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好處多多,不論是要減肥、健身或是為了健康,大家都曉得要多運動,而且對多數人來說,運動並不困難,最難的是要如何持之以恆。以下盤點不去運動的八大常見藉口,並提供克服的妙招,讓每個人都夠克服惰性、動出健康!
確認登出嗎?
沒時間是最常見的不運動理由,不過如果問大多數人今天了花了多少時間在看影片或滑手機,相信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認自己其實不是沒空,只是比起花時間運動,休息更吸引人。但運動其實並不會讓身體更疲累,反而能透過加速血流,供給身體更多的養分,並促進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讓心情愉悅、充滿能量。而且如果真的有非看不可的節目,節目當中或廣告時間都還是可以加入幾組運動的。
許多人喜歡在戶外運動,遇到雨天就覺得出門很麻煩,但很多基礎的健身動作是可以在家做的,例如:深蹲(Squat)、弓箭步(Lunge)、伏地挺身(Push-up)、仰臥起坐(Sit-up),都是很好的鍛鍊方式。不過如果空汙嚴重,就算很想運動也應避免外出,因為運動時,吸入的空氣量和汙染物都是平時的數倍。建議參考行政院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網,若空氣品質指標達到紅燈以上,就請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
(Source:空氣品質指標的定義–行政院環保署)
運動後造成的痠痛,多是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的後果,若要想減輕痠痛的感受,除了運動前要暖身、運動後要拉筋收操外,研究也顯示按摩是很有效的方法。通常暖身足夠,其實這種酸痛在運動時就沒什麼感覺了,如果真的難以忍受,建議可以從事負荷較輕的運動,所以運動後痠痛可不是讓你逃避運動的藉口。
上健身房不是免費的,更有許多人可能繳了年費,使用頻率卻相當少,浪費了很多錢。其實除了進健身房,可以做的運動還很多,包括快走、跑步、跳舞等,也有許多線上影片都有提供在家運動的教學,並不用花到一毛錢。
有兒女後,雖然為了照顧小孩時間會變得較零碎,但是有運動總比完全不動好,就算只有短暫的十分鐘空檔,做點簡單的運動也很有幫助。如果可以的話,邀請孩子一起運動更是兩全其美的選擇,一起散步、快走、游泳等,除了和孩子同樂,也能一同培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許多人開始運動的動機,都是為了減肥瘦身,卻也不少人半途而廢,可見單純有減重的動機或許不夠,因此建議利用一些把成果數據化的工具,看得到自己有進步較能激勵自己堅持下去,例如:利用線上表單、應用程式或是自製表格記錄自己的運動日誌;或是為每週或每月訂定目標,當達標時,就給予自己犒賞。
THR 目標心率計算器,除了幫您輕鬆找到自己的目標運動心率,以便從健身中獲得最大運動成效,也同時評估您的靜止心率標準與否,因為靜止心跳太快可能會增加心臟相關疾病風險。
男性
女性
你想檢測的對象?
你的靜止心率為多少? (bpm)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https://theheartfoundation.org/2018/06/01/the-top-10-excuses-for-not-exercising-and-solutions/. Accessed February 27, 2020
Top 6 Exercise Excuses and How to Beat Them. https://www.webmd.com/fitness-exercise/features/the-top-6-exercise-excuses-and-how-to-beat-them#1. Accessed February 27, 2020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for Choosing Post-exercise Recovery Techniques to Reduce Markers of Muscle Damage, Soreness, Fatigue, and Inflamm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932411/. Accessed February 27, 2020
破除5大不運動理由 – 5成以上的民眾表示沒時間運動(衛福部)https://www.mohw.gov.tw/cp-2645-23018-1.html Accessed September 10, 2021
運動不足已成全球第四大致死因素(衛福部)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2&pid=2473 Accessed September 1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