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飲食障礙

厭食症嚴重併發症恐致死?名中醫師教你補腎氣、吃熱粥改善之道

「名模身材」、「瘦即是美」的審美觀在亞洲已深入不少女性的潛意識,在極度自我要求身材的壓力下,許多人更不惜嘗試減肥藥、催吐、無油餐或服用瀉劑等各種減肥法,在長期自我強迫的壓力之下,不少人的精神狀況也因此受到影響,甚至罹患厭食症;就連日本皇室公主愛子,也曾因一年暴瘦18公斤、驚傳罹患重度厭食症,引發日本舉國譁然。 厭食症對患者與其親友的生心理影響之巨,讓厭食症議題更受到廣大的關注。究竟應如何改善厭食症?當西醫束手無策時,是否能透過中醫療法幫助厭食症患者?《Hello醫師》邀來鍼還中醫診所有「白袍男高音」之稱的蕭家駒中醫師,由中醫觀點解讀厭食症,並建議如何透過中醫改善厭食症! 什麼是厭食症 厭食症(Anorexia)是種飲食障礙的疾病。根據新北市聯合醫院研究指出,厭食症好發於青少年時期,在台灣之平均發病年齡為17歲,患者多為敏感固執、完美主義性格的青少女。厭食症病患通常抗拒維持「正常」的體重,同時極度害怕體重上升。此外,家庭因素、心理發展障礙、憂鬱症亦容易引發厭食症發生。 然而,並非害怕變胖或不正常進食就會被診斷為厭食症,依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部發布的「飲食與精神健康」研究顯示,被判定為厭食症患者之狀態: 拒絕維持最低體重或是體重低於理想體重的85%以下 體重低於正常標準(BMI≤17.5 kg/m2) 自我身材知覺障礙:即使體重過輕仍害怕變胖 拒絕公開進食、進食緩慢,並出現以過度運動、輔助催吐或藥物達到減輕體重之行為 至少連續3次沒有月經來潮 厭食症引發身心併發症:嚴重可導致死亡 隨著厭食症患情況加劇,身體可能會出現下列併發症,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死亡率約為 5%。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部之研究指出,長時間的厭食行為易導致營養不良,對人體將造成的危害之巨,將反映在以下6大生理系統異常來表現: 6大生理系統異常: 心臟系統異常:心律不整、心搏過慢、低血壓、二尖瓣膜脫垂等心臟功能異常甚至導致猝死,亦是好發於厭食症患者的死因之一。 生殖系統異常:月經閉鎖、無月經,沒有第二性徵、不孕。 消化系統異常:胃漲、便秘、腸胃蠕動緩慢。 血液系統異常:白血球減少、血液不易凝結、貧血。 皮膚系統異常:掉髮、皮膚乾黃、搔癢、下肢水腫、傷口癒合不易。 骨骼異常:因長期營養不良而影響骨骼減少體重負荷,引發骨質疏鬆症而易產生骨折。 除此之外,不少厭食症患者由於常透過催吐、不當使用藥物如利尿劑、瀉劑來減輕體重,容易引發電解質不平衡,同時造成腎功能障礙、肌肉運動異常、癲癇發作等併發症,甚至有意識混亂與異常的狀況,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部之研究中亦建議,當厭食症患者體重比發病前下降超過30%~40%時,應安排患者直接入院接受治療。 4大心理疾病: 厭食症除了引發患者多重生理併發症之外,厭食症也會伴隨著下列心理疾病: 憂鬱症 強迫症 社交焦慮症 輕慮症(你也想知道: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壓力大是根源) 中醫治療厭食症:先「排」再補更有效! 當厭食患者身邊的親友已束手無策而求助中醫,對此鍼還中醫診所之內科駐診醫師蕭家駒則先點出多數求診者的迷思:「不少人找上中醫時,常期望能透過中醫『進補』,讓厭食患者虛弱拒食的情況能加以改善,但若只是一味亂補,恐怕讓患者更加抗拒且情況加劇。」 蕭醫師進一步指出,厭食症在中醫觀點中,與肝、脾、腎關係最為密切;由於脾為後天之本,脾氣健順對消化助益,肝則具有「疏泄作用」,若對於此時脾胃已十分虛弱的患者大補特補,反而容易導致上火,更是幫倒忙。蕭醫師舉例,曾有個女高中生來求助治療厭食症,這名病患臉頰凹陷、氣色差,舌頭也呈現暗紫色;因此他採取通腑化瘀的方式先促進腸胃蠕動與體內循環,待循環恢復至一定程度,才能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有鑒於厭食患者多屬於心理障礙而抗拒進食,蕭家駒醫師則改以讓身體產生生理需要的治療方式;「視患者病況程度,我會透過中藥先讓患者漸次腹瀉,1天約腹瀉5~7次後,身體即會產生危機感並自動啟動患者的生理機制,此時病患自然會想要喝水和進食的欲望。」 鍼還中醫診所之內科駐診醫師蕭家駒為中西醫雙主修學士,精通中西醫病理學並透過中醫投注其診療之熱忱。(蕭家駒中醫師提供) 厭食症飲食怎麼吃? 蕭家駒醫師表示,當厭食症患者開始願意重新進食,也不宜立即恢復正常飲食,此時因脾胃仍虛、消化無力,因此首重健脾補腎以排濕補氣,最直接的飲食良方就建議先自吃熱粥開始。「因人體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無法吸收太多食物,因此將白米熬煮成粥,病患較易吸收,也不會讓因厭食而疏於蠕動的腸胃一下子帶來極大負擔。」 名中醫建議:厭食症吃「粥」、祛濕健胃最夠力 另外,由於稻米為水耕作物,讓米飯天生具排濕作用,當白米熬煮成熱粥,同樣能幫助人體祛除濕氣,以中醫觀點而言,即能達到排濕健胃的效果。當身體濕氣漸消,體內循環也將隨之暢通,此時病患情況漸入佳境時,即可循序漸進恢復至常人的飲食習慣與食量。 蕭醫師並提醒,熬煮熱粥時一定要用白米而非小麥;「小麥的生長環境多位於乾燥地區,因此食用後容易讓人體累積過多濕氣,更不利於體內循環。」另外,蕭醫師也建議熱粥內不妨加入生薑與豆豉;「生薑、豆豉都屬溫性食材,可幫助開脾胃,達到溫和滋養腸胃的作用。」(延伸閱讀: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相處?) 據新北市聯合醫院研究顯示,厭食症患者拒食或嘔吐等生理表現,其實背後也代表了許多難以消化的憤怒與悲傷所致。因此臨床多採營養復健、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等方式進行。蕭醫師亦建議,除了仰賴中醫治療之外,最重要的仍應協助厭食病患解開心理上的創傷與壓力、面對心結,才是治療厭食症的根本。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i]


心理健康

化療副作用身心俱疲?癌友照護難題別害怕找人幫忙!醫:了解病況、保持樂觀

當身邊親友罹癌時,化療的副作用不僅只有生理可見的掉髮、腹瀉或免疫力下降,癌友的心理狀態也同樣在承受著考驗。而除患者因病痛纏身而鬱鬱寡歡,照顧者也因長期照護變得疲憊不堪。究竟癌症病患接受化療後會出現哪些身心變化,又該如何減輕副作用與照護者的負擔。 《Hello醫師》邀請到台東基督教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亦是癌症治療領域專家的鄭鴻鈞醫師,一同討論癌友與照護者如何調適身心狀況,攜手面對癌症治療過程與心理壓力。 化療引負面情緒 做好心理調適是抗癌關鍵 癌友的心理變化在抗癌歷程上扮演關鍵角色,不少癌友在接受化療後便一蹶不振,但也有許多人學會與與癌症和平共處,而接受化療者通常會出現下列心理症狀: 焦慮、憂鬱: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相當痛苦,病患對於死亡也懷著憂慮、恐懼,長久下來對照護者產生心理依賴,加重照護者的負擔,而對病情憂鬱的心情也會影響免疫系統,讓抗癌路程更加艱辛。(推薦閱讀:癌友心裡苦你甘知?癌後3大心理反應、心理師教癌友走出憂鬱) 幻覺、經常疲勞、事事缺乏興趣:頻繁接受化療容易讓患者出現幻覺。臺大醫院的研究指出,化療後經常感到疲憊、提不起勁,對於外界事物興趣缺缺等症狀,稱為「癌因性疲憊症」,屬於化療後的正常現象。建議患者減少體力消耗、盡量做喜歡的事情讓心情愉悅,能減少化療引起的疲憊與不適。 許多癌友在治療過程中,只著重在是否有新的癌症特效藥讓病痛減輕,卻忽略對抗病魔更需要良好的心理調適並保持樂觀態度,才能面對漫長的治療過程。 鄭鴻鈞醫師建議,癌症病患面對病魔時,可以著手了解相關癌症症狀與治療,一旦愈了解癌症,害怕情緒就會減少,心情變好則有助於改善療程效果。 6大化療副作用與改善建議 癌友們除了心理狀態不穩定,同時也會因化療的副作用而感到不適: 噁心、嘔吐、胃口差:所有接受化療的病患都得面對這個關卡,不過目前已經研發了止吐藥物,病患飲食上也須注意少量多餐、油炸食品、每餐的份量要適中才能免於嘔吐的不適。 骨髓功能抑制:化療藥物會讓造血系統受到影響,讓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低下。因此建議癌友應獲得充足睡眠,搭配均衡飲食攝取,食物以熟食代替生食,以降低因免疫系統下降而感染細菌或病毒的風險。 口腔黏膜破損:有些化療藥物會侵犯到口腔黏膜,使得吞嚥食物時會感到疼痛。建議以鼻胃管灌食,改吃柔軟、易吞嚥的食物為主並保持口腔清潔。 掉髮:化療藥物會影響到毛囊,讓頭髮逐漸變少。不過別擔心,只要化療結束,頭髮大多能慢慢長回,擔心外表受影響的病患也可以在過渡期間利用假髮來裝飾自己。(推薦閱讀:化療一定會掉髮?斷食能餓死癌細胞?破解6大癌症治療的常見迷思) 腹瀉:藥物可能傷害胃黏膜而引發腹瀉或腹痛,建議患者避免飲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料,飲食採少量多餐,減輕胃部負擔。 周邊神經病變:少數藥物會引起手麻、腳麻的症狀。若症狀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減輕藥量或使用其他治療方式。 鄭鴻鈞醫師補充,有些病患使用放療法來治療癌症,因此副作用會隨著部位的不同有其他的症狀,例如照射部位為口腔,病患會出現吞嚥困難、食慾不振的副作用;若照射部位為腸胃,則會引起噁心、嘔吐的不適感。 若病患於治療期間有任何不適或對自身症狀產生疑問,應直接詢問醫師,既可了解該如何舒緩症狀,也有助醫師掌握病患身體狀況。 找人幫忙、適度紓壓 照護者也需要適當休息 癌友的照護者通常以家屬最為常見,但照護者往往得身兼多職,不但要工作、打理家務,更要負起重擔,時時照顧癌症病患的身心狀況,長久下來照護者也需要自己喘息的空間。(推薦閱讀:家人罹癌怎麼辦?照顧癌症患者這樣做) 台灣癌症資訊網指出,身兼工作、家庭、病患的照顧者,需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理狀況,因此提供了幾點建議,幫助照護者在照顧病患時,也能多多注意自己: 切勿放任負面情緒吞沒自己 與其他家人分工合作照顧病患,別總是自己承擔 多餘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參加照顧者互助團體可以幫助彼此鼓勵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理健康

宅在家抗疫時心情鬱卒?居家隔離聽Podcast、廣播有助好心情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原本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也面臨每日確診人數破萬的緊張情況,儘管目前國內防疫政策已經朝向與病毒共存,已經染疫或密切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時,同時也失去了不少跟人接觸的機會,難免讓人心情低落。 不過已有研究指出,聽廣播或是Podcast(中國的翻譯為『播客』而台港則沿用英文原名)可能讓你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改善悶悶不樂的壞心情。以下《Hello醫師》將為你介紹居家隔離聽Podcast的諸多好處。 聽Podcast與廣播讓你不孤單 Podcast簡而言之就是網路廣播,如同只有聲音的Youtube平台。與文字相比, Podcast或是廣播等的語音媒體更有溫度;與影片相比,又不需要時時刻刻的專注盯著螢幕。西班牙的研究指出,疫情期間,聽眾覺得廣播有助於減少孤獨感、分散疫情惡化的注意力,甚至還能激發激發想像力。 除此之外,也有美國的研究顯示,Podcast與廣播以及串流音樂等語音媒體,在疫情之下有助排解聽眾的寂寞、感受人與人的連結與陪伴感,還可以提高人們的生產力,幫助他們維持好心情、保持專注以及提供靈感。 透過Podcast與廣播吸收資訊讓我們快樂 由加州柏克萊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所做的研究指出,只要吸收資訊,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也就是俗稱的「快樂荷爾蒙」。換句話說,無論是用聽覺還是視覺接受資訊,就跟拿到錢或吃到山珍海味一樣開心。 另外,在開車、騎車、搭車、運動或是做家事時,都可以帶著耳機收聽Podcast和廣播,大大提升了方便性。 透過Podcast與廣播聽故事可活化大腦 同樣由加州柏克萊大學所做的另一項研究指出,收聽以「說故事」為主軸的Podcast或是廣播節目,能夠刺激與活化大腦,研究透過磁振造影檢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以及腦細胞定位過程,還有對腦內血流的檢視,科學家發現人們在聽故事時,腦內專門掌管情緒、記憶、感官的部位也跟著被觸發。也就是說,大腦會以聽覺來接收資訊,就像看一場4D電影一般身歷其境。 所以建議民眾居家隔離時,不妨聽聽Podcast與廣播說故事,可以暫時抽離狹小的居家空間,體驗另一個時空的大冒險,幫助我們暫時忘卻防疫的辛苦。 適度收聽Podcast與廣播 不過研究人員也發現,雖然大腦會因為獲得資訊而產生欣喜之情,但即使接收到沒有實用性、虛假或是毫無價值可言的資訊也能產生同樣效果,這可以解釋為何有人在網路的資訊大海中抽不了身,因為多巴胺的分泌讓他們上了癮。 所以 《Hello醫師》還是要提醒大家,宅在家防疫時,也要小心資訊攝取過量,避免過度沈迷於追劇、玩手遊、上網、網紅、甚至是聽太多Podcast與廣播,皆可能壓縮我們睡眠、運動,或是與親友聯繫的時間,要有意識地調配自己的每日行程,才不會陷入資訊成癮的漩渦之中。


人際關係

脫單很難?教你聯誼必勝的5大成功心態

現代人賺錢不易、買房不易,連「脫單(脫離單身)」也是難上加難。內政部公佈2021年人口資料,結婚對數為11萬4,606對,結婚率千分之4.88,創11年來的新低,但仍有多人期盼進入婚姻,因此才會有這麼大的「婚配市場」,包括聯誼、相親、交友網站或是軟體等。 聯誼總是很緊張?不知道要跟對方說什麼?參加無數聯誼但都沒有遇到適合對象?《Hello醫師》邀請双悅診所的身心科林宏醫師向你說明聯誼必勝的5大成功心態。 聯誼、相親過時了? 聯誼、相親到底是不是老掉牙的活動?這讓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流行文化來回答吧! 2019 年熱播的神劇「俗女養成記」就有相親的情節,更不用說日劇、韓劇時不時出現聯誼的橋段。連美劇「聯誼會(GRΣΣK)」都在探討大學生在兄弟會(Fraternity)、姐妹會(Sorority)交際、認識朋友的故事。可見,線上的交流的確變多了,但是實體的活動也沒有完全消失。 聯誼必勝的5大成功心態 1. 聯誼其實和玩交友軟體差不多 双悅診所的身心科林宏醫師在受訪時表示,如果在單身聯誼、相親前覺得緊張,不妨這樣思考 – 如果使用過交友APP或交友網站,就表示你對相親、聯誼的「經驗十足」。試想,在手機上按一按,就可以把對方的資訊都看得一清二楚,這跟單身聯誼、相親前拿到的一堆「身家調查」後的個人資料其實沒有什麼差別。所以你如果熱衷網路交友,相親、聯誼對你來說其實一點也不陌生。 不過實際上跟對方碰面,的確有更大的挑戰,林醫師也給了以下的綜合建議:   2. 要瞭解別人,必需先瞭解自己 林醫師提醒道,在日本有「婚活」(發音:Konkatsu)一詞,就是「結婚活動」的縮寫,代表未婚男女積極參與各種能夠有助於成家的活動。其實婚活是從日文「就活」(發音:Shukatsu),也就是「就職活動」演變而來。就活對日本大學生可是重要非凡,在畢業前就要拼命面試,拿到未來公司的內定才行。婚活的概念像是求職一般,要花時間、要很拚、很競爭,才能尋覓到未來的人生伴侶。  所以林醫師建議,在聯誼、相親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個看似「認識新朋友」的過程,其實跟面試很像。在求職的時候,對自己的強項、弱項有所掌控的話,能夠發揮優點、縮小缺點,更容易找到工作。在聯誼時,也要對自己預想的表現聊若指掌,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以同樣的比喻來說,找工作時我們會設定符合自己標準的公司、單位來投履歷,也會掂掂自己的斤兩,試想自己最好與最差會投身在何處。那麼參加聯誼,一樣要給自己訂定心儀的對象要符合什麼條件,跟自身的特質有無對應,過高與過低都有損配對成功的可能。 3. 聯誼第一印象決定80%的分數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真的不是老生常談。第一次見面,的確要花點心思在穿搭上面。並非要一擲千金,而是延續上述對自己了解,做出符合自己身材的打扮。舉例來說,如果覺得自己的小腿太粗,就不應該穿短褲、短裙。 4. 聯誼不要陷入「比較 — 競爭 — 評論」的循環 畢竟單身聯誼活動也是群體活動,當你發現旁人看似更有「市場」的時候,心情一定會受到影響,隨之也會更想表現自己,而內心也會不停為潛在對象打分數。所以一定要給自己心理建設為先,畢竟「人比人,氣死人」心情不好,臉色難看,也很難認識新朋友。 5. 聯誼或多或少都會帶點討好的成份 在心儀的對象面前,的確很難「不動如山」,但是更有可能「亂了陣腳」。如果發現自己為了贏得芳心或是想要讓男方多跟你講一句話,卻開始「插科打諢」說些讓場面尷尬的冷笑話。也許你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但請你放輕鬆,別太過苛責。為了討好而失去自己,也算是是擇偶時期的一種常態。 林醫師也說,我們在特定的場合,反射性地要去討好那個環境裡的其他人,會順應著社交禮儀戴上「無形的面具」而言不由衷。所以在聯誼、相親時,無論自己還是對方都無法展示真實的自己。不過這樣的狀態無法長期維持,而看見對方的真正的樣貌,以及讓對方看見自己真正的樣貌,其實更加重要! 聯誼、相親之下的省思 日本社會學家,東京工業大學的名譽教授橋爪大三郎便指出:「……婚活……如今卻像包裝好的套餐商品,似乎要把風險降到最低……選結婚對象就像是在從衣櫥裡頭挑選衣服似的……是真的相愛嗎?彼此的腦中只剩下算計,完全沒有戀愛兩個字可言……」 相對於日本,台灣市場上為數頗多的聯誼活動,總是設下重重限制。年齡、財力、外貌幾乎都成了關卡,無法達標的人也無法參與未婚男女的活動。但是婚姻的媒合若只是條件的評比而已,那真的是「一山還有一山高」! 國內的研究也顯示:社群網站上的使用者若是比較心態愈高,他的負面情緒與寂寞感也隨之提升。在虛擬的網路世界看見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的貼文、照片、按讚數就能讓我們夠鬱悶了,那麼實際參加聯誼活動時遇見條件出眾的競爭者把自己心儀的對象給追走了,心情一定更是淒慘! 在漢人社會裡,婚姻,還是帶著一點「買賣」的現實意味。不然怎麼會有聘金、嫁妝這種類似交易的儀式?但是我們好不容易進入自由戀愛的時代,要體會一個人的好,最好別僅僅是把他的生命歷程歸納為幾組數字而已。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理健康

每天疫情新聞看不停?疫情愈嚴重愈想看?小心你可能對負面新聞上癮了!

隨著疫情持續延燒,每天大家都不停地滑手機、看新聞,深怕漏掉任何資訊。不過在短時間內大量汲取壞消息,對我們真的是利大於弊嗎? 《Hello醫師》向你說明人為何會習慣一直看新聞,以及該如何適時地克制自己,不要頻繁看新聞或被新聞的負面消息影響。 人類天生被壞消息吸引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老祖宗其實已經把現代新聞的精隨定調好了。標題越聳動、可怕、悲慘、嚴重,越是能抓住眾人的目光,我們也聽過很多倡議人士希望能促成「媒體自律」,但是真的只能責怪電視台與報社用嚇人的標題搏眼球嗎? 其實,就算媒體刻意推廣「好消息」,我們也不見得會買單。這是因為人類有所謂「負向認知偏誤(Negativity bias)」的傾向。負向認知偏誤促使我們對負面新聞的興趣大過於「好消息」。研究指出,負面的資訊比起正向的訊息,在我們的大腦裡會被更徹底地審核、吸收。 試想我們在面對讚美與批評時,絕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他人負面的評論必定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從演化的角度來說,人類的祖先一定會對負面訊息更有警覺心,不漏掉可能會引發「惡果」的風吹草動,才能在野獸環伺、氣候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對正面的事物不加留心並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我們的老祖宗對一些「狀況不妙」的訊息掉以輕心,早就被獅子、老虎抓去打牙祭了!人類也早就絕種了! 所以這一波疫情會讓我們的「本性爆發」,更想了解與追蹤肺炎的最新發展,就算染疫的人數攀升,我們看了心驚膽顫,還是想要知道更多,直覺上深怕漏了什麼重要資訊,會傷害的自身與家人的安危。但是同時,我們卻也壓縮大腦接收了好消息的空間,像是外國疫苗慢慢購入、國產疫苗研發中、雙北陽性快篩率降低、簡訊實聯制上線等等議題,都無形中被我們忽略。 透過看新聞、囤積日用品,追求確定性與安全感 當大環境的狀況不甚明朗的時候,我們更想要追求一個確定性。接收疫情相關的新聞,以為自己更了解現在的局勢,但這並沒有辦幫助我們拿回對生命的主控權,反而讓我們的警覺心與焦慮感「大量噴發」。這股擔憂隨著新聞的播報流竄到大賣場與超市裡,當民生日用品都被搶購一空時,也反映出民眾的不安。 更雪上加霜的是,人類還有「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傾向,表示我們會一昧地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物,信任站在自己這一邊的資訊,簡而言之,民眾寧願照單全收同溫層的新聞,而不想了解另一個陣營的想法。不過這次的同溫層已非對立的政黨,而是被感染的恐懼,所以反而更容易陷入不斷關心壞消息的惡性循環裡。 如何斷開 COVID-19 的負面報導  我們要如何走出被負面新聞困住的泥淖之中?既然媒體是個問題,那麼必須由媒體下手,有專家建議,我們現在很多人都開啟了新聞推播,殊不知這是需要慎選的,而非以及時、方便為前提。如果近期疫情的新聞使我們心情「鬱卒」,就應該暫時把這項功能關掉,讓惱人的資訊不再佔據自己的螢幕。 同時也要意識到如果在網路上的搜尋越多以疫情為主的新聞,經過演算法的分析,與肺炎相關的訊息和廣告也會自動推送到眼前,源源不絕且無法逃避。在關心防疫之餘,多多搜尋其他的議題,也能夠有助於降低手機、電腦、平板被負面新聞綁架。(延伸閱讀:網路成癮了?4方法「社群排毒」一下) 轉發疫情相關消息前,切記停、看、查 當我們看到壞消息時,還會出現一個直覺的反應,就是要「轉傳出去」。這當然是人之常情,可怕的新聞不通報給親朋好友,難道要大家一起遭殃嗎?双悅診所的身心科林宏醫師於訪問中表示,這樣的「分享衝動」在疫情之下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是因為一再地傳播負面的消息,只會讓親友倍感資訊爆炸,好意可能就成了壓力。而如果轉傳的消息與現有的新聞內容上有衝突、對立,或是訊息支離破碎不完整,更容易造成親友的困惑,還可能加深混亂的心情。所以親友間話題,還是以傳遞正向訊息最好。 要小心的是,想要轉傳訊息到最後卻轉發了假訊息,那麼真的是「覆水難收」,還會被罰錢!謠言止於智者,面對各式各樣的訊息如果無法確定真偽,先上衛福部疾管署的假訊息查證管道再說,千萬不要被資訊內容嚇到就急著發出去了! 不要為了壞消息與親友撕破臉 負面訊息除了帶給我們壞心情之外,還引發與親友間的衝突。疫情之下,大家的情緒都非常緊繃。林醫師表示,許多人在網路上因為對疫情的政策、發展等等有不同的意見,跟其他人因此大吵特吵,用以發洩怒氣。但是查核假訊息,並非拿來跟別人「冤家」的,應該是用來穩定自己的情緒。(延伸閱讀:總是莫名暴怒生氣?檢視4種憤怒原因) 看到親友竟然在轉傳負面的新聞或是未經證實的訊息,我們的情緒一定也會受到影響。林醫師建議,對親友先別想要開導或是指責,要知道對方「攝取」過量的壞消息,其實只是表示她/他很焦慮。我們最好是以關懷取代批評,從真誠的噓寒問暖開始。對方如果很執著未經證實的訊息,我們可以適時切入,提供不同觀點的資訊就好,減少雙方起爭執的可能。 如何在疫情之下養出好心情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嚴重,但我們也可以主動出擊,翻轉自己的心情不美麗。當人類面對生命的挑戰時,如果擁有一定的「韌性(Resilience,又譯復原力)」,便能安然渡過。心理學家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也許能有助於發展我們的韌性去應對這次的疫情。這個理論強調勝任感(Competence)、自主感(Autonomy)與關係感(Relatedness),其實都能與防疫連結。 勝任感 定義:個體感到自身在環境中是有能力的,能夠發揮效用。 應用:戴口罩、勤洗手、宅在家等等動作都不難,人人皆可為之,但是卻能夠有效防堵疫情的擴散。所以如果我們實踐了看似微小且日常的防疫的相關行為,都要好好嘉獎自己,因為我們也可以為防疫盡一份心力。(延伸閱讀:勤洗手抗疫情~從歷史了解洗手重要性) 自主感 定義:感覺自己的行為,是出於自主的意願以及自己的選擇。 應用:我們要認清,防疫是出於我們守護自己與家人的決心。政府公佈了種種規定,若只是半推半就地遵守,卻沒有在意疫情的嚴重性,那就表示沒有真心想要抵抗新冠肺炎的入侵,更有可能因此僥倖而被感染。我們一定要拿回自己的健康自主權,才能更堅定地防疫。 關係感 定義:期待自己與他者維持有意義的連結,並感到自己身為團體的一份子。 應用:有些國民可能與心愛的人分隔兩地,還好網路與通訊軟體的發達,讓我們還是能在螢幕的另一端相見。不過這樣的犧牲,真的不只是小情小愛而已,反而是為整個台灣的福祉,甚至是為了全世界的疫情得到控制而奉獻。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便,其實能促使人類更加安全的時候,我們應當為自己感到驕傲。 同一件事情,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就會給我們不同的能量。這次「全民抗疫」其實也可以從看似麻煩,變成對地球的貢獻,而且帶來滿滿的正能量,用以消弭負面新聞的資訊爆炸,而好心情也一定會隨之降臨。Hello 醫師團隊祝大家在防疫的路上,毫不鬆懈! Hello 醫師提醒您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 14 條:散播有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流行疫情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3 條第 1 項第 5 款規定,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


心理健康

逢九必衰不能過29歲生日?帶你瞭解逢九可能帶來的5大影響

傳統上我們有所謂「避九」的概念,年齡的尾數若遇到了九,即使要過壽,也不特別鋪張。這是因為古人相信九為人生的關卡,非常危險,要盡量低調,甚至有人連29歲生日都不過。 美國研究也顯示:歲數逢九的成年人比起其他年齡層來說,更容易做出重大的抉擇,並且極欲找出人生的意義。例如透過勤奮地運動健身、出軌、自殺等等行為,來完成自我追尋。 逢九對人的5大影響 1. 逢九未必衰 這只是一個改變的開始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安德森管理學院(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兩方的研究員共同合作,完成了與逢九相關的多項研究,發現人們在邁向 30、40、50、60大關之前,也就是歲數逢29、39、49、59 的時候,更加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並做出重大改變。 2. 逢九容易讓人想出軌 研究人員在一個專門尋求婚外情的網站上,針對年齡介於25至64歲之間的800萬名男性做出數據分析,發現逢九的男性有952,176人,比起其他的年齡層高出17.88%。表示逢九的族群跟坊間盛傳的「七年之癢」比起來,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延伸閱讀:感情、信仰、工作救出軌的婚姻?淺談外遇 3 迷思) 3. 逢九容易讓人不安及鬱悶 研究人員分析美國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從2000年至2011年美國25至64歲的成年人的自殺率。發現逢九的族群每十萬人即有15.05人自殺,高於其他年齡層平均每十萬人只有約14人自殺。代表逢九的族群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而極度憂鬱時,更容易做出毀滅性的抉擇。(同場加映:自殺徵兆不明顯?決意尋死只需10分鐘) 4. 逢九更愛運動 看完上述的數據,讓人不禁聯想難道逢九都只有壞事嗎?台灣民間還相傳「歲數逢九不要結婚」,簡直跟「當年犯太歲,運氣會變差」一樣可怕。其實,逢九的族群更容易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研究人員以記錄運動員成績的數據庫網站 Athlinks 的資料,分析29歲與39歲馬拉松跑者的表現,發現逢九該年的跑速,比逢九的前兩年或是後兩年,都快了2.3%。這表示逢九的跑者練得比較勤,而且更且對長跑更有動機。(延伸閱讀:別把身體跑壞了!8種跑步常見傷害) 5. 逢九讓我們思索人生 研究人員分析來自超過 100 個國家,42,063 位成人填寫《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的結果顯示:逢九的受測者比起其他年齡層,更常思索生命的目的。 以漢人文化的角度來看,我們受到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影響。邁入以十為基準的「大關」之前,也是逢九的時候,的確會激發我們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達到「萬世師表」的標準,同時也會回望自己的人生而引發更深刻的反思。 而這一番檢視會把我們推向兩個極端,也許我們會捶胸頓足、悔恨不已,所以開始執行帶有破壞性結果的行為,諸如我們前幾段所提及的出軌、憂鬱、自殺等。但同時我們也有虛心檢討,想要好好改變,讓往後更有希望的可能。我們都該銘記:人在逢九的時候因為自省而變得敏感,甚至脆弱,更容易鑄下大錯。這可能才是民俗上所謂「逢九必衰」、「逢九必亂」的意義,提醒我們要加倍小心,仔細地檢討反省,為下一個十年認真鋪路。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結婚數十年,不小心出軌1次應該沒關係?淺談外遇3大迷思

出軌在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千夫所指的禁忌,原本該是一同長相廝守的愛人竟然有了婚外情,被傷透的不只是心,一個家庭也可能就此分崩離析。 《Hello醫師》透過美國俄亥俄州鮑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對於外遇的研究,帶你了解一下外遇對婚姻的影響、破解常見的外遇3大迷思。 外遇的3大迷思 迷思1:結婚數十年且婚姻美滿,外遇的破壞力比較小? 研究顯示,「婚外性行為」(Extramarital sex,學術用語,簡稱 EMS)的破壞力十足。無論夫妻結褵多久、原本的婚姻生活的滿意度多高、夫婦兩人反對離婚的價值觀有多強烈或家中已育有子女等等,婚外性行為若被攤在陽光下,對婚姻的摧毀程度都一樣巨大。 就算原本的兩人所經營的婚姻很有品質,但是婚外性行為仍然有高達 2/3 的機率能夠破壞婚姻的幸福。所以當你的親友告訴你他的另一半外遇、出軌了,請不要單單以「你們感情那麼好,又互相扶持這麼久了,一定可以捱過這次的啦!」諸如此類的話語來安慰他,上述維持夫婦關係的因子在這種時候真的不堪一擊。(同場加映:溝通傾聽擁抱親吻~重燃伴侶熱情撇步) 迷思二:有虔誠信仰比較容易承受外遇的破壞力? 我們以為,信仰虔誠的夫婦面對另一半外遇時,更能夠憑藉著宗教的力量,度過難關。但其實研究的結果恰恰相反。婚外性行為反而對他們的打擊更大,這是因為信仰虔誠的人對道德有更高的標準,所以也更容易把外遇、出軌視為對婚姻的褻瀆。畢竟本研究是在美國進行的,那裡盛行的基督教、天主教非常強調神聖的一夫一妻制度,所以虔誠的受測者對婚外性行為的受創也最深。但是以佛、道教為主的台灣是否會得出一樣的結果?這就需要等待未來的研究來證實了。(推薦閱讀:婚姻使人快樂?還是快樂的人才會結婚)   迷思三:妻子是事業女強人,所以外遇的影響不大? 總體來說,妻子有工作的時候,丈夫的婚外性行為對她的打擊會相對較小。仔細分析下,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妻子得知丈夫在外拈花惹草之前就有工作,那麼婚外性行為對她的打擊便會加劇,如果妻子開始上班的時間點與得知丈夫外遇的時間點差不多,反而婚外性行為的負面影響反而會縮小。 研究人員推測,丈夫外遇、出軌可能會促使妻子外出找工作,讓妻子得以在家庭以外的空間得到喘息,更加能思索並沉澱丈夫外遇帶來的衝擊。所以如果已婚的女性除了家庭之外,若還有事業上的重心,是比較容易走出老公外遇的傷痛,畢竟還要忙工作,能夠因此抽離,也有更多空間反思。(推薦閱讀:不倫的愛如何解?6種外遇心理大公開) 外遇令人心碎 另一項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研究指出,發現自己的另一半有婚外情,更可能讓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發作,確認了被愛人背叛,真的會肝腸寸斷。(推薦閱讀:「心碎」可能傷害心臟!如何走出痛失親友的悲傷)雖然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感情的事,其實都是兩人間的隱私。但是當我們明白婚外性行為對於本來要白頭偕老的「牽手」影響竟然如此深遠。那麼在出軌之前,的確值得再三思量自己的起心動念。尋求醫學上、宗教上、心理上的支持與協助,也許可以是另一種選擇。(推薦閱讀:總是不會安慰朋友?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親友離開後,每天失眠、胸痛?認識悲傷可能引起的7種病痛

近期新冠肺炎感染人數暴增,有不少人因重症而離世,當身邊重要的親友離開我們的時候,那種悲痛及沉重的感受令人難以言喻,且有時也難以承受,彷彿整個世界失去重心,生活也變成一片黑白。 當悲傷溢滿在我們心裡的時候,身體也會因悲傷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Hello醫師》帶你瞭解悲傷的5大階段、悲傷可能引起的7種病痛,以及分享該如何好好悼念已逝的親友,與悲傷共處。 悲傷5大階段 從心理的角度來看,悲傷的情緒表露順序共可分為下列五個階段,各階段英文原文的的字首,稱之為 DABDA。 拒絕(Denial)面對親友逝去的事實。 對親友逝去的事實感到憤怒(Anger)。 不斷反覆思索(Bargaining),想著要是我那個時候有做些什麼,憾事就不會發生了。 為親友逝去感到憂鬱(Depression)萬分。 最終接納(Acceptance)親友已經離世的事實。 悲傷常見的7種病痛 所謂的「悲痛欲絕」並非誇飾用法,悲傷的情緒的確會引發一些生理上的病症,例如: 心房纖維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心肌梗塞(Heart Attack,又譯心臟病發作) 腸胃不適(Gastrointestinal upset) 失眠(Insomnia) 食慾不振 精神不濟 悲傷還會讓人罹患心碎症候群 其中讀者可能比較陌生的的章魚壺心肌症,別名為壓力性心肌症(Stress cardiomyopathy)、心尖氣球症候群(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或是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心碎」是因為章魚壺心肌症經常由生理或情緒壓力(Emotional stress)所引起。 章魚壺心肌症的成因,通常是因為我們受到外界的刺激,像是突如其來的打擊、極度的悲傷或驚喜、激烈的爭執等等引起劇烈情緒起伏,其中又以喪失至親或摯愛佔最大宗。人類受到高壓、驚嚇、哀慟時,會導致左心室的心尖末端收縮,收縮時形狀像日本的漁夫捕捉章魚時使用的「章魚壺」,所以才會這樣命名。 心臟收縮讓心臟正常的血流輸出量突然減少,病人因此會感到突如其來的胸悶、壓迫感、胸痛等類似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症狀,甚至還會有因為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而引發猝死的可能。(延伸閱讀:奪命僅數分鐘!預防心因性猝死這樣做) 如何與悲傷共存? 只要是人,就難逃一死,也難逃目睹親友的離世。面對哀傷,首要允許自己哀傷,以下的五點也許能夠助我們與難過的心情共存: 1. 尋求溫暖 請讓貼心的親人或是知心的朋友陪伴,或是加入支持團體。建議不要獨自捱過這段悲傷。 2. 感覺表達 情緒不用憋在心裡,說出自己的感覺有助於走完悲傷的歷程。 3. 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這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就算再哀傷,茶不思、飯不想,也得盡量讓自己吃點東西,甚至逼自己休息。若發現自己大量以菸、酒,甚至是藥物麻痺自己,也許就是需要醫事或心理專業協助的時候。 4. 耐心為重 別期待自己一定要很快從哀痛中走出來,有些人甚至要花上幾年的功夫才能完全沉澱喪親之痛。 5. 避免進行重大改變 先別做出重大的決定,諸如:搬家、再婚、轉職、再懷一胎等等。你應該要給自己更多時間來適應你的哀傷。在壓力之下決策,容易出錯。 (親友過世了,生命的旅程我們仍要繼續。也許摯愛離世後~走出悲傷做到這5點一文能夠助你告別哀慟) 幫助他人面對哀傷 互助是人類的天性,親友若正在經歷生離死別,也許我們可以這麼「護持」他們: 1. 分享悲慟 鼓勵親友談談他們悲傷的感覺,與他們分享與逝者過往的回憶。 2. 別給予假安慰 面對失去至親的人,我們通常不吃到該說些什麼。與其說出陳腔濫調有如:「你一定會好起來的」。還不如真誠地親聽與陪伴,而不是太快給出對生命的建議。 (其實要全然地關心一個受傷的靈魂並不容易,讓這篇總是不會安慰朋友?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給你一些方向吧!) 3. 提供實際協助 幫忙顧孩子、做菜、跑腿辦事,讓他們免於雜務煩憂,有時間處理自己的悲傷。 4. 鼓勵尋求專業幫助 若他們真的難過到連日常生活都無以為繼,請毫不猶豫地介紹無論是醫學上、心理上、宗教上的幫助吧!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私密影片外流的創傷=性侵創傷!你也是受害者嗎?

多年前,在一個我都記不得名目的餐會裡,鄰座的陌生男子酒酣耳熱之際,掏出當時還頗為風行的「智障型手機」,秀給我看他「珍藏」的照片。裡頭是一個妙齡女子與男友的親密照,女孩三點全露。我還來不及反應,他雲淡風輕地說:「無聊的時候我就拿出來看看,也可以給旁邊的人『鑑賞』一下。這事之前鬧很大嘞!」當下我尷尬地微笑,不吭一聲。 但是我現在挺後悔那時沒制止他。 私密影片外流愈來愈猖獗 從 2001 年「璩美鳳性愛光碟」、2008 年「陳冠希裸照事件」、2012 年「李宗瑞性侵事件」、2014 年「好萊塢女星裸照外洩」,一直到 2019 年南韓的「勝利、鄭俊英事件」、2020 年的「N 號房事件」 類似的新聞時至今日多得不勝枚舉。我們稱之為「復仇式色情」(Revenge pornography,又譯色情報復)。(同場加映:#Me Too!勇敢說出性侵創傷) 復仇式色情意思是「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裸照、性行為的影片、錄音、訊息等通通都算在內。一般而言,會發生在一對伴侶關係絕裂後,某一方為了報復、威脅、毀損名譽等目的,故意將另一方的私密影像散布給親友、外人或上傳至色情網站。 復仇式色情並不僅僅侷限於「之前的枕邊人」,還包括偷拍攝影師、駭客,如「好萊塢女星私密照外洩事件」,或藉機侵占受害者電腦、手機資料的人等,如「陳冠希裸照事件」。有些則為了營利,如「N 號房事件」。 其中, N 號房事件就是所謂的「性勒索」(Sextortion),藉由拍攝被害人的性愛影片、裸照,或慫恿被害人傳送私密照,以便勒索金錢、威脅發生性關係或是藉此控制被害人,從中牟利,類似「仙人跳」的概念。 (避免讓 N 號房事件出現在台灣的青少年或兒童身上,請一定要看這篇:網路危機四伏!遠離色情請教孩子使用) 但那些上網瀏覽、下載這類照片或是影片的觀眾,正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鄰座男子,是否也在復仇式色情的風暴裡「參一腳」呢?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為何年年私密片外流引起軒然大波,但是仍然層出不窮,還有日益猖狂的趨勢。也許,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私密影片外流讓受害者身心俱創 千萬別小看私密影片或照片外流的殺傷力!已故的南韓女星具荷拉(구하라,Goo Hara)於 2018 年遭前男友威脅散佈兩人間的私密影片,雙方發生肢體衝突還鬧上法庭。具荷拉面對前男友恐嚇而下跪道歉畫面,也被監視器捕捉到。具荷拉不幸於 2019 年自殺離世,這些痛苦的回憶很可能也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另外,台灣的璩美鳳在 2019 年受訪時,也直言性愛光碟事件雖已事隔 20 年,但她還沒完全走出當時的陰影:「我不知道要走到 80 歲還是 90 歲,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走出來。」還說她沒有決定結束生命,是因為「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兒,捨不得媽媽。」(韓國明星看似光鮮亮麗,壓力其實也高到破表,他們的自殺也可能造成可怕的仿效風潮,讓我們來讀讀這篇韓星悲劇頻傳!注意警訊防止自殺模仿,順便關心一下身旁的親友吧!) Hello醫師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加拿大的研究發現,復仇式色情的受害者與性侵的受害者所受到的創傷其實十分類似。復仇式色情的受害者會出現以下狀況: 喪失對他人的信任 自信與自尊的銳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焦慮(Anxiety) 憂鬱(Depression) 研究人員對比性侵受害者的相關文獻,發現這兩個族群所經歷的創傷幾乎如出一轍。這也代表,私密片外流的受害者所面對的痛苦,就如同身體實際被惡徒赤裸裸地侵犯一般! 回到先前的問題。收看外流的私密影片,其實很可能就等於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大多復仇式色情的受害者得承受成千上萬個陌生人的「注視」,他們背負著沉重的無力感,根本無法控制觀眾的點閱,不斷經歷著「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卻是別人的 A 片」的夢魘。無怪乎他們身心俱疲、顏面與尊嚴盡失。 私密影片外流卻檢討受害人 私密片外流的受害者,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之外,竟然還要面對「檢討被害人」的心態。美國的研究顯示,復仇式色情的受害者跟警方報案時,多多少少都有被警員責怪的經驗。澳洲的研究也發現,復仇式色情的受害者若在交往初期就主動分享私密照,出事之後,他們卻更容易因此而受到指責。 上述的研究結果看似再熟悉不過。性侵的受害者到現在還是被質疑「為何穿得那麼暴露?」、「幹嘛這麼晚回家?」同樣地,復仇式色情的受害者也會被詢問「怎麼連防人之心都沒有!」、「拍這種東西何必呢?」這些影片一旦成了媒體注目的焦點,「瘋傳」便在所難免,卻沒有太多網友討論把私密片外流出去的始作俑者。 在漢人的思維中,女性要夠「清純」才能符合社會的想像,最好還要遵守「婦道」。中華民國成立之前,明清兩朝的官員還在各地大肆興建「貞節牌坊」,鼓勵女性的三從四德。如此的傳統文化影響下,觀者意淫外流的私密片之後,在留言區仍然要寫出酸言酸語,讓女性受害者蒙受更折磨人的二次傷害。 私密影片外流不乏男性受害者 別以為只有女性才會吃上私密片外流的虧,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調查指出,復仇式色情的受害者其實有27%是男性,而且其中還高達90%受到性勒索。美國媒體也報導,一位男性的私密照被前妻流出後,選擇報警的他,還被警方揶揄,想參加支持團體卻被婉拒,因為資源都是針對女性受害者為主。 英國雅頓大學(Arden University)的心理系教授兼《復仇式色情:性別、性慾與動機》(Revenge Pornography: Gender, Sexuality and Motivations)一書的作者——馬修.豪爾(Matthew Hall)就表示,在社會觀感中,男性被視為強壯的一方,所以當他被前女友或是前妻以外流影片、相片惡搞時,我們會不自覺好奇這個女人家怎麼會有這個能耐?因此,男性受害者的案件並不會被警方認真處理,還被旁人當笑話看。 豪爾教授是基於英、美國情所給出的看法,私密片外流的男性受害者在台灣的處境可能會有所不同。重點是,無論你的性別為何,都有可能被復仇式色情所傷害。此外,美國的研究還指出,同志族群若成了私密片外流的受害者,可能更容易噤若寒蟬。因為報警就必須要出櫃,他們只好選擇默默承受。 6方法避免私密影片外流 盡量不要拍攝私密的影片或是照片。 盡量不要儲存自己的裸照或性愛影片在任何電子產品上,以免外流。 不要聽信網友的要求,而攝錄裸照或性愛影片。也不要於直播、視訊時穿著曝露或裸體。 […]


心理健康

精神病有幾種?壓力也會導致精神病?認識精神病疾患(中)

雖然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以下簡稱 APA)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以下簡稱 DSM-5)相較前一版有許多修改,但是上篇所提及的短期精神病疾患,和以下的類精神分裂疾患、其它醫學狀況造成的精神病疾患,以及物質或臨床藥物誘發之精神病疾患的準則,大致則是沿用第四版,以下《Hello醫師》進一步介紹皆屬於短期性的類思覺失調與短期精神病疾患,以及物質或臨床藥物所致的精神疾患。 (還沒看過上一篇嗎?請先閱讀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精神病的定義?認識精神病疾患(上)」) 短期精神病疾患 根據DSM-5的定義,短期精神病疾患(Brief Psychotic Disorder,簡稱 BPD)是一種急性精神病症,不同於思覺失調症或類思覺失調症,短期精神病疾患的病期約維持1個月,1個月後就會減緩,但不排除未來會有復發的可能性。只要出現妄想、幻覺、解構的語言、混亂或緊張的行為等任何一種行為,就可能被診斷為短期精神病疾患。 造成短期精神病疾患的確切原因還在釐清,不過以目前的病例推測,可能是突發的壓力事件或創傷,或是基因、神經或環境方面所引起的,也有過婦女在產後四週內發展出短期精神病疾患的案例。短期精神病疾患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所使用的藥物可為第1代抗精神病藥物(First-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第2代精神病藥物或苯二氮䓬類藥物(Benzodiazepines,又譯苯二氮平,簡稱 BZD)。(延伸閱讀:安眠藥有幾種?藥局買得到嗎?安眠藥種類、功效及適應症詳解安眠藥) 物質或藥物所致精神疾患 除了可能因基因遺傳、環境、事件等引發的精神障礙外,病人也可能因為物質或是臨床治療而導致的精神障礙,合稱為物質或藥物誘發的精神病疾患(Substance / Medication-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DSM-5中,多以物質依賴、物質濫用等詞替代我們常說的物質成癮,除了物質使用的成癮疾病外,也有因使用成癮物質而導致的精神病,包含過量中毒、戒斷症候群、精神病等。 而物質或臨床藥物所致精神疾患,就是使用成癮物質後引起的精神病疾患。這些成癮物質包含:酒精、咖啡因、古柯鹼、安非他命(Amphetamine,也稱為苯丙胺)、迷幻藥、尼古丁、鴉片類藥物和鎮定劑等,這些物質引起的精神病疾患或行為障礙包括: 譫妄(Substance-induced delirium) 持續性癡呆(Substance-induced persisting dementia) 持續性失憶(Substance-induced persisting amnestic disorder) 精神病疾患(Substance-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 情感疾患(Substance-induced mood disorder) 焦慮性疾患(Substance-induced anxiety disorder) 視覺殘留幻象(Hallucinogen persisting perceptual disorder) 性功能失調(Drug-induced sexual dysfunction) 睡眠障礙(Drug-induced sleep disorder) 病人會出現失眠、憂鬱、焦慮、緊張、幻覺、妄想、自殺或攻擊行為等症狀。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物質或臨床藥物所致精神疾患大多是急性的,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旦這些成癮物質完全排出體外,病情就會好轉。(延伸閱讀:別以為試試沒事!搖頭丸的3大危險性) (了解壓力和焦慮:壓力大好焦慮怎麼辦?3 分鐘認識壓力和焦慮) 其它醫學狀況造成的精神病疾患 其它醫學狀況造成的精神病疾患(Psychotic Disorder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指的是精神病和短暫性或慢性病並存的類型。疾病的範圍從偏頭痛、中風到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簡稱 TBI)等都有可能發生;若是基因上有缺陷,或是本身有較高的機率發展出精神病疾患者,也比較有可能在一般短暫性或慢性病的治療過程中,發展出這類型的精神病疾患。 根據 DSM-5 的定義,這類型的精神病疾患症狀包含幻覺、妄想、解構的思維或語言、診斷出除了精神分裂病譜系以外的其他症狀等,這些症狀可能只會短暫出現,也可能會伴隨著身體的醫學狀況長存,直到病人本身的狀況好轉,這類型的精神病疾患也才會跟著好轉。 在治療其它醫學狀況造成的精神病疾患時,醫師可能會開抗精神病藥來治療幻覺、妄想等症狀,其餘的還是依病人本身的狀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 (本篇文章還未結束唷!繼續閱讀  […]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