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週期

懷孕週期從 0~42 週分為: 懷孕初期 、 中期 、 後期 ,這裡收錄了懷胎十月期間的各種資訊,包括胎兒的狀況、母親的身體變化等,也包含了妊娠疾病、懷孕如何保養、懷孕日記等主題。( 預產期及懷孕週期計算器請點此 )

基礎知識

懷孕週期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與檢查|懷孕高血糖危害母嬰健康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指的是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之後才出現糖尿病的情形,而妊娠糖尿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危險妊娠疾病之一,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構成威脅。雖然尚未有大規模的研究統計,不過台灣妊娠糖尿病發生率約落在 2.6~13.4%,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不斷攀升,再加上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多準媽媽可能在懷孕前就已是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卻不自知,這時如果加上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會更難以控制血糖,進而對媽媽和寶寶造成傷害。以下將詳細介紹妊娠糖尿病的原因、症狀、風險及治療。 懷孕高血糖與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孕婦在懷孕期間有暫時性高血糖現象是正常的,由於母體為了提供足夠能量孕育胎兒,懷孕期間胎盤會持續增長、一些荷爾蒙會持續分泌、懷孕體重也會不斷上升,這都會使血糖升高,並需要更多胰島素來協助,多數孕婦都能分泌足夠胰島素來調節血糖,隨著生產後胎盤脫離,母親體內的血糖濃度也會回歸正常。 那為什麼會得妊娠糖尿病?這是因為有些孕婦可能會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身體有胰島素阻抗的狀況,使身體一直處於高血糖狀態,導致妊娠糖尿病。(推薦閱讀:胰島素阻抗症狀不明顯、無徵兆!靠飲食運動逆轉勝) 妊娠糖尿病的症狀 妊娠性糖尿病症狀通常較不明顯,但血糖濃度如果過高,可能就會有吃多、喝多、尿多等一般糖尿病症狀,媽咪就應該特別小心妊娠糖尿病的可能,建議可以留意下列跡象: 頻尿 口渴,即使喝水量增多還是口渴 總是感到疲倦 反覆感染,如鵝口瘡(Oral thrush) 視線模糊、視力不良 妊娠糖尿病通常出現在懷孕中期,醫師一般會在懷孕第 24 週至懷孕第 28 週進行妊娠糖尿病的檢查,而妊娠糖尿病的症狀可能會在妊娠後半期更加顯著。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與高風險群 根據「國際糖尿病與妊娠協會」建議,孕婦第一次產檢時即應檢查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以診斷是否有潛在的糖尿病,產檢發現有高血糖者,更需要再於第一次產檢即接受篩檢。另外,建議符合下列任一情況的孕婦,請告知醫師,以便醫師安排檢查。 肥胖的孕婦(BMI>25)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孕婦 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家族史的孕婦 上一胎的胎兒體重超過 4500 公克的孕婦 有荷爾蒙相關疾病的孕婦 一旦曾罹患妊娠糖尿病,未來將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因此懷孕期間一定要嚴格控制血糖,如果計劃再次懷孕,也請務必告知醫師妳的妊娠糖尿病史。(同場加映:糖尿病懷孕沒問題!血糖控制最重要) 妊娠糖尿病對媽媽寶寶的影響 懷孕過程一旦產生高血糖,對母親與胎兒皆有不良影響,因為母體的血糖可以自由通過胎盤,但胰島素卻不能通過,所以母親血糖過高會使胎兒暴露在高血糖的環境中,促使胎兒本身分泌的胰島素增加、影響發育,可能造成胎兒器官發育過大、腦部發育不良或先天性心臟病等;小孩長大後也較容易產生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因此,控制好孕期血糖,對母親與胎兒都十分重要。(同場加映: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妊娠糖尿病的併發症 改善飲食習慣和運動可以控制好血糖,除了能避免上述對母嬰健康的危害,也能避免妊娠糖尿病產生的併發症,有些孕婦則需要胰島素等藥物治療,以下是妊娠糖尿病的可能併發症: 子癇前症(Pre-eclampsia):妊娠糖尿病容易導致孕婦高血壓。 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 新生兒低血糖:可能導致餵食不易、吸收及營養不良,皮膚發紫和情緒燥動。 早產:寶寶在懷孕第 37 週之前出生。這時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黃疸。 巨嬰症:寶寶體重過重。 難產、死產:生產過程對母親或胎兒造成傷害,可能需要使用藥物引產,甚至出生即死亡。 其他併發症:羊水過多症、酮酸中毒、水腫、急性腎盂腎炎等。 妊娠糖尿病的糖水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一般會透過口服葡萄糖水來進行檢驗,一般來說,若經由良好的飲食控制與調整生活型態,即便經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生產後一般都會恢復正常,不過醫師仍建議,如果被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應於生產後 6~12 週至新陳代謝科門診接受口服葡萄糖水負荷試驗,以確認是否真有糖尿病前期或第二型糖尿病,以利後續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產後檢驗正常,妊娠糖尿病患者仍有較高機會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因此建議持續進行飲食與生活型態控制,並每 1~3 年進行例行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 若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應尋求新陳代謝科醫師、營養師、糖尿病衛教師的協助。輕微高血糖可藉由飲食控制與適量運動改善,患者應與營養師討論,制定飲食計畫,並學習自我血糖檢測,懷孕期間的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 ≤95mg/dL、飯後一小時血糖 ≤140mg/dL、飯後兩小時血糖 ≤120mg/dL。如果透過飲食和生活調整仍無法改善,則需藥物治療,依狀況不同,醫師可能會開立的藥物包含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推薦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認識血糖檢測的數值) 體重的增加在合理範圍以內 孕婦的體重控制也很重要,能預防妊娠糖尿病並減緩症狀,並確保母嬰健康。(推薦小工具:懷孕體重計算器:懷孕體重控制、計算合理增重範圍) 懷孕前體重在標準體重範圍內者,懷孕期間體重以增加 10~14 公斤為宜。且須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 懷孕 12 週後,每週體重增加 0.3~0.5 公斤為宜。 為避免孕婦酮酸血症發生,孕期中應禁止減重。

探索更多懷孕週期類別

懷孕保養

看更多 懷孕週期 相關文章

懷孕保養

妊娠紋怎麼消?天然還是有機好?妊娠保養品這樣選

當女性一懷孕、腹中的新生命也會讓皮膚隨之有重大變化;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妊娠紋。孕育胎兒過程中,肚皮上的肌膚會因應胎兒成長而急遽擴張,皮膚也將過度伸展,讓其中的膠原蛋白纖維組織斷裂,以致於部分孕婦的肚子可能出現紅色條紋,即是「妊娠紋」。 妊娠紋是人母孕育生命最偉大的印記之一,而想做到只留回憶不留痕跡,其實除了透過慎選保養品輔助之外,市面上的妊娠保養品究竟是「有機」好,或應挑選「純天然」?又有哪些原料該注意等,《Hello醫師》為準媽媽與各位關心孕婦的神隊友們一次解答! 孕期妊娠保養品2地雷要避開 當準媽媽懷孕20週後,體內分泌的腎上腺皮質素(類固醇)濃度會開始上升,並抑制纖維母細胞修復皮下組織、結締組織的能力,進而導致膠原蛋白纖維組織斷裂,形成不可逆的妊娠紋。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顯示,妊娠紋與基因、體質有密切關係,但若孕期期間體重上升過快、胎兒體型較大,也容易造成妊娠紋產生。因此除了預防體重過重之外,多數醫師則會建議搭配外用保養品輔助,預防妊娠紋顏色加深。 然而對於孕婦來說,其實不只是食物攝取,用於準媽媽皮膚的藥品或保養品,也可能會影響到肚裡的寶寶。因此許多孕婦消費者尤其在意保養品原料,以免其內含的化學物質可能影響孕媽咪和寶寶健康。而必須避開的原料可分為下列幾種: 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簡稱DEP)塑化劑 洗面乳或是沐浴乳等個人護理產品為了維持香味,最常以定香劑、就是所謂的DEP塑化劑來保持香味;由於當孕媽咪使用這類產品的頻率,將與尿液中檢驗出塑化劑代謝物的結果呈正相關,因此建議孕婦於懷孕期間應減少使用,避免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的危害下,進而影響胎兒。 含有果酸、A酸、維他命A的妊娠除紋產品 孕期使用的除紋產品也必須注意,特別是應該避開含果酸、A酸、維生素A的成分;由於此類成分很可能提高產下畸型兒的風險,建議使用前應務必請教相關的專業醫師人員。(推薦閱讀:懷孕第4週:孕斑初現,美白防曬禁用A酸) 「天然=安全?!」天然、有機比一比 既然特定的化學物質透過塗抹、清潔肌膚後被人體吸收,而可能造成孕婦健康與寶寶發育時的風險,那麼選擇天然的保養品,是否就意味著萬無一失?其實「天然」在台灣仍是相對抽象的概念,由於目前並無相關主管機關可提供所謂「天然」製品的認證,因此相較之下,目前市售的「有機」商品,多數已有不少機構協助規範,並須通過對應單位進行嚴格的認證機制來把關。 以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21年10月的公告內容,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之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就多達16家之多。 不同的國家對「有機」也有不同標準。根據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簡稱USDA)規章顯示,有機成分比例須達95%以上,方得於外包裝標明為Organic,也就是「有機」商品。 而有機的個人護理產品若含有農作物成分,也必須達到有機食材的標準才行。這包含了原料生長於該地的土壤必須至少在3年內沒有使用過任何的禁用物質,或是作物的種植必須無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農藥、無基因改良品種、不使用合成肥料、不能在耕地出現汙水汙泥等各種規則。 因此所謂「有機」的美妝與保養品,與一般保養商品的差異就在於成份來源,皆標榜以可溯源有據的有機農場、有機莊園為主。這些生產製造的環境在法規的監督之下,因此相對能確保減輕因化學物質對人體帶來的影響。 換句話說,有機的商品一定天然,但強調天然的商品卻因其原料生長的過程未受驗證,因此不一定符合有機的標準。(延伸閱讀:清楚了嗎?天然與有機食品差別這麼大) 改善孕期膚況的有機成分 既然保養品原料「無添加、有保障」,強調天然原料製作的保養品,也讓準媽媽們更能安心地渡過孕期膚況的過渡期。以下7種常見的天然保養製品則各有其特點: 胡蘿蔔籽油(Carrot seed oil):胡蘿蔔籽油具可抗氧化、幫助延緩老化的特色。 薰衣草精油(Lavender essential oil):薰衣草精油能夠減緩皮膚的發炎狀況、加速痊癒外,薰衣草淡雅的香氣也有助於舒緩情緒,幫助孕婦放鬆心情。 柑橘精油(Orange Essential Oil):保濕效果極佳、可平衡肌膚油脂,使用柑橘精油塗抹在肌膚上,亦有助於緩解疼痛。 玫瑰果油(Rosehip Oil):玫瑰果油含大量人體無法製造的次亞麻油酸、不飽和脂肪酸等,可促進細胞再生、有助於撫平妊娠紋。 檀香精油(Sandalwood Essential Oil):檀香精油有助於提振精神,減緩倦怠感。 洋甘菊精油(Chamomile Essential Oil):洋甘菊精油對抗發炎有所益助,還能減緩失眠的狀況。 玫瑰精油(Rose Essential Oil):玫瑰精油有助於降低產婦在分娩時的焦慮感。(延伸閱讀:疫情洗手也要護手,原生植物精油清潔劑天然抗敏、零刺激) 取之於自然,強調以天然有機成分製作的保養油品,不僅有助於孕婦預防妊娠紋生成,亦毋須擔憂吸收化學成分影響胎兒。然而,多數妊娠保養品仍以輔助、預防為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醒,妊娠用品的效果仍因人而異,不應抱有過度的期待。 另外,當準媽媽使用含精油的護膚品按摩腹部時,應注意塗抹推開的力道需務必輕柔,不可過度刺激肚皮或用力。若妊娠紋所帶來的不適感越來越嚴重,則建議仍應諮詢婦產科或皮膚科醫師建議,依個人情況治療才是上上策。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妊娠疾病

孕婦甲狀腺亢進恐引發流產!了解妊娠甲狀腺亢進症狀與治療

準媽媽於懷孕期間不僅需攝取充足的營養,以利胎兒健康發展,也應多留意身體的變化。除了常見的孕吐、痠痛等孕期不適外,孕期的荷爾蒙變化甚至可能導致甲狀腺亢進。 究竟妊娠甲狀腺亢進的成因為何?懷孕併發甲狀腺亢進有無危險?《Hello醫師》請到高雄小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奕吟,帶大家來了解懷孕時併發甲狀腺亢進要怎麼辦?以及對寶寶會有什麼影響。 妊娠甲狀腺亢進原因、症狀 甲狀腺可促進體內代謝,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荷爾蒙。若懷孕前甲狀腺出了問題,可能會造成不孕,或是於懷孕時妨礙胎兒健康發展。 甲狀腺亢進是懷孕期間很常併發的疾病之一,這是由於人類絨毛膜性腺刺激素(hCG)功能類似甲狀腺促進素(Thyrotropin, TSH,又稱促甲狀腺素),會讓孕婦在8~13週發生暫時性無害的高甲狀腺素血症(Hyperthyroxinemia)。 不過這種暫時性的甲狀腺亢進屬於正常的生理變化,進入懷孕中期就會慢慢消失。因此多數準媽媽通常只需定期接受檢查即可,而不需使用藥物治療。 劉奕吟醫師指出,若孕婦在懷孕前就有甲狀腺亢進,則孕後症狀會進一步加重,包含體重減輕、劇烈孕吐、怕熱、心悸等,當孕婦的甲狀腺素濃度上升時、甲狀腺促進素濃度則會下降。下列2種情況為常見的甲狀腺亢進疾病: 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疾病,通常與甲狀腺刺激性抗體有關。除了會有情緒不穩、易怒、易疲倦、體重下降等症狀之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眼球突出以及頸部腫脹。 甲狀腺毒症(Gestational hyperthyroidism):血中甲狀腺素濃度過高,會引發劇烈孕吐、體重減輕、脫水等症狀,而這類病患通常孕前沒有甲狀腺亢進病史。 妊娠甲狀腺亢進可能造成劇烈孕吐。 妊娠甲狀腺亢進對孕婦、寶寶的影響 劉奕吟醫師表示,生理性的妊娠甲狀腺亢進通常不會對孕婦或胎兒健康造成危險。但甲狀腺亢進未治療或是控制較差的孕婦,懷孕容易併發流產、早產、子癲前症、死產,甚至因甲狀腺風暴(Thyroid storm),導致充血性心臟衰竭死亡率相當高。 若媽媽體內有高倍數的甲狀腺促進素受器抗體或沒有控制好甲狀腺機能亢進,可能需採取剖腹生產,而剛出生的寶寶可能會有心跳加快、發抖、流汗、低體重或是生長遲滯,甲狀腺腫大、心因性胎兒水腫等情形。 如何診斷妊娠甲狀腺亢進 準媽媽在懷孕前可至醫院檢查甲狀腺機能,抽血檢驗血清的游離型甲狀腺素(Free T3、Free T4)、甲狀腺刺激素濃度(TSH)、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Microsomal Ab)及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hyroglobulin Ab)的免疫反應。 不過懷孕後,體內的hCG會呈現高濃度,連帶影響TSH,因此需要在產檢時定期抽血確認甲狀腺亢進有無繼續惡化。 妊娠甲狀腺亢進以藥物治療為主 懷孕時若抽血診斷出甲狀腺亢進,主要是以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為主。在懷孕前期(懷孕前3個月)可以服用普樂治(Propylthiouracil,又稱PTU),雖然藥物會穿過胎盤,但對於寶寶的影響不大。 至於另一抗甲狀腺藥物——利甲錠(Methimazole)雖可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但因藥物會穿透胎盤,若在懷孕前期或高劑量服用Methimazole,將提高胎兒畸形的風險。 因此劉奕吟醫師提醒民眾:「罹患甲狀腺亢進的患者若有懷孕需求應提早告知內分泌科醫師,在懷孕前2-3週將藥物改為PTU,若PTU控制不佳,可於懷孕16週後使用Methimazole。」 若孕婦有藥物過敏情形,應提前告知醫師以免導致其它副作用。此外,有少數孕婦會在服藥時發生極嚴重的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Agranulocytosis),此時應立即停藥並接受手術切除甲狀腺治療。 妊娠甲狀腺亢進能預防嗎? 劉奕吟醫師表示,妊娠甲狀腺亢進的預防,主要關鍵在於懷孕前便接受藥物治療,控制好甲狀腺功能;但對於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而言,仍需考慮以手術切除甲狀腺。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懷孕保養

孕婦保養品成分怎麼挑?標榜天然不一定是有機

當媽媽的肚裡有「寶寶房客」的時候,皮膚也會隨之有重大的變化。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妊娠紋(Stretch mark)。由於孕育胎兒之故,肚皮上的肌膚急遽擴張,皮膚也因此過度伸展,讓其中的膠原蛋白纖維組織斷裂,所以孕婦的肚子上會出現紅色的條紋。 妊娠紋也可以看作是人母孕育生命最偉大的印記,而如何預防這個「肌膚上的紀錄」,其實慎選保養肚皮肌膚的乳液或是潤膚乳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市面上的孕婦保養品百百種,特別是「有機」或是「天然」的差別、哪些成分要注意等等,都是準媽媽與「神隊友」不可忽略的議題。 孕期肌膚保養品成分挑選撇步 大家都知道對於孕婦來說,「一人吃,兩人補」。其實不只食物,用於準媽媽皮膚的藥品或是保養品,也有可能影響肚裡的寶寶,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準媽媽保養品的挑選原則吧! 化學成分盡量少碰 現在許多消費者非常在意保養品的成分,是因為其內所含的化學物質很可能不會為我們的健康加分。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所提供的資訊指出,洗面乳或是身體乳等等的個人護理產品為了維持香味,往往會添加定香劑,也就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簡稱DEP)」的塑化劑。 孕媽咪使用這種含有塑化劑的個人保養品之頻率越高,尿液中 DEP 代謝濃度也會跟著增加。要小心的是,懷孕期間暴露於 DEP 之下,對於孕婦與胎兒的發育都有機會受到影響。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某些成分,例如含有 A 酸和水楊酸的產品絕對不能在孕期使用,因為很有可能提高產下畸型兒的風險,所以一定要請教專業的醫事人員為先。 只要成分天然就可以多碰嗎?與有機差別為何? 既然特定的化學物質透過在肌膚上的塗抹與清潔,可能有體內吸收的問題,那麼選擇天然的保養品,就萬無一失了嗎?其實「天然」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因為沒有什麼主管機關能夠認證到底「天然」是什麼。 相較之下,所謂的「有機」就有一定的認證機制與認證單位。以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2021 年五月的公告內容,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之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就有 16 家之多。 而不同的國家對「有機」也有不同的標準,根據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簡稱 USDA)的規章,有機成分比例 95% 以上,在外包裝可標明為 Organic,也就是「有機」商品。 而有機的個人護理產品若含有農作物的成分,也必須達到有機食材的標準才行,包括原料生長於該地的土壤必須至少在三年內沒有使用過任何的禁用物質,或是對作物的種植必須無化學合成農藥、無基因改良品種、不使用合成肥料、不能在耕地出現汙水汙泥等等各式各樣的規則。 有機一定天然 天然不一定有機 所以有機的美妝、保養品與一般商品的差別就在於成份來源都是以有機農場、有機莊園為主。這些生產與製造的環境有法規的監督,所以比較能夠降低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影響。我們可以這麼說:有機的商品一定是天然的,但是強調天然的商品卻有因為其原料生長的過程未受驗證,所以不一定符合有機的標準。 改善孕期膚況的自然素材 既然保養品的原料「越不添加,越有保障」,運用大地之母所孕育的素材,讓準媽媽好好渡過孕期膚況的轉變期,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述這些大自然的瑰寶抹在孕媽咪日漸壯大的肚皮上,所得到的效果還是因人而異,不過準媽媽搭配含有精油的護膚產品輕輕按摩腹部,的確能夠加乘吸收。更重要的是輕撫肌膚的過程中,還可達到芳療的功用,讓孕媽咪得以放鬆心情。不只自己,連肚裡的寶寶都能透過溫柔的手感經驗到最無條件的愛,更可以對天倫之樂充滿期待。 最後要提醒的是,按摩自己的大腹便便一定要輕柔再輕柔才安全,另外,曾經對精油過敏的媽媽、敏感性肌膚以及有傷口的人都不建議使用精油,醫師也不建議自己調配。若妊娠紋所帶來的不適感如果越來越嚴重,或者使用保養品之後沒有改善,還是要諮詢婦產科或是皮膚科的醫師來治療才是上上策。


懷孕初期

懷孕第7週:準媽媽孕吐與不適感漸增,注意補充水分

寶寶第 7 週的成長狀況 進入懷孕第七週後,胚胎(Embryo)現在的長度為一公分,差不多是一顆豆子的大小。在整個孕期,寶寶都是呈現「捲曲狀」,雙腳抵著自己小小的身軀,難得會有伸直的姿勢。 因此要精確地量出寶寶的身長不大容易,這也是為什麼醫事人員要測量寶寶的實際身高時,是從頭頂量到臀部尾椎的「坐高」,而不是從頭頂量到腳趾的直立身長。 我們在懷孕第6週一文所提到寶寶的四肢也開始慢慢形成軟骨組織,未來就會長成骨骼,手掌的生長也蓄勢待發。此外,寶寶的五官也越來越立體,不只是眼睛、耳朵的生長急遽地發展,連眼瞼也慢慢成形。寶寶也將開始有規律的心跳。 由於腦部與脊髓正飛速地發展,寶寶每分鐘差不多會新長出一百個腦細胞,這可是準媽媽攝取葉酸的關鍵時期,以下會有更多詳述。 懷孕第 7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初期準媽媽易口乾 準媽媽在懷孕第七週肚子還不會明顯地脹大,子宮的大小差不多有如一粒檸檬,裡頭住著如豆子般大的胚胎。不過準媽媽在懷孕時期的血液供應會增加 20~40 倍,甚至有時可高達 50 倍,其中 75% 的血液送到卵黃囊(Yolk sac)或是胎盤(Placenta),讓胚胎能夠吸收足夠的養分與氧氣。 需要注意的是,在全身的血流加把勁地為寶寶運送成長的能量的同時,準媽媽也會更容易感到更口渴,一定要記得適時補充水分。 大多數生頭胎的準媽媽會到懷孕第 12 週左右肚子才會大起來,像個傳統印象中的孕婦。「非新手媽咪」可能會比之前生第一胎時更早來的有「孕味」,這是因為之前已經懷孕過,讓子宮與胃部的肌肉更有延展性。(推薦小工具:懷孕體重計算器) 懷孕第 7 週的症狀 準媽媽在懷孕第七週身體上的負擔越來越重,孕吐的狀況也可能會很嚴重。準媽媽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在接下來幾個禮拜,不適感會開始越來越明顯,相關症狀與變化除了乳房脹痛、噁心、頭痛、疲倦想吐之外,對食物的喜好改變很大,嗅覺也更加靈敏,情緒起伏也會比之前更敏感,以及陰道分泌物變多、頻尿等。 懷孕第 7 週的飲食原則 攝取葉酸很重要 準媽媽除了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之外,也要特別注意葉酸的攝取。即將懷孕和懷孕前期的女性每天應服用 600~800 微克的葉酸。攝入足夠的葉酸可降低寶寶出現脊柱裂(Spinal bifida)的風險。 有脊柱裂的兒童,其脊椎骨其中一節或多節有缺口,就像是破洞一般,導致寶寶的背部皮膚、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經發展出現問題,這種疾病在北美洲的發生率高達 5~10%。 葉酸的食物來源有菠菜、韭菜,柑橘類水果、動物的肝臟、酵母、豆類,先由各種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樣性地攝取: 3~4 份深綠色蔬菜(煮熟約 1.5~2 碗) 2~3 份水果(切塊水果約 2~3 碗)(推薦閱讀:補充維生素C和鉀!懷孕水果這樣吃) 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建議跟婦產科醫師討論後,再依處方籤補充葉酸錠劑。 【上一週:懷孕第6週】 【下一週:懷孕第8週】


懷孕初期

懷孕第6週:寶寶四肢開始生長,孕婦忌清貓砂

寶寶第 6 週的成長狀況 進入懷孕第六週,胚胎(Embryo)在子宮內膜中繼續生長,長度為 0.6 公分,可以說是一顆蘋果籽的長度,形狀則像是個小蝌蚪。寶寶的心跳也有機會在陰道超音波檢查時可以確認到。 準媽媽肚子裡的寶寶以飛快的速度成長與變化,胚胎的手臂、腿開始成形,現階段我們稱之為肢芽(Limb bud)。肝臟、大腦、肌肉與骨骼系統的生長也迅速地展開。 懷孕第 6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第 6 週的症狀 準媽媽在懷孕第六週會比較辛苦,孕吐的狀況會越來越嚴重,其他症狀像是生理期沒來、味覺改變、常常感到噁心想吐,對於食物的喜好改變也很大。晚上也會有頻尿的狀況,肚子還會不時抽痛。 懷孕時期頭髮的變化 在孕期,女性體內的女性荷爾蒙(又稱雌激素)的分泌量大增,懷孕後期更是達到頂峰。而雌激素又有助於毛髮的生長,抑制毛囊的退化,所以準媽媽在懷孕時,在臉部、四肢、背部都有可能增生毛髮,頭髮也變得較濃密,顏色也變得更黑。不過要注意的是,髮量與體毛多到異於常態時,要留意是否為卵巢腫瘤分泌雄性素所致。 在生產完的兩個月至四個月之後,毛髮會停止生長。這是因為原本媽媽血液中高濃度的雌激素驟降,讓毛囊快速的進入退化期、休止期。所以產後掉髮量會激增。因為大量的毛髮同時進入休止期所造成的嚴重落髮為「休止期落髮」,不過每個人產後落髮的時間長短不一定,有的媽媽最長可到一年。 懷孕第 6 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與醫生討論用藥 若準媽媽此刻有在服用藥物,建議跟開藥的醫師討論,畢竟無論處方藥或是非處方用藥都有可能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影響,切記不要因為想生孩子就立即中斷原本的用藥療程,一定要諮詢相關的醫事人員。 懷孕不要清貓砂 避免感染弓蟲 貓咪體內容易寄生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若不小心接觸到貓咪的糞便有可能會感染。懷孕的女性如果是第一次感染弓形蟲,弓形蟲恐會經由胎盤傳染給寶寶,感染率高達 40%。 若在懷孕初期就感染弓蟲,更可能會造成流產或死胎。罹患「先天性弓形蟲感染症」的新生兒大約有 70%~ 80% 的機率要等到數個月甚至數年後才會有症狀,包括: 視力不良 失明 學習障礙 心智發育遲緩 皮膚紅斑丘疹 全身淋巴結腫大 肝脾腫大 黃疸 血小板低下 水腦症(Hydrocephalus) 小腦症(Microcephaly) 顱內鈣化 神經病變 所以孕婦盡量不要清貓砂,最好讓其他人代理,而且千萬不能吃生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時被感染,會有傳染給寶寶的危險,不過如在懷孕前就被感染,則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 懷孕第 6 週的飲食禁忌 懷孕不要吃生食 準媽媽一定要記得生食不能吃,還有未殺毒消菌過的奶製品、沒有全熟的蛋類、特定魚類、生菜、蔬果汁等都應該盡力避免,除了有寄生蟲的風險之外,還容易感染沙門氏菌、李斯特菌。 沙門氏菌若引發腹瀉,容易讓子宮收縮,嚴重時可能會造成早產。李斯特菌若經血液讓寶寶感染,有可能會胎死腹中。雖然上述的情況發生的機率並沒有特別高,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還是要謹慎。(推薦閱讀:好孕飲食:懷孕時這些最好別吃) 避免吃中大型的魚類 對於準媽媽來說,要避免食用以下魚種: 鮪魚 旗魚 鮭魚 馬頭魚 鯊魚 油魚(又稱龍鱈) 這是因為上述的魚類吃小魚維生,位處食物鏈頂端,汞含量會累積地較多,建議媽媽也不要多吃。如果真想要食用,建議每星期食用不超過兩份(約 70 公克)的的旗魚、鮪魚及油魚,以及每星期食用不超過一份(約 35 公克)的鯊魚 除此之外,孕婦每週也切記至少均衡地食用 7~9 份 (約 245~315 公克)其他種魚類,才有更多元的營養。 【上一週:懷孕第5週】 【下一週:懷孕第7週】


懷孕初期

懷孕第5週:寶寶心臟、大腦、脊髓開始成形

寶寶第 5 週的成長狀況 進入懷孕第五週,胚胎(Embryo)在子宮內膜中繼續生長,長度為 0.2 公分,差不多是一粒芝麻的大小。寶寶的臉部開始成形,有著細小的鼻子,眼睛要等到 28 週左右才會睜開。寶寶的大腦、脊髓、神經系統也正在飛速般地生長。小小的心臟也正在成長中,馬上就要開始有心跳了。 此時的胚胎已具有血管,其中的一束血管會形成臍帶(Umbilical cord)。臍帶主要是將準媽媽血液中吸收來的養份和氧氣,由胎盤輸送到寶寶的體內,並將寶寶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再輸送給準媽媽予以排泄。 懷孕第 5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第 5 週的症狀 準媽媽在懷孕第五週身體上的感受與第四週的差異不大,不過懷孕初期體內的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以下簡稱 hCG),濃度會持續攀升,有些準媽媽尚未適應,容易可能會出現不適情形,稱為早期懷孕症狀。(詳情請讀:懷孕第4週:孕斑初現,美白防曬禁用A酸) 早期懷孕症狀指的是懷孕頭三個月發生的症狀,例如: 月經沒來 味覺改變 乳房脹痛 噁心、嘔吐 脹氣 疲倦 對食物的喜好有所改變 嗅覺變得敏感 頻尿 肚子偶有抽筋之感(推薦閱讀:懷孕期腳抽筋~4方法舒緩與7招預防) 陰道分泌物變多 秀髮濃密有光澤 腹脹之感 孕斑 著床出血 情緒上的波動 懷孕初期的著床出血 準媽媽的陰道有微量的出血時無須擔心,有可能是著床出血(Implantation bleeding)。著床出血通常發生在準媽媽受孕後約 10 至 14 天,差不多就是在懷孕第四週或第五週左右。當受精卵附著在子宮壁上的時候,就可能會引發著床出血。著床出血通常發生在準媽媽的月經來臨之際,而著床出血的血量會比經血來的少。 著床出血的發生並非必然的,在有些準媽媽的身上不曾出現過,有些人則沒有注意到。準媽媽很有可能會把著床出血誤以為是月經的到來,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懷孕了。著床出血會自行停止,並不需要治療。但是如果陰道有出血不是少量且一直持續,甚至變多,就一定要小心,最好要向婦產科醫師諮詢。(推薦小工具:預產期計算器) 練習呼吸改善心情 得知自己「中獎」了固然很高興,但是感到隨之而來的擔憂也很正常。超過一成的準媽媽曾在孕期有焦慮之感。懷孕初期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為準媽媽帶來各種身體不適以及情緒上的起伏。而這樣的不適會讓準媽媽連結到對於寶寶健康的憂慮與不安。覺得心情不美麗就要好好照顧自己,可以試試以下的呼吸練習: 站、臥、坐皆可,重點是能夠放鬆的姿勢。 盡量讓自己舒適自在,可解開扣子、皮帶、拉鍊。 深深地呼吸,盡量把空氣吸入腹部。如果一開始做不到,也不要強求,循序漸進即可。 接下來開始規律地呼吸,「數息」也許能夠讓準媽媽更加進入狀況。「數」,就是數數字;「息」,指鼻息、氣息。有些人能在呼吸時慢慢又穩穩地從一數到五,但是一開始做不到,同樣也不要強求。 吸入時慢慢從一數到五,吐氣時同樣從一數到五。呼與吸之間不用停頓。從一數到五的節奏最好一致。 整個呼吸練習可以持續三到五分鐘。 如果準媽媽的心情跌落谷底,除了找信賴的親友、師長詳談之外,也可以尋找專業的諮商師討論。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議題,都一樣重要,要好好處理。(延伸閱讀:傾聽與表達:談話治療的 5 種心理療法) 懷孕第 5 週的產檢須知 懷孕第 5 週準媽媽驗孕 懷孕第五週是驗孕的好時機。由於孕婦體內的 hCG 的增加,我們能以檢測尿液中 hCG 來驗孕,詳細的相關資訊,可以讀此篇在家驗孕。 【上一週:懷孕第 4 週】 【下一週:懷孕第 6 […]


懷孕初期

懷孕第4週:孕斑初現,美白防曬禁用A酸

寶寶第 4 週的成長狀況 進入懷孕第四週,胚胎(Embryo)在子宮內膜中繼續生長,長度為 0.2 公分,差不多是一顆米粒的大小。胚胎會附著在供應養分的卵黃囊(Yolk sac)之上,直到胎盤在懷孕第八週左右成形,就會接管卵黃囊的功能。胎盤會嵌入子宮壁,讓寶寶從準媽媽的血液獲取足夠的營養與氧氣,並排出廢物。 胎盤內層是羊膜囊(Amniotic sac),羊膜囊內含有羊水(Amniotic fluid),而羊水則包圍著羊膜內的胚胎,讓胚胎能夠自由活動。 胚胎細胞在這階段可分三層: 1. 內胚層(Inner layer) 未來會生成寶寶的呼吸系統與消化系統,包括肺臟、腸、胃、膀胱。 2. 中胚層(Middle layer) 未來會生成寶寶的心臟,血管,肌肉和骨骼。 3. 外胚層(Outer layer) 未來會生成寶寶的大腦、神經系統、眼球內的水晶體,牙齒的琺瑯質,皮膚、指甲。 懷孕第 4 週的產檢須知 懷孕第 4 週準媽媽驗孕 胚胎著床於準媽媽的子宮內膜之後,胎盤會開始分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以下簡稱 hCG),hCG 不僅能促進雌激素(Estrogen)與黃體素(Progesterone,又稱助孕激素)的生成,也有助胎盤的生長成熟。而且雌激素和黃體素兩者合體也有助於增加流向子宮的血液供給量。 由於孕婦體內的 hCG 的增加,我們也可以檢測尿液中 hCG 來驗孕,詳細的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在家驗孕。 懷孕第 4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第 4 週的症狀 準媽媽在懷孕第四週可能不會在身體上感到太大的變化,不過懷孕初期體內的 hCG 濃度會持續攀升,有些準媽媽尚未適應,身體就容易出現不適,稱為早期懷孕症狀,最常出現在懷孕的頭三個月。以下列出懷孕第四週的媽媽可能發生的生理變化或不舒服的症狀: 月經沒來 味覺改變 乳房脹痛 噁心、嘔吐 疲倦 對食物的喜好有所改變 嗅覺變得更靈敏 頻尿 肚子偶有抽筋之感 陰道分泌物變多 秀髮濃密有光澤 腹脹、脹氣 孕斑 著床出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月經沒來也是懷有身孕跡象之一,不過月事的延遲不見得就代表「造人成功」,還是要驗孕。有疑慮的話,請教婦產科醫師也行。 懷孕時期的皮膚之變化—孕斑 寶寶著床後,胎盤所分泌的荷爾蒙,會影響準媽媽的各個層面,會出現與懷孕有關的正常的色素變化: 由於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的活性增加,增加孕婦局部皮膚的色素沉著,常發生在嘴唇、乳暈、腋下、陰部、大腿內側、臉部、特別是肚臍下方。原本身上的痣或疤痕等處的顏色也會加深。 這些在準媽媽的雙頰、額頭、或是下巴上出現不規則的咖啡色斑點,我們稱之為肝斑(Chloasma),或是孕斑(Mask of pregnancy)。待寶寶誕生後,色素沉澱的情形就會慢慢消退,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 做好防曬減少色素沉澱 常曬太陽的母親比較容易長孕斑,這是因為日曬會加劇色素沉澱,所以準媽媽在防曬上可要多用點心。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無論是醫療常用的美白藥物,還是塗、抹、噴式的防曬用品,最好都先諮詢醫師後再使用。 要如此小心的原因是因為美白用的「A 酸」會有讓胎兒畸型的危險,無論是口服還是塗抹準媽媽都萬萬不可碰。「A 酸衍生物」包括 A 醇、A 醛、A 酯是否能使用,孕婦還是要請教醫師。或者媽媽們可撐陽傘或是長袖衣物帽子,以「物理性防曬」代替塗塗抹抹,這樣就不必擔心產品化學成分對寶寶會有所影響。(推薦閱讀:藥物酒精傷胎兒!導致先天缺陷的因素) 如果真的要使用護膚產品,建議使用由專業、有公信力的機關認證過嬰兒也適合的乳液、防曬乳,畢竟這些商品的成分最為無害。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皮膚色素沉澱並不至於是全身性的,如果渾身肌膚的顏色都越來越深,就要當心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是其他荷爾蒙的問題在作祟,一定要向醫師諮詢。 【上一週:懷孕第3週】 【下一週:懷孕第5週】


懷孕保養

Hello 醫師談 – 5大懷孕與運動Q&A 郭安妮醫師親自解惑

三月份 Hello 醫師推出「產前、產後、保養」的專題,由婦產科醫師郭安妮的訪談撰寫而成「懷孕到底能不能運動?有什麼好處?孕婦運動3大守則」一文。讀者也從「Hello 醫師線上 Q&A」的活動留下相關的問題,現在就由郭醫師來解惑吧! Q1. 請問郭醫師,網路上有些人說為了加快孕婦「卸貨」的過程,產前建議要練深蹲、青蛙蹲,還可以訓練分娩時用到的肌肉。不過又有一些網友說深蹲、青蛙蹲會引發早產。所以到底該蹲還是不蹲呢? 郭醫師回答: 深蹲、青蛙蹲的動作都可以做,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不過有些孕婦可能會擔心早產的問題。若準媽媽目前還沒有足月,肚子又有密集宮縮,甚至有早產跡象,那就不適合做這些運動,建議臥床休息。若沒有上述的狀況,孕婦做深蹲、青蛙蹲,能夠有助於啟動生產時所需要用到的肌肉。 所謂的早產跡象,就是懷孕 37 週之前,子宮密集的收縮,一個小時約有四到六次的宮縮。肚子緊繃繃的,甚至有出血。那就一定要好好休息、臥床,千萬不要硬做深蹲、青蛙蹲等動作。(延伸閱讀:落紅就要生了?待產包要帶什麼?產兆與待產注意事項) 不過準媽媽懷孕週數滿了 37 週之後,也就是所謂的「足月」,之後就算做了深蹲、青蛙蹲而宮縮比較密集,也不需要太過擔心。 Q2. 請問郭醫師,如果之前沒有什麼運動習慣,孕婦產前能不能以爬樓梯作為運動呢?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呢? 郭醫師回答: 孕婦以爬樓梯做運動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準媽媽的肚子比較大,平衡感也較差,如果對跌倒、踩空等安全性有所疑慮的話,其實去公園走走、散散步也行。 有些準媽媽如果怕熱、怕感冒的話,在賣場、百貨公司逛逛街,也是不錯的運動。只要孕婦沒有第一題所描述的早產跡象,走平路其實也能啟動分娩時所用到的肌肉,不比走樓梯來得差。 Q3. 請問郭醫師,聽說運動完喝冰水會「煞到」,那我們孕婦運動完喝冰水,會不會自己「煞到」以外,肚子裡的寶寶也會被「煞到」呢? 郭醫師回答: 台語的「煞著」代表「運動完馬上喝冰冷的飲品導致岔氣」。運動完身體溫度很高,卻又飲用溫度極低的冰水,這對一般人心血管的挑戰性就不小了。 但是這都端看準媽媽的體質,有些孕婦很強壯,對冰水的接受度很高,這是因人而異的,不過由於準媽媽的身體要負擔兩個人心血管的擴張與收縮,還是建議準媽媽運動完要喝常溫水,或是等到飲品的溫度升高再喝。如果喝冰水讓準媽媽不舒服,因而導致宮縮的話,就會有早產的可能,所以還是要小心。(延伸閱讀:喝冰水還是溫水好?好處壞處一次帶你看懂) Q4. 請問郭醫師,我之前懷孕的時侯全身毛掉光光,不過這胎拿掉了。但是過了二年,我的頭髮、眼睫毛、眉毛又才又慢慢長回來了。現在又懷孕了,頭髮又掉光了,只剩眼睫毛、眉毛、慢慢回出來。我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呢? 郭醫師回答: 建議這位準媽媽要進一步到「風濕免疫科」做全身的檢查,看看是不是有一些自體免疫的疾病,讓自己的身體攻打自己的毛囊,導致毛髮掉不停。因為懷孕而頭髮掉光光的案例非常罕見,一般孕婦有自體免疫的問題,比較會有習慣性流產的症狀,所以這位準媽媽一定要就醫才能找出原因。(延伸閱讀:7大症狀「不孕」元兇就是它!生理期劇痛、異常掉髮要小心) Q5. 請問郭醫師,我剛做完子宮外孕手術,傷口都癒合得差不多了,不過腹部腫脹,摸起來也有點硬,這是正常的現象嗎?而這個時候我還可以使用束腹帶嗎? 郭醫師回答: 肚子脹脹的,要看是不是因為腸胃脹氣不舒服,還是建議要回診進一步檢查。如果肚子脹脹的,就建議要先好好休息,不要用束腹帶。一般醫師也不會建議媽媽用束腹帶,除非走路的時候,傷口會痛,那時候再束就行了。要小心的是,如果手術後一直使用束腹帶,也可能造成腸子的沾黏。


懷孕初期

懷孕第3週: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

寶寶第 3 週的成長狀況 懷孕第三週,準媽媽的外在看似風平浪靜,但是其實在肚裡的小世界中,胚胎(Embryo)正漸漸地成長與茁壯。受精卵約在 24~30 小時受內會分裂成兩個細胞,之後隨著時間推演分裂成四個、八個,成倍數增長,並從輸卵管朝子宮的方向的移動。 到達子宮後,胚胎分裂為 32 個細胞,而這個細胞團組的形狀就像桑椹,所以我們也稱之為桑椹胚(Morula)。桑椹胚之後形成囊胚(Blastocyst),囊胚內的細胞一部份會發育且形成胚胎的主要構造。 在即將進入懷孕第四週時,囊胚會附著在子宮內膜上,這過程稱為著床(Implantation)。隨著時間的推演,囊胚的著床之處會發展為胎盤(Placenta),而胚胎也能因此從母體獲得營養及排泄代謝廢物。(推薦閱讀:郭安妮 X 張益堯「醫師上菜」聰明孕養新撇步) 懷孕第 3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第三週,準媽媽可能仍無法感覺到身體上有什麼劇烈的變化。 懷孕第 3 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 排卵試紙的使用 排卵日期基本上可由月經週期來推算,但有太多外在變因,讓我們無法完全準確地預估。其實女性排卵期主要是受黃體化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簡稱 LH)的影響。所以我們可藉由排卵試紙,來檢測女性尿液中黃體化激素的濃度,進而預估排卵的日期。日期確認後要積極「做人」,通常可在性行為的三週後確認是否懷孕。(推薦小工具:排卵期計算器) 不過就算驗孕結果呈現陰性反應,也不代表沒有懷上孩子,可能因為過早驗孕、試紙使用方式錯誤、尿液檢體不夠濃等因素都會影響結果。若準媽媽的月經延遲,應再檢驗一次,或向醫師諮詢。(延伸閱讀:在家驗孕) 懷孕第 3 週的飲食原則 葉酸 準媽媽除了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之外,也要特別注意葉酸的攝取。要懷孕的的女性每天應服用 600~800 微克的葉酸。攝入足夠的葉酸可降低寶寶神經上的缺陷的風險(也就是由大腦或脊髓發育不全所引起的先天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 有脊柱裂的兒童,其脊椎骨其中一節或多節有缺口,就像是破洞一般。導致寶寶的背部皮膚、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經發展出現問題。脊柱裂於北美洲的發生率高達 5~10%。 葉酸的食物來源有: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韭菜 水果,如:柑橘類水果 動物的肝臟 酵母 豆類 葉酸攝取應先由各種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樣性地攝取。準媽媽每日應攝取: 3~4 份深綠色蔬菜(煮熟約 1.5~2 碗) 2~3 份水果(切塊水果約 2~3 碗)(推薦閱讀:補充維生素C和鉀!懷孕水果這樣吃) 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建議跟婦產科醫師討論後,再依處方籤補充葉酸錠劑。 蛋白質 除了葉酸之外,準媽媽在孕期也要有足量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的主要功用是建構與修補組織,並且提供生長發育及免系功能所需的原料。蛋白質夠,寶寶才長得好。 鈣質 鈣質的攝取有助於寶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除了乳製品外,深綠色葉菜類和豆類也是鈣質的良好來源。(延伸閱讀:愛亂咬流口水!寶寶長牙階段的徵兆和時間) 鐵質 鐵質在人體內主要是製造血紅素,血紅素是構成紅血球的重要物質。紅血球負責把氧氣運送到身體各個組織,所以準媽媽攝取鐵質,能有助於寶寶的血容量。紅肉,豆類,雞蛋和深綠色葉菜類都是鐵質的良好來源。(推薦閱讀:懷孕期飲食必知!補充7類食物營養素) 各式維生素 準媽媽對於維生素的補充也不可少,讓我們來看看維生素有哪些好處以及該如何攝取: 維生素 A 可以促進細胞生長。食物來源:魚肝油(建議先諮詢醫師再攝取)、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和水果、奶、蛋。 維生素 B2 為準媽媽及寶寶組織形成所需。食物來源:牛奶、肉類、內臟類、蛋。 維生素 B6 幫助準媽媽蛋白質新陳代謝,促進紅血球的形成。食物來源:穀類、豬肉、雞肉、魚肉。 維生素 B12 與細胞分裂及蛋白質製造有關。食物來源:動物肝臟、腎臟、肉、奶製品。 維生素 C 有助於寶寶免疫系統發展,也能幫助鐵質的吸收。食物來源:芭樂、奇異果、鳳梨、柳丁、檸檬、柚子、文旦。 維生素 D 能幫助寶寶吸收鈣質與磷質,來生成建全的骨骼與牙齒。食物來源:魚肝油(建議先諮詢醫師再攝取)、蛋黃、動物肝臟,不過曬太陽才是主要的維生素 D 獲得管道。 【上一週:懷孕第2週】 【下一週:懷孕第4週】


懷孕初期

懷孕第2週:媽媽排卵、準備受孕

寶寶第 2 週的成長狀況 到了第二週,準媽媽其實仍未懷孕,不過母體已經準備好要「造人」了。 懷孕第 2 週的身體變化 懷孕第二週是女性排卵的關鍵期。在排卵之前,雌激素的分泌會讓子宮內膜增厚,卵巢內的卵泡也會因為在激素的刺激之下開始增大,卵子接著也會成熟。 懷孕第二個星期的週末,也就是女性經期的中間點,準媽媽便進入了排卵期,卵巢內的卵泡會釋放一個卵子,在輸卵管中等待著準爸爸的精子與之結合。 一般來說,在排卵後的 24 小時內,若準爸爸與準媽媽有發生沒有避孕措施的性行為,卵子就會與精子結合為受精卵,屆時準媽媽仍然不會感覺到身體上有什麼變化。(延伸閱讀:排卵期這樣算!掌握黃金受孕和避孕時間) 寶寶的性別由爸爸決定 寶寶的性別在卵子與精子的結合時就決定了。人類的基因組合都是由 23 對,也就是 46 條不同的染色體組成的。其中的 22 對都是「體染色體」,另一對則是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 其中一條染色體來自精子,另一條來自卵子。卵子只有一種性染色體,稱為 X 染色體,但精子有 X 染色體或 Y 染色體,因此如果受精結果是 XX 染色體,寶寶就是女孩,若是 XY 染色體,就會是男孩。我們由此可知:決定孩子未來的性別的是準爸爸,而非準媽媽。(推薦小工具:排卵期計算器) 懷孕第 2 週的生活與注意事項 與醫生討論用藥 若準媽媽此刻有在服用藥物,建議跟開藥的醫師討論,畢竟無論處方藥或是非處方用藥都有可能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影響,切記不要因為想生孩子就立即中斷原本的用藥療程,一定要諮詢相關的醫事人員。 不要清貓砂 避免感染弓蟲 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又稱弓蟲,弓漿蟲。會寄生在動物體內,貓咪也容易成為宿主。所以人類如果不小心接觸到貓咪的糞便,便有可能被感染。準媽媽若是初次感染,弓形蟲可經由胎盤傳染給寶寶,感染率可高達 40%。 若在懷孕初期就感染弓蟲,更可能會造成流產或死胎。罹患「先天性弓形蟲感染症」的新生兒 70%~80% 的機率要等到數月,甚至數年後,才會有症狀出現,症狀包括: 視力不良 失明 學習障礙 心智發育遲緩 皮膚紅斑丘疹 全身淋巴結腫大 肝脾腫大 黃疸(Jaundice) 血小板低下(Thrombocytopenia) 水腦症(Hydrocephalus) 小腦症(Microcephaly) 顱內鈣化 神經病變 為了寶寶的健康,準媽媽最好讓其他人幫忙清貓砂,而且千萬不能吃生食,讓弓蟲不會有機可趁。 懷孕第 2 週的飲食原則 建議準媽媽要均衡飲食並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尤其是葉酸。要懷孕的的女性每天應服用 600~800 微克的葉酸。攝入足夠的葉酸可降低寶寶神經上的缺陷的風險(也就是由大腦或脊髓發育不全所引起的先天缺陷),例如脊柱裂(Spinal bifida)。 有脊柱裂的兒童,其脊椎骨其中一節或多節有缺口,就像是破洞一般。導致寶寶的背部皮膚、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經發展出現問題。脊柱裂於北美洲的發生率高達 5~10%。 葉酸的食物來源有: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韭菜 水果,如:柑橘類水果 動物的肝臟 酵母 豆類 葉酸攝取應先由各種不同的天然食物中多樣性地攝取。準媽媽每日應攝取: 3~4 […]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