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症狀

身上出現的疑難雜症,難以判斷與歸類嗎?在這個分類中,你可以找到常見健康症狀,或其他併發或少見的症狀。

基礎知識

健康症狀

觸摸痛

觸摸痛的定義 若您一觸摸即感到疼痛,如輕觸皮膚、梳頭髮,卻因此感到疼痛,這種異常的疼痛就是醫學上所謂的觸摸痛(Allodynia)。患有觸摸痛的人,會在一般不會讓人感到疼痛的情況下感到疼痛。 觸摸痛依據引起疼痛的型態分成下列三類,不管是哪一類的觸摸痛,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疼痛。有些人可能只會出現一種類型的觸摸痛,有些則是三者兼具。 溫度型(Thermal allodynia):溫度型的觸摸痛與溫度變化有關,微小的溫度變化是疼痛主因,例如滴在皮膚上的冰水可能讓病患感到疼痛。 力學型(機械性 Mechanical allodynia):牽扯到皮膚的活動會引發力學型疼痛,例如:床單拉扯到皮膚可能讓病患感到疼痛。 觸覺異常型(Tactile allodynia):觸覺異常型疼痛也稱為靜態觸摸痛(Static allodynia),是由觸摸或是加諸於皮膚上的壓力引起。例如:輕拍肩膀可能讓觸覺異常型觸摸痛的患者感到疼痛。 觸摸痛有多常見? 觸摸痛十分常見,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作,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觸摸痛有哪些症狀? 觸摸痛相關的症狀包含: 焦慮 憂鬱 注意集中障礙 睡眠障礙 疲勞 嚴重頭痛 對光或聲音敏感加重 視力改變 噁心 觸摸痛的原因 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纖維肌痛症是一種全身肌肉及關節疼痛的疾病,但疼痛與受傷或關節炎無關,相反的,纖維肌痛症似乎與大腦處理疼痛信號存在關聯。在醫學上,科學家還無法了解根本的原因,不過疑似與家族遺傳有關,而某些病毒、壓力或創傷也可能引發纖維肌痛症。 偏頭痛(Migraine headaches):偏頭痛屬於頭痛的一種,且發作時頭痛欲裂;大腦中的神經信號及化學變化會引發這類型的頭痛。在某些情況下,上述情形可能導致觸摸痛。 周邊神經病變(Peripheral neuropathy):周邊神經病變是因為連接身體肢幹與脊椎大腦的神經受損或遭破壞;此症狀可能源自一些嚴重疾病或是其潛在的併發症,如糖尿病。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皰疹(Shingles)最常見的併發症,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此病毒也會誘發水痘並攻擊神經,造成神經痛;觸覺敏感度提高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潛在症狀之一。 上述是觸摸痛的常見原因,若需要更精確的診斷,請諮詢醫師。 觸摸痛的風險因素 諸多因素都可能導致觸摸痛,例如: 纖維肌痛症家族史 偏頭痛 周圍神經病變 帶狀皰疹或水痘 若需要進一步的資訊,請諮詢醫師。 觸摸痛的症狀 只要不是經由刺激感到疼痛,例如碰到就痛,那麼應該馬上去看醫師。 若您有疑慮或出現上述症狀,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才能獲得最妥善的治療。 觸摸痛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觸摸痛: 找出家具觸摸痛的誘發因子能幫助控制及改善觸摸痛。 若您發現偏頭痛、特定食物、飲料或環境可能會誘發觸摸痛,可以考慮記錄下您的生活習慣及症狀,以便找出其中的關連。若您已確定哪些事物會誘發觸摸痛,請採取保護措施,減少暴露於誘發因子的環境中。 若您患有偏頭痛或纖維肌痛症,那麼壓力管理就十分重要;因為壓力會引發上述兩項症狀,您可以透過冥想或其他放鬆技巧減輕壓力。 若衣物會引發觸摸痛,穿著無袖或材質輕薄的衣物可能有所改善。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看更多 健康症狀 相關文章

健康症狀

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腫大的定義 什麼是淋巴結腫大? 當淋巴結大於一公分以上就可定義為淋巴結腫大(Swollen glands, Lymphadenopathy)。淋巴結主要集中在下巴、頸部、腋下或腹股溝(鼠蹊)的人體表層,存在著大小不一、約 0.5 ~ 1 公分的正常淋巴結,平時雖不易察覺,不過一旦觀察到這些淋巴結所在位置逐漸腫大時,就得注意其大小變化及相關症狀,如疼痛、發燒、發炎、體重減輕等。 在人體表層的淋巴結腫大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被發現及診斷的一種,例如日常生活中,常因感冒而發現頸部兩側有突起的結節,且觸壓時會痛,這就是淋巴結為了抵禦感冒病毒,啟動免疫反應所造成的淋巴發炎現象,不必過度擔心;不過另一種是位於內臟層、無法觸摸到的淋巴結腫大,不僅不容易診斷,還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檢查。 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淋巴結腫大的主要原因有三大類: 1. 感染性疾病:一般的感冒,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結核病或愛滋病都是常見造成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2. 惡性腫瘤(癌症):淋巴結也是癌症最容易轉移的組織之一,而惡性淋巴瘤(淋巴癌)則是直接從淋巴結長出的惡性腫瘤,兩種狀況都會造成淋巴結腫大。 3. 免疫性疾病:當體內免疫系統被過度活化,會刺激淋巴結腫大,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結締組織疾病皆有可能會造成淋巴結腫大。 實際造成淋巴結腫大的可能有很多,最常見的是一些輕微的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以下列舉常見的幾種原因: 感冒 扁桃腺炎(Tonsillitis) 淋巴腺熱(Glandular fever) 喉嚨感染(咽喉炎等) 耳朵感染 牙膿瘍(Dental abscess) 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 德國麻疹(Rubella):感染德國麻疹病毒,導致出現全身性不規則紅色小丘疹。 麻疹(Measles):感染性極強的病毒型傳染病,會引起特殊的紅色或褐色皮疹。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經由唾液、尿液等體液傳染的常見病毒型傳染病。 肺結核(Tuberculosis, TB):會引起持續性咳嗽的細菌型傳染病。 梅毒(Syphilis):一種細菌型的性感染疾病。 貓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一種被貓抓傷感染的細菌型感染疾病。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病毒,會攻擊自體免疫系統並弱化抵抗力,若不治療會發展成愛滋病(AIDS)。 全身性紅斑狼瘡(Lupus):患病後免疫系統會開始攻擊關節、皮膚、血球及器官,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開始攻擊關節內組織,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 類肉瘤病(Sarcoidosis):或稱結節病,會使身體器官長出微小的紅色肉芽腫。 癌細胞:因腫瘤、癌細胞造成的淋巴結腫大,會出現腫大數週痊癒緩慢、甚至持續變大、淋巴結觸摸時堅硬無痛,會有夜間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 淋巴結腫大的症狀與自我檢查 最常見的淋巴結腫大是身體正在對抗發炎的徵兆,表示身體正在產生免疫反應,此時受感染而發炎的淋巴結會突然腫大、疼痛,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喉嚨痛、咳嗽或發燒等症狀,雖然腫塊可能會有典型的紅、腫、熱、痛的發炎現象,造成患者相當不適,但這種由病菌感染的淋巴結腫大(如感冒),通常會在 2~3 週內自行復原。 摸起來不痛的淋巴結腫大更可怕 另一種淋巴結腫大的原因是癌症的轉移或惡性淋巴瘤,此時淋巴結會腫大,但卻沒有紅腫熱痛的症狀,容易被忽視,但腫瘤仍會不斷地成長,因此若發現有可疑的腫塊,請盡速前往醫院評估診斷。(推薦閱讀:什麼是腫瘤?良性與惡性腫瘤成因及自我檢查) 淋巴結腫大:惡性腫瘤 v.s. 一般感染 惡性淋巴結腫大與感染造成淋巴結腫大的區別在於, 惡性淋巴結腫大:腫大速度較慢,但腫瘤會逐漸成長、不會自行消腫,早期不會有明顯的疼痛,腫塊的觸感也較硬,容易固著於周邊組織而不易滑動 感染造成的淋巴結腫大:通常會有明顯的觸痛感、腫大速度較快,但感染康復後,腫塊也會隨之消失,此外,腫塊的質地較軟,觸診時容易在皮下滑動。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實際診斷仍需有經驗的醫師做臨床觸診;因為以上雖為常見特徵,但仍常有例外,不應將其作為診斷惡性淋巴結的依據,有任何的可疑的腫塊或是淋巴結腫大,應盡速就醫。 惡性淋巴結腫大自我檢查 在頸部、腋下與鼠蹊部是淺層淋巴結的位置,也是發生淋巴結腫大時,民眾能自行警覺的地方。平時可以時常自我檢查,觀察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或硬塊發生。檢查頸部淋巴結時,應該包括雙側耳後、鎖骨上方、胸骨上方;而腋下淋巴結檢查可搭配乳房檢查,即使是男性也需要自我檢查。 頭頸部:惡性淋巴結腫大也和原發腫瘤位置息息相關,例如:口腔癌、舌癌、鼻咽癌的腫瘤,常常轉移至頸部的淋巴結,因此,如有發生口腔潰瘍許久不能癒合、容易流鼻血、張口困難等症狀,合併頸部淋巴結腫大時,就有可能是頭頸部的癌症合併淋巴轉移。 乳房及腋下:乳癌經常合併腋下淋巴結的轉移,因此在自我乳房檢查時,除了檢查雙側乳房外,雙側的腋下也應該一併仔細自我檢查。(推薦閱讀:預防乳癌從預約開始!20歲開始預約乳房檢查) 骨盆:腹骨盆腔的腫瘤如子宮頸癌、攝護腺癌,可能會轉移至鼠蹊部的淋巴結。 淋巴結腫大的診斷與治療 淋巴結腫大的病人大多數是因為良性的淋巴結增生所造成,所以不必過度擔心,交由醫師的專業檢查,多數患者均可獲得完善的診治,如有需求,可能需要配合長期的追蹤觀察變化,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當感染的情況復原,腫大的淋巴結就會恢復原樣,一般來說,小於兩公分的淋巴結,或會痛的淋巴結(較可能是感染所致),可能比較無害;不過,如果淋巴結伴隨以下狀況,建議盡速就醫: 持續變大或存在已超過兩週 沒有明顯的原因就出現腫大的淋巴結 伴隨有喉嚨痛、吞嚥困難或呼吸困難等 壓起來很硬或類似橡膠硬度,或不會移動 伴隨有持續發燒、夜間盜汗、體重莫名減輕等症狀 如何診斷淋巴結腫大? 醫師將視需要為患者安排血液檢查、超音波掃描、電腦斷層掃描,及活體組織切片,以協助確診。 超音波導引切片:通常用於淺層的淋巴結,可以利用超音波找到該淋巴結,進行切片。 電腦斷層導引下切片:通常適用於較深部的病灶,利用電腦斷層定位可疑的淋巴結,進行切片檢查。 外科手術切片:依病情的需要,可以請外科醫師直接進行手術,將整顆淋巴結取下進行檢查,如果電腦斷層或超音波仍無法取得檢體時,也會考慮以外科手術的方式取得檢體。 如何治療淋巴結腫大? 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通常會自己痊癒,治療淋巴結腫大的方式,會依上述三種不同成因有所不同。 以最常見的病菌感染來說,感染源清除後,淋巴結會自癒消腫,如有需要,患者可以使用一些止痛藥,如:乙醯胺酚(Paracetamol)或布洛芬(Ibuprofen)止痛,但請勿讓 16 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 若經診斷是由癌症造成的淋巴結腫大,就需以癌症治療為主,需要接受全身性化學治療,或其他的癌症治療方式。 一些民眾可以自己注意的保養或舒緩方式包括: 補充充足的水分 […]


健康症狀

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腫大的定義甲狀腺腫大(Goiter)是甲狀腺(Thyroid gland)異常腫大,它通常不是腫瘤,也不是癌症(Cancer)。雖然甲狀腺腫大一般都不會產生疼痛,但會導致咳嗽(Cough),吞嚥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甲狀腺腫大有多常見 甲狀腺腫大是很普遍的,尤其女性患病情形比男性多,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有甲狀腺腫。因此做好自我健康照護,降低風險因素,可以減少患有甲狀腺腫大的機會,也請進一步與醫師討論相關資訊。 甲狀腺腫大的症狀甲狀腺腫大常見的症狀有: 咳嗽 吞嚥困難。 呼吸困難 喉嚨感到緊繃 聲音嘶啞(Hoarseness) 當您刮鬍子或化妝時,可以清楚看到脖子下方有明顯腫脹 以上甲狀腺腫大的症狀並沒有全部列舉,如果對任何症狀有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您有上面列舉的徵兆或症狀,或其他任何問題,請就醫諮詢醫師。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與醫師仔細討論個人的狀況,才能找出最適合的醫療方法。 甲狀腺腫大的原因 碘(Iodine)攝取不足:碘是身體製造甲狀腺荷爾蒙的必要元素,主要存在於海水、沿海地區的土壤。當體內缺乏碘時,如果再吃進會抑制甲狀腺荷爾蒙分泌的食物,如高麗菜、綠花椰菜,白花椰菜,會使情況更糟。 格雷氏病(Graves’ disease,又稱突眼甲狀腺腫瘤):甲狀腺腫有時候是因為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荷爾蒙(Hyperthyroidism,又稱甲狀腺機能亢進)。格雷氏病是身體產生的抗體,會錯誤的攻擊甲狀腺,導成甲狀腺機能亢進,分泌過多甲狀腺素(Thyroxine)。這種甲狀腺受到過度刺激的情況,導致甲狀腺變得腫脹。(推薦閱讀:甲狀腺眼病變~原來凸眼的原因是這個) 橋本氏病(Hashimoto’s disease,又稱自體免疫性低甲狀腺功能症):甲狀腺腫也會因為甲狀腺功能不足、低下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Hypothyroidism)。跟格雷氏病的情況一樣,橋本氏病也是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order)。但與造成分泌過多甲狀腺荷爾蒙不同,橋本氏病導致甲狀腺分泌不足,進而傷害甲狀腺。當您體內甲狀腺荷爾蒙濃度不足時,腦下腺(Pituitary gland)會分泌更多的甲狀腺促進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刺激甲狀腺,造成甲狀腺腫大。 多結節性甲狀腺腫(Multinodular goiter):在您的甲狀腺兩側,會出現堅硬或充滿液體的腫塊,又稱為甲狀腺結節(Nodule),導致淋巴腺全面性腫大。 孤立甲狀腺結節:在您的甲狀腺的一側,會出現單一結節。大多數的結節都是良性的,不會造成癌症。 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比起良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是很少見的。甲狀腺癌在外觀上,一側的甲狀腺會出現腫大情形。(推薦閱讀:認識癌症) 懷孕:女性懷孕時會分泌的一種荷爾蒙,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可能會導致甲狀腺稍微變大。(看更多懷孕保養主題) 發炎:甲狀腺炎(Thyroiditis)是因為甲狀腺發炎,造成疼痛、腫脹;發炎可能會導致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或不足。 甲狀腺腫的風險因素有很多因素會導致甲狀腺腫大,如: 飲食中碘攝取不足:住在碘供應短缺地區,以及無法取得足夠碘的人們,是甲狀腺腫高風險群患者。(同場加映:食物是碘的最佳來源!腦部發育就靠它) 女性:由於女性比較容易罹患甲狀腺疾病,因此也比較容易患有甲狀腺腫。 年齡:隨著年齡增長,患有甲狀腺腫的機會也跟著增加。 遺傳:如果自己或家族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史,會提高患有甲狀腺腫的風險。 懷孕、更年期(Menopause):到目前為止發生的原因仍然無法明確知道,但女性懷孕期間、更年期階段,更容易面臨甲狀腺疾病的問題。 藥物:如果服用某些免疫抑制劑(Immunosuppressants),抗反轉錄病毒藥物(Antiretroviral),抗心律不整的心臟用藥胺碘酮(Amiodarone),治療精神病含鋰鹽(Lithium)的藥物,都會提高患有甲狀腺腫的風險。 接觸輻射:如果您曾經因為脖子、胸部接受過輻射治療,或是您曾暴露在有輻射、原子能環境,測試場所或曾經接觸過,您患有甲狀腺腫的風險會提高。 甲狀腺腫大的診斷與治療本文所提供資訊不能代替醫療建議,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如何診斷患有甲狀腺腫大 在例行身體檢查時,醫師會用手觸摸您的甲狀腺,或讓您吞嚥東西,以確認您是否有甲狀腺腫;有時候,醫師可能會發現有結節存在。要診斷甲狀腺腫的方法包括: 檢查荷爾蒙:血液檢查可以確認您甲狀腺、腦下腺分泌的荷爾蒙量。如果您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您的甲狀腺荷爾蒙濃度就會顯得不足;另一方面,由於您的腦下腺會刺激甲狀腺以分泌更多甲狀腺荷爾蒙,將導致您的甲狀腺促進激素變濃。甲狀腺機能亢進造成的甲狀腺腫,通常是因為血液中甲狀腺荷爾蒙濃度過高,甲狀腺促進激素濃度比正常情況低導致。 檢查抗體:有些甲狀腺腫的情況,是因為體內產生異常抗體;血液檢查可以確認這些抗體是否存在。 在脖子配戴環形轉換器:聲波在脖子振動、反射後,會傳輸到電腦,在螢幕上顯示影像。影像會呈現您甲狀腺的大小,以及甲狀腺是否有醫師無法用手觸摸到的結節。 甲狀腺掃描:要進行甲狀腺掃描,醫師會在您手肘的靜脈注射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 isotope),接著您會躺在床上,並讓頭儘量向後延伸,經由醫療專用的照像機拍攝後,您甲狀腺的影像會傳輸到電腦螢幕上。整個檢查過程的時間因人而異,取決於同位素何時可以到您的甲狀腺。甲狀腺掃描可以讓醫師了解您甲狀腺的本質、大小;不過與超音波檢查比較,甲狀腺掃描更具有侵入性、所需時間較久,費用也較高。 切片檢查:在超音波導引、定位下,醫師經由皮下穿刺您的甲狀腺,抽取組織或體液樣本,進行針吸式活組織檢驗(Aspiration biopsy)。 如何治療甲狀腺腫大 治療甲狀腺腫取決於甲狀腺腫大小、您的徵兆與症狀,以及基本原因。您的醫師可能會建議您: 如果您的甲狀腺腫不大,而且沒有造成任何問題,此外,您的甲狀腺功能也正常,那您的醫師可能建議您,再多觀察。 如果您患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症,以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左甲狀腺素鈉(Levothroid)、左旋甲狀腺素鈉(Synthroid)取代甲狀腺荷爾蒙的方法,可以改善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並減緩腦下腺釋放刺激甲狀腺荷爾蒙的速度,進而讓甲狀腺腫變小。如果是甲狀腺發炎,您的醫師可能會建議您,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皮質類固醇藥物,以治療發炎情況。如果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情形,您可能需要服用藥物,讓荷爾蒙濃度回復正常。 如果您甲狀腺腫過大,造成不舒服或呼吸、吞嚥困難,或是某些情況下,甲狀腺腫的結節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醫師會建議您進行全部或部分甲狀腺切除術 (Thyroidectomy)。您在手術後,可能需要服用左旋甲狀腺素。 服用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可以治療甲狀腺亢進;放射性碘是用口服方式,經由血液到達甲狀腺後,破壞甲狀腺細胞。放射性碘的治療會讓甲狀腺腫變小,但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服用合成的甲狀腺荷爾蒙左旋甲狀腺素,以取代體內缺乏的荷爾蒙是必要的,而且需終身服用。 (同場加映: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腫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能夠有效幫助您減少患有甲狀腺腫的機會: 攝取足夠的碘:為了確保攝取足夠的碘,請您食用碘化鹽,吃海鮮或海藻;值得注意的是,壽司是海藻很好的來源,您可以每星期食用兩次。蝦子、貝類與甲殼類更是富含碘的食物。如果您住在海岸線,當地種植生產的水果、蔬菜,以及當地的牛生產的牛奶、優格,也都含有碘。每人每天需要攝取150微克(mg)的碘,大約比半小匙碘化鹽的量稍微少一點點。對懷孕、正在餵哺母乳的女性,嬰兒與兒童而言,攝取足夠的碘是很重要的。(推薦閱讀:食物是碘的最佳來源!腦部發育就靠它) 減少攝取過多的碘:雖然不常見,但攝取過多的碘,有時會導致甲狀腺腫。如果是因為碘攝取過多造成問題,請避免食用碘含量高的鹽、貝類與甲殼類、海藻,以及添加碘的補充劑。


健康症狀

斜頸症

斜頸症的定義斜頸症(Torticollis)是指患者有平滑肌攣縮的現象,導致頸部異常歪斜、頭部偏向一邊的症狀。而斜頸肌張力障礙患者的主要症狀,最常見的是痙攣性斜頸。斜頸症發生的原因仍然不清楚,有可能是在頭部受傷後發生;未經治療的斜頸症並不會造成生命危害,也不會減少存活壽命,但有可能發生慢性疼痛、頸椎脊椎側彎(Cervical spine curvature)等併發症。 斜頸症有多常見 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斜頸症,即使是新生兒也不例外;斜頸症好發於中年族群,其中女性患者多於男性。   斜頸症的症狀斜頸症初期症狀包含痙攣,每當痙攣發生(Seizures)時,因為頸部肌肉會不自覺收縮,因而導致頸部及頭部姿勢異常。這些痙攣會拉扯頭、頸部傾向任何方向;前向斜頸症(Anterocollis)就是頸部往前傾、後向斜頸症(Retrocollis)即頸部往後屈、側向斜頸(Laterocollis)是頸部側向兩邊肩膀。 頸部肌肉痙攣或神經受到擠壓可能會導致極度的疼痛,您也會感覺到頸部肌肉緊繃,來自手臂的疼痛可能導致吞嚥困難,頸部骨骼神經受到斜頸姿勢的拉扯可能使頸部肌肉攣縮造成頭痛。雖然斜頸症不會致命,但痙攣以及頸部異常的姿勢卻可能帶給患者憂鬱的情緒。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斜頸症可能帶來慢性疼痛及頸椎脊椎側彎,若您有斜頸症的徵兆或症狀,請速就醫。若您有以上症狀或相關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就醫以求得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斜頸症的原因確切造成斜頸症的原因不明,但一般認為斜頸的原因是由於腦部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功能缺陷,而導致肌肉發出傳導訊號有誤;頭頸部受傷後也可能突然造成外傷後斜頸症,有時斜頸症狀卻是在事故發生後數個月才出現。   斜頸症的風險因素造成斜頸症的風險因素很多,例如: 家族遺傳 藥物副作用 頸部受傷   斜頸症的診斷與治療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如何診斷斜頸症 醫師會依據您的病史及X光檢查來進行診療,藉著X光片及身體動作的分析也能協助確診;此外,您的醫師可能會建議您也會診神經內科及骨科醫師。 如何治療斜頸症 多元治療可以降低或消除肌肉痙攣及疼痛,如物理治療(Physiotherapy)、頸圈、應力控制和生物反饋儀器等都有幫助,藥物能緩解肌肉痙攣,並且幫助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最有效的療法是注射少量的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直接影響肌肉細胞;肉毒桿菌毒素會阻斷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的合成來避免肌肉痙攣,藥效可持續數月,然後再另施打肉毒桿菌毒素 。若原本有效的治療治療無效,患者應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斜頸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照護可以協助您治療斜頸症: 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即使症狀改善,在未諮詢醫師同意前請勿擅自停藥。 若您發生頸部疼痛或痙攣頻率增加,請聯繫您的醫師。 有憂鬱症狀(Depression)時請就醫。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健康症狀

川崎氏症

川崎氏症的定義川崎氏症或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awasaki syndrome),又被稱為黏膜皮膚淋巴結症候群(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是一種影響範圍擴及血管、皮膚、口腔黏膜、鼻子和喉嚨的疾病。 川崎氏症有多常見? 在東亞包含日本、韓國、台灣發生川崎氏症的個案,是其他地區的10~20倍,大多數的病患年齡在5歲以下,發病平均年齡約2歲,男性發病比例高於女性2倍。 川崎氏症的症狀川崎氏症的症狀是階段性出現的,初期徵兆與症狀如下: 高燒超過39oC連續5天。 雙眼眼白充血(結膜炎,Conjunctivitis),但無分泌物。 身軀或生殖器區域出現紅疹。 嘴唇發紅乾裂及舌頭紅腫(草莓舌,Strawberry tongue)。 手掌及腳掌的皮膚紅腫。 頸部或其他部位淋巴結腫脹。 進入第2階段的川崎氏症的症狀包括: 手腳脫皮,特別是指尖、腳趾會有大片皮膚脫落。 關節疼痛。 肚子痛、腹瀉、嘔吐。 進入第3階段的川崎氏症時,症狀會逐漸消退,除非有其他併發症發生;在緊急階段前的發病期間,患者可能會長達8週無明顯症狀。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您有以上症狀或相關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就醫以求得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川崎氏症的原因目前專家尚未查出川崎氏症的致病原因,但確定的是該病並不會傳染,並好發於冬末初春。 川崎氏症的風險因素符合以下風險因素者,罹患川崎氏症的機率較高: 5歲以下兒童是川崎氏症的高危險群。 男童患病機率高於女童。 亞裔兒童,如:日本、韓國小孩,罹患川崎氏症的機率較高。 川崎氏症的診斷與治療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川崎氏症如何確診? 由於目前川崎氏症尚無有效的檢測方式,因此較難被確診,醫師可以依據以下2項症狀來確診該病: 發燒持續5天以上。 前述症狀出現其中5項。 若孩子出現疑似症狀,也可以透過常規實驗室檢測來確診: 尿液檢查 血液檢查 川崎氏症如何治療? 住院期間治療川崎氏症的療法有: 注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medicine,IVIG),以抑制血管中的發炎現象。 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緩解疼痛、發燒及降低血栓的發生率。患者出院後,也能持續使用阿斯匹靈療法。但為避免發生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 請勿在未徵詢醫師同意前,給孩子服用阿斯匹靈。若您的孩子因可能被傳染或已感染水痘(Chickenpox)或流感(Influenza),也請於服用阿斯匹靈前,告知醫師。 川崎氏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罹患此病的孩子,可能會出現疲態或煩躁不安感,並且皮膚可能會長達1個多月都很乾燥。請讓孩子多休息,勿過度疲勞,並可在手指、腳趾塗抹乳液保濕。若川崎氏症已引起心臟方面的併發症,那您的孩子可能會需要更多治療及預防照護。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健康症狀

肋膜積水

肋膜積水的定義什麼是肋膜積水 肋膜積水(Pleural effusion)是指過多的液體,不正常累積在肺臟、胸腔之間。肺臟外面有2層由肌肉組織構成的肋膜保護;呼吸時,胸腔會擴大、收縮,進行調和緩解。2層肋膜與胸腔間,還有1個肋膜腔,平常儲存大約5~20毫升(ml)肋膜液,作為潤滑與緩衝功用,以避免肺臟因磨損而受傷。當肋膜腔裡的液體超過正常值,便是肋膜積水。肋膜積水過多會對肺臟產生壓力,導致呼吸困難。 肋膜積水有多常見 做好風險因素管理,能有效降低患有肋膜積水的機會,請與您的醫師詳細討論進一步細節。 肋膜積水的症狀肋膜積水有哪些症狀 您可能會覺得胸部有點疼痛,不過肋膜積水通常是不會造成疼痛感。肋膜積水常見的症狀有: 乾咳 發燒 躺下來的時候,呼吸困難 胸部疼痛 呼吸短促 因為胸腔裡過多液體累積,您的身體可能會出現其他症狀。有些肋膜積水的症狀並沒有列舉出來,如果您對任何症狀感到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您有上面列舉的徵兆或症狀,或其他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與醫師仔細討論您的情形,才能找出最適合您的醫療方法。 肋膜積水的原因肋膜積水是因為肺臟發炎或感染造成的,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肋膜積水,如: 肺臟感染(肺炎Pneumonia)、結核病(Tuberculosis)、癌症,都可能會導致肺臟、肋膜發炎 鬱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肝硬化(Cirrhosis),肝臟功能極差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肺動脈阻塞 嚴重腎臟病會影響腎臟排除多餘水分的能力,多餘水分會造成水腫 狼瘡(Lupus)與其他自體免疫(Autoimmune)疾病 因為癌症接受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開心手術後的患者,都可能會導致肋膜積水。 肋膜積水的風險因素有很多因素會導致肋膜積水,如: 患有上面提到的疾病 接受癌症治療、或服用藥物,會影響身體留住水分的情況 肋膜積水的診斷與治療上面所提供的資訊並不能做為專業醫師囑咐的替代品。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肋膜積水如何診斷 要診斷是否患有肋膜積水,要做身體檢查。您的醫師會用聽診器聽您的肺部,或對胸部進行輕輕敲打(叩診 Percussion)。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檢查方法,可以讓醫師知道您的肺臟裡,累積多少液體。 胸腔積液分析檢查或胸腔穿刺術(Thoracentesis,又稱為肋膜液穿刺放液術),是用一支小型的針插入側膜(Pleural membrane)抽取積液。經過檢查後,可以確認累積的液體是感染或其他原因造成。積液樣本同時也會進行癌細胞、蛋白質濃度檢測。 肋膜積水如何治療 肋膜積水的治療方法包括治療導致積水的基本原因,以及減緩患者症狀造成的不適。根據導致積水的情況而定,治療方法會有所不同。如果積水是因為感染導致,會給患者服用抗生素。利尿劑(Diuretics)則是用來讓肋膜積水慢慢消退。 肋膜積水的積水情況通常不需要加以治療,如果造成積水的基本原因治療後痊癒,積水就會消退。如果積水造成很不舒服情況,您的醫師會用吸取肋膜積水方式,在局部麻醉後,利用小穿刺針插入肋膜腔,引流肋膜積水,並讓積水引流完畢。 其他緩解積水的治療方法: 在您的肋膜附近區域注射一種特殊液體,造成發炎現象,這種作法有助於預防積水累積。常用會引起肋膜硬化(Sclerosing)的化學藥物有:四環素(Tetracycline)、史特利塔(Sterile talc,一種醫療級的滑石粉)、博萊黴素(Bleomycin)。當癌症造成積水重複發生時,醫師會採取肋膜沾黏術(Pleurodesis)進行治療。肋膜沾黏術是使用化學藥物,注射到肋膜裡,讓肋膜的細胞因藥物刺激,產生沾黏作用,進而使肋膜積水量減少,並避免反覆肋膜積水。 將固定的引流裝置留在身上,當有積水時,會自行引流排出體外。 採取手術方式,在體內植入分流裝置(類似內部引流裝置),讓積水可以從胸腔流到胃部(腹部)。 用手術移除肋膜。有些患者因為癌症導致積水,無法採用其他治療方法時,可以選擇這個方法。 肋膜積水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能夠有效幫助您減少患有肋膜積水的風險: 避免飲用酒精性飲料,服用非法藥物。 如果您目前正接受癌症治療,請諮詢您的醫師,以了解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照護。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以找到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健康症狀

陰道、會陰白色念珠菌感染

陰道念珠菌感染的定義 陰道念珠菌感染(Candidiasis),又稱陰道酵母菌感染(Yeast infection),是一個常見的女性問題。通常健康的陰道裡面都會存在著細菌和念珠菌(念珠菌是酵母菌的一種),當數量失衡,酵母菌過多,就會造成下體嚴重搔癢、腫脹和敏感。雖然念珠菌可以透過性交傳染,但就算沒有性行為,也可能感染,因此不算是性病。而念珠菌感染容易復發,所以感染過念珠菌的人,通常會很容易再度感染。 陰道念珠菌感染有多常見 陰道念珠菌感染十分常見,但可透過控制風險因素減少感染的機率,可諮詢醫師以取得更多資訊。 陰道念珠菌感染的症狀 常見的陰道念珠菌感染症狀包括: 下體搔癢 陰道口周圍組織腫脹 性交和排尿時有灼熱或疼痛感(類似泌尿道感染症狀) 陰道周圍發紅 陰道發痛 陰道口附近皮膚起疹 陰道出現灰白、結塊的分泌物,類似乳酪狀。有時也會出現水水的分泌物。 症狀的嚴重程度會取決於感染是否需要治療,此外,以上可能並未列出所有症狀,若有疑慮請諮詢醫師。(同場加映:陰道炎原因多!病菌感染或過度清潔) 陰道念珠菌感染的原因 念珠菌是一種會自然存在於陰道中的微生物,數量會受到同樣存在於陰道中的乳酸桿菌相互制衡。而當念珠菌不受控、過度生長,就會造成感染。 大部分的念珠菌感染,都是由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菌種造成。不過這種菌引發的感染通常很容易治療,所以如果已經接受治療卻不見症狀改善,那很可能不是被白色念珠菌感染,可以進行檢測了解是哪種念珠菌在作祟。(同場加映:異味搔癢像起司…陰道分泌物感染預防) 陰道念珠菌感染的風險因素 增加陰道念珠菌感染的風險因素很多,如下: 壓力 懷孕 睡眠不足 免疫力低下 經期來臨前荷爾蒙失調 飲食不健康,例如嗜吃甜食 未妥善治療的糖尿病(Diabetes) 抗生素,因為會降低陰道中乳酸桿菌等其他好菌的數量。   陰道念珠菌感染的診斷和治療 如何診斷陰道念珠菌感染 陰道念珠菌感染很容易診斷,醫師會先詢問患者的健康史,例如過去是否有感染念珠菌或性病的經歷。之後,醫師會進行骨盆檢查,看陰道內壁、子宮頸或周圍組織哪裡有感染跡象,並將採集到的樣本送到實驗室檢驗。通常只有感染頻繁或遲遲無法治癒的女性,會需要採樣送檢。(同場加映: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不一定等於罹癌) 如何治療陰道念珠菌感染 每次的念珠菌感染可能都有所不同,所以醫師會依個別狀況和嚴重程度建議治療方案。 感染情況單純的治療 醫師通常會開立 1~3 天的處方或非處方軟膏、塞劑或藥錠等藥物,常見的藥品有:布妥克那挫(Butoconazole)、邁可那挫(Miconazole)、硝酸咪康唑(Monista)、特康那唑(Terconazole)、氟康唑(Fluconazole)。 輕微感染的患者,可以自行購買處方籤治療,或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開始用藥治療後,別忘了回診讓醫師檢查藥物是否有效。要是服藥兩個月後病情都不見改善,就務必就醫。 感染情況複雜的治療 若符合以下症狀,則代表感染情況複雜: 懷孕中 一年終感染陰道念珠菌超過四次 被白色念珠菌以外的念珠菌感染 嚴重紅腫、搔癢,並造成陰道表面組織破皮 免疫力因服藥而變弱,或身患未受控的糖尿病 有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HIV,又稱愛滋病毒) 感染情況複雜的治療方式有: 長期口服抗黴菌藥物 使用 2~3 劑氟康唑 連續六週,每週固定使用氟康唑一次 連續使用治療用的軟膏、塞劑或其他藥物 14 天 如果念珠菌感染不斷復發,建議請性伴侶檢查是否也有念珠菌感染。若懷疑伴侶間有人感染念珠菌,請在性行為時全程使用保險套。(推薦閱讀:清潔方向要正確!4叮嚀照護陰道健康) 陰道念珠菌感染的生活調整 以下生活調整可能有助於改善陰道念珠菌感染。 生活調整 保持飲食均衡 用熱水洗內褲 不要灌洗陰道(推薦閱讀:清潔妹妹別過度!陰道灌洗恐發炎感染) 吃優格或乳酸桿菌補充劑 不要泡熱水或用過熱的水沖澡 不要穿著溼的衣褲太久,例如泳衣 避免穿過緊的褲子、內褲、褲襪等物 穿用材質天然的內褲或褲、裙,如絲、棉、亞麻 經常更換棉條、衛生棉等生理用品,並不要使用有添加芳香劑的產品


健康症狀

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的定義 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又稱為酸性麥芽糖酵素缺乏症(Acid maltase deficiency,AMD),或肝醣儲積症第二型(Type 2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主要是因為患者身體無法製造分解肝醣(Glycogen )的蛋白質(肝醣為身體能量來源),以及體內缺乏分解多餘肝醣的酵素(酸性ɑ-葡萄糖苷酶,Acid alpha-glucosidase,GAA),導致肝醣不斷在體內堆積,進而傷害肌肉等器官功能,如肝臟與心臟,造成肌肉無力和呼吸困難。 龐貝氏症有多常見? 雖然任何人都可能患有龐貝氏症,但較常發生於非裔和亞裔人士。做好風險管理能有效降低罹患龐貝氏症的機率,請與醫師詳細討論進一步的細節。 龐貝氏症的症狀 每個人的症狀出現時間和嚴重程度都不同,剛出生幾個月~1歲大的嬰兒,若患有早發或嬰兒型龐貝氏症,會有以下症狀: 進食困難,使體重無法增加。 頭部、頸部控制困難。 會翻身、坐直的時間點,比一般嬰兒晚。 呼吸方面有問題,或肺部有感染。 心臟腫大、心臟肥厚,或心臟有缺陷。 肝臟腫大 舌頭腫大 如果在年紀較長時才出現症狀,如60多歲時,則稱為晚發性龐貝氏症。這類型的症狀發生較為緩慢,而且通常不會影響心臟,可能的症狀有: 雙腿、軀幹以及手臂感到虛弱無力。 呼吸短促,運動時有很大的困難,或有肺部感染。 舌頭腫大,導致咀嚼、吞嚥困難。 睡覺時有困難呼吸 脊椎大幅彎曲 肝臟腫大 關節僵硬 有些龐貝氏症的症狀並沒有列舉出來,如果您對任何症狀有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或有其他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與醫師仔細討論,才能找出最適合的醫療方案。 龐貝氏症的原因 龐貝氏症是經由父母遺傳而來的,是種自體隱性遺傳。自體是指染色體上有有缺陷的基因;隱性則是指要有此疾病,人體必須分別遺傳到來自雙親的2個不正常基因。所以如果您只遺傳道1個不正常基因,您並不會出現龐貝氏症的症狀。 龐貝氏症的風險因素 請諮詢醫師,以取得更多資訊。 龐貝氏症的診斷與治療 上述資訊並不能用於替代專業醫療建議,進一步的資訊請諮詢醫師。 龐貝氏症如何診斷? 龐貝氏症的很多症狀,都與其他疾病類似。為了釐清實際病情,醫師可能會詢問患者下列問題: 是否經常感到虛弱、容易跌倒,或走路、跑步、爬樓梯、站立時有困難? 是否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尤其是晚上或躺下來的時候? 早上時是否會感覺頭痛? 一天當中,是否經常覺得很疲憊? 還小的時候有什麼健康問題? 家人是否曾經有過,或現在有這些不舒服的症狀? 根據上述答案和現有症狀,患者可能需要做一些檢查,以排除是其他疾病的可能,例如: 檢查肌肉樣本,以了解患者體內有多少肝醣含量。 檢查血液樣本,以了解患者的壞蛋白質在體內運作情況。 找出導致龐貝氏症的基因問題。 要確定嬰兒罹患龐貝氏症,需要花大約3個月時間。如果要診斷兒童、成年則可能要7~9年的時間。當醫師確診患有龐貝氏症後,最好對患者的其他每個家庭成員,也進行基因檢測。 龐貝氏症如何治療? 及早治療,尤其是嬰兒,是讓身體免於受損的重要關鍵。為了有效幫助身體處理肝醣,可以用注射的方式,使用以下2種可以取代體內蛋白質缺乏的藥物,也就是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 透過基因工程方式製造的GAA酵素(Alglucosidase alfa,商品名:Myozyme),患者需每月定期注射2次。 Alglucosidase alfa,商品名:Lumizyme,用於治療8歲以上兒童晚發型龐貝氏症的治療。 龐貝氏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患有龐貝氏症的生活會很辛苦許多,特別是在患病後,因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能會有所改變。患者和家人可能需要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幫助解決一些困難。 此外,病友支持團體除了互相給予支持,同時也能找到傾聽的對像,並能得到團體的幫助。例如當患者吃東西有困難,病友可能會分享一些方法,像是將食物勾芡、煮軟,幫助吞嚥。為了確保患者有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有時可能會需要用鼻胃管進食。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諮詢醫師,以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健康症狀

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風暴的定義 什麼是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風暴(Thyroid storm)是具有生命威脅的病況,與未妥善治療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有關。甲狀腺風暴發作時,患者心跳速度、血壓和體溫會飆升至高危險的數值。要是沒有立刻積極治療,甲狀腺風暴常會致命。 甲狀腺是在頸部中下方的蝴蝶狀小型腺體,會產生體內2種不可或缺的甲狀腺素: 三碘甲狀腺素(Triiodothyronine,也稱T3) 以及四碘甲狀腺素(Thyroxine ,也稱T4)。這些激素會控制體內所有細胞的運作速率(也就是新陳代謝)。若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表示甲狀腺這2種激素分泌過量,導致體內細胞運作過快。例如呼吸和心跳速率會比正常情況快。甚至連講話速度都會比平常快。 甲狀腺風暴有多常見 甲狀腺風暴並不常見。只有1~2%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會演變成甲狀腺風暴。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甲狀腺風暴的症狀 甲狀腺風暴有哪些症狀 常見的甲狀腺風暴症狀有: 非常容易受到刺激且易怒 高收縮壓、低舒張壓,且心跳快 噁心、嘔吐或腹瀉 體溫非常高 休克 困惑 嗜睡 皮膚或眼睛發黃。 出現心衰竭的症狀,例如呼吸問題或覺得非常累。 甲狀腺風暴可能會導致昏迷、心衰竭或死亡。可能有些症狀未列出。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任何上述徵兆或症狀,亦或是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各有不同。最好與醫師討論最佳治療方式。 甲狀腺風暴的原因 甲狀腺機能亢進若沒有接受合適的治療,便可能會演變成甲狀腺風暴。若是甲狀腺極度過量分泌T3和T4這2種激素,即是甲狀腺風暴。並非所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都會發展為甲狀腺風暴。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包括: 幾乎沒有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 沒有治療過度活躍的甲狀腺。 發生與甲狀腺機能亢進有關的感染。 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若曾發生下列事項,很容易演變出甲狀腺風暴: 創傷 手術 嚴重情緒困擾 中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DKA) 充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甲狀腺風暴的風險因素 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甲狀腺風暴的診斷與治療 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作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更進一步的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甲狀腺風暴如何診斷 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若出現任何甲狀腺風暴的症狀,一般要立即送至急診。若懷疑自己或他人有甲狀腺風暴的症狀要立刻打119叫救護車。有甲狀腺風暴的人通常會出現心跳加速且伴隨血壓升高的現象(收縮壓升高)。 醫師會透過血液檢查測量您的甲狀腺素。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簡稱TSH) 在甲狀腺機能亢進及甲狀腺風暴發作時濃度會偏低。根據美國臨床化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Chemistry, AACC),正常的甲狀腺刺激素應該介於0.4到4毫國際單位/公升 (mIU/L)之間。甲狀腺風暴患者T3和T4濃度會高於一般人 甲狀腺風暴如何治療 甲狀腺風暴發作突然,會影響全身系統。一旦懷疑有甲狀腺風暴應該要立即接受治療,不該等到檢驗結果出來才開始治療。醫師會使用如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也稱PTU)或甲巰咪唑(Methimazole,平鉀錠Tapazole) 等抗甲狀腺劑(Antithyroid)來減少甲狀腺素分泌。 甲狀腺機能亢進會需要持續治療。可能會使用放射性碘來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不過放射性碘會破壞甲狀腺;或是使用藥物來暫時抑制甲狀腺的功能。懷孕婦女不能使用放射性碘來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因為這種藥物會傷害到胎兒。這種情況下就要透過手術移除甲狀腺。 應該避免只用碘劑來取代藥物治療,因為可能會使情況惡化。若甲狀腺被放射性碘破壞或需要手術移除,未來將終身需要使用合成甲狀腺素。 甲狀腺風暴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預防甲狀腺風暴最有效的方式是隨時注意甲狀腺健康狀況。按時吃藥。定期與醫師約診,依照需要追蹤血檢狀況。若有任何問題請與醫師討論,了解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健康症狀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的基本概念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是荷爾蒙方面的疾病,起因於體內荷爾蒙分泌過多,造成頭、臉、手與腳的皮膚和骨骼長得比身體還快。然而身體的改變過程緩慢,患者可能會經過很多年依然沒發現自己患有此病,但如果不治療,肢端肥大症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 肢端肥大症有多常見? 肢端肥大症是很罕見的,通常發生於中年人,且男女皆會。成長中的小孩,如果體內有過多的生長激素,也會導致類似的情況,稱為巨人症(Gigantism)。請諮詢醫師,以了解進一步資訊。 肢端肥大症的症狀肢端肥大症常見的症狀是,手、腳、頭與臉的骨骼,與身體相比,顯得特別大。此外,肢端肥大症也會有其他症狀,如下: 頭痛 視力變差 關節炎(Arthritis) 手指麻木、有刺痛感 高血壓(Hypertension) 月經週期改變 男性陽痿 牙齦間縫隙過大 睡覺時會打呼 聲音變低沉 有些肢端肥大症的症狀並沒有列舉出來,如果對任何症狀感到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有下列症狀,請立即與醫師連絡,或前往醫院: 四肢腫脹、肌肉無力,或肌肉麻痺。 跟過去相比,嘴唇、鼻子、舌頭開始變大,且顯得腫脹。 牙根間的距離,比一般牙齒間的距離大。 感到視覺異常、嚴重頭痛、麻木、神經痛、胸痛,並出現其他併發症。 肢端肥大症的原因肢端肥大症,是因為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分泌過多生長激素(成長荷爾蒙)而造成的。腦下垂體會分泌幾種控制身體成長、發育、生殖和代謝的重要荷爾蒙;成長荷爾蒙對控制身體的生長而言是很重要的,如果體內成長荷爾蒙過多,會導致手、腳、頭與臉的骨骼比身體大很多。造成體內成長荷爾蒙過多的原因,可能是腦下垂體有腫瘤,或胰臟、肺臟、腦部的某一部分有腫瘤。 肢端肥大症的風險因素增加肢端肥大症的風險因素有: 有腦下垂體的疾病史,如腦下垂體有腫瘤,或有腦垂腺低能症(Hypopituitarism)。 如果體內生長素釋素(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分泌過多,會造成異位性生長素釋素分泌瘤,如支氣管類癌瘤、胰島細胞腫瘤、肺小細胞癌、腎上腺腺瘤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腫瘤的惡性程度較高。 肢端肥大症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不能用於替代專業醫療建議,若有問題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肢端肥大症? 診斷肢體、四肢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而言,醫師會檢查患者的身體,並且做血液檢查,以確認體內生長激素的濃度。 肢端肥大症如何治療? 通常醫師會採取幾種方法,讓治療過程快而有效。肢端肥大症需要長期治療,手術後患者大多都能成功治癒,但患者體內荷爾蒙濃度可能無法回復正常,因此手術後,需要固定服藥,讓荷爾蒙濃度能維持平衡。治療肢端肥大症的方法包括: 腦下垂體的疾病若較早診斷、發現,治療方法是減少體內生長激素產生,建議去看專長為治療荷爾蒙問題的內分泌科醫師。 透過手術,將腦下垂體腫瘤移除。手術方法有經嘴唇、上顎骨的微創手術,以及經鼻腔的顯微鏡手術2種,都不會留下任何疤痕或傷口。 以放射線治療移除腫瘤 肢端肥大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方法將有助於應對肢端肥大症: 確實嚴格遵守醫師處方藥的服用方式,並在治療過程中完全配合。如果藥物有時會導致噁心、頭暈的副作用,有時候又沒有這些感覺,請與醫師連絡。 根據醫師囑咐定期回診,以讓醫師檢查您的血壓、血糖,與心血管健康狀況,以確認沒有併發症。 有些症狀治療後並不會瞬間消失,治療過程需要患者與身邊重要的人一起投入時間和耐心,以慢慢克服疾病。 如果有其他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法。


健康症狀

血腫

血腫的定義什麼是血腫? 血腫(Hematoma)是因為血管壁受損傷所引起的內出血,會使血液從血管滲出,並進入周圍的組織中。任何類型的血管受傷,都有可能造成血腫,如動脈、靜脈或微血管。血腫時,血液有可能已凝結、正在凝結,或仍在持續出血擴散中。血腫可能發生在頭部、耳朵、鼻腔、肝臟、脾臟和腎臟等器官中,或小腸與結腸壁內。 血腫有多常見? 血腫十分常見,請與醫師討論,以獲取更多資訊。 血腫的症狀血腫會引起刺激和發炎,其症狀取決於血腫的位置以及大小。下列為血腫可能出現的症狀,不過並沒有全部列出,如果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血腫引起的常見症狀包括: 發紅 壓痛 發熱 疼痛 腫脹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擴大,例如擴散至腦部或硬膜外血腫,就需要及時治療,尤其是會影響神經系統疾病的情況。不過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血腫的原因血腫通常是由創傷引起的,如交通事故,也有可能因咳嗽或其他原因造成。而含阿斯匹靈(Aspirin)、華法林(Warfarin)、氯吡格雷(Clopidogrel)和雙嘧達莫(Dipyridamole)在內的抗凝血藥物,則可能減少血液中血小板的數量,並擴大出血、惡化血腫,或引發感染。其他可能導致血腫的情況包括: 患有自體免疫疾病 手指感染 僵直性脊椎炎(Sciatica) 甲黴菌病(Onychomycosis) 受傷使耳朵軟骨結構出血 鼻部受傷使鼻中隔出血 腹部內部出血,並可能會危及生命 骨頭挫傷或骨折 間隔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一種罕見併發症 懷孕的女性會有約25%的機率,因為絨毛膜下出血導致血腫 血腫的風險因素目前沒有相關資訊,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血腫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血腫? 血腫的檢查包括身體檢查以及病史的檢視,通常沒有專門的血液檢查。但根據情況的不同,包括血液常規檢查(Complete blood count,CBC,又稱全套血液計數)、凝血檢測、化學和代謝檢測,以及肝臟檢測,幫助醫師評估血腫患者是否有任何潛在疾病。 此外,如果懷疑頭部或腹腔內有血腫,如腹部、肝臟、脾臟、腹膜及腹膜後方,可以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或核磁共振造影(MRI);這兩種為後者較準確。 如何治療血腫? 血腫的治療取決於它的位置、受影響的身體部位,以及出現的症狀。例如,頭部受傷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以保存腦組織。如果患者穩定,則可以進行觀察,但如果出現休克,則可能需要進行一些外科手術。 改善血腫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血腫: 休息。 冰敷:每天20分鐘,每天4~8次。 加壓:可使用彈性繃帶來加壓患部。 抬高:建議將患部抬到高於心髒的位置。 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生以了解最佳解決方案。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