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尿尿怎麼變紫色?紫色尿袋症候群7大高危險族群要小心!遵守5方法有效預防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連珮妤 · 更新日期:2022/07/05

    尿尿怎麼變紫色?紫色尿袋症候群7大高危險族群要小心!遵守5方法有效預防

    78歲邱奶奶因行動不便,長期於安養中心臥床休養,但日前家人前往探望奶奶時,發現奶奶的尿袋呈現一片紫色,嚇了一大跳,因而立即帶著她前往醫院就診。

    經醫師診斷發現邱奶奶罹患了「紫色尿袋症候群」,透過更換導尿管與點滴治療後,尿液顏色已漸漸恢復正常。

    究竟為何會出現紫色尿液?又需透過哪些方法,才能有效治療與預防紫色尿袋症候群?快跟著《Hello醫師》一起了解!

    紫色尿袋症候群是什麼?

    紫色尿袋症候群(Purple Urine Bag Syndrome)好發於長期使用導尿管與尿袋的臥床病患,當此類患者若有腸道方面的問題(如便祕),人體所需的色胺酸便無法順利被小腸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並與色氨酸羥化酶結合,產生大量吲哚(Indole,又稱靛基質)。

    之後,吲哚則會經由腸肝循環,被送至肝臟,再透過氧化作用形成氧靛基質硫酸鹽(Indoxyl sulphate),若此時患者還使用利尿劑、鹼性補充藥物(如碳酸氫鈉),或者合併泌尿道感染,氧靛基質硫酸鹽便會與致病菌結合,使尿液呈現鹼性,並形成紅色的靛紅質與藍色的靛青質,2者混合後便會將尿液染成紫色。

    隨著時間的變化,尿液顏色不僅會逐漸加深,氣味也可能會愈來愈強烈。

    患有紫色尿袋症候群會出現尿液顏色

    7大高危險族群易患紫色尿袋症候群

    紫色尿袋症患者以高齡長者居多,好發於長期臥床及使用導尿管的患者,以下為7種容易罹患紫色尿袋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

    紫色尿袋症候群合併症狀有哪些?

    一旦患者的尿袋或導尿管內的尿液呈現紫色,便容易合併泌尿道系統感染,患者可能出現發燒,排尿疼痛頻尿、急尿、夜尿等症狀,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

    如何診斷與治療紫色尿袋症?

    若患者僅出現紫尿症,可先更換導尿管、多補充水分或進行點滴輸液,以改善鹼性尿液。

    但若病患也合併發燒、倦怠無力或其他感染症狀,醫師便會進行尿液檢查或細菌培養,以深入檢查感染情形,除需定時更換導尿管,亦會使用抗生素治療患者感染症狀。

    定時更換導尿管、預防便秘,遵守5方法預防紫尿袋症

  • 攝取足夠水分:若未因心臟病腎臟病需限制水分攝取,建議每日至少飲水2,000cc,有助降低泌尿道感染。
  • 定時更換導尿管:患者可提高更換尿管的頻率,並考慮使用較不容易造成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矽質導尿管。
  • 正確固定尿管與尿袋位置:使用尿袋時,應避免尿袋位置高過膀胱,以免造成尿液逆流,增加致病菌感染風險。
  • 酸化尿液:可多攝取含維他命C蔓越莓或食用醋等食物,有效將尿液酸化,以免感染紫尿袋症。
  • 預防便祕:由於慢性便祕為出現紫色尿袋症候群的主因之一,若家中長輩長期使用導尿管及尿袋,且合併便祕的症狀,應盡早改善,如多攝取益生菌、加強腹部按摩等,促進腸道蠕動,維護腸道健康,以有效預防紫色尿袋症候群。(同場加映:拉肚子消化不良怎麼辦?腸胃不適這些飲食千萬別碰
  •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連珮妤 · 更新日期:2022/07/05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