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所有生育期女性要維持身體健康,應該要知道的正確健康資訊,以保護身體免於受到如感染、荷爾蒙失調、組織異常生長等疾病。

基礎知識

女性健康

「月亮杯」是什麼?女性經期衛生用月亮杯的4大好處、風險

您知道什麼是月亮杯嗎?是長得像月亮的杯子?跟一般裝水的馬克杯有什麼不同?本文將介紹目前使用率攀升的女生人氣生理用品:月亮杯(Menstrual cup),希望提供女生們在月經來臨時,多一種選擇。 什麼是月亮杯? 月亮杯是一種女性生理用品,由矽膠或橡膠製成,跟常見的衛生棉和衛生棉條不一樣,其用途是盛裝女生月經時的經血,而非吸收經血。 有些人擔心月亮杯可能無法固定,會造成經血漏出,但其實只要採用正確的方式置入陰道,杯體會吸附在陰道內壁上,因此不會有滲漏的情形。 月亮杯約於1930年問世,隨後經過數次的改善和調整,逐漸在國外的女生衛生用品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在台灣直到2017年才制定法規,解除月亮杯為二級醫療用品的限制,讓消費者不必再透過國外代購,而在實體通路就能買得到,以下將一一介紹月亮杯的好處與壞處。 月亮杯的 4 好處 環保愛地球,錢包不消瘦:由於月亮杯可以清洗後多次使用,比起衛生棉和衛生棉條,不僅能減少垃圾量,對環境的負擔更小,對於小資族來說,用月亮杯代替其他拋棄式的生理用品,可以省下一大筆開銷。 持久且容量大:每個人的月經量不同,在使用衛生棉的狀況下,大約4~8小時就要更換,但月亮杯最多可以到12小時。而且月亮杯可以盛裝的經血量,大於衛生棉的吸收量。 異味不亂飄:由於衛生棉並非置於陰道內,因此無法阻擋吸收經血後的衛生棉味道在空氣中散播;月亮杯就沒有這種問題,因為它可以產生氣密效果,味道安全不外漏。 安全性:使用衛生棉條時,若選擇吸水性太強的款式,除了吸收經血之外,連陰道的其他分泌物也一併吸收,造成陰道內的環境改變,引發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由於月亮杯是採用盛裝而非吸收的方式,因此感染機率相對較低。事實上,毒性休克症候群的發生機率不高,定時更換、避免超時使用衛生用品,就能把感染機率降到最低。 月亮杯的 4 風險 注意感染:雖然上面才說了月亮杯的安全性較好,但由於月亮杯可以重複使用(也有拋棄式的),而且必須用手直接將其放入陰道裡,若手部清潔沒做好,感染的風險恐怕將比衛生棉和衛生棉條高。 上手不易:對於新手來說,要正確地將月亮杯放好位置有點困難。就像第一次戴隱形眼鏡一樣,有人一下就上手;有人需要時間琢磨,而且因為放月亮杯的位置很難觀察,加上將異物置入體內所產生的不適或疼痛感,可能會讓許多人覺得挫折而放棄使用。 不舒服:如前面提到的上手困難一樣,月亮杯有一定的體積,對於沒有使用過置入性生理產品的女生來說,不僅在放入時會疼痛,就算好不容易感覺位置對了,也可能不習慣有異物在陰道裡,而感覺不舒服。 過敏:對矽膠或橡膠物質會過敏的人,恐怕仍須回歸傳統的棉墊選擇為佳。 (同場加映:月亮杯這樣裝就對了!清潔與保存方法)

看更多 女性健康 相關文章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是著床出血還是月經?教你如何分辨月經和懷孕初期出血

在《非經期出血要看醫生?「排卵期出血」有這些症狀》中,教導大家判別非經期出血當中的「排卵期出血」後,這篇將討論另一項非經期出血的症狀——著床出血。 由於著床出血的時間點和症狀跟經期出血十分類似,容易造成混淆,到底什麼是著床出血,發生時又該如何應對呢? 什麼是著床出血?認識懷孕初期出血 每次生理期過後,卵巢會再次製造卵子,女性的身體為了打造一個適合寶寶生長的環境,子宮內膜此時就會慢慢增厚,讓受精卵可以順利附著在子宮壁上。若卵子沒有受精,則子宮內膜會被身體排除,就形成我們所熟知的月經。 在精子與卵子成功結合的情況下,受精卵會著床在子宮壁,有時會造成微量出血,也就是所謂的「著床出血」,通常好發於精卵結合後的第 10~14 天,出血情況大概在數小時到兩天內就會結束。由於這段期間與下次月經來潮時間接近,因此常讓不少女性誤將著床出血,當作月經。 著床出血雖然聽起來有些令人擔憂,但其實是懷孕初期正常的生理現象,並非每位女性都會發生,也跟胚胎健康並無直接關聯。然而,若有大量出血、血塊流出,劇烈腹痛、分泌物增加、出血超過兩天以上等症狀發生,則可能是流產或子宮頸發炎的跡象,請務必立即就醫。 為什麼懷孕初期會出血?著床出血的原因 目前醫學界普遍觀察到造成著床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二: 受精卵從輸卵管移動到子宮內膜著床,造成少量出血。 懷孕初期黃體素(Progesterone)不足,導致著床時微量出血。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懷孕期間黃體素不足可能有流產風險,但請勿擅自服藥或以其他方式補充黃體素,有任何備孕或懷孕的問題,仍應依個人體質諮詢醫師意見後再做決定。 血液呈咖啡色、有點狀出血?恐是著床出血症狀 各種戲劇中常見以誇張劇烈的孕吐方式,呈現懷孕的先兆。其實著床出血比孕吐還早發生,因此常讓女性誤以為是「大姨媽」來了而輕忽孕體。如果觀察到枕邊人或親密的女性朋友出現以下的特徵與症狀,或許就有著床出血的可能。 著床出血為咖啡或淡粉色的點狀出血,並不會由子宮內膜排出而出現血塊 乳房脹痛、乳頭有刺痛感 基礎體溫改變(指在著床時體溫會稍下降一天,接著回復高溫期,但並非所有懷孕都會有此變化) 疲勞、頭痛 胃部不適、噁心、嘔吐 特別想吃或討厭某些食物 情緒起伏大 頻尿 著床出血後多久可以驗孕? 懷疑自己是著床出血的準媽媽們,想要驗孕最好先等等。因為受精卵著床 10 天後,驗孕結果才比較準確,而根據體質的不同,有些人甚至要等到受精卵著床後 14 天,驗孕才會出現明顯的兩條線。(延伸閱讀:愛愛結束後要愛自己!性交後常見女性問題) 如何分辨月經和懷孕初期出血? 綜合上述症狀可發現,除了流血時間短和沒有血塊之外,許多著床出血的症狀與經期或經前症候群(PMS)其實有不少類似之處。若不確定是否為著床出血,建議不妨等出血後過幾天驗孕,或回想上次性行為的時間,若已超過一個月,那就不太可能是著床出血。如有相關疑問,仍應由醫師協助判別,並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非經期出血要看醫生?「排卵期出血」有這些症狀

女性們或許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不是生理期,卻可以看到底褲有一點血跡或咖啡色分泌物;其實,這可能是所謂的「排卵期出血(Ovulation bleeding)」,是非經期出血中常見的現象。 至於為何有排卵期出血?是否需要醫師診治?讓我們先從排卵期出血的原因了解起! 什麼是排卵期出血?非經期出血原因說明 正常的月經會經歷以下階段: 月經期(月經來潮):因卵子未受精,本來準備保護胚胎的子宮內膜便會剝落,形成經血排出。 濾泡期:濾泡(卵泡)重新在卵巢內發育、成熟,雌激素逐漸升高,子宮內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逐漸增厚。 排卵期:排出新的卵子後,雌激素也會隨之下降。 黃體期:體內黃體素會增高、雌激素慢慢減弱,在黃體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停止增厚,等待受精卵著床,持續至下次月經來潮。 一般而言,出血主要發生在經期(月經的第一週),但部分女性可能受工作、家庭、熬夜、睡眠不足、緊張焦慮及壓力等因素影響,導致荷爾蒙波動,而在排卵期發生出血現象。當卵子排出後,雌激素濃度的快速下降,造成子宮內膜表層部分脫落,就會引發少量出血。 值得慶幸的是,排卵期的出血量很少,顏色通常呈淡粉色或深褐色,出血情形一般不會超過三天,通常毋需過度緊張。(點此前往排卵期計算器) 排卵期症狀 有些女性在排卵期時會出血之外,還會伴隨下列生理變化或症狀: 乳房脹痛:受荷爾蒙起伏影響,女性在排卵期易感乳房敏感、脹痛。 性慾高漲:在排卵期間,荷爾蒙的變化促使性慾上升。 基礎體溫改變:女性的基礎體溫在此期間會先下降後升高,直到黃體期結束。 感染風險增加:排卵期的陰道黏液會變得稀薄,以便讓精子能更容易地通過,提高受孕成功的機會,但此時受病菌感染的風險也會大幅上升。 陰道分泌物增多:排卵期的分泌物也稱為「白帶」。白帶呈透明狀且具延展性,摸起來濕潤外,就像生雞蛋的蛋白一樣黏稠,而這樣的陰道分泌物通常會持續 2~3 天。 排卵痛: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時,單側下腹會輕微疼痛,但也有極少數女性疼痛十分強烈,建議就醫診斷。 排卵期出血需要看醫生嗎? 一般來說,排卵期出血屬於正常現象,大約有 5% 的女性有此經驗。建議做好衛生清潔並保持作息正常與通風度,其實不需要過於擔心;不過要是出血量較大、血跡鮮紅並持續出血超過七天、發生時間不在排卵期間(以月經週期為 28 天為例,通常會發生在月經週期的第 11~14 天),則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如感染、子宮肌瘤、息肉或是癌症等,應盡快就醫。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月經

經痛怎麼辦?認識經痛原因症狀與舒緩5招

你是否也有過疑問?為什麼身邊總有朋友月經來時完全不會經痛(Dysmenorrhea, Menstrual cramp),而你卻痛苦難耐?其實,經痛與否及嚴重程度,並無確切原因,一般認為與個人體質有關;雖然我們很難避免經痛的發生,但有不少有效舒緩經痛的方法可以試試,以下將介紹經痛的原因、症狀和緩解方法。 經痛好發於年輕女性 經痛一般發生於月經初期,好發於年輕女性,隨著年齡增長或第一次生產過後,經痛症狀會有所緩解。 經痛的類型與相關疾病 經痛又分為原發性經痛(Primary dysmenorrhea)和續發性經痛 (Secondary dysmenorrhea),前者為月經子宮肌肉運動所產生的經痛;後者則是由某些疾病所造成,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 (Endometriosis)、子宮肌瘤 (Uterine fibroids)和骨盆腔發炎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等。(同場加映:女生必知!4月經症狀潛藏的健康危機) 經痛原因與症狀 經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子宮的收縮,這個動作的目的是為了排出子宮內膜的血液以及其他物質,當收縮的動作過於強烈時,會壓迫到周遭的血管,使血液無法輸送氧氣到子宮,而子宮因缺氧而產生經痛,若經痛程度嚴重,還可能導致嘔吐甚至失禁的情況。經痛有以下幾個特徵: 主要來自下腹部的疼痛,型態可能是陣痛或像抽筋、痙攣性的疼痛。 月經來潮的 1~3 天前開始出現疼痛,經期前 24 小時最為劇烈,並會在 2~3 天後消退。 持續不間段的隱隱作痛 蔓延至腰部(下背)和大腿的疼痛 有些女性經痛時也會伴隨以下症狀: 頭痛 頭暈 噁心、嘔吐 拉肚子、腹瀉 經痛怎麼辦?5招緩解經痛症狀 經痛的發生頻率因人而異,有些女性可能幾乎沒經歷過經痛的症狀。但經痛確實相當常見,因此坊間也流傳了許多舒緩經痛的方式,效果因人而異,不過較有證據顯示有幫助的,大致上有五個原則與方法: 補充水分:多喝水雖然不能直接減低經痛的狀況,但可以減低經痛時的腹脹症狀。另外建議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則盡量避免,因為兩者都有利尿的效果,容易造成身體缺水。 營養食物:當經痛難耐時,有些人會選擇吃甜食或高熱量食物(紅豆湯或巧克力),當然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能同時也吃些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對於症狀緩解會更有幫助。例如含有維生素E、B1、B6、鎂、鋅及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可以緩解肌肉痙攣和發炎。(推薦閱讀:吃巧克力可以減緩經痛?公開5大飲食法寶,讓大姨媽不再成為夢魘) 熱敷:熱毛巾、電毯或暖暖包,都是熱敷的好方法,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減緩經痛不適。 運動:有些本身就有運動習慣的人,在經痛期間可能會選擇完全不運動,不過建議可以先減輕運動量至身體可接受的程度,如果疼痛難耐當然就先休息、停止運動。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也可以嘗試瑜伽或有氧運動,例如游泳和慢跑,增進腦內啡(Endorphins)的分泌,腦內啡除了有助於保持心情愉悅,更是天然的止痛藥,有助於舒緩經痛。 止痛藥:經痛一來有時候真的痛到無法忍耐,這時候吃止痛藥其實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有些人會擔心經常服用止痛藥會產生藥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但其實一個月若只有數天服用止痛藥,並不會產生耐受性的問題。一般常用的止痛藥成分大多含有:布洛芬(Ibuprofen)及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不過只有前者有消炎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止痛藥最好在經痛發生後盡快服用,若忍著直到疼痛加劇才服藥,藥效可能會大打折扣。 https://helloyishi.com.tw/herbal-alternatives/alternative-medicines/how-turmeric-helps-relief-menstruation-discomfort/ 若試了以上方法還是感到經痛難耐,或有長期嚴重經痛的症狀,請尋求醫師的幫助,因為有可能罹患造成續發性經痛的相關疾病,切勿過度依賴止痛藥或是隱忍著疼痛不就醫。(月經時常不規律?計算排卵期請使用:排卵期計算器)


更年期

更年期女性要補荷爾蒙?名醫張宇琪:補充營養這幾項要注意

女性到了 48~52 歲之後,通常會因為更年期導致女性荷爾蒙減少,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比如出現熱潮紅、暈眩及難以入睡,甚至是失眠等症狀。本文介紹更年期女性常有的各種疑問和迷思。專業婦產科醫師張宇琪,將帶大家認識更年期該如何補充女性荷爾蒙,以及患者接受荷爾蒙治療時,該注意哪些事項?(同場加映:更年期熱潮紅、盜汗、失眠!這樣做改善症狀) 女性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與營養需求 更年期女性荷爾蒙的缺乏會導致許多症狀,而荷爾蒙的不平衡也會造成身體老化,增加某些疾病的風險。當不再製造雌激素時,骨骼和心臟也會受到影響,不只骨質會開始流失,易發生骨折,女性還可能更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推薦閱讀:女人 50 要當心!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因此,更年期女性需要開始注意營養攝取、規律運動及生活作息,並諮詢專業醫師和營養師。 更年期症狀改善與營養補充 對於想要改善更年期症狀的患者,醫師可能會校正雌激素和黃體素後,再觀察體內這些雌激素的水平,如果可以維持 3~6 個月,再評估患者的狀況。配合國健署更年期的症狀評估表,看患者評估後的總分變動,才會考慮補充荷爾蒙,如 DHEA(脫氫表雄酮)。 基本上,治療更年期的症狀,最好是有個主軸(主要的治療方式)之後,醫師再視病患的情況,添加保健食品輔佐調整。校正好並且覺得有效果後,才會添加週邊的營養補充品,且一次以一種營養補充品為主,才會知道哪種會產生效果。 如果評估量表的分數持續 2~3 個月都是兩分或三分,張醫師建議可以多補充點 DHEA,它可以幫助妳轉換成為劑量的雄性素和雌激素,讓人比較有性慾和活力,也較不易有失智症。一般對女性的建議攝取量是每天 25~50 毫克。 DHEA 與補充的注意事項 前面提到的 DHEA,全名為 Dehydroepiandrosterone,簡稱 DHEA,是一種類固醇或激素。DHEA 中文為脫氫異雄固酮,主要由腎上腺分泌,它能轉化成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和女性荷爾蒙,不過 DHEA 生成量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更年期的時候會降低許多。 DHEA 的確是有機會增加性慾、增加興致,並保持骨密度,讓骨質流失比較慢,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補充,張醫師提醒,癌症患者如乳癌、攝護腺癌(或稱前列腺癌)或肝癌的患者,都不適合補充 DHEA。(延伸閱讀:減肥、掉髮、骨質流失?醫師解答女性常見營養問題) 癌症患者在採用荷爾蒙療法治療的情況下,需要抑制荷爾蒙,所以不能攝取雌激素,而 DHEA 在體內會轉換成雌激素,所以不能攝取 DHEA;前列腺癌患者也是同樣道理,DHEA 在體內也會轉化成雄性素;肝癌患者也需要避免攝取,因為 DHEA 需要肝臟代謝,所以肝癌患者也不適合補充。 如果想要自行補充 DHEA 建議還是先諮詢過醫師,再服用會比較好。 女性更年期的荷爾蒙治療與注意事項 更年期的女性荷爾蒙較低,荷爾蒙療法通常是使用低劑量的雌激素和黃體素來調整,女性自己和醫師也可以透過國健署的更年期不適症狀評估表的結果,來決定給予的更年期荷爾蒙劑量與種類。 假設抽血檢驗,發現該婦女身上還有一些雌激素,通常不太會給予雌激素治療,因為這樣反倒會抑制身體雌激素的自然分泌量。如果患者的荷爾蒙已經小於正常水平、出現症狀或不舒服,加上不易入睡,醫師就會視病患身體情況,給予打針、口服或用荷爾蒙凝膠塗抹來減少肝臟負荷,調整雌激素和黃體素到最佳的比率。 但是,所有的荷爾蒙都是處方用藥,需要由專家醫師依據病患的狀況,選擇使用哪些種類的雌激素或黃體素,並判斷合適的使用劑量。民眾不能擅自服用,否則可能會產生噁心、嘔吐、胸部脹或是栓塞等不適症狀。如果是坊間販售之保健食品,都屬於食品類,民眾可以自行取得和購買,但藥物類,如荷爾蒙,必須經醫師開立處方箋才可以獲得。 乳癌風險者更年期怎麼補充女性荷爾蒙? 對於需要特別注意日常荷爾蒙劑量的人,例如乳癌家族史的患者,可以透過基因檢測,看看自己是否屬於高風險族群。如果是的話,張醫師表示,其實不代表只有乳癌,同時也會是卵巢癌或相關的高風險患者,因此,在臨床實驗上也有人曾經將卵巢先切除的案例,而這算是超前部署的行為。(推薦閱讀:女性預防乳癌:了解乳腺癌的原因與風險) 乳房或卵巢拿掉之後,可以透過運動、紓壓等來緩解更年期的症狀。據統計,有 50~70% 女性的更年期不適持續 3~5 年,而約有一到兩成的婦女都沒有任何症狀,但是到 60 歲以後,使用荷爾蒙治療需要特別小心,因為這些人的血管和器官已經老化。 在慢性疾病之下,使用荷爾蒙治療的風險較大,因為它會活化一些血管的內皮細胞因子,很容易造成老舊的、栓塞的小血塊在血管內到處游離,如果塞到腦袋會造成腦中風;塞到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塞到腳會栓塞,造成該腳的血流變差。所以提醒女性,荷爾蒙治療最好趁年輕,不要等到老了才治療。(推薦閱讀:心肌梗塞男女有別!非典型症狀含胃痛、冒冷汗、疲勞) 許多人都知道大豆富含大豆異黃酮,會轉換成雌激素,隱而也有誘發乳癌等風險,讓許多想要多喝豆漿補充雌激素的人會有些擔憂。張醫師表示,每天都喝一杯豆漿(250c.c.)沒有什麼不好,但不要當開水喝或是早中晚各一杯,或是加上豆製品,那就會過量。(推薦閱讀:更年期女性喝豆漿致癌?破解雌激素迷思) 除了乳癌患者,吃素的女性,除了選擇豆類作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外,不妨也替換成堅果,堅果也具有抗氧化的功能,而且還含鈣質,而鈣質也非常建議更年期族群多補充。(推薦閱讀:更年期女性這樣吃堅果!防骨鬆顧心臟) 白天活力夜晚好入睡的營養補充法 建議在早上喝一杯豆漿,包含補充其他營養品。張醫師指出,正常來說,所有的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時間就是在一早醒來後開始,到中午、下午逐漸往下掉,到晚上就可以自然入睡。 所以像是難以入睡的問題,其實也有機會透過荷爾蒙調整。張醫師分享,有些停經或有更年期症候群的患者,在補充黃體素之後,不僅可以不用安眠藥,利用調整荷爾蒙的方式,其實對他們心裏穩定性也有幫助,但是荷爾蒙最好選擇天然性的,如果合成荷爾蒙使用超過 3~5 年,恐怕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像是避孕藥,或是不正常出血時會立即使用的黃體素、雌激素等藥物,都屬於合成荷爾蒙。 許多更年期女性會為了保持青春,購買一些蜂王乳、月見草油等含荷爾蒙的保健食品,其實適當吃是無妨,但是這些產品的作用也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膜增厚。然而停經後女性,要注意避免子宮內膜過厚,否則容易引發子宮內膜癌。所以呼籲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包含子宮抹片和超音波檢查等,保持青春也能維護健康。


更年期

40歲更年期提早來:當心5大壞習慣!更年期自我檢測量表一次看

女性進入中年之後,身體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感覺,心理和情緒也感覺有些變化與不穩定。藉由3月婦女節的時節,我們一起關心女性健康。關於更年期的症狀、不適和原因,《Hello醫師》邀請了婦產科名醫張宇琪醫師,一起探討女性更年期和了解如何改善這些不適。 更年期幾歲?女性更年期的年齡 女性通常在48~52歲左右開始會進入更年期。更年期是指卵巢的生理機能逐漸減退,到完全喪失功能的這段時期,也就是從停經前和停經後的這段期間。停經的定義為女性最後1次月經之後,過了12個月都沒有來月經,即為停經。(推薦閱讀:女人更年期後要小「心」!了解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更年期原因 基本上,女性更年期的這些症狀都是源自雌激素下降的問題,所以張醫師也建議中年婦女、媽媽們,最好每年接受健康檢查,如果沒有健檢而發現有前面所述的血管等相關症狀,可以在家裡先量血壓,可能是因高血壓所引起的;通常來說,這些數字若異常的話,就不僅僅是更年期的問題了,應該追本溯源,找出是什麼讓你感覺不舒服。 更年期會持續多久? 在為期2~5年的時間裡,女性會面臨身體和心理的改變,常見症狀的包含熱潮紅、暈眩、盜汗或失眠等等,但是從何時開始是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在還沒有完全停經之前,就已經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了。 40歲更年期?5大習慣恐提前更年期 有人 40 歲就停經,即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卵巢早衰是指指卵巢功能在40歲以前就提早衰退,常見的原因除了遺傳、環境荷爾蒙,高壓力、長期抽菸、喝酒甚至吸毒等習慣都會破壞卵巢。 當一邊卵巢遭破壞時,就沒有足夠的雌激素,而這些都可以從血液中驗出,但也有人在這些檢驗數值都表現正常,此時就要評估是不是甲狀腺、腎上腺素、雄性素或是胰島素阻抗等的問題。 我們知道了雌激素的變動會影響婦科疾病,那是否有些影響荷爾蒙的婦科疾病或癌症,也可能會影響更年期提早報到?其實取決於卵巢是否還被保留,或是卵巢是否具分泌雌激素的功能。 更年期提早的原因 卵巢癌、子宮頸癌或是子宮體異常 卵巢癌、子宮頸癌或是子宮體異常的女性,有可能會有早發性更年期(Premature menopause)的可能。張醫師表示,卵巢癌有1種基因型的生殖性癌症,容易發生在國、高中生族群,需要透過斷層掃描診斷,且通常需要開刀並切除患部。雖然單邊卵巢被切除,但另1邊可以被保留,仍然能分泌荷爾蒙。 放射治療、化療藥物或是切除卵巢 放射治療、化療藥物或是切除才會破壞卵巢,進而可能導致更年期的提早。除了卵巢,還有子宮頸癌的部分,子宮頸癌第1期、第2期、第3期的患者,依癌症病況其子宮頸、卵巢、淋巴可能需切除,若全部切除就會造成停經。 然而,單純的子宮頸癌初期不會導致卵巢衰竭,要動了手術才會切除,所以罹患子宮頸癌的女性不用緊張,早期診斷、治療是可以保有卵巢功能的,不會因為手術讓更年期提早,同時也呼籲女性每年最好做抹片檢查。(推薦閱讀:子宮頸癌的分期、轉移與五年存活率) 子宮體異常也不會導致卵巢癌,因為子宮內膜會清刮掉,整組子宮、卵巢切掉後,加上放射治療等癌症治療,在1~2個月之後才會有更年期症狀。子宮切除後就不會有生理期,只要卵巢還在,就比較不會出現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推薦閱讀:更年期後愈來愈明顯~陰部的老化現象) 另外,不容易出現更年期症狀的族群還包含了肥胖族群,較胖的女性體內有些游離的荷爾蒙,以及脂肪細胞所轉換的微低劑量雌激素,但相對來說,肥胖族群容易面對3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或是早發性失智症(Early-onset dementia)的風險。 所以建議女性要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型態、飲食和運動。BMI維持在正常的範圍(約18~24左右),女性腰圍不要超過80公分。 50歲更年期症狀 失眠 許多更年期婦女會遇到的困擾,其中還包含了睡眠問題。除了入睡困難,還有半夜醒來後就睡不著、入睡後睡幾小時又醒來(斷斷續續的睡眠),或是入睡後持續作夢到天亮。 更年期開始受睡眠困擾的女性,也可能是受荷爾蒙變化所造成,不妨先利用上述國建署提供的更年期症狀評估表觀察自己,並且到醫院做超音波、抹片和血液檢查。醫師可從血液中看黃體酮(Progesterone)的水平幫助診斷。 由於女性在排卵後才會產生黃體酮,其他時間不會有,例如懷孕中的婦女必須分泌黃體酮才能孕育寶寶,不過在女性停經後,黃體酮和雌激素可能都會下降,而無論雌激素或是黃體酮過低或過高,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因此必須調整2者的多寡來改善。 骨質疏鬆 更年期骨質會加速流失,除了補充鈣和維生素D,運動也能增加骨頭的強度。但進入更年期後,原本沒有運動習慣或是關節不舒服的女性,該如何運動和顧身體呢?(延伸閱讀:減肥、掉髮、骨質流失?醫師解答女性常見營養問題) 所謂「要活就要動」,多運動就會提高新陳代謝,但是新陳代謝率到了中年就會逐漸下降。最好從年輕就要少油、少糖、多纖維,養成運動習慣。建議每週運動3次,每次要超過30分鐘。可以選擇先從走路開始,接著開始訓練慢跑,接下來快跑,、爬樓梯、跳繩都是好的運動。 養成運動習慣後,也別忘記加入訓練肌肉運動。張醫師強調,肌力很重要,因為肌肉會隨著年齡增加逐漸減少,造成現在國人也普遍有「骨鬆肌少症」的現象,此與骨質流失和雌激素的減少有關。(推薦閱讀:趁早開始重訓:強健骨頭防骨質疏鬆) 女性50歲之後,約2成有骨質疏鬆,60歲之後,則達到5成;到了80歲之後,則有百分之百比例的骨質疏鬆。反觀男性,到了60歲僅下降20%,而80歲只有5成有骨質疏鬆。比起男性,女性骨鬆來得更早,所以女性朋友們,平時多運動,別忽略訓練肌力和維持骨密度的重要性。(延伸閱讀:非老年人專利!「肌少症」上身、心臟病就敲門!強肌護心卡緊動起來) 熱潮紅 在更年期症候群的症狀中,主導症狀的主要激素是雌激素(Estrogen),雌激素來源除了卵巢分泌量最多之外,還有周邊的脂肪會轉換一些游離微劑量的荷爾蒙。停經的卵巢,沒有排卵的能力,因為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因此容易形成血管的問題,也就是熱潮紅的主因。(推薦閱讀:更年期女性更怕熱?荷爾蒙熱潮紅作祟) 熱潮紅最典型的感受是一股熱會從背後或前胸往上升,停留1~2秒後便消失。接著約在1小時後,又有一股熱再度上升、下降。其症狀通常發生於48~52歲的女性,不過也有45歲的女性出現熱潮紅症狀。嚴重的熱潮紅可能會進一步導致盜汗,睡眠中異常出汗、頭暈、眼花等也和熱潮紅一樣,都是屬於和血管都有關的症狀。(推薦閱讀:女人 50 要當心!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更年期症狀自我檢測量表 如果你的年紀已經接近更年期階段,對自己近期的不適有些疑問,不妨可以參考國健署針對更年期的量表進行評估。這是較客觀的自我評估量表,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定,建議每個月填寫1次,依自身狀況評估。當總分超過15分時,建議讓醫師進一步評估是否要接受治療。 更年期症候群:這些族群小心高血壓! 女性荷爾蒙的高峰期約是34~35歲,也是身體最好的狀態,34歲之後即為高齡產婦,身體健康逐漸走下坡;走下坡的速度因人而異,這和年輕時的骨頭健康程度有關。如果年輕時沒有存好骨本、建立良好習慣,身體很快就會老化,相關症狀也會陸續出現。舉例來說,如果年輕就開始抽菸、喝酒,和每天都有運動跑步的族群相比,即使同樣都是35歲為健康高峰,抽菸、喝酒者還是老化得較快。血管壁會因為抽菸、喝酒被破壞,當血管壁狹窄,雌激素不夠或是受到刺激影響情緒,血壓可能會因為情緒起伏,造成短期血壓高或慢性高血壓。 張醫師舉例,體內的荷爾蒙類似如同交響樂團一樣,各個具有相關性。所以在檢查症狀原因的時候,除了雌激素,醫師也會看甲狀腺功能是否有異常,以及泌乳激素(Prolactin,簡稱 PRL), 它是男女生都有的激素,當泌乳激素過高時,月經會消失,而這可能是腦下垂體長腫瘤所導致。進階的檢查,就是看卵巢功能的狀況,是否達到符合停經的荷爾蒙水平,醫師會依據許多測量水平進行評估。 更年期的保養 早上可以吃顆綜合維他命 要從飲食中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可能對現代人來說很難辦到。張醫師建議,每天早上可以吃顆綜合維他命,找出適合你個人的維他命。除了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 和維生素K 等,還有葉酸、鈣、鎂。(推薦閱讀:更年期女性這樣吃堅果!防骨鬆顧心臟) 早上吃含低劑量的營養素的綜合維他命,讓你精神好、體力好,傍晚時,這些營養素被代謝掉之後,會存留一些鎂離子在體內。研究指出,鎂可能可以幫助入睡,但這樣的方式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還是沒有助眠效果。 規律的運動、社交習慣 建議有失眠困擾的女性,生活上先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並從事喜歡的社交活動,都能幫助提振精神和心情,進而也提升晚上的睡眠品質。(延伸閱讀:營養素怎麼吃?營養攝取不足?透過功能醫學了解女性營養)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減肥、掉髮、骨質流失?醫師解答6大女性常見營養問題

各位女性同胞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妳是否忘記檢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呢?在3月8日婦女節這個感謝女性的節日,我們都該對女性健康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緊接著上一篇《營養素怎麼吃? 營養攝取不足? 透過功能醫學了解女性營養》,讓繼續我們跟隨許崇恩醫師的帶領,從功能醫學的角度,討論成年、更年期女性常見的健康疑問與營養缺口。 1. 減肥會讓女性缺鐵? 控制體重是很多女性的煩惱,尤其有時候卯起來不吃飯,雖然體重可能下降了,但可能出現頭暈等不適症狀,等到恢復正常飲食後又復胖回來,不知道如何是好。 事實上,女性本來就容易出現缺鐵的問題,如果加上減肥,可能會讓缺鐵的狀況變得更加嚴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缺鐵不一定會貧血,不過可能會讓人頭暈、也會讓人代謝變差。(推薦閱讀:什麼是缺鐵性貧血?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又如有些女性減肥會「卡關」,可能就是因為缺鐵所造成的代謝變差所致,當然,確切到底缺了多少鐵,需不需要特別透過營養品補充,就得經由醫師的專業評估來判斷。如果不想吃營養品,當然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多攝取一些富含鐵的食物,比如鵝肝、豬肝、豬血、紅肉等。吃素的朋友也不必擔心,一樣可以從紫菜、髮菜、紅豆、黃豆、燕麥、菠菜等食物中獲取植物性鐵質。只是還是得由專業團隊來進行指導才安全,因為鐵補過頭了也是有風險的。 還有就是要經過詳細的問診、檢測,了解肥胖的真正原因,譬如很多女性不是真的肥胖,而是甲狀腺功能異常引起的代謝差與水腫,這時也許可以通過營養素來調理,比如硒元素就是對甲狀腺很重要的一種營養素。 許醫師鼓勵個案與專業團隊共同設定目標,用精準、個案能接受並配合的方法,來達到成果。 2. 缺鐵會造成女性掉髮? 很多人可能以為掉髮、雄性禿是男性才有的困擾,但其實女性有掉髮問題的也不在少數。 許醫師解釋:「女性掉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缺鐵、一個是甲狀腺低下,而後者主要是由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造成。」(推薦閱讀:姊妹看過來!關於女性甲狀腺的小知識) 甲狀腺機能低下(Hypothyroidism)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開始攻擊自己的細胞,就會產生炎症,攻擊關節就會造成關節炎,攻擊甲狀腺就造成甲狀腺炎(Thyroiditis),而甲狀腺受到攻擊會影響荷爾蒙的產生,導致掉髮。這些發炎反應,可能跟體內的抗氧化營養素、微量元素被消耗有關,例如硒、維生素 D 等等。(推薦閱讀:甲狀腺功能低下飲食大補帖!飲食請吃這4種) 在治療上,常規醫學可能會開補充甲狀腺荷爾蒙的藥物,不過功能醫學則會著重於矯正免疫系統的紊亂,這種紊亂可能是由腸道不健康、缺乏特定營養素、體內毒素過多所造成。 3. 更年期雌激素下降該補充何種營養素? 我們都知道更年期與雌激素下降有密切的關係,使得更年期女性出現各種不適症狀。一般來說,可以透過荷爾蒙療法改善,不過我們一樣可以在飲食的部分做些改變,降低邁入更年期對我們的衝擊。(推薦閱讀:更年期女性喝豆漿致癌?破解雌激素迷思) 一般來說,女性更年期的定義是一年沒來月經,而女性在真正進入更年期之前會有一段過渡期,這也是最常有不舒服症狀的時期。 在過渡期時,雌激素會起起伏伏,而非馬上下降,但黃體素則會降到非常低,引起熱潮紅、失眠等症狀,所以其實黃體素驟降導致的荷爾蒙失衡,才是更年期不適的主因。如果這時候在吃一些刺激雌激素升高的東西,其實不見得有幫助。 因此,改善更年期症狀應該擺在提高「刺激黃體素生產」的營養素,許醫師建議:「硒、維他命 C、鎂、維生素 B6,都對人體產生黃體素有所幫助。」 4. 預防骨質疏鬆補鈣就夠了? 除了更年期之外,隨著年紀增長,男女都會面臨骨質流失的問題,為了避免骨質疏鬆症,我們通常都會想到,是不是要吃鈣片、喝牛奶來補鈣,但許醫師表示:「骨頭的確含很多鈣,但是要讓骨質生長絕對不是只補鈣就夠了。」(推薦閱讀:更年期女性這樣吃堅果 防骨鬆顧心臟) 除了鈣之外,鎂和荷爾蒙都是骨頭生長的必須元素,然而,受到廣告的影響,民眾大都覺得喝牛奶就會長高、補骨頭,所有跟骨頭有關的都補鈣就對了,但事實是,鈣太多會消耗掉鎂。如果一味地補鈣,反而會造成缺鎂,那骨質流失的問題可能還是沒辦法改善。 此外,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維生素D的攝取,若是不足,吃再多的鈣質可能還是沒辦法有效吸收。 總而言之,達到營養素和荷爾蒙的平衡還是關鍵,我們可以透過荷爾蒙和營養調理,加上運動來減緩骨質流失的狀況。(推薦閱讀:為什麼女性更要重訓?養肌防骨鬆,破除女生健身3大常見迷思!) 5. 年紀變大胃酸減少怎麼辦? 上了年紀後,往往會發現自己的胃口變得愈來愈差,在吃不下或是吃得很少的狀況下,即便有吃三餐,可能仍離所謂的營養均衡有段距離。該如何改善呢? 人隨著年紀變大,胃酸的量會減少,而胃酸不僅僅是消化食物,也是幫助吸收營養素的關鍵。不僅如此,胃口不佳其實跟鋅也有關係,而鋅又需要胃酸才能吸收,於是這樣環環相扣,也就使上了年紀胃口不好變得相當常見。 其實現在養生觀念愈來愈盛行,尤其有點年紀的人會更加重視,不少人到了五十幾歲後變得特別養生,但身體狀況反而愈糟,這其實就跟腸胃機能的衰退有關,這時或許可以考慮適當輔以營養點滴的方式,讓身體可以不經過腸胃,直接吸收營養。(推薦閱讀:女人 50 要當心!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6. 胃不舒服就吃胃藥會造成什麼影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人家有時候胃不舒服就使用胃藥,也就是制酸劑,反而讓本來就缺乏的胃酸變得更少,進一步增加營養攝取的障礙,一些老年常見疾病,例如肌少症,如果吃進的蛋白質都沒辦法充分吸收,那肌肉自然無法增加。(推薦閱讀:減肥避免肌少症:運動後補充醣類蛋白質) 什麼是營養點滴? 營養點滴又稱靜脈營養,主要的做法是由靜脈將各種營養素輸進人體,例如胺基酸、葡萄糖、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等。營養點滴對於腸胃道功能不佳的族群(老人、手術後的患者)特別有效,而患者藉由靜脈營養針恢復體力後,對於食慾的改善、活動力提升也會有幫助。 功能醫學專家:許崇恩醫師 現任:日本元氣診所 院長 專長:營養點滴、科學養生、預防衰老 經歷: 美國功能醫學院完訓醫師(AFMCP+APMs) 林口長庚醫院 醫師 鍾馨診所 美容與抗衰老醫師 百善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 林口長庚整型外科異體複合移植中心 研究醫師 日本元氣診所粉絲專頁 |日本元氣診所官方網站|許崇恩醫師的養生下午茶 [embed-health-tool-ovulation]


其他女性健康議題

營養素怎麼吃?營養攝取不足?透過功能醫學了解女性營養

說到 3 月 8 日的婦女節,你會想到什麼呢?除了感謝廣大女性在各領域的貢獻之外,更是一個關心女性健康的契機。Hello 醫師特別邀請研究功能醫學的許崇恩醫師,一起從功能醫學的角度,討論女性該如何注意營養,更有效率地看顧自己的健康。 什麼是功能醫學? 功能醫學是一個學術氣息比較濃厚的名詞,因此很多讀者可能對它有些陌生。所以,許醫師有時也稱它為「抗衰老醫學」或「精準預防醫學」。為什麼這樣稱呼呢? 人在產生疾病之前,會經過一段漫長的功能下降過程。假設本來健康分數是 100 ,可能要下降到 40 才會出現疾病狀態,像是血管堵住造成中風、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等等。 不過在這之前,可能就會出現疲憊、焦慮、失眠、痠痛、胸悶等「亞健康症狀」,也是常規醫學比較容易忽略的部分; 如果能在這時期與專業團隊配合,積極調理保養,就有機會將分數從 40 分左右的窘境,提升到接近 100 分的理想值。 另外,功能醫學包含系統生物學的觀念,不同於常規醫學將各種器官、疾病分科、功能醫學則是將人體分為腸胃道、免疫、荷爾蒙等幾大系統,整體性地評估一個人的健康狀態。 簡單來說,功能醫學就是在人體功能下降的過程中,用科學的方式養生、提升功能。 從功能醫學看女性經期健康 許多年輕女性常常碰到的問題,不外乎以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簡稱 PMS)、經痛、出血過多、肌瘤等問題為大宗,而更年期更是每個女性都要面對的課題。因此如何做好經期調理就變得非常重要。(推薦閱讀:女人 50 要當心!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在功能醫學的治療上,會先經由檢測患者體內的荷爾蒙濃度失衡與否,來進行改善。 就拿常聽到的雌激素和黃體素來說,黃體素會讓人感覺平靜、減低焦慮,雌激素會讓人有活力,但過多則可能會提高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出血量增多、卵巢癌、乳癌等風險。不少婦科疾病都跟雌激素過高有關,而這部分又牽扯到環境汙染、環境雌激素過高等危險因素。 利用整體性檢查找出問題 當然,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可不只雌激素與黃體素,因此需要綜合評估來找出問題的源頭。 比如說,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甲狀腺荷爾蒙、壓力荷爾蒙、男性與女性荷爾蒙,以及可能造成影響的營養素,例如維他命 C 、維生素 D、硒元素、鋅、鎂離子等等,都可能需要透過檢測,再經由醫師的臨床評估,找出破壞平衡的關鍵進行調理,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攝取營養素改善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其實就是月經前會出現的各種症狀的總稱,包含憂鬱、焦慮、暴躁、乳房脹痛、水腫、頭痛、腹痛等等。一般傳統醫學可能會根據你的症狀有哪些,分別開藥。像頭痛就開頭痛藥、憂鬱就開抗憂鬱藥,但其實從營養醫學的角度來看,只要方法正確,也許簡單的一招就可以解決許多看似不相干的症狀。(推薦閱讀:腹脹水腫睡不著!6招緩解經前症候群) 舉例來說,很多經前症候群的患者都缺鎂,但光是鎂離子的缺乏,就可能導致憂鬱、焦慮、頭痛、腹痛等症狀。因此只要將鎂離子補到理想範圍,身體狀況就有機會得到廣泛的改善。如果還能搭配其他營養素的調理,如維他命 B6、維他命 D、鋅、魚油,那改善有可能更加全面。 這麼說,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有缺鎂的狀況嗎?許醫師表示:「不只有台灣人,全世界普遍都有缺鎂的問題,鎂的攝取管道包含綠色蔬菜、堅果、黑巧克力。」(推薦閱讀:神經肌肉都要它!9種食物高鎂又健康) 然而,很多人平常外食常常缺乏蔬菜,再加上國人對堅果的攝取量偏低,都會讓鎂、硒、鋅等營養素的攝取量下降。此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無時無刻都在,而人在壓力大的時候,營養素也會透過尿液加速排出,使得體內儲備含量又雪上加霜。 我的營養到底吃得夠不夠? 營養品百百種,相信不少人有吃營養品的習慣。假設有人受失眠所擾,他可能看到某種營養品對失眠有幫助,就買來吃吃看,但結果可能不見得那麼有效,因為即使是看似相同的症狀,在每個人身上形成的原因也許完全不同。 因此若能透過專業的評估,擬訂:1. 該吃什麼 2.劑量多少 3. 要吃多久,在症狀的改善上會更加精準、有效。同時,醫師也需要了解患者想優先改善的部分,才能判斷有無攝取特定營養素的必要。 看到這裡,不知道讀者們是不是會有「那我該如何知道我營養到底有沒有吃夠」的疑問?大家常說「均衡飲食」,但實際上,我們真的有吃得均衡且足夠嗎? 關於飲食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有論戰,光是高脂 / 低碳,或者低脂 / 高碳哪個比較健康,就爭論已久,更別提不同時期各種風靡一時的飲食法了。然而,每個人適合的飲食風格,其實都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也許適合高脂飲食,但也有的人脂肪稍微多吃,膽固醇就爆表,因此許醫師特別強調:「與專業的醫護團隊配合,耐心地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 / 生活模式,才是恆久不變的最佳解方。」 均衡飲食就夠了,不必額外補充營養素? 一般人常以「體質」來解釋很多東西,雖然聽起來有些抽象,但其實已有臨床案例證明。 以維生素 D 為例,有些人的基因形態特別難提升體內的維生素 D,就算他和別人照一樣的太陽、吃一樣多的維他命 D,他的維生素 D 濃度就是上不來。 常規醫學一般無暇處理這類的問題,只能等到有病症出現了再予以治療,而功能醫學則希望在發現患者有某些體質時,透過營養調理來降低未來產生疾病的風險。因此,所謂「均衡飲食」,其實現在已經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進行個別的建議與調整。 飲食之外的營養補充方式 目前市面上最常看到的是口服類的營養補充品,像是液體、膠囊、錠狀、舌下錠這些,另外還有一些是利用貼片,透過經皮吸收營養,不過這種在國外比較流行。若要說哪種方式的吸收效率最好的話,上面提到的都只有一部份會進到血液裡面,而透過點滴靜脈注射營養,則能讓吸收效率最佳化。 哪些營養素是女性特別缺乏的? 前面說到,一個人到底缺乏哪些營養素,需要透過檢測才能知道,但有沒有哪些營養素是普遍缺乏的? 其實,現代人都應該要補充三種營養素:維他命 C、維他命 D、鎂離子。 這三種營養無論男女都很需要,像是很多上班族常有的壓力問題,就可以透過補充維他命 C 和鎂離子改善,因為維他命 C 和鎂一樣,都是在壓力大的時候會被加速消耗掉的物質。 再來,曬太陽是獲得維他命 D 的主要管道,但多數人缺乏曬太陽的習慣,因此需要特別補充維他命 D。(延伸閱讀:陽光不是只會破壞皮膚~曬太陽治乾癬)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補充營養素的風險極低,但其中實在牽扯太多容易疏忽的細節,要自己完全摸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許醫師本來認為,或許能藉由各種資訊管道來讓知識普及,使人們能夠積極照顧自己的健康,但實際操作上卻會遇到很多問題。 舉例來說,維他命 D 大體來說算是很安全的物質,如果只吃政府建議的劑量,大概不會出事,但卻不見得能達到治療效果。因為就像上面說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需要的劑量可能也不同。 然而,使用高劑量達太長的時間,或者沒有搭配其他營養素一起補充,安全的營養素還是可能產生毒性,因此許醫師現在認為,就像吃藥開刀治療疾病一定要與醫師配合一樣,用營養素創造健康,同樣需要專業醫護團隊的協助,才能安全並有效。 補錯營養反而傷身 很多人都會透過營養補充品,補充維生素或其他植物性營養素,但如果不瞭解各種物質間的交互作用,也不了解人體運作的機制,那不只達不到自己要的效果,反而容易對身體造成危害。 說到這裡,許醫師也提出一則實際案例,表達他對民眾自行選擇營養補充品的擔憂。有位已經快要停經的患者回診,表示自己的荷爾蒙報告中,顯示雌激素突然升高。一經詢問,原來是因為她最近在吃「紅花苜蓿」的植物性雌激素補充品,但她原本來診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肌瘤,結果補充紅花苜蓿反而讓雌激素更高,產生了反效果。 因此,許醫師建議大眾選擇補充營養品,最好還是要與懂營養醫學的人討論會比較好。 功能醫學專家:許崇恩醫師 現任:日本元氣診所 院長 專長:營養點滴、科學養生、預防衰老 經歷: 美國功能醫學院完訓醫師(AFMCP+APMs) 林口長庚醫院 醫師 鍾馨診所 美容與抗衰老醫師 百善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女性健康

性別決定工作?女性的職場挑戰與刻板印象

很自然地,談到軍人,我們會聯想到男生帥氣的操步英姿,若是護士和看護人員,則好像非女生莫屬。其實,不管或男或女,性別認同都不應是你我挑選工作的標準,別讓性別職業隔離(Occupational segregation)影響了你的職涯選擇。本文將針對職場女性因性別不同,可能會碰到的挑戰與職業現況進行剖析。 性別比例差距在 STEM 領域最明顯 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催化劑(Catalyst)的資料,性別職業隔離意指男性或女性於一個工作領域的密集度過高,造成兩性數量差異很大。舉例來說,工程師這一職業有八成都是男性,女生佔少數,這就好比女性因男性數量太多而被「隔離」了。 男女比例的顯著差異,在 STEM 領域(包含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以及數學(Mathematics),現代歐美教育將其稱之為 STEM 領域)特別明顯。若加上該產業或主管抱有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像是認定女性不懂電腦工程,將導致女性員工很難在工作上表現優越。 (工作場所的性騷擾,男女都應注意,請看:對抗職場性騷擾!5方法教您保護自己) 女性要面臨的職場挑戰 剖析全球勞動力的性別比例,包含職場工作者和積極應徵者在內,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 ILO)指出,目前的全球男性勞動力有 75%,女性則是約 50%。因國家與區域的不同,男性和女性的勞動力差距會有所不同,以台灣而言,男性勞動力為 66.2%,女性為 50.4%,兩性的差距僅約 16%。 不過在某些國家,勞動力差距甚至超過 50%。此外,在北非和阿拉伯國家,女性失業率超過 16%。此外,還有低工作品質的問題,包括像無計薪、工時長、無員工權益、無生育給付、無社會保障,以下探討女性員工會面對的四個職場挑戰。 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雖然雙薪家庭已是普遍社會的價值觀,但仍有些人認為女性應該全職做家庭主婦,不該出去工作。ILO 指出,全球仍有 20% 的男性和 14% 的女性保有這樣的觀念。(家庭主婦如同全年無休的工作,適度放鬆很重要,請看:全職媽媽非傭人!4招愛自己兼顧全家) 女性領導力受質疑:如同女性之刻板印象,有些人認為女性只適合做輔助的角色,領導者還是交給男性做,但這明顯是錯誤的觀念。(誰說職場女性不能領導?請看:女性領導者站出來!突破傳統挑戰自我) 男性主導職場的高壓力環境:因工作環境大部分都是男性,所以可能會造成女性的不安和焦慮,若沒有做好心態調整,長期下來的壓力恐影響情緒健康。 性騷擾:在職場,歧視和性騷擾可能天天都在發生。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女性受歧視及被騷擾的機率遠比男性高,尤其以電腦產業為最。此外,性騷擾也可能發生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的當下。 4個領域需要更多女性 同樣是工作,女性和男性的想要卻很不同。以 STEM 領域來看,皮尤研究中心指出,較多男性偏向升遷和加薪,女性則多為得到心靈滿足感,像是獲得尊重、幫助他人以及對社會有所貢獻。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彈性和友善工作環境的重視程度上,男女皆相似。以下針對四個需要更多女性員工的產業做探討,沒有一個工作領域只需其中一個性別而已,工作環境有男有女才是健康的職場氛圍。(同場加映:開放式辦公室的優劣?氣氛活潑但易傳染病菌) 科學與研究領域:如果工程師和設計師都是男性,製造的產品可能不會考量到女性消費者的需求,像是辦公室空調的溫度過低、安全帶不夠安全、使用工具難操控等。 警察:他們可說是「人民保母」,既然如此,怎麼可以都是男性警察呢?當遇到女性受害者時,有位女性警察做溝通相較更合宜,尤其是性騷擾和性侵犯的事件。此外,女性往往更能傾聽和同理他人,幫助順利解決案件。 法律領域:特別指法官和律師,他們需要接觸很多不同的人,因此需要擅長軟性技能的女性,包括要懂溝通、說服、協商、同理人等能力。並不是說男性沒有這等能力,而是表示女性比男性更加擅長。 金融業:一直以來,金融服務業都是男人的「戰場」,愈敢競爭和冒風險,就賺愈多錢,不過,做財務判斷也要懂收斂和責任,而女性通常在這部分可以做得更好。


女性健康

私處異味請看醫生!破除迷思保身心健康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個經典名句出自黎巴嫩文豪紀伯倫(Gibran)的散文詩,也被紅極一時的電視劇用作劇名。然而,我們用這個看似邏輯相反的句型來談論女性好像也不為過。 「你的陰道不是你的陰道」!別以為這是故意用驚世駭俗的詞藻來吸睛,因為女性的生殖器不再屬於私領域,早已被企業大大地商業化了。上網搜尋「私密處清潔」,成千上百個品項讓你一時之間還滑不完。但是,「用專門的沐浴用品來清洗外陰對女性更好」,有醫學上的根據嗎? 並沒有。 私密處清潔是門好生意 如果沒有科學研究上的加持,那麼這個龐大的「私密處」產業是如何形成的?在美國執業的加拿大籍婦產科醫師,同時也是《陰道聖經》(The Vagina Bible)的作者與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專欄作家,珍.剛特(Jen Gunter)醫師指出,全球健康產業的總產值高達 4.2 兆美元,想當然,各路廠商必定會用各式各樣的宣傳方式,諸如「清爽」、「嫩白」、「恢復緊實」等詞語來包裝外陰清潔商品。 若從反面的角度來思考這些商品的宣傳,不就透露出這樣的訊息:女性的下體若不經特別清潔劑的呵護與照料,就會不夠乾淨、帶有異味。不過這又是事實嗎?其實不然。 剛特醫師覺得這種行銷手法看似鼓吹女性愛自己,其實只是以男性的視角檢視女性的身體是否合乎他們對「芬芳女人香」的期待。剛特醫師甚至以「陰道羞辱」(Vagina shame)一詞來描述健康產業對女性生殖器的操作,利用女性對自己下體的不安與羞愧,趁機販售商品。剛特醫師的言論聽起來頗為激進,但其來有自。 陰道炎引發負面情緒 根據 2013 年澳洲的研究顯示。罹患細菌性陰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的患者,有五成會出現不正常的分泌物或是強烈的異味。在陰道發炎尚未痊癒之前,大部份的女性都會承受情緒上的折磨,覺得羞愧、骯髒、尷尬、苦惱。其中一位受訪者是這樣說的: 「……這讓我覺得自己好髒,讓我覺得……你知道就是……沒有那麼想發生性上面的……就是……跟我發生性關係。呃……這真的太尷尬了!我真的很討厭這樣子,這個就真的……啊,糟到不行。」 這段逐字稿顯示出女性對自己罹患細菌性陰道炎根本難以啟齒,心情上也煩躁無比,而且細菌性陰道炎最大影響,無疑是女性的性生活,因為她們非常擔心對方會注意到自己的異味。這份尷尬,夾雜著被性伴侶發現自己生病的恐懼,讓患者選擇避免如口交(Oral sex)等特定的性行為,或是乾脆拒絕行房。 (陰道分泌物扮演著維護陰部健康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判別其有無異狀吧:異味搔癢像起司…陰道分泌物感染預防) 陰道炎=自責=商機 別以為細菌性陰道炎帶來的「自我感覺不良好」是正常的!細菌性陰道炎的成因不少,很有可能是來自菸癮,或是使用陰道沖洗劑的後果,但是女性仍然會因此覺得羞愧,不潔,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這樣的自我否定降低了自尊心,反而會讓我們誤判情勢。 資料顯示,受訪的女性都不會因為罹患了細菌性陰道炎,進而質疑伴侶的是否不忠,但其實細菌性陰道炎很有可能是被枕邊人傳染的。看來剛特醫師所提及的「陰道羞辱」果不其然讓女性面對下體的異味時,竟然大多以「自責」作為反應,而這種自責背後,可是有數不清的商機! 破解陰道保養迷思 剛特醫師以陰道微生物(Vaginal microbiome,又稱為陰道菌群)為例,形容陰道與這些菌群形成一種生態平衡,數百萬的細菌讓陰道保持如紅酒般的酸度。 剛特醫師強調:女性的陰道並非像朵嬌弱的小花,而是一台功能強大、自給自足的機器。女性的外陰與陰道擁有可分泌保護性油脂的肌膚、能抵擋灰塵與碎屑的陰毛與黏液,還有陰道菌群來捍衛健康,所以女人的私密處根本不是什麼弱不禁風的林黛玉,而是驍勇善戰的武士。我們應該用以下正確的方式對待: 1. 用潔淨的溫水洗就夠了 Hello 醫師團隊無論是從台灣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的衛教資訊上都發現,醫事人員強調女性的生殖器不可過度清洗,用潔淨的溫水即可,而且要避免使用肥皂或是清潔劑,更不能刻意沖洗陰道內部,這樣會破壞陰道菌群的平衡。(還在使用陰道灌洗用品嗎?請看:清潔妹妹別過度!陰道灌洗恐發炎感染) 2. 食物、薰蒸、除味用品都無法改變下體氣味 陰道氣味若有改變,取決於其中的陰道微生物。而會影響這些微生物的大都是跟陰道發炎相關的病症,所以吃特殊種類的食物,跟陰道的氣味一點關係也沒有。同理可證,不管是薰蒸陰道,還是塗抹什麼除味用品都效用不大,因為這些手法都無法改變陰道菌群的平衡。 試想,若吃了一卡車甜滋滋的釋迦,流下的汗水仍然是鹹的,那就不用太相信哪種外力可以讓下體聞起來香香的。(私處聞起來該是什麼味?其實陰道聞起來就應該是陰道,看看這篇文章來破除迷思吧:蒸陰道很時尚?但療效一點都不科學) 3. 有異味問醫師 世界上有太多人對女性下體聞起來要如何才「得體」給予過多的意見,基本上就是一種「指手畫腳」。如果陰道真的有異味,可能代表身體出了些狀況,務必尋找醫師諮詢,無須自己臆測而影響心情。如果你身體健康,仍然有人抱怨你的陰道不夠香,他很可能需要「陰道知識再教育」,就把本篇文章轉發給他吧!


女性健康

女生掉髮因為更年期?剖析現象與原因

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約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於成長階段會有掉髮的問題,尤其在更年期後更是明顯。而比起男性掉髮,女生掉髮於現今社會較難以接受,本文將剖析女生掉髮的現象和原因,包含進入更年期與掉髮的關係。 (更年期還會造成身體哪些變化呢?請看:更年期後愈來愈明顯~陰部的老化現象) 雄激素是掉髮主因 女人和男人會掉髮,最主要的原因為雄性基因禿(Androgenetic alopecia)所引起,老化與家族遺傳可能提高其風險。顧名思義,雄性基因禿意指雄激素(Androgen)的活動量很高,但不同於男性,女性身體中的雄性素角色較難辨識。所以,若女性發現有明顯的掉髮症狀,請向專業醫師諮詢了解。 (推薦閱讀:戴帽子禿頭是迷思?男性荷爾蒙很關鍵) 同樣是髮線退化,男女退化的部位和程度並不相同,男性是在太陽穴上方的部位,其髮線會漸漸形成「M」字形,隨著頭髮的脫落,最後形成禿頭。 女性則是在頭頂分線的部位,雖然頭髮會脫落,但髮線退化程度卻很緩慢,禿頭情況也比較罕見。而按照路德維希分類(Ludwig Classification),女生掉髮大致可分成以下三類: 輕微掉髮,但可透過美髮做掩飾。 頭頂的頭髮分線處明顯變寬,整體髮量也減少。 從頭部上方可看見頭皮,掉髮呈擴散狀蔓延。 (推薦閱讀:禿頭掉髮原因多!盤點4大掉髮類型) 更年期激素改變導致女性掉髮 事實上,女生從青春期開始後,就可能有掉髮的現象,不過多數女性都是在進入更年期時,因為掉髮量明顯的增多而發現。另外,有的女生也會有頭髮變細,或是毛髮長在不曾長過的部位等狀況。 這可能是因為更年期的荷爾蒙變化所致,當雌性激素和黃體脂酮(Progesterone,又稱黃體素)水平下降,亦表示雄性素將帶給身體某些層面的變化,像是造成毛囊收縮,進而導致頭髮生長緩慢、容易脫落等問題。 此外,處於高壓力狀態,如生病、體重突然變輕、進行手術、懷孕等,女性可能也會有暫時性脫髮的狀況,醫學上稱之為休止期落髮(Telogen effluvium),乃頭髮和毛髮生命週期的最後階段,從休止到脫落可持續約三個月。 (飲食也可能造成掉髮,不可不慎:少吃油炸物和甜食 對抗掉髮這樣做) 其他可能造成女生掉髮的情況還包括: 髮型過緊:當頭髮髮型會造成髮根的拉扯,像是綁馬尾、綁辮子,或粟米頭,可能破壞頭髮毛囊,造成永久性損害,這種狀況稱為牽引性落髮(Traction alopecia)。 化學物質:藥物或療程所含有的部分化學物質,可能造成生長期落髮(Anagen effluvium),使得還處在成長階段的頭髮或毛髮脫落。生長期落髮不僅僅局限於頭部毛囊,身體任何有毛囊的部位都可能受其影響,若毛囊完全遭受破壞,可能無法再長出新的頭髮。 自體免疫疾病的: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圓禿(Alopecia areata,或稱鬼剃頭),指頭髮一部分掉髮,也可能發生在其他有毛囊的身體部位,不過通常不會是永久性損害。 (做好頭髮保養可以降低掉髮機率,請看:頭髮搶救大作戰!7招有效預防掉髮)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