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談到健康,不能只顧生理而忽略心理。影響全人類的三大疾病,憂鬱症名列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心理健康卻常常被忽略。在這個類別,你可以認識各種心理狀態和問題、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素,以及心理治療的方式。

基礎知識

心理健康

運動員壓力有多大?焦慮症狀分2種:不只手抖,還可能呼吸困難

台灣選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兩面金牌,除了「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中擊敗中國,創下奧運史上首次男雙羽球連霸紀錄,「台灣拳后」林郁婷也在拳擊57公斤級決賽中,頂住壓力,勇奪台灣首面拳擊金牌。 在男雙羽球決賽中,雙方你來我往,分數互有領先,讓觀眾看得心跳加速;其實,不只是球迷,在比賽過程中,也可看到選手們臉上難免會因失分而有情緒起伏。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王齊麟也坦言:「第一局我很緊張,因為我很想拿下這場比賽,所以表現不如平常;好在隊友李洋表現得穩定,他也一直給我信心,後方教練也一直鼓勵我;因此,在第三局時,我成功用戰術取得優勢。」 運動員在激烈賽事中面對的壓力,不只來自對自我的要求,也來自球迷、教練的期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究竟運動員壓力有多大?比賽時,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生理可能出現哪些焦慮症狀?《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運動員壓力大恐出現「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文為「Sports Performance Anxiety」,也稱「Sports Anxiety」或「Competitive Anxiety」,指運動員因為龐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狀,進而影響比賽表現;據研究指出,約30~60%的運動員都曾發生過運動競賽焦慮症。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表現分2種 生理症狀 身體顫抖:例如手抖而無法緊握球具,或腳不自覺顫抖等。 手汗過度分泌:這也是運動員在場上經常擦拭手汗的原因。 心跳加速:因為腎上腺素而導致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因為緊張而導致呼吸急促,嚴重時,甚至可能感到缺氧或無法呼吸。 肌肉緊繃:身體肌肉因為緊繃而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頭痛、頭暈。 腹痛、胃痙攣:因為過度緊張而刺激腸胃,造成腹痛或內急。 心理症狀 對輸掉比賽產生強烈恐懼感:思緒不斷專注在「輸掉比賽怎麼辦?」「會不會輸掉比賽?」等念頭上,有時也會過度推想輸掉比賽後,可能發生的負面情境,例如讓親友失望、被他人嘲笑等。 注意力分散:比賽時,注意力過度專注在其他事物上,例如對手的言行舉止或特定動作,或是教練、親友及周邊觀眾的反應。 自信心降低:出現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取勝。 出現情緒問題:朝對手或隊友憤怒大叫,或產生肢體衝突。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原因複雜 運動競賽焦慮症的主因為「壓力」,但運動員的壓力會隨許多因素而有變化,例如: 不同類型的運動 不同規模的運動比賽 運動員本身的個性、訓練、心理素質或團隊關係 以下介紹6點較常見的壓力因素: 運動員的自我認可:頂尖的運動員多經常必須為運動付出一切,外界也多以「運動員」的身分來看待他們,因此,運動員有時會將勝負與自我身分的認可做連結,認為「輸了比賽,自己什麼也不是」。 年紀:據研究統計,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有運動競賽焦慮症,也更常出現相關症狀。 經驗:經驗愈豐富的運動選手,通常抗壓性愈高,愈不容易出現焦慮症狀;相較於此,經驗或年資較少的運動員,壓力通常較大。 比賽規模:愈大型的比賽所產生的壓力愈大;2021年,曾奪下4面體操金牌的美國知名選手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即因為長年的心理壓力,退出當年的東京奧運。 主、客場:選手在自家的賽場比賽有主場優勢,因為對場地更熟悉,也更適應環境與天氣,因此壓力會比較小;反之,若在客場比賽,選手壓力就會比較大。 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時,選手須獨自背負勝負與所有的心理壓力,因此壓力往往較大;團體賽中,隊員可互相支持與打氣,一起承擔壓力,就如前文所引述王齊麟的話,「在賽程中,林洋不斷支持我,給我信心」。 運動員如何應對壓力? 壓力雖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表現,但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對許多頂尖的運動員來說,適度的緊張感,反倒是身體已經做好應戰準備的表現。 不同運動員應對壓力的方式皆不一樣,有些選手有獨特的賽前儀式,有些選手會冥想或自我對話;此外,在訓練時,模擬實際比賽的狀況,或持續增加訓練的難度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然而,有時即使是經歷過嚴苛訓練、通過無數賽事的頂尖選手,也可能無法調適心理壓力;對此,運動界也愈來愈重視選手的心理健康,例如這屆巴黎奧運,美國代表隊即安排15位心理師,預計為592名美國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心理健康類別

成癮

看更多 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群眾心理演變暴動 美國面臨二波疫情高峰?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至今還沒有解藥或疫苗研發出來,然而,在各國漸進式解除封鎖後,看似恢復正常的生活,其實還是有些許改變,美國不僅仍未脫離疫情高風險國家行列,近日更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是什麼樣的心理因素,讓原本的抗議活動演變成媒體政府口中的「暴動」?而疫情尚未結束,這一波抗議活動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本文和你一探究竟。 種族歧視至今猶存才是暴動主因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在1967年的演講中提到,與其單向譴責暴動的肆無忌憚與大規模破壞,不如在最開始就先了解暴動的根源及訴求,便能避免暴動發生。暴動就像是疾病的某個症狀,治好這個症狀就可以治療疾病,而這次的暴動起因,就是馬丁.路德.金恩被暗殺的50多年後,美國依然存在的種族歧視。 事情發生在今年(2020) 5 月 25 日,美國一名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因警員暴力執法致死,根據當時的影片,警方將他壓制在地上,把自己的左腳壓在他的頭部和頸部之間,弗洛伊德不斷抗議掙扎, 8 分多鐘過去,他當場斷氣身亡。雖然執法過當的警察已經被捕,但並不包含一旁觀看的 3 名警察,如此執法過當的行為,加上喬治.弗洛伊德的非裔身分,立刻引來一場抗議行動。 出乎意料的是,這場抗議從明尼蘇達州(Minnesota)的明尼亞波里斯市(Minneapolis )開始,延燒到全美超過 16 個州、 25 個城市。此外,包含Disney、Netflix、Facebook、Nike等大廠牌,都紛紛改變自家Logo,響應這一場暴動。也許是各項抗議行動與社會輿論奏效,旁觀的 3 名警察已經在近日以協助與教唆二級謀殺的罪名遭到逮捕。 群眾心理學催化暴動產生 我們常認為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思考和行為,但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研究可不這麼認為。社會心理學指的是研究人們如何思考、相互影響和彼此關係的科學,人類是群體動物,且每天都會想和人交談、互動,研究顯示,我們其實沒辦法和想像中一樣控制好自己,身邊的人和環境都會大大影響我們的行為。 抗議通常是為了平反社會的不公不義,這些不正義可能是針對一個團體或是個人,然而,這場抗議已然演變成一場暴動,而群眾心理學(Crowd psychology)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但讓這場抗議變成暴動,更讓這種情緒擴展到其他城市。 當置身在人群中,你會很容易跟隨其他人的行為,即使這項行為違背你的意願,而抗議的團體愈大、人群愈多,抗議的人之中就愈有可能會有反社會傾向的人,無論抗議的訴求為何,他們往往訴諸暴力或大搞破壞,這在社會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行為也會具有「傳染性」,人們會把自己包裝起來,在這場混亂之中找機會做出一些平常不會做的事。 (同場加映:暴動如何形成與轉變?從心理學了解背後原因) 大型抗議活動反而更可能加速疫情傳播 除了抗議活動中的炮火可能傷及民眾,學者專家最怕的還是病毒在抗議期間加速傳播,民眾齊喊口號或吼叫時會噴口水、被噴到辣椒噴霧劑時會打噴嚏,甚至吸入催淚瓦斯時也會咳嗽,這些都是新冠肺炎的傳染途徑,加上抗議者不但沒有辦法維持社交距離,也不一定會戴口罩,擁擠的人群成為病毒滋生的溫床,而狹小的空間也很容易傳染,例如警用廂型車或是拘留所,所以當鎮暴警察大規模逮捕抗議民眾的同時,也大大增加感染的風險。 美國許多公衛專家都警告,參加抗議與暴動的警察、民眾應該自我隔離 14 天,也希望能戴口罩再參加抗議活動,甚至也有醫師提議要普篩檢查,以防更多人感染新冠肺炎,但相關方針都尚未擬定,暴動也還沒落幕。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身份認同讓你變成暴徒!從心理學探討群眾暴力的形成

2020年5月1名美國警方執法過頭,不幸造成一位非裔嫌犯枉死,沒料卻因此引發各州「遍地開花」的種族抗爭,甚至在民情激憤之下,暴動四起。到底為什麼和平的社會運動會演變為硝煙四起的暴力?讓《Hello醫師》從心理學的角度來你理解群眾暴力的形成與轉變吧! 仇警➜仇強權➜仇富,身份認同讓你變成暴徒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史蒂芬.大衛.萊赦(Stephen David Reicher)教授發現,傳統上我們以為暴徒都是無頭無腦、容易被煽動的烏合之眾,但這些看似發狂的示威群眾,其實全都帶著強烈的動機與清楚的目的。萊赦以 2011 年英國騷亂(2011 England riots)為例,警方誤殺非裔嫌犯讓群眾非常不滿,而原本就帶著「反對警方」認同的示威者搖身一變,從良民成了暴徒。他們的行為有著特定的群體規則(group norms),因此他們並非無差別地攻擊,而是專門針對警方和警局下手。 由於警方的公權力在騷亂中被削弱了,連帶讓民眾感覺到強權「可以」受到打擊,而強權容易讓人聯想到富裕階級,從而使帶有「反對有錢人」認同的民眾也加入戰場。這場暴動從「仇警」變成「仇強權」再進化為「仇富」,所以只要是與少數族裔、經濟弱勢和外來移民等特質相反的團體,全都成了共同敵人。這也是為何銀行和大企業旗下的知名連鎖店,也躲不過示威者的縱火與石擊。(同場加映:報復後開心嗎?聊聊復仇心理的影響 ) 你的想法會隨著加入一個群體而轉變 其實群眾暴力的生成非常不易,畢竟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同時想要搞破壞並不常見。社會心理學家以精細化社會認同模組(Elaborated Social Identity Model,或稱Extended Social Identity Model)來解釋:當一個人加入某個團體的時候,自我認知會逐漸轉變,他不會以自身原有的特點來認同自己,反而會更貼近隸屬團體的特質。 參與抗爭的示威者一開始並不見得想要放火砸店,但是當警方或軍隊以武力鎮壓整個示威團體時,突然間新的界限被重新劃定,整個群體成為「我們」,而軍警成為「他們」。看到隸屬「我們」的夥伴掛彩了猶如痛在我身,反擊的情緒自然高漲,這可能會導致群眾與對立的一方開戰,並引發全面性騷亂。 社運與暴動只有一線之隔,別讓行動失焦 當我們譴責暴力的同時,也要明白暴動背後代表人民的不滿,如種族歧視、高失業率、貧富差距、爭取民主自由,以及反貪腐等,這些才是群眾運動的導火線。 成功的社運是革命,失敗的社運則被定調為暴動。我們在參與集會遊行時,也要切記自己的俠義之心很有可能因為敵我之分而走偏,引發流血事件。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你不胖,是韓國明星太瘦了!教你4招擺脫「我很胖」的錯誤想法

韓國流行文化席捲全球,連帶影響了許多年輕族群對身形的標準,但面對這股「韓流」,也有些人不盡然認同。 繼第一篇「你不胖,是韓國明星太瘦了!淺談K-Pop影響」,《Hello醫師》將更進一步介紹其他國家的K-Pop粉絲,針對韓國明星所帶來激瘦審美觀在網路上所發起的運動,並介紹4種擺脫我很胖等錯誤想法的方法。 棉花糖女孩的逆襲,誰說胖就不好看! 韓語中 Momjjang(몸짱)一詞,依字面的翻譯為「身體大師」,用來形容一個人身材很好。K-Pop明星的外在都必須夠完美才能符合「身體大師」的高標準,但是有些粉絲是「棉花糖女孩」,或有人稱厚片女孩、肉肉女孩,一般指體型較大的女生,覺得「身體大師」的概念可能會擠壓到她們的自我認同,便在社群媒體上一起貼文、貼圖,以特定的主題標籤(Hashtag)倡議發聲。 K-Pop粉絲習慣在偶像的照片旁附上一張自己的自拍照, 並分享至社群媒體。美國一位網友亞蓮塔(Arletta)卻發現這些按讚次數名列前茅的相片裡全都是「瘦骨嶙峋」的粉絲。這也代表,歌迷要跟偶像同樣擁有「身體大師」一般的外表,才能獲得最多的讚賞。 但是身型偏向棉花糖女孩的亞蓮塔也觀察到:比較胖的粉絲確實不願意上傳自己與偶像並排的照片。她與朋友討論後,便發起「胖胖K-Pop惡女團」(# BigKpopBitches )的主題標籤,希望以此囊括體型較大的K-Pop粉絲,讓大家一起串聯,更能夠欣然展現自己的相片。沒想到活動大獲好評,許多網友都給予正面的反饋。這些棉花糖女孩收到「畢生以來數量最多」的讚賞,所以也變得更有自信!(同場加映:討厭自己!與負面自我意象有關的疾病) 停止覺得自己胖的4方法 為了滿足觀眾對美的想像,K-Pop偶像與歐美名模卯起來致力成為「紙片人」,但是我們也被這種瘦更好的審美觀所綁架,各位讀者不妨參考以下4點方法,擺脫總是認為「自己很胖」的錯誤想法。 1. 減肥只是煙霧彈 也許「我好胖」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你潛在真正的感覺是什麼。假如是恐懼的話,進而思考為何會覺得害怕,是怕自己不夠好看嗎?還是怕太胖沒有人喜歡?請把這些思緒紀錄下來,準確地識別「減肥煙霧彈」之下的情緒、念頭、困境等,這都有助於應對「我好胖」這樣的思想。 2. 停止有關「我好胖」的話題 停止與親友討論與「我好胖」相關的任何話題,若你冒出「我好胖」的念頭,還是要接受這種感覺的存在,但用不著一直攻擊自己的身形。 切記,當下對自己的身材大放厥詞看似發洩了情緒,但很有可能讓您一整天都鬱鬱寡歡,就像被蚊子叮了忍不住抓癢,之後傷口發炎卻痛了好多天,非常不值得。 3. 肯定自己,不在乎體重 照鏡子的角度、坐姿、揮手的力道、翹二郎腿等時刻,都可能會讓自己感覺到自己很胖,雖然很難避免,但是不妨有意識地對自己喊話,例如,將每天量體重的習慣改為一週一次,或也可以在心中默唸自創的肯定語,如「我的身材很OK」、「我的體態夠好了」,來取代「我好胖」的念頭。 4. 做運動不一定要為了減肥 我們都知道「要減重、多運動」,但是運動其實不必一定要帶著特定的目的。如果我們純然享受運動中揮灑汗水的樂趣,而不用細細計算消耗了多少的卡路里,其實我們可以更開心,也可以自我感覺更好。(同場加映:水腫不是真胖~但可能隱藏這些疾病) 也許這個時代的對苗條、精壯的苛求,跟上個時代流行的「裹小腳」陋習一樣,都有害我們身心的健康。我們無法停止媒體無孔不入的轟炸,但是如果能夠參考上述的範例、運用這些建議,也許可以培養出對主流審美標準的免疫力。Hello醫師提醒你愛美之餘,也一定要記得要兼顧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你不胖,是韓國明星太瘦了!淺談K-Pop影響

千禧年初韓劇風靡全台,隨後韓國流行音樂(Korean Pop,簡稱K-Pop)、韓國的綜藝節目與電影也愈來愈受歡迎,韓星知名度大開,各個年齡層的粉絲趨之若鶩,一片「星光燦爛」之中,韓系美學不只改變了我們的穿搭品味與美妝髮型,也影響我們對自己身型與體重的標準。 韓流在潛移默化之中漸漸影響我們的審美觀,使我們認為自己的身材不好、太胖。本篇文章《Hello醫師》從韓流對大眾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切入,講述韓國及台灣人普遍對外貌特別苛求的情況。 韓國人對自己的身體最不滿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心理教授Sarah Grogan在她的著作《身體意象:理解男人、女人、兒童對身體的不滿》(Body Image: Understan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en, Women and Children,暫譯)提到:如果我們所觀賞的綜藝節目、MV、廣告等等都強調「窈窕、精壯」的重要性,讓我們覺得自己的身材跟明星相比之下「天差地遠」,這必定會引發對我們對自身外貌的焦慮。 你不胖,是韓國明星太瘦了!淺談K-Pop的影響(上) 該教授坦言,世界各國的電視節目多多少少都有上述的問題,不過南韓的電視台卻安排最多的時段播放與節食、美貌相關的節目。韓國的主持人與來賓言談間以毫無批判的口吻流露出:「整型會帶給您工作與愛情上的成功」諸如此類的訊息。 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2016年所發佈的資料顯示,2015年南韓的整型外科醫師估計有2150人 ,比起臺灣的600人高出3.6倍之多,然而韓國的總人口數只有台灣的2倍,可見在韓國以各式各樣的媒體散播「減肥是女性的首要任務」的觀念,不僅讓韓國人接受整型手術比率偏高,也讓女性高度關注自身的美貌與身型,導致女性對自己外表的滿意度,與自我肯定的程度雙雙下降。(同場加映:整型等一下!請先自我評估這9點) 韓國2018年發表研究也指出,台韓2國的受試者以醫學定義來說都沒有過重,但是都覺得自己過胖。不過韓國人比起台灣人,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度更低,也更容易高估自己的體重,且韓國出現飲食障礙症(Eating disorders),而產生厭食(Anorexia)或暴食、憂鬱症、自殺等狀況比在西方國家、中國、日本還要普遍。(同場加映:吃還不吃?青少年是厭食症的好發族群) 韓星極端的節食計劃 印尼網紅Avissa Fabrianne於2018年10月 上傳了一支她本人依照韓國女星IU所公佈的食譜來減重的影片,至2020年5月已創下超過280萬的點閱,表示全球的粉絲著迷於韓星苗條的身型與吸睛的臉蛋之外,更想進一步透過飲食擁有韓星的身材。 但是韓星的節食方式不見得健康,以IU的例子來說,她的減肥食譜早餐只吃1顆蘋果,實在不足以提供充足的營養與熱量。據雅加達郵報(The Jakarta Post )2018年的報導,一位名為佐伊・艾亞(Zoe Alya)的18歲學生在2016年依循IU的食譜過了一個月之後,深感這種減肥法「極其危險」。 艾亞在節食期間疲累不堪,時常發抖,有時候還會昏過去,有如記憶斷片一般。她無時無刻覺得頭痛,心情也大受影響,最後因為過度節食,身體承受不了開始反撲而大吃大喝,艾亞被醫師診斷出狂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 BED,又稱嗜食症),由此可見,K-Pop的影響無遠弗屆,連飲食習慣也是。只要上網查閱,就可以輕鬆找到許多韓星的減重方式,但如果用過於極端的方法減肥,卻可能讓身體越來越不健康。(同場加映:從愛自己開始~暴食症患者再也不孤單)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擔心婆媳關係出問題?對媳婦做到「3不1要」,世上最棒的婆婆就是你!

女性一生中的角色不斷轉變,從女孩、女人、妻子(媳婦),接著又變成媽媽,隨後某一天當自己的小孩長大生子後,自己也變成了別人的婆婆。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一直是許多女性婚後的最大課題,若你最近剛當上準婆婆,擔心婆媳關係出問題,不彷參考以下《Hello醫師》為你整理的好婆婆4要點,幫助你在家庭生活中與媳婦相處融洽。 對媳婦做到「3不1要」,婆媳關係沒問題! 婆媳衝突最大的問題,有時是在未認識對方以前,就先入為主,將對方貼上標籤,建議無論是媳婦或婆婆在變成一家人之前,可先放下成見,預先做好包容、適應與摩擦的心理準備。若在尚未同住之前,婆婆或媳婦便預見某些由價值觀或習慣差異所帶來生活問題,建議可先做些生活上的調整,例如住不同樓層、彼此負責不同打掃區域等,以減少可能的摩擦。 以下為各位準婆婆們介紹婆媳相處之道的4大要點: 1. 不強求媳婦符合期待 有些婆婆會用自己教孩子的方式教導媳婦,但這樣並不適當,因為她與您的兒子一樣都有來自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及生活經驗,那是她今日個性和價值觀的基礎,同時也可能是你兒子喜歡上她的原因,建議多花一段時間跟她相處,相信你會在她身上看到更多更好的一面。 我們經常會將自身的期望套用在別人身上,雖然在媳婦到來之前,婆婆可能會對她有許多期待,但選擇仍在於她,我們無法強迫別人符合自己的期待。同時,你也需要接受跟兒子關係的轉變,因為他已脫巢成家了,做父母的應相信他和他的老婆,放手讓他們去做好每一項決定,別再為孩子處理所有事。 2. 不批評、不擅給媳婦建議 要成為人見人愛的婆婆,就應避免對媳婦酸言酸語,或不請自來的意見。建議不要在自己兒子或眾人面前大肆批評,恐怕只會造成彼此有更大的隔閡。很多時候事情並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僅因彼此身處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觀點,僅此而已,只要我們把眼光放遠,相信你們的關係可以更加親近。 面對婆媳衝突,建議不要讓兒子擔任溝通的橋樑,更不應叫他選邊站,家人應該以愛相互扶持,而不是視之為敵。同樣地,當夫妻吵架時,父母大可不必「參一腳」,讓夫妻自己解決正是長輩能做的最好方法,讓孩子自己去親身經歷,或是等他們向你請教再提出看法也不遲。另外,若要送媳婦禮物,也建議送她會喜歡的東西,或是和給兒子的差不多的禮物,避免會讓她因差別待遇而難過。 3. 不過度介入夫妻生活 樂於助人當然是好事,但過度介入卻終會帶來反效果,身為長輩,請留意你的熱心是幫助兒子及媳婦,而不是徒增困擾。要知道,兒子與媳婦已是成人,代表他們有能力組織家庭、教育小孩,因此建議讓他們自己學習擔任父母的天職和責任。 如果婆婆要釋出關心,可透過詢問其近況,但不用挖出細節,原則上只要讓夫妻知道您願意幫助即可,並盡可能不干涉他們的家庭時光。建議謹慎拿捏與孩子家庭的界線,切勿無預警地出現在孩子家或要求參與每個家庭聚餐及其社交場合。 此外,部分長輩會希望在生產時能在產房見證孫子的出生,但這是屬於父母與孩子很親密的時刻,因此有些父母不會邀長輩來醫院,請公婆不要過於在意,並尊重孩子所做的決定,相信他們一家過幾天就會來找你報喜了! 4. 要認識、讚美及感謝媳婦 既然已經成為一家人了,請放寬心地好好認識她,建議可以從彼此共同的興趣作為話題開始聊天或研究,像是她的興趣、喜歡或討厭的東西等等,讓彼此有更多連結,這樣往後相處起來就更容易了,比起婆婆跟媳婦的關係,還多了更像是朋友或甚至是母女的情誼。 此外,當您去了解和發現她的優點時,請不要吝於給讚美的話,在家族之間談話或聚餐時,也盡量別置媳婦於局外,可以主動邀約她一起參與,讓她有被接納和關心的感覺。(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選擇性失憶、身分重塑不是電影情節,認識解離性漫遊症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解離性漫遊症(Dissociative fugue,又稱解離性遁走症)屬於解離性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的一種,它並不像典型的失憶症,如忘記自己是誰、遺失某段記憶,或喪失某些個人特質等,解離性漫遊症患者有時候會暫時失去個人身分感,無預警地忽然離開家或工作場所,出走去流浪或旅行。 因患者無法想起自己部份或全部的過去,在某些時刻,他們會變得對自己的身分或所處的環境感到很困惑,在少數個案中,患者可能會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身分。 《Hello醫師》為你說明何為解離性漫遊症,解離性漫遊症的成因、診斷及治療方法。 解離性漫遊症的原因 解離性漫遊症經常與重大壓力或創傷有關,經歷過戰爭或天然災害等,可能會提高發病的機率,此外,個人因素的壓力也可能加重病情,而導致患者離家出走,例如經歷所愛逝世或工作壓力都有可能使人想短暫逃離或抹除自己的過去。 (推薦閱讀:難察覺的傷~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如何診斷解離性漫遊症 當醫師發現患者對於自己的身分,或對於提起過去的行為感到困惑時,才會懷疑是否是解離性漫遊症。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的症狀,並做檢查,以先排除因生理性因素所導致的記憶喪失,同時也會進行精神狀態檢查。 一般來說,解離性漫遊症患者會在突然回歸到自己的身分時,或對於自己身處於陌生環境而感到困惑時,才會發現問題並診斷出來,而醫師通常會調閱病史,並蒐集患者離家、外出遊走,或建立新生活之前的資訊才能確診。(同場加映:壓力大好焦慮怎麼辦?3 分鐘認識壓力和焦慮) 如何治療解離性漫遊症 解離性漫遊症經治療和復原後,過去記憶通常會完整保留下來,因此患者通常並不需要任何治療。 多數個案的心理治療,可能會包含催眠,而催眠也可能可以幫助患者恢復記憶。治療師通常會鼓勵患者去回想和面對造成漫遊症的壓力事件,畢竟創傷事件往往是導致解離症狀的根源,而讓患者面對創傷,治療那些造成混亂的感覺和情緒,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為創傷事件可能會使一個人逃離以及忘卻過去,必須讓患者去面對那些所造成悲痛、憂鬱、害怕、憤怒、悔恨,或導致精神問題的記憶。(同場加映:4症狀檢測!您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總是莫名暴怒生氣?檢視4種憤怒原因

您是否有時候會莫名地生氣?憤怒是人人皆有的情緒,而每個人處理和發洩憤怒的方式不同,有的會透過運動、冥想或藥物治療控制怒氣,有的則採取較極端的方法發洩出來,像是喊叫、威嚇、施暴、冷戰、自我封閉,或甚至是自殘。其實生氣沒有分好壞,它只是一種情緒反應,以下介紹造成生氣的4種原因,幫助您更認識自己或身旁的人的情緒原因,以及其應對方式。 也許人們生氣的原因,可能背後隱藏著什麼傷痛,美國家庭輔導中心的朱莉·阿茲維多·漢克斯(Julie de Azevedo Hanks)博士指出,怒氣往往是一種次級情緒的表現,也就是,為了要掩蓋更脆弱的情緒,例如孤獨、悲傷或恐懼,而使內心更難被理解。也許大家在生氣時,往往會想藉由調適心情來抑制怒氣,但其實,好好正視憤怒的情緒,再釐清為什麼生氣,才能有效幫助自己走向正向和健康的情緒。 (同場加映:什麼都能怕~恐懼症原因治療一次搞懂) 1. 因為傷痛再次浮現 當回想起過去的傷痛事件,而感到恐懼和生氣視正常的情緒反應,就算您覺得自己已經能敞開心坦然面對了,創傷事件依然會留下難以揮去的陰影。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輔導的協助,他們能幫助您更有效地分析憤怒的引爆點,處理內心的負面情緒,並為下一次的情緒事件做好準備。 我們每天都在接觸新的人事物,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可能都會對心理造成影響,若長期處於壓力和焦慮的人,更要提醒自己多察覺自己的情緒反應,生氣發怒前,先自問為何生氣,這也能幫助我們理解潛在的情緒,以及該如何處理它。 2. 路見不平或感覺無力感時 要彰顯公正之舉,使社會秩序歸正,無疑是好事,但有些人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用怒氣詆毀或貶低對方,而不是雙向的溝通對話。以網路言論為例,只要涉及2方對立的關係,尤其是關乎政治,許多偏激的言論就會一一浮現,因為我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場,所以當對方不是站在同一陣線時,我們可能就會視之為敵人,並想辯贏對方,所以也產生了酸民。 事態順心或萬事都在掌控之中時,應該會感到開心、信心滿滿吧!但是相反地,當事情或環境沒有按照計畫走的時候,就會出現無力感,伴隨而來的,可能就是生氣的情緒。的確,失去掌控真的會讓人感到沮喪和絕望,包含像身體疾病、感情危機以及心理掙扎等等,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不斷鼓勵自己,抓住信心的意念,或是讓自己轉換一下心情,然後再回來面對,也是不錯的方式。 3. 因為感覺不被在乎或不懂拒絕 如果持續關心他人,卻始終得不到他人的關心,內心可能會覺得自己不被在乎,或是我們對人有期待,但因為對方沒有給予如預期般的回饋或反應時,這樣單方面的付出,容易漸漸衍生出憤怒的情緒。 如果您常常覺得很難感受到別人的關心,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跟對方坦承,同時您也可以問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期待,以及害怕的事情。只要彼此有良好的溝通,相信就會漸漸減少恐懼和生氣的情緒。此外,因人際關係而容易生氣的人,可能也不太懂得拒絕,即使心裡百般不願意,他們仍會為滿足對方需求,選擇犧牲自己的益處。久而久之,自然會變得情緒耗竭,這樣的人,應學會更愛自己,對自己更好一點,而別怪罪對方欺騙或是利用自己。 4. 抑制情緒與被動攻擊 經常壓抑憤怒情緒並不好,這樣的人往往不太會表達負面情緒,但是一旦情緒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時,就會像火山爆發般怒氣沖天。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管理生氣的情緒,若放任不管,可能只會愈積愈多,不認識的人可能會覺得危險而避開,而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可能會因此而受傷。 另外一種情況是,即是生氣,但選擇用不破壞對方關係的方式宣洩情緒,這被稱為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ve,或稱消極攻擊)憤怒。舉例來說,母女吵架後,當女兒被吩咐要做家事,因為女兒還在生氣,所以隨便敷衍了事,而有人也會用言語來發洩,例如口是心非,或是語調中突顯生氣。雖然看似可愛,但最好避免這種方法來處理憤怒的情緒,因為這樣只會製造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建議大家,當有任何不滿時,最好用溫和方式,誠實地說出來,這樣對方才能清楚明白。


壓力管理

每到禮拜一就憂鬱、提不起勁?5招改善星期一症候群

星期一症候群指一週工作剛展開時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常見於不滿意工作現況的人身上。 若你在週一經常感到心情低落、無助且極度勞累,你很可能患有星期一症候群。許多人認為星期一症候群是非常普遍的情況,人人皆有,不過它所隱含的意義不只是表面的症狀,更包括工作出現潛在問題的徵兆。 《Hello醫師》向你解說為何為什麼會有星期一症候群,並分享5招改善星期一症候群的方法。 為什麼會有星期一症候群? 你若很滿意現在的工作,禮拜一就是繼續從事喜歡事物的時間;但情況若是相反,週一便代表著做不完的事、壓力和挑戰。 星期一症候群不只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表現,也會影響一起共事的人。專家相信,星期一症候群會大大影響整個團隊的生產力和所有成員的健康狀態。 改善星期一症候群的5大方法 1. 問問自己怎麼了 首先需找出問題在哪,若你總是有星期一症候群,就代表工作一定出了嚴重問題,你應嘗試解決問題或轉換工作跑道。 2. 事先準備 週一的低落情緒可能源自上週五累積的工作事項,建議盡量在週五下班前完成所有的工作,或至少先把一部分可怕的工作做完,將輕鬆的工作留待週一再處理,如此一來,週一的工作負擔就會減輕。 3. 想想自己喜愛的事物 每個禮拜一定都還有其他值得期待的事情,例如週五的聚餐、週六的露營,你可以把最值得興奮的事情列出來,如此一來在投入工作時,便會更有動力。 4. 睡飽一點,早點起床 請確保禮拜天晚上早點上床睡覺,好籌備星期一所需要的工作能量。若只有睡少少幾個小時,起床時就很有可能會既沮喪又疲累,建議睡飽、早起,並以營養均衡且充足的早餐展開周一早晨。(延伸閱讀:每天看劇到半夜,白天虛累累?長期報復性熬夜恐致憂鬱、記憶力變差) 5. 穿喜歡的衣服 服裝會為心情帶來很大的影響,如果你的穿著形象正面,甚至也能為同事們打氣。 不妨將喜愛的衣服留在星期一來穿,不僅可增加自信心,還可得到一些稱讚,為你的生活注入活力。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壓力管理

工作壓力爆表、白天刻意疏離同事?6大徵兆檢視你是否職場情緒耗竭

一般而言,事業有成者較容易出現情緒耗竭的情況,但任何領域、職務及年紀皆有可能發生職場情緒耗竭。 職場情緒耗竭者情緒變化大且經常處於緊繃狀態。《Hello醫師》向你說明何為職場情緒耗竭,並介紹職場情緒耗竭常見的6大徵兆。 職場情緒耗竭是什麼? 情緒耗竭或倦怠(burnout)是一種慢性壓力狀況,可能會導致不信任、社交退縮、無力及缺乏成就感。 一旦發生情緒耗竭,你將難以好好工作。危險的是這種工作倦怠的情況是隨著時間逐漸累積,並非像是感冒一樣,可能一覺醒來就發生,也因此更難察覺並尋求治療,不過仍可從下列警訊察覺部分跡象。 職場情緒耗竭的6大徵兆 經常出現負面情緒:情緒耗竭者容易感到沮喪、易怒,且對象可能是工作、同事或公司政策。 壓力過大難以負荷:情緒耗竭者在面對壓力時容易感到吃力,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成功,但是卻沒有時間來規劃或完成工作事項。 經常充滿負面想法:若您常常覺得「我沒必要承受這些鬼東西。」、「其他人的工作比較容易,不公平」、「主管什麼都不懂。」等等,你可能有情緒耗竭的情況,且心情不好時更容易產生負面想法,常見負面想法包括孤單、對同事抱持批判想法,以及對自己持有苛刻態度等。 人際關係問題:對於工作和同事的負面情緒也會消磨職場人際關係,結果就是導致自身更加疏離和孤立。 睡眠困擾:剛開始可能只是每周有幾個晚上稍微有點睡眠困難,一段時間過後,失眠就成為每個晚上都需要面對的長期問題。 認知障礙:注意力降低、缺乏專注力和健忘都是職場情緒耗竭的早期徵兆,一段時間之後便會達到再也無法做好任何事的地步。 認識職場情緒耗竭很重要,對於犯錯時會產生一定風險的職業來說更是格外重要。雖然職場情緒耗竭沒有治療方式,但是認清問題並提早尋求協助,更有機會在職場上做出正面決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在談話中,您是否曾面臨過對方看起來正在聽,卻心不在焉的狀況?我們有時候會掉入這種「假傾聽」情境裡,不管是在想別的事情,或是純粹放空,它都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讓對方覺得不被尊重。以下舉出積極傾聽(Active listening)的三個原則,只是「聽到」還不夠,理解和同理對方想表達的內容和想法,才是一個好的傾聽者。 1. 眼神交集和肢體語言表達興趣 我們都知道眼神交集很重要,只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就能表現出誠懇的態度;有時候我們看著對方的眼睛,就可以得知對方的情緒,甚至是那些沒有用言語表達出的隱藏訊息。但是也不要直盯著對方看,這反而會帶給對方壓迫感,眼對眼大約控制在5秒內即可,然後可以緩緩轉向其他地方,像是嘴巴和額頭,或轉移視線至兩側或上方,但請避免往下看,因為這會讓對方覺得您想要結束談話了。 此外,肢體語言也能傳達內心情緒和想法,如語調、手勢,以及身體姿勢,舉例來說,交叉手臂會使人看起來防備心很重、不容易親近。建議您將身體呈坐姿並微微傾前,這能讓對方感覺您對談話內容感興趣。不過要注意,過度專注在對方口音和說話方式,反而會使您分心;專注於當下,並隨時準備回應對方,是表現認真傾聽的訣竅。 2. 談話不插嘴 勿急著接話 聆聽最忌插嘴,不論多麼想說,或是不同意對方的觀點,請至少等他把那一段話說完,再把您闡述自己想講的內容。有些說話反應很快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有時候會不停打斷對方講話,這種插嘴行為一般會被解讀為「我比你重要」、「我才是正確的」、「我沒時間聽你說」等等自我(Ego)的思想;有的人甚至會把談話當作辯論比賽,一心只想讓對方無力還擊。 另外,談話過程中,偶爾突然安靜幾秒並不尷尬,無須時時為了炒熱氣氛而急著接話,因為對方或許正在釐清腦中思想和情緒,而這需要時間。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傾聽者,請耐心等待對方表達想法後再回應。若是談論比較難過的話題則更是如此,您也可以同時準備衛生紙準備遞上,因為人在面對內心隱藏的傷痛時,可能會需要哭出來釋放,這時千萬別打斷其發言,更不要還沒聽完就妄下結論。 傾聽時要專心,別一邊聽,一邊想著要怎麼回應他,對多數人來說,一心二用是行不通的。建議您在對方說完之後,在腦海中試著用關鍵字和畫面做串聯,並真誠地以肢體動作回應肯定他,像是點頭、微笑,或重複對方說的一段話。 3. 適時回應 別主動提解決方法 談話過程中,適時的回應可以表現一種情緒認同感,這不僅證明您有在認真聽,同時也接納對他所說的。像是當講到哀傷之處,傾聽者可以流露出同理的表情;講到開心之處,則能展現快樂的情緒。當然也不必刻意演給對方看,感情表露得愈自然愈好,設身處地以對方角度思考,在建立同理心同時,也藉此加深彼此的連結。 此外,擅自提出解決方法、指導對方怎麼做,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多數人只是想要有個傾訴的對象。至於如何解決當前問題,他們自然有自己的想法,除非對方開口問,不然還是專心做一個傾聽者就好。若想進一步了解對方,建議專注在彼此都有共識的事情,在不確定是否理解對方的情況下,不要害怕向對方確認,也能給對方補充說明的機會。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