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 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上升。久而久之便可能會導致其他嚴重的問題,如心臟病、失明或腎臟病等等。主要分為 第一型糖尿病 、 第二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等類型。

基礎知識

糖尿病

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胰島素(Insulin)是人體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是人體重要的合成性荷爾蒙,而當人體胰島素分泌異常,或缺乏有效的胰島素(稱為胰島素阻抗)就可能導致血糖過高、甚至引發糖尿病。若罹患糖尿病(尤其是第一型糖尿病),醫師便需開立胰島素藥物處方來治療,以下將簡單介紹什麼是胰島素、胰島素藥物的種類和使用的注意事項。(同場加映: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人體胰島素的功用與分泌 胰島素最主要的功用是調節體內的血糖,避免高血糖傷害身體,胰島素會透過以下方式來幫助身體維持血糖恆定: 促進肌肉細胞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包括儲存肝醣以供未來使用 抑制肝醣分解為葡萄糖、抑制脂肪分解 促進脂肪細胞攝取葡萄糖,以合成蛋白質和肝內脂肪(三酸甘油酯) 和升糖素交互拮抗作用,以達血糖穩定(升糖素與糖尿病的關係可參考台中榮總專題報導) 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可分為兩種,一是基礎胰島素,會在空腹時分泌,幫助維持空腹血糖穩定,而糖尿病友使用的中長效胰島素也有此效果;另一種稱作餐時胰島素,在餐後血糖升高時分泌,能幫助降低、並維持餐後血糖的穩定,糖尿病友使用的短效胰島素便屬於此類。(推薦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 藥物胰島素的種類 藥物胰島素主要用於治療糖尿病,胰島素在治療上依作用時間長短不同,可分為以下不同種類: 1. 速效型胰島素(Rapid-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15分鐘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1小時並持續作用2~4小時。 通常會搭配長效型胰島素於餐前注射。 種類:Insulin Glulisine、Insulin Lispro、Insulin Aspart 2. 短效型胰島素(Short-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30分鐘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2~3小時並持續作用3~6小時。 通常會搭配長效型胰島素於餐前注射。 種類:Regular insulin 3. 中效型胰島素(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2~4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4~12小時並持續作用12~18小時。 每日施打2次,通常會搭配速效或短效型胰島素。 種類:NPH 型人體胰島素懸液(NPH Human Insulin)  4. 長效型胰島素(Long-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數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可維持約24小時。 依病人情況若有需要,通常會搭配速效或短效型胰島素。 種類:Insulin Glargine、Insulin Detemir 5. 預混型胰島素(Premixed suspension Insulin) 約注射後0.5~1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作用持續時間10~16小時。 種類:25%速效+75%中長效、50%速效+50%中長效、70%中效+30%短效 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族群 根據嘉義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暨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的衛教資訊,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狀況有以下: 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已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 第二型糖尿病:其他治療方式無法充分控制血糖或生理壓力下。 妊娠糖尿病:無法單獨使用飲食控制血糖時。 糖尿病酮酸中毒。 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 肝腎功能不全。 手術或發炎。 胰島素的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 若有下列情況,請在使用胰島素前,請告知你的醫師和藥師: 對胰島素、胰島素的成份或其他藥物過敏。 正在服用或將會服用的處方藥、非處方藥、維生素、營養補品、草藥等。 曾因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導致神經受損(如:腎臟或肝臟疾病)。(延伸閱讀:糖尿病不敢多吃蛋白質?控制體重保護腎臟這樣吃) 正值懷孕或哺乳期,又或是有懷孕的計劃。 即將要動手術(如:牙齒手術)。 […]

看更多 糖尿病 相關文章

糖尿病

吃白米或糙米?糖尿病低GI飲食 3大建議健康吃

常常聽到人們說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白飯,只能吃糙米這種低GI飲食來穩定血糖,不讓血糖波動太大,不過這是真的嗎?糖尿病患者要怎麼吃才不會讓血糖波動過大?讓游能俊醫師為大家介紹什麼是GI值,以及糖尿病患者要怎麼選擇食物才能吃得健康又開心。 GI值是什麼? GI值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以下簡稱GI),用來衡量不同碳水化合物影響血糖程度的指數。指的是在一定的時間內,食物讓血糖上升的程度,這是一個比較值。(推薦閱讀:GI 值是什麼?升糖指數低有助減肥) 若以白麵包作為對照食物(GI值訂為100),相較之下白米飯是91、而燕麥的GI值只有43,所以代表攝取相同份量時,血糖上升的程度為:白麵包>白米飯>燕麥。水果也有高中低GI的差別,例如西瓜的GI值高達103,所以糖尿病人吃西瓜的話,血糖可能會上升很快;葡萄GI值 66,蘋果則只有53,它的GI值幾乎是西瓜的一半。(推薦閱讀: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 GI 水果這樣吃) 選擇GI值越低的食物,血糖上升程度較少,容易維持血糖的穩定性。GI 值超過70就是高GI值食物,56~69是中GI值,55 以下則是低GI值。 食物的GI值會因為加工、製備、熟化過程而改變。例如將白飯煮成稀飯、水果打成汁,GI值就會升高;品種也會影響GI值,例如糯米的GI值就高達132,華人節慶時常吃的粽子、粿、湯圓、米糕、麻糬等,都是糯米製品,食用時應特別注意分量。 白米飯屬高升糖食物,但是將它冰過之後,其中的澱粉會產生變性作用,產生「抗性澱粉」,抗性澱粉經證實可以幫助控制血糖,糖尿病營養品、麵條、麵包、特製熟飯也會加入抗性澱粉,血糖上升速度就不會那麼快。 在白米飯裡面加些的醋,也可以延緩血糖的上升。但是包壽司的米飯還會再加糖,就會失去效果。每種食物營養素不同,GI值也各有不同。無論是從熱量或GI值考量,蔬菜都是最優的選擇,豆魚肉蛋類及油脂類GI值偏低,但大量攝取會造成熱量、蛋白質攝取過多。(同場加映: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3點落實低GI飲食 在了解什麼是GI值之後,游能俊醫師會教糖尿病患者要如何選擇低GI的食物: 1. 全穀雜糧取代精製白米白麵 穀類經去殼加工等過程時,膳食纖維會被去除掉,幾乎只剩下容易增加血糖的碳水化合物。因此習慣吃白米飯的人,可以再加入富含纖維的雜糧,例如燕麥、薏仁等,延緩澱粉的分解和吸收速度;麵類則可以選擇蕎麥或全穀製品。(同場加映:高纖血糖穩!糖尿病喝豆漿連豆渣一起喝) 2. 不選擇黏糊、稀爛的食物 煮得糊稠的稀飯或麵線雖然容易消化,但也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另外,水果打成果汁或果泥後,分子會變細,血糖也容易竄高。因此,盡量要維持食物的原型比較好。(延伸閱讀:吃這樣好消化!7 種食物組合竟然很配) 3. 每餐搭配大量蔬菜 大量的蔬菜富含纖維質,可以有效地延緩血糖增加,還能增加飽足感。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飲食較有飽足感,血糖較為平穩,更可以降低血中胰島素值,減少脂肪形成。要注意的是,低GI並不完全等於低升糖,低GI的醣類食物總量吃多了,例如糙米飯一次吃了2~3碗,血糖仍會大幅增加!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

糖尿病怎麼吃澱粉類?低醣減醣有配套

減醣就降糖 含醣類食物包括米飯、麵食類、水果與奶類,這些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會產生葡萄糖,血糖便隨之增加。雖然醣類食物種類對血糖的影響不同,升糖指數(GI)高低,指的就是食物的相對比較程度,醣類食物的攝取分量仍是血糖增幅的最主要關鍵,學習醣類分量的調整,是每位糖友的必修課。相較於發病前的飲食,糖尿病患者幾乎都需要減少醣量的攝取,所有藥物治療也是建立在減醣的基礎上。(推薦閱讀: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多低才是低醣 在減醣的調整上,到底要減到剩下多少才算低醣飲食,醫學界並沒有經過大量研究與試驗得到共識與定義,過去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曾建議一日糖量130公克(約9份醣,1份醣=含糖15公克),但近10年來,已經不特別建議醣類的具體數量與百分比。 所以低醣不難,就從低於一日9份醣開始,例如平均一餐控制米飯分量約5~7分滿(熟飯80~100公克),只要注意水果不過量,就已經邁入低醣飲食的初級班。(同場加映:抗性澱粉減肥顧腸道!常見抗性澱粉食物這樣吃效果加倍) 低醣的好處 醣類食物除了會使血糖上升,也與脂肪生成有關,醣類食物是造成血糖高低起伏最重要的因素,固定醣類數量才能控制忽高忽低的血糖變化。在藥物治療下,餐後血糖的增幅會下降,但未必能控制至目標範圍,藥物對餐後血糖的下降能力不但因人而異,更是有限度的,需要檢測餐後血糖值才能確認。一般建議餐後兩小時血糖目標值是低於160mg/dL,或是餐後減餐前血糖差距需小於60mg/dL。   減少醣量,相對的餐後血糖一定比較低,可以得到血糖控制改善的效果,藥物使用也相對的有可能減少。當使用藥物有造成低血糖風險時,進行減醣飲食一定要增加血糖監測,醫療團隊需進行適度調整藥物,才能同時避免發生低血糖。(推薦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 醣類食物生成的血液葡萄糖在人體代謝途徑上,除了提供熱量外,會轉成肝醣儲存,若還有剩餘,就會生成脂肪。因此,減醣飲食也會有助於減少脂肪與體重,效果和減脂飲食不相上下。 游能俊診所比較了2016及2017新就診追蹤滿9個月個案,2016年病患接受傳統醣量修正建議(n=183),2017 年則接受低醣飲食衛教(n=156),證實低醣飲食讓更高比率病患減輕體重,在採行相同積極調整及追蹤治療基礎上,使用胰島素治療(2016:2017;34.2% vs. 31.3%)與血糖控制達標狀況相近(A1C < 7%, 2016:2017; 50.0% vs. 49.7%),2017年患者接受口服胰島素促泌劑比率較2016年低(2016:2017;43.7% vs. 17.0%)。(延伸閱讀: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減醣有配套 對一向飯麵主食量大的人,成功減醣的關鍵從改變進食順序開始,無論是蔬菜或是蛋白質先吃,延後吃主食,都可以兼顧飽足感與減醣。肌肉量不足者可以先吃一些蛋白質,以確保一餐的蛋白質可以達到足量;體脂肪過多者,可以先吃蔬菜,避免過多的高油脂肉類,造成熱量攝取過多,不利於減脂。肉的優選排行為:魚>雞、鴨、鵝>豬、羊、牛。 許多人注意到要減少米飯醣量,卻改吃麵食,對力行減醣者,可進食的麵食約與米飯等量。1份飯含醣約40公克;1份麵含醣約50公克,兩者差異不大,而吃麵時往往蔬菜與蛋白質比吃飯時少很多,如果不額外增量蔬菜與蛋白質,很難兼顧減醣與飽足。 減醣飲食並不會減少食物攝取總量,無論所增加的是蔬菜、蛋白質,或是兩者同時增加,這些食物在胃消化所需時間比飯麵延長許多,除了更容易得到飽足外,有許多人會增加腸道排氣與排便量。因此,當增量蔬菜時,儘量不要完全是粗纖維多的深綠色葉菜,搭配不同顏色(例如各種彩椒、紅白蘿蔔、菇類、瓜類等),可以吃得豐盛又美味,也比較好消化吸收。(同場加映:麥角硫因抗氧化!吃杏鮑菇3大好處) 蛋白質選擇上也同樣建議多樣化,但高油脂的家畜肉品比例要少一些,避免攝取過多熱量不利減脂;烹調上避免油炸,才能減少反式脂肪對血管健康的危害。相較於黃豆與肉,蛋是更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特別針對咀嚼功能減退的老人與偏向蔬食者。血液膽固醇的數量主要是內生性身體自己製造的,食物來源約只佔2成,新的醫學與營養學指引,已經不再限制蛋的攝取。 水果不僅含醣,過量果糖攝取,會使血糖上升,並增加脂肪,以水果替代減量的主食,是減醣者常犯的錯誤。每日5蔬2果的建議是針對一般大眾,並不適用於減醣控糖者。除了蔬菜需超過5份(1份=100公克生菜=半碗熟菜=5公克糖)外,2果必須是1天最多2次水果,1次不超過半碗,才能真正達到減醣效益。(同場加映: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GI水果這樣吃) 醣是人體生理運作所需的基本營養素,極端的無碳水飲食與生酮飲食,連蔬菜都要限制攝取量,這類飲食沒有足夠的醫學研究證明有長期效益,更充滿了眾多注意事項及風險。減醣飲食不僅適用於控糖者,也適用於預防糖尿病及改善肥胖的人。改變飲食習慣,「減醣享食,控糖不難」,醫療團隊更應主動了解,並指導患者進行對健康有益的生活型態的改變。(延伸閱讀:維生素C、鉀助降血糖?認識糖尿病營養補充品)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內文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糖尿病喝無糖豆漿可穩定血糖!連豆渣一起喝會更好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飲食方式和內容,那豆漿適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呢?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的研究資料,豆漿可以降低伴有腎臟病變的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患者血液中的 D-二聚體(D-dimer)值。 D-二聚體的水平愈高,代表血液中血塊愈多,發生靜脈血栓症、肺栓塞的風險就愈高。研究也指出,大豆蛋白可能會調節第2型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nephropathy)的發炎反應。 另外,和牛奶相比,豆漿的磷含量較低,因此更適合糖尿病腎病變患者,但是需要特別注意攝取量。以下介紹糖尿病患者該如何安心喝豆漿。 糖尿病患者可喝無糖豆漿 糖尿病患者喝無糖豆漿並沒有太大問題,因為豆漿含醣量不高,平均來說,每100毫升無加糖的豆漿,僅有1.8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而牛奶含醣量則高出許多,240c.c.的牛奶就含有12公克的乳糖,換算下來,平均每100c.c.的牛奶就含約4.32公克的碳水化合物。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牛奶恐怕不是理想飲品,需要特別將乳醣計入一天當中所攝取的糖份總量。那麼糖尿病患者喝豆漿有什麼好處?該怎麼喝才好?我們一起往下看: 高纖可幫助穩定血糖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讓血糖穩定是首要的任務,其中,纖維扮演重要角色。 人體消化澱粉的地方主要在小腸,當我們同時攝取纖維和澱粉的時候,因為澱粉的外面沾黏有纖維,可讓分解酶不會直接接觸到澱粉,便能拉長分解時間,使吃下肚的食物為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又稱GI值),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 鼓勵糖尿病患者連豆渣一起喝 由前述我們可得知,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食物的時候,以高纖尤佳。一般外面買到的豆漿,基於口感的緣故,在豆漿製作的過程中會過濾掉豆渣,但豆渣其實可以提供豐富膳食纖維,因此大家如果想在家裡做豆漿,建議不妨試試將豆渣一起喝下,當作我們常喝到的綠豆沙飲品飲用。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第二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成因、症狀、診斷、預防方法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abetes)是糖尿病的一種,是一種慢性疾病。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會抵抗胰島素(Insulin),此稱為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是一種使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進入細胞的激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但是當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時,就會出現高血糖。第二型糖尿病多半在成年後才被診斷出來,所以也被稱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但是現今有愈來愈多兒童被診斷出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是因為兒童肥胖的情況愈來愈普及。(糖尿病年輕化:認識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 根據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的數據指出,臺灣每年新罹患糖尿病患者數約為16萬人,其中超過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目前雖然還沒有治癒第二型糖尿病的方法,但藉由減重、飲食和運動皆可以幫助控制病情,但如果飲食和運動仍無法控制血糖,則恐怕還需要靠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與風險 當人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的時候,葡萄糖就會持續留在血液中,無法被用來作為身體產生能量的燃料,長期血糖高就可能會發生第二型糖尿病。 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和風險包含: 體重過重及肥胖 缺乏運動 胰島素抗阻 基因遺傳 而第二型糖尿病通常和肥胖有關,但現在肥胖的現象愈來愈普及,比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abetes)常見許多。 第二型糖尿病的好發族群 第二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包含: 糖尿病前期患者(點此檢測你的糖尿病風險指數) 體重過重 腹部脂肪多 年滿45歲 家族病史 缺乏運動 曾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簡稱PCOS) 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 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在初期不明顯,有些患者可能在幾年後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其症狀包含: 口渴 頻尿 感到很餓 體重沒來由的下降 疲勞 視力模糊 潰瘍傷口不易好 經常感染 腋窩和頸部等部位的皮膚發黑 第二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要確定有沒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醫師通常會要求檢測血液,項目包含: 糖化血红蛋白(簡稱HbA1C) 空腹血糖測試 葡萄糖耐量試驗 該如何自己測血糖? 使用血糖機或連續血糖監測儀來測量當下的血糖水平。先將雙手洗淨並擦乾後,將血糖試紙放入血糖機內。將採血針刺在手指的側邊,並將血滴在試紙上,然後等待血糖機的螢幕顯示測試的結果。(推薦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第二型糖尿病的併發症 第二型糖尿病的併發症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各個主要器官。管理好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可以大幅降低許多併發症的機率,因為併發症嚴重的話,可能會面臨截肢的情況,甚至可能死亡。 心血管疾病 神經病變(推薦閱讀: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腎臟病 眼睛受損(推薦閱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很常見!糖友控好血糖預防眼疾) 足部受傷 皮膚問題 容易感染不易癒合 勃起功能障礙 聽覺受損 睡眠呼吸中止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治療初期,建議患者先減肥,並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如果這些措施無法控制血糖,則醫師會考慮開口服藥物,主要為以下4種: 胰島素分泌促進劑(Insulin secretagogues):分為磺醯尿素(Sulfonylureas,簡稱SU)與非磺醯尿素類(Glinides) 雙胍類(Biguanides) 愛妥糖錠(Glitazones)/ Thiazolidinediones(簡稱TZD) 阿爾發葡萄糖甘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 若血糖值在3個月內沒有降低的話,醫師會更換或搭配其他藥物進行治療。而第二型糖尿病的早期,並不適合用胰島素,除非當服用其他藥物還是無效時才會考慮使用。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副作用,但糖尿病藥物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 腹脹和腹瀉 體重減輕或增加 […]


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會好嗎?第一型糖尿病的症狀、治療、診斷、好發族群

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糖尿病的一種,曾經被稱為幼年型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IDDM),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製造胰島素(Insulin)的細胞因自體免疫或病毒等問題遭到破壞,造成先天性胰島素缺乏。 胰島素是一種使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進入細胞產生能量所需的激素。第一型糖尿病通常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出現,但也可能在成人階段才會發展出來。而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人數並不多,佔總糖尿病患者人口不到5%,絕大多數還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延伸閱讀:糖尿病年輕化:認識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的好發族群與危險因子 第一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與危險因子如下: 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人。 基因遺傳:某些基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推薦閱讀:第一型糖尿病成因與風險) 地理位置:高緯度地區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機會比低緯度地區的更高。 年齡:雖然第一型糖尿病可能在任何年齡發展,但有兩個明顯的高峰,第一個高峰在4~7歲的兒童中,第二個高峰發生在10~14歲的兒童中。(延伸閱讀:孩子確診第一型糖尿病怎麼辦!父母須知看這裡) 第一型糖尿病會好嗎?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無法治癒,主要透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控制,並輔以飲食與運動。若控制不佳,則易引起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DKA)。 第一型糖尿病主要有3種治療方法: 傳統胰島素注射法(中長效+短效):注射次數較少,但血糖浮動較大,容易使患者半夜出現低血糖的現象。 加強式胰島素注射法(長效+三餐前短效):血糖控制效果佳,而且有筆型,外出施打方便;缺點是注射次數較多。 胰島素幫浦:3天才需更換一次針頭,注射頻率低,而且可依照血糖釋放胰島素,減少低血糖的問題;缺點是幫浦貼片可能會使患者過敏,且不受健保給付,費用較高。 第一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醫師會藉由以下檢驗標準判斷是否確診糖尿病: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簡稱FPG)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簡稱OGTT) 隨機檢測血糖(推薦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除了症狀和年齡,要判斷一個人罹患的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糖尿病,還需檢查: 自體抗體(Autoantibodies) C肽(C-Peptide) 胰島素分泌 酮(Ketones)含量 酮是人體燃燒體內脂肪時會產生的物質。第一型糖尿病有1/4患者在診斷前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糖尿病酮酸中毒。(進一步了解請閱讀: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的照顧與預防方法 目前尚無可預防第一型糖尿病的方法,因此確診患者務必定期將血糖紀錄帶回去診所或醫院,讓醫師診斷和追蹤,同時讓血糖水平盡可能接近目標值,以預防或延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推薦閱讀:學習與糖尿病共存!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更多內容請前往第一型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糖尿病

認識糖尿病:原因、症狀、診斷、預防

糖尿病的定義 糖尿病是影響身體血糖的代謝疾病,因為不同病因,可分為幾個不同的類型,最主要是體內胰島素(Insulin)缺乏或功能不全,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過高,久而久之便可能導致其他嚴重問題,如心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或腎臟病等。 正常情況下,我們吃進的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為葡萄糖(Glucose,又稱血糖),糖釋放到血液中,造成血糖上升,進而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促進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供應細胞所需的能量。 但是糖尿病患者會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無法有效利用,所以造成血糖過高。當血糖超過腎臟的負荷時,血液中的糖分便會經由尿液排出,故稱為糖尿病。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調查顯示,2021年全球人口中,20~79歲族群約有5.37億人患有糖尿病,約佔全球十分之一;根據預估,到了2030年,糖友人口將遽增至6.43億,到2045年更將增至7.83億。 糖尿病的類型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指出,糖尿病位居於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死亡數較2021年成長7.3%,是死亡率成長最多的前三大疾病;然而隨著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糖尿病類型包括: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因自體免疫或病毒等問題造成先天性胰島素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詳情請閱:第一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成人階段才因遺傳、不當生活習慣等因素而誘發的糖尿病,詳情請見:第二型糖尿病。 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 LADA):是成人階段才發展出來的第一型糖尿病,又稱為第1.5型糖尿病(Type 1.5 diabetes)、免疫性成人型糖尿病,詳情請見:第 1.5 型糖尿病。 其他型糖尿病:又稱續發性糖尿病,因其他疾病或治療而引發的糖尿病,例如:基因缺陷、胰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如皮質類固醇過多、生長激素過多,或注射生長激素及利尿劑、避孕藥及類固醇等相關藥物。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簡稱GDM):指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但在懷孕時卻出現高血糖的現象,詳情請見: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狀 第一型糖尿病患在初期診斷時,常發現有多渴、多尿的症狀,並常合併糖尿病酮酸中毒。但第二型糖尿病多數患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透過驗血、有高血糖相關症狀或合併其他急性疾病,甚至視力模糊、罹患心臟病後,才發現自己有這種疾病。 整體來說,糖尿病常見相關症狀有: 口渴 頻尿 容易飢餓 體重沒來由的下降 疲勞和虛弱 視力模糊 頭痛、頭暈 糖尿病要看哪一科? 因為糖尿病並沒有特定的患部,所以可能會讓第一次看診或有糖尿病的相關疑問者,不知道要掛哪一科。基本上,糖尿病是看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如果沒有相關的門診可以掛號,也可以先掛內科或是家醫科。 糖尿病的風險 由於第一型糖尿病屬於自體免疫問題,有第一型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兒童、年輕族群罹患的可能性相對較高;而家族同時有LADA病史的人,在年滿30歲以後,也會有較高罹病的風險。(同場加映:第一型糖尿病成因與風險) 第二型糖尿病,則主要受個人生活型態影響,如糖尿病前期者、肥胖、年滿45歲、家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每週運動少於3次、曾經患有妊娠糖尿病,或是出生超過4000克的人,都較可能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同場加映:糖尿病風險多,不是吃甜才會得!第二型糖尿病容易家族遺傳) 另外,近幾年研究也顯示,阿茲海默症與糖尿病有明顯的關係,糖尿病前期者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更高,阿茲海默症也因此被稱為是第三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飲食與習慣 對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風險族群來說,維持血糖穩定及控制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其中,飲食習慣更是影響血糖、體重的重要因素,建議養成定時進食的習慣,以少糖、少油、少鹽為原則。 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議,成人每週運動量須超過150分鐘,建議可維持每週3~5天、每次30分鐘的運動習慣;透過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夠幫助維持體重,如快走、游泳、慢跑,更能維持身體健康最佳狀態。 適時搭配穩糖保健品 糖尿病前期或高風險族群,除了調整飲食習慣之外,也可選擇穩糖保健品,適時輔助身體維持正常機能。近年來,市面上出現多種穩糖產品,苦瓜胜肽是其中的熱門成分,苦瓜胜肽是從苦瓜中萃取的小分子蛋白質,與一般蛋白質相比,胜肽分子更細小,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苦瓜胜肽也常應用於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功能以及調整體質等用途。 穩糖保健食品挑選2大重點 1.通過專利技術:穩糖有保障 在選購穩糖保健品時,可注意是否有通過專利技術,例如有超臨界萃取技術的日本專利ConstanGI®,可達到高達20倍濃縮倍數,保留最大程度的活性成分,增強調節血糖的效果。 2.添加專利複方成分:穩糖更全面 穩糖產品若有添加複方成分,如高成本的美國專利肉桂萃取對調節血糖有加成作用,雙重礦物質包括美國專利的鉻和鋅等,也都有助改善代謝及穩糖效果,維持體內醣類的正常代謝。 對於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風險群的人,除了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之外,同時也可以考慮使用穩糖產品,提早進行血糖的保健和調控;若您已經被診斷罹患糖尿病,則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藥物,並在醫師或個案管理師建議下,選擇適合的穩糖產品,維持身體機能。 糖尿病的照顧與預防方法 糖尿病的照顧 糖尿病患者需要經常注意血糖水平,血糖過高或過低皆可能造成危險;另外,也有造成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可能,例如罹患其他急性疾病或是引發感染,或是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等。為了避免這些問題,請確保正確服用糖尿病藥物,遵循糖尿病飲食並定期檢查血糖。(推薦閱讀: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的預防 第一型糖尿病與自身遺傳體質關係密切,或許沒有第二型糖尿病有明確的預防方法,但有鑒於近年第二型糖尿病的爆增,不管您是否為高危險群,都應該為了避免成為糖尿病一族,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及培養運動習慣,同時也應戒菸、避免吸入二手菸和過度飲酒,以減低將來患上糖尿病的機會。(推薦閱讀:如何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掌握控制體重與運動兩大原則)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糖尿病

【線上 Q&A】糖尿病來不及問、不敢問的!專家全面解惑

Q1:我的家人真的非常排斥吃藥,如果單靠控制飲食與運動,是否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呢? 血糖控制是靠胰臟的胰島細胞,若胰島細胞有缺失就會造成血糖無法在理想範圍內,而造成各種慢性病變。而糖尿病的問題在於血糖控制已經沒有靠山,所以若沒養成習慣依賴口服藥物或額外施打胰島素,幾乎是不可能控制的。 不過,糖尿病前期的族群,也就是餐前或平時血糖相對較正常人高,但是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的這群人,餐前空腹血糖介在100~125mg/dL之間未達到126 mg/dL。這樣的族群,真的需要趕快改變自己的習慣,節制進食能量,定時間歇運動,就可以回復正常人的血糖標準。 呼籲已經有糖尿病診斷的病人朋友,如果已經有被醫師要求要接受糖尿病衛教,則定時量血糖和口服藥物都不能少,並做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養成好習慣,可以幫助預防晚年糖尿病控制不良,避免造成更多病變,維持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品質。 Q2:什麼併發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得到的? 末梢細微血管產生病變,導致血液供應不足,是糖尿病併發症多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併發症有3種: 周邊末梢神經病變:患者會出現手麻腳麻症狀,嚴重會導致糖尿病足,如果惡化,下肢會逐漸失去知覺,連有傷口都不知道,造成愈來愈嚴重的軟組織感染。 眼部視網膜病變:因為視網膜就是微血管供應的構造,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病人晚期出現的慘況就是甚至連調整胰島素刻度,都不能精準配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推薦閱讀:糖尿病視網膜) 腎臟病變:腎臟血流與過濾尿液機制,是由腎絲球的小血管提供的功能,因此最常見的腎衰竭病因,其實大多是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絲球過濾產生缺失,並伴隨蛋白尿的情況。 Q3:在失智的老人身上常發現有糖尿病,請問糖尿病有可能對認知功能退化造成影響嗎?原因是什麼呢? 失智症未必是糖尿病造成,但糖尿病會對血管造成病變,會因此影響腦部血液供應,所以糖尿病控制不佳,當然也會是腦部慢性病變的病因之一,也就加重失智的風險了。 嚴重的糖尿病會干擾神經功能,除了末梢神經病變而導致手麻腳麻、糖尿病足、加重失智之外,病人步態的平穩也可能受到影響,增加更多發生意外的機率。(延伸閱讀:第三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是大腦的糖尿病!?) Q4:長期吃降血糖的藥會不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副作用有哪些? 每個血糖藥都有它的副作用,所以依照病人病情與條件的不同,服用的藥物組合也不同,考量藥效強度和其副作用的不同,互相加成搭配。以最基礎的血糖藥雙胍類(Biguanide)藥物為例,本身最大禁忌症就是心臟腎臟不好的病人,尤其該藥物著名的副作用就是在腎衰竭的病人身上造成乳酸血症(Lacticemia)。 其他藥物也有心、肝、腎的各種禁忌症,尤其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s)類的藥物很容易造成在病人的胃口突然改變,進食熱量不足而造成低血糖,也是臨床上常見危險狀況。 現在的糖尿病藥物已經有進步,副作用越來越少,如DPP4-inhibitor類,就看該國家該地區的醫療保險制度是否對於這些新藥物有所補助,成為病人的福音。 Q5:姜醫師您好,我的家族成員並沒有糖尿病的病史,但是我因為上班的關係,作息不正常加上又常喝咖啡,這樣會不會有機會得糖尿病? 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中,遺傳佔很大一部份,但喝咖啡並不是原因之一,作息不正常也不能算是直接因子,而是在作息不正常後,很可能會導致不正常進餐,長期下來達到代謝症候群的生理病理標準(如肥胖、血壓、空腹血糖、血脂皆超出正常負擔範圍)而誘發糖尿病的發生。 Q6:醫師你好,如果我的 BMI 過重,是否比較容易得到糖尿病? 體重過重(BMI>24)及肥胖(BMI>27)、腹圍過大(男性的腰圍 ≧90cm、女性腰圍 ≧80cm),是糖尿病的高度危險因子,建議適度控制體重。另外比較新的觀點,相同體重中減少體脂肪比例,增加肌肉量,會讓糖尿病發生的機率更低。(延伸閱讀:糖尿病風險多,不是吃甜才會得!第二型糖尿病容易家族遺傳) Q7:家有長輩散步時摔跤,在網路上看過許多關於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特別難以照料,想知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糖尿病因為相對高血糖,將很多血液蛋白成分糖化,免疫蛋白受抑制造成免疫缺失之外,凝血與修復功能亦不例外,這是造成傷口癒合差又感染風險極高的原因。 又加上末梢神經病變,所以糖尿病的病人腳部因為創傷產生傷口,是沒有知覺的,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意思是常常不知覺造成傷口又不容易好,感染門戶大開。 最好的方法是減少糖尿病長者足部創傷的機會,檢視居家環境與輔具,另外,傷口要勤用優碘消毒、紗布換藥。若傷口有滲漏的情形,未經臨床醫療人員同意,切勿濫用人工皮,這些都是在傷口癒合前,減少感染或惡化的撇步。 Q8:請問只有胖的人會得到糖尿病嗎?本身屬於吃不胖的體質,但算是很愛喝含糖飲料,心裡還是有點擔心。 其實不論胖瘦,都有機會得到糖尿病。臨床上,不少初次血糖失控的病人都是相當瘦的。 事實上,一般在確定沒有遺傳因素,以及從未歷經過發現血糖失控的情況之下,「吃不胖的體質」代表代謝還算佳,比較不用擔心糖尿病。 但是還是需要多注意,糖尿病在發生初期會有「多吃、多喝、多尿」的徵兆,病人的體重反而處於減輕的狀態,還比較得意自己身體較為苗條,忽略了這個警訊。 Q9:我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已20年了,最近被診斷多囊性卵巢,想懷孕生不了,做了兩次人工受孕也都流產,請問該怎麼做較適當?目前糖化血色素7.2,還有如果懷孕了小孩子會遺傳嗎? 糖化血色素僅是提供檢視個人是否長期穩定控制,與下一代狀況無關,不過您的測值仍算偏高,需要加強。另外,糖尿病有遺傳特性,尤其第一型糖尿病,會比別人提早經歷更多的血糖不穩與併發症,所以一旦懷孕,要有心理準備為孩子安排資源和做好的人生規劃。(延伸閱讀:糖尿病懷孕沒問題!血糖控制最重要) Q10:請問姜醫師,糖尿病是有機會根除的嗎?還是只能予以控制? 基本上,依據病患本身的健康狀況,維持良好飲食習慣避免代謝症候群,才有機會不靠藥物,回復到正常的狀況。其實與糖尿病共存未必是負擔,只要控制得當,也可與正常人的生活一樣,只是需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型態,然而這也是一般人為了保持健康而需要培養的好習慣。 醫師的話 「糖尿病的照顧除了飲食、血糖控制,很多生活細節都要費心留意,患者也常常因此而焦慮、受苦。在我看過的病人中,糖尿病患實在不計其數。我也看過獨居病人因為視網膜病變,看不清針筒刻度,導致無法好好施打胰島素的情形,所以我相當清楚病友及親友照顧的辛苦,但是我要告訴所有糖尿病友,糖尿病不必是生命的負擔,我將藉這次機會,透過 Hello 醫師平台,幫助所有民眾解答關於糖尿病的疑問。」 - 整合醫學科 姜醫師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內文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酮酸中毒|酮酸血症的症狀、原因與治療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定義 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或稱糖尿病酮酸血症)是一種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通常發生在體內胰島素不足、導致葡萄糖無法有效進入細胞時,身體會開始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脂肪酸代謝後快速累積酮體,導致血液過酸的症狀。 糖尿病酮酸中毒常見嗎? 糖尿病酮酸中毒較常發生在第一型糖尿病患,由於其天生缺乏胰島素,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又未按時注射胰島素,就可能出謝糖尿病酮酸血症,不過也可能發生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或甚至是糖尿病前期的人身上。建議避開以下提及的危險因子,可以避免酮酸中毒的情形發生,如果有其他疑問建議向醫師諮詢。(推薦閱讀: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原因 在身體缺乏胰島素(第一型糖尿病)或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時,血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身體會轉而使用脂肪酸和胺基酸來產生能量,造成酮體累積,當累積過快過多時,血液會開始呈酸性,導致酮酸中毒。 常見的糖尿病酮酸中毒原因: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 未按時施打胰島素或擅自停藥。 使用胰島素療法的作用導致體內的胰島素量減少,導致酮酸中毒。 因感染或某些疾病,可能導致身體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Adrenaline)或皮質醇(Cortisol)等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抑制胰島素的作用,進而導致糖尿病人發生酮酸中毒,較常見的元兇為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引起的糖尿病酮酸血症。 其他造成糖尿病患酮酸中毒的危險因子致病原因還包括: 心臟病。 酗酒或吸毒。 身體或精神疾病。 使用如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或利尿劑等藥物的副作用。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症狀 臨床症狀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常見症狀: 多尿 常口渴 疲累無力 腹痛 呼吸急促 高血糖/高酮體(可自行測量) 呼氣有水果味(丙酮)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當感到不舒服或壓力大,或是近期生病或受傷了,可以先前往藥局購買血糖及尿酮檢測試紙測驗自己的尿酮和血糖值。(點此了解如何自己檢測尿酮) 如果出現了以下狀況就應就醫諮詢: 嘔吐、吃不下或喝不下。 尿中的酮(酮體)值一般或過高。 血糖值高於標準且一直居高不下。 若有下述症狀,則屬於緊急狀況,請立即就醫: 血糖值持續高於300 mg/dL或16.7mmol/ L。 尿液中測出酮體,且數值超出標準範圍。 高血糖/高酮體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不能替代醫療診斷,請務必諮詢醫師以了解更多細節。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診斷 尿液分析。 胸部X光檢查。 血液電解質分析。 血液檢驗以檢測量血糖值、血酮值及血酸濃度。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測量心電傳導及心臟節律。 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治療 醫療方式主要是在靜脈中補充有助於提升胰島素的物質,如含有鈉、鉀和氯化物等維生素或礦物質的電解質,其他可為身體補充水分的液體,或是胰島素等。 糖尿病酮酸血症的生活調整或居家療法 嚴格控制胰島素劑量。 維持健康飲食和日常體能訓練,遵照醫囑規律服藥。 當生病或生活壓力大時,比平日更密切測量血糖和血酮值。 旦發現血糖或血酮值異常,就要提防糖尿病酸酮症的發生。(推薦閱讀:糖化血色素正常值?偏高怎麼改善?血糖正常值對照表公開) 如果有任何疑問,請向醫師諮詢,了解最適合你的治療方式。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第二型糖尿病

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對於多數糖尿病或正在減肥的人來說,澱粉或加糖的食物,都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美味;無論是需要控制血糖或是想減肥的民眾,很多人都會選擇少吃、甚至拒吃碳水化合物,不過事實上,控血糖或減肥還是可以吃澱粉的,只要掌握好攝取量、挑對澱粉吃,甚至可以讓減肥更輕鬆。本文將簡單介紹什麼是碳水化合物,提供糖尿病患、想減肥的民眾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撇步。 減肥、控血糖先認識碳水化合物 我們所說的碳水化合物,包含了糖、糖醇(Sugar alcohols)、澱粉、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四種主要類型;依據醣類的組成結構,又可分為簡單醣類(Simple sugars,就是一般的糖)和複合式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s)。 簡單醣類:包含一個或兩個醣分子,吃起來的味道甜甜的,如牛奶、水果、蜂蜜、果汁、糖漿等。 複合式碳水化合物:數千個醣分子所組成的,吃起來具有澱粉的口感,不會立刻感覺到甜味,常見如澱粉類蔬菜(例如玉米、馬鈴薯、地瓜)、穀物或穀類製成的產品,以及紅豆、綠豆等豆類。(建議閱讀:抗性澱粉減肥顧腸道!常見抗性澱粉食物這樣吃效果加倍) 碳水化合物和血糖的關係 人體吃下碳水化合物後,無論是上述哪種醣類,都會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Glucose),進入血液後就導致血糖的上升,提供身體和細胞能量,血糖上升時,身體也會開始分泌胰島素(Insulin),讓身體細胞可以好好運用血液中葡萄糖。 過量碳水化合物導致胰島素阻抗、脂肪增加 然而吃太多碳水化合物或血糖驟升過快時,體內會有過多的葡萄糖,人體會分泌胰島素,將這些過剩的葡萄糖轉換為肝糖,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而超過肝醣儲存極限就會轉換成脂肪儲存,導致過重或肥胖;更嚴重的是,可能會導致胰島素敏感度下降,產生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導致高血糖、高血壓等三高症狀。(延伸閱讀:肥胖與心臟病的關係) 換句話說,當我們攝取過多的糖或澱粉的話,除了導致體重增加,而且如果吃太多精緻澱粉(例如白飯、白麵包、餅乾)或加糖的食物,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適量碳水化合物助減肥 許多減肥的人可能會,認為碳水化合物是構成脂肪的萬惡之源,而雖然攝取過量的確會造成脂肪囤積,不過只要適量攝取,並不需要完全戒食澱粉等主食。 就如前面所述,葡萄糖是身體細胞的重要能量來源,沒有醣類的話,會影響人體的能量運作,甚至燃燒脂肪的效果都會受影響。所以如果想減肥,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正是關鍵,適量的澱粉不僅不會變胖,還能幫助減肥。另外,一般建議可以將白飯等主食替換成低GI值的全穀物(如糙米),多攝取複合式的化合物,有助於穩定血糖,進而避免多餘脂肪生成。(推薦閱讀:糖尿病一定要吃糙米嗎?低GI飲食這樣吃) 碳水化合物這樣吃 從飲食中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的量,確實是有效的減肥和血糖控制的方法之一,也因此,各式飲食減肥法也紛紛被推崇,例如無糖飲食法、低醣飲食法(Low-carb diet)或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s)等。不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中,給一般人的建議是:每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需占整體飲食的50%~60%。不過應避免攝取人工添加糖(Added Sugar)。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建議:「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計算每日應攝取熱量請使用:BMR / TDEE 計算器:計算基礎代謝率、每日消耗總熱量) 現代人的飲食內容,除了糖是萬惡之首,一般美食充斥著過多的精緻澱粉也是一大問題,所以衛福部也建議,每日攝取的澱粉類食物中,應有 1/3 是未精製的全穀物,如糙米、胚芽米、燕麥、藜麥(Quinoa)、地瓜、馬鈴薯、芋頭、南瓜、山藥,或紅豆、綠豆、皇帝豆等澱粉含量豐富的豆類,及栗子、蓮子等等,建議最好以未加工過的原形食物來當作主食。(推薦閱讀:抗性澱粉是什麼?冷飯燕麥防癌助減重) 5撇步減醣 遠離糖尿病肥胖 1. 戒含糖飲料 台灣的手搖飲料的品質和口味,都不斷地創新與提升,甚至聞名國際,雖然好喝,但也別忽略它們的含糖量,喝太多會增加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及肥胖的風險。不只是手搖飲,市售的各種包裝含糖飲料都要小心,以一罐約350毫升的含糖汽水來說,可能就含38克的碳水化合物,所以要減少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最好先戒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同場加映:無糖最健康?人工甜味劑的爭議與風險) 2. 少吃麵包 麵包在西方文化中是常見的主食,但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纖維量顯得很低,尤其是由精緻的白麵粉所做的白麵包,幾乎只有碳水化合物沒有保留太多纖維或營養;即便是有營養的裸麥(Rye,或稱黑麥)麵包,每片也含約15克的碳水化合物,雖然全麥麵包仍保有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建議還是以全穀類或其他澱粉類蔬菜的食物當作主食,不僅纖維量較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較少。 3. 喝果汁不如吃水果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喝果汁很健康,但建議最好還是直接吃水果取代果汁;因為果汁雖然保有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就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的比例而言,果汁並不算是非常健康的飲料,且許多市售的果汁還會添加額外的糖。以350毫升的100%蘋果汁來說,就含有48克碳水化合物,又因為少了纖維,更容易導致血糖快速飆升。 4. 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零食 洋芋片、蘇打餅或夾心酥,這些都是市面上常見的零食,但卻不適合減肥的人,因為這類零食多半只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吃下之後過不久又很容易餓了,然而蛋白質能延長飽足感,所以正在減肥的人,最好選擇含有蛋白質或纖維的食物。根據研究,下午吃高蛋白質點心的女性,比起吃一般點心的女性,晚餐的熱量平均少了100大卡。所以,如果在餐與餐之間感到餓的話,建議不妨吃些高油脂或高蛋白質的堅果或起司。(同場加映:糖尿病控血糖這樣食堅果!2種控糖料理自己動手做) 5. 早餐吃雞蛋 如前述,選擇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早餐同樣可維持飽足感,除了有助於控制血糖,也幫助減少一天攝取的總熱量,達到減肥的效果。而雞蛋不僅是能提供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也少;每顆雞蛋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少於1克, 因此想減肥和穩定血糖,選擇雞蛋再適合不過了,不僅既方便購買也容易烹煮。(同場加映:吃蛋擔心膽固醇過高?帶你破除膽固醇迷思)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併發症

糖友控好血糖很重要!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就靠這10招

糖尿病(Diabetes)是相當常見且惱人的慢性病,如果病情和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的併發症(例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造成失明、截肢甚至危及性命。不過只要血糖控制得宜,就可以預防、並大幅度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本文將為你提供10個有效方法,幫助控制糖尿病情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延伸閱讀:糖尿病酮酸中毒|酮酸血症的症狀、原因與治療) 1. 積極管理糖尿病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學習有關糖尿病的知識並培養每天運動的習慣,都有助了解自身狀況,幫助控制糖尿病和預防相關併發症。另外,糖尿病患應定時測量血糖值,並按照醫師指示服藥來控制血糖濃度。請注意,若是發生緊急狀況,患者一定要向盡速就醫。(同場加映:認識糖尿病) 2. 戒菸才是王道 抽菸會提高罹患各種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包括心臟病、中風、神經系統損傷,而且還會破壞腎小球的正常機能,進而引發腎臟病。另有研究指出,吸菸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較高,足見吸菸對於血糖控制的不良影響。 萬一戒菸一直無法成功,也請不要氣餒,不妨多嘗試幾種不同戒菸方式,持之以恆直到成功為止。(推薦閱讀:說戒就戒!成功戒菸做到這4點) 3. 控制血壓和膽固醇 高血壓和高膽固醇都會損害血管,並會引發令人擔憂的健康問題。若是你患有糖尿病,又同時高血壓及或高膽固醇的狀況,那麼這對你的血管和健康損害會更加嚴重。因此,請患者一定要定時檢測血壓和膽固醇,讓自己的身體狀況保持在良好的狀態。(推薦閱讀: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4. 預防眼疾要定期視力檢查 除了常見的血糖值測量外,視力檢查也能幫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視網膜有沒有損傷,以及是否患有白內障(Cataracts)及青光眼(Glaucoma)等其他眼睛疾病。 衛福部國健署建議,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應於5年內接受初次詳細眼部檢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應於確診糖尿病後盡快接受詳細眼部檢查。若經上述檢查發現視網膜並無病變,則應每年接受1次眼科檢查。(推薦閱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很常見!糖友控好血糖預防眼疾) 5. 接種疫苗 糖尿病患可能會因為血糖值過高,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所以患者可能須考慮接種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等,以避免感染後合併糖尿病引發嚴重併發症。至於該接種什麼疫苗,不妨諮詢醫師後再做決定。 6. 口腔健康需照顧 糖尿病會提高牙齦受感染的機率。因此建議每天應至少刷牙2次、用牙線潔牙1次,並且每半年前往牙科診所檢查牙齒的健康狀況。若平時發現自己有牙齦發紅、出血或腫脹,請立即諮詢牙醫,及早治療降低進一步的感染風險。 糖尿病患應多留意腳部有無出現不明創傷。 7. 注意腳上的傷口 高血糖會導致神經病變,損害你的腳部神經,並減少流動到腳趾的血液,因此糖尿病患對於傷口的感知和恢復能力皆不佳。然而若不及時治療,一個小傷口或水泡也會導致嚴重的感染,因此建議糖尿病患可利用每日洗澡時或睡前,檢查身上有無未癒合的傷口存在,盡早處理讓傷口痊癒以免病菌伺機而入,造成感染擴大。 8. 服用阿斯匹靈可能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指出,每天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Aspirin)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臓病和中風的風險。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每天服用阿斯匹靈,由於其降低血液凝集的作用,也可能提高出血性中風的風險,請患者與醫師討論後再考慮有無每日服用阿斯匹靈的必要。 9. 飲酒要節制 飲酒要節制並配合用餐時間,因為飲酒過量及空腹飲酒可能會導致低血糖。 10. 溫柔而堅定地面對壓力 壓力會讓血管難以放鬆,進而提高罹患心臓病及中風的風險。專家建議患者可以透過音樂、運動、放鬆及冥想有助於舒解壓力及改善心臟健康。(推薦閱讀:壓力大怎麼辦?認識壓力和焦慮、教你7招實用減壓)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