原因。其他發生在小腸的原因包含,腸道疝氣或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前者會使腸道打結、變窄,而腫瘤會阻塞腸道,而若您腸子的一部分摺疊成像望遠鏡一般,也會導致腸阻塞,這種情形稱之為腸套疊(Intussusception)。在大腸中,癌症是腸阻塞的主因。其他發生在大腸的原因包含大量硬糞便堆積引發的便秘,以及憩室炎(Diverticulitis)或腸道發炎造成腸道狹窄。 腸阻塞的風險因素 當您有下列情況出現,那麼您罹患腸阻塞的風險就會相對的高很多,例如: 您曾做過腹部或骨盆腔手術,因為兩者時常引發沾黏。 您患有克隆氏症,因為此症狀會使腸壁變厚,通道變狹窄。 您會有腹部癌症,尤其是您曾經接受手術移除腹部腫瘤或是放射線治療(Radiation therapy)。 腸阻塞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腸阻塞? 您的醫師首先會詢問您的症狀、以及您曾經罹患的消化道疾病,和曾經接受相關的手術或治療。醫師也會檢查您的腹部是否會壓痛或腹脹等情形。更一進一步的檢查,醫師會透過以下方法診斷。 腹部X光檢查,從影像中得知小腸及大腸的阻塞情形。 腹部斷層掃描,能幫助醫師得知腸阻塞情形為部分阻塞或完全阻塞。 如何治療腸阻塞? 大多數的腸阻塞為部分阻塞,幾乎都能夠自行恢復。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進一步治療,治療的方式包含注入液體或氣體(Enemas,又稱灌腸),或者使用支架使腸道不再阻塞。若您的腸阻塞是由其他健康問題引起的,如憩室炎,若不接受治療則會容易復發。 若腸道完全阻塞或血液供應被截斷,這時非手術不可,且手術後您可能需要進行結腸(Colostomy)或迴腸(Ileostomy)造口。手術會移除腸子有問題的部分,並將剩餘的部分縫合至皮膚形成人造開口,當糞便經由人造開口離開身體後,會收集在一次性造口袋中。有些情況下,結腸或迴腸造口只是暫時措施,一旦康復或狀況好轉時,醫師會重新接通腸道末端。 改善腸阻塞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腸阻塞: 為了避免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請遵循低脂均衡的飲食,多攝取蔬菜及水果,不要吸菸。50歲以後,每年看一次醫師,接受大腸癌篩檢。 為了防止疝氣,請避免身體搬運過著的物品,因為負重會增加腹部內的壓力,使腸道從腹壁脆弱的地方突出。若您於腹部下發現異常腫塊,尤其是在腹股溝或手術疤痕附近,請聯繫您的醫師。 目前仍沒有醫學證實的方法能預防憩室症導致的腸阻塞,儘管如此,部分醫師認為,憩室症患者應遵守高纖維飲食,避免食用可能卡在憩室(Diverticula)中的食物,如種子及爆米花。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其他消化問題

大便失禁:定義、原因、症狀、治療、改善方法

大便失禁的定義 大便失禁是一種排便不正常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人們在正常的情況下,都能夠定期的排便,但對於腸道控制出問題的人來說,半夜失禁的狀況則是一件常見的事。 人們進食後,腸道內會產生,混和未消化的食物、細菌、黏液等固體型態的死細胞,稱為糞便。而糞便通過腸道,經過直腸,最後從肛門排出,整個過程稱為排便。若過程中發生問題,尤其是您無法控制何時排便,可能就會導致大便失禁,而且這種情形通常讓人尷尬不已。不過,幸運的是,大便失禁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並有方法可以治療。 大便失禁有多常見? 這種情形十分常見,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作,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大便失禁的症狀 大便失禁的症狀十分明顯,就是您的排泄物不受控制而排出。大便失禁有可能跟其他疾病同時發生,例如:腹瀉或便秘,若您有發生上述2種症狀,請您多留意,因為您可能有大便失禁的風險。一旦此症狀影響您的日常生活,請去看醫師。千萬不要過度相信自己的直覺會沒事,因為一旦肛門括約肌(Anal sphincters)無法控制,事情將會變得十分棘手。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若您出現未列於上述的症狀或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才能獲得最妥善的治療。 大便失禁的原因 肛門括約肌受損,是最本症狀發生最常見的原因。肛門括約肌是掌管肛門周圍的肌肉,因此若您的括約肌或神經受損,就會失去控制排便的能力,導致糞便意外外洩,最糟的情形可能會完全失去控制。 而其他因素會導致大便失禁,就是腹瀉或便秘,它們是兩種常見的腸道症狀。而您的腸道發炎,有時候也是造成此症狀的原因之一。上述提到的相關疾病,都會影響消化道功能,且造成您的神經損傷,並導致肌肉無法自主收縮。另外,晚期的阿茲海默症也會影響您腸子的蠕動能力,並導致大便失禁的症狀出現。 大便失禁的風險因素 大部分的人這一生中,都有可能罹患大便失禁的風險,特別是伴隨著便祕或腹瀉。且自然產的女性,罹患失禁的風險更是比別人多了一倍。除此之外,老年人大便失禁的風險也比較高,因為隨著老化,腸道相關的症狀也更容易出現。 大便失禁的診斷及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大便失禁? 醫師首先會進行身體檢查,確認造成您失禁的原因。探肛檢查是用來檢測您括約肌的收縮能力,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測試,如糞便測試及內視鏡檢查。內視鏡檢查是將一根管子插入肛門,檢查是否有潛在的消化道疾病,若醫師懷疑您有神經受損,則可能會進行神經學檢查。有時,醫師甚至會使用超音波來確認您的肛門及直腸壁是否有問題。 如何治療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的治療方法取決於您病情的嚴重程度,從非手術至手術的治療都有可能。 非手術的治療包含服用藥物、改變飲食習慣、多喝水、特定運動來訓練腸道等。 若一般的治療手段無法解決,則需要進行手術或其他侵入性的治療方法。 改善大便失禁的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大便失禁: 練習凱格爾運動。 藉由紀錄飲食內容來改變飲食習慣,攝取足夠的纖維及多喝水。 若您患有大便失禁,可參考下列實用小技巧: 出門前上廁所。 若您無法控制,可穿著寬防漏內褲或護墊。 攜帶替換衣物。 熟知您周遭的公共廁所。 服用藥物以減少異味產生。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腸胃炎

諾羅病毒症狀?會傳染嗎?多久會好?飲食治療、潛伏期一次看

究竟諾羅病毒的傳染途徑有哪些?確診後可以上班、上課嗎?《Hello醫師》為您解惑諾羅病毒的症狀、傳染途徑、治療及飲食照顧等方法,幫助您快速了解諾羅病毒,並加以預防。 諾羅病毒為病毒性腸胃炎的一種 諾羅病毒(Norovirus)又被稱為「冬季嘔吐病」,由無套膜(Envolope)的RNA病毒組成,屬於病毒性腸胃炎之一,常引起嘔吐和腹瀉等症狀,傳染力極強,對一般人雖危害不大,但若感染對象為年長者、嬰幼兒、慢性病、腎臟或心臟病病患,便容易因腹瀉、嘔吐而導致脫水;在​​台灣每年通報腹瀉群聚案件中,約4成為諾羅病毒。 症狀持續時間:2~3天 好發年齡: 所有年齡層,兒童較容易重症 好發季節: 全年都可見,台灣好發於11~3月 好發場所:學校、醫院、餐廳、軍營、大型遊輪、宿舍、露營、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 諾羅病毒症狀 下為諾羅病毒主要症狀的出現機率: 反胃:98% 嘔吐:92%(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 拉肚子:45% 肚子痛:58% 發燒:50% 頭痛:50% 部分諾羅病毒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 倦怠 畏寒 畏光 肌肉酸痛 頸部僵硬 諾羅病毒會傳染嗎?5大傳染途徑一次看 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在體外可以存活長達3週,在水中可以存活更久,僅需極少量病毒約10~100個病毒粒子即可造成感染,其特點包括: 耐受溫度達63度:諾羅病毒在80度高溫下,30秒才會失去活性。 無法被酒精、乾洗手殺死:諾羅病毒屬無套膜病毒,無法透過酒精殺死。 無法長期免疫:諾羅病毒的外殼蛋白具有高變異性,曾感染者也無法獲得長期免疫。 諾羅病毒5大傳染途徑 生食海貝類及牡蠣等海鮮 吃到患者準備或料理的食物 吃到患者吃過的食物 接觸到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的飛沫 觸摸帶有病毒的物體後,觸摸自己的嘴(延伸閱讀:食物中毒怎麼辦?多久會好?食物中毒定義、病徵及症狀全公開!) 諾羅病毒多久會好?潛伏期多久? 諾羅病毒潛伏期很短,約在1~2天之間,通常症狀持續不超過2~3天,若是嬰幼兒、老人和免疫功能不足者,症狀可能持續1~10天,之後才會逐漸痊癒。(延伸閱讀:寶寶拉肚子怎麼辦?新生兒大便次數過多?了解嬰兒拉肚子原因與就醫時機) 感染諾羅病毒可以上班、上課嗎? 建議待感染諾羅病毒而引發的症狀消失後至少48小時,再重回學校或職場;此外,若要為家人準備食物,或接觸未感染的嬰幼兒及年長者,也應比照上述48小時基準;因為諾羅患者在症狀出現後的3天內都具有傳染性,少數免疫力較差者在康復後2個星期,即使糞便都還具傳染性。 諾羅病毒飲食可以吃什麼? 研究發現,諾羅病毒患者早期能藉口服電解質補充液(可在藥局購買),來緩解脫水,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待症狀緩解後,即可透過少量多餐及清淡飲食來補充營養;恢復過程中若出現噁心感,則可先稍作休息。 多數諾羅病毒感染患者不需治療,藉由下列方法就能緩解症狀、逐漸康復: 1.多喝水、補充電解質、避免禁食 避免喝市面上的運動飲料,而應該購買電解質補充液,其滲透壓更適合發生急性腸胃炎的病人,若大量飲用運動飲料,反而容易加重電解質失衡。 2.諾羅病毒飲食不可以吃什麼 牛奶、蛋類、汽水、果汁或濃湯等類食物 油膩、辛辣、重口味或高纖維等類食物 3.早期進食清淡食物 稀飯、白飯、吐司(不含牛奶)、饅頭、蘋果泥。 研究指出,急性腹瀉時,小腸對於各種營養物的吸收率,仍然高達60%。 嬰幼兒的照護方法 喝母奶的嬰兒:可餵食母奶。 喝奶粉的嬰兒:沖泡奶粉時需稀釋成2/3奶或半奶,若還會拉肚子,則換止瀉奶粉(無乳糖成分);約1週後,視病情恢復狀況,逐漸換回嬰兒奶粉。 兒童可搭配服用口服點滴 若家長無法取得兒童專用電解質補充液,可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調配專屬口服點滴: 1公升的水加3公克的鹽巴、18公克的糖 蘋果汁與水1:1稀釋 米湯加鹽巴 如何確診諾羅病毒?診斷方法解說 實驗室檢驗糞便樣本:目前檢測方式須採集病患糞便樣本,送到實驗室檢測後,才能確認;諾羅病毒可在感染後7天內被檢測出,症狀出現2天內檢測結果最準確,但由於檢驗時間耗時較久,臨床上很少這樣處理。 諾羅病毒快篩試劑:市面上也有諾羅病毒快篩試劑,優點是操作便利,但檢測靈敏度較低(約67.2%),易造成偽陰性,目前巿售諾羅病毒快篩試劑主要提供於臨床或群聚疫調時初步快速篩檢,但仍無法取代實驗室的檢測工作。 醫生依症狀診斷:醫生通常會透過檢查病人的症狀、體徵來診斷,如果符合,病人周圍也有其他人出現類似症狀,便可能感染諾羅病毒。 諾羅病毒治療方式 目前沒有用來治療諾羅病毒的抗病毒特效藥物,也沒有疫苗能預防;因此,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醫生依據病人的症狀,開立止痛退燒藥、整腸藥、止吐藥及止瀉藥等藥物。 針對老年人、孕婦或兒童等免疫功能低下族群,諾羅病毒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脫水和併發症,可能需要藥物治療與打點滴,且在病程中需特別注意水分和電解質補充液的補充。 感染諾羅病毒腹部絞痛怎麼辦? 諾羅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腹部絞痛,可透過以下方法緩解疼痛: 注意水分攝取:待嘔吐症狀緩解後,分次補充水分、電解質補充液。 熱敷腹部: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腹部。 躺下休息:穿著寬鬆衣物,自行調整最舒服的姿勢。 臥床年長者宜側躺:避免被嘔吐物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窒息。 避免自行服藥:因止吐、止瀉劑可能導致病毒滯留消化道難以排出,反而更難痊癒,應遵循醫生囑咐。 紀錄嘔吐狀況:顏色、數量與次數:吐出黃色是膽汁;黑色則是胃出血(血與胃酸結合變黑色);大量吐出鮮血,通常情況更嚴重。 記錄腹瀉狀況:記錄腹瀉顏色、數量與次數,或是否有拉水或出血現象;若是排出鮮紅色血便,則可能是大、小腸出血。 若嘗試以上方法,仍未能緩解疼痛及不適,應儘快就醫進行評估和治療。 病毒性腸胃炎如何預防? 酒精或乾式洗手液無法殺死諾羅病毒,相較之下,肥皂、沐浴乳及洗碗精因含有界面活性劑,能與病毒的脂質融合,導致病毒喪失活性,更有助消滅病毒。 勤洗手: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務必洗手,並避免接觸感染者,若接觸,則務必在結束後清潔雙手。 生熟食器具分開:避免熟食感染病毒。 煮熟食物:諾羅病毒在80度高溫下,烹煮長達30秒才會失去活性。 忌生食:避免食用生冷的海鮮和生肉等易存有病毒之食物。 消毒環境、衣物:被嘔吐物或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週遭環境,可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清理,並徹底擦乾;清理時,建議戴口罩及手套。 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和台面:馬桶、門把等物品表面應用20cc漂白水(次氯酸鈉)加1公升清水擦拭,亦可用次氯酸水、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劑替代。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其他消化問題

便便學問大!從大便顏色形狀看健康狀況

大便除了排泄體內的廢物之外,也能用來觀察消化道的健康狀況。究竟健康的大便應該是什麼顏色?軟硬度為何?不同的大便顏色又代表哪些健康訊息?《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健康的大便特徵 大便通常包含未消化完的食物、蛋白質、細菌、鹽分,以及腸道製造和排出的其他物質。正常的大便顏色、形狀、大小及軟硬度,應符合以下條件: 顏色:一般來說是棕色,呈棕色的原因和膽紅素(Bilirubin)有關,膽紅素是紅血球分解後形成的色素。 形狀:因為腸道是長條型的,所以糞便在蠕動的過程中,也會形成長條狀。 大小:理想大便的粗細度適中,在排出時不會產生不適。 軟硬度:以排便順暢為前提,只要不會造成排便困難或腸胃不適,都是理想的軟硬度。 7種大便型態 根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大便可分成7類: 大便質地堅硬、一塊一塊的,看起來像堅果,而且排出困難:便祕 大便呈條狀,表面凹凸不平:輕微便秘 大便呈條狀,表面有裂痕:正常大便 大便呈條狀,表面光滑:正常大便 大便柔軟細小、一團一團的,邊緣光滑平整,而且很容易排出:身體缺乏纖維 大便呈蓬鬆狀、糊狀,邊緣粗糙:輕微腹瀉 大便完全呈液狀,表示糞便在腸內快速移動,沒有形成正常糞便:腹瀉 5種大便顏色 大便顏色和進入消化道的食物,以及大便所含的膽汁多寡有關。膽汁分泌自肝臟,用於分解脂肪,最初呈淡黃綠色,並且在進入消化道後,會經化學作用轉成棕色。 以下說明不同大便顏色的成因,以及可能代表的健康問題: 綠色:一般來說,綠色或淡綠色的大便是正常的,可能是因為吃了綠色蔬菜,例如菠菜或羽衣甘藍(也稱芥藍),或喝了有綠色物質的飲料或鐵劑。若是因腹瀉而有綠色大便,可能是因為食物在腸道內移動太快,膽汁來不及轉成棕色所致。 黃色:餵母乳的嬰兒大便常呈黃色,但若大便看起來油油的,而且很臭的話,可能表示消化功能不佳。 白色或淺色:部分治療腹瀉的藥物,如次水楊酸鉍,可能導致大便呈現白色;另外,若膽汁因為疾病因素,例如肝炎、膽結石或腫瘤,無法順利進入大便,也可能使糞便呈現白色。 黑色:黑色糞便可能和藥物、補品或食物有關,例如次水楊酸鉍、鐵劑、黑甘草或藍莓等,都可能讓大便呈現黑色;此外,若上半部消化道因潰瘍、胃食道逆流或腫瘤而出血,也可能讓大便呈黑色。 紅色或淡紅色:紅色食物例如甜菜、番茄或動物的血,都可能讓糞便呈現紅色,但若糞便顏色鮮紅,表示血可能來自於消化道下半部,可能因素包括良性腫瘤、癌症、結腸炎、結腸長息肉、大腸憩室炎及痔瘡等。 4招保持腸道健康 攝取足夠纖維:衛生福利部建議國人每日應攝取量20~35公克的膳食纖維。 多喝水:一天喝約2,000毫升的水,若纖維攝取量較多,飲水量也要隨之增加。 多運動:幫助腸道運作正常、緩解便祕;此外,運動有助於改善壓力,而壓力則是許多腸胃問題的潛在原因之一。 補充益生菌:不同益生菌菌種的功能不同,建議依據自身的腸胃道狀況,挑選合適的益生菌產品。 大便太軟、太黏怎麼清潔? 現代人在大便後多會用衛生紙擦拭屁股,但肛門皮膚十分嬌嫩,使用衛生紙擦屁股,容易減損皮膚表面的油脂與水分,進而傷害皮膚,甚至造成破皮;尤其是當大便偏軟、黏或稀,擦拭次數特別多,更容易傷害皮膚。肛門的皮膚屏障若被破壞,細菌可能趁虛而入,引起發炎;破皮本身也可能造成肛門搔癢症,產生癢、痛、刺等症狀。 所以,為了讓屁股清潔更完善,建議改為先用水清洗或濕擦;水洗因有使用條件的限制,也較為耗時,因此,建議可以濕擦作為主要的清潔方式。濕式衛生紙的清潔力高,使用觸感也較為溫和舒適,即使遇到大便偏黏、偏稀,需要反覆擦拭,濕式衛生紙較能避免過度摩擦或刺激肛門,維持皮膚健康。 使用濕式衛生紙時,須注意別使用有酒精或其他刺激成分的產品,避免刺激肛門;此外,擦拭後,建議再用一般衛生紙吸除多餘水分,保持屁屁乾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肝臟疾病

A型肝炎如何檢查?檢測報告:有2種抗體!教您「正確解讀」方法

近日好市多冷凍綜合莓、冷凍藍莓接連驗出A肝病毒,食用恐被感染,一時間造成社會人心惶惶。 到底A型肝炎的傳染途徑有哪些?A型肝炎該如何檢測?檢測結果有2種抗體,該如何正確解讀?《Hello醫師》帶您一次了解清楚! A型肝炎的傳染途徑 針對A型肝炎的傳染途徑,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共有以下3種傳染途徑: 攝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 透過食用、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包括冷凍或未經澈底煮熟的食物)或水而傳播,主要是發生在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水果、蔬菜、貝類、冰和水最可能被汙染。 人與人接觸傳染: 當感染者沒有正確洗手,直接接觸其他物品或食物而造成感染。 照顧者更換或清理受感染者的尿布或糞便前後,沒有正確洗手而造成感染。 經由與感染者密切接觸而感染,例如:性接觸(包括同性間與異性間肛吻、肛交、口陰交等性接觸)。 血液傳染:雖極為罕見,但國外曾有經由靜脈藥癮者共用針具或輸入潛伏期患者之血液造成感染。 A型肝炎病毒檢測的基本概念 A型肝炎病毒檢測(Hepatitis A Virus Test,HAV Test)是一種抽血檢查,能測得身體因應A型肝炎病毒而製造的抗體,請參考以下所列。A型肝炎病毒主要藉由糞口傳播,如果不慎接觸到受帶原者糞便汙染的食物或水,就很可能被傳染。若現在或過去曾感染A型肝炎,血液中就含有這些抗體。為能預防傳染給他人,並及早接受治療,因此,檢測自己罹患何種肝炎很重要。 為什麼需要做A型肝炎病毒檢測? 若有任何肝炎的徵兆,基於以下原因,醫師可能會要求做A型肝炎病毒檢測: 檢測目前或之前的肝炎感染情形。 確認肝炎病患的傳染性多強。 掌控肝炎患者的治療狀況。 其他原因如下: 慢性持續性肝炎 (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 D型肝炎 (Delta agent, Hepatitis D) 腎病症候群 (Nephrotic Syndrome) A型肝炎病毒檢測前須知 施打A肝疫苗可以有效預防A型肝炎,若有施打A肝疫苗或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即使接觸到病毒,還是能有效避免感染A型肝炎。然而,肝炎抗體需要數週到數個月才能形成,因此即使處於感染初期,檢查結果可能還是呈現陰性(偽陰性)。 若醫師認為求診者罹患肝炎,也會順帶做其他肝功能檢查,包括檢測膽紅素(Bilirubin)、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肝臟轉胺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麩胺酸苯醋酸轉氨基酵素(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型肝炎病毒檢測的流程與步驟 事前準備有哪些? 事前無須特別做準備,建議詢問醫師關於此檢測的需求、風險、檢測過程和結果分析。 檢測步驟有哪些? 下列為醫護人員取血液樣本的流程: 用止血帶環繞上臂止住血液流動,使止血帶皮膚下方的靜脈更明顯,方便打針。 用酒精清潔施打部位。 將針頭刺入靜脈,若必要時有時候可能不只打一針。 將抽取完成的血液注滿瓶管。 抽血結束時會鬆開止血帶。 移開針頭後,施打部位蓋上紗布或棉球。 輕壓施打部位,接著再黏上繃帶。 檢測後須知 有些人打針時並不感到疼痛,但也可能感受到被刺一下,在檢查結束後,大致可以正常活動,即可回家休息,醫師會告知何時再來討論檢測結果,結果通常都是5~7天內就出爐。 A型肝炎病毒檢測的結果 檢查結果需探討肝炎病毒抗體的陰陽性,以及抗體的類型。 抗體陰陽性: A肝病毒檢查呈陰性:未發現任何A型肝炎病毒抗體。 A肝病毒檢查呈陽性:含有A型肝炎病毒抗體,表示曾經感染過A型肝炎。 抗體類型: A型肝炎 IgM抗體 (IgM anti-HAV Antibodies):表示近期感染到A型肝炎病毒。通常感染A肝病毒後,最快可在2週後的血液檢查中發現IgM抗體,抗體會在症狀退去後,維持數個月後,便從血液中消失。 A型肝炎 IgG抗體 (IgG anti-HAV Antibodies):表示曾感染過A肝病毒,感染後約8~12週,IgG抗體會出現在血液中,之後對A型肝炎便有免疫力或抵抗力。 不同的實驗室或醫院,其檢查結果的正常範圍可能有所不同,若對檢查結果有任何疑問,請和醫師討論。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消化問題

盲腸炎還是闌尾炎?了解原因症狀,別怕開刀

我們一定聽過身邊有人去割盲腸,或是誰得了闌尾炎(Appendicitis),但到底是割哪裡,是盲腸還是闌尾?其實,盲腸(Cecum)和闌尾(Appendix)是兩個不同的部位。一般大多是闌尾發炎,盲腸發炎的情形很少,所以正確說法應該是闌尾炎,不過因為部位很接近,過去闌尾炎也常被誤稱為盲腸炎(Cecitis)。此外,闌尾炎又分急性與慢性,一般會就醫治療的大多為急性的狀況。(推薦閱讀:病毒性腸胃炎) 闌尾炎大多發生在年輕人 一個人一生中得到闌尾炎的機率大約 5~7%,且大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小孩及老人較少有闌尾炎,若是一歲以下的嬰兒及 80 歲以上的老人得闌尾炎,雖然很少見,但常因症狀不明顯,而被醫師忽略,因此導致腹膜炎(Peritonitis)等併發症,嚴重的可能會死亡。(推薦閱讀:夏天常見 7 大疾病(下):腸道傳染病) 造成闌尾炎的4個主要原因 腸道阻塞:腸子扭曲、異物或糞便硬塊造成堵塞為主要原因,其次為闌尾周圍的淋巴腺腫大引起。 感染: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引起闌尾炎。(推薦閱讀:海獸胃線蟲好可怕!危害人體機率高嗎) 年齡:闌尾炎病人多為兩歲以上,最常見於 20~30 歲的年輕人,主因為闌尾管腔較窄,容易發生阻塞。 飲食與生活型態:暴飲暴食、常吃低纖食物,以及生活不規律、過於勞累的人,都有機會發生闌尾炎。 闌尾炎的4個主要症狀 闌尾炎的症狀變化不一,以下為四種典型症狀: 腹痛:通常為無預期的突然腹痛,大部分會先從上腹部(肚臍以上)或肚臍周圍開始痛,再轉移至右下腹部痛,約 2/3 的闌尾炎病人發病過程都是如此。 噁心、嘔吐、胃口不佳:大約有 50% 的病人會出現嘔吐症狀,且常見於進食後。也有很多病人無嘔吐現象,卻感到噁心或沒有食慾,如果還伴隨腹痛,就需懷疑是否為闌尾炎。 輕微發燒,且會隨病程惡化:闌尾炎初期通常沒有發燒症狀,但經常在 24 小時內開始發燒,若懷疑有闌尾炎,應該每兩到三小時就測一次肛溫,如果體溫逐漸上升,很可能是急性闌尾炎。若是一開始腹痛時就有發燒或畏寒現象,就可能不是闌尾炎。 便祕或偶有腹瀉:盲腸炎會拉肚子嗎?儘管腹痛與腹瀉經常互相掛勾,但據統計,約有 10~20% 的病人會出現便祕或腹瀉(拉肚子)的狀況,便祕較常見,腹瀉則較少見,若是很明顯的腹瀉,則可能不是闌尾炎。(推薦閱讀:沙門氏菌生命力強 當心腹瀉嘔吐食物中毒) 闌尾炎治療以手術為主 急性闌尾炎的治療通常需要藉由手術切除闌尾,因為一般認為闌尾是退化器官(如智齒),切除後並不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然而,有研究指出,闌尾可以催化免疫細胞反應,而且是腸道好菌繁衍的場所)。不過通常若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就需立刻開刀,因為如果延遲,可能會導致穿孔,甚至導致急性腹膜炎。手術後,一般一到兩天即可出院,如果有出現盲腸破裂的情況則需要更久,恢復期也會從一週拉長至兩週。(推薦閱讀:手術後的飲食原則:腹部手術篇)


消化道健康

腹脹: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腹脹的定義 腹脹是指整個腹部鼓脹,而非單指胃部。腹脹可能會帶來不適,甚至疼痛,原因是腹部所累積的物質,如消化氣體、空氣或液體,已超過正常的負荷範圍。腹脹通常是由其他疾病或潛在健康狀況所導致的病徵,本身並不算是疾病的一種。 腹脹有多常見? 腹脹很常見,在各年齡層、族群皆可發生。控管誘發腹脹的風險因素,有助於減少此症狀發生,請與醫師討論如何執行。 腹脹有哪些症狀? 腹脹的相關症狀包含:脹氣、腹壓、腹痛、絞痛、噁心、呼吸急促(因橫膈膜及肺部上方的空間受到壓縮)、打嗝、嘔吐、發燒、腹瀉。 腹脹的原因 腹脹能引發自很多不同的原因,從吃太多到懷孕皆有可能,只有醫師能確診。最常見的原因包含飲食過量及氣體堆積,如攝取高纖食物,或因緊張而習慣性地吞嚥空氣。當身體無法將氣體排出體外,即會形成腹脹。以下是其他可能引發腹脹的疾病: 1.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大腸激躁症(IBS)會導致腹絞痛、脹氣,進而引起腹脹問題。依據國際功能性胃腸疾病基金會(IFFGD)指出,每10人就有1人患有大腸激躁症。 2.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乳糖不耐症是一種身體無法消化乳糖(乳製品中的糖分)的疾病,此病症會導致腹部腫脹。若在食用乳製品後2個小時內出現腹脹,可能就患有乳糖不耐症。根據梅約診所(Mayo Clinic),乳糖不耐症常見於非洲、亞洲、拉丁裔美國人及美洲原住民後裔。 3. 腹水(Ascites) 腹水是一種因腹腔累積液體所產生的病症,通常是由肝臟問題造成,如肝硬化。肝臟因長期受到傷害而無法正常運作、硬化,並產生腹水。液體在腹中日積月累,腹部愈來愈腫脹,才會漸漸感到腹水造成的不適,因此在腹水開始產生前,您可能不會發現自己有肝硬化。 4. 其他疾病 腹脹也可能是由一些較不常見的疾病所造成,例如膽結石(Gallstones)、胰臟發炎、因體重增加而導致的腸道阻塞、卵巢囊腫(Ovarian cyst)等。以上是例舉造成腹脹的常見原因,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精確的診斷。 腹脹的風險因素 若有上述情形,表示發生腹脹的機率較大,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留意以下症狀,若有以下情形,請立即就醫: 腹脹隨時間惡化、更鼓脹 腹脹伴隨發燒或噁心 嚴重腹瀉 血便 無法進食、飲水超過8小時 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解決辦法永遠是最佳途徑。 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習慣的調整與居家療法,可幫助解決腹脹問題: 若是因為吃太飽而腹脹,只要等食物消化完即可。減少食量可避免腹脹再度發生,吃慢一點也能讓腸胃更好消化食物。 若是因為脹氣而導致腹脹,請避免食用容易產生氣體的食材,例如豆類、綠花椰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避免喝碳酸飲料、使用吸管喝飲料,或細嚼慢嚥,也有助於防止進食時,因吞下過多空氣而導致的脹氣。 乳糖不耐症患者應避免會引起乳糖不耐症的食物;而大腸激躁症患者可藉由降低壓力、增加攝取纖維質來緩解症狀;若有腹水的徵兆,臥床休息並減少鈉的攝取,能幫助身體擺脫多餘的水分。 若有任何疑問,請洽詢醫師以獲得最佳建議。


消化道健康

脹氣與脹氣痛:症狀、原因與解決辦法

脹氣與脹氣痛的定義 消化系統內出現氣體是正常的消化過程之一。透過打嗝或放屁來釋放氣體相當正常,尤其是在重要會議中或擁擠電梯間發生,總是讓人好尷尬。但如果一直沒有釋放氣體會發生什麼事呢? 大多數人每天至少排氣 10~20 次,但當腸胃內的氣體開始累積且無法排出時,就會造成疼痛感,也就是所謂的脹氣與脹氣痛。此外,某些消化系統疾病也可能造成脹氣或脹氣痛增加的情況。 脹氣與脹氣痛的症狀 對多數人而言,脹氣和脹氣痛的徵兆與症狀都相當明顯,有時脹氣痛會持續一段時間,讓你感到好像身體出了問題。以下是可能出現症狀: 打嗝 放屁 下腹劇烈刺痛感或痙攣。這些疼痛感會出現在腹部任何部位,位置隨時會改變 腹部有「打結」的感覺 腹部腫脹(腹脹)和緊繃的感 腹部明顯鼓起 脹氣也可能被誤認為以下疾病: 心臟病(Heart disease) 膽結石(Gallstones) 闌尾炎(Appendicitis) 可能有些症狀未在上述提及,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都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胃脹氣伴隨以下症狀,請盡快就醫: 長時間腹痛 血便 排便顏色或次數改變 體重下降 胸腔疼痛 持續或反覆出現噁心或嘔吐 若脹氣或胃脹氣痛持續很久或非常嚴重,干擾到正常生活能力,請盡早諮詢醫師。大部分情況,治療有助減少或減緩這些問題。 脹氣與脹氣痛的原因 胃裡的氣體,通常是在你飲食時吞嚥空氣所造成。腸內的氣體,則是小腸未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進入大腸後經細菌發酵後就會產生氣體。 不幸的是,健康、高纖的食物通常是罪魁禍首。纖維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像是維持消化道良好的運作和調節血糖、膽固醇,但纖維會形成氣體。以下是引起脹氣和脹氣痛的常見食物: 高纖食物:像是水果、蔬菜、全穀物或豆類和碗豆(莢果 legumes)等高纖食品, 都容易造成脹氣。 高脂食物。 油炸或辛辣食品。 碳酸飲料。 乳製品:食用乳製品後發現胃脹氣或腹脹,可能是因為身體無法分解乳製品中的糖分(乳糖lactose)。其他食物不耐症還包括:小麥和其他穀物等麩質類食物中的蛋白質,同樣會引起過多氣體、腹瀉,甚至是體重下降。(延伸閱讀:2大脹氣原因報你知!避吃6類易脹氣食物,約會不怕放屁形象全毀) 人工添加物:山梨糖醇(sorbitol)、甘露醇(mannitol)和木糖醇(xylitol)等人工甘味劑,這些物質通常出現在無糖食物、口香糖和糖果裡。許多健康的人吃了這些人工甘味劑後,就會開始胃脹氣或腹瀉 。 市售纖維飲品或補給品:像美達施(Metamucil)這類含有洋車前子(psyllium)的膳食纖維,會引起許多問題,尤其是太快加到飲食中食用。 可能造成脹氣與脹氣痛的其他狀況: 腸胃炎(gastroenteritis)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 乳糜瀉(celiac disease) 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糖尿病(diabetes)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腸躁症後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憩室炎(diverticulitis)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便祕 脹氣與脹氣痛的診斷 醫師會藉由以下情況,判斷造成脹氣和脹氣痛的原因: 醫病史 回顧飲食習慣 體檢 醫師會在體檢過程檢查腹部,確認是否有膨脹;輕拍腹部,傾聽是否有中空聲,通常有聲音就表示腹部氣體過多。醫師會根據其他症狀,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排除部分腸梗阻等的嚴重狀況。 脹氣與脹氣痛的治療 若胃脹氣痛由其他健康問題引起,治療原發疾病狀況後應會有所緩解。否則一般則是以飲食調配、生活作息調整或非處方藥物,來治療這麻煩的脹氣問題。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透過不斷嘗試與改善,多數人最後還是能找出緩解疾病的方法。 飲食 以下飲食調整可能有助於減少身體脹氣現象,或幫助氣體更快速通過體內系統: 盡量找出並避免對身體影響最大的食物。讓多數人體產生脹氣問題的食物包含:豆類、洋蔥、綠花椰菜、抱子甘藍、高麗菜、白花椰菜、菜薊、蘆筍、梨子、桃子、李子、無糖糖果、口香糖、全麥麵包、全穀麥片或鬆餅、牛奶、奶油、冰淇淋、冰牛奶和啤酒、蘇打飲料和其他碳酸飲料。 盡量減少油炸食物。吃高脂肪食物通常會引起腹脹,而油脂會延遲胃排空,增加飽足感。 暫時減少高纖食物,幾周後再慢慢恢復。多數人體需要花上大約三週,才能適應過多的纖維,但也有些人根本無法適應。 輕鬆補充膳食纖維。盡量減少纖維量,之後再慢慢增加攝取。若還有不適的症狀,可以嘗試不同的膳食纖維,但要確保食用時搭配一杯水,並整天補充大量水分。 減少乳製品飲食。可以嘗試優格等低乳糖乳製品來取代牛奶,或是用幫助消化的乳糖產品,像是乳糖酶(Lactaid)或乳糖不耐緩解劑(Dairy Ease)。 一次食用少量奶製品,或和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也有助於腸胃消化,但還是有某些情況是完全不能食用或飲用乳製品。 非處方藥品 有些產品可能有幫助,但並非總是有效,以下產品可考慮嘗試: 在豆類和蔬菜中添加食用酵素(Beano),有助減少身體氣體排放量。為了讓食用酵素產生效用,要第一口就和食物一起吃下肚。腸胃氣體量少時,酵素功用才能全面發揮。 乳糖補充劑。若有乳糖不耐症,可以補充酵素酶(Lactaid、Dairy-Ease),幫助乳糖消化,此外也可以食用不含乳糖或乳醣量低的乳製品。 […]


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症狀?怎麼舒緩?飲食原因禁忌、5招緊急處理公開

胃食道逆流是什麼?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 GERD)也就是俗稱的胃酸逆流,指胃的內容物上行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呼吸道,並導致火燒心、打嗝及咳嗽等症狀;在台灣的盛行率超過30%,相當常見,《Hello醫師》以下為您介紹胃食道逆流症狀、飲食、原因、診斷及緩解與治療方式。 胃食道逆流症狀:初期和嚴重症狀一次看 許多患者在胃食道逆流發作前,會先出現脹氣、打嗝,最初只有氣體嗝出,但隨著症狀惡化,最後便可能演變為胃酸或食物逆流。 胃食道逆流最常見的症狀如下: 火燒心(胸口灼熱):病患的下胸(胃部)至頸部區域,出現疼痛或灼熱感;有時症狀會往上影響至喉嚨部位。 胃酸逆流:感覺食道有液體往上逆流至口腔,經常發生於夜晚睡覺平躺時,部分患者會因此被嗆醒而影響睡眠。 胃食道逆流的其他症狀: 慢性咳嗽、聲音沙啞 吞嚥困難或進食困難 口水變多、變黏或出現泡沫 喉球症(喉嚨有異物感) 感覺胸口有卡東西 夜間氣喘(較常發生於氣喘患者) 胃食道逆流嚴重者,除了可能會因胃酸反覆刺激食道、咽喉,而導致慢性咳嗽之外,胃酸也可能灼傷聲帶,或影響周遭器官,併發胸悶、胸痛等症狀。 胃食道逆流飲食吃什麼緩解?建議、禁忌食物整理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什麼? 低纖蔬菜、瓜果 低纖、低糖水果 雞蛋或低脂蛋白質,例如魚肉、雞胸肉 其他低纖、低糖、低脂、少油、少鹽之口味清淡的食物或料理,例如白飯、麵條。 胃食道逆流可以喝什麼? 水(尤其重要,能幫助稀釋與減弱胃酸) 低糖果汁 低脂或脫脂牛奶 豆漿 杏仁茶 胃食道逆流不可以吃什麼? 辛辣食物或料理:辣椒、胡椒、咖哩、芥末 高油脂食物:炸物、油脂含量高的肉類或料理 甜食:蛋糕甜點、冰淇淋、餅乾、巧克力 酸性或高纖水果:檸檬、葡萄柚、蔓越莓、番茄、柳丁、奇異果、鳳梨 刺激性食物:洋蔥、韭菜、酸菜、薄荷 糯米製品:飯糰、油飯、糯米腸 加工食品:香腸、臘肉、培根或其他加工食品 胃食道逆流不可以喝什麼? 酒 含咖啡因之飲品,例如茶或咖啡 碳酸飲料 油脂含量高之飲品,例如全脂牛奶、奶昔 胃食道逆流原因 一般認為胃食道逆流的主因是胃酸或膽汁進入食道裡頭,在正常情況下,食物和液體會往下流進入胃部,當人吞嚥時,環繞食道下方底部的括約肌,也就是賁門會放鬆,讓食物進到胃裡,並再度關閉;然而,若賁門括約肌發生異常或是較為虛弱,便可能導致胃的內容物逆流至食道中。這個過程稱為胃酸逆流。當胃酸逆流的現象重複發生時,便可能引發其他消化系統症狀。 胃食道逆流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 常吃刺激性食物 不良飲食習慣:經常暴飲暴食、吃完食物就馬上躺下 抽菸、喝酒 藥物因素:服用會刺激胃酸的藥物,例如阿斯匹靈或部分高血壓藥物 肥胖、懷孕:增加腹部的壓力,讓賁門容易鬆弛 氣喘(胃食道逆流和氣喘 惡性循環「雙生病」) 糖尿病 胃部排空延遲 結締組織缺陷,例如硬皮症 胃食道逆流怎麼辦?會自己好嗎?5招緊急處理 若僅是輕度的胃食道逆流,可藉由以下方式改善症狀,但若長期飽受胃食道逆流之苦,建議仍盡快就醫檢查,查明病因並對症下藥。 喝溫水:稀釋胃酸、減少刺激 從躺改坐或從坐改站:挺直上半身以降低賁門壓力,讓胃酸不易逆流 服用制酸劑類型的胃藥 鬆開皮帶或脫掉過緊衣物 睡覺時墊高枕頭、左側睡 胃食道逆流怎麼舒緩治療? 胃食道逆流如何診斷? 醫師會依據你的症狀診斷胃食道逆流。可能會進行某些檢驗來確認狀況,例如: 24 小時食道酸鹼值測定(Ambulatory acid (pH) probe tests):利用儀器測量 24 小時酸鹼值。 […]


胃脹/脹氣

脹氣怎麼辦?速懂消脹氣最快方法、食物,立即解決胃脹氣!

多數人都了解脹氣的不舒服,除了肚子腫脹、不停打嗝或放屁外,有時還伴隨著腸胃絞痛或悶痛;究竟胃脹氣該怎麼辦?吃什麼才能消脹氣?《Hello醫師》為您介紹3個消脹氣方法,以及消脹氣可以吃的4種食物,幫助您立即解決脹氣困擾。 胃脹氣怎麼辦?少吃7大脹氣食物 脹氣的體質因人而異,若您是經常脹氣的人,建議少吃下列7種產氣食物: 豆類:豆干、豆腐、豆漿、大豆、豌豆、紅豆、綠豆 根莖類: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玉米、山藥、糯米 十字花科蔬菜:綠白花椰菜、紅白蘿蔔、高麗菜、青椒、洋蔥、小白菜、大白菜、蘆荀 高油及高熱量食物:速食、鹹酥雞、蛋糕、餅乾 奶類及乳製品:牛奶、調味乳或其他乳製品 碳酸飲料:汽水、啤酒、氣泡水 經過發酵的食物:麵包、饅頭 胃脹氣可以吃什麼? 4大消脹氣食物 藜麥、燕麥:藜麥和燕麥都富含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減少食物在腸胃停留及發酵的時間。 鳳梨:鳳梨所含有的鳳梨酵素,能夠適應腸胃道不同的酸鹼值,幫助分解食物的蛋白質,促進消化及排氣。 西瓜、芹菜、黃瓜:脹氣有部分是因為便秘、食物在腸道停留過久所致;西瓜、芹菜和黃瓜皆含有纖維及豐富水分,可改善便秘問題,而且熱量低、負擔少。 薑:薑含有一種蛋白酶,可幫助分解蛋白質,並具有促進排氣、舒緩噁心的功效。 喝什麼可以消脹氣? 綠茶:綠茶能夠緩解腸胃不適、促進腸道蠕動,並含有抗氧化劑,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有正面幫助。 水:雖然脹氣時喝水似乎會讓肚子更脹,但「水分」是腸胃消化及蠕動的重要成分,因此建議每天都還是要攝取「體重 x 30~40ml」的飲水量;一位60公斤的成人,每日的理想飲水量為1800~2400ml。(延伸閱讀:一天喝水量上限多少?怎麼計算正確飲水量?每天多喝水8大好處) 消脹氣最快3方法,立即解決胃脹氣! 起身走動、散步:在家四處走動、伸展,或是吃完晚餐後外出散步,都有助於消化、消除脹氣。(延伸閱讀: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一表看懂吃飽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按摩腹部:在飯後30分鐘至1個小時,順時鐘輕柔按摩腹部外圍,可促進腸胃蠕動。 抱腿排氣:平躺於地面上,抬起一腳並用雙手環抱膝蓋約30秒,接著換另一隻腳,如此反覆約3~6組,幫助腸道排氣。 容易胃脹氣的6種生活習慣 吃東西又快又急,沒咬幾口就吞下 每一餐的食物份量都偏多 習慣邊吃東西邊講話 常吃口香糖 習慣用吸管喝飲料 經常吞口水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