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健康

呼吸道健康小至咳嗽或普通感冒,一直到 2003 年的 SARS 或 2020 年的武漢肺炎,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與呼吸道健康相關的症狀與疾病介紹,以及各種健康資訊。

基礎知識

呼吸道健康

A型流感症狀?多久會好?會自己好嗎?A流與感冒差異一次看

A型流感是什麼?A流症狀有哪些?得了A流多久會好?會自己好嗎?A流和B流的差異為何?《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A型流感病毒是什麼? A型流感病毒俗稱A流,能感染人、禽、豬、馬及其他動物;依紅血球凝集素(HA)與神經胺酸酶(NA)等兩種主要抗原的不同,可分為數十種亞型,其中感染人類的主要型別為: H1N1 H3N2 A流症狀有哪些? A流症狀依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說明,包括: 咳嗽、喉嚨痛 發燒 頭痛 流鼻水 肌肉痠痛 疲倦 約10%感染者有噁心、嘔吐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 A流症狀:併發症 A流症狀通常來得又快又猛,相較於感冒,病患可能連續高燒3~4天,少數情況下,還可能併發以下疾病: 肺炎 腦炎 心肌炎 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 神經系統疾病 感染A流後,若出現以下危險徵兆,請盡速(或轉診)至大醫院,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呼吸急促 呼吸困難 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 血痰 胸痛 意識改變 血壓低 A型流感、B型流感的症狀差異? A流症狀通常較嚴重,多數流感併發重症的病例以A型流感為主;B流症狀較輕微,常有腹瀉、肌肉酸痛等症狀,感染後,通常只有年長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才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A流症狀與感冒的差異?   A型流感 感冒 致病原 流感病毒 約有200多種病毒可引起,常見的有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或腺病毒等 影響範圍 全身性 呼吸道局部症狀為主 發病速度 突發性 突發/漸進性 主要症狀 發燒、咳嗽、肌肉酸痛、倦怠、流鼻水、喉嚨痛 喉嚨痛、打噴嚏、鼻塞、流鼻水 發燒 高燒3~4天 少發燒,僅體溫些微升高 病情 嚴重,難以工作或上課 較輕微 病程 約1~2週 約2~5天 併發症 肺炎、心肌炎、腦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症狀(雷氏症候群)等 少見(中耳炎或肺炎) 傳染性 高傳染性 傳染性不一 A型流感多久會好?A流症狀會自己好嗎? 感染A型流感後,通常須1~2週才會完全恢復。 A流雖可能透過免疫力痊癒,但因為流感症狀嚴重、病程長,建議可就醫治療,透過服用醫師開立之藥物,可幫助縮短病程,同時避免嚴重併發症。 A型流感潛伏期多長? A型流感的潛伏期(被感染至症狀出現)為1~4天,平均為2天。 A型流感會傳染嗎?A流傳染力多強?傳染途徑有哪些?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流感的傳染力最強是在症狀出現後3~4天內;此外,研究發現,成人感染後在發病前1~2天就開始排放病毒,雖然量較低,病毒排放高峰為發病後1~3天,並持續至發病後第5天。 若為免疫不全者,排放病毒的期間可能達數週或數月;兒童也很早就開始排放病毒,且量多、時間久,最長可達21天。 A型流感的主要傳染途徑為病患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因此在密閉空間或人多、擁擠狹窄處,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接觸病患的口沫或鼻涕等分泌物後,再碰觸自身的口、鼻或眼睛,也可能造成感染。 A型流感要隔離嗎?隔離幾天? 依據衛福部疾管署規定,A型流感屬於第四類傳染病,只有須進加護病房的重症或併發症患者須通報,因此一般感染者無須通報或隔離。 然而,由於A型流感傳染力強,容易產生大規模流行,因此一旦確診,最好暫時待在家中休息,直到燒退後24小時,再視症狀嚴重性判斷是否如期上班或上學。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呼吸道健康類別

一般感冒

看更多 呼吸道健康 相關文章

肺炎

黴漿菌感染症狀?如何判斷?多久會自己好?原因、治療解析

黴漿菌感染是什麼? 黴漿菌(英文為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非典型細菌,其名稱中雖然有「黴」,但實際上與一般人熟知的黴菌無關,是醫學界中目前發現最小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 黴漿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為黴漿菌肺炎和一般肺炎不同,症狀通常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黴漿菌肺炎症狀?大人、兒童感染症狀有差嗎? 典型肺炎的症狀以呼吸道為主,而黴漿菌感染為非典型肺炎,除了呼吸道之外,還可能造成數種類型的感染,包括: 支氣管炎:最常見的感染症狀,特別是孩童,常見症狀有喉嚨痛、倦怠、發燒及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 肺炎:約有10%的人會演變為肺炎,常見症狀有黏液痰、發燒、發冷、呼吸困難、胸痛及倦怠。 嚴重併發症:少數病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大腦腫脹)、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 【延伸閱讀:如何判斷氣喘?教你4點自我評估,長期咳嗽、喘鳴恐為氣喘症狀!】 兒童感染黴漿菌後,初期常見症狀包括: 疲倦無力 頭痛 咽喉痛 喘鳴 嘔吐、腹瀉 輕微發燒:多出現於5歲以上兒童 乾咳:感染後2~4天開始出現 通常年紀愈小的病童,症狀愈輕微,年紀較大學童或青少年,症狀反而比較嚴重。 如何判斷黴漿菌感染? 一般感冒的症狀以上呼吸道為主,包括: 喉嚨痛、癢 咳嗽 鼻塞 流鼻水 短暫輕微發燒 黴漿菌感染症狀除了上呼吸道之外,還可能有下呼吸道及其他症狀,例如: 喘鳴 呼吸短促 全身疲倦 食慾不振 關節或肌肉痠痛 嚴重者則可能出現前述併發症,開始呼吸困難、血壓或心跳不穩、意識不清,須立即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一直咳嗽怎麼辦?7種快速止咳方法:喝什麼、做什麼一次懂】 黴漿菌感染多久會好?會自己好嗎? 多數情況下,黴漿菌肺炎的症狀輕微,病程約1~4週,若有接受抗生素治療,且充分休息療養者,病程可能縮短至2週。 黴漿菌感染有機會透過免疫力自行痊癒,但須避免傳染給身邊的兒童、長者或免疫力低下的親友,以免親友感染後,演變為嚴重併發症。 若症狀持續1週不見改善,或感染者為兒童、長者及慢性病患,建議及早就治療,預防重症。 黴漿菌感染原因?會傳染嗎? 黴漿菌一年四季皆可能流行,最常見於夏天與初秋,其病菌傳染力極強,主要透過唾液飛沫傳染,只要與病患有親密接觸,感染機率高達6~9成。常見傳播地點包括: 家庭成員互相感染 學校、托兒所 宿舍 軍隊 醫院與護理之家 黴漿菌感染治療方法? 黴漿菌肺炎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包括紅黴素或四環黴素,療程為10~14天。多數病患服藥後,就會迅速退燒,症狀也會有顯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治療後,病患仍有很高的傳染力,所以須嚴加做好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勤洗手與多消毒;此外,若感染者為兒童或長者,照護者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發現病情有惡化之勢,請務必立即就醫檢查,確認是否出現嚴重併發症。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肺炎

肺炎鏈球菌疫苗:13價與23價差異、副作用、公費資格解析

施打肺炎鍊球菌疫苗目的在於降低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風險,並進一步減少病人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如中耳炎、鼻竇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不過根據傳染病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指出,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除了能減少感染肺炎鏈球菌,還有助降低新冠肺炎老年患者重症機率,究竟肺炎鏈球菌有哪些種類?又會產生什麼副作用?讓《Hello醫師》一次為你解答。 肺炎鏈球菌疫苗有2種:13價、23價 目前國內可供民眾施打的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疫苗有以下2種: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23價疫苗可快速活化體內的B細胞淋巴球且保護範圍涵蓋23種肺炎鏈球菌,但缺點是保護效果不夠持久。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13價疫苗的作用方式在於激活體內的T細胞淋巴球,保護範圍雖較23價少,但已經涵蓋最常致病的13類菌種,且T細胞淋巴球有持久的記憶能力,故13價疫苗作用效果較持久。 13價肺炎鏈球菌自費、公費對象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是一種相當安全的不活化疫苗,內含13種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適用於出生滿6週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延伸閱讀:肺炎鏈球菌奪兒童命!了解預防別恐慌) 新生兒可公費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程分別為出生滿2個月、4個月及1歲後共3劑,另可自費於6個月大時施打1劑,共4劑;18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若從未接種過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自費接種1劑,接種地點可至衛福部各縣市預防接種單位查詢。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副作用 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可能會出現以下副作用: 注射部位局部紅腫、硬塊 皮膚炎 發燒(通常不會超過39℃) 其他較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 嘔吐 拉肚子 提醒民眾,若接種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 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自費、公費對象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是一種不活化的疫苗,內含23種血清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適用於一般成人與2歲以上兒童。 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因為對新生兒並無效用,所以不提供施打,目前政府僅針對年滿75歲、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提供公費施打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而18歲以上高危險族群,政府則建議自費接種1劑。 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副作用 施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可能出現以下常見副作用: 注射部位局部疼痛 紅疹 溫熱感 硬塊 其他較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 發燒 噁心、嘔吐 提醒民眾,若接種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延伸閱讀:兒童肺炎等級這樣分!發生呼吸困難快送醫) 肺炎鏈球菌疫苗誰需要打?8大高危險族群一次看 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和65歲以上老人,其中幼兒又以2~5歲罹病率較高,1~5歲次之,而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以下8種高危險族群皆可考慮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 65歲以上 5歲以下 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 人工耳植入者 慢性疾病患者,包括: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 腦脊髓液滲漏者 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其他呼吸道疾病

小心工作環境的粉塵!塵肺症不可逆,14大高風險職業公開!

50多歲的劉太太來到診間,訴診動不動就咳嗽、喘及呼吸困難,而且症狀逐年惡化。醫師安排胸部X光檢查,發現肺部有許多白色棉絮,便問劉太太做什麼工作。劉太太說她是陶瓷工廠的作業員。醫師一聽覺得有異,細問工作內容為何?工廠是否有很多粉塵?工作有無配戴呼吸防具?最終發現劉太太罹患因長期吸入粉塵所致的塵肺症。 塵肺症為不可逆的症狀,許多工作例如裝潢業、建築業都容易導致塵肺症。《Hello醫師》說明塵肺症的症狀及高風險族群為何。 塵肺症是什麼? 塵肺症係指長期吸入粉塵,使粉塵沉積於肺內,造成非腫瘤性的組織反應。塵肺症可分為許多種,包括: 矽肺症(Silicosis):長期吸入二氧化矽所致。 煤礦工人塵肺症(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又稱黑肺症,由吸入煤塵所引起。 石綿肺症(Asbestosis):石綿雖已於1989年禁用,但若過去曾暴露於高石綿濃度的環境中,仍可能引發石綿肺症或肺癌。 電焊工人塵肺症:又稱肺鐵質沉積症(Pulmonary siderosis),由吸入電焊所產生的氧化鐵燻煙及粉塵所造成。 塵肺症的原因與有害物質 長期暴露高粉塵環境,會使二氧化矽、煤及石綿等有害物質沉積於末梢支氣管與肺泡中,造成發炎與纖維化,影響氣體交換功能。依患者接觸的粉塵濃度、大小、接觸時間、肺部感染及個人體質,塵肺症快則4~5年發病,慢則10~15年。 導致塵肺症的常見有害物質包括: 結晶型游離二氧化矽(石英、方矽石、鱗矽石) 隱晶型游離二氧化矽(石髓) 非結晶型態游離二氧化矽(蛋白石、矽藻土) 煤塵 鐵粉 石綿纖維 粒徑小於4 µm的可呼吸性粉塵 塵肺症14大高風險職業 採礦 隧道工程 採石業 石匠或雕刻師 鑄造工 鼓風爐修補相關工程 噴砂業 砂石研磨 玻璃製造業 玻璃搪瓷 陶瓷製造業 石材製品製造業 製造或使用含碳化矽的研磨劑 使用結晶型二氧化矽作為填充物的顏料、橡膠、木工 塵肺症的症狀 塵肺症早期無症狀,或僅容易喘、覺得呼吸不過來。隨著患者持續暴露於高粉塵環境中,會漸漸開始咳嗽、呼吸困難、出現肺高壓合併心肺症或導致肺結核感染。 不同塵肺症的症狀和病程不同;矽肺症若以急性發展,患者可能在出現呼吸困難、咳嗽、體重減輕、疲倦等症狀後1年內死亡;慢性矽肺症則通常在暴露矽塵約10年後才會出現,症狀相似但病程緩慢。 煤礦工人塵肺症可能出現類似肺阻塞的症狀,尤其是抽菸者;電焊工人塵肺症則是初期無症狀,因此即使胸部X光發現異常,也容易被判定為是良性的。 塵肺症能治癒嗎?塵肺症的治療方法 塵肺症無法治癒,治療重點在於緩解症狀及重建肺功能。患者首要之急就是停止暴露於高粉塵環境之中,並在出現症狀時,使用以下藥物治療: 止咳化痰藥物:緩解咳嗽與濃痰。 止痛藥:減緩疼痛及不適。 呼吸擴張吸入劑:擴張肺部通道,增加呼吸量。 類固醇:減緩急性症狀。(延伸閱讀: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若從事前述高風險職業,或工作會接觸大量粉塵,建議工作時務必配戴防塵面罩。一般滅菌口罩或N95口罩皆無法防止粉塵入侵。日常生活中最好戒菸、維持營養均衡並適時運動,以維持肺部健康、減少可能傷害。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氣喘

【聽醫師的話】孩子咳不停!兒童氣喘5大症狀,2治療方法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常會暴露在許多病菌環境,有時感冒、咳嗽、流鼻水都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但如果發生頻率太頻繁,甚至會有「咳不停」、「晚上咳嗽厲害」的狀況,爸爸媽媽就要更加小心,孩子可能有「氣喘」的體質喔! 兒童氣喘比例:15.7%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在2000-2007年間,20歲以下的孩子或青少年有氣喘的比率約為15.7%。平均6個小朋友就有一個孩子有氣喘! 氣喘有哪些症狀呢? 兒童氣喘常以這些症狀表現: 頻繁咳嗽 夜咳 鳴喘聲 呼吸急促 胸悶、胸痛 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因為氣管、支氣管、肺部產生「慢性發炎」的關係,讓呼吸道產生狹窄,進而造成呼吸道阻塞。這樣子的阻塞,就會看到孩子會出現喘、咳嗽咳不停,有時有會聽見孩子發出鳴喘聲。 為什麼會氣喘?竟是過敏惹的禍 會產生這樣的「慢性發炎」,跟過敏有很大的關係。研究發現,氣喘的孩子大約有8成是有過敏體質。 當過敏發生時,有些人手上腳上、眼皮、身體就會開始腫脹、發紅。這是我們可以從外表看到的反應。氣喘也是一樣,當氣喘發作時,呼吸道也會產生相似的反應,氣管、支氣管會開始腫脹、水腫。 由於呼吸道空間有限,當腫脹厲害時就會阻擋到空氣進入肺部,就會造成孩子出現胸痛、喘、呼吸困難、咳嗽等症狀。也因為呼吸道狹窄的關係,孩子呼吸的時候就會聽到像是吹口哨一樣的鳴喘聲。 氣喘要怎麼治療呢? 慢性氣喘治療方式:吸入性的類固醇 由於氣喘是「慢性發炎」,因此需要長期使用保養藥物,控制發炎反應。這些保養藥物,主要是吸入性的類固醇。 吸入性的類固醇好處是可以直接作用在氣管、支氣管,能有比較好的效果,且比較不容易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缺點是孩子要會使用吸入器,以及比較容易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 急性氣喘治療方式: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 有時孩子突然喘起來的急性發作時,會使用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來改善症狀。但如果使用以上兩種藥物,還是沒辦法有效控制時,會使用一些調節免疫系統的生物製劑,改善過敏狀況進而減少氣喘發作。 孩子有氣喘:給家長的9大注意事項 1.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 許多家長常因孩子症狀改善,就將長期使用的藥物貿然停止。這樣反而會讓已經被控制的發炎反應再次惡化,有時需要會需要更強的藥物才能抑制。因此氣喘藥物的調整,一定要和醫師討論,不可貿然停藥! 2.減少過敏原的暴露 由於氣喘的孩子大多都有過敏體質。減少過敏原的暴露,就可以減少氣喘急性發作的次數。 3.避免接觸動物 貓、狗、鳥類等動物的毛和皮屑是常見的過敏原,要盡量避免 4.避免塵蟎 塵蟎也是常見的過敏原,塵蟎大多藏匿在床墊、枕頭、棉被、地毯、填充玩具等處。因此如果孩子有氣喘,家中地毯或是填充玩具應盡量減少。 5.減少灰塵、保持整潔 灰塵也會造成氣喘發作,定期清潔,減少灰塵產生,就能減少氣喘發作的次數。 6.避免化學芳香劑、除臭劑等 化學芳香劑、除臭劑有很強烈的氣味,這類的氣味會刺激呼吸道,進而引發氣喘發作,應盡量避免。 7.家中成員戒菸 二手菸對於呼吸道有刺激性,會引發氣喘的發作。蘇格蘭一項研究發現,當禁菸法案通過之後,兒童因為氣喘而住院的比率下降了18%。 8.治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和胃食道逆流 氣喘的孩子常合併這些疾病。而這些疾病如果沒有好好控制,也會讓氣喘更不容易控制。因此在治療氣喘的同時,也要控制這些疾病。 9.記錄孩子氣喘發作的情況 醫師會根據孩子平常氣喘控制的情況,評估治療需要加強、維持或是減藥。 一般會記錄以下事項: 白天氣喘發作次數 晚上是否因氣喘(喘、夜咳)而醒來 因氣喘而使用急救藥物的次數 有沒有因氣喘導致活動受限(不能運動、不能上體育課等)


其他呼吸道疾病

【聽醫師的話】秋冬感冒咳嗽特別多 中醫治療、緩解及飲食建議

近期天氣變化大,可能一夜之間就要換上一件件冬衣,隨之而來的,是呼吸道感染患者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特別要注意的是,若出現久咳症狀,切記要及早就醫,把握治療時機,才能避免惡化或併發症的發生。 上呼吸道感染種類及症狀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咽炎、扁桃腺炎及喉炎…等,都可以算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感染的病原體以「病毒」為主,同時也會合併不同的症狀出現,較常見的症狀如下; 咳嗽 喉嚨痛 流鼻水與鼻塞 全身性症狀,包含全身痠痛、疲倦、頭痛或發燒等 總之,治療之前應先確認自己屬於哪一種疾病感染,再進行治療,千萬不要任意購買成藥,避免耽誤就醫。 中醫如何判斷感冒種類及採用何種治療方式? 以中醫角度來說,上呼吸道感染屬於「外感」,是一種以風邪為主的疾病,同時也會因為每一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以感冒為例,可依體質不同,分為風寒或風熱;風熱會使喉嚨痛,但風寒也可能會出現喉嚨痛,雖然症狀相同,但其實致病因素卻大不相同。 風寒:甚至會出現怕冷、寒顫、肌肉緊繃僵硬等症狀 風熱:可能會出現怕熱、口乾舌燥、面色發紅、尿黃、煩躁等症狀。 針對感冒治療,中醫強調的是多方蒐集病人資訊,例如望、聞、問切的診察蒐集,才能有助於更準確地判斷病人的狀態,開立最適合個人的治療藥物。 感冒為何容易引發後續咳嗽症狀? 診間近期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屬於風寒感冒居多,許多患者都是因為著涼後出現感冒症狀,多數伴隨有喉嚨痛、鼻涕黏稠或痰稠難出的狀況,雖然都是風寒,卻偶爾兼夾化熱的現象。 其實,這或許這與秋季入冬、氣溫驟降,較容易促動人體的發炎免疫反應有關;此時的感冒治療,需要更細心地治療,除了風寒,也要針對化熱的狀況同步進行,更重要的是,需要避免病程的迅速轉變。 一般感冒喉嚨痛在消炎緩解過後,容易變成喉嚨癢,當喉嚨癢不停,就容易出現咳嗽不止的現象。所以,中醫在治療感冒的同時,也得預防後續咳嗽的發生,盡可能讓感冒的發病過程縮短,才能避免後續病根的遷延,也減少誘發呼吸系統過敏疾病的產生。 中醫如何緩解咳嗽? 門診曾有位30歲女性患者,就診時主訴易胸悶、喘氣,已長達兩個月之久。伴隨多種症狀,包括咳嗽咽癢、痰多黏稠、夜咳甚、鼻塞涕多、易口乾舌燥、欲飲可解、易煩躁及身微怕冷卻無汗出等;加上患者過去氣喘病史已約6年,秋冬季節夜晚更容易發作。即使使用吸入性類固醇,緩解咳嗽症狀,但長期下來症狀仍反覆,發作頻率無明顯下降。 經中醫辨證,乃屬痰熱內蘊、微惡風寒的哮喘症,治療方式如下: 使用中藥定喘湯或麻杏甘石湯的加減進行治療 搭配芍藥酸甘斂陰、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 使用少量活血通瘀藥物來改善呼吸道發炎纖維化,增加局部循環及修復能力 經3~4週調理後,患者咳嗽減緩、氣喘發作頻率減少4成左右,夜間睡眠時也較穩定,大大地增進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 其他如感冒後咳嗽難癒或久咳痰飲壅盛的患者,則搭配桔梗、半夏、前胡、苦杏仁、乾薑、細辛、五味子等中藥配方治療,達到溫化痰飲及調理肺氣宣發肅降的功能,使肺臟生理功能和諧運作,自然咳嗽症狀就可以減緩或消失。 感冒咳嗽患者不適合吃哪些食物? 若因感冒而出現喉嚨痛、咳嗽等症狀,必須忌口重口味的食物,例如:辣味、炸物,過鹹等食物都應避免,因為這些過度刺激的調味劑,不但會影響呼吸道黏膜的滲透壓,更會降低黏膜組織的免疫修復功能,吃越多,喉嚨痛就好得越慢。 此外,也應避免飲用冰品,雖然剛飲用冰品時會出現有如「冰鎮」的狀態,讓痛感暫時停止,但當黏膜的血流量減少,長久下來,喉嚨要修復健全的時間可能反而因此延誤! (本文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柏鋒授權刊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其他呼吸道疾病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死亡

國內一年約超過5千人因肺阻塞死亡(COPD),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有症狀者抗拒就醫;有醫師分享,近來因「咳、痰、喘」等症狀就醫而新診斷肺阻塞的病人比例,從疫情前約20%上升到35%;值得注意的是,約1/5肺阻塞病人在急性惡化住院後在1年內死亡,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觀察,新冠肺炎改變人們對於肺部健康的態度;所謂長新冠,跟肺阻塞共通點是「咳、痰、喘」等三種症狀,許多到胸腔科門診的新冠肺炎病人,通常只有咳或喘,痰的狀況不甚明顯;不過一般民眾較難區分,也難以直接聯想到肺阻塞。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組北區委員柯信國說,以前在門診收治的「咳、痰、喘」病人中,新診斷肺阻塞的病人比例約20%,「後來我們發現,這個數字在疫情之後大概上升到35%,推估可能是疫情趨緩後,民眾驚覺自己的症狀已持續太久,或變得太嚴重了才到門診求助」。可見在疫情期間,肺阻塞(COPD)患者延誤就醫的狀況確實有所增加。 究竟肺阻塞成因為何?出現哪些症狀就應特別注意?《Hello醫師》帶您了解肺阻塞,及早診斷肺阻塞,就能更早避開致命危機。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亡!詳解肺阻塞成因、症狀及控制方式 肺阻塞成因為何? 所謂肺阻塞,是一種因慢性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若呼吸道長期受髒空氣或化學物質刺激,便會產生發炎反應,讓呼吸道分泌過多黏液,進而造成支氣管阻塞,使氣體無法順暢進出肺部,嚴重會導致呼吸困難等問題。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6.3倍,慢性阻塞性肺病所導致的死亡中,更有45%可歸因於菸品使用 肺阻塞成因主要與外在刺激有關,以下為高風險因子: 吸菸 二手菸 空氣汙染 在工作環境中吸入粉塵、煙霧或化學物質 廚房油煙 根據統計,台灣40 歲以上成人約有6.1%患有肺阻塞(COPD),許多研究都證實長期吸菸是高風險因子,而且菸齡越長,罹患肺阻塞的機率越高。 除了外來刺激外,成年前肺功能發育不良也要特別小心;柯信國表示,「有些人肺功能基本發育比正常人差,若再加上20幾歲就開始抽菸,即使發病時間與一般人相近,肺阻塞症狀的表現也會嚴重許多」。 柯信國呼籲,若屬於肺阻塞的高風險族群,最好能避免繼續接觸風險因子,尤其當咳、痰、喘症狀持續出現,應透過肺功能檢測,確認這些症狀是否可能與肺阻塞相關。 肺阻塞4大症狀 肺阻塞早期症狀,易與感冒、氣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排名10大死因第7位,其中40歲以上成人更有約6.1%罹患肺阻塞。因肺阻塞為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典型症狀如下: 慢性咳嗽 濃痰 喘鳴 運動易喘 肺阻塞死亡率為何如此高? 根據研究顯示,約1/5肺阻塞病人會在急性惡化住院後1年內死亡;柯信國說,「一般人也許很難想像,只是咳、痰、喘而已,死亡率怎麼這麼高?」主要原因如下: 肺阻塞症狀需達一定的嚴重程度才會住院 急性惡化會加速肺功能的衰退,進而提高死亡率 如何自我測試肺功能? 患者易因輕忽肺阻塞症狀,或缺乏病識感而延遲就醫,導致病患確診時,病情多已達中重度,造成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特別是長期吸菸的民眾,或自覺有慢性咳嗽(長達3週)、濃痰、喘鳴、運動易喘,建議多利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發展的「1分鐘358」登階測試(爬樓梯),進行自我檢測肺功能的狀況,如有異常應就醫接受專業診斷,避免延誤早期治療時機。 0~30階: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屬於高風險族群,需檢視自身有沒有吸菸史或喘咳痰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30~50階:1分鐘內登階30-50階,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 50~80+階:1分鐘內登階 50 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 控制您的肺阻塞,3大方式輕鬆達標: 戒菸與遠離二手菸:「菸害」是造成肺阻塞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為改善自身呼吸道症狀及保護親人,都應儘早戒菸。可利用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洽醫療院所及地方政府衛生所的戒菸門診,尋求專業的戒菸協助。 規律正確用藥、定期回診追蹤:支氣管擴張劑是治療肺阻塞的主要藥物之一,應遵醫囑規律且正確使用藥物及吸藥技巧,並按時回診追蹤監測,可有效控制疾病避免惡化。 肺部復原運動:患者配合醫囑指示,並依照身體狀況進行肺部呼吸及運動訓練,來增強肺功能;相關運動建議:散步、騎腳踏車、噘嘴式呼吸或腹式呼吸。 柯信國強調,很多病人上網搜尋後發現肺阻塞(COPD)是不可逆的疾病,覺得再怎麼治療也沒用,事實並非如此,患者在用藥治療後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進而維持生活品質。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出《肺阻塞知多少手冊》,民眾可自行透過網路下載:https://reurl.cc/9al0d,瞭解肺阻塞的成因、共病症、營養照護、用藥及運動等相關知識。 別輕忽「咳、痰、喘」 1/5肺阻塞病患1年內惡化亡!詳解肺阻塞成因、症狀及控制方式 「愛肺功能衛教專車」10月開跑 三地巡迴廣邀民眾免費檢測 為了宣導早期診斷肺阻塞(COPD),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出1分鐘登階測試,民眾可藉由自己的登階速度自檢,若1分鐘內爬不到30階(約1-2層樓),應盡速至胸腔內科就醫。 此外,今年(2022)學會更邀請台中榮民總醫院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一同舉辦肺功能檢測體驗活動,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40歲以上、有菸癮或正在戒菸、常接觸二手菸或三手菸者、咳痰喘症狀長達3周以上者」,就能免費上車體驗,並了解自己的肺年齡。現場也有專業的呼吸治療師駐點,與民眾分享正確的肺健康觀念,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眾呼朋引伴,一同響應! 【愛肺功能衛教專車】※活動詳情請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官網 每日檢測時間:11:30-18:30 ※18:00為最後開放上車時間 台北場:10/3(一)-10/5(三) 台北青年公園 台中場:10/6(四) 台中榮民總醫院、10/7(五)-10/8(六) 台中中央公園 高雄場:10/12(三)-10/14(五)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其他呼吸道疾病

氣胸勿輕忽!張力性氣胸恐休克、死亡,張力性氣胸原因、症狀一次了解

患有氣胸輕度則毫無症狀,重度則劇烈胸痛或呼吸困難。在氣胸種類中,張力性氣胸最危險,若發病時不迅速就醫,患者會休克,甚至死亡。 究竟什麼是張力性氣胸?張力性氣胸與一般氣胸的差別?《Hello醫師》為您詳解張力性氣胸的原因、症狀、特徵及治療。 什麼是張力性氣胸? 肺臟表面與胸壁內緣各有一層薄膜,分別為臟層肋膜與壁層肋膜,兩薄膜之間的空腔則是肋膜腔。肋膜腔存有部分組織液,當肺臟因呼吸而脹大或縮小,肋膜腔可作為潤滑空間,減少肺臟與胸壁的摩擦。若空氣因肺泡破裂或肺部外傷而進入肋膜腔,便會造成氣胸。(延伸閱讀:肺阻塞讓人減壽11年!你還在抽菸嗎?詳解慢性肺阻塞症狀、原因、治療、自我檢測) 張力性氣胸(Tension pneumothorax)指空氣進入肋膜腔的情況,因為傷口特性或其他原因,形成單向活瓣效應,意即空氣只進不出。隨著空氣持續進入肋膜腔,肋膜腔會對肺部造成正壓,使肺部無法正常擴張或收縮,導致呼吸困難。此外,肋膜腔壓力升高也會造成縱膈腔移位,壓迫與扭曲心臟血管,使血液無法正常回流,最終引發休克,甚至死亡。 肋膜腔脹大並壓迫肺部的情況 張力性氣胸與一般氣胸的差異? 正常情況下,肺部、氣管或食道的空氣不會進入肋膜腔,除非發生以下情況: 肺泡破裂 氣管或食道破裂 胸壁發生穿刺傷 即使空氣進入肋膜腔而形成氣胸,多數時候空氣也不會持續滲入,而肋膜腔的空氣也能在呼氣時排出。 張力性氣胸與氣胸的主要差異在於:吸氣時,空氣會持續進入肋膜腔,並且不會在呼氣時排出。隨著患者持續呼吸,肋膜腔的空氣會愈來愈多,因而加重症狀。 形成張力性氣胸的原因 氣胸可分為自發性氣胸與創傷性氣胸,而自發性氣胸又可分為原發型與繼發型等2種: 自發性氣胸 原發型自發性氣胸:在無肺部疾病或外傷情況下出現氣胸。 繼發型自發性氣胸:由肺部疾病所致,例如肺癌、肺炎、肺阻塞及肺結核等。 創傷性氣胸:受到外傷使肺臟破裂導致空氣漏出,或胸壁出現開放性傷口使空氣可直接滲入。 無論氣胸發生的原因為何,都可能演變為張力性氣胸,而張力性氣胸最常見於創傷性氣胸或使用呼吸器的病患。此外,刀傷或槍傷等開放性傷口,或肋骨骨折等閉鎖性創傷,容易形成單向活瓣效應;使用呼吸器的病患會因壓力過大,使空氣進入肋膜腔,造成氣胸惡化。 張力性氣胸的症狀與特徵一次看 張力性氣胸的症狀包括: 呼吸短促 呼吸困難 急性胸痛 低血氧 心率加快 低血壓 臨床診斷時,張力性氣胸之病患常有以下狀況與特徵: 氣管偏離患側 聽診時,呼吸音微弱或消失 胸部扣診聲音過清 肺部塌陷導致胸部不對稱擴張 因血氧過低,導致發紺或皮膚變藍 如何治療張力性氣胸? 張力性氣胸是臨床急症,患者若確診張力性氣胸,需立即用空針插入患側的肋膜腔內,排除內部壓力。待張力性氣胸轉為一般氣胸後,再輔以胸管引流治療,隨後安排胸部X光檢查,確認患者肺部是否恢復穩定。 手術結束後,患者需暫時住院觀察並適時下床走動,以加速胸部傷口癒合。待傷口癒合、胸部X光檢查正常以及引流胸管也無氣泡後,即可安排出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呼吸道疾病

年輕高瘦男生最常有!肺泡無故破裂引起自發性氣胸,劇烈胸痛、胸悶快就醫!

楊同學是一位22歲並有180公分的年輕人,某日在打球時,右側胸部突然劇痛,之後就持續出現胸悶和咳嗽,而且每次呼吸都感覺右胸都不太舒服。 楊同學就醫時,醫師診察呼吸聲、安排胸部X光檢查,發現他因肺泡破裂,引起原發型自發性氣胸。原發型自發性氣胸好發於年輕男性,特別是身材高瘦者。《Hello醫師》向你說明肺泡是什麼?肺泡為什麼會破裂並引起氣胸?自發性氣胸的種類與症狀為何? 肺泡是什麼? 人的呼吸系統就像一顆上下顛倒的樹,愈往下的分支會愈多也愈細。空氣從鼻腔或口腔進入人體後,首先經過氣管,從氣管往下延伸,再分成左與右的支氣管,連接兩側肺葉。 進入肺葉後,支氣管繼續分支成更細小的小支氣管,然後細支氣管,最後到達末端的最小單位「肺泡」。肺泡數量約3億多個,是體內唯一可以交換氣體、擴散氣體的場所,其肺泡壁薄而濕潤,佈滿於交換氣體的微血管。(延伸閱讀:年輕人不會得肺癌?肺癌手術後不會復發?破解肺癌5大常見迷思!) 為什麼肺泡會破裂而引起氣胸? 肺臟與胸壁之間有一層肋膜腔,內部有組織液來負責潤滑,以減少肺臟與胸壁之間的直接摩擦。當空氣因疾病或外傷,自肺部或氣管進入肋膜腔,造成肺臟壓迫並影響呼吸時,就可稱之為「氣胸」。 氣胸的原因分為3種: 肺泡破裂,空氣進入肋膜腔。 胸腔中的中空器官,如氣管、食道破裂,穿出肋膜而進入肋膜腔。 胸壁因穿刺傷而導致外界空氣進入肋膜腔。 肺泡破裂可分為原發型自發性氣胸與續發型自發性氣胸等2類型,以下是針對肺泡破裂的說明。 肺泡破裂類型1:原發型自發性氣胸 原發型自發性氣胸顧名思義就是在無肺部疾病或外傷的情況下發生,約每十萬人會有9人的發生率,男女比例約6:1,發生於40歲以下的病患佔85%;其中又以吸菸者或身材高瘦者較常見,還有15~25歲的年輕男性也是高風險族群。 身材高瘦者的肺部尖端,較常出現變質的氣泡,容易導致漏氣。臨床上,80%患者氣泡破裂而發病時,正處於日常生活或休息狀態,僅9%在運動時發病;換言之,即使沒有運動,年輕身材高瘦者的氣泡也可能無故破裂。 肺泡破裂類型2:繼發型自發性氣胸 續發型自發性氣胸多由肺臟特定或潛在疾病影響而發生,常見病因包括: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 肺結核 氣喘(延伸閱讀:如何判斷氣喘?教你4點自我評估,長期咳嗽、喘鳴恐為氣喘症狀!) 肺炎 肺癌 肺纖維化 馬凡氏症 還有一種少見疾病會導致氣胸,稱為月經性氣胸(Catamenial pneumothorax)。這是與子宮內膜異位有關的疾病,常見於子宮內膜異位的中年婦女,其氣胸通常發生於月經來潮後48小時,多發生於右胸。 胸痛、胸悶快就醫!氣胸的症狀與後遺症 胸壁佈滿感覺神經,因此當空氣進入肋膜腔,壓迫胸壁與肺臟時,首要症狀就是患側胸痛。最初幾小時通常是尖銳性疼痛,隨後逐漸轉為鈍痛。胸痛通常會因咳嗽或深呼吸加重,但疼痛感經過24~72小時會逐漸消失,不過氣胸仍然存在。對於肺臟塌陷程度較小的病患,胸痛有時是唯一出現的症狀。 另一種常見的症狀是呼吸困難。若氣胸範圍過大(大於40%),氣體體積就會壓迫肺部,造成呼吸困難。其他常見症狀包括: 劇烈咳嗽 咳血 胸部緊縮感 全身倦怠 此外,氣胸也可能引起下列併發症,導致生命危險;若發現有疑似氣胸症狀,請盡速就醫,千萬不可因症狀緩解而輕忽。 張力性氣胸(Tension pneumothorax):指肋膜腔壓力過大導致肺臟塌陷,因換氣量不足而缺氧休克,其症狀包括血壓下降、心跳加快以及發紺,需盡速就醫。 血胸:指肺部塌陷造成肋膜血管拉斷,需接受胸管引流治療。若出血不止,則需接受開胸手術。 兩側氣胸:相當罕見且發生率小於1%,但若發生需立即胸管引流。 縱膈腔氣腫:因血管或小支氣管鄰近的肺泡破裂所致,常見於年輕男性,其症狀除胸痛或胸悶外,也可能造成吞嚥困難。 膿胸:指肋膜腔積膿,通常是胸管置流術的污染所致,需接受抗生素治療並保持引流管暢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呼吸道疾病

COPD肺阻塞症狀?慢性肺阻塞會好嗎?治療、原因一次答

肺阻塞(COPD)是一種呼氣氣流受阻、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依據衛福部資料,在台灣,每年近5000人因肺阻塞而死,或因肺阻塞而減少最多11年壽命(70歲以下患者)。 菸是肺阻塞的主要原因,約9成COPD病患都是抽菸所致,但近4成病患仍持續抽菸,損害健康與壽命。究竟為何菸是肺阻塞的主因?肺阻塞的症狀為何?應如何治療?《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說。 COPD慢性肺阻塞是什麼? 肺阻塞全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因衛教考量而縮寫為肺阻塞。 肺阻塞是一種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當人長期吸入香菸或其他有害微粒或氣體,肺臟與呼吸道會出現慢性發炎,導致肺泡無法貼附小呼吸道、肺部喪失回彈力、小呼吸道腫脹及呼吸道纖維化,種種損害造成小呼吸道阻塞,呼氣氣流受組。 肺阻塞為諸多肺病的總稱,其中包含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等2個主要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因氣管支氣管叢的黏液分泌過多,導致慢性咳嗽及咳痰,通常1年當中會發作3個月以上,且病況會持續超過2年。 【 延伸閱讀:咳嗽咳不停還生痰?慢性支氣管炎6症狀愛注意!保養支氣管就靠4撇步 】 肺氣腫:肺部細支氣管的氣腔出現永久性擴張,且肺泡壁與細支氣管已嚴重受損與纖維化。 【 延伸閱讀:長期抽菸恐致肺氣腫!咳嗽、呼吸困難要小心,學會3招輕鬆預防 】 肺阻塞3大症狀 肺阻塞常見症狀包含慢性咳嗽、有痰與呼吸困難。COPD病人初期可能會有間歇性咳嗽,隨著病況加劇,會演變為每日或整天咳嗽,但很少只有夜間咳嗽。咳嗽程度與肺部機能的衰退不絕對相關,有些COPD病患的肺功能雖已阻塞,但卻不太咳嗽。 痰量在肺阻塞病患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性,多數病患痰量不多,質地黏稠、顏色淺淡,但若肺阻塞急性惡化或併發感染時,痰量會增加、變濃稠,有時也會痰中帶血。 在呼吸困難方面則會漸進式地緩慢惡化,最終影響嚴重日常生活,甚至生命危險。多數病患感到呼吸困難時,年紀多已50歲以上,且肺功能呈中度以上氣道阻塞。 【延伸閱讀:呼吸困難快檢查!COPD常見症狀與嚴重度分級】 慢性肺阻塞會好嗎?治療、照護一次看 慢性肺阻塞的治療目的在於避免惡化、減輕症狀、改善病患健康與活動能力,其治療的首要之務就是戒菸,以減緩肺功能持續下降。其他治療方法包括: 1.藥物治療 慢性肺阻塞需長期以藥物控制,常用藥物如下: 支氣管擴張劑:擴張氣管以降低呼吸困難程度。 袪痰劑:稀釋痰、幫助排痰。 類固醇:抗發炎降低氣管腫脹。 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 2.飲食治療 在飲食方面,患者需食用低醣、高脂及高纖食物,避免產氣食物,並盡量少量多餐、細嚼慢嚥,以減緩呼吸困難的現象。 低醣、高脂:避免血中的二氧化碳過高,增加換氣難度。 高纖維:預防便秘以免阻礙呼吸。 避免產氣食物:預防腹脹。 3.氧氣治療 當病患肺部已不能從空氣中吸取足夠氧氣時,病患可依醫師指示在家使用氧氣。氧氣可預防缺氧的合併症,如頭暈、頭痛、神智不清、心臟衰弱、心跳不規律等,對病患幫助良多,也能改善病患的活動力,但需切記不過度使用,避免加重呼吸困難。 4.運動訓練 運動訓練可增加COPD患者的活動耐力、減緩氣喘症狀,特別是使用大肌肉群且模仿日常生活的動作,例如散步或舉手。 一般而言,上肢運動比下肢運動需要更多的通氣量,所以COPD患者從事上肢動作時,會比下肢動作更加費力,但也更有效。建議每週可執行3~5天包含上肢運動的訓練,每次運動時間僅需30分鐘。 5.呼吸訓練 腹式呼吸與噘嘴呼吸訓練可減少呼吸頻率、增壓潮氣容積,並避免呼吸急促時無法正常呼吸。建議每天練習至少3次,每次10分鐘。 噘嘴呼吸:以鼻子吸氣幾秒鐘,吐氣時將嘴唇圍起呈似吹口哨狀,接著緩慢吐氣約4~6秒,其吸氣與吐氣的時間比例約1:2。 腹式呼吸:將一手放於胸部,另一隻手放於腹部,感受呼吸狀況。開始時,用鼻子深吸氣使腹部突起,並做短暫停留;吐氣時收縮腹部,接著噘起嘴唇慢慢呼氣。盡量將氣吐盡,使腹部縮扁。吐氣後放鬆腹肌自然吸氣,其吸、吐氣的時間比例同為1:2。 COPD主要原因:抽菸 導致肺阻塞的原因眾多,但主要原因就是菸。菸含有各種有害物質,會影響肺彈性纖維的修復與合成,抑制纖毛運動,使痰不易排出,在肺內堆積導致發炎,無論一手菸和二手菸皆有害。根據衛福部國建署衛教資料,每天吸1根菸,吸30年就會有肺阻塞;每天抽2包菸以上,約10~20年肺阻塞就會提前報到。 肺阻塞的其他可能原因如下: 空氣汙染:戶外空汙如汽機車廢氣、工業廢氣、焚化爐煙霧,室內空汙如油煙、燒香,或特定職業場所的粉末與化學物質。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為肺阻塞的發病與惡化的重要因素,兒童時期有重度下呼吸道感染者,成年後較容易肺功能下降、出現呼吸道症狀。 過敏:過敏體質與氣喘會造成呼吸道刺激,使呼吸道慢性發炎、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缺乏抗胰蛋白酶:在台灣較少見,與遺傳因素有關。 肺阻塞1分鐘自我檢測 醫學界有多種問卷、方式可用於評估是否有肺阻塞,但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出「1分鐘358登階測試」最為簡單易做。若您符合以下狀況,建議可自行檢測,並依結果注意肺部狀況或盡速就醫: 長期吸菸 慢性咳嗽(長達3週) 濃痰 呼吸有喘鳴聲 運動易喘 1分鐘358登階測試 檢測方法:找一座樓梯,用手錶或手機計時1分鐘,在時間內往上爬。 檢測結果: 0~30階:1分鐘內未達30階者,屬於高風險族群,請檢視有無抽菸史及喘、咳、痰等3大症狀,並盡速就醫檢查。 30~50階:1分鐘內達30~50階者,屬於中度風險族群,需多注意自身的肺功能。 50~80階:1分鐘內超過50階者,表示肺功能正常,屬於低風險族群。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