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自殺防治

自殺徵兆不明顯!決意尋死只需10分鐘

2019年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平均1天有480.6位國人死亡,其中有10.5人的死因為自殺,看似所佔的比例甚小,但自殺卻是25~44歲這個年齡層排名第2的死因。 近年來自殺更有年輕化的趨勢:15~19歲及20~24歲族群自殺率不斷攀升,其中15~19歲年齡層,由2014年每10萬人口2.3人自殺,一路增加到2019年的每10萬人口有6.2人自殺;而20~24歲族群更高達每10萬人口有11.5人結束自己的生命。 以下《Hello醫師》從名人自殺的案例切入,討論自殺的常見原因及預防方法。 名人自殺無徵兆 政府十分重視自殺防治的重要性,在2019年6月19日頒佈了「自殺防治法」,宣導應該多關心身旁憂鬱的親友,注意自殺警訊,但是法令發布後的隔年仍發生2起名人自殺案,打破了我們的想像。原來有些人在自殺之前,並不會釋放明顯的警訊,幾乎是毫無徵兆可言。 日本明星三浦春馬,以及全名沒有曝光的「北部林姓女名醫」突如其來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讓旁人既哀傷、又困惑:「明明毫無異狀,悲劇發生前人都好好的,照樣上班,不遲到、不早退,可是怎麼會隔一天就……」。(同場加映:韓星悲劇頻傳!注意警訊防止自殺模仿) 自殺未必有徵兆,常見原因有這些 他/她到底為什麼會自殺?這是個永遠的謎,不會有人曉得。所有的推敲,為的只是讓心碎的親友能夠尋找薄弱的交代來安慰自己,新聞上的追蹤報導看起來都像事後諸葛,只是茶餘飯後的八卦。 研究顯示,自殺身亡的案例中,精神疾病患者的盛行率約為80%,但這也表示有20%的案例在心理健康的範疇裡沒有病症。這些隱性,甚至可說是沉默的案例,容易受到以下的風險因素所影響而走上絕路: 遭遇重大的損失:如喪偶、失業、投資賠錢。 感情上的危機:如分手、離婚。(同場加映:情傷該如何放手?剖析心理因素和方法) 驟升的壓力:如工作量的暴增、學業上的成績不理想。(同場加映:你有職場情緒耗竭嗎?自我檢視6大徵兆) 失去人際上的支持:如遭受霸凌、隻身在異鄉生活。(同場加映:正視童年霸凌!精神疾病加害者也難逃) 病痛纏身:因病厭世、長照悲歌。 受媒體或旁人影響:因為名人、親友的自殺,也步上後塵。 從決定到自殺,過程只有10分鐘 由「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所彙整各國訪問自殺未遂的患者之資料顯示,近5成的自殺是在10分鐘內所作的決定。 澳洲研究更指出近4成是在5分鐘內下決定而自戕的。美國與澳洲的研究也不謀而合地發現:高達6成自殺未遂的患者是因為在事發前24小時內與親友或伴侶的發生了人際衝突(Interpersonal conflict),才決定要自殺的。我們不時看到「盛怒之下失手殺人」的新聞,也許絕望之下「失手自殺」的黑數同樣不容忽視。(推薦閱讀:尋短並非本意?6點剖析自殺者的內心世界) 把自殺歸咎為「一時想不開」實在太過籠統,但真的就是那短短幾分鐘的「一時」造成的憾事。因此研究人員提倡:在鄉村地區,要控管農藥、殺蟲劑;在槍枝合法的地區,要控管殺傷力強大的武器,以避免這些唾手可得的藥品、工具拿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同場加映:小孩有自殺念頭?出現這些行為就知道) 研究顯示,斯里蘭卡在1980年代大量引進化學農藥後自殺率飆高,但是其政府禁止添加其中最致命的成分巴拉刈(Paraquat)之後,該國自殺率掉了50%。台灣也於2019年的2/1日起禁止販賣使用巴拉刈。 關心旁人負面情緒 情緒受到衝擊時做了所謂的「傻事」已經帶走了太多的生命了,這是因為無法觀察到明顯的跡象,身旁的人也不能預先築起層層的防護網。除了像上述所說的,把危險因子(農藥、槍枝)移除之外,若得知身旁的親友心情沮喪,無論他們有無精神病史,我們千萬不能輕忽。畢竟人際間的衝突、挫敗才是自殺意圖的開端,旁人一定要馬上給予充足的關懷,避免釀成「致命10分鐘」的遺憾。(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免付費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打)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手機表情符號真好用!3個表情符號背後心理,男女表情使用原來差這麼多

在日常的文字訊息與網路社交,我們常常會習慣加入表情符號(Emoji)和貼圖來表達現在的心情及情緒。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系所的研究,用戶使用表情符號的情形相當普遍,單單Facebook的每日使用量就有50億,Instagram也有約一半的內容都有表情符號。 《Hello醫師》將為你解析使用表情符號背後的3個有趣心理,讓你在親朋好友傳訊息時,更能了解對方的想法。(延伸閱讀: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從笑臉到多種表情符號 其實早在1960年代,情感符號「笑臉」(Smiley)就已面世,但它只是一個簡單的黃色微笑圖案,因為符號只有一張笑臉,所以並不適用在日常溝通,只能做為宣傳廣告和產品包裝中使用。 隨著電腦與手機的發展、即時通訊的流行,表情符號才從笑臉發展成多種臉部表情,甚至還包含了各種身體部位和活動,也就逐漸演變成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心情(情緒)(Emotion)符號、表情符號,以及貼圖(Sticker)。 3種表情符號使用心理 無論使用手機或電腦,皆能在對話、社群或甚至Email內發送表情符號,建立友好社交關係,而且使用起來非常便利,不管是iOS或Android系統,都可在輸入文字的介面中找到表情符號列表。 在挑選一個最能詮釋我們當下心情的表情符號時,人的內在心理一般可分為以下3種層面。(同場加映:社交聊天不冷場!5個地雷話題別踩) 1. 表達情緒、彌補文字敘述的不足 表情符號雖然不含文字,但它的功能或許更勝過文字敘述,因為許多表情符號能呈現多種情緒或表情,就拿很多人喜歡用的「哭笑不得」表情來說,它也同時可代表「喜極而泣」、「尷尬」或「不知道該怎麼辦」等情緒。 一般來說,我們習慣在開心或正面的時候使用表情符號,傷心或生氣時則比較少用,不過每個人對於表情符號的詮釋也不一定相同,且不同的組合運用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情緒表現。 舉例而言,單純文字敘述可能讓人感覺有些冷漠或嚴肅,即便只是單純打招呼:「你好」和「你好😊」;或是表達開心:「哈哈」和「哈哈😆」,在情緒表達上都會變得更加親切。 另外,使用表情符號也有助於避免對方誤解情緒,例如開玩笑的說:「你很煩」與「你很煩🤣」,若只看到文字可能誤以為真的不耐煩了。只要使用得當,表情符號便可有效彌補文字敘述的不足 2. 表現人格特質、男女使用方式大不同 單憑一個人使用的表情符號,甚至可大略了解他的人格特質,包括情緒穩定度、外向性、友善性等等。雖然這樣的觀察和判斷並不十分準確,不過至少能做為粗淺的人格觀察,避免在初次見面之時才發現對方跟想像中的不同。 更有趣的是,男女所使用的表情符號亦有心理上的差異,若按使用的種類和頻率來看,通常男生使用的表情符號較為多元,女生則是使用次數更為頻繁,並傾向選擇帶有「正向意涵」的表情符號。 不僅如此,此現象也會因所處的環境而改變,在群組對話中,女生發送表情符號的比例會比男生高;但若是私人訊息,男生傳表情的比例反而會上升。 3. 文化差異可能曲解表情符號 關於表情符號能否取代文字,成為一個新的語言,學者仍抱持一些疑慮,雖然它有語意及視覺修辭上的優勢,但仍侷限於副語言的程度而已。多數情況下,表情符號需要搭配文字,才能構成完整的意思,個別使用的機會仍不多。 使用者應留意,手機和電腦各別所顯示的表情符號可能不同,例如iphone的表情符號就與其他手機使用者的表情符號有所區別,部分表情甚至無法正常顯示。 此外,即使是一模一樣的圖樣,因文化和價值觀的不同,對方也會錯誤解讀所傳達的訊息,反而易造成彼此不理解,不僅降低溝通效率,甚至可能破壞雙方的關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當個好老公不難!養妻守則就這 4 招

我們常聽人家說「因不了解在一起,又因了解而分開」,婚姻和戀愛交往並不相同,進入家庭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當然可能也包含了犧牲與包容,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的關係。很多男人可能不了解,女人要的其實不是你的寵愛,本文將舉出身為丈夫需要學習的 4 點養妻守則,學會經營夫妻關係讓生活更幸福喔! 1. 了解對方的個性和習慣 每個女生都有她獨特的個性、習慣、興趣、價值觀、家庭觀念等等,想要當她最親近的人,你就得比其他人更能懂她。當理解對方之後,就會懂得如何應對進退,或是增加更多互動機會。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個夜貓子,但你的妻子習慣早睡早起,想要有更多互動或拉近距離的話,或許可以稍微調整一下你的作息。 2. 相互配合、尋找共同興趣 夫妻有不同的興趣並沒有不好,事實上,這樣的多元性更能讓生活增添新的樂趣,而想要增加樂趣,中間的秘訣就在相互妥協,有時丈夫配合妻子做她喜歡的事,有時妻子跟隨丈夫去他想去的地方,說不定彼此也會找到共同的興趣。(同場加映:生活不只是工作!遊戲人生健康自信) 3. 懂得放手並支持妻子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需要為達成共識一起努力,不該總是由某一方退讓或堅持,最好是互相保持彈性空間,不管是討論家具的擺設,或決定孩子要讀的學校,夫妻都必須有一方站穩立場,一方選擇放手尊重。但是妥協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放下自己的成見,願意站對方的立場支持她。 4. 常常對妻子表達感謝 人際關係中,說話非常重要,夫妻關係當然也不例外,請不要用情緒化的字眼發洩在對方身上,這只會增加你們之間的裂痕。試著常常對妻子說感謝的話,讓她感覺被愛、被在乎,一個懂得尊重和欣賞妻子的男人,他的婚姻生活才會幸福美滿。(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物質並不見得是滿足老婆的最佳選擇,有的時候反而老公的注意力和誠心讚美更能讓妻子有被愛的感覺。面對老婆的嘮叨,切記不要馬上用情緒回應,而是保持冷靜,釐清原因,同時也可試著讓她知道你的感受,相信對方最終會理解的。 不過,即使再溫柔或是同理對方,還是會遇到對方不願退讓,或甚至有非要把你給激怒才甘願的狀況,愈是這樣的時刻,就愈要保持情緒穩定。妻子在跟你理論或表達她的看法時,請用心聽和慎重思考後,再說出想法,才能理性的雙向溝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自嘲謙虛惹人愛?過度自我反而傷害自尊!小心5個有毒自嘲跡象

在面臨尷尬或處於壓力局面時,有的人為緩和現場氛圍,會把自己當作嘲笑的對象,有時甚至是本人也不會意識到,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作「自我貶低」(Self deprecation)。我們都知道玩笑要有限度,但若是開自己的玩笑呢? 事實上,自嘲沒有對或不對,但自嘲者可能在無意識中陷入自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Hello醫師》將為你剖析自嘲者自我貶低的邏輯,以及自嘲可能帶來的潛在危機。 情商高、高社會地位者愛自嘲 習慣自嘲者,其實多屬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高者,或具高社會地位者,像是公眾人物和明星,藉此增進自己的親切感與吸引力;但倘若你只是個平凡人,心理素質還不夠高、正追求自我提升(Self promotion)的階段,自嘲反而有可能引起反效果,造成自我挫敗(Self defeating)的心理,讓別人會誤以為你是一個低自尊的人。(同場加映:社交聊天不冷場!5個地雷話題別踩) 過度自嘲恐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儘管適當地自嘲、挖苦自己,有助於讓自己變得討人喜歡,但該如何掌握使用時機與頻率,卻是一件難事。 根據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dad de Granada)社會心理學系所的研究,自嘲雖然能提升正面心理,但若拿捏不當則會造成更大的壓力,以及對生活的不滿足感。這是因為當別人看見你的瑕疵和不完美被顯露出來後,人們容易單憑眼前所見的缺點去對待你,進而傷害彼此的關係。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互信」為基礎,若能真誠的表露自己的想法及個性,同樣也有助拉近彼此之間的親密感,而非一定得透過自嘲,甚至是為了利益要求而進行的「假」自嘲,來經營人設或維持關係。 5個有毒自嘲跡象 以下是我們要避免的不健康自嘲跡象,若發現你有這些狀況,請先停止自嘲,並傾聽自己的內心需要,有必要的話也可尋求心理諮商。擺脫尷尬氛圍還有很多方法,我們大可不用藉由詆毀自己來取悅眾人。 無法接受讚美:這不是謙虛的表現,我們有時候會對別人的讚美產生抗拒,覺得自己不配,並感到不舒服、慌張,或害怕,因為我們怕承擔別人的期待和責任。若你發現自己對於他人給的讚美感到非常有壓力,甚至錯誤曲解對方的本意,則可能有自我價值偏低的傾向,建議可與諮商心理師聊聊,以找出癥結點並加以改善。 過度自嘲:雖然自嘲能緩解氣氛,但若過於頻繁,甚至已經變成一種反射性行為,或許是時候將其戒除,因為過度自嘲也可能會導致社交場合變得尷尬、冷場,甚至導致他人降低評價,那就得不償失了。 一個人時會自嘲:在社交場合上,適時自嘲有助與人拉近距離,但若獨處時,也經常產生自嘲的想法,可能代表自嘲已經逐漸內化為自我認知,建議可接受心理諮商,避免真將自己活成自嘲所形容的樣子 淡化自己的存在感:偶一為之的自嘲也許可提升你的親和力,但在工作或成果發表的場合,過度自嘲也許會導致評審或觀眾忽視你投注其中的努力。 自尊心降低:部分自嘲者不僅難以接受他人給予的讚美,甚至還會認為自己比不上其他人、或者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想從事的工作或是喜歡的人,因為長期自嘲的習慣,已經改變了自我認知,導致他們難以向他人展現自我價值。(同場加映: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傾聽與表達:談話治療的 5 種心理療法

與人建立關係,言語溝通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建立彼此信任和表達想法,當我們在表達和抒發感受時,同時也在維護內在的心理健康。每個人都需要有個傾聽對象,而談話治療(Talking therapy)就是跟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對話,俗稱心理諮商,本文將列出五種心理治療方法。 心理諮商有許多種方式,各有不同的名稱,甚至不同的心理治療師的進行方式也會不一樣,英國精神健康基金會(Mental Health Foundation)提醒,每種治療方式都有其適用的情況,目的是幫助個案了解和釐清自己正在面對的困難,鼓勵克服和改變,這尤其對面壓力事件的人來說很重要。 1.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 CBT)由治療師或諮商師帶著個案,了解自己的觀點,以及其想法所要表現的行為,包括駁斥負面思想、嘗試新方法、因應技巧。一般會專注於解決現在的問題,而非過去經歷的事件。適用於治療焦慮、憂鬱、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飲食疾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恐懼症、恐慌發作、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的人身上。 2. 人本心理治療 人本心理治療(Humanistic therapy)著重在探討人的本性,是一種探索身心靈,包含思想、情感、行為,並結合跟他人和社會的健康關係,使生活更加充實美滿。主要題材應該是經驗和意義而不是行為,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此療法可用來治療焦慮、憂鬱或是成癮。 (同場加映:Me Time了嗎?安靜獨處20分鐘超關鍵) 3. 心理動力治療 心理動力治療(Psychodynamic therapy)最初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此治療方法強調的是潛意識,探討過去的經驗和性格,如何影響現在的思想、情感、關係及行為,但因為它所需的時間過長,且科學論證太少,治療效果因人而異。 4. 人際關係治療 人際關係治療(Interpersonal therapy)透過和身邊的人建立連結、分享心情,幫助減輕憂鬱,尤其和經常相處的家人和朋友們互動,能幫助釐清情緒,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5. 心智化模式療法 心智化模式療法(Mentalisation-based therapy)可促思想和價值觀的反思,尤其對邊緣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有益。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指出,若搭配冥想、瑜伽,或其他身心運動(Mind-body exercise),能避免一直陷入憂鬱中。 (同場加映:反芻性思考有毒!6方法斷絕重複亂想)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男生下面太小好心煩?3方法改善尺寸焦慮,重振男性雄風!

「十個禿子九個富」、「男人愈老愈值錢」這些話聽起來,彷彿社會對男人外貌似乎沒有太多意見,一群人在茶餘飯後聊天時也鮮少計較男人的髮量及年紀,但若聊到男人的「長度」那可就不同了。 儘管無數研究及訪談都證明性愛技巧比長度重要,男人仍對此斤斤計較,彷彿下面愈長,男性雄風及性愛能力就一定愈好。《Hello醫師》和你談談為何男生對尺寸如此計較,以及該如何改善因此而產生的焦慮情緒。 1. 平均長度未必是真的 如同男人會彼此謊報自己的長度,在填寫各種與性相關的問卷調查時,男人也會誇大下面的數據,畢竟有多少人會認真測量自己的陰莖,並如實將數據告知他人呢? 性與婚姻治療期刊(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研究指出,受測者所提供的陰莖長度數據,通常小於由研究人員所測量的平均數據,並指出男性為面子容易謊報自己的尺寸。所以網路上各種陰莖長度、粗度的數據,其實可能都與真實情況有所出入。 2. A片男優都有「精挑細選」,別和他們比較 因為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A片變得唾手可得,但也造就男生會以A片男優比較陰莖長度的情況。 A片男優通常都經過篩選,並不適合作為平均標準,就像時裝雜誌中瘦骨如柴的名模、電影明星被視為女性的理想身材一般。若過度沉迷於A片,容易陷入認為自己尺寸過小的想法當中。(同場加映:A片看到無法自拔~8點檢視是否成癮) 3. 換個角度看就不焦慮 美國科學家Seth Stephens-Davidowitz表示,男性在Google搜尋引擎中,找尋與男性性器官相關議題的數量,大過於搜尋肺、肝、足、耳、鼻、喉、腦等器官相關議題的總量。 男生擔心自己的小弟弟太短,如同一般人會擔心自己的口袋不夠深一樣,但或許這僅僅代表人類演化過程中,我們最在乎兩件事:溫飽與繁衍後代,因此不妨更放輕鬆地看待自己的身體。 若你擔心到茶不思、飯不想,嚴重影響生活的話,或許可以和枕邊人聊聊,若很難啟齒,也可以諮詢專業的醫師與諮商心理師,千萬別只是埋首於網路上不實資訊、影片或廣告,讓自己愈發焦慮!(同場加映:那話兒偏短好焦慮?小小鳥真的不是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堅持下去直到成功!4方法訓練你的毅力,不再輕言放棄

台灣奧運代表團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2面金牌、5面銅牌,包括「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創下奧運「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頂住壓力,在女子57公斤量級,奪下台灣首面拳擊金牌。其實,不管成功或失敗,每一位選手都是我們永遠的「台灣英雄」。 你是個有毅力的人嗎?許多人堅信,成功是經由反覆不斷地嘗試,即使失敗或遇到瓶頸也永不放棄,最終得到的結果。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無懼挑戰和挫折,選擇擁抱、接受或解決它,並在過程中獲得成長及激勵自己的力量,而能堅持朝目標邁進。 然而,要持續保持熱忱、堅持下去直到成功實非易事。《Hello醫師》為你整理出4大保持毅力的小撇步,幫助大家每一次掙扎中,都能再次激起我們內心對夢想的熱情和飢渴,帶你我到達理想的目標! 1. 毅力可訓練 面對挫折適時停下腳步走更遠 毅力並非與生俱來的才能,即便你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也可透過訓練加強你的毅力;你可以試著訂定一項渴望的獲得東西或想達成的目標,當你在努力的過程中遇到挫折時,雖然可能會因擔心無法達成目標而感到焦慮或氣憤,這時可適著透過運動、聽音樂、閱讀等方式,紓解心中的壓力,避免持續陷在負面情緒中或繼續埋頭苦幹,反而容易於下次面臨困難時而放棄。 當遇到瓶頸,或事情已經發展到您無法改變的情況時,請專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同時也可多與共事者交流彼此的想法、虛心請教,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事物,有時便能找到目前困境的突破口。(同場加映:生活不只是工作!遊戲人生健康自信) 2. 堅持是為了不後悔,樂於助人拓人脈 切勿輕看自己所做的每個決定和行動,你可能就是某人心坎裡的榜樣和偶像。其實,我們都有突破自我的無限潛力,只是可能還未被發掘而已。 即使你所努力的方向不見得受他人認同,目前也尚未有明顯成果,甚至產生想放棄的念頭時,只要沒辦法說服自己,並肯定將來會為此後悔,那麼便應該繼續堅持下去。 與其期待在過程中受人幫助、遇見伯樂,不妨換個角度,保持樂於助人的行為,不僅有助拓展人脈,幫助你達成目標,甚至也能帶給周遭的人正能量,吸引更多與你價值觀相同的人與你並肩作戰。 (同場加映:其實你怪美的~別讓自卑綁架人生) 3. 堅持需要承諾推動 動機是產生毅力的火花,但隨著挑戰愈來愈艱難,這股熱情終將耗盡,但承諾則能使它繼續延燒,激勵我們不輕易放棄,並持續對現況不滿足,進而催逼自己繼續往前走。 想想當初是否有對任何人事物做出承諾,或是在設定目標時,就許下承諾幫助自己下定決心,都能幫助你繼續堅持下去。 遇到困難時,我們可能會出現情緒,而影響了表現或是決心,面對眼前的挑戰,我們在保有毅力的同時,也應多多思考,調適自己的心態,嘗試其它方式來打開眼前的結。 (同場加映:7招穩固愛情~讓您不再相愛容易相處難) 4. 保持生活平衡 適時自省找回初衷 適時的自我覺察是保持毅力、通往成功的潤滑劑,在滿腔熱忱、勇往直前時,仍應保持生活平衡,別因為堅持而放棄社交,身邊的人看見你對生活如此抱有熱情和期待,也許他們也會燃起鬥志追求更卓越的自己。成功不只關乎自己的成就,而是跟同伴一起成長,肩並肩跨越任何生命障礙。 在堅持努力的過程中,請不時地問自己:我心裡的動機是什麼、我的信念是什麼、我擅長和不擅長什麼、是什麼造就今天的我。幫助自己重新整理思緒,找回初衷,亦有助於避免在努力的道路上走偏。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了解婆媳問題3大常見原因與解決之道

「我跟你媽掉水裡要救誰?」想必這是對許多男性來說最苦惱,也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在許多家庭中,婆媳不合是常見的問題。《Hello醫師》本文將為您剖析婆媳問題的3大原因,以及在家庭中,婆婆、媳婦及同時身負老公和兒子2種角色的男人,如何化解婆媳問題的2大解決之道。 產生婆媳問題的3大原因 1. 情感問題 婆媳之間,不管是為奪取男人的心,或是討婆婆的恩寵,中間都有競爭元素,好比說,媳婦可能會和婆婆爭吵誰對兒子的影響更大,或是兒子更愛誰。此外,有的父母還會過分嚴苛地審視兒媳婦,即使在兒子結婚後,仍持續質疑這樁婚姻的合適性,這樣卻可能會帶來無止盡的家庭衝突,最後導致離婚或親子疏離。 當然,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婆媳問題,有的夫妻因為在婚後跟對方的長輩有更頻繁的互動,所以彼此之間能有更好的溝通空間,長輩既得到尊榮,媳婦也在新的家庭中感覺被接納。通常健康的家庭關係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隔代之間的感情非常緊密。(推薦閱讀:如何增進夫妻關係?教你3招帶你重燃愛火) 2. 男生小時候依賴媽媽 要理解媽媽對媳婦的心理,就得談談兒子的小時候了,母親往往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人,隨著年紀增長,特別是在青春期時,兒子漸漸不再像以前那麼依賴媽媽了,並轉向學習和效法爸爸,換句話說,當男生愈長愈大,他會愈像爸爸,而不是媽媽。雖然兒子不再依附媽媽,但這不代表母子關係會變冷淡,這只是說明從前的男孩已經長大成男人了,這是件好事。 事實上,兒子與母親的分離是男人成熟的必然要素,因為他需要先重塑對「女人」的概念,才能步入一個健全的婚姻化家庭,夫妻要付出和奉獻,一味依賴著媽媽無疑只會讓婚姻關係陷入危機,畢竟家庭的職責是關乎兩個人的事,而不是媽媽。(推薦閱讀:心理發展不全 戀母情結不是愛上媽媽) 3. 媳婦讓媽媽覺得被取代 對媽媽來說,這樣的分離想必是難以接受的,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機構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臨床研究發現,媽媽的腦中確實存在著兒子的微嵌合(Microchimerism),指胎兒離開母體前所留下的一部份細胞,所謂母子情深並不無根據,媽媽掛念兒子的心一直都在。 所以,當媽媽感覺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地位被取代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很深的被拒絕感,且可能會無意識地怪罪媳婦,這通常於結婚當天才會真的意識到兒子的「離開」。另外,如果母親過去曾經歷其他男人的背叛或失職,她或許會把這些情緒一併導向對兒子婚姻的憤怒。從妻子的視角,當婆婆佔用太多丈夫的時間,她就會起嫉妒心,婆媳衝突容易一觸即發。 婆媳問題如何解決?學會2大方法,改善婆媳關係 1. 媽媽放手媳婦尊重 論到處理婆媳衝突的關鍵人物,我們通常會把責任都推給婆婆和媳婦,斷定它就只是「婆」和「媳」的問題,但其實做為丈夫和兒子,也有相當的責任需要擔當。兒子結婚成家後,媽媽要記得放手,請尊重他們夫妻經營自己家庭的方式。此外,也不要為了奪回跟兒子的關係,在背後說媳婦的壞話,更不要利用兒子的心理,刻意使用方法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外,媳婦也要記得,結婚也是2個家庭的連結,即便得不到婆婆的認同,但為愛丈夫的緣故,您仍需要尊敬長輩,用愛包容婆婆及他的家人,甚至有些婆媳還能發展成像朋友一樣的關係,家庭關係更和睦。 2. 丈夫要讓妻子有安全感 做丈夫和兒子,請試著站在她的立場著想,主動傾聽想法,讓她覺得有安全感,只要能夠讓老婆相信你,其他關係上的問題也會自然迎刃而解了。丈夫最糟糕的示範就是不尊重妻子,甚至在遇到問題時,先去問媽媽的建議,進而製造不必要的誤會,較好的方案是您先和妻子商量,再一起去請教媽媽,這才是尊重妻子和媽媽的好男人典範。 提醒各位男性,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開口,而總是在猜測對方的想法,不妨直接關心和詢問如何改善,相信都會讓她感覺被愛和開心。例如,當妻子跟你反應媽媽經常干涉她做家事,或對教養小孩的方式有意見,請您主動跟媽媽討論,並幫她們劃清界線,這才是正確的做法,畢竟將來和你在一起白頭偕老的是妻子,不是媽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星二代男扮女惹議?易裝嗜好其實正常

近日,知名藝人的兒子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他扮女裝的相片,經媒體報導後卻引發網友褒貶不一的評論。其實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所發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 DSM)並未把異性裝扮(Transvestism,又譯異裝或易裝)列入其中。這表示,無論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都不是精神疾病!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不乏易裝者(Cross-dresser),像是女扮男的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男扮女的京劇名伶梅蘭芳,還有傳說中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接下來讓我們認識一下這個跨越性別疆界的族群吧。 易裝者可能是同性戀或想變性? 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的易裝者都不是同性戀。不過的確有些男同性戀偏好扮成女性表演,或是展現自己,這一族群稱為「變裝皇后」(Drag queen)。 另外,也並非所有男性易裝者都想要改變原本的性別,有些人只是單純享受穿著女性服飾的體驗。然而,有變性慾的男性則大多不喜歡當男人,也不想要當男人。覺得自己明明是女人的靈魂,卻被困在男人的身體中,精神科學將這種狀況稱為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 (同場加映:為什麼「恐同 」?因不了解與沒安全感) 易裝 以理想的形象呈現自己 易裝者以男扮女裝為大宗。在台灣以及中日等國,我們會用「偽娘」(日文:男の娘,發音:Otokonoko)稱呼這個族群。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解釋,為何有些男性發展出打扮成女性的慾望。這些易裝者覺得扮成女性非常舒壓,且在情緒緊繃的時候會更想要扮裝,或是在男裝裡面穿上女性的絲質睡衣。大部份的易裝者還會化妝、噴香水,讓自己看上去愈像女人愈好。 有些人會把易裝者視為「為了性快感」而扮裝,但是這樣的定義並不全面。的確,我們不能排除少數男性易裝者會打扮成女生,再跟女性發生性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性幻想。但是大多易裝者穿上異性的服飾,只是為了感到怡然自得,享受被異性服裝包裹的感覺,並喜愛以異性的形象呈現自己。 此外,美國的心理學家也認為「易裝」在男性情慾分類中屬正常現象,除非易裝者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讓身心受創,那麼就該諮詢醫師。 公布易裝須謹慎 易裝者若要跟親友、同事公開自己易裝的祕密,得非常小心謹慎地拿捏!對某些易裝者來說,需要隱藏自己的喜好其實是件痛苦的事,而這樣的痛苦有天可能爆發,讓他們跟同事坦白,卻引發同事的震驚、誤解,甚至無法接受。更不用提與妻子、女友討論此事有多麼困難! 研究顯示,大部份的易裝者從來不認為自己需要任何的治療,或是行為上的改變。他們覺得扮裝之於他們,很自然、很OK。但是有些個案,在易裝的祕密被發現之後,非常痛苦,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事一樣。 建議易裝者若遭遇相關困難,應與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師討論易裝帶來情緒上的創傷。決定要公開易裝的身份前,也需要專業醫療相關人員、團體的支持及評估。 外界如何看待易裝者 台灣算是非常包容少數族群的社會,有些易裝者在開放的氛圍中活得很好,像是網路名人「織田紀香」就非常有名。他不僅事業成功,還是個「偽娘爸」,有支持他的妻子與女兒。 不過歧視的狀況仍持續發生,畢竟有些男性易裝者的打扮若「不到位」,或是因為工作、求學因素住進了男生宿舍,很容易被旁人側目。若遇到心懷歹念的惡人,這些易裝者很容易身陷險境。 遙想戒嚴時期,奇裝異服的市民可是會被當時的「警備總部」盯上。以台北市為例,在 1971 年 1 月 9 日,城中分局動用大量警力,取締了 279 位頭髮過長的男子,要求他們須自行支付理髮費剪髮。對比現在,同志婚姻合法已過一年、通姦除罪,某些網友仍對易裝者大加撻伐,表示我們整個社會還是有許多改進空間。無論是面對帶著光環的星二代,還是你我身旁男扮女、女扮男的親友,我們都可以多些關懷、少點批評。 (同場加映:同婚合法一週年!婚姻平權促同志健康)


人際關係

不知道怎麼安慰人?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

看見身邊的人陷入沮喪或失望中,你總是不知道怎麼安慰對方嗎?人生起起落落,難免會有悲傷及失落的時候,儘管心裡百般想要幫助對方,但卻因為說錯話,或是沒有表現出同理心,結果愈幫愈忙,甚至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 不論是感情受挫或工作失意,人都需要心靈上的撫慰。《Hello醫師》教你如何成為親友在悲傷汪洋中的浮木,幫助分擔他們的痛苦。 安慰是一種能力,第一步是學會同理對方 我們不是生來就會安慰人,而是依靠成熟過程的歷練和學習,換句話說,安慰是一種可以被開發的能力,而懂得安慰的人一般通常都具備幾種特定的特質及行為。 同理心是安慰的重點,看似簡單卻十分困難,因為對方若感受不到被同理,任何安慰的話其實都是徒勞。根據情況的不同,我們必須先理解對方需要什麼,並嘗試去了解他所在乎的「點」,可能是某人的言行舉止,也可能是對自己的失望。 安慰的訣竅在於理解與接納,比起大費周章地急著幫他解決問題,對方或許只希望身邊有人能傾聽,分享他正在經歷的痛苦,覺得自己被他人理解。 有時候言語反而會成為安慰的阻礙,像是在對方才剛失去摯愛的親人的情況,給予合適的非言語行為和肢體語言,反而更能表達您的誠懇,如眼神交會、拍肩、擁抱,以及其他誠心關懷的肢體表現。多數人都會因此覺得有安全感,且更能接納你的關懷,但請依循你們平常的互動模式,若搭肩擁抱會讓彼此尷尬和不自在,其實就不必勉強。(同場加映:善意謊言是好的!不自私且有同理心) 安慰最忌諱敷衍,請多表達關心鼓勵 安慰最怕敷衍帶過,試圖告訴對方這沒什麼大不了,甚至用玩笑轉移焦點,這種行為只會讓傷心的人變得更加負面。若你害怕被對方情緒影響,建議如實告訴對方,相信對方也一定能理解。 其次,建議不要以「為什麼」提問,這會讓對方有種被定罪感。對此,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心理學教授約翰葛特蒙(John Mordecai Gottman)建議,探察式問題會是更好的提問方式,像是「可以告訴我你的顧慮和想法嗎?」或「可以讓我了解你的心情嗎?」等。 另外,認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請照著你們之間的關係說合宜的話,切勿搶他人角色風頭,就像父母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並不是伴侶或朋友可以代替的,只有由合適的人說出來,安慰才會奏效。最後,別忘了表現對傷心者的愛和肯定,簡單一句「我相信你」都是很好的鼓勵,讓他能重燃希望,繼續前進。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