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搜尋到所有關於男性健康議題的內容,如體能、性功能、心理健康、荷爾蒙等健康知識。

基礎知識

男性健康

濃度不足加速老化!認識睪固酮:缺乏睪固酮3大原因、症狀、補充睪固酮雙管齊下

談及睪固酮,不少人多會聯想到性功能,但睪固酮的作用不僅於此。它在男性生理以及女性健康上皆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一旦睪固酮濃度低落,則容易使人出現老化症狀,甚至是更年期障礙。然而,平時只要透過飲食或營養補充品,便能有效維持人體睪固酮。 究竟睪固酮對人體的作用為何?若缺乏睪固酮時,人體會出現甚麼症狀?又該透過甚麼食物來補充睪固酮?《Hello 醫師》在本文將帶你一次看懂睪固酮與你我間的重要性! 睪固酮:男女皆需要的重要激素! 睪固酮 (Testosterone),主要由男性的睪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刺激人體分泌雄激素以及雌激素,使得多種生理反應能夠順利運行,是重要的多效性激素。而睪固酮的主要功用有以下6種: 調節性慾及生殖功能 增進肌肉量及強度 維持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 改變體脂肪比率 促進製造紅血球 刺激體毛生長 保持心情穩定 由於男性分泌的睪固酮較多,傳統認為睪固酮僅影響男性的生理機能。事實上,睪固酮也會影響女性健康,當年齡增長而影響睪固酮濃度減少,即易引發大家熟知的更年期障礙,因此無論性別為何,皆需維持一定的睪固酮濃度以保身體機能。 睪固酮不足3大原因 睪固酮不足,大致可分為早發性、晚發性以及藥物3大原因所致: 早發性:早發性睪固酮低下屬先天性疾病,主要是因患者的內分泌失調所引起,如:腦下垂體異常。 晚發性:睪固酮的分泌會隨著年齡下降,血液中睪固酮濃度會以每年約0.4~2.6%的速率遞減,引發睪固酮不足。 慢性疾病及藥物引起:目前已知部分疾病,如:愛滋病,或是部分服用類固醇患者,會出現睪固酮不足。 缺乏睪固酮會引發男性更年期障礙 隨著年齡增長會導致睪固酮分泌減少,一旦血液中睪固酮濃度過低,便會引發各種症狀,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故又稱男性更年期障礙,又稱男性荷爾蒙低下症(hypogonadism),會出現各種症狀,可分為3種範疇: 情緒控制:無力、疲勞、睡眠障礙、情緒不穩、憂鬱傾向 生理機能:骨質疏鬆、肥胖、肌力減弱、毛髮變化、血脂或血糖不穩定。 性功能:性慾下降、勃起功能障礙。(你也想知道:脾氣壞性慾低!男人更年期的10個徵兆) 睪固酮補充:2大療法助穩定 透過醫師評估後,確認患者睪固酮濃度缺乏,並出現明顯缺乏症狀,且經攝護腺檢查發現PSA(攝護腺抗原)濃度正常時,醫師便會對協助開立睪固酮補充品治療。主要又可分為食物治療以及藥物治療: 1. 藥物治療 目前睪固酮治療的藥物可分為4種: 口服劑型:較容易被人體吸收,時效較長。且現行所開立睪固酮補充膠囊,需配合三餐使用,並需搭配脂肪才容易被人體吸收,故食物口味較為重鹹,因此不受歡迎。 肌肉注射劑:效果分為中效(2~4周)和長效(4~12周),方便且較便宜,但因注射處易不適,且血液中睪固酮濃度不穩定,較易影響患者情緒及性慾。 貼片劑:需貼附於背部、腹部、大腿、手臂等乾燥且皮膚完整處,可能會引起皮疹等症狀。 凝膠擦劑:短效且使用方便,副作用較低,但容易因個人膚況,導致吸收不良。 一般醫師會建議先接受3周注射一次或凝膠劑型治療,因其作用時間較短,較容易觀察藥效以及睪固酮濃度,若引發副作用,可隨時停藥。待等睪固酮濃度穩定,再改成長效3個月注射一次劑型或是口服藥物型。並於每3個月定期回醫院檢查一次。(推薦閱讀:預防更年期骨鬆怎麼吃?2款超強食材保骨本、名中醫私傳好骨力!) 2. 食物治療 透過平時所攝取食物,也能刺激身體分泌睪固酮。以下是5種有助提升睪固酮濃度的食物: 大蒜:透過調節黃體素,大蒜有助於提升睪固酮濃度。另外,大蒜也能減少重金屬汙染及氧化反應所造成的睪丸細胞凋亡,維持睪丸機能。 生薑:生薑所含多種具抗氧化化合物,能減少睪丸細胞損傷,並透過調節黃體素,促進睪丸分泌睪固酮。 高蛋白飲食:蛋白質在人體內可分解為多種氨基酸,包括:纈胺酸(Valine)、白胺酸(leuc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蘇胺酸(threonine),都能有效幫助促進睪固酮分泌。 大豆:大豆所含卵磷脂能夠減少睪丸細胞損傷,提升睪固酮濃度。另外,動物實驗指出,定期食用大豆含有異黃酮,也能幫助分泌睪固酮。(延伸閱讀:豆漿助心血管健康:1天2杯剛剛好) 乳酸菌製品:睪丸間質細胞能夠促進睪固酮分泌。乳酸製品所含多種益生菌,刺激睪丸間質細胞,提升血液中睪固酮濃度,並提升精子活力。(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除透過飲食及藥物治療,患者平時也需維持良好作息、規律運動、戒菸戒酒、紓解壓力,方能達到最好療效。 睪固酮藥物治療的禁忌 並非所有病患都能接受睪固酮藥物治療,若曾擁有以下病史,使用睪固酮補充劑治療,恐會引發副作用,不建議使用藥物治療: 男性乳癌。 攝護腺癌。(延伸閱讀:攝護腺健康評估量表:了解症狀嚴重程度與保養方式) 嚴重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容易因為液體囤積而發生危險的病人,如:心臟衰竭。 PSA濃度過高。 睪固酮濃度為正常值。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探索更多男性健康類別

男性荷爾蒙失調

看更多 男性健康 相關文章

陰莖健康

男性精索靜脈曲張恐不孕,這3種人最常有!了解症狀、原因與治療

楊先生和妻子結婚後,每天努力「做人」,但試了1年仍沒有結果。近期楊先生的陰囊不時脹痛,而且表面還有一條條的青筋。 楊先生和妻子赴泌尿科就醫,醫師檢查後說:「這應該是精索靜脈曲張,你們生子未果可能是這個原因。」 《Hello醫師》說明為什麼會精索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導致不孕的原因為何,以及精索靜脈曲張的症狀及治療。 什麼是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Varicocele)指男性陰囊精索處不正常的靜脈彎曲與擴大,也就是靜脈出現腫脹的情況,嚴重時以手觸摸或目視可發現陰囊上有一條條的浮凸的彎曲靜脈,形狀有如蚯蚓,且陰囊大小呈明顯不對稱。 在年輕男性中,約有15%人會出現精索靜脈曲張,其中90%以上發生於左側陰囊,10%兩側同時發生,但鮮少發生於右側陰囊。 精索靜脈曲張的原因 在說明精索靜脈曲張的原因前,先為讀者們簡單說明人體血管結構。人體血管可分為動脈、靜脈及微血管,血液自心臟透過動脈、微血管流經全身,提供各組織氧氣與養份,並搜集體內廢棄物,透過靜脈流回心臟。 靜脈的血流緩慢且壓力小,內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回流,但當靜脈瓣膜閉鎖不全,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血液便可能大量積聚於遠端靜脈內(如精索靜脈),並造成靜脈過度負荷,使得靜脈壁因彈性疲乏而逐漸變得薄弱,形成所謂的「靜脈曲張」或「靜脈瘤」。 為何精索靜脈曲張好發於左側陰囊? 精索內蔓狀靜脈叢的血液自睪丸匯集後,會分別往上流入左右兩側的精索靜脈。右側精索靜脈直接流進下腔靜脈內,左側精索靜脈則先呈直角注入腎靜脈,因此壓力較高、血液回流較困難,若有靜脈瓣膜閉鎖功能不全的問題,便易造成血液逆流,使靜脈血管異常鼓脹,形成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3大好發族群 精索靜脈曲張通常好發於以下年輕族群: 長時間站立者 經常運動或長期用腹腔出力者 生殖器機能旺盛、血液循環豐富,造成陰囊經常充血的青少年 若發病年齡為35歲以上,則有可能是以下疾病造成,需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腎腫瘤 腎積水 腎周積膿 輸尿管腫瘤 腹膜後腫瘤 髂靜脈梗塞 肝硬化 肝臟腫瘤 精索靜脈曲張的症狀 多數精索靜脈曲張患者無明顯症狀,常於體檢時被醫師診斷出來,但約2~3成患者會出現間歇性陰囊腫脹、疼痛或沉重感,且症狀會因性行為、長時間行走、久站或劇烈運動而加劇,並於平躺後緩解,但再次從事活動時又會復發。(延伸閱讀:「寶貝袋」突然劇痛?5種睪丸痛原因,及早就醫保性福!) 若從外觀而言,精索靜脈曲張患者站立時,可發現患側睪丸位置偏低、精索粗大,睪丸後上方可見腫脹血管;症狀輕微者僅於腹部用力時才能摸到凸起的靜脈,嚴重者則可以肉眼清楚看見蚯蚓狀的曲張血管。 精索靜脈曲張易造成男人不孕 精索靜脈曲張會使得陰囊、睪丸及副睪丸的溫度異常升高,且會使血液瘀滯、睪丸局部缺氧,進而干擾睪丸的新陳代謝;此外,逆流血液中的自由基亦會影響睪丸機能,降低精蟲品質。 約4成男性不孕症患者有精索靜脈曲張的問題,其中又有超過半數患者的精子品質較正常人差,導致受孕機率明顯降低。(延伸閱讀:小弟弟在發燒!內褲太緊會影響精子數量) 然而,經手術將曲張之靜脈結紮後,約7成患者精蟲品質改善,並有3成患者於術後1年內成功自然受孕。 精索靜脈曲張的治療:藥物止痛、改善不孕需開刀 精索靜脈曲張無法透過藥物治癒。若症狀輕微,建議可多觀察、追蹤,並避免長時間久站、劇烈運動或遠距離行走,如有陰囊疼痛的情形,醫師會開立止痛藥或使用陰囊支托緩解。 若精索靜脈曲張症狀嚴重或有不孕問題,則可透過以下3種手術方式,將擴張的精索靜脈予以結紮。(延伸閱讀:想當頂客族?男性結紮讓你夢想成真) 傳統下腹手術 顯微手術 腹腔鏡手術 由於精索靜脈結紮手術過程簡單,通常手術完當日或隔日即可出院。根據統計,約6成病患會於手術後完全康復,睪丸疼痛與不適皆痊癒,3成患者的疼痛狀況減輕,僅6%患者仍受疼痛所擾。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陰莖健康

割包皮可降低性病風險!醫師:3狀況建議割包皮

在筆者在儀隊服役時期,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除了感冒之外,不外乎就是幾乎每個男人都有的包皮(除了小時無知被爸媽抓去切掉的),本文將帶你一起來了解什麼時候該割包皮、步驟以及有什麼好處。 割包皮3步驟 先來介紹一下割包皮的切除術式,簡單來說就是3個步驟: 1. 把多餘的皮做記號,規劃一顆完美的頭型。 2. 把多餘的部分切掉。 3. 將剩下的皮縫回去固定好。 (除了傳統包皮環切術之外,你還可以參考:割包皮要不要用包皮槍? 專家幫你分析手術優缺點) 什麼時候該割包皮? 其實比起了解割包皮的術式,更重要應該是了解適應症,也就是什麼時候該做割包皮手術,比如以下這些狀況: 1. 包莖 包莖(Phimosis)就是包皮無法往後退下,直到露出龜頭完整地露出。正常狀況下,若上了小學包皮還只能退下一部分,可經醫師評估後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每天多退一點,不必急著馬上動手術。 另外,包莖也可能導致性交時陰莖疼痛,若你發現有這種情形,為了你與另一半的幸福,請不要猶豫到泌尿科諮詢。(延伸閱讀:隨著年齡老化~陰莖會有哪些改變?) 2. 嵌頓性包莖 嵌頓性包莖(Paraphimosis)屬於泌尿科急症,指的是包皮已經退下沒有及時復位,過緊的包皮把龜頭嵌住,導致組織水腫,結果包皮就會變得像束得很緊的橡皮筋,時間過久會進展成龜頭壞死。 為了避免這種憾事發生,這時需趕緊行徒手復位,但通常患者都會拖了一陣子才來就診(筆者就曾遇過拖了兩天的)這時徒手復位已有難度,必須請泌尿科醫師做個簡單的劃開手術釋放壓力(Dorsal slit),通常包皮切除會在稍後進行(如果病人願意的話)。 3. 包皮炎或龜頭炎 包皮炎(Posthitis)或龜頭炎(Balanitis)通常都出現在沒有仔細清潔包皮的的人身上(小朋友和年長者居多),通常第一次發生是沒有關係的,但對於反覆發生的患者,大多會建議切除。 術後好處 割包皮可能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手術後卻有以下這些好處: 1. 減少泌尿道感染 以成年男性來說,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簡稱 UTI)的機會很低,通常能得到益處的是新生兒或年長者,比方說有割包皮的新生兒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機率就比沒割的少了10倍左右。 因此如果新生兒有反覆泌尿道感染,或是自我衛生照顧不佳的又有反覆泌尿道感染的患者,都可以考慮割包皮,但同時也要考慮是否有其他因素引起泌尿道感染。 2. 減少性傳染病 性傳染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簡稱 STD)可能是不少男性關注的重點。(延伸閱讀:禍從口入!口交也會感染HPV這樣預防) 研究結果的確顯示不論是在梅毒(Syphilis)、菜花或陰莖癌(HPV)、愛滋病(HIV)的感染上,都比未切除者中標的機率來的低,但是並不代表割過包皮的人不會得到,只是機會低了一點點而已,不要以為頂著光頭就無敵了,想要防範性傳染病還是保險套比較可靠!(延伸閱讀:不是性病啦!易被誤認菜花的福代斯斑點) (首圖授權:達志影像)


陰莖健康

如何辨別包莖、包皮過長?4情況應割包皮,擺脫包莖束縛

正確清潔男性外生殖器,可有效降低私處異味與感染風險,但若有包皮過長或包莖的問題,則有可能導致陰莖清潔不易,導致罹患龜頭炎等病症。 然而,該如何判斷自己有無包莖?若有包莖情形,一定需要動手術將包皮割除嗎? 《Hello醫師》與義大醫療吳振宇泌尿專科醫師,將會在文章中介紹如何分辨包皮過長與包莖,並提供包莖的改善與治療方法,讓龜頭重見天日。 包皮是什麼?有何用途? 包皮是包裹著龜頭的皮膚,自男嬰胚胎仍在母親腹中發育時,包皮便會生成並連同陰莖一起生長,具保護龜頭的作用。 若是男性須進行尿道下裂手術或燙傷時,包皮也能作為良好的醫療材料,幫助重建尿道或進行植皮手術。 包莖VS包皮過長 包皮過長(Redundant prepuce) 包皮過長意指包皮長到覆蓋整個龜頭的狀況,但若可將包皮向後推至冠狀溝後並進行清潔,便無大礙。 倘若只能褪下部分包皮,露出部分龜頭,或是包皮與龜頭緊緊相黏,難以向後推,便屬於包莖。 包莖(Phimosis) 包莖指的是包皮前端狹窄或包皮和龜頭相黏,導致包皮無法順利推到陰莖冠狀溝,露出完整龜頭。包莖可細分為生理性包莖以及病態性包莖: 生理性包莖:約95%新生男嬰無法完全顯露龜頭,但隨著年齡漸長,包皮便會慢慢褪下,使龜頭露出。10歲以上的生理性包莖者約10%,直至青春期會下降至僅1%左右。 (家長勿硬性幫孩子剝離包皮,以免造成外傷、發炎,引發病態性包莖,若擔心孩子有包莖情形,建議先諮詢泌尿科醫師,以確認是否須進行手術或可持續觀察。) 病態性包莖:指包皮因外傷、發炎、結痂,而無法退至冠狀溝,而引發尿騷味、小便疼痛、細尿、包皮水球狀鼓起等症狀。 什麼是嵌頓性包莖? 嵌頓性包莖好發於包莖或包皮過長者,因包皮開口狹窄,導致包皮推至冠狀溝後卡住,無法向上推回,造成包皮緊勒龜頭而引發龜頭缺血、腫脹及發紫的症狀。 嵌頓性包莖屬泌尿科急症,若患者未立即就醫,龜頭缺血過久甚至會造成龜頭壞死。 包莖可用類固醇治療!嚴重包莖者須割包皮 由於包莖清潔不易,也可能在性行為時引發疼痛或提高感染風險,傳統上建議包莖者皆須割除包皮,降低尿道炎及龜頭炎的風險。(延伸閱讀:割包皮要不要用包皮槍? 專家幫你分析手術優缺點) 然而,考量到新生男嬰接受包皮手術的風險性,近年則建議可使用類固醇藥膏輔助包莖者將包皮褪下。 類固醇藥膏可幫助包皮皮膚變薄,讓包皮較易向後退下,通常須持續塗抹患部2~4週才會有明顯改善。 什麼情形應該進行割包皮手術 若是出現以下症狀,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接受割包皮手術: 經常有包皮炎、龜頭搔癢、紅腫、疼痛、分泌物或包皮垢。 小便時因包莖受阻,導致包皮鼓起或排尿困難。 包皮末端過度閉合,形成錐形,已無法翻開清洗。 經藥物治療無效。 4類人不建議割包皮 包皮環切術能夠有效改善包莖症狀,但患者若是有以下症狀,則不建議進行手術: 尿道下裂 隱匿性陰莖 包皮炎急性期 凝血功能異常 吳振宇醫師表示,包皮環切術雖不是大手術,但仍可能在術後出現感染、包皮壞死、包皮切太多或不及的風險,且包皮是可供部分手術所使用的珍貴醫材,故目前醫師皆不會在沒有符合手術適應症時,建議動刀割包皮。 若有包皮過長或包莖困擾,建議先就診評估是否有割包皮的必要,再進一步討論手術方式。(延伸閱讀:割包皮手術怎麼選?包皮槍VS傳統環切術差別:來一槍好得快!)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男性健康議題

刮鬍子好麻煩?不如雷射鬍子一勞永逸!必懂雷射除鬍須知

男性的鬍子生長迅速,若無定期修剪、整理,外表往往會顯得邋遢、無精打采,於是不少男性便想透過雷射除毛將鬍子一次清除,找回乾淨的面容。 雷射除鬍療程前後皆有不同的注意事項,需要仔細照料臉部,以達最佳療效。《Hello醫師》將為各位男性介紹2種雷射鬍子的方式,以及術後護理建議,幫助你達成理想的白淨臉龐。 雷射鬍子:雷射及脈衝光 鬍子是身體毛髮的一部份,可透過各種除毛手段清除,而除毛方式可分為暫時性除毛以及永久除毛2種。暫時除毛是透過刮刀、蜜蠟、挽面和除毛膏等器具,針對毛髮本身去除。 永久除毛則是直接針對毛囊,效果較為持久,但仍可能長出較為細小、脆弱的新毛髮。以下為國內常見的2種永久除毛方式: 雷射:透過亞力山大雷射(Alexandrite)、銣雅各雷射( Nd-YAG Laser)等特定波長的雷射光,穿過表皮讓毛囊黑色素吸收能量,產生高溫以破壞毛囊。需針對不同部位毛髮、毛髮粗度及顏色,調整雷射光的波長。(延伸閱讀:雷射除毛很持久!原理效果與風險須知) 脈衝光:非單一波長雷射,而是擊發出波長範圍為590mm~1200mm的連續光波,能夠針對各個部位的毛髮除毛。 不論是哪種除毛方式,都需要多次療程才能除毛完畢,因為毛髮生長分成4個週期:生長、衰退、休止、脫落期。由於退化、休止期的除毛效果較差,也因此醫師除毛後,會根據毛髮生長期訂定下一次的除毛日程,才能將除毛效果最大化。 雷射鬍子前的3點注意事項 若想雷射鬍子,在進行手術前,醫師會評估除毛者的病史、疤痕史以及過去是否做過的脫毛手術,並拍照比對手術前後的療效。而民眾在進行除毛手術前,需注意以下事項: 避免曬黑:黑色皮膚會影響雷射以及脈衝光除毛的效果,在治療前後避免日曬,並擦拭防曬乳。(推薦閱讀:紫外線防護係數UPF是什麼?夏日防曬衣服挑選4大重點) 修剪鬍子:鬍子過長可能會燒焦,使得皮膚燒傷,建議在治療前1天將鬍子刮乾淨,但要小心造成傷口。 避免使用其他脫毛方法:治療前4週需避免使用蜜蠟脫毛或拔毛等脫毛方法,以免影響雷射除毛效果。 雷射過程應戴眼罩 過程僅數分鐘 在除毛手術過程中,醫師、護理師會配戴護目鏡,並讓患者戴上眼罩,以防眼睛受雷射或脈衝光的強光傷害,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醫師會視情況在除毛部位塗上局部麻藥,降低手術帶來的不適,接著透過雷射或脈衝光進行除毛,一般男性除鬍僅需數分鐘便可清除完畢。 雷射鬍子的術後副作用 雷射鬍子後,在除毛處會出現紅腫、疼痛,可以透過冰敷緩解,若是症狀嚴重,醫師可能會塗抹類固醇藥膏抑制症狀。(延伸閱讀: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很危險?擦了會變黑?教你類固醇用法,破解6大迷思) 雷射鬍子後的臉頰護理須知 建議完成除鬍手術後,應避免陽光照射除毛部位,出門擦拭防曬乳,減少紫外線刺激皮膚。 另外,除鬍手術後,臉頰的皮膚會變得較為脆弱,易感染濕疹與毛囊炎,因此平時應做好皮膚保濕,如:使用乳液、化妝水,避免使皮膚長期處於悶熱環境,並攜帶衛生紙擦拭汗液等。(延伸閱讀:提升顏值基本功!皮膚保養男女皆適用) 由於要完整清除鬍子通常需雷射數次,因此在每次術後應依醫師建議保養除毛部位,並依照回診日期完成療程,方能達到最佳除鬍功效。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陰莖健康

下面一大包恐是陰囊水腫!為什麼陰囊會積水?原因有這些

談及下半身,男人多半將注意力放在陰莖上,但是負責存放睪丸的陰囊健康也同樣不容忽視。若陰囊出現異常腫脹、兩邊大小不同,可得留意是否為「睾丸鞘膜積液」(Hydrocele)或稱陰囊水腫、陰囊積水。 患者若未及早接受治療,很可能影響睪丸功能,導致不孕,甚至提高癌症風險。《Hello醫師》邀請到義大醫療吳振宇泌尿專科醫師,講解陰囊水腫的成因及症狀,幫助您掌握合適治療時機,保護好陰囊健康。 陰囊水腫症狀 患者除陰囊外觀腫脹外,也可能出現單側陰囊較大、疼痛等情形,而且通常早上陰囊水腫的狀況會比夜晚輕微。若積水較多,患者會感覺陰囊特別沉重,且可能會導致睪丸血流受阻,影響精子製造能力,導致不孕,或是引發睪丸萎縮。 陰囊水腫的就醫時機 建議家長平常幫孩童洗澡時,可觀察孩童的陰囊是否兩邊大小不同,而大多數新生兒陰囊水腫,若無併發疝氣,隨著鞘狀突的逐漸關閉,多半在1歲多會自行痊癒,否則才須進行手術。 另外,成人若發現自己有陰囊沉重、腫大或疼痛等症狀,也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陰囊水腫原因:先天、後天成因不同 依照出現症狀的患者年齡不同,陰囊水腫又可分為先天性以及後天性,造成原因如下: 先天性陰囊水腫 常見於新生兒,約80~94%的新生兒有程度不等的陰囊水腫,當睪丸從腹腔下降至陰囊時,會形成通道狀的鞘突。一般情況下,鞘突會自動關閉,但若未閉合完全,則腹腔積水便可能流入睪丸,形成陰囊水腫,出現陰囊一邊大一邊小的情形。若是鞘突開口過大,更會使腸子等器官落入陰囊,引發疝氣。(延伸閱讀:嬰兒第12週:注意寶寶疝氣 發展指標僅供參考) 陰囊腫大:陰囊水腫VS疝氣 疝氣以及陰囊水腫患者皆有陰囊腫大的情形,為區分兩者,醫師可能使用超音波檢查,或使用手電筒照射陰囊。若是陰囊水腫,則會因內容物為水而透光;若為疝氣則較不透光。 後天性陰囊水腫 好發於成年人。大多數成人男性陰囊積水無明顯原因(idiopathic),其它可能原因為:陰囊遭受撞擊、放射治療、睪丸腫瘤、睪丸或副睪丸遭結核菌感染或發炎等。(延伸閱讀:副睪丸發炎「蛋蛋」痛?預防副睪丸炎,安全性行為很重要!) 如何治療陰囊水腫? 陰囊手腫患者需透過外科手術,將陰囊內的積水清除,再依據引發原因進行後續治療。 醫師在處理新生兒的陰囊水腫時,大多透過外科手術從鼠蹊部進入,找到陰囊以及腹腔鞘狀通道並結紮,抽取陰囊內積水,再透過將鞘狀組織切除。 針對成人單純陰囊水腫的情況,醫師可進行陰囊積水切除術,將水囊打開、引流積液。若診斷時發現病患有睪丸炎或是睪丸腫瘤,則可能需另外進行其他手術治療。 手術後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在陰囊水腫手術後,建議患者依照以下注意事項,調整生活習慣,有助縮短恢復時間: 按時服藥 勿食用刺激性辛辣食物 可正常活動,但避免劇烈運動、長時間開車 以沖澡代替泡澡 傷口通常不須拆線 穿著寬鬆褲子,以防傷口和褲子摩擦 術後請依照護理師指示照料傷口,而若在家中出現體溫高於38.5℃、傷口或腹部劇烈疼痛、出現紅腫、熱痛、異常分泌物或是陰囊血腫症狀,請盡速就醫回診。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男性荷爾蒙失調

雄性禿的2大原因!治療雄性禿靠3方法,預防禿頭千萬別做這些事

對於現代人而言,頭髮除防曬、保暖的功用外,更能彰顯個人特色、替外貌加分,但許多男性卻因雄性禿,自信心大受影響。 究竟為什麼會禿頭?如何減緩及預防雄性禿?《Hello醫師》介紹雄性禿的原因及雄性禿的3大治療方式,幫助您恢復茂密秀髮,重拾信心。 為什麼會禿頭? 頭髮生長週期可分為3個階段: 生長期(Anagen) 過渡期(Catagen) 休止期(Telogen) 一般而言,約80~90%的頭髮正處於生長期 1,持續生長2~6年後,就會進入退行期及脫落期,平均每日掉髮數量約100根。 自然脫髮後,頭皮會長出新頭髮,但當頭皮感染、受損或有家族性遺傳禿頭,就會導致掉髮或生髮過慢,新生髮則變得較為稀疏脆弱,容易脫離毛囊;長期掉多長少的情況下,就會造成禿頭(延伸閱讀:掉髮嚴重?禿頭掉髮原因多!盤點4大掉髮類型)。 造成雄性禿的原因:遺傳與荷爾蒙 雄性禿(Androgenetic alopecia,又稱遺傳性禿髮),主要由荷爾蒙分泌異常所致,屬一種多基因遺傳疾病,其遺傳可來自父、母任一方 。 研究指出,雄性禿患者的頭皮具有較高濃度5α-還原酶(5-alpha reductase),會將睪固酮轉化成活性更強的雄性激素「二氫睪固酮(DHT)」,縮短頭髮生長期,導致毛囊變小、新生髮逐漸稀疏脆弱,引起掉髮 2。 儘管雄性禿好發於男性,但女性也可能因雄性激素分泌異常而出現雄性禿3,不過問題較不嚴重,通常僅是頭皮毛髮稀疏。 男性雄性禿患者一般在25~40歲間就會出現明顯落髮現象,其症狀以髮線後退形成的M字禿頭尤為常見,其次則是後腦杓、頭頂毛髮稀疏的地中海型禿頭。 雄性禿有救嗎?治療雄性禿3大法寶 雄性禿雖是基因遺傳所造成,但仍可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以下為改善雄性禿的3種方法: 口服藥成分:Finasteride Finasteride可抑制5α-還原酶,降低二氫睪固酮生成,進而恢復頭髮的正常生長期 4。Finasteride需持續服用6~12個月,效果才會漸漸顯現,可有效緩解掉髮、促進增髮 4。 人體對其耐受性高,僅約1%服用者曾出現性功能障礙而停藥,通常停藥後便會恢復,但Finasteride並不適合女性使用 5。 生髮水成分:Minoxidil Minoxidi為血管擴張劑,透過增加血液供應維持真皮乳頭的大小,同時也能調節鉀通道,讓更多氧氣及養分進入細胞,使生長期延長、休止期縮短 3;使用上,需持續塗抹3~6個月才有明顯療效。由於皮膚對於生髮水吸收率較低,故除了局部頭皮刺激之外,不會有明顯副作用。 植髮 若雄性禿症狀較為嚴重,患者可考慮植髮,透過將後腦杓頭皮毛囊移植至前額或頭頂等易掉髮區塊;相較於其他療法,較為費時且價格昂貴。 治療雄性禿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在髮線有後退跡象時,就及早諮詢醫師並診治,可避免毛囊繼續加速萎縮,不讓掉髮範圍擴大;換言之,即早診斷、服藥,就有機會避免未來禿頭或需要植髮等問題。 禿髮藥需定期服用才有顯著療效,而且服用前需經醫師診斷,才能確定禿髮原因及治療方法;此外,避免擅自從來路不明的通路購買口服藥,或私自切藥來改變劑量,以免影響治療成效。 此篇文章為Hello 醫師與歐嘉隆藥廠合作文章 TW-PRO-110019 Feb/2023 預防禿頭2大重點 出門戴帽子:過量紫外線曝曬不僅會導致曬傷,也可能傷害毛囊,使頭髮提前進入休止期,增加掉髮量;此外,防曬也能降低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戒菸: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使腎上腺素提高,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造成頭髮及身體各部位缺乏營養,進而增加掉髮風險。(延伸閱讀:頭髮一直掉怎麼辦?掉髮原因、症狀一次看)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其他男性健康議題

「寶貝袋」突然劇痛?5種睪丸痛原因,及早就醫保性福!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但對男人而言,睪丸忽然疼痛、紅腫,更是讓人擔憂且害怕的夢魘。 睪丸疼痛並非毫無來由,其實是身體正在發出警訊,若無及早治療,不僅是疼痛會愈加劇烈,甚至引發睪丸缺血、壞死,導致不孕。 《Hello醫師》與義大醫療吳振宇泌尿專科醫師,將會介紹最常見的5種睪丸痛成因,幫助各位男性釐清症狀,守護好自己「寶貝袋」的健康。 睪丸痛常見5原因:症狀、治療簡介 睪丸痛即「急性陰囊疼痛」,患者的單側或雙側的睪丸會有疼痛情形,痛楚可能會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偶爾會併發陰囊腫大、發燒、噁心等症狀。 除了受到外力撞傷外,以下情形也可能造成急性陰囊疼痛。 1. 睪丸扭轉 主要成因:睪丸扭轉好發於新生兒以及12~18歲青少年,是最常見的急性陰囊疼痛成因。由於供應睪丸血液的精索發生扭轉,導致血液循環受迫,並引發睪丸疼痛、紅腫甚至睪丸壞死等症狀。 典型症狀:睪丸扭轉一般會出現陰囊突發性單側疼痛、睪丸縮入陰囊中、提睪肌反射消失或減弱、肉眼可見睪丸橫躺等移位,偶爾會併發發燒或噁心。建議患者出現睪丸疼痛症狀,便盡速就醫,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推薦閱讀:「蛋疼」不是開玩笑!5大睪丸扭轉症狀,6小時治療還有救!) 治療方式:醫生會先做睪丸探查手術,確認為睪丸扭轉後,便會實施睪丸復位治療,用手將移位的睪丸復位。若睪丸已經壞死,為避免壞死睪丸影響對側睪丸,會施行手術將壞死睪丸切除。 2. 腮腺炎併發睪丸炎 主要成因: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型疾病,可經口沫或直接接觸患者唾液而感染,造成患者腮腺、舌下腺或顎下腺發炎。不過約有20~30%機率可能併發病毒性睪丸炎,而引發腦膜炎的機率則極低。 典型症狀:患者會出現疲倦、發燒、喉嚨痛、腮腺腫大、疼痛或喉嚨痛。若是併發睪丸炎,大多會是單邊睪丸疼痛,而要是雙側腫痛,則有可能造成後續睪丸萎縮、精子製造能力下降而導致男性不孕。 治療方式:流行性腮腺炎目前並無特定治療方式,主要是透過喝水、多休息並控制發燒,透過人體免疫力自行抵禦病毒。 3. 急性睪丸炎、急性副睪丸炎 主要成因:急性睪丸炎常與急性副睪丸炎合併發生,大多是因泌尿道感染,導致細菌延輸精管或血液循環侵入副睪。主要成因多為性行為傳染、尿路感染或攝護腺炎導致。 典型症狀:此2種發炎症狀相似,患者皆可能出現陰囊腫痛脹大、尿道口流出膿狀分泌物、患者體溫上升甚至發燒、頻尿、尿急以及排尿疼痛等症狀。 治療方式:醫師會開立抗生素並搭配消炎、止痛藥物,請病人持續服用2~4週,通常副睪丸腫脹情形會逐漸緩解,於6週前痊癒。患者也可自行局部冰敷,將冰塊裝入塑膠袋再用毛巾包住,建議冷敷患處15分鐘,並休息30分鐘。(推薦閱讀:副睪丸炎副睪丸發炎「蛋蛋」痛?預防副睪丸炎,安全性行為很重要!) 4. 疝氣 主要成因:疝氣在不同的位置發生有不同的名稱,最常發生在腹股溝,得稱腹股溝疝氣或鼠蹊部疝氣。疝氣患者腹內器官(絕大多數是腸子或大網膜)因常搬重物、長期便祕、因攝護腺肥大排尿不順等原因,造成腹內壓力上升而從腹股溝環脫出,掉入腹股溝、甚至陰囊內。 若患者平躺或可將腸子推回原位,便被稱為「可復位疝氣」;若無法歸位屬「嵌頓性疝氣」,而已經引發器官缺血、壞死則為「絞扼性疝氣」。 典型症狀:若是可復位疝氣,在站立時或腹部用力,患部會出現軟腫塊,躺下或放鬆便會消失,並不會疼痛。然而,嵌頓性疝氣或絞扼性疝氣患者的腫塊則無法推回,且會伴隨劇痛,若不盡速治療,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病或有致命風險。 治療方式:手術是疝氣唯一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傳統自體組織修補」及使用「人工網膜做無張力修補」。目前多採無張力式修補手術,便是在疝氣缺損薄弱處,加入人工薄膜,修補並強化疝氣缺口。而依照進行方式,又可分為「傳統式外切手術」以及「新式微創腹腔鏡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 ,醫師會依照患者症狀評估,選擇不同方式治療。(延伸閱讀:腹股溝疝氣手術:人工網膜和自體組織修復哪個好?醫師疝氣治療經驗談) 5. 睪丸癌(較少由急性疼痛表現) 主要成因:睪丸癌常見於20~40歲男性,發生原因不明並不清楚,但有睪丸發育異常、隱睪症或是家族癌症病史者,則有較高風險罹患睪丸癌。 典型症狀:典型睪丸癌患者會出現無痛腫塊、陰囊腫大、觸摸睪丸會感到堅硬或異常突起物。但少部分患者則有發燒、發炎、腫痛等症狀。 治療方式:睪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睪丸切除、放射線治療、化療等方式,醫師會評估患者病情單獨或混合使用。只要及早發現,睪丸癌的存活率相當高,第一期睪丸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0%。(延伸閱讀:這個月,你「自摸」了嗎?談睪丸癌自我檢測)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男性健康議題

小孩蛋蛋不見了?了解隱睪症外觀、原因,2歲前治療是關鍵

隱睪症常發生於新生兒或幼兒,患者的睪丸製造精子能力下降,且睪丸癌風險可能增加。但只要父母親定期為孩子檢查,盡早透過手術將睪丸復位,便能改善隱睪症以及其帶來危害。 究竟隱睪症的原因為何?對男性有何危害?《Hello醫師》邀請到義大醫療吳振宇泌尿專科醫師為你解惑,並提供自我檢查的小訣竅,以利掌握治療黃金時機,一起守護「蛋蛋」健康! 隱睪症的原因:睪丸並未下降至陰囊 男性的睪丸在胚胎發育時留在腹腔內,直到孕期30週左右,睪丸才會從後腹腔沿腹股溝下降到達陰囊內,但睪丸下降可能受到許多影響,如睪丸繫帶異常、荷爾蒙分泌等因素,導致單顆或2顆睪丸皆停留在腹中,形成「隱睪症」(Cryptorchidism)。 吳振宇醫師指出,依照睪丸停留的位置及狀態,隱睪症可分為以下3大類: 不完全下降睪丸:依照睪丸最後下降的位置,可大致上分為:1. 停留在腹腔內:發生機率約10%,睪丸無法直接透過觸診確認位置,需使用超音波、動靜脈血管攝影、腹腔鏡進行搜尋;2. 留在腹股溝內:常見隱睪症患者的睪丸停留位置,可透過觸診或超音波發現。 異位性睪丸:睪丸並非下降至陰囊內,也不在腹腔、腹股溝等常見的下降路徑上,而是在其他位置尋得,便稱為異位性睪丸。 上升性睪丸:嬰兒時期睪丸在陰囊內,但隨著年紀漸長,精索並未增長,反而讓睪丸慢慢上提,情況嚴重者需要開刀治療。 此外,少部分患者會有睪丸缺失(無睪症),即睪丸發育不良,或缺失1~2顆睪丸,發生機率不高,約10%左右。 什麼是伸縮性睪丸? 伸縮性睪丸又稱假性隱睪,患者的睪丸並未固定於陰囊內,易因寒冷或恐懼等刺激,引發提睪肌收縮,將睪丸從陰囊拉到腹股溝,易遭誤診為隱睪症。 假性隱睪症患者雖毋須進行手術,但應定期回診檢查,通常會於青春期自癒。 隱睪症的4種可能隱患 由於隱睪症並未於正常位置,容易使得睪丸出現病變,以下是隱睪症容易出現4種症狀: 不孕:由於腹腔並不具自我調節溫度的功能,在腹腔內的睪丸易因高溫而導致功能下降,造成精子品質降低、男性荷爾蒙分泌減少,甚至引發不孕。 根據統計,單側隱睪患者便有2成不孕;雙側隱睪患者不孕率則會上升至50%。(延伸閱讀:男性不孕症?了解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睪丸扭轉或移位:睪丸位於腹腔內安全性較差,較易受外力撞擊而受傷或出現睪丸扭轉的症狀。 睪丸惡性腫瘤:高溫易使睪丸發生惡性病變,因此隱睪症患者罹患睪丸癌的機率較常人高出約3~15倍以上,且因睪丸留在腹腔內,醫師也難以觸診判斷是否有腫瘤存在。(延伸閱讀:這個月,你「自摸」了嗎?談睪丸癌自我檢測) 疝氣:隱睪症患者因睪丸下降不正常,也可能造成腹股鞘狀突未完全封閉,因此近8成隱睪症患者會合併疝氣症狀。 以上隱睪症所造成影響,只要在適當年齡及早開刀治療,便能夠降低不孕及睪丸癌風險。 隱睪症黃金治療時機:約於孩童1歲 一般新生兒約有5~10%機率,睪丸未正確下落至陰囊內;早產兒約為20~30%,但通常睪丸仍會下降,直到1歲左右停止,因此建議家長最多可持續觀察孩童至1歲或1歲半。 如何自我檢測隱睪症? 家長能自行在家觀察,以觸摸方式確認孩童陰囊內是否有睪丸、腹股溝是否有異常突起,若以雙手觸摸孩子的陰囊仍空無一物,應盡早向小兒外科掛號,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另外,青春期少年,成人也能以自行檢查睪丸是否於陰囊內,同時確定有無不明腫塊或疼痛感,如有異狀,也應立刻就診。 體重較高者於自我檢查睪丸時,若本身睪丸位置較高,可能會因皮下脂肪較厚,而出現摸不到睪丸的狀況,但其實並非隱睪症。 隱睪症治療:睪丸固定術、荷爾蒙藥物 依照病人症狀不同,醫師對隱睪症患者施以睪丸固定術以及藥物治療: 睪丸固定術:最常見的隱睪症治療手術,醫師會將睪丸移入並固定於陰囊,依照睪丸停留於腹腔或腹股溝,又可分為「開腹式睪丸固定術」及「腹腔鏡睪丸固定術」,住院日數會依照病情以及手術有所不同,但多數病人可在術後1~2天內出院。 藥物治療:是透過荷爾蒙藥物幫助睪丸下降,常見藥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LHRH)以及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CG),一般用於睪丸位置較低的患者。 一般而言,醫師大多會建議患者優先接受隱睪症手術,因為成功機率約為95%,而藥物治療的成功率差異大,但普遍較手術低,約為8~60%,但實際療程仍應與醫師討論後再做決定。 若為無睪症患者,醫師會注射雄性激素以及裝入人工睪丸治療,若於青春期前或青春期間進行,仍可達到正常男性身材的發育標準。若病患已過青春期,療效便會打折。 原則上,即便僅剩1顆睪丸,仍能維持基本生育功能,若有外觀需要可考慮裝設人工睪丸。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其他男性健康議題

副睪丸發炎「蛋蛋」痛?預防副睪丸炎,安全性行為很重要!

說到私密處清潔,男性普遍不如女性重視,但儘管男性泌尿道感染風險較低,未保持陰部乾淨或進行不安全性行為,仍可能因細菌感染而引發「副睪丸炎」(Epididymitis)。 患者不僅會出現陰囊紅腫、疼痛,病症還復發且難以根治,是相當棘手的泌尿系統疾病。 別擔心,《Hello 醫師》將會一步步帶你了解副睪丸炎的症狀,以及該如何預防睪丸感染發炎,保護好睪丸健康,不再「蛋疼」。 副睪丸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 在男性的睪丸與血液之間有一道血睪丸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能夠阻絕外來細菌對於睪丸的侵害,但當泌尿道屢次感染、患者免疫力下降或尿道內壓增加時,就容易使得細菌侵入副睪以及睪丸,形成急性副睪丸炎,以下是常見的副睪丸炎成因: 頻繁的不安全性行為:頻繁的不安全性行為,易使得尿道感染淋病雙球菌、披衣菌,引發尿道炎,便容易使得副睪丸、睪丸發炎。(延伸閱讀:無套口交沒關係嗎?4種病菌可不饒人) 小便尿不乾淨:小便尿不乾淨易在尿道殘留餘尿,進而引發慢性膀胱炎,會使得細菌沿著尿液逆流感染副睪以及睪丸,形成副睪丸炎,好發於有攝護腺肥大的老年人身上。(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怎麼辦?攝護腺症狀自我評估就靠 IPSS) 先天畸形:若是後尿道瓣膜或神經性膀胱發育不完全,也容易遭細菌感染,常見於孩童。 副睪丸的功用:催熟精子 副睪丸位於睪丸後側,連結輸精管以及睪丸,具有儲存、培育及傳遞精子的功能。副睪丸會接收睪丸所製造的精子,使精子成熟並具備活動力,將精子運送至儲精囊。當男性射精時,精子便會連同儲精囊的果糖,一同排出體外。 副睪丸發炎可能併發睪丸發炎 副睪丸炎大多合併睪丸發炎,但睪丸發炎可獨立發生,又可分為細菌性以及病毒性: 細菌性睪丸炎:副睪丸炎沒有及時治療並改善,細菌便有可能侵入睪丸,引發睪丸炎。 病毒性睪丸炎:流行性腮腺炎可能引發病毒性睪丸炎。感染腮腺炎的男性,有約30%的機率會引發睪丸炎,嚴重恐導致不孕。目前並沒有治療腮腺炎的特效藥,唯有在孩童時期接種疫苗,才能有效杜絕病症。 副睪丸炎症狀:陰囊腫大、疼痛、發燒 感染急性副睪丸炎後,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病症初期副睪丸(睪丸旁側)會有壓痛感 陰囊逐漸腫痛、脹大,大多屬單側發作 發燒、畏寒 頻尿、小便時疼痛、尿道會有膿狀分泌物 提高陰囊時,疼痛會減輕 出現良性腫塊 若副睪丸炎患者未立刻接受治療,在感染超過6週後,可能會轉變為慢性副睪丸炎,雖外觀上看不出陰囊腫大,疼痛感也下降,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變小,但慢性發炎仍會破壞副睪組織,使得精子品質下降,導致不孕。(延伸閱讀:男性不孕症?了解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而醫師在診斷副睪丸炎時,除透過臨床症狀,也會透過尿液檢查、核醫掃描、超音波等儀器輔助判斷,若出現尿液中白血球含量增加、副睪丸血流增加等現象,便有可能為副睪丸炎。 治療副睪丸炎:抗生素藥物 副睪丸炎的治療以抗生素藥物為主,醫師會對應病因,研判患者所感染病菌,並依照尿液細菌培養結果,開立不同抗生素藥物,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藥物供患者使用,以下列出2種常見副睪丸炎致病菌的療程範例: 淋病雙球菌:選擇盤尼西林或第2、3代頭孢菌素治療3週 大腸桿菌等腸內菌種或綠膿桿菌:使用磺氨類藥物治療4週 然而,若副睪丸炎是由性行為感染引發,則應懷疑患者的性伴侶陰部可能也已遭細菌感染,建議同步服藥治療,以免副睪丸炎症狀因反覆感染而復發。 服用消炎止痛藥後,副睪丸炎的疼痛感會明顯消退,但陰囊腫大的情形則持續服藥2~6週才會有明顯改善。 請患者務必按照時程服藥,切勿於發病後,自行前往藥局購買消炎藥服用,以免延誤治療時機,惡化病情。(延伸閱讀:止痛藥等5種藥物別亂吃!吃多小心傷腎不自知) 副睪丸發炎別緊張!6招助你加速痊癒 除了服用藥物外,患者也可透過以下方式減緩疼痛,加速復原: 臥床休息:若發炎疼痛感強烈,可臥床休息舒緩痛楚,或者使用毛巾墊於陰囊底部,將其托高,也能有效緩解疼痛,建議患者平時也可改著緊身三角褲支撐陰囊。(延伸閱讀:小弟弟在發燒!內褲太緊會影響精子數量) 冰敷:疼痛難忍時,可透過冰塊局部冰敷患部,冰敷15分鐘需休息30分鐘,以免導致睪丸凍傷。 熱敷:後期疼痛減輕時,可透過熱敷或泡澡加速消炎。 飲水充足:每日需飲水超過3000毫升,促進排尿,減少細菌滋生。 保持排便順暢:排便過度用力,易拉扯陰囊造成疼痛。故須多喝水、食用高纖食物,以利排便通順。 暫停性行為:副睪丸炎急性期應停止性行為,待疼痛消失方能進行,以不引起疼痛為主。性行為前應戴好保險套,避免與性伴侶交互感染。 副睪丸發炎痊癒後,建議患者日後應盡量避免危險性行為,如未戴保險套、多重性伴侶,以降低再次感染風險。另外,若副睪丸炎患者經診療後,發現有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等問題,也應一併著手治療。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男性健康議題

「蛋疼」不是開玩笑!5大睪丸扭轉症狀,6小時治療還有救!

「蛋疼」雖是一句玩笑話,但卻是每位男性都無法忍受的劇痛。儘管睪丸疼痛多由外力創傷引發,但少數人卻可能出現「睪丸扭轉」的情形。 患者除了下腹部疼痛之外,還有可能因睪丸長時間缺血,而造成睪丸壞死。《Hello醫師》邀請到義大醫療吳振宇泌尿專科醫師,為你介紹睪丸扭轉的症狀與治療方式,幫助你掌握就醫黃金時間,平安化解「壞蛋危機」。 睪丸扭轉的成因 睪丸扭轉可能發生於任何年紀,但最常發生在新生兒以及12~18歲青少年。一旦供給睪丸血液的精索受到扭轉,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引發缺血,而出現疼痛及發炎症狀。 依照睪丸扭轉的位置不同,又可分為以下3類: 鞘膜外的睪丸扭轉(Extravaginal torsion):多發生在新生兒。睪丸下方有一條連接陰囊壁的導引索(Gubernaculum),能夠穩定睪丸位置。而當新生兒的睪丸自腹部下降至陰囊,但導引索未完全附著陰囊壁時,睪丸、副睪丸及鞘膜便容易發生扭轉。 鞘膜內的睪丸扭轉(Intravaginal torsion):好發於青少年,且是睪丸扭轉最常見的成因。睪丸繫膜能夠穩定睪丸位置,但若是睪丸繫膜較窄或因青春期使睪丸體積迅速成長,睪丸便易向前傾落,或成橫躺狀、或倒轉,形成睪丸扭轉,但外層鞘膜則並未跟著扭轉。 睪丸繫膜(mesorchium)過長扭轉:睪丸繫膜過長,容易使得睪丸位置不穩定,發生睪丸扭轉,常發生於隱睪症患者。 睪丸扭轉的症狀 由外觀而言,睪丸扭轉者的睪丸會往上縮入陰囊,而睪丸上方的精索會被扭轉,最大可達約540度,導致突發性的單邊陰囊腫脹、疼痛,此時若以手將睪丸輕輕提起,則疼痛感會加重。 隨著時間經過,睪丸扭轉的痛楚及腫脹會愈發嚴重,儘管服用止痛藥也無法改善,並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 睪丸扭轉診斷標準 臨床診斷上,醫師會透過以下5點做判斷標準: 疼痛時間小於6小時 劇烈的睪丸疼痛 肉眼可見睪丸位置明顯上縮 精索增厚 提睪肌缺乏反射:觸摸大腿皮膚上方,會使得同側提睪肌收縮,此為提睪肌反射。睪丸扭轉會使得提睪肌反射下降或消失。 在影像診斷中,醫師會使用「彩色都卜勒超音波」檢查患側睪丸是否有血液流動,確定是否為睪丸扭轉。另外,睪丸核醫同位素掃瞄也有助於診斷睪丸扭轉,但由於價格較為昂貴、準備時間較長,較少被使用。 睪丸扭轉何時就醫?把握黃金治療6小時 儘管每位病患睪丸扭轉的症狀可能有所差異,一般建議只要睪丸有疼痛、悶痛等症狀,即應立刻前往泌尿科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若發生睪丸扭轉,需在發作4~6小時內接受治療,方有最佳療效。據統計,疼痛內6小時內接受治療,完全康復機率為90%;但若在疼痛後發作24~48小時才接受治療,便剩20%機率能夠保留睪丸。(延伸閱讀:小弟弟出事了!龜頭又紅又癢怎麼辦?龜頭炎6大症狀別輕忽) 睪丸扭轉以手術復位,嚴重需切除 經初步診斷後,醫師會接著進行陰囊探查手術,進行睪丸復位,由於多數睪丸扭轉者的右側睪丸是向順時針方向轉;左側睪丸則向逆時針方向,醫師會用手將睪丸轉回原位,若疼痛緩解則代表方向正確。 將睪丸復位後,醫師也可能視情況施行「睪丸固定術」,使用縫線固定睪丸,以降低日後再次發生扭轉的風險。 然而,若患者延誤就醫,睪丸已嚴重缺血壞死,為避免人體免疫作用而破壞僅存的健康睪丸,醫師需將壞死睪丸切除,所幸僅剩一側睪丸仍能保有正常性功能與生育能力。 睪丸扭轉的術後護理 結束手術後,建議患者遵照以下指示護理,使傷口復原更加迅速: 密切注意傷口,是否有血腫或滲血。 避免激烈運動,並穿著寬鬆褲子,避免壓迫傷口。 注意陰囊皮膚是否變色,是否有紅腫疼痛。 若患者為幼兒,則避免因疼痛哭鬧觸碰傷口,或是因尿液、糞便感染。 若是手術後出現任何異狀(明顯出血、疼痛不止、發燒等),請盡速就醫。(延伸閱讀:多麼痛的領悟!5種避免包皮破裂的方法)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