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邱奶奶因行動不便,長期於安養中心臥床休養,但日前家人前往探望奶奶時,發現奶奶的尿袋呈現一片紫色,嚇了一大跳,因而立即帶著她前往醫院就診。
確認登出嗎?
78歲邱奶奶因行動不便,長期於安養中心臥床休養,但日前家人前往探望奶奶時,發現奶奶的尿袋呈現一片紫色,嚇了一大跳,因而立即帶著她前往醫院就診。
經醫師診斷發現邱奶奶罹患了「紫色尿袋症候群」,透過更換導尿管與點滴治療後,尿液顏色已漸漸恢復正常。
究竟為何會出現紫色尿液?又需透過哪些方法,才能有效治療與預防紫色尿袋症候群?快跟著《Hello醫師》一起了解!
紫色尿袋症候群(Purple Urine Bag Syndrome)好發於長期使用導尿管與尿袋的臥床病患,當此類患者若有腸道方面的問題(如便祕),人體所需的色胺酸便無法順利被小腸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並與色氨酸羥化酶結合,產生大量吲哚(Indole,又稱靛基質)。
之後,吲哚則會經由腸肝循環,被送至肝臟,再透過氧化作用形成氧靛基質硫酸鹽(Indoxyl sulphate),若此時患者還使用利尿劑、鹼性補充藥物(如碳酸氫鈉),或者合併泌尿道感染,氧靛基質硫酸鹽便會與致病菌結合,使尿液呈現鹼性,並形成紅色的靛紅質與藍色的靛青質,2者混合後便會將尿液染成紫色。
隨著時間的變化,尿液顏色不僅會逐漸加深,氣味也可能會愈來愈強烈。
紫色尿袋症患者以高齡長者居多,好發於長期臥床及使用導尿管的患者,以下為7種容易罹患紫色尿袋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
一旦患者的尿袋或導尿管內的尿液呈現紫色,便容易合併泌尿道系統感染,患者可能出現發燒,排尿疼痛、頻尿、急尿、夜尿等症狀,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
若患者僅出現紫尿症,可先更換導尿管、多補充水分或進行點滴輸液,以改善鹼性尿液。
但若病患也合併發燒、倦怠無力或其他感染症狀,醫師便會進行尿液檢查或細菌培養,以深入檢查感染情形,除需定時更換導尿管,亦會使用抗生素治療患者感染症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7旬婦尿袋突變紫 紫色尿袋症候群需注意清潔(亞洲大學附屬醫院)https://www.au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1786 Accessed July 5, 2022
紫色尿袋症候群(衛福部新營醫院)https://www.syh.mohw.gov.tw/?aid=509&pid=51&page_name=detail&iid=548#:~:text=%E6%8F%90%E6%97%A9%E6%9B%B4%E6%8F%9B%E5%B0%BF%E7%AE%A1%E4%BB%A5%E5%8F%8A,%E6%B8%9B%E5%B0%91%E7%B4%AB%E8%89%B2%E5%B0%BF%E8%A2%8B%E7%97%87%E5%80%99%E7%BE%A4%E3%80%82 Accessed July 5, 2022
紫色尿袋症候群(臺東醫院)https://www.tait.mohw.gov.tw/?aid=509&pid=0&page_name=detail&iid=301 Accessed July 5, 2022
紫色尿袋症候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61d02bf7f51940a0ad04b15e8d5ecd85 Accessed July 5, 2022
紫尿袋症候群(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https://www.tagg.org.tw/upload/nFile/3-3-8%20%E5%BB%96%E4%BF%8A%E5%87%B1.pdf Accessed July 5, 2022
泌尿道感染之紫尿症(臺北榮總鳳林醫院)https://www.flvh.gov.tw/index.php?mo=HealthInfo&ac=health2_show&sn=61 Accessed July 5, 2022
紫色尿袋症候群之照護(恆安老人多層級照護服務網)http://www.hangan.org/2019/%E7%85%A7%E8%AD%B7%E5%B0%88%E6%AC%84-%E7%B4%AB%E8%89%B2%E5%B0%BF%E8%A2%8B%E7%97%87%E5%80%99%E7%BE%A4%E4%B9%8B%E7%85%A7%E8%AD%B7/ Accessed July 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