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精神病的定義?認識精神病疾患(上)

精神病疾患(Psychotic Disorder)或稱精神病,指個人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導致適應生活的能力發生障礙,患者也可能脫離現實,分不清楚現實和幻覺。 精神病疾患是長久以來最受汙名化和歧視的心理疾病,加上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媒體的報導以「恐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異常」這樣嚴重且偏頗的用詞,加深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恐懼,除了對精神病患的歧視,也造成許多人因為不願背上「精神病」的罪名而拒絕就醫。但是,多數人對於精神病的恐懼,其實有一部分是來自對疾病的不了解。 《Hello醫師》為你介紹精神病疾患的定義、成因、症狀與治療方式,以及帶您認識何謂思覺失調症。 精神病疾患定義 國內精神衛生法給予精神疾病的定義為:指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致其適應生活之功能發生障礙,需給予醫療及照顧之疾病;其範圍包括精神病、精神官能症、酒癮、藥癮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精神疾病,但不包括反社會人格違常者。 精神疾病的症狀表現繁多,一般而言可藉由以下5個層面評估是否罹患精神疾病: (總是打不起精神?認識「行屍症候群」:精神萎靡恐自殘!行屍症候群3個真相)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 精神障礙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舊稱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腦內不同區域的腦神經功能失調,產生出思想和感知錯亂,並衍生出語言和行為的異常及情緒的顯著轉變。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資料顯示出思覺失調症的成因為何,不過醫學界相信,基因、腦內物質(多巴胺和穀氨酸能)和環境等,都有可能造成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分成正性和負性,正性症狀包含妄想、幻覺、解構語言、行為紊亂等;負性則包含對周遭事物不關心、與人相處不自在、無法專心、沒有任何感覺、想法或動力等。 思覺失調症需要接受長期治療,包含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有時甚至需要住院,其中以藥物治療作為基礎,多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藥(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簡稱 SGAs)為主。(想過找醫生談談嗎?認識談話治療:傾聽與表達:談話治療的 5 種心理療法) 情感性思覺失調症 情感性思覺失調症(Schizoaffective disorder),包含了一部分思覺失調症的症狀,例如妄想和幻覺,但同時又有情感疾患(Mood Disorder)的症狀,如重鬱或狂躁。也因此,情感性思覺失調症又分成兩種型態: 雙極型(Bipolar type):狂躁症(Mania)會偶爾發作,但大部分是重鬱時期。 重鬱型(Depressive type):只包含偶爾發作的重鬱時期。 不過,在 DSM-5 中有提到,躁狂發作或重鬱發作,必須曾經與思覺失調症的特徵症狀同時出現,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必須曾經單獨自出現至少兩週,並且全部罹病時期,必須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有明顯的情感發作,符合以上條件才會判定是情感性精神分裂疾患,否則還是歸類在思覺失調症底下。此外,情感性思覺失調症還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說話顛三倒四,失去溝通、說話的能力。 不尋常或奇怪的行為舉止。 有些憂鬱症(Depression)的症狀,例如感到空虛、傷心,或覺得自己沒用。 狂躁發作的期間,會因為體力、精神太好而好幾天不睡覺,行為也失常或逾矩。 工作、學業和社交功能失常。 自我的生活管理有困難,包含個人整潔或是儀容打扮。 患有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多半需搭配藥物、心理治療和技能訓練,三管齊下才能更有效治療,不過因為症狀不同、嚴重程度也不一,治療方式當然也不同,如果藥物和心理治療沒有顯著效果,有的醫師可能會採用電痙攣療法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 ECT)等物理治療的方式治療。 類思覺失調症 類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是一種短期的思覺失調症,發作期約長達1~6左右。根據APA的資料,類思覺失調症多半在18~24歲時發作,男女發作的機率各為一半,不過約有1/3的患者會發展成思覺失調症,也有一些患者發展出憂鬱症,所以罹患類思覺失調症自殺的風險也高。 類思覺失調症會扭曲患者的思考、行為、情感表達和現實感知,也可能會出現妄想、幻覺、解構語言、混亂或緊張的行為和負性症狀等類似思覺失調症的症狀。目前較適合治療類思覺失調症的方法多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藥(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簡稱 SGAs)為主。 (本篇文章還未結束唷!繼續閱讀  「精神病有哪些種類?壓力也會導致精神病?認識精神病疾患(中)」)


心理健康

認識精神病疾患(下):妄想症與晚發性妄想症

在上一篇「精神病有幾種?壓力也會導致精神病?認識精神病疾患(中)」,我們談到短期精神病疾患與其他因素所致的精神病疾患。 本文則將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以下簡稱 DSM-5),繼續為你介紹妄想症及晚發性妄想精神病的發病原因、症狀與相關治療方式。(精神病疾患是什麼?請見「認識精神病疾患(上):其定義與思覺失調症」) 妄想症:深信偏執思想的精神疾病 許多人喜歡把精神疾病當作形容詞,拿來開朋友玩笑,其中最常聽到便是「被害妄想症」。 事實上,妄想是一個常見的精神症狀,可以有許多種類,如:被害妄想、嫉妒妄想、關係妄想、誇大妄想、情色妄想、身體妄想等。 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屬於妄想性疾病(Paranoid Disorders),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泛指以「偏執思想」或「妄想」為主要症狀表現的精神病疾患。患者會深信一件不真實的事件,而且不會被動搖。 妄想症的發作原因不明,目前推測可能是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或是與基因遺傳有關,例如家族遺傳,或是家人有思覺失調症病史,亦可能受環境等心理因素影響,例如壓力、酒精或藥物成癮等,皆有機會引發妄想症。 另外,偏執型人格(Paranoid personality)和妄想症患者有許多相近的地方,也有可能演變成妄想症。偏執型人格的特點是過度敏感,總覺得別人對你有惡意,而自己也傾向對人懷恨,很多時候會跟身邊的人產生磨擦。 妄想症的治療方式分為藥物及心理治療。藥物如傳統型或典型抗精神病劑(Conventional or Typical Antipsychotics)、非典型抗精神病劑(Atypical Antipsychotics),也可能因病情不同而開立鎮定劑或抗憂鬱劑等。 心理治療則包含個別心理治療(Individual psychotherapy)、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簡稱 CBT)和家族治療(Family therapy)等。(認識更多治療方式:認知行為治療!改變慣性思維快又有效) 晚發性妄想精神病 晚發性妄想精神病(Paraphrenia),也稱晚發性思覺失調症(late-onset schizophrenia),是一種和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相似的慢性精神病疾患,不過在DSM-5中,晚發性妄想精神病被歸類在偏執精神疾病(Paranoid Disorders)底下。 但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10)仍將晚發性妄想精神病歸類在精神病疾患之下。 晚發性妄想精神病好發於老年人,其中又以女性患者居多,尤其有較優秀的工作史,或是結過婚的人,有較高機率發展出晚發性妄想精神病。 另外,若是本身有聽覺或視覺障礙,又或是性格上較敏感、多疑、喜歡與人爭吵者,甚至是討厭社交者,都有較高的機率發展出晚發性妄想精神病。 (解析被害妄想的原因和徵兆:有人要害我!秒懂被害妄想症多恐怖) 晚發性妄想精神病多半會出現妄想與幻覺等症狀,包括被迫害妄想、其他妄想、聽幻覺、視幻覺、其他幻覺等,其它症狀如思考流程障礙、怪異行為、不適切情感、僵直性表現、自殺、攻擊性行為、情感平淡、言語寡少等也有可能。 雖然晚發性妄想精神病是較罕見的精神病疾患,但仍可透過藥物治療,病人只要按時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就可以控制好病情,甚至痊癒。 除了精神疾病介紹三部曲(上、中、下)所介紹的8種精神病疾患之外,最新版的DSM-5另外還有「其它註明之思覺失調譜系及其它精神病疾患」(Other specified schizophrenia spectrum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和「未分化型思覺失調譜系及其它精神病疾患」(Unspecified schizophrenia spectrum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若是病人符合精神病疾患的5項核心特質,但卻無法歸類在類別中的其他特定精神病,那麼就會被歸類在這兩種精神病疾患底下。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每個人都是沒有靈魂的殭屍」,談殭屍電影給我們上的3堂課

早從16世紀開始,殭屍就是一種在西非少數民族中流傳的神話故事,且跟巫毒教(Voodoo)有密切的關係,但對多數人來說,他只是人想像出來的虛擬生物,以下是我們可以從殭屍電影學習到的3件事: 1. 別活得像殭屍一樣,沒有靈魂 你印象中的殭屍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的腦中,都會把牠聯想成一種嗜血吃人、無人性的生物,電影情節更是將他們塑造出眼睛反白、肢體和行動快速又難以捉摸來形容。雖然殭屍的存在只是人的假想,但若仔細思考,殭屍這種「看似活著,卻是死了」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恐懼的嗎?我們不應像殭屍這樣活得沒有自我的空虛存在,只為活著而活著,心裡早已失去了靈魂的熱情。 在生活中間,我們總是扛著大大小小的責任及身分,包含工作、婚姻、家庭等等,而如果情緒管理沒做好,人就很容易陷入沮喪,漸漸被負面情感所淹沒,且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最後淪為「活死人」。殭屍雖是捏造的幻想,但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壓力卻是真的。因此,不妨開始為生活設下目標,維持良好的人際互動,並且懂得適時調解壓力放鬆。(延伸閱讀:壓力大好焦慮怎麼辦?3分鐘認識壓力和焦慮) 2. 用心感受和建立情感 殭屍與正常人最大的差別,就在人類可以理性思考並做出對應行動的能力,殭屍的腦可能因為病毒感染而喪失原本的身體功能,因此牠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身體。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 APA)的資料,殭屍注意力無法集中,不懂得控制自己。 用心感受和專注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和警覺,或是體恤他人和感受情感都是必要的條件。從很多災難電影就可以看出,人與人的關係中需要健康互動,透過行為、情緒,以及肢體語言連繫彼此,建立穩固的情感連結。 3. 傳染病可引起衛教意識 殭屍甚至還能成為衛教議題的提倡者,間接喚醒政府單位的重視,擬訂相關的安全措施,並警戒民眾做好保護,尤其像狂犬病(Rabies)這種透過的唾液感染疾病,和殭屍的傳染媒介一樣,因此能再次喚起民眾對傳染病的關注。(開放空間工作?認識這些病菌風險:開放式辦公室的優劣?氣氛活潑但易傳染病菌) 關於殭屍病毒的謠言沸沸揚揚,但事實上它純粹只是學術上的假設,其信賴度很低,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普恩蛋白 (Prions)是俗稱狂牛病的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簡稱 BSE)的變異蛋白,可能導致牛隻出現神經質、狂躁等症狀,在人類身上則稱庫賈氏症(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會出現情緒和精神狀態不穩、產生幻覺以及智力衰退等症狀,可能類似殭屍的特徵。但因為它並不會造成流行性傳染,加上其潛伏期甚至從數年達數十年,所以殭屍病只能說是無科學根據的傳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網友訊息不讀不回、突然消失?專家:這是網路交友的常態,不必太掛心

俗話說:「見面三分情」,但是到了現今數位時代,很多人際間的交流用手機、電腦就行,連見面都不需要了,那麼還有所謂的情分可言嗎?要回答這個大哉問之前,也許可以試想自己的line是不是曾被「不讀不回」?或是手機都打到發燙要燒起來了,還是找不到對方,朝思暮想的人突然間音訊全無?不要懷疑,你被「Ghosted」了。 這個英文單字原本作名詞用,也就是鬼魂的意思。不過現在的衍生意為「人間蒸發」(Ghosting),特別是指之前用line、whatapp或其他交友軟體交流時都還好好的,但突然之間就切斷所有聯絡。 《Hello醫師》帶你了解網友突然消失的可能原因、對人帶來的心理影響以及該如何應對網友突然消失的情況。 網友突然消失的可能原因 任職於美國哀莫里大學醫學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堅妮絲.維爾豪爾(Jennice Vilhauer)教授表示,在網路交友盛行的現世,出現「人間蒸發(Ghosting)」的比例更高,原因可分為以下兩點: 1. 非親非故,突然消失又何妨 假設你的三叔公介紹的相親對象跟你不來電,你好歹看在長輩的面子上,還是會客客氣氣地編個理由跟對方「謝謝再聯絡」,但若是使用交友軟體,這些網友其實就是「網路上相遇且聊得來的陌生人」。面對陌生人,雙方之間非親非故,突然消失又有什麼關係?你並不會因為不理1位網友,而在實際生活的交友圈背負任何罵名。 2. 選擇甚多,感覺不對就換人 交友軟體或是交友網站隨便一點,就會顯示眾多的單身男女掛在網路上尋找另一半。既然有這麼多人可以選擇,感覺不對的時候,直接抽身也沒關係,何必單戀一枝花或是一株草?這也造成尋找對象就像逛網拍買商品一樣,求姻緣竟然變成在血拼了。 網友突然消失其實會影響心理健康 對於身為群居動物的人類來說,與其他人產生連結是我們的生存技能,畢竟我們無法獨自一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所以人類演化至今,大腦「內建」一套「社交監控(觀測)系統」(Social monitoring system)來觀察我們的周遭,不論是對方的臉色、語調、情境我們都會下意識地加以分析,才知道怎麼與之互動。 但是網友突然消失卻完全打破上述的規則,對方不見蹤影所帶來的模稜兩可、含糊不清讓我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也讓我們覺得不受尊重、被拋棄、被利用了,甚至開始質疑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這些反覆的提問只會讓自己的自尊心受損,如果你跟他還約了幾次會但最後他還是音訊杳然,一定會覺得更受傷,並帶來深深的背叛感。 學術上把網友突然消失的情況歸納為社交排擠(Social rejection,或譯拒絕社交),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常講的排擠之意。我們若感覺自己被排擠了,所產生情感上的痛苦跟生理上的痛感在我們的腦內其實走的是同一個神經路徑(Neural pathways)。因此,服用含有乙醯胺酚(Paracetamol)的止痛藥,其實可緩解情緒上的不適。這也代表傷心帶來的痛其實不亞於身體的毀傷,我們也更應該正視網友突然消失對我們情緒的負面影響。 如何應對網友突然消失? 1. 保持同理心 維爾豪爾提到,有5成上網交友的男女經歷過網友突然消失。但弔詭的是,其中也有5成的人在網友措手不及時突然消失過。原來我們面對突然消失這種結束關係的方法時,都是受害者,也當過加害人,畢竟誰沒有封鎖過社群媒體上的網友?「要親口或親筆解釋『我們之間不合適』真的太困難了,若還要承接對方的情緒更是一大挑戰。」這種逃避的心態理所當然勝出,因為不吭一聲就消失實在容易多了,所以我們只能將心比心,不要把每次網友突然消失都太往心裡去。(延伸閱讀:總是不會安慰朋友?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 2. 真實表達不用道歉 馬里蘭州聖瑪麗學院(St. Mary’s College of Maryland)心理系的教授葛麗.菲曼(Gili Freedman)表示,面對我們想要「說再見」的網友或是曖昧對象的時候,與其突然消失,真實地表達自己更好,也就是要直白地拒絕,因為對方面對不明不白的訊息會妄加揣測而造成情緒上的混亂。菲曼再次提醒我們,不要道歉。因為一旦說了「我很抱歉,我覺得我們不適合彼此……」,出於禮貌,對方反而不得不說「沒關係」,但是對方被拒絕已經感覺很糟了,卻還要順應社會常規而說出違心之言,反而讓負面的情緒加劇。(延伸閱讀:對不起不是隨便說說!8點看出真道歉) 其實對於喜歡把「不好意思」掛在嘴邊的台灣人,迂迴地拒絕、以「不回應當作回應」都成了我們習慣不傷感情的人際交流方式,但是發展到了網路上,無聲無息地消失只是讓我們徒增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也許我們可以思考:為何要把「直白」與「傷人」劃上等號?溫柔而堅定地拒絕他人可能是數位時代人人必學的功課。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壓力管理

職業婦女必看!3招超實用生活小撇步,提升工作效率又紓壓

以前的女人只為孩子忙,但現代的女性多為職業婦女,早上在外工作,下班後還要打理家裡、顧小孩,生活變得愈來愈忙。 不過即使是身兼多職的職業婦女,你還是可以嘗試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好好照顧自己,以下《Hello醫師》告訴你3個生活小撇步,讓你可以平衡繁忙的生活,重拾健康與活力。 1. 早點起床 為不讓自己匆忙出門上班,或為準備送孩子準時到校而手忙腳亂,早點起床是實用的應對策略。每日只要提早半小時起床,當天出門就可以不必那麼匆忙,甚至能有機會悠閒地和孩子吃早餐。 此外,建議在睡前和早上喝杯水。由於人體在長達數小時的睡眠中都不會補充水分,因此在睡前或睡醒喝水非常重要,請務必別等到口渴後才喝水,以免身體輕微脫水,若置之不理,則可能會造成疲勞和頭痛。 除了早起呼吸新鮮空氣外,提早吃飯避開人潮也是不錯的選擇,這能減少你置身於人群當中所感受到的忙碌氣氛與壓力。 2. 一次只專注一件事 不少人認為女性擅長一心多用,認為多任務處理是她們的天賦,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安東尼.瓦格納(Anthony Wagner)說明,我們所認知的「多任務處理」,其實只是「任務切換」,因為人的腦一次也只能專注在一件事上。 除非一件事需要用腦,另一件事則不用,例如邊跑步邊想事情,或邊吃飯邊聊天等,但當人同時要做2件需要動腦的事情時,其工作效率就會降低,尤其在極度要求記憶力和專注力的任務上更是如此。 3. 適時放鬆自己 生活可以很忙碌,但我們總要找到自己的舒壓方法,無論是運動、美食或旅遊,當然,能從事健康的活動為最為理想,不過懂得放鬆總好過壓抑在心裡。 下班回家前,偶爾買個夜市小吃,邊吃邊看電視,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日常,但若願意做些調整,放鬆之餘也可以很健康,包括像公園散步、健身、瑜珈、騎腳踏車、游泳、泡溫泉及睡前閱讀等。 至於在飲食選擇上,吃得健康不僅僅是少糖、低脂及低熱量,也包括少吃加工食品;相對地,盡量多吃天然食物,尤其是富含纖維的蔬果。此外,避免攝取過多酒精,以免影響睡眠或產生其他健康問題。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雜物堆滿屋卻捨不得丟是囤積症嗎? 7方法助患者解決囤物困擾

在漢人的習俗裡,儲蓄是一種美德,但如果家中淨是存放著已經用不到的東西,如舊書、舊衣、舊包包、舊電器等,甚至還會到外頭撿一些旁人眼中的垃圾當作寶,也許我們就應該當心,親友可能罹患了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又稱儲物症)。 究竟囤積症和收藏差在哪?囤積症的定義為何?身旁的親友又該使用哪些方法,幫助囤積症患者解決東西捨不得丟的困擾?就讓《Hello醫師》為各位一次解惑! 囤積和收藏差異為何? 囤積症病患常收集別人認為無用或價值不高的東西,擺放方式多雜亂無章,且佔用大量空間,容易造成他人困擾。下列為囤積症患者經常囤積的物品: 報紙、雜誌和圖書 衣服 賬單、收據、傳單和信件 容器、塑膠袋和紙箱 家庭用品 動物 過期食物 電子檔案與郵件 相反地,喜愛收藏者則會把東西整理的井井有條,並且易於取用。以收集報章雜誌為例,收藏者可能會剪下他們想要的文章,並整理在剪貼簿中,而囤積症患者則會將報紙堆滿整堆房子,不但無法及時找到自己想看的文章,還會因此造成同居者的困擾。 囤積症的定義 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於 2013 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中(簡稱 DSM-5),特別把囤積症定義為精神疾病,並有以下特點: 患者難以丟棄囤積物,就算那些東西已經不值幾個錢,甚至在別人眼中是破銅爛鐵,患者也想留下。 囤積行為是來自於患者自己覺得需要收藏,若丟棄了囤積物,則會感到難捨難分的痛苦。 患者的起居空間因為囤積物變得凌亂不堪、動線受阻,影響到生活品質。要第3方(家人、家事服務團隊等)介入才能清空。 囤積的習慣影響到了患者的人際交往、工作等其他範疇的發展。 囤積的習慣並非由生理疾病(諸如腦血管疾病等)所造成。 囤積的習慣並非是精神疾病(諸如思覺失調症等)的症狀。 由此可看出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把囤積症獨立出來討論,也代表越來越多的人正視這個議題。DSM-5 也建議把「過度收購」(Excessive acquisition,即是:就算家裡沒空間放了,而且其實用不到,仍然要買)的行徑列入囤積症的指標之一。 囤積症如何解決?7方法協助罹患囤積症的親友 1. 教育自己 對於旁觀者來說,囤積的行徑簡直毫無道理可言。但若我們真想要幫忙,先改變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也許比改變對方更有效率。你可以從閱讀相關書籍、網站開始,或者去請教心理諮商師、精神科醫師。一旦更加認識囤積行為背後的恐懼、焦慮、孤寂等情緒後,也許我們能夠懷著同理心來支持囤積症的患者。(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2. 先別急著清空囤積物 約有5%的人口罹患囤積症,但是其中只有15%的患者自覺囤物的習慣是「有問題的」。所以若一開始若急著用強硬的方式把雜物清空,只會讓破壞雙方的關係,對方也會因為看到心愛的物品搬離而內心受創,無法真正解決潛在的問題。 3. 別強化囤積行為 我們無法馬上讓對方戒除囤積的習慣,但你可以不用「火上加油」。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姊姊有囤衣服的習慣,她的生日就別再送一套洋裝當禮物了。 4. 珍惜小小的進步 陪伴親友面對囤積症需要非常大的耐心,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有多年的囤積習慣,更有多年的雜物要清理。也許這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工夫才能完全整理乾淨。若是親友無法從這個冗長的過程中看見自己的進步,他們也很容易放棄。所以就算是丟了一只破碗,或是忍住不花錢亂買東西,都非常值得慶祝與鼓勵,千萬別吝於讚美。 5. 尋求居家清潔服務 要清理一個被雜物堆滿的家,其實非常耗費心力。就像搬家一樣,一開始我們要分門別類,讓親友慢慢花時間跟喜愛的物品告別。但是在這個有如「長期抗戰」的過程中,若因此疲憊不堪,也無須逞強,可以考慮請專業的居家清潔服務團隊來幫忙。在照顧患有囤積症的親友時,也別忘了要照顧自己。(也許你也想要知道:居家清潔消毒~細菌病毒侵擾不再怕) 6. 要丟讓他們自己丟 幫助親友為囤積物分門別類固然幫助很大,但是替他們清掃乾淨不見得有益。我們不可能強迫他們照我們的話,把家裡收得一塵不染,他們最終還是要學習獨立做出決定,不然囤積的夢魘又可能會再度重演。 7. 尋求專業幫助 要找醫師人員,或是收納專家來幫忙其實蠻嚇人的,因為這代表了要正視這個議題,並承認囤積已造成諸多不便,不著手處理不行了。但其實要找到適合的資源也沒那麼容易,所以千萬別強迫對方參與特定的療程,而是應該陪伴親友選擇他最安心的方法「被介入」才是。 在台灣的住宅區,我們其實三不五時就能發現有些居家一樓的門口堆滿了雜物,裡頭也被其他東西塞得看不到底了。以前總以為這些人在做回收,現在才知道這「案情不單純」。 囤積症其實很常見,我們身旁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親友。特別是經歷過物質貧乏年代的長輩,無法放下儲物的思維,總是覺得「以後會用到」,所以連一針一線都捨不得丟棄,加上這幾年在年輕一代的圈子裡興起「斷、捨、離」的概念,反而容易造成世代的衝擊。無論這些囤物的親友是否決定要踏上清理的逞成,真誠地關心與了解他們,也許才是改變的開始。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研究:交友軟體易使人憂鬱及焦慮,3招教你輕鬆交友沒煩惱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也可稱為群居動物。我們無法獨自一人生存下來,孤單寂寞的心情也對生理、心理的健康都不好,所以人類天生有尋找歸屬、與他人連結的驅力,最終發展成友情、愛情、親情,而手機交友對此來說,便成了一個便捷的開始。不過,我們真的能靠著上傳照片、與人私訊而得到所謂的幸福嗎? 《Hello醫師》從交友軟體的問題切入,告訴你為何使用交友軟體會使人產生負面情緒,並提供你3招實用的交友建議。 交友軟體容易讓人憂鬱及焦慮 沒有誰可以預料用交友軟體到底能不能幫助你找到天命真子或天命真女,不過手機交友其實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不小。澳洲的研究顯示,使用交友App(英文為Dating App或Dating Application)的受測者,比起沒有使用的受測者,出現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的比例更高。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研究也指出,使用交友App的受測者比起未使用的受測者,有較高的比例會採取「不健康的體重控制行為」(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例如:服用瀉藥、減肥藥、增肌補品、類固醇等等。(同場加映:覺得自己胖?可能受K-Pop影響(上)) 交友軟體創造「照騙」現象 怎麼會為了交個朋友搞到心情很差,還得亂吃藥?這跟網路交友以照片取勝脫不了干係。有些交友軟體以「左滑,右滑」的操作方式風行全球。打開App後,在螢幕上看到你喜歡的相片,手指往右滑,系統幫你歸類;看到你不來電的相片,手指往左滑,系統替你過濾。 之後交友軟體再替你跟有緣的網友配對,讓雙方得以聯繫。一切看似十分的科學,畢竟都有數據可循。但這整個過程其實都是靠「以貌取人」來「一翻兩瞪眼」。網路交友成了一場選美大賽,難怪參與其中的人卯起勁把照片修成「照騙」,或是讓自己更符合世俗嚴苛的審美標準來奪人眼球。 不過這麼努力地經營自己了,卻無法找到真愛,一定高興不起來,心理健康必受影響。有些人認為問題出在自己的外表,可能會嘗試不當減肥方法,反而弄壞身體。(延伸閱讀:從社群網站大頭照~看出您的人格特質) 交友App玩咖多?5招揪出愛情騙子 愈滑愈沮喪?使用交友軟體前,務必先懂這3件事 身處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無可避免得經營「網路人際關係」,其中包括怦然心動的愛情。根據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與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研究,綜合其數據,可以歸納出一些手機App交友的使用建議供你參考 1. 投資一定有風險,交友軟體也是! 金融商品的廣告內必須加註:「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來提醒消費者。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交友App的用戶也得認清:當我們的樣貌、年齡等諸多條件被攤開來評選,一定會帶來相對應的壓力。被網友拒絕,非常有可能影響心情,帶來負面情緒,影響我們身心的健康。(同場加映:收到負評怎麼辦?7招教您輕鬆應對(上)) 2. 除了交友軟體,你還有其他選擇 研究顯示,上班族的受測者使用交友App的動機上,選擇「解決交友困境」人數高過於學生族群的受測者。我們得以推論:上班族的生活圈侷限於工作環境,能夠認識業務之外的人實在不多,無怪乎手機交友App成了接觸世界的一扇窗。 不過除了虛擬的網路世界之外,其實參加各式的運動社團、課程、志工活動也可以解決交友困境,我們不需要因為手機的便利性,而犧牲了認識「活生生」的人之可能性,這樣一來,也許我們也就不需要屈就交友App外貌至上的風氣。 3. 無論線上、線下,化被動為主動吧! 研究概略性地描繪出22~33歲的受試者之共同特質:有高度的情感需求,卻不會主動尋求。研究推測這些交友App的用戶無論在線下還是線上,皆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與人互動,被動地等待他人接納自己、對自己友好,因此難以與他人有進一步的認識。 不過交友App雖然有廣大的用戶,但網路世界也並非有求必應的許願池。如果大多數的網友都偏向被動的態度,那誰能主動開啟經營的可能呢?如果重新釐清、反思自己的需求與交友模式,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同場加映:空虛寂寞覺得冷?造成孤單5原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自殺防治

美醫學期刊:8成自殺未遂者會再次自殺,出現這些自殺警訊要注意

華人通常非常忌諱談死亡,例如在醫院裡並沒有四樓、上餐館跟服務生說共四人用餐,對方則高喊:「3加1,這邊請!」,以此便可看出我們多半想要避開有關死亡的任何意象,連諧音也是,何況是面對結束自己生命這樣的行為。 我們通常對於自殺感到不解,甚至批評,畢竟「好死不如賴活」的想法普遍存於我們的觀念裡。《Hello醫師》向你說明為何自殺未遂者再次自殺的機率極高,以及該如何防治身邊親友自殺。 自殺未遂再次自殺死亡率高 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傳統上以為自殺生還者經歷了人生的谷底,可以否極泰來,不過對於剛剛經歷死亡而倖存下來人而言,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正確,也不會輕易地撼動他們想要尋死的念頭。 根據在美國精神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6年所發表的研究顯示:第一次自殺未遂的生還者,在事發後一年內,竟然有高達8成的人因再次自殺而身亡。(同場加映:尋短並非本意?6點剖析自殺者的內心世界) 對於自殺未遂者的自殺防治不可輕忽 該研究血淋淋地提醒著我們:面對自殺,選擇矇起眼睛或是摀住耳朵這樣忽視問題的行為,並不會讓情況變得更好。根據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的統計資料,2019年台灣共有3,864人因自殺死亡;換句話說,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0人自我了斷而離世。 如果患者願意尋求協助和接受心理輔導或精神治療,事情必然有轉機。研究發現,自殺未遂者如果願意配合精神科醫師持續追蹤情緒和病情,或是接受長期住院治療,都能降低未來自殺的機率。我們不能把自殺未遂看作單一事件,過了就算。有自殺意圖的人,其實非常需要專業的醫療或是諮商的協助。(同場加映:小孩有自殺念頭?出現這些行為就知道) 親友千萬不要輕忽自殺警訊 雖然有些自殺的確是一時想不開所造成的憾事,毫無警訊可言,但是如果我們只從自殺未遂的生還者下手開始防治,實在緩不濟急,因為高達2/3的人在首次自殺就不幸離世。 自殺警訊的明顯程度也許因人而異,但是身為親友的我們,也許仍然可以從以下的蛛絲馬跡中,看到他們無聲的求援: 言談或文字間提及死亡、自殺的議題 規避親友、不社交 心情無助、絕望、極度憤怒 感到極大的罪惡感或羞愧 情緒起伏大,容易意氣用事、行為莽撞 藥物濫用、酗酒 性格大變 對各式活動都失去興趣 睡眠習慣改變 飲食習慣改變 課業、工作表現變差 把珍貴個人物品分送出去 寫遺囑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免付費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打)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約會應該怎麼坐?開會坐門邊最安全?3種桌子座位攻略一次看

走進教室或會議室,多數人都會習慣固定坐在平常坐的座位,其實這是有心理學的根據。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心理學教授羅伯特齊福德(Robert Gifford)對此表示,通常人都會受領域性(Territoriality)影響,習慣坐固定的位子,就像以前會打戰奪取領土、狗撒尿標記地盤一樣。 不論是面試、開會或約會,選擇坐哪往往會讓人覺得很困擾,讓《Hello醫師》為你介紹方桌、長桌及圓桌等3種桌子的座位心理學,告訴你約會應該坐哪,會議時又應該坐何處才可以得到上級青睞。 3種桌子的座位攻略一次看:方桌、長桌、圓桌 1. 方桌:初次約會坐對面,熟了之後改並坐 在1對1的約會中,以方桌為例,請盡可能坐在對方的旁邊而不是對面,這能避免視覺上的競爭氛圍,幫助彼此能更放鬆地聊天,同時增進雙方信任關係。在肢體語言的世界,這樣並排坐的方式也象徵親密,表達「我在你身旁」、「我是你的得力助手」等訊息。不過,若是初次見面或面試,或許還是保持面對面聊天,避免造成誤解和尷尬。(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如果座位靠近門邊,邀請的一方應坐在靠近門的一側,讓被邀請者坐離門遠一點的位置,套用在男女約會情境的話,男生坐靠近門邊,女生坐內側,這樣才會讓女生有安全感。另外,在工作職場中,可以進門先觀察對方的握筆習慣,並坐在他沒有握筆的那一邊,這能相較減低你的壓迫感,使談話更自然。(同場加映:別當句點王!4個聊天技巧變身高手) 2. 長桌:離門愈遠,權力愈大 會議室的桌子通常都是長桌,一般而言,離入口或門最遠的座位通常是權力最大的一方,在公司就是老闆或主管,在家可能就是輩分最高的長輩。至於靠近門邊的座位,通常為會議或聚餐主導權較低者,可以自由從門口進出。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般員工,選擇會議桌中間的座位較合適,早到者請盡量挑此位子,不僅能確保和座位上每個人有眼神交流,還能成為仲介者,幫助大家集中注意力、提升士氣與自信,同樣的情況也適用在教室,積極發言的人都會偏向中間的座位。(同場加映:背稿讀稿哪種好?3招幫助演講更成功) 3. 圓桌:都可以坐,但想加分就坐長輩旁邊 那麼,圓桌會議怎麼辦?由於圓桌沒有所謂的權力座位,因為不管坐哪都可以看見彼此,這常見於家庭聚餐和華人餐廳,其象徵人人平等及團圓的氛圍。但如果有長輩一起聚餐,座位也有學問,以團圓飯為例,坐得離長輩愈靠近,就更可以為長輩夾菜,說不定長輩會因此更疼惜你。 事實上,不論是公司開會或家庭聚餐,在任何場合的約會或面談,事先準備總是好的,這不僅僅關乎位子的挑選,更能幫助自己更清楚此活動的目的和動機。不管你是什麼角色,都請儘量早到。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焦慮症

逼小孩讀書有用嗎?小心學業焦慮讓孩子成績愈差

學生時代的國文課本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說是人人必背的金句。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培養憂患意識,不止要提醒我們台灣國際地位的風雨飄搖,更要注意自己的成績,誰知道下次考試會否栽了個觔斗,掉出應有的排名之外? 學校老師及家長也不斷地告誡我們,要有憂患意識,面對課業的準備,需仔細謹慎才行,因此大部份的學生深怕考不好,達不到師長的期望,經常對讀書產生焦慮感。 究竟學業焦慮是讓我們更有競爭力,還是只是火上加油,讓滿江紅的成績單更難看?逼小孩讀書,成績真的能變好?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探討學業焦慮,可能為小孩帶來的影響吧! 學業焦慮對得高分無益  研究表示,學業焦慮(Academic anxiety)通常被定義為感覺緊張、困難、或害怕,而這種負面情緒,非常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表現。舉例來說,對於數學或科學有較高焦慮感的學生,並不會自知有所不足而努力研讀,反而會更加逃避學習數學或科學。 美國的研究就指出,對數學焦慮感較高的學生,在高中、大學盡量不會去修習數學相關的課程,就算他們最終還是去上課了,學業成績也表現不佳。(同場加映:女生數學比較差?環境影響才是關鍵) 學業焦慮影響信心與就業選擇 印度的研究也指出:學業焦慮越高,成績表現越低,反之亦然。雖然適度的學業焦慮有助於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動機,也對考高分至關重要,但是較高的學業焦慮會阻礙學生的學習表現,因為焦慮感會影響學生在學習時的心智歷程(Mental process),也是所謂「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業焦慮會產生持續性高的負面影響,降低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信心、學習動機,甚至影響未來就業選擇的方向。對於數學有高度焦慮感的學生,從事數學相關工作的意願也會降低。 適度放鬆平衡學業焦慮 最後要提醒的是,莘莘學子在各科測驗、評量之前所表現出來的「考試焦慮」是正常現象,幾乎與學業成績的好壞無關。家長與老師要注意的,應該是學生對於特定科目的焦慮感。 成績對於以儒家思想為底蘊的台灣社會太過重要了。前陣子在網路上瘋傳一則軼事,描述一位國中男生因為考不上明星高中,被父親逼著上街頭發500張傳單給路人,宣告自己落榜。雖然這篇網路論壇上的文章尚未被證實其內容的真假,但是大家聽來應該都心有戚戚焉,也明白升學壓力正是學習焦慮的來源。 我們不可能抹去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但是當孩子有學業焦慮的困難時,並不能輕鬆以待,一廂情願地以為焦慮會促使孩子的成績進步,其實這只會造成反效果,讓孩子更加逃避。在以成績為導向的教育環境裡,我們都需要在「努力、拼命」與「放鬆、慢慢來」之間取得平衡。(同場加映:教小孩正念技巧~了解自己提升學習力)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