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週期

懷孕週期從 0~42 週分為: 懷孕初期 、 中期 、 後期 ,這裡收錄了懷胎十月期間的各種資訊,包括胎兒的狀況、母親的身體變化等,也包含了妊娠疾病、懷孕如何保養、懷孕日記等主題。( 預產期及懷孕週期計算器請點此 )

基礎知識

懷孕週期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與檢查|懷孕高血糖危害母嬰健康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指的是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之後才出現糖尿病的情形,而妊娠糖尿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危險妊娠疾病之一,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構成威脅。雖然尚未有大規模的研究統計,不過台灣妊娠糖尿病發生率約落在 2.6~13.4%,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不斷攀升,再加上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多準媽媽可能在懷孕前就已是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卻不自知,這時如果加上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會更難以控制血糖,進而對媽媽和寶寶造成傷害。以下將詳細介紹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風險及治療。 懷孕高血糖與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孕婦在懷孕期間有暫時性高血糖現象是正常的,由於母體為了提供足夠能量孕育胎兒,懷孕期間胎盤會持續增長、一些荷爾蒙會持續分泌、懷孕體重也會不斷上升,這都會使血糖升高,並需要更多胰島素來協助,多數孕婦都能分泌足夠胰島素來調節血糖,隨著生產後胎盤脫離,母親體內的血糖濃度也會回歸正常。 那為什麼會得妊娠糖尿病?這是因為有些孕婦可能會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身體有胰島素阻抗的狀況,使身體一直處於高血糖狀態,導致妊娠糖尿病。(推薦閱讀:胰島素阻抗症狀不明顯、無徵兆!靠飲食運動逆轉勝) 妊娠糖尿病的症狀 妊娠性糖尿病症狀通常較不明顯,但血糖濃度如果過高,可能就會有吃多、喝多、尿多等一般糖尿病症狀,媽咪就應該特別小心妊娠糖尿病的可能,建議可以留意下列跡象: 頻尿 口渴,即使喝水量增多還是口渴 總是感到疲倦 反覆感染,如鵝口瘡(Oral thrush) 視線模糊、視力不良 妊娠糖尿病通常出現在懷孕中期,醫師一般會在懷孕第 24 週至懷孕第 28 週進行妊娠糖尿病的檢查,而妊娠糖尿病的症狀可能會在妊娠後半期更加顯著。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與高風險群 根據「國際糖尿病與妊娠協會」建議,孕婦第一次產檢時即應檢查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以診斷是否有潛在的糖尿病,產檢發現有高血糖者,更需要再於第一次產檢即接受篩檢。另外,建議符合下列任一情況的孕婦,請告知醫師,以便醫師安排檢查。 肥胖的孕婦(BMI>25)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孕婦 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家族史的孕婦 上一胎的胎兒體重超過 4500 公克的孕婦 有荷爾蒙相關疾病的孕婦 一旦曾罹患妊娠糖尿病,未來將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因此懷孕期間一定要嚴格控制血糖,如果計劃再次懷孕,也請務必告知醫師妳的妊娠糖尿病史。(同場加映:糖尿病懷孕沒問題!血糖控制最重要) 妊娠糖尿病對媽媽寶寶的影響 懷孕過程一旦產生高血糖,對母親與胎兒皆有不良影響,因為母體的血糖可以自由通過胎盤,但胰島素卻不能通過,所以母親血糖過高會使胎兒暴露在高血糖的環境中,促使胎兒本身分泌的胰島素增加、影響發育,可能造成胎兒器官發育過大、腦部發育不良或先天性心臟病等;小孩長大後也較容易產生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因此,控制好孕期血糖,對母親與胎兒都十分重要。(同場加映: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妊娠糖尿病的併發症 改善飲食習慣和運動可以控制好血糖,除了能避免上述對母嬰健康的危害,也能避免妊娠糖尿病產生的併發症,有些孕婦則需要胰島素等藥物治療,以下是妊娠糖尿病的可能併發症: 子癇前症(Pre-eclampsia):妊娠糖尿病容易導致孕婦高血壓。 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 新生兒低血糖:可能導致餵食不易、吸收及營養不良,皮膚發紫和情緒燥動。 早產:寶寶在懷孕第 37 週之前出生。這時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黃疸。 巨嬰症:寶寶體重過重。 難產、死產:生產過程對母親或胎兒造成傷害,可能需要使用藥物引產,甚至出生即死亡。 其他併發症:羊水過多症、酮酸中毒、水腫、急性腎盂腎炎等。 妊娠糖尿病的糖水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一般會透過口服葡萄糖水來進行檢驗,一般來說,若經由良好的飲食控制與調整生活型態,即便經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生產後一般都會恢復正常,不過醫師仍建議,如果被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應於生產後 6~12 週至新陳代謝科門診接受口服葡萄糖水負荷試驗,以確認是否真有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以利後續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產後檢驗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仍有較高機會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建議持續進行飲食與生活型態控制,並每 1~3 年進行例行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 若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應尋求新陳代謝科醫師、營養師、糖尿病衛教師的協助。輕微高血糖可藉由飲食控制與適量運動改善,患者應與營養師討論,制定飲食計畫,並學習自我血糖檢測,懷孕期間的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 ≤95mg/dL、飯後一小時血糖 ≤140mg/dL、飯後兩小時血糖 ≤120mg/dL。如果透過飲食和生活調整仍無法改善,則需藥物治療,依狀況不同,醫師可能會開立的藥物包含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推薦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認識血糖檢測的數值) 體重的增加在合理範圍以內 孕婦的體重控制也很重要,能預防妊娠糖尿病並減緩症狀,並確保母嬰健康。(推薦小工具:懷孕體重計算器:懷孕體重控制、計算合理增重範圍) 懷孕前體重在標準體重範圍內者,懷孕期間體重以增加 10~14 公斤為宜。且須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 懷孕 12 週後,每週體重增加 0.3~0.5 公斤為宜。 為避免孕婦酮酸血症發生,孕期中應禁止減重。

探索更多懷孕週期類別

懷孕保養

看更多 懷孕週期 相關文章

懷孕保養

懷孕後還能運動嗎?醫師建議孕婦運動遵守這3點

2021 年逐漸從疫情的陰影走出,邁入國際婦女節的三月。Hello 醫師推出「產前、產後、保養」的專題,一同與你歡慶女性孕育生命的偉大奉獻!婦產科醫師郭安妮接受 Hello 醫師的專訪,提供了懷孕時期準媽媽如何保養的珍貴建議,讓我們從「如何運動」開始吧! 孕婦運動有助生產 以漢人的傳統上來說,有孕在身基本上不可勞動,深怕「動了胎氣」。不過針對懷孕時期準媽媽是否能夠運動這個大哉問,郭醫師表示,就統計學上來看,有做運動的孕婦的確在生產的過程中比較順利,而且也比較快。 選擇熟悉且習慣的運動 但是準媽媽想要揮灑汗水,還是要與孕前運動習慣差不多才行。像是原本不做重訓的女性,懷孕後也非常不建議刻意報名重訓的課程。而本來就有練馬拉松習慣的女性,懷孕後當然可以繼續慢跑。 對孕婦而言,學習一項新的運動太過吃力,若發生意外而受傷,恐怕會提高早產的機率。女性懷孕前若沒有運動的習慣,懷孕後也無須刻意激烈地運動,因為準媽媽本身的體能就偏弱,現在肚子裡又多了寶寶,如果勉強自己,身體吃不消反而會造成負面影響。 所以準媽媽要運動,建議延續懷孕前的運動習慣,選擇原本熟悉且習慣的活動,才能夠得心應手,更能夠維持自身與寶寶的安全。(延伸閱讀:孕婦運動好處多!減緩背痛 便祕 助睡眠) 孕婦運動注意事項 郭醫師提醒,若準媽媽決定要在懷孕時期繼續維持之前的運動習慣,請注意以下三點小提醒: 不能碰撞:拳擊、騎馬、高空彈跳、籃球、橄欖球,孕婦需要避免此類有高撞擊風險的運動,以免傷害到肚裡的寶寶。 運動時每分鐘心跳不超過 140 下:準媽媽可以利用具有測量心跳功能的跑步機,或是配戴運動手環,以監測自身的狀況,讓準媽媽的心跳維持在安全標準內,避免運動的強度過於激烈。 運動時不能喘得無法說話:如果手頭上沒有甚麼工具能監測心跳,可觀察準媽媽在運動時是否氣喘吁吁,沒辦法一次講完句子,這就表示運動的強度太大,或是運動過量了。孕婦應該要換個比較緩和的運動方式,才能讓揮汗的過程更加安全。 懷孕運動過量的風險 郭醫師表示,運動過量的準媽媽容易有宮縮的症狀。宮縮是身體要把胎兒推出母體的自然現象,而宮縮又會引發肚子痛,讓孕婦很難受。這就是為什麼孕婦的運動量一定要比懷孕前來得低。 如果孕婦堅持要保持懷孕前的運動量,比方說原本有跑馬拉松的習慣,但在懷孕期間還堅持要跑「全馬」,就非常有機會引發早產或是流產,切記要小心。 孕前沒有運動習慣怎麼辦? 郭醫師也說,其實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準媽媽在孕期散散步就很好了。孕婦都該依照原本孕前的體力來評估,這是因人而異的,無須看到其他女性是「運動健將」就開始跟著效仿,還是要好好考量自身的體能限制。 坊間也有開設孕婦瑜伽等課程,讓持有專業證照的師資帶領準媽媽做特別為孕婦設計的動作,而孕婦也不會因為做瑜伽而喘不過氣來,相對之下也比較安全。無論孕前有沒有運動的習慣,當了準媽媽之後還是有很多的選擇。要健健康康孕育生命,孕媽咪還是可以「動起來」唷! 【點我看郭安妮醫師所有文章】 【點我前往懷孕保養專區】


妊娠疾病

懷孕害喜、孕後期還吐不停?改善孕吐攝取好營養

莉庭目前懷孕第 11 週,在生理、心理方面都還在適應,雖然對於即將成為人母感到驕傲,但心情也很緊張。尤其孕期進入第九週後,她時不時出現噁心感,而這幾天更嚴重,只要吃完一餐,不到一小時就會跑廁所去吐,晚餐則更嚴重。 不僅如此,很多人以為只有懷孕初期才會孕吐、害喜,其實這可說不準。懷孕後期,脹大的子宮可能會壓迫到腸道、胃部,而引起噁心、嘔吐,該如何才能改善孕吐,讓自己和寶寶都能好好攝取營養呢?一起來了解如何改善孕吐,讓孕期營養不打折!(推薦閱讀:害喜孕吐怎麼辦?舒緩孕吐 10 招快學) 為什麼會孕吐? 約有六到七成的孕媽咪會出現害喜的症狀,較輕微的包括噁心、食慾不佳或脹氣,嚴重則會嘔吐,且特別容易在早上起床出現晨吐。有些媽咪孕吐可能連胃酸、膽汁都吐出來,嚴重還可能導致脫水,甚至因為電解質不平衡而暈倒。 引起害喜、噁心不適的原因,除了體內荷爾蒙出現巨幅的改變,也與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CG)的上升有關。例如黃體素大量增加會造成腸胃蠕動變慢,降低胃排空的速度,可能造成消化不良,並產生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腸胃不適症狀。 此外,有些患有腸胃疾病的孕婦,也可能誘發或加劇孕吐的情形。我曾遇過孕媽咪孕吐得嚴重,經由腸胃科醫師會診才發現胃部長瘤,若孕媽咪服用了婦產科醫師所開立的藥物仍無法緩解孕吐狀況,建議讓腸胃科醫師檢查、診斷,以確實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亦減輕心理壓力與不安。 孕吐症狀怎麼治? 一般來說,在孕期第五、六週會開始出現孕吐,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可能會提早會延後害喜的狀況,不過通常會在 14~16 週,進入懷孕中期後改善。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有些孕婦在懷孕後期仍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我們當然不希望吃進去的營養,因為孕吐而浪費掉,而且持續的不適也會影響心情。孕媽咪們在顧好肚子裡的小寶貝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因此,以下將分成兩方面針對孕吐做改善。 改善孕吐從飲食下手 飲食型態跟孕吐有密切的關聯,孕媽咪可以嘗試下列方式減輕孕吐的不適: 少量多餐:懷孕時期由於腸胃蠕動速度減緩,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不過,我不建議等到很餓的時候才進食,否則胃酸分泌過多易引起胃酸逆流,造成孕吐更嚴重。特別是孕婦容易低血糖,餐與餐之間可以準備一些小點心,例如:蘇打餅乾、吐司、或水果等,避免空腹。 少湯湯水水:孕吐時,若再喝果汁或湯湯水水恐加重孕吐情況。因為水分容易造成胃部膨脹,產生胃食道逆流,尤其脹氣的時候,最好避免飲用牛奶、豆漿。孕媽咪一早起床時,不妨攝取一些蘇打餅乾或吐司來中和胃酸,緩解減輕早晨產生噁心情形。(推薦閱讀:乳糖不耐症不能牛奶?原因、症狀、診斷、治療一次看懂) 避免油膩、重口味:在飲食的選擇上,避免油炸、油膩或過鹹等食物,因為食物過油、過鹹,不僅難消化,還會對孕媽咪的身體造成負擔,而且孕媽咪聞到油膩味也容易引起反胃感。你可以考慮喝點檸檬水,讓清新的味道沖走油膩。 補充維生素 B6:如果孕吐嚴重,可請婦產科醫師開立維生素 B6 來緩解不適,因為維生素 B6 有能抑制噁心、嘔吐的作用。 睡前不要進食:建議睡前不要進食,如果吃飽馬上平躺睡覺,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引起嘔吐。若睡覺之前覺得餓,孕媽咪可以考慮吃吐司、蘇打餅乾或一些清淡的蛋白質食物來中和胃酸。 7 習慣改善孕吐 飯後避免平躺:用完餐或吃完東西別立刻躺著,盡可能做一些活動,例如:散步、或做簡單的家事等。睡覺時則可以墊高枕頭以免胃酸逆流。(推薦閱讀:頸後墊枕頭睡覺!7招改善消化不良、緩解不適) 孕吐完漱口:孕吐完,建議用開水或漱口水漱口來沖淡嘔吐的氣味,否則嘴裡一直留著難聞的嘔吐味,有時會讓噁心感更強烈。 按時排便:若孕媽咪沒有按時解便,恐造成孕吐狀況更嚴重。因此,建議每天攝取 2000c.c. 以上的水分、多攝取蔬果或補充益生菌以改善便祕。倘若便祕一直沒有緩解,可請婦產科醫師開立軟便劑。 維持室內空氣流通:盡可能保持室內空氣暢通,並且少去人多的密閉空間,因為空氣太悶或二氧化碳濃度太高,都容易引起頭暈或噁心的感覺。 適度活動促進腸胃蠕動:經常久坐會讓腸胃不好消化。因此,平時孕媽咪可以做一些柔軟操、散散步,以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推薦運動:孕婦運動好處多!減緩背痛 便祕 助睡眠) 穿著寬鬆、舒適:多數的孕媽咪是上班族,對於衣著也會講究符合工作場合,不過仍建議盡量穿著寬鬆衣物,以免壓迫腸胃而造成噁心不適,身體也會比較輕鬆。 睡眠充足、放鬆心情:有些媽媽的情緒緊張、晚上睡不好、或工作過於疲勞、壓力大,孕吐狀況也會比較嚴重,因此,因此建議孕媽咪可以聆聽喜歡的音樂、放鬆心情,讓自己獲得充足且高品質的睡眠。(推薦運動:孕婦睡眠習慣改變!懷孕3階段這樣看) 出現以下狀況快就醫 出現害喜症狀時,有些孕媽咪吐完以後會覺得舒服、輕鬆,可以繼續進食;但有些媽咪可能吐到頭昏眼花、甚至嘔吐物出現異常顏色。當孕吐、害喜到什麼情況就需要就醫,請看: 【點我看郭安妮醫師所有文章】 【點我前往懷孕保養專區】


懷孕保養

孕婦體溫高更怕熱!夏天消暑3撇步

台灣的夏天又悶又熱,對孕婦來說更不適,因為她們的體溫稍比其他人高一些,英國父母慈善機構國家生育信託基金會(National Childbirth Trust)提醒,若媽媽們在懷孕的前 12 週體溫達到 39.2°C,會提高寶寶先天缺陷的風險。除非是在烈日下運動,或有發燒,不然體溫是不會如此高,所以請務必在大熱天時多多照顧自己。本文將舉出三個降溫消暑的生活小撇步,而孕媽咪們也儘量少在正午時間在豔陽下活動,且外出記得擦防曬乳。 (同場加映:突然體溫偏高怎麼辦?調節體溫過高善用這4種天然食材) 1. 天熱常喝水並補電解質 補充水分至關重要,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臨床營養師勞拉.恩格爾巴特.梅斯(Lara Englebardt Metz)建議,每個成人平均一天需要喝大約 2.3 公升的水,在炎熱的環境每多活動一個小時,就要再補充約 237 毫升的水分,尤其對孕婦來說很重要。 事實上,當人覺得口渴,即代表身體缺水了,由於夏天的排汗量會更多,所以一定要多喝水。同時,建議晚上睡覺前在床邊放瓶水,半夜起來上廁所後可以順便補充一些水分。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喝夠水,可以從尿液的顏色判斷,如果水分攝取充足,尿液會是近乎透明無色的,而除了白開水之外,如果大量流汗的話,也要記得補充電解質,常見如牛奶、柳橙汁、運動飲料。 (同場加映:用杯子喝水!學步期小孩1天要喝4~6杯) 2. 別久站並抬腳緩水腫 在夏天,身體會比平常保存更多水分,因此可能會造成生理性水腫,部位如小腿、足踝、腳部及手指等等。此外,盡可能避免在熱天中做太勞累的事情,即使環境不熱,孕婦也會容易覺得疲倦,所以記得多休息,別站太久。挑選衣著時,儘量以寬鬆舒適的為主。 為了緩和腳的水腫,建議將腳抬高,坐下或躺下後將腳抬起,放在比心臟水平位置還高的墊子上,或是輕微的按摩也能幫助減緩水腫。平常也可以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躺著休息,如果要出去走走,則避開中午時間,在飲食上盡量少鹽,但不要完全都不吃鹽,因為它對媽媽和寶寶都很重要。如果怕水腫,不建議擅自服用利尿劑,因為其會導致電解質流失,並可能危害胎兒。 (同場加映:水腫不是真胖~但可能隱藏這些疾病) 3. 游泳助降溫 想要夏天運動的話,只要能避開在烈日下活動,並沒有任何不妥,美國福德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婦產科醫師阿德萊德.納爾多內(Adelaide Nardone)表示,正確的呼吸也能保持身體清爽,如果有過敏或氣喘的呼吸問題,則建議待在室內運動。除了挑選比較不熱的時間,也要避免太過激烈的運動,以防身體過熱,任何問題不妨先向詢問專業醫師或體能訓練人員。 對孕婦媽媽來說,游泳是不錯的運動選擇,它不但能助降體溫,水的浮力還能舒緩坐骨神經及其他器官的壓力,屬低衝擊運動。另外,要保持身體涼爽舒適,建議選淺色寬鬆或透氣的天然纖維材質的衣物,如棉質。寬鬆的衣服能讓身體熱氣流通,幫助皮膚降溫,天然纖維的衣物可吸收身體排出來的汗水,避免胸部和腹部起疹子。(同場加映:游泳戴隱形眼鏡~小心水中蟲蟲危機)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妊娠疾病

懷孕20週出現高血壓 醫師提醒「這些人」要注意!

孕婦在懷胎第 20 週以後,經常發生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然而症狀通常也會在產後 6 週內慢慢消失。若在懷孕前 20 週就出現高血壓的症狀,很可能在懷孕前就已經有高血壓了。 也就是說,即使孕婦在產後,高血壓的狀況也不會消失,這對於孕婦跟寶寶本身都相當危險,以下文章將帶大家認識妊娠高血壓,並提供控制血壓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妊娠高血壓的健康風險 體重過重、高齡產婦,或本身就患有高血壓的孕婦,是妊娠高血壓的危險族群,妊娠高血壓可能帶來不少症狀: 早產 子癲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是懷孕第 20 週有妊娠高血壓後,同時伴隨水腫、蛋白尿等現象,有些孕婦第二次懷孕時也可能再次出現子癲前症。 子癲症:好發於產前或是產後,常引起全身痙攣、心腎功能衰竭、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嚴重時會危害孕婦跟寶寶的生命安全。 至於有些如何診斷有妊娠高血壓,醫師會判斷血壓的收縮壓是否高於 140mmHg 或舒張壓高於 90mmHg,而妊娠後期收縮壓升高 30mmHg、舒張壓升高 15mmHg,且血壓要測兩次,並間隔 6 小時以上才算準確。 如何治療妊娠高血壓 醫師將依據孕婦血壓水平,進行額外的血液檢查、尿液監測,並且在不影響孕婦與寶寶健康的前提下,提供適度的治療。血壓是孕婦整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孕婦須留意身體健康才能照顧寶寶健全成長。若孕婦在懷孕前就患有高血壓 ,醫師會開立Methyldopa等藥物,讓血壓保持在 150/100mmHg 以下。 如何控制血壓 為了預防妊娠高血壓,備孕中的女性或是已經懷孕的媽媽們可以參考下列方法: 懷孕前: 限制鹽分攝取、養成規律運動及減重等,都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 若需服用藥物控制血壓,請謹遵醫師指示用藥。 懷孕期間: 定期產檢 健康飲食並充足運動 多補充蛋白質 自行監測血壓 避免菸酒 不使用未經醫師開立的非處方藥物 產後照顧: 在產後的一到兩天內持續服用降血壓藥 產後返家休息時,應定期測量血壓 飲食則是要補充蛋白質、清淡飲食


懷孕保養

孕婦瑜伽3式!強健身體為生產做準備

懷孕會對女性的身體帶來無法想像的變化,像是導致肩膀、背部及腿部的疼痛,身體的重心也會因此改變,這也是孕婦較容易跌倒的原因。孕婦瑜伽不但能緩解以上問題,還能強健身體,讓準媽媽們做好準備,以迎接重要的生產日。以下介紹最適合孕婦做的三個瑜伽招式,一起來看看吧! 1. 山式 大部分瑜伽課程的第一步都是從這個姿勢開始的,它能放鬆肌肉,並讓身體上緊發條以備後續更難的動作。 首先,雙腳打開超過臀寬站立,腳趾伸直,膝蓋微彎。 雙手合十置於胸前,閉上眼睛深呼吸。 吸氣時將手臂往上舉,舉過頭頂並向後拉至背部,接著吐氣,並將雙手拉回置於胸前,請重複這個動作10次。 2. 支撐三角式 三角式的動作可以強健身體的各個部位。 首先,雙腳打開超過臀寬站立,右腳腳趾向前,左腳腳指向外。 左腿彎曲,左手貼著大腿,眼睛望向地板。 接著吸氣,吐氣時將右手臂抬起超過肩膀,頭往上抬,眼睛望向天花板,可以將左手臂撐在大腿上增加支撐的力道。 接著慢慢放下右手臂,屏住呼吸並慢慢將左腿伸直,最後回到一開始的姿勢,換邊並重複這個動作五次。 3. 支撐蹲式 進行這個動作前,請您先將枕頭疊起並置於雙腳之間。 首先,雙腳打開超過臀寬站立,並跨過雙腳間的枕頭。 膝蓋彎曲向下蹲,直到碰到枕頭為止。 雙手合十置於胸前,閉上雙眼並用鼻子深呼吸,同時放鬆陰道四周的肌肉,維持著個姿勢直到完成十次完整的呼吸。這個姿勢對有早產(Premature labor)現象的準媽媽非常有益,因為它可以強化骨盆底肌群(Pelvic floor)。 孕婦瑜伽對懷孕的女性來說很安全,就算之前從未學過任何瑜伽姿勢,也還是可以做做看,因為瑜伽能夠幫助準媽媽在生理與心理上做好準備,有定時做瑜伽的孕婦也表示分娩過程會因此輕鬆許多。


懷孕保養

懷孕產後記憶力變差?5撇步改善孕婦健忘症

不少人認為懷孕的女性會開始健忘,常常不記得要做什麼,記憶力大不如前,坊間也因此出現了「孕婦健忘症」或稱「媽咪健忘症」(Momnesia)這種名詞。不過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本文帶你一起了解孕婦的記憶力真的會變差。 孕婦健忘是真的 但會恢復別擔心 許多媽媽表示,懷孕後常常忘東忘西、覺得記憶力衰退,而雖然孕婦記憶力減退是真有其事,但是根據醫師的研究發現,大腦的記憶容量在孕期是沒有改變的,懷孕並沒有改變大腦的結構,所以請別擔心,妳的頭腦沒有變笨! 孕婦和產後記憶力變差的原因 荷爾蒙劇變影響大腦 荷爾蒙的變化會導致孕婦情緒波動較大、甚至有焦慮情形,是孕婦健忘的一個潛在因素;研究也指出,孕期間黃體素(progesterone)和雌激素(estrogen)濃度會分泌至平常的15-40 倍之多,大量的激素會影響大腦的神經功能,也造成頻尿、胃食道逆流等症狀,進而導致失眠以及記憶力減退;另外,生產時催產素(oxytocin)的大量分泌,也會影響到大腦的神經迴路,導致記憶力下降的狀況。 生活重心改變、失眠 從懷孕到照顧嬰兒的過程,相信能真的睡飽的媽咪少之又少,而在睡不飽的狀況下,人人都會變得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另外照顧寶寶的責任也會讓母親產生一定壓力,這都會對記憶力造成影響。 相對健忘是母性 不過懷孕跟產後的健忘是出於身體的自然保護機制,因為新的生活型態、寶寶的誕生,都會將妳的生活重心徹底顛覆,孩子變成了你最在意、最重要的事情,並占據了妳大部分的注意力,而相對地,剩餘的注意力有限,當然無法如同以往,兼顧並記住所有事情。 孕婦媽咪必知 改善記憶力小撇步 媽媽們也別太擔心,還是有些方法可幫助改善記憶力,可參考以下5個小撇步: 寫筆記:婦產科醫師指出,很多孕婦都表示如果自己沒有筆記,每次就診都忘記要問醫生什麼問題;因此無論是購物清單或回診要問的問題,都可以記下來提醒自己;另外也提醒媽咪要時時保持幽默感,因為有時候忘記某些事情其實也很有趣! 補充睡眠:雖然不容易,但如果能讓孕婦或媽媽充分休息,睡得更多更好,很可能馬上就改善了健忘的狀況。 規律運動:持之以恆的運動對於增強記憶力相當有效,處於運動狀態時,大腦思考會比較清楚,敏感度、警覺度也會提升。 補充膽鹼(Choline):膽鹼是一種維生素,也是有名的健腦營養素,在多數的蛋豆魚肉類和一些蔬菜都富含膽鹼。乙醯膽鹼是腦神經的主要傳導物質,對記憶相當重要。 均衡飲食、少吃甜食:建議少吃甜食,血糖過高容易造成反應力和記憶減退;另外,富含Omega-3的食物也有助於維護健康大腦的功能;多補充DHA則可以幫助腦神經與視神經的發育,另外也建議可以補充卵磷脂、葉酸等營養。 放輕鬆 偶爾健忘無妨 其實偶爾健忘並無傷大雅,因為只要是孩子的事,媽媽絕對不會忘記;更重要的是,別害怕向親友和另一半請求協助,說出自己的需求,也要了解其實不是自己記憶變差,而是因為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煩惱,一時健忘是很正常的。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懷孕保養

懷孕不能運動?破解8個常見懷孕迷思

懷孕後的女性經常被長輩提醒不能做許多事情,免得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像是不能運動、不能吃冰、要多吃補品等。不過這些禁忌是有科學根據的嗎?讓本文帶準媽媽們了解孕婦們常見的懷胎 8 大錯誤。 錯誤1:一人吃兩人補 若孕婦抱著「一人吃兩人補」的心態而攝取過多的熱量,其實是很傷害身體的。懷孕的女性依然要好好控制體重,若體重過重會有妊娠糖尿病的風險,因此醫師建議只要比平常多攝取 300 大卡,就足以提供胎兒發育所需,記得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堅果或蛋,並攝取足量的水分。 錯誤2:自行買藥服用 懷孕的女性若有小感冒可能去藥局買個成藥吃,不過這樣可能會造成胎兒先天性異常(Congenital abnormalities)的風險。在購買營養品、藥品之前都一定要請醫師評估狀況再做決定。 錯誤3: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導致疲倦,由於懷孕會讓體內荷爾蒙改變並造成生理上的變化,準媽媽應該保持充足的睡眠,才有體力來應付。請記得養足精神與體力來迎接生產,但也別讓自己睡得太多,睡太多會讓身體即使在產後也維持這個壞習慣。 錯誤4:不跟肚子裡的寶寶說話 懷孕期間的疲勞感跟身體沉重感是無可避免的,但別因為這些不適就忽略了逐漸隆起的肚子,準媽媽與準爸爸可以試著撫摸肚子,跟裡頭的小寶寶說說話,這能幫助寶寶在出生前與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 錯誤5:禁吃「療癒系」食物 若孕婦本來就喜歡吃甜食,在懷孕後完全戒掉喜歡吃的食物簡直是一場惡夢,孕婦可能會感到焦慮、倍感壓力。其實並不需要放棄能帶來療癒感的所有食物,在懷孕第 4 個月後少量吃點甜食是無妨的,不過吃太多甜食恐會造成記憶力下降,所以還是要好好控制份量。 錯誤6:不能運動 許多人認為懷孕之後就不能運動,否則會流產。事實上這是錯誤的,懷孕後也需要好好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這也能讓生產時更加順利。不過Hello醫師也提醒,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不要一下子挑戰太劇烈的動作,對準媽媽或是寶寶都是傷害。(延伸閱讀:孕婦運動好處多!減緩背痛、便祕還可助睡眠) 錯誤7:草率決定待產的醫院 生產是一個很私密又情緒性的體驗,因此別太草率倉促決定生產的醫院或診所。孕婦規劃一個詳細的生育計畫,若有個人的特殊需求也應納入考量。如果目前定期報到的醫療院所無法滿足需求,那麼還有時間可以再尋找更適合的。 錯誤8:不參加產前課程 如果您是沒有懷孕經驗的第一胎準媽媽,可以試著參加產前課程,這些課程能提供懷孕必須知道的知識、日常照護方法,以及如何準備生產。


妊娠疾病

糖尿病懷孕怎麼辦?別擔心!媽媽寶寶健康就看這篇

現代人飲食習慣和生活模式的改變,使得糖尿病(Diabetes)已經成為全世界最普遍、最嚴重的疾病。除了男性以外,女性在懷孕前或妊娠中,也必須面對糖尿病帶來的風險。如果你已是糖尿病患者,並有計畫要升寶寶,不妨諮詢醫師,以控制自己的病情,畢竟糖尿病可能對孕婦或寶寶造成非常大的健康威脅。 糖尿病對孕婦的危害 若孕婦患有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會有下列的問題: 寶寶先天缺陷  巨嬰症(Macrosomia)  子癲前症(Preeclampsia)  流產  泌尿道感染  寶寶出生後呼吸道問題  早產  難產 第一型糖尿病產婦的寶寶,特別可能面對以下狀況:  發育異常或先天缺陷(尤其是心臟發育異常)  死胎或出生後死亡  出生後立即出現需住院治療的健康問題(如心臟及呼吸道疾病)  未來罹患肥胖或糖尿病的風險 孕婦如何控制糖尿病 女性懷孕期間,只要接受適當治療,血糖就能獲得有效控制,這能夠幫助降低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患有糖尿病的孕婦,應該嚴格監控自己的血糖值,同時與醫師配合調整用藥量、配合飲食控制及適度的運動計畫,都能幫助控制血糖。(延伸閱讀: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與檢查|懷孕高血糖危害母嬰健康) 制定個人化飲食 對於糖尿病孕婦來說,正確的飲食習慣是首要任務,必須遵照醫師或營養師的指示,制定屬於自己的飲食計畫。孕期所需的熱量補充,須依據孕前體重來計算,孕期所增加的體重,也應該在懷孕初期就預先做好設定。無論是否有糖尿病,大部分的孕婦每天都必須多攝取300大卡的熱量。 規律適當的運動 和緩規律的運動可以幫助維持血糖穩定,不過要留意運動類型與運動量,並事先請教醫師:  運動中的孕婦,每分鐘心跳數不能超過140下(建議使用:目標心率計算器:計算最大心率、測量運動強度)  注意心搏過速(Tachycardia)  避免運動過量(同場加映:懷孕後還能運動嗎?醫師建議孕婦運動遵守這3點)  感覺累了就停止運動並休息 如同其他健康正常的孕婦,糖尿病孕婦應盡可能選擇步行或游泳等運動,因為游泳時,水中浮力能減少腿部骨骼與關節活動時的壓力,避免運動傷害。 使用胰島素做治療 如果維持規律的運動與健康的飲食,仍無法讓你有效控制血糖,在懷孕之前就患有糖尿病的孕婦,應由醫師依據你的狀況,來決定使用胰島素(Insulin)的劑量。而產婦的治療情況也要密切觀察,以避免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或其他意外發生。 由於胰島素分子量大,無法自由通過胎盤,因此即使是在懷孕期間,胰島素也是很安全的藥物。無論是孕前或懷孕中罹患糖尿病的女性,皆應小心留意,並多諮詢醫師,做好預防風險的萬全準備,才能保護你與寶寶的健康


懷孕保養

補充維生素C和鉀!懷孕水果這樣吃

懷孕期間,媽媽們需要攝取豐富的營養,而水果富含抗氧化物、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每種水果皆含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對身體的好處也不盡相同,所以建議孕婦們將水果加入每日飲食中。以下介紹懷孕期間須多補充的四大營養,以及各別富含的水果有哪些。 1. 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 維他命C是對人體非常重要的營養素,不僅可以幫助生成和修復身體組織、促進傷口癒合,還能對抗自由基,並提升免疫力(Immunity)。另外,維生素C也可以促進維生素A、維生素E、鐵和膠原蛋白等物質的吸收效果。但是,因為人體並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只能透過飲食來補充,所以懷孕媽咪應該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例如柑橘類的橘子、柳丁、葡萄柚等,及芭樂、奇異果,或是草莓、藍莓、黑莓、巴西苺(Acai berry)和櫻桃等莓果類的水果。 2. 富含鉀的水果 鉀(Potassium)是非常重要的礦物質,不僅能幫助維持身體肌力,平衡水分和電解質,還能幫助提升代謝、穩定血壓,並強化神經系統,懷孕期間攝取充足的鉀,也可降低孕婦腿部抽筋的機率。富含鉀的水果如香蕉、奇異果、酪梨、芭樂、百香果、桃子和李子等等。(高鉀蔬菜在這裡:吃茼蒿5大營養好處!認識火鍋必吃打某菜) 3. β-胡蘿蔔素含量高的水果 攝取 β-胡蘿蔔素之後,會在體內被轉化成維生素A,不僅可以幫助維持皮膚和視力的健康,也能增強免疫系統。此外,β-胡蘿蔔素也是強而有力的抗氧化物,能幫助身體對抗自由基。通常顏色是紅或橘黃色的水果,都含有豐富的 β-胡蘿蔔素,例如芒果、木瓜、哈密瓜、柿子等。 4. 葉酸含量高的水果 葉酸(Folic acid)是維生素B 家族的其中一種,對懷孕媽媽來說,葉酸是十分重要的營養素,缺乏葉酸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管缺損(Neural tube defect, NTD)、唇裂(Cleft lip)和腭裂(Cleft palate),或引起媽媽出現子癲前症(Preeclampsia)。富含葉酸的水果,如柑橘類的柳丁、葡萄柚,及木瓜、葡萄、草莓、香蕉等。


妊娠疾病

為什麼墮胎?經濟健康職涯都是考量

懷孕對有些人來說是禮物,對有些來說卻是負擔。即便現在有一些宗教團體因為個人理念想干涉女性權益,但決定終止懷孕與否跟選擇自身信仰一樣,終究是每個人自己的決定,以下是一些懷孕女性可能會想墮胎的原因。 有經濟上的困難 在貧窮的環境中養育孩子,其實對母子雙方來說都很辛苦,因此許多經濟狀況困苦的母親,會為了讓自己和小孩免於受經濟壓力而選擇墮胎。 年少時的錯誤決定 缺乏節育知識或意外,都可能讓青少女因此懷孕,然而多數女孩在這個階段尚無法獨自撫養孩子,同時,未成年爸爸在這個年紀時可能也不會想要孩子,更不用說幫忙撫養,因為課業、未來職涯和與朋友相聚的時光,對青少男女們來說才是目前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所以青少女除了會為了自己的前途選擇墮胎,有些小男友甚至會威脅懷孕女友去墮胎。 社會期待和婚姻 有些人會把社會期待視為每個人一定要遵守的規定,例如有些家庭會要求必須有男性繼承人,因此若懷上女胎就可能會被迫墮胎;在有些地方,未婚生子則是非常不被允許,並會招來許多指指點點的,母子除了社會,甚至還會被自家成員排擠。因此有些女性會為了在社會立足,而選擇墮胎。 職業或教育規劃 有很多女性會因為追求事業和學業而放棄寶寶,因為懷了孕,通常都是由女性而非男性犧牲未來照顧孩子,以致很多選擇生育的女性,常常會要在重要的職涯階段被迫放棄發展的機會,所以墮胎可以算是一種保障未來經濟能力和人生發展的選擇。 性侵或亂倫的悲劇 懷孕並不總是愛的結晶,若因性侵不幸懷孕,那只是一場對女性羞辱無比且醒不來的惡夢,會嚴重損害心理健康,因此墮胎是這些婦女唯一能拯救自己的方式。 身心健康狀況 在懷孕中期,透過檢驗有機會發現胎兒是否有基因等先天缺陷,或若持續懷孕,是否會對媽媽的健康造成危險。有時候醫師會建議重病的婦女進行墮胎,來確保自己的健康和寶寶未來的身心不受影響,況且由生病的母親所生出來的孩子,往後也常受健康問題所苦。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