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親子教育類別包含了父母親最關心的各種話題,從寶寶的照顧到青少年的養育、「 0~1 歲 嬰兒期 」、「 1~5 歲學齡期 」、「 6~12 歲兒童期 」、「 青少年 」、「 兒童健康 」,實用內容將幫助爸媽不再手忙腳亂,聰明養育各個年齡層的寶貝。

基礎知識

親子教育

尿布推薦10大品牌!尿布價格、尺寸、材質、挑選重點全解析

嬰兒尿布推薦哪一款?尿布種類有哪些?尿布尺寸怎麼看?挑選時該注意哪些重點?《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推薦您10款熱門嬰兒尿布品牌,並整理相關產品資訊,供您參考選購。 尿布推薦種類:尿片、拉拉褲 尿布依據穿脫方式,可分為以下2種: 尿片(黏貼型尿布) 尿布設計:腰部有魔術貼,可配合嬰兒腰圍自由調整鬆緊度 穿脫方式:嬰兒須躺著才能穿脫 適合對象:0~3個月新生兒,因為新生兒多無法自行改變姿勢,使用黏貼型可更貼合身體 尿布價格:通常較便宜,但主要仍視品牌及產地而定 拉拉褲(褲型尿布) 尿布設計:外型如同小內褲,只要將尿布套進雙腿、往上拉,就能輕鬆穿上 穿脫方式:無論躺著、站著都能穿脫 適合年紀:適合6個月以上,穿尿布時已不易乖乖躺好,或已學會翻身爬行的嬰兒 尿布價格:通常較貴,但主要仍視品牌及產地而定 尿布推薦種類選用3重點 尿片和拉拉褲可互相搭配使用,例如當嬰兒還不會爬行走路,但睡覺時已會翻身漏尿時,可在晚上改用拉拉褲,其餘時間則繼續使用尿片,以節省預算。 除了基本款的黏貼型尿布與拉拉褲之外,市面上也有推出「高腰設計」的款式,若嬰兒的尿量較大,或經常軟便而從尿布縫隙中滲出,可考慮買高腰設計的款式,加強包覆性。 市面上也有推出外層具防水設計的防水褲,俗稱游泳尿布,適合帶寶寶去戲水時使用。 尿布推薦材質怎麼挑? 尿布的結構分成2部分: 1.尿布外層 外層通常有PE防水塑膠材質及不織布等2種材質,其差異如下: PE防水塑膠材質 較不透氣 防水性較佳 適合尿量較大的嬰兒 不織布材質 較透氣 防水性較差 適合尿量較少、皮膚較嬌嫩的新生兒 2.尿布吸收層 尿布的吸收層主要由紙漿與高分子吸收體所組成,其功能如下: 紙漿(表層):負責快速吸收尿液,將尿液引導至高分子吸收體,同時也增加尿布的柔軟度。 高分子吸收體(底層):尿布吸收大量尿液的關鍵,遇水後會形成凝膠狀,將尿液鎖在吸收體中,讓尿布即使遭到壓擠也不會滲漏。 尿布推薦材質挑選重點 嬰兒的肌膚十分嬌嫩,尿布材質若不透氣且吸水性差,寶寶很容易有尿布疹,另外,尿布的表面材質若不夠柔軟,長期反覆摩擦也可能傷害肌膚,讓嬰兒出現紅屁屁,甚至破皮。 因此,在挑選尿布時,可多加注意以下3個重點: 尿布透氣性 尿布吸水性 尿布接觸肌膚材質的柔軟度 除了拋棄式紙尿布之外,市面上也有以棉布、竹纖維等天然材質製成的布尿布。布尿布雖然單價較高,需反覆清洗,但長期使用下來,花費成本其實比紙尿布低,也較為環保,父母們可視預算、方便性、時間及環保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與選購。 尿布推薦尺寸怎麼看? 挑選尿布尺寸時,建議同時評估嬰兒的月齡、體重及體型,因為每位寶寶出生的體重、發育狀況都不同,體格也不一樣,有些寶寶可能一出生體重較重、大腿較豐潤有肉,就不見得適合穿NB尺寸的尿布。 一般來說,合適的尿布尺寸,腿圍須比嬰兒大腿再寬鬆一些,以不外漏尿尿或便便為基本標準;此外,也須注意尿布的腰圍不能太緊,以能放進1~2手指的鬆緊度,最為舒適。 註:NB指新生兒,為New Born的簡寫 嬰兒尿布尺寸年齡對照表 尿布尺寸 嬰兒年齡 NB 0 ~ 1.5個月 S 3個月 ~ 5個月 M 5個月 ~ 11個月 L 1歲 ~ 2歲 XL 2歲以上 嬰兒尿布尺寸體重對照表 尿布尺寸 嬰兒體重 NB ~ 4kg S 4 ~ 8kg M 6 ~ 11kg L 9 ~ 14kg XL 12 ~ 17kg XXL 15 ~ 28kg 尿布尺寸推薦挑選重點 若嬰兒出現以下5種情況時,建議就可考慮挑選大一號的尿布: 尿布穿起來很緊或有勒痕 尿尿或便便的量增加,或頻繁外漏尿尿或便便 腰圍上的黏貼位置已經貼到最外側 褲襠感覺變短,或腰圍部分一直掉到肚臍下方 嬰兒體重超過尿布尺寸表上所標示的體重 尿布推薦品牌:10款|嬰兒、新生兒尿布推薦 Huggies 好奇小森林尿布 日本大王尿布 輕薄舒爽 褲型紙尿褲 幫寶適尿布 一級幫 […]

探索更多親子教育類別

看更多 親子教育 相關文章

寶寶 0~1 歲

33月齡寶寶:怕黑和鬼怪 安撫有訣竅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這時期的小朋友很怕黑,因為所有的怪獸、龍、鬼怪和其他奇幻生物,大都是從黑暗中冒出來的,因此黑暗也就成了恐懼的第一個印象。 小孩都是從數自己的步伐開始學會算數的。一開始,他只能分辨單數和多數 (無論物件是2個還是6個),2歲時,他能數到2,3歲時就能數到3了,但即使他能從1數到10,也不見得就代表他完全理解他數出的數量,是什麼意思。 如何照顧寶寶? 對於上述的恐懼這件事,該如何安撫您的寶寶,以下有幾點訣竅: 對寶寶的恐懼保持認真的態度:別對他的幻想毫不在意或取笑他。 拋開邏輯:耐心地向孩子解釋,衣櫥裡不可能躲著晚上才會跑出來的怪獸,試著用孩子的觀點,仔細觀察房間周遭,或許真有個奇怪的影子怪獸,看起來很像蜘蛛網。 增加燈光:增添一盞小夜燈,或將走廊燈光調亮些,藉著光線帶來的安全感,可以消彌很多嚇人的怪獸。 多給一些額外的關愛:恐懼經常代表著您的寶寶在生活中的焦慮,他或許只是想要一些擁抱跟依偎。讓他在睡前的床邊時光感到快樂又安全,也是很重要的。 為孩子培養數學能力,並非是指教他算數和加法,而是讓它融入生活中,多閱讀能幫助學齡前小孩閱讀能力的書籍,讓他了解書中的一些符號別具意義,在走路的過程中玩數步伐,或數地面磚塊的遊戲,提供一些含有不同形狀(圓形、方形、三角形)的拼圖,在就學前就讓他學習辨認這些圖樣。 寶寶的健康須知 尿床可能會是擾人清夢最大的困擾,嬰幼兒夜間尿床很常見,尤其是男孩們,以及剛開始使用小孩便盆訓練的孩子,但為何有些小朋友就是無法安穩一覺到天亮,具體原因則還無法定義,可能是因為深度睡眠、膀胱容量尙小,或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尿床也可能是因為遺傳,可請您的兒科醫師提供建議。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若您覺得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沒跟上進度,或突然間停滯或退步,請告知您的醫師,語言病理學家可藉著聲學儀器等評估工具,來診斷您的小孩是否有聽力上的問題,並提供早療計畫。 新手爸媽小提醒 有時孩子會有輕微發燒,可能是因為他正在長嬰幼兒最後的4顆牙齒:第二臼齒 (Second molars),通常發生在20~33月齡(有些小朋友3歲時還在換其他牙齒),由於臼齒很巨大,剛萌牙時通常很痛,這也可能導致孩子在夜間痛醒哭鬧。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寶寶 0~1 歲

31月齡寶寶:愛說不這字 教他多選項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若要為您的寶寶挑一個年度關鍵字的話,那一定是「不」這個字,到底說NO有多大的魔力呢?學齡前的小孩總是說「不」,是因為他們仍在學習用自己的聲音,來表達個人自由意志,有時候他們甚至在心裡想著「是」的時候,嘴裡卻說「不」,尤其在孩子們生氣、激動或急欲表達個人意見的時候。您的寶寶可能也發現,如果夠大聲激動地說「不」,反而更能吸引爸媽關注,甚至爸媽就因此聽話了。 如何照顧寶寶? 給您的寶寶機會去學習什麼叫多重選項,教他們什麼是「不」的相反?,答案是「是」,但除了「是」與「不」,還有個中間選項叫做「也許」。鼓勵他用平緩的語氣來表達,這也是教育孩子學習成熟的第一步。 寶寶的健康須知 除了自閉症(Autism)及其他的發展遲緩問題,您可能也容易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怪癖感到憂慮,若您觀察到以下現象,請您的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缺乏溝通交流。若孩子重複說同樣的句子,但不與人對話或對自己的名字沒反應。 缺乏解讀臉部表情或其他非語言溝通方式的能力。 缺乏眼神交流。 傾向避免社交上的身體觸碰。 侷限的特殊興趣。 用奇怪的方式玩玩具,例如:將食物玩具分類排好,卻不是玩假扮烹飪遊戲。 對聲音或觸覺等感官,過度敏感或過度不敏感。 明顯缺乏語言及社交能力。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醫師會診時,可能會做以下檢查,來評估寶寶的健康狀況: 量體重 心跳及呼吸頻率 耳朵及眼部檢查 新手爸媽小提醒 若近日您因為寶寶偏食而煩惱他營養不均衡,那您可能會想餵他一些營養品,來換自己心安。 您的2歲大寶寶應該是個快樂的小孩,由於這時期他的記性很好,您可能會想在他上幼兒園前多做準備。但您知道即使是很小的小孩,也會感受到壓力嗎?嬰幼兒常見壓力的來源,包括被給了太多已經計劃好的活動,雖然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但仍應該讓孩子去做他真正想做的,多提供一些可以協助他發展好奇心和創造力,對心智成長有益的活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寶寶 0~1 歲

26月齡寶寶:有咬人行為 暫停為處罰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在這個時期,寶寶因為生氣、挫折而出現咬人的行為,可能讓您感到很頭痛,通常是因為他們還無法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過去一年裡,您可能注意到寶寶開始左右開弓地,用手吃東西或拿東西(嬰兒傾向於左右手併用),但接下來的這一年,他將會傾向於使用慣用手,這時您就可以觀察到,寶寶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了。 如何照顧寶寶? 雖然上述咬人的背後動機可以理解,但咬人畢竟是不對的,因此,要向孩子清楚地表達咬人是不當行為,對他冷靜並堅定地說:「不可以咬人,那會讓人受傷。」然後先安撫被咬的那方,放任或對咬人行為反應劇烈,都只會使孩子以為咬人可以吸引大人關注。 許多兒科專家認為,2歲是適合執行「暫停」(Time Out,方式像獨處關禁閉) 的紀律管教法的時機,因為2歲的小孩,已經足以分辨因果關係、罪與罰,以下是實行此行為管教法的成功祕訣: 給予警告:先警告您的孩子「停止這個搗蛋行為,不然你得去一旁隔離獨處冷靜一下」。 固定地點:指定一個執行「暫停」的固定地點,或就讓一個人他留在原地。 態度堅定: 讓他「暫停」獨處,爸媽請保持冷靜,也不要對他說教。 對事不對人:讓他明白,您不喜歡的是他的行為,而不是不喜歡他。 時間控制:1歲1分鐘,但對2歲的小孩來說,處罰時間30秒~1分鐘就足夠了。 不要延長處罰時間,或糾結在他做錯的事情上:當隔離時間結束,就放他去玩耍吧! 寶寶的健康須知 2~3歲的小孩會說的字彙量,可以達到300~900個字,但不是所有的2歲寶寶,都可以發音清晰地說完一整個字句,當有以下疑似語言發展障礙的情況時,則必須留意: 寶寶幾乎不說話 不會模仿其他人說話 發不出子音(例如把狗說成歐) 無法說出任何完整的句子 從不發問或看起來似懂非懂的樣子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2歲的小孩,將開始有各種多元性的發展程度,因此醫師必須了解您的寶寶,是否達到了既定的標準,例如以下幾點: 可以指出您說的東西 能認得家庭成員的名字、物品及身體部位的名稱 能用2~4個單字組成簡單的句子 能執行簡單的指令 能重複他聽到的句子 即使把東西藏在2、3條毯子下,他還是能找到 依照顏色或形狀將物品分類 玩扮演遊戲 如果您擔心寶寶有發展遲緩的現象,最好的方法就是找醫師做專業評估,並持續觀察,綜合您的觀察紀錄,醫師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發展異常。 新手爸媽小提醒 該是您好好考慮使用安全座椅了,雖然把孩子抱在腿上比弄安全座椅來得方便,但就安全考量上,還是使用安全座椅吧,因為安全座椅能在發生碰撞時,大大降低重傷及死亡的危險性,每對父母都應該選購一個能輕鬆把寶寶塞進去的安全座椅,使用上習慣即可,畢竟它可以在車禍中保住您孩子的性命。


寶寶 0~1 歲

28月齡寶寶:開始交朋友 活動4建議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您的寶寶開始對其他小孩產生興趣了,無論寶寶是社交花蝴蝶,還是沉默的壁花,他人生的第一段友誼,是非常真摯的,能幫助學齡前的小孩練習社交技巧,以及增加遊戲的多樣性,如果您的小孩有上幼兒園,那他一定已經結交了一些玩伴。 學齡前的小孩,學習能力強又快,可是您知道這個階段他最擅長什麼嗎?兒童發展學家表示,確實從嬰兒至學齡時期的寶寶,學習發展是最快速的,但對很多小孩來說,直到小學前的這段時期,所展現的不見得是他真正的天賦。 28個月大的小孩,已經更能掌控自己的身體動作,現在他可以輕易地把玩一些小物,也能將積木堆成高塔而不會碰倒,他也較能維持更長時間、至少20分鐘的專注力。 如何照顧寶寶? 關於上述寶寶開始認識其他小孩,發展友誼與社交,爸媽可以如何從旁幫助他呢?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保持小團體的遊戲圈:太多孩子聚在一起玩,會因空間太過擁擠而打起來,一個經驗法則是:最適合的玩伴人數,等同於孩子的年齡,所以2歲的小孩,2人玩恰恰好。 每次遊戲時間不宜過長:特別的是剛認識的新朋友,2歲小朋友每次一起玩,時間30分鐘至1小時就好。 和不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跟年紀較大或小的孩子一起玩,都能讓您的寶寶學到更多。 避免給小孩們玩具:到戶外奔跑或玩一些簡單的項目,如果必須有道具,可以給個大盒子,大家一起玩,以培養小孩無佔有慾的互動,以免日後引起紛爭,此外,請一律用「朋友」來稱呼您的朋友,以及您寶寶的朋友。 寶寶的健康須知 如果您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自慰,勿驚慌,自慰行為完全是正常的,它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或表示您的孩子性沉迷了。自慰不代表性行為,因為您的孩子並還不清楚性是什麼,幼兒的自慰行為,只是他在探索自己身體的過程。然而自慰太過頻繁,好事也會成問題,因為它可能是小孩的情緒過於焦慮,或壓力過大的表徵,若您有這方面的疑慮,請諮詢醫師的意見。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孩子28個月大了,這時您應該正在思考,該何時送他去幼兒園,選一所適合的幼兒園著實讓人傷腦筋。幼兒園的教學方式,有許多不同的風格,找到最適合您孩子的那所學校即可。以下提供一些挑選幼兒園的建議: 選擇環境乾淨整潔的幼兒園:幼兒園常是病菌的溫床,許多學齡前的小孩,都最容易在幼兒園傳染某些特定疾病,尤其是手足和口部的傳染病,以及頭蝨等,留意幼兒園是否經常清洗消毒玩具和墊子。 親自探查園區環境:實地探查環境是必須的,例如是否有遊樂場、教室空間是否足夠?有多少個學生? 訪談幼兒園的老師:與孩子的老師保持密切關係,是很重要的,您也可以順道了解幼兒園的日常動態等問題。 新手爸媽小提醒 限制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上限為:2歲大的小孩,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因為盯著螢幕時間過長的電視兒童,通常與語言發展遲緩、肥胖症(Obesity)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有關。 24小時看顧孩子令人精疲力竭,但1~2歲大的小孩,最常發生的意外就是溺水和中毒,因此在這段時期,仍請提高警覺,早晨忙出門的尖峰時刻、晚餐前、派對中、度假時,或家裡有客人,或遲到時的匆忙,都是讓人分心走神而生意外的時候,務請特別留意。


寶寶 0~1 歲

30月齡寶寶:塗鴉有形體 別拿心愛物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您永遠無法預期這階段的寶寶,下一刻會是什麼狀態,例如,終於才能睡得香甜一覺到天亮,卻突然半夜三點醒來,或原本乖順聽話的孩子,卻突然變得暴躁易怒、固執又難以控制,甚至原本已經學會用小孩便盆了,突然又尿在褲子上。 這時期的孩子耳聰目明,因為他無時不在學習經歷新事物,他能敏銳地感受到那些您自己感受不到的聲音、顏色、形狀和動作,所以當他不經意地說:聽到貓咪在叫、我的鞋子是藍色的,請別覺得太驚訝。 很快您就會發現,孩子的塗鴉起了一些變化,當寶寶最初開始塗鴉時(約12~15個月大), 他只能緊握著蠟筆,用他的手腕盡力地移動來畫出直線、曲線,大約2歲到2歲半時,學齡前小孩的手指,就變得更靈巧了,這時他可以用自己的拇指及其他手指握住蠟筆,這樣的握筆姿勢,讓他更能掌控筆畫,而開始能畫出一些較能辨識出形體的圖樣,比如人形、樹及房子。 如何照顧寶寶? 若您的寶寶發音錯誤,或做了蠢事時,先忍住別笑吧,與其急著糾正他,更值得做的是,馬上找一本特別的筆記本,把這些可能再也不會重現的時刻跟笑料,記載下來,這樣您就永遠不會忘記。 現在您應該已經有幾招,來有效管理您的寶寶,但有一件事千萬別拿來當作懲罰,那就是拿走他心愛的物品,例如泰迪熊、娃娃、毯子,或其他孩子表達愛的物品。孩子的愛物,是代表您的強大象徵,也是一個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的來源,無論您有多生氣地想給他一些教訓,都別拿孩子心中最重要的東西下手。 提供多樣化的創作材料給寶寶:粗蠟筆、鉛筆、彩色鉛筆、可水洗馬克筆、粉筆、水彩、黏土等,別將焦點放在他創作的是什麼藝術上,重點在於他樂於專注創作。 寶寶的健康須知 由於每個孩子的發展趨勢差異很大,因此別拿您的小孩跟其他同儕比較,如果他持續在學習新的單字、技能和新知,那就足夠了,但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似乎停滯不前,甚至發展進度倒退,請及早諮詢您的醫師,因為若早療是必須的,那愈快開始愈好。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如果您的孩子有些異常徵兆的疑慮,請速求診醫師,作血液檢查,以排除是否罹患貧血(Anemia)或鉛中毒。 新手爸媽小提醒 您的小孩現在像個勁量兔寶寶,這時期應該很會跑、跳跟爬高,但對於運動技能來說,是否正常的定義範圍很大,比方說,這時期的小孩應該能做到單腳站立、前跳躍、丟球等動作,若您的寶寶無法做到這些,而他也還無法協調自己的手部細微動作,去堆積木,或他常常發生跌倒的狀況(尤其接近3歲時),請務必帶孩子做進一步的檢查。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寶寶 0~1 歲

27月齡寶寶:語言能力強 多戶外活動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這時是您的學齡前寶寶,在社交發展上的重要時期。原本都獨自玩耍的他,現在會開始留意其他的小孩,即使小孩一起玩耍時不一定會互動,但他們仍能夠認識到對方,就算是各玩各的,那也是一起玩的一種,他們也常用這種方式,中途加入已經在進行中的遊戲。 有時您可能覺得,寶寶好像有著科學家的專注力且堅持不懈,而事實上,他是正在不斷對特定的東西鑽研,反覆的練習,可以增強他的運動技能,就這是為什麼當您要求他不要爬高,但他仍是忍不住要那麼做的原因。 如何照顧寶寶? 很多研究顯示,小孩在學齡前的語言學習能力很強,因為這時他們大腦的神經連結,正劇烈地發展著,雖然雙語家庭的孩子,在兩種語言上各自累積的字彙量較少,但總字彙量與只有單語言家庭的孩子相同,而雙語家庭長大的孩子,在語言認知上也有長期的優勢。 如果您的孩子處於雙語家庭的環境,那麼學習語言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跟母語人士對話,錄音帶或每週排課教學效果並不佳。 寶寶的健康須知 如果您的寶寶還沒達到前述的口說能力,別擔心,即使學齡前的小孩語言能力稍有落後,只要他每個月都在進步即可。如果寶寶都沒有任何進步,請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語言能力評估,語言治療對於有語言遲緩現象的學齡前兒童,是很普遍的,而且隨時都可以開始,但語言治療可能會隨著孩子不同的需求,費用也不同。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讓學齡前小孩有足夠的運動,是很重要的,運動不僅對健康有益,亦可避免兒童肥胖問題,以下有幾個重點: 多到戶外走動:新鮮空氣和溫暖的陽光,是無可取代的, 帶孩子散散步或到公園玩耍,讓他有空間可以跑跳。 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將開車改成走路到超市,爬樓梯取代電扶梯。 少賴在沙發上:讓孩子玩平板電腦或看迪士尼頻道,有礙他的發展, 建議學齡前小孩,每天盯著螢幕看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 參加社團:帶您的孩子參加各種運動團隊吧,讓他跟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有助於增加他的活動量。 以身作則:要讓您的孩子動起來,您必須先動起來,可以一起運動,讓運動更有趣,您也可以從中獲益。 新手爸媽小提醒 讓孩子開始社交活動,首先考量到的,就是傳染病問題,預防傳染病最首要的就是雙手保持乾淨,教導他們如何洗手吧! 首先,確認洗手需要的工具如洗手液、毛巾、上洗手台的凳子,以及觀察他洗手的時間,預防病菌散播,大人及小孩都必須用肥皂洗手,至少15秒,並留意搓洗手心、手背、指甲縫、指尖等,確保每吋手部肌膚,都被刷洗到。 記得向孩子們詳細說明洗手的程序,以及洗手為何如此重要,如廁後、飯前及玩完玩具後,都要好好洗手。


寶寶 0~1 歲

29月齡寶寶:學習去分享 口臭有原因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當兩個小朋友一起玩耍時,搶起玩具是很常見的,因為他們正在維護自己的所有權,而分享並非與生俱來的人性,而是必須透過學習的。 這個時期小孩的特點就是重複性,您的寶寶可能會一直要求吃同樣的東西、每天穿同樣的衣服、用固定的順序完成事情。請記得這是他試著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以及建立日常生活的常規,換句話說,掌握周遭環境與事物能夠讓他建立信任與安全感。 這個時期的寶寶,正逐漸發展出一種稱為「空間表徵」(Spatial representation)或「象徵思維」(Symbolic thinking)的思考模式,也就是開始用他的心靈之眼來看事物,所有的經驗及習慣,都會在他腦中建立新的連結,他變得更擅於從記憶去聯想與捕捉畫面,像是:泰迪熊的模樣、往奶奶家路上的風景、昨天吃過的食物等。 如何照顧寶寶? 避免寶寶和其他小孩在遊戲中的爭執,您可以做以下這些事: 示範如何分享,以及善用分享這個字眼,例如:你願意分享我的餅乾嗎? 用將物品移開,或讓孩子去做別的事以轉移注意力,來暫停紛爭,例如說:玩具車要休息一下了,你們要不要玩吹泡泡呢? 當您看到孩子分享的行為時,請特別指出來並給予讚賞。 把小朋友最青睞的玩具藏起來,因為在玩耍中的寶寶,不會想看到其他人正在玩他們最想要的那個玩具。 選擇即使寶寶獨自一人也能玩的遊戲,比方捏黏土或畫畫。 當他分享東西給其他孩子時,獎勵他,正面積極的鼓勵永遠是最好的導師。 透過重複回溯事物的問句,來加強孩子的記憶,例如:嗯…兔寶寶說完晚安後,接下來要做什麼呢?或協助他回想細節:你今天吃的冰淇淋是香草還是巧克力口味?在每天睡前,和他一起回顧整理這一天發生的事 :然後你做了什麼呢?跟我說吧! 寶寶的健康須知 小朋友吸吮拇指是因為那讓他感到放鬆愉悅,您的寶寶可能在子宮裡還沒出生時,或還是小嬰兒時,就已經在吸拇指了,所以現在當他感到疲倦、害怕、無聊、身體不適,或試著適應幼兒園或新的保母時,他也會用吸拇指來應對。當他在半夜醒來,也可能會用吸拇指,來幫自己再度安祥入睡。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帶您的寶寶去看牙醫,做例行檢查,確認牙齒是否乾淨、健康,如果還是有口臭,請再帶他去看兒科醫師,做深入檢查。 新手爸媽小提醒 小孩跟大人都可能有口臭的問題,肇因通常如下: 口腔乾燥:如果您的小朋友用嘴巴呼吸,那他嘴裡的細菌就更可能大肆增長。 異物:碗豆、種子或其他可能被小孩放進鼻子裡的微小異物,也可能導致口臭,尤其是嬰幼兒最容易把異物塞進口鼻。 衛生不佳:通常殘餘的食物,會使細菌滋生在口中的牙齒、牙齦、舌頭及喉部後方扁桃體的表面,這些都會造成口臭,尤其是當食物在口中腐臭的時間太久時。 吃了味道強烈的食物:假如您的孩子很喜歡吃大蒜、洋蔥等味道強烈的食物,那也可能導致他的呼吸系統有暫時性的臭味。 疾病的症狀:一些像是鼻竇發炎、扁桃腺炎(Tonsillitis)或季節性過敏,都可能導致口臭,有些孩子也可能罹患胃食道逆流,而造成口臭。


寶寶 0~1 歲

25月齡寶寶:玩醫師遊戲 練習用便盆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學齡前的寶寶不論做什麼,都可愛得讓人心花怒放,除了他們面露恐懼的時候,2歲大的小孩,對任何事物都富有想象力,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開始懼怕陌生人,或隨時都能想起打預防針的可怕情景。 您的學齡前寶寶大腦中的神經連結,正如蜂巢般錯綜複雜地發展著,這讓他慢慢能辨別「什麼?為什麼?如何?」等問句的意思。他開始會問很多問題,這是他學習明辨是非,也是跟您保持更多交流的方式。請不厭其煩地回答他的問題,也順便趁機多教些單字吧。 很多家長會問,這時候可以開始教寶寶使用便盆了嗎?大多數的兩歲小孩,還不會自己如廁,但這時可以開始進行使用小孩便盆的訓練了。 如何照顧寶寶? 對於很多小孩怕看病這件事,這時已可透過遊戲方式,去教導2歲的寶寶,讓他更了解過程,因此排除對看醫師或到醫院的恐懼與排斥。 準備一個備有玩具聽診器、溫度具等道具的特製「醫師包」,這樣您的寶寶就可以玩扮演醫師的遊戲,給他一個娃娃,來扮演他的「病患」。 告訴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例如:「首先我們會走到一個大桌子旁,我們會叫你的名字,然後我們坐著一邊看書,一邊等醫生…」。 可以的話,在檢查或施打針劑時,讓寶寶坐在您的腿上。 別對小孩說謊,千萬別說:「打針一點都不會痛」。 別對小孩承諾您做不到的事,例如「我們今天不打針」但明明就可能會打針。 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2歲寶寶已經很會察言觀色,解讀您的表情涵義及肢體語言了。 此時也要多鼓勵您的孩子積極學習,幾點建議如下: 當他在家裡探索冒險時,別阻擋他。 刺激他的感官,比方說,給他一些黏土、沙子等,可以刺激觸覺,或木琴、沙鈴等,會發出不同聲音的樂器玩具。 多帶他到不同的場合,嘗試各種新體驗,例如:泳游池、動物園、機場。 在他周圍擺滿書吧,多到書店買些書。 寶寶的健康須知 這時您應該已經完成寶寶滿兩週歲的檢查了,但如果還沒,請在這個月預約醫師,如果寶寶有任何行為或習慣上的改變,請務必告知醫師。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您應該會很想知道,何時開始訓練小朋友使用便盆,每個孩子適合的時間點不同,小孩坐便盆的訓練,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壓力,以下的訣竅可以幫助您: 若您的寶寶還沒準備好開始如廁訓練,請別勉強他,強迫他只會影響訓練的效果,反而對使用便盆心生畏懼。 先試著讓他坐在便盆蓋上,然後再教導他如何使用。 當他坐在兒童便盆上時,給他一本書,可以讓他放鬆。 當他成功使用便盆如廁後獎勵他,給他一個最喜愛的點心,或多玩15分鐘平板電腦。 假如任何方式都失敗,別灰心,改天再試試吧! 重要的是,當您對如廁訓練感到沮喪時,請別發脾氣,您的寶寶也需要放鬆跟保持冷靜。 新手爸媽小提醒 您或許在考慮是否該提前控制寶寶攝取的脂肪和卡路里,攝取優質脂肪是很重要的,讓您的寶寶多喝全脂牛奶,少吃洋芋片和炸薯條,增加全麥高纖食品、蔬果,讓寶寶多吃優質蛋白,如雞肉、魚肉。但記住別矯枉過正,寶寶還是需要適量脂肪,來促進身體及智能的發展,關於營養學的知識,請諮詢您的醫師。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寶寶 0~1 歲

24月齡寶寶:肢體協調好 學穿衣技巧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兩歲大的寶寶已經可以獨自完成很多事情了,例如自己穿脫衣服,甚至也可能有穿搭的偏好,這都是他肢體協調能力,和獨立性增強的表現。寶寶的行動力也增強了,對於自己的雙腿也更具信心,可能已經可以彎腰撿起地上的東西、跳躍,或墊起腳尖。 此時的寶寶,也開始對周遭的事物有了認知概念,可以辨識物體的大小,也能聽懂一些指令,像是「把角落的那顆球拿給我」或「看床的上方」。 如何照顧寶寶? 這時期,您可以買一些有鈕扣、壓扣或鉤眼扣的衣服,來讓寶寶學習穿衣技巧,鬆緊褲、套頭上衣和魔鬼氈的鞋子,最適合讓小孩來練習,多買幾件這類型的衣服吧!這樣早上換穿衣服時,會比較輕鬆省時,一次練習一種挑戰就好,用一顆大扣子或是壓扣都可以,逐步增加穿搭衣服的難度。 您也可以透過和孩子聊聊以下的話題,來提升他的認知: 跟他聊聊不在身旁的家庭成員:爸爸在上班、奶奶住在很遠的地方。 讓他練習一些包含不同方位的指令:例如,一開始把玩具放在椅子上,然後把它移到椅子下,再請他把玩具拿過來給您。 問一些提示位置的問句:鳥兒在哪裡飛呢?飛機在哪飛呢?門在哪裡?等等,別期待寶寶總是答對,也別弄的像在隨堂考,只要將這些問句,放進您跟寶寶的日常對話即可。 寶寶的健康須知 滿兩歲時的定期檢查,是非常關鍵的,醫師會進行全面性的檢查,以確保寶寶的各項數據,都符合標準。請與您的醫師討論以下的事項,以協助您的兒科醫師做診斷: 1. 寶寶的睡眠習慣 大部分兩歲大的孩子,每晚要睡11個小時,再加上2小時的午睡時間,有些小朋友則跳過午睡,而是晚上的時間一次睡飽,想一覺到天亮,不午睡是比較好的。如果您的寶寶會在深夜因惡夢驚醒,請告知您的醫師,做惡夢或夜驚症,在這個時期很常見,但醫師或許可以教您一些安撫寶寶的方法。 2. 寶寶的飲食習慣 這時期您可以開始控制寶寶吃甜食了,但如果他常常跟其他小孩玩在一起,那他會更想嘗試其他的垃圾食物,諮詢您的醫師,或許他能建議一些適合小朋友吃的健康點心,來減輕您對小朋友飲食方面的疑慮。 3. 寶寶走路的姿勢 由於這時期,寶寶的腿部仍在發育中,很多寶寶的走路姿勢,呈現外八的現象,通常會在7歲左右改善。 4. 寶寶的體能活動 24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比較能控制自己的手臂和腿部,整體上也比較有協調性,他已經可以輕鬆地踢球、堆積木、在家具上爬上爬下、跳躍和上下樓梯,給他充分的空間和機會活動筋骨吧!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您的醫師會再次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及頭圍,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布的標準: 體重:10.7~15.5公斤 (男孩)、10~14.5公斤 (女孩) 身高:82.5~93公分 (男孩)、80~91.4公分 (女孩) 頭圍:46.4~50.8公分 (男孩)、45.7~49.5公分 (女孩) 醫師也可能會計算身高體重指數(BMI),如果您的寶寶BMI在第85~94個百分位數,那他有點過重了;若您的寶寶BMI超過95個百分位數,那表示他有點肥胖。對於這些數據有任何疑慮,請不吝隨時請教醫師。 新手爸媽小提醒 作為一個媽媽,您一定很關心寶寶的發育及飲食狀況,可能很期待可以跟兩歲大的小孩說很多話,但也有很多小孩是大隻雞晚啼,通常兩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說超過50個單字,或將兩個單字組合成簡單的句子,每個孩子發展的歷程不同,所以先別急著擔心,等下個月再看看吧,如果過了幾個月,情況仍無進展,再找醫師也不遲。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寶寶 0~1 歲

18月齡寶寶:走路較穩健 記得打疫苗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在這個月,您可能會觀察到孩子體型的急速成長,18月小孩平均的身高、體重、頭圍等數據,參考如下: 體重:10~14公斤(男孩)、9~13公斤 (女孩) 身高:77~87公分 (男孩)、74~86公分 (女孩) 頭圍:46~50公分 (男孩)、44~49公分(女孩) 如果您的小孩測量數據不在範圍內,也無需過度擔心,畢竟這只是平均數據而已,只要寶寶持續健康活潑地穩定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擔心的話,可以找醫師談談。 這時期寶寶的步伐也比較穩健了,他可能已經可以兩隻腳站穩地跟您玩拋接球,也會記得那些雖然不在他視線裡的東西,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拿他最喜歡的玩具,跟他玩尋寶遊戲,也可以給他一些顏色或材質較豐富的玩具,來訓練他的感官。 如何照顧寶寶? 有時候即使寶寶可以自己走,還是想要大人抱他。您可以依當下的狀況而定,在公眾場合,您的寶寶可能感覺自己很弱小、容易走丟,而且他也走累了,那他可能已露出疲態,這時抱著他走是容許的,但如果距離較遠,建議用嬰兒推車代步,會比較輕鬆。鼓勵他牽著你的手一起走,他會比較有安全感。或者您也可以跟他商量,「我們手牽手,一起走到下個紅綠燈好嗎?」這樣也可以延長他自己走路的距離。(推薦閱讀:寶寶幾歲會走路才正常?破解寶寶學走路2迷思) 如果您的寶寶突然表現出彆扭的態度,例如突然不喝一直很喜歡的牛奶,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只是在展現自己獨立做主的態度而已,這時候還是端給他牛奶,但不要強迫他喝。這時期還可以提供寶寶起司、軟乳酪或優格等日常補充熱量的食品,也可以用奶昔來取代牛奶,或給他布丁當甜點。 寶寶的健康須知 18個月時的例行性檢查,醫師可能會詢問以下問題: 寶寶都吃些什麼?食慾如何? 寶寶的活動力好嗎?是否有足夠的戶外活動? 會讓您的寶寶看電視或平板電腦嗎?平均每天幾個小時? 上述資訊都能讓您的醫師,評估寶寶的行為發展,雖然每個小孩的生長情形不盡相同,但醫師仍會依此來判斷您的寶寶,是否達到發展里程碑,如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請教醫師。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請確認您的寶寶,已完成以下重要的疫苗接種: 白喉(Diphtheria)、破傷風(Tetanus)、百日咳(Pertussis)的五合一疫苗(DTaP):五合一疫苗有4劑,它可以預防白喉(1種使喉嚨布滿白膜,導致呼吸困難的疾病)、破傷風 (1種經由塵土、泥沙,夾帶細菌的感染疾病) 以及百日咳(也稱哮咳 Whooping cough),因感染百日咳桿菌,導致的劇烈咳嗽。(推薦閱讀:不只能打新冠疫苗!10大公費疫苗種類、施打對象一次告訴你!) 水痘疫苗(Varicella):水痘疫苗愈早打愈好,因為孩子愈大,感染水痘的症狀會愈嚴重。 小兒麻痺疫苗(IPV):施打第3劑小兒麻痺疫苗,以預防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導致的癱瘓。 B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施打第3劑B型肝炎疫苗,預防感染B型肝炎。 流感疫苗:通常是每年流感季節(10或11月)施打即可。(詳細新生兒疫苗接種時程請點此) 新手爸媽小提醒 寶寶時期的曬傷,可能導致日後皮膚癌(Skin cancer)病變,而且日曬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與皮膚老化,外出時請記得幫您的孩子防曬,塗防曬乳、穿薄外套、戴上帽子及太陽眼鏡,儘量待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接曝曬。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