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健康

消化系統是人體最重要的系統之一。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必需營養素都是從食物中獲取的。而口腔、胃、小腸和大腸、肝臟、腎臟、胰腺與膽囊等不同器官必須一起協力工作,才能確保功能順暢。 在這個類別,你可以了解更多關於如何維持消化道健康的資訊。

基礎知識

消化道健康

這3個原因讓你放屁不斷!便祕和腸躁症別輕忽

隨著飲食習慣的不同,每個人的放屁次數也不一樣,平均每天約14~23次。究竟為什麼有時候屁特別多?如何減少放屁?放屁很臭的原因為何?《Hello醫師》一次為您說明! 1.吃飯會吞入氣體,吃太快氣更多 在用餐吃喝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吞入空氣,人體雖會藉由打嗝排出多餘氣體,但仍有部分進入腸道的氣體,會以放屁的方式排出體外。 放屁為消化系統的自然反應,不過,若進食速度太快、邊吃飯邊說話,或使用吸管喝飲料等,可能吞入更多空氣,提高放屁的機率。 2.吃這些食物易放屁 高纖、高澱粉、或含棉子糖(Raffinose,一種複合糖)、糖醇(化學結構與糖相似的醇類)的食物,較難被身體分解,而且容易在消化過程中產生氣體。多數氣體都是無味的物質,如氮氣、氫氣、氧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僅有少數物質的氣味較強烈,例如有臭雞蛋味的硫化氫、有糞便味的吲哚和糞臭素(3-甲基吲哚),以及氣味刺鼻的氨、揮發胺和揮發脂肪酸。 常見的易產氣食物包括: 豆類:豆干、豆腐、豆漿、大豆、豌豆、紅豆、綠豆 根莖類: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玉米、山藥、糯米 十字花科蔬菜:綠白花椰菜、紅白蘿蔔、高麗菜、青椒、洋蔥、小白菜、大白菜、蘆荀 奶類及乳製品:牛奶、調味乳或其他乳製品 碳酸飲料:汽水、啤酒、氣泡水 3.便祕和腸躁症也可能導致屁變多 除了上述原因外,便祕與腸躁症也會增加放屁次數。便祕時,糞便與食物殘渣會囤積在腸道中,持續發酵與產生氣體,使腸道必須頻繁放屁來排氣;腸躁症由腸道肌肉收縮異常所引起,會影響消化與排便狀況,造成便秘、脹氣、放屁及腹痛等症狀。 其他腸胃或消化問題也可能增加放屁次數,例如:乳糖不耐症、果糖不耐症、乳糜瀉、小腸細菌過度生長、胃食道逆流、克隆氏病、潰瘍性結腸炎、胃潰瘍、胃輕癱、胰臟炎、孕婦分娩時,以及其他腸胃阻塞疾病等。 5招減少產氣、促進排氣 多數情況下,屁變多只是飲食習慣出問題,造成身體負擔過重,只要改掉壞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脹氣與頻繁放屁的問題就會漸漸改善。以下提供5點改善小建議: 少吃碳水化合物 吃東西時細嚼慢嚥 多喝水 剛吃飽後別躺下 用加熱墊暖和肚子,幫助放鬆大腸肌肉,促進排氣 若除了屁變多,還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頻繁腹瀉或便祕或體重突然變輕等狀況,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改善放屁的同時,別忘了保養屁股 當腸胃處於緊張不適的狀態時,排便可能會刺激肛門,排氣也可能排出糞水或汙穢,此時若未妥善清潔與保養肛門,可能造成進一步的刺激,影響肛門健康。   保養肛門最好也最基礎的做法,就是從「擦屁股」做起。擦屁股雖然是日常動作,卻會直接大大影響肛門的皮膚健康。肛門的皮膚組織因富含水分與油脂而擁有彈性,有助糞便蠕動與肛門開合。使用衛生紙擦肛門雖然簡單方便,但若擦拭次數較多或力道較大,很容易損壞肛門皮膚,造成破皮,甚至導致肛門搔癢症,或讓細菌入侵而引發感染。   肛門理想的清潔方式為水洗,但水洗較不方便,因此,建議可使用濕式衛生紙擦拭屁股。濕式衛生紙富含水分,擦拭起來比一般衛生紙更溫和,清潔力也更好,可以更有效的保護肛門健康,尤其是在腸胃不舒服的時候,而且也具備好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但在挑選時,建議挑選無酒精或其他刺激成分的濕式衛生紙,以免過度刺激肛門,或引發過敏症狀;另外,在材質部分,為避免馬桶阻塞,最好選用以紙漿製成、可溶於水的產品,可直接丟入馬桶,對環境也更加友善。 最後,在使用濕式衛生紙擦完屁股後,請記得再以一般衛生紙吸除多餘水分,保持屁屁乾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看更多 消化道健康 相關文章

其他消化問題

消化不良太常見~您基本衛教懂了嗎

在美食充斥的台灣裡,誘人的色香味常常讓人食指大動,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然而,當您沉浸在口腹之慾的愉悅時,也可能感到腹部一陣陣地灼熱感來襲。這樣子的不適感就是消化不良的前兆,至於導致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哪些,不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更多關於消化不良的資訊吧! 什麼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Indigestion/ Dyspepsia)主要是形容上腹部至肋骨下半部灼熱的症狀,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發生過幾次這樣子的狀況。如果您有消化不良的症狀,那麼也有可能會導致其他像是,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GERD)、潰瘍(Ulcer)或膽結石(Gallbladder)等胃腸道疾病。嚴重的消化不良可能對您的消化系統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例如食道、消化道的灼傷。請注意,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以發生消化不良,若尤其您有以下情形時,您消化不良的發生率較高: 飲酒過多。 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其他會刺激胃腸的止痛藥。 消化道異常,例如潰瘍(Ulcer)。 情緒焦慮或沮喪。 消化不良的症狀有哪些? 消化不良的症狀可能會在您享受食物時出現,若您有消化不良的問題,您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不舒服的飽足感或沈重感。 打嗝(Belching)。 消化物或胃液逆流至食道(Gullet/ Esophagus)。 脹氣(Bloating)。 噁心、嘔吐(Nausea and vomiting)。 緩解消化不良的簡單療法和藥物有很多種,然而消化不良也可能代表著其他更嚴重的問題,若您有以下情形,建議您儘速就醫: 年齡在55歲以上。 原因不明體重快速下降。 吞嚥困難。 經常嘔吐。 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aemia)。 胃內翻攪不適。 嘔血或血便。 消化不良的原因? 正常狀況下,胃會分泌胃酸來消化食物,但有時候這些胃酸也會損壞您的胃腸壁,造成疼痛不適。大部分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吃太多、太快,吃太油膩的食物,或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飲食。飲酒過量或抽菸也會導致消化不良,壓力和疲勞則是使消化不良惡化的因子。若您有肥胖的問題,您發生消化不良的機率則會提高。有時候,胃酸逆流會導致食道括約肌(Esophageal sphincter)無法阻擋胃酸逆流到食道的疾病,也會造成消化不良,例如: 潰瘍(Ulcers)。 胃食道逆流(GERD)。 胃癌。 胃輕癱(Gastroparesis, 又稱胃下垂)。 胃炎(Stomach infections)。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慢性胰臟炎(Chronic pancreatitis)。 甲狀腺疾病(Thyroid disease)。 懷孕(Pregnancy)。 藥物也會引發消化不良? 有些藥物也會造成消化不良,如使血管擴張的硝酸鹽(Nitrates),因為它的功用會讓您放鬆食道肌肉,進而使胃酸逆流。如果您有胃腸方面的問題,勿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和布洛芬(Ibuprofen),因為它會影響您的消化道造成消化不良。年齡低於16歲的孩子也不應服用阿斯匹靈,為避免消化不良的症狀發生。您應該避免服用的藥物有: 阿斯匹靈(Aspirin)及其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例如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 雌激素(Estrogens)及口服避孕藥(Oral contraceptives)。 皮質類固醇(Steroid medications)。 部分抗生素(Certain antibiotics)。 甲狀腺疾病相關藥物(Thyroid medicines)。 消化不良的治療方法? 雖然消化不良的症狀通常會在幾小時後會不藥而癒,但如果症狀惡化,您應該立刻諮詢您的醫師,並讓醫師診斷,您是否需要做以下是治療或預防消化不良的方法: 試著不要張嘴嚼食物、一邊嚼食一邊說話,或吃太快,這會使您在吃東西時吞下更多空氣而導致消化不良。 飯後再喝湯或飲料。 避免吃宵夜。 避免辛辣食物。 戒菸。 避免酒精飲料。 改善消化不良的方法? 如果是因為其他疾病而導致消化不良,您可能也會想了解這個疾病及如何改善,這樣您才能確實地降低消化不良的發生率。因此,透過調整生活習慣,確實對改善消化不良有效,以下是改善消化不良的3項技巧: […]


其他消化問題

消化不良怎緩解?從生活5大重點改善

若您總是在飯後感覺過飽或脹氣,您很可能有消化不良的問題,當消化不良時,您會感覺上腹部疼痛,伴隨著打嗝、噁心或甚至在飲食後嘔吐。通常這些症狀會在幾個小時後消失,但如果持續的時間過久,且造成胃腸不適,你需要先諮詢醫師,也建議從以下的5點去做改善。 1. 控制體重幫腸道減壓 想像人類的腸道是一條管子,若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時,多餘的脂肪會施加更多的壓力在腸道上,這使得消化物和胃酸又被推擠回到腸道,造成消化不良。安全又有效的減肥方法很多,請諮詢醫師最適合的減肥方法,當然,最好還是透過自然的方式-規律的運動搭配均衡的飲食。 2. 節制飲食吃飽別躺下 消化不良經常與食用特定食物有關,您可以紀錄某些可能導致消化不良的飲食,小心提防。一些常見會加劇消化不良的食物有: 油膩辛辣的食物 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例如可樂、咖啡或茶。 酒精 另外,如果剛吃飽又躺下的話,胃裡面的物質就更容易反向逆流,尤其當食道肌肉因為抽菸或其他情形已經弱化時,胃食道逆流更容易發生。也請避免睡前胃酸逆流問題,請在睡前3~4小時內不要進食。睡覺時,墊個枕頭讓您的頸部抬高,這樣不僅能幫助支撐脊椎,更可以降低胃酸逆流的發生率,將頸部墊高的小小高低差就能幫助您在睡覺時,避免胃酸逆流到您的食道。 3. 下班多點輕鬆少些壓力 俗話說,腸跟腦是相連的。腸胃也是個對情緒壓力感知敏銳的器官,若經常處於高壓、焦慮的情緒下,消化系統也會表現出相同的症狀,您可以試著提高工作效率,別下班也在工作,或許回家後跟另一半約會、散個步,都是紓壓的好方法。 4. 抽菸傷害食道增問題 抽菸所帶來的健康問題很多,而消化不良就是其中一項。香菸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會損害食道,而食道是避免消化物和胃酸逆流回喉嚨的一道肌肉管腺,所以當食道的肌肉弱化時,胃酸逆流就容易發生。 5. 與服用藥物也有關 有些藥物也是導致消化不良的原因,病人可以記錄下不舒服的狀況,在回診時諮詢醫師,醫師會依據判斷,修正服用的藥物,例如:停用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如同用藥的一般性原則,請在停用任何藥物前先諮詢您的醫師。另外,有些人可能會在緊張、坐立不安等情況下,服用速效緩解消化不良的藥物,例如:制酸劑(Antacids)和海藻酸鹽(Alginates),然而,服用前請詢問醫師,自身是否適合服用,以及服用劑量等相關資訊,以確保腸胃健康。


發炎性腸道疾病

診斷治療炎症性腸病~藥物和手術雙管下

腸道不舒服了很久,但疾病那麼多,症狀也都很類似,要怎麼知道自己罹患的是什麼病,還有要怎麼治療呢?此篇文章就要針對種類特別多的炎症性腸病(又稱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來介紹它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炎症性腸病的診斷 醫師會為患者進行身體檢查,並詢問家族病史,以做為診斷參考。以下是一些可能進行的檢查項目: 糞便檢查 對糞便的菌種和寄生蟲進行分析,並進行細菌病原體培養,以評估是否患有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 檢測糞便鈣衛蛋白濃度。 血液檢查 全血球計數 評估營養狀況,衡量體內維生素B12、鐵、葉酸的濃度等相關營養素指標 檢測紅血球沉澱率、C反應蛋白濃度 血清學抗體檢查 影像、造影檢查 胸部直立與腹部放射線攝影 雙重對比大腸攝影檢查 腹部超音波掃描檢查 腹部和骨盆的電腦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造影 電腦斷層腸道造影 內視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以及損害、病變組織的活體組織切片檢查 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 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膠囊內視鏡,或雙氣囊小腸鏡檢查 炎症性腸病的治療和照護 治療炎症性腸病有幾種方法,通常剛開始會先服用藥物,接著再看需不需要手術。以下分別是藥物和手術的治療方式: 藥物 醫師會先建議患者服藥,以治療發炎現象,並預防症狀發生。需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對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有效的藥物,不一定對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有用,反之亦然。藥物治療的步驟如下: 胺基水楊酸(Aminosalicylates,商品名:雅西平錠Azathioprine)主要是用來治療復發的症狀,及緩和病情。此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比治療克隆氏症有效。配方有口服、灌腸劑、栓劑,還有5胺柳酸(5-Aminosalicylic acid)的衍生產品,如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美沙勒敏(Mesalamine,商品名:頗得斯安持續性藥效錠Pentasa)、巴塞拉及(Balsalazide,商品名:巴塞納晒鈉鹽Balsalazide Disodium Dihydrate)、歐薩拉吉(Olsalazine)。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會使用少量的抗生素,但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可能會使用的抗生素藥物包括硝基甲嘧唑乙醇(Metronidazole,商品名:滅達注射液)、喜博氟洛欣(Ciprofloxacin,商品名:喜博欣膜衣錠Ciprogen F.C. Tablets)、立汎平(Rifampin,商品名:立汎黴素膠囊)、那塔利祖瑪(Natalizumab,商品名:泰吉利濃縮靜脈輸注液Tysabri,為一種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單株抗體)。 當病情緊急復發時,醫師會使用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治療,服用方式有靜脈注射、口服、外用,或經直腸給藥。此類藥物包括氫化皮質酮(Hydrocortisone)、強體松(Prednisone)、甲基培尼皮質醇(Methylprednisolone,商品名:美蒂舒錠Meticort)、腎上腺皮質酮(Prednisolone)、布德索尼(Budesonide,商品名:碧適清Besonin)、迪皮質醇(Dexamethasone)。 針對頑固的疾病,醫師會請患者服用免疫調節劑,並降低類固醇的劑量。此藥能對不能服用對胺柳酸,或對它的藥效沒反應的患者,有症狀緩解的作用。免疫調節劑的藥物包括硫唑嘌呤(Azathioprine)、6硫醇嘌呤(6-mercaptopurine)、胺甲喋呤(Methotrexate)、環孢素(Cyclosporine,商品名:新體睦軟膠囊Neoral)。 其他用於治療腹瀉或胃痙攣症狀的藥物有: H2受體拮抗劑(H2-receptor antagonists),例如希美替定(Cimetidine,商品名:賜胃定注射液Cimetidine)、藍尼提丁(Ranitidine,商品名:安保胃膜衣錠Ranitidine)、法瑪提丁(Famotidine,商品名:法瑪鎮膜衣錠Famotidine)、尼薩提丁(Nizatidine,商品名:大捷膠囊劑Tazac)。 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例如歐米普拉索(Omeprazole,商品名:悠胃樂腸溶微粒膠囊Omprotect)、蘭佐普拉索(Lansoprazole,商品名:泰克胃通口溶錠Takerpron)、艾佐米普拉索鎂(Esomeprazole magnesium,商品名:安保樂腸胃腸衣錠Apo-Esomeprazole)、魯比培拉索鈉(Rabeprazole sodium,商品名:百抑潰腸溶膜衣錠Pariet)、潘特培拉索(Pantoprazole,商品名:胃適安靜脈注射劑Pane)。 抗腹瀉藥劑,例如迪芬諾希萊(Diphenoxylate)、阿托品(Atropine)、洛培拉米(Loperamide,商品名:肚倍朗膠囊Loperam)、銷膽胺(Cholestyramine)。 抗副交感神經的鎮痙劑,例如迪希可隆密(Dicyclomine,商品名:派頓痛即止必錠Tontyl)、莨菪鹼(Hyoscyamine)。 手術 手術可以治癒潰瘍性結腸炎,進行方式是將整個結腸、直腸切除。術後醫師會在腸道末端與肛門之間,裝上儲存袋,讓患者能夠正常排便。如果無法裝儲存袋,醫師會在腹部開洞,並將腸管固定在腹部的皮膚上,以讓患者配戴專門的裝置收集糞便。 大多患有克隆氏症的人,在治療過程中,都至少需要經歷1次手術,目的是要切除損壞的腸道,並將健康的組織連結起來。但即使動手術,克隆氏症還是無法完全消除,也無法避免復發,只能緩解現有症狀。


發炎性腸道疾病

您是高危險群嗎?炎症性腸病原因風險

造成炎症性腸病(或稱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確切原因未必找得到,但有些因素會特別讓人容易病發,或使現有症狀惡化。以下列舉各種可能造成炎症性腸病得風險因素,符合愈多,腸道生病發炎的機率就愈高。 免疫系統失調和遺傳最危險 免疫系統異常:免疫系統失常的話,免疫細胞會開始侵襲腸道內層,而不是攻擊細菌和病毒。 遺傳:有炎症性腸病家族史的人,通常也會罹患此病。 飲食:含有大量肉類、魚類的高蛋白質飲食,較容易使細胞受毒害,進而造成潰瘍。 年齡: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罹患炎症性腸病,但它特別常見於35歲以下的青年。 性別:男女都有可能罹患炎症性腸病,但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男性患者比例較高,而克隆氏(Crohn’s disease)症則相反。 吸菸:抽菸會提高罹患克隆氏症的風險,並讓症狀變糟。但諷刺的是,有抽菸的人較少罹患潰瘍性結腸炎。 異維甲酸:異維甲酸(Isotretinoin)一般稱為A酸,主要用於治療囊腫和痘痘,使用不會直接造成炎症性腸病,但有研究顯示服用異維甲酸,可能會提升罹患炎症性腸病產生風險。異維甲酸藥物包括亞尼斯(Amnesteem)、克拉洛維(Claravis)、索特(Sotre)、亞克坦(Accutane)。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此類藥物可能會提高罹患炎症性腸病的風險,或讓已經罹患的人病情加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NSAIDs)包括布洛芬(Ibuprofen)、安舒疼(Advil)、莫痛寧止痛膠原錠(Motrin IB)、那普洛辛鈉(Naproxen sodium,商品名:亞利夫Aleve、安鈉百鎮錠Anaprox)、迪可氟納(Diclofenac sodium,商品名:服他寧Voltaren、索拉瑞茲Solaraze)等。


發炎性腸道疾病

與腸躁症不同!發炎性腸道疾病種類和症狀看這邊

發炎性腸道疾病(又稱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會造成慢性且反覆的發炎。炎症性腸病又有分很多種,影響的部位也不太一樣。本文除了介紹它的類型,也會介紹它的常見症狀。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類型和影響部位 兩種最常見的炎症性腸病是: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結腸的俗稱就是大腸)。克隆氏症除了和潰瘍性結腸炎一樣,都會侵犯結腸;但克隆氏症也會傷害到迴腸,也就是小腸的最末段。根據發炎的部位,以及症狀的嚴重程度,潰瘍性結腸炎又可以再分成以下更多種: 潰瘍性直腸炎(Ulcerative proctitis):這是最輕微的潰瘍性結腸炎,發炎的部位通常是肛門附近。 直腸乙狀結腸炎(Proctosigmoiditis):發炎的部位在直腸、乙狀結腸(位於結腸末端)。 左側結腸炎(Left-sided colitis):發炎部位從直腸到乙狀結腸、降結腸。 全結腸炎(Pancolitis):影響整個結腸。 嚴重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又稱猛爆性結腸炎,這種罕見的結腸炎會影響整個結腸。 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哪些徵兆與症狀? 腸道內層發炎過久,就會變成潰瘍,使腸壁失去處理食物、廢棄物,與吸收水分的能力,進而導致腹瀉、腹痛,以及血便。炎症性腸病的症狀,無論是潰瘍性結腸炎還是克隆氏症,都有時明顯,有時沒有任何跡象。但若有症狀,以下是可能會發生的事: 腹痛、痙攣、抽筋 噁心、嘔吐 腹瀉 直腸出血 不自覺體重減輕 發燒、疲勞倦怠 食慾降低 身體其他部位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如眼睛、皮膚與關節。 發炎性腸道疾病與腸躁症不同! 而上述的這些發炎性腸道疾病,很容易和腸躁症(或稱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混淆。它們的差別在於,前者是因為發炎而造成,後者則是因為腸壁異常收縮而造成。


其他消化問題

吃完飯也飽太久~消化不良的居家療法

消化不良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可以在家自我治療,而且方法很多,取決於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和症狀程度。本文將介紹一些判斷病因的方法,並協助選擇在家處理消化不良的居家療法。 怎麼知道自己消化不良? 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大多都是: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胰臟或膽管罹癌或功能異常,會出現的症狀如下: 用餐時很快就有飽足感,可能吃到一半就覺得飽了,所以無法將飯吃完。 飯後覺得太飽不舒服,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上腹部灼痛,肚臍至肋骨下方的部位覺得灼熱。 上腹部不適,感覺肚臍至肋骨下方的部位有輕至重度的疼痛。 感到腹脹、噁心,甚至嘔吐。 有火燒心的感覺,有時疼痛還會從胸腔擴散到背部或頸部。 消化不良的居家療法 喝薑茶幫助消化 薑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取得的腸胃藥,對舒緩噁心、消化不良等症狀都有效。薑可以幫助消化、刺激唾液分泌、減少腫脹,並降低膽固醇和血糖。不過有專家認為薑可能會對孕婦造成流產風險,因此若有懷孕請斟酌使用。 嚼口香糖助唾液分泌 嚼食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有些口香糖中含有木糖醇,也可避免蛀牙,一舉兩得。若不小心把口香糖吞下肚,別太擔心,因為人的胃雖然無法消化口香糖,但口香糖最後還是會隨著其他消化物一起排出體外,除非大量吞食才可能導致腸胃堵塞。 喝蘆薈汁舒緩腸胃 蘆薈有消炎的效果,它除了可以舒緩肌膚,也可以舒緩胃部,緩解胃酸逆流的不適。但要注意的是,有急性嚴重腹痛、闌尾炎(Appendicitis)、 腸阻塞、糞便阻塞、腎臟或肝臟疾病,以及肝中毒的人,應避免使用蘆薈,否則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用小蘇打平衡胃酸 烘培用小蘇打含有碳酸氫納,有平衡胃酸的功效,可以緩解胃酸逆流或胃潰瘍。不過小蘇打和任何物質一樣,服用過多都是不安全的,並且也不應長期食用。 洋甘菊有鎮靜功能 洋甘菊含有抗痙攣的物質,可以放鬆肌肉,治療絞痛、脹氣、腹瀉、胃痙攣、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消化不良等問題。 此外,洋甘菊也有鎮定腦神經,和緩解慢性疼痛的效果。 飯後不要馬上躺下 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消化,例如飯後別馬上躺下,讓地心引力自然引導食物進入消化道,幫助消化。如果會在夜晚火燒心,可以試著在頸後墊一個枕頭,或抬高上半身來患解症狀。


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請多利用右上角搜尋功能或左側分類,觀看您最有興趣的各式健康話題。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定義發炎性腸道疾病(又稱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種部分,或整個消化道慢性發炎的疾病,主要分2種: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潰瘍性結腸炎:會使結腸與直腸的最內層腸道長期發炎,並產生潰瘍。 克隆氏症:會造成內層腸道發炎,並影響周遭的組織。發炎處有可能是大腸或小腸,也可能都有。 膠原性結腸炎(Collagenous colitis)、淋巴球性腸炎(Lymphocytic colitis)也被視為炎症性腸病,但它們通常不會被歸類於典型的炎症性腸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多常見? 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罹患炎症性腸病,不過最常見的患者年齡介於15~40歲之間。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症狀各種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常見共同的症狀包括: 腹瀉,當部分發炎的腸道無法再吸收水分時,就會有此症狀。 潰瘍出血,血便(血從肛門流出,或隨糞便而下)。 由於腸道阻塞,會造成胃痛、痙攣、腫脹。 體重減輕、貧血,會導致孩童生長和發展遲緩。 可能會引發消化系統之外的疾病,如眼睛發炎、皮膚病、關節炎(Arthritis)。 炎症性腸病很容易削弱人的體力,讓身體衰弱,有時候也會導致一些威脅生命安全的併發症。 患有克隆氏症的人,嘴裡可能會有口瘡(俗稱嘴巴破,Canker sore),有時候在生殖器或肛門周圍,也會出現潰瘍、裂傷。有些症狀可能沒被列出,若對某些症狀感到疑惑,請諮詢醫師。 (延伸閱讀:與腸躁症不同!發炎性腸道疾病種類和症狀看這邊)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雖然炎症性腸病本身不致命,但有時候會引發威脅生命安全的併發症。因此如果腸道蠕動的規律持續改變,或出現任何炎症性腸病的症狀,請一定要去看醫師。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原因造成炎症性腸病的確切原因目前未知;過去飲食和壓力曾被懷疑是造成炎症性腸病的原因,但現在醫師已經知道這兩項因素,只會加重病情,但不會導致炎症性腸病。免疫系統失調,是目前認定的一個可能病因,遺傳是另一個潛在因素,但大多罹患炎症性腸病的人都沒有此病的家族史。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風險因素有很多風險因素會導致炎症性腸病,如下: 很多患有炎症性腸病的人,30歲以前就會確診,但也有些人直到50或60多歲才罹患。 種族或人種可能有影響,白種人和阿什肯納茲猶太裔可能風險較高,但任何種族的人都有可能罹患。 如果有此病的家族史,如父母、同輩兄弟姐妹、小孩,那您罹患此病的風險會較高。 對克隆氏症而言,抽菸是最重要的可控制風險因素。但另一方面,對潰瘍性結腸炎來說,抽菸能提供一些防護,但還是會身體其他方面產生負面影響。 服用異維甲酸(Isotretinoin,一般稱為A酸),如亞尼斯汀(Amnesteem)、克拉洛維(Claravis)、索特(Sotret)、亞克坦(Accutane)。異維甲酸大多用來治療囊腫留下的疤痕或青春痘,有研究結果顯示它會提高此病的風險,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目前仍不明確。 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NSAID,如布洛芬(Ibuprofen)、安舒疼(Advil)、莫痛寧止痛膠原錠(Motrin IB)、那普洛辛鈉(Naproxen sodium,商品名:亞利夫Alev、安鈉百鎮錠Anaprox)、迪可氟納(Diclofenac sodium,商品名:服他寧Voltaren、索拉瑞茲Solaraze等)可能會提高罹患此病的風險,或使病情加重。 如果住在都市或工業化國家,會更有可能罹患此病。這可能是環境因素造成,包括:高脂或過於精緻的飲食。居住在較北方的寒冷地區,也比較有可能罹患此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本文所提供資訊不能代替醫療建議,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炎症性腸病如何診斷? 根據患者顯現的症狀,醫師會先排除缺血性結腸炎(Ischemic colitis)、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憩室炎(Diverticulitis)、大腸癌(Colon cancer)或其他感染,才會診斷患者是否患有炎症性腸病。醫師會進行綜合性檢查加以確認,可能的檢查程序如下: 血液檢查:檢查是否貧血(紅血球不足),或細菌、病毒感染。 糞便潛血檢查:患者要提供糞便樣本,讓醫師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血。 (同場加映:大便驗潛血~檢查息肉可預防大腸癌) 內視鏡檢查:藉由細薄、柔軟,且有光源和照像功能的光學鏡頭延長管線,醫師可以伸入體內檢查整個或部分大腸。由於患有炎症性腸病的人,發生大腸癌機率很高,患者會要固定做例行性的大腸內視鏡檢查,除此之外,醫師可能還會搭配以下檢查,並連其他消化器官一起檢查,如下。 醫師可能會在過程中進行活體組織切片,採集少量的樣本送至檢驗室化驗。如果發現腸道裡有肉芽腫的發炎細胞,將有助於克隆氏症的確診。 如果有噁心、嘔吐、吞嚥困難,或上腹部疼痛的症狀,就建議做上腸胃道的內視鏡,會檢查食道、胃,以及小腸的第一部分(十二指腸),雖然這些部位極少與克隆氏症有關。 膠囊內視鏡檢查,主要是用於診斷克隆氏症。患者在吞下含有微型相機的膠囊後,會再配戴如卡片般大小的無線傳輸接受器,在電池壽命期間內,約8小時,吞入的膠囊會隨著腸道蠕動而前進,並且不斷把腸道內的影像傳給接受器,直到電源耗盡,隨後膠囊會隨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雙氣囊小腸鏡檢查,是用一條200公分的內視鏡,與一條145公分的外套管構成。將小腸鏡及外套管的兩個氣囊反覆充氣、消氣,就能在小腸前進、後退進行小腸的檢查。由於雙氣囊小腸鏡的管線長度較長,可以做到一般內視鏡無法達到的檢查。當膠囊內視鏡檢查結果顯示異常,實際診斷結果仍有疑問時,雙氣囊小腸鏡檢查是很有用的方法。 影像檢查:以下是各種影像檢查的介紹。 X光檢查:如果症狀很嚴重,醫師就會建議進行,以排除像結腸穿孔這樣的嚴重併發症。 電腦斷層掃瞄:能提供比一般X光還更詳細的資訊,並會檢查所有的腸道系統,及腸道以外的組織。 電腦斷層腸道造影:能提供很清晰的腸道影像,目前在很多醫學中心,已經取代傳統的上腸胃道攝影檢查(一種需要請接受檢查的人喝顯影劑的檢查)。 核磁共振造影:會把患者置於強大的磁場,利用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脈衝,激發體內的氫原子核,改變旋轉排列方向;當無線電脈衝關閉,氫原子核方向恢復時,就會放出訊號,並轉換成可讀取的影像。核磁共振造影對檢查小腸或肛門附近的瘻管(Fistula)非常有效,且不像電腦斷層掃瞄會有輻射。 小腸影像檢查:患者需喝下顯影劑進行,可以接觸道大腸鏡檢查無法接觸到的部分。雖然此項檢查已被電腦斷層掃瞄,和腸道影像核磁共振造影取代,仍有部分醫師持續使用。 如何治療炎症性腸病? 藥物:以下是各種可能用來治療此病的藥物。 消炎藥:醫師會最先使用消炎藥,來緩解消化道的發炎,缺點是副作用很多。用來治療炎症性腸病的消炎藥有: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商品名:撒樂腸溶錠Salazine)即其副產品,和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 免疫調節劑:包括阻斷腫瘤壞死因子(一種免疫系統產生的化學物質)的藥物,主要用來預防免疫系統攻擊腸道引起的發炎。此藥的副作用包括起疹、併發感染。 抗生素:可以用來殺死引起或加重炎症性腸病的細菌。 抗腹瀉藥物:包括緩瀉劑(Laxatives),都可以用來治療炎症性腸病的症狀。 手術:患有炎症性腸病的人,有時候可能需要進行手術。與炎症性腸病有關的手術如下。 腸道狹窄成形術(Strictureplasty),用於擴張小腸的腸道寬度。 縫合或切除瘻管。 將克隆氏症患者感染的腸道部分切除,或將嚴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結腸、直腸全部切除。 生活調整:除了藥物和手術,患者也需調整生活習慣,讓疾病得到改善。 使用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可以補充體內因疾病造成營養不足,如貧血,就可以用鐵的補充劑改善。 每天喝大量的水,以補充排泄流失的水分。 避免食用乳製品。(好想喝牛奶!3方法治療乳糖不耐症) 試著減輕壓力,對改善症狀會很有幫助。 適當運動。 戒菸。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能夠有效幫助減少罹患炎症性腸病的機會: 飲食 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什麼食物會直接導致炎症性腸病。不過有些食物和飲料,確實會加重炎症性腸病的症狀,特別是當病情復發時。因此隨時記錄自己的飲食,以及吃完後的感覺,會很有幫助,一發現會引發症狀的食物就可以立刻避免。下列飲食建議可能也會有幫助: 限制乳製品的食用量,腹瀉、腹痛、脹氣的症狀可能就會獲得改善。 實施低脂飲食,因為克隆氏症患者的身體可能無法正常消化或吸收脂肪,飲食中脂肪過多會使腹瀉變的更嚴重。盡量避免食用奶油、人造奶油、奶油類醬料和油炸食物。 注意纖維的攝取,因為高纖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全麥穀物,都會讓炎症性腸病的症狀惡化,對腸道狹窄的人尤是。蒸、烤、燉、煮可以減少蔬果的纖維,醫師可能也會建議患者實施低渣飲食。 辛辣食物、碳酸飲料、酒精與咖啡因,都可能使症狀變得更嚴重。 少量多餐,會讓腸道比較舒適。 多喝水。 服用綜合維生素補充劑,因為克隆氏症會妨礙身體吸收食物的能力,及可以食用的飲食項目。決定使用哪種營養補充劑前,請別忘了先諮詢醫師的意見。若體發現重減輕,或可以食用的東西愈來愈少,請諮詢營養師。 抽菸 抽菸會提高罹患克隆氏症的風險、加重病情和提高復發機率。抽菸雖然有助於預防潰瘍性結腸炎發生,但會危害整體健康,弊大於利。戒菸才能改善消化道健康,並為身體帶來其他好處。 壓力 克隆氏症與壓力兩者間的關係,目前仍然有爭議。不過有很多患者指出,症狀在壓力大期間較易復發。請您參考下列的方法,或許有助於減壓: 適度運動:能有效減輕壓力、舒緩憂鬱,並且讓腸道蠕動功能恢復正常,請與醫師討論適合您的運動項目。 學習放鬆:定時做讓全身放鬆,能夠深呼吸的運動,以鬆弛緊繃的肌肉,並讓心跳放慢。加瑜伽、靜坐、冥想、看書、聽音樂、看影片,都有舒緩心靈的效果。 (同場加映:什麼是正念?深呼吸認識正念十大好處)


腸躁症

關於腸躁症候群您不能不知的大小事!

很多人都有肚子痛的經驗,但是,不管你是哪一種痛,其實都算好解決;不過麻煩的是,當您的肚子痛有時候不只有疼痛感,而是伴隨而來的其他症狀,才是讓人最受不了的。例如: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又稱為大腸激躁症),這對對某些人而言,是每天必需面對、處理的煩惱,因此下列要告訴您關於腸躁症候群的一切大小事。 腸躁症候群是什麼? 腸躁症候群是消化系統常見的長期性疾病,症狀有:痙攣、腹痛、腫脹、脹氣、腹瀉(Diarrhea)、與便祕(Constipation)。大約有5分之1的人患有腸躁症候群,而且首次患有腸躁症候群的人,大多介於20~30歲;女性患者大約是男性患者的2倍。雖然腸躁症候群不像其他疾病,風險會不斷增加、對生命安全慢慢產生威脅,但它卻像慢性病一樣,需要長時間的妥善照護才行。 腸躁症候群的症狀會因人而異,每個人的症狀差別也很大。腸躁症候群的症狀,從幾天到延續好幾個月都有可能,如果患者的壓力增加,或是吃了某些特定食物,症狀出現的時間會拖得更久。不過若患者腸道蠕動的情況有進步,腸躁症候群的症狀也隨著改善。儘管腸躁症候群是一輩子的,但只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照護,大多數的症狀、情況,還是能獲得改善。 腸躁症候群的症狀有哪些? 腸躁症候群的發生,與腹痛、腸道蠕動的改變有著密切關係。如:有的人原先只有便祕或腹瀉的問題,但不久之後,卻發生便祕、腹瀉兩者交替發生。一般來說,患者在吃東西後,腸躁症候群的疼痛會變得更嚴重,但是腸道蠕動後,疼痛程度就能減緩。本疾病的症狀會隨時間改變,產生不同的症狀,甚至有時候消失的症狀,隔一段時間會再出現。下列為腸躁症候群常見的症狀: 肚子痛、痙攣。 腸道蠕動的習性改變,如:腹瀉變成便祕,或是兩者同時發生。 肚子腫脹。 脹氣、持續放屁(Flatulence,又稱胃腸積氣)。 隨時都有緊急上廁所的需要。 上完廁所後,感覺腸道排不乾淨。 大便有黏液(Mucus)。 造成腸躁症候群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腸躁症候群原因目前仍然不清楚,不過大部分的專家都認為,與患者的腸道敏感度增加,食物消化發生問題有關。甚至有專家指出,就心理因素而言,大腦和腸道之間有一雙向互相溝通的管道,而且大腦在控制腸道蠕道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腸躁症候群也可視為大腦、腸道緊密關聯的疾病。這表示,您對來自於腸道的疼痛感覺會較為敏感,大腦為了回應疼痛的感覺,會讓身體將腸道清空。當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太慢或太快時,就會造成便祕或腹瀉。像壓力這類心理因素,也會導致腸躁症候群發生。 如何治療腸躁症候群? 腸躁症候群無法完全治癒,但藉由改變飲食、生活調整,您可以將症狀控制得很好。下列是有助於改善症狀的方法: 避免食用會引起您症狀發作的食物。 增加您攝取的纖維量。 定時多做運動。 減少壓力。 醫師有時候會針對個別腸躁症候群的症狀,開立藥物給患者服用。因為,若生活調整的方法無法完全舒緩腸躁症候群症狀,那麼使用藥物則能夠幫助患者改善症狀。腸躁症候群輕微、中等程度症狀的人,只是偶爾需要服用藥物,例如: 鎮痙劑(Antispasmodics):如迪席洛敏(Dicyclomine),適用於平滑肌痙攣、胃腸管痙攣疾病)。 莨菪鹼(Hyoscyamine):適用於胃潰瘍、胃酸分泌過多。 止瀉劑:如羅培那米(Loperamide),迪芬諾席勒(Diphenoxylate)。 抗焦慮藥物 患有腸躁症候群,如何讓生活品質過得更好? 腸躁症候群的發作是無法預知的。您可能好幾個月都不會有任何症狀出現,但是沒多久,症狀卻突然發作。因此,要讓腸躁症候群舒緩的關鍵是,了解任何與身體、壓力相關會導致病情發作的因素,並且從生活調整開始下手。如果患者吃某些食物會導致症狀發作,或是讓症狀變得更嚴重,請減少或避免食用。像是在吃東西之後,感到肚子痛或不舒服,請將餐點份量減少、用餐次數增加,對改善症狀會有幫助。 患有腸躁症候群的人,飲食要多增加高纖維含量的食物。纖維有助於緩和便祕、腹瀉的發生。下列為含有水溶性纖維的食物: 燕麥片。 水果,如香蕉、蘋果。 根莖類蔬菜,如胡蘿蔔、馬鈴薯。 全麥麵包。 穀類食品。 堅果與種子,除了黃金亞麻籽(Golden linseed)。 除了改變飲食項目,您也需要改變飲食習慣。下列的作法,能幫助患者改善腸躁症候群的症狀: 用餐時間固定,用餐時慢慢享用餐點。 每餐都要記得吃,餐點之間的間隔時間不要太久。 每天至少喝8大杯的液體,尤其是要喝大量開水,與其他非咖啡因飲料,如:無咖啡因花草茶。 每天茶、咖啡的攝取量,最多不超過3杯。 減少酒精、氣泡飲料的攝取量。 減少攝取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是一種不被小腸分解的澱粉,進入大腸後,會被腸內菌叢發酵成短鏈脂肪酸,因人體無法消化,所以沒有熱量,但卻有飽足感,能幫助維持血糖穩定,抗性澱粉常見於加工食品或微波加熱食品。 每天食用的水果限制在3份,半顆葡萄柚或蘋果,都是腸躁症候群患者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有腹瀉的情形,請不要食用無糖,但有山梨醇(Sorbitol)成分的口香糖、飲料;此外,糖尿病患的食品、減肥產品也都含有山梨醇。 如果您有脹氣,吃燕麥可以改善情況。 由於腸道蠕動會受到大腦影響,因此當壓力增加時,腸躁症候群的症狀會變得更糟。這時候,請保持充分休息、並放鬆心情,以減輕壓力,避免腸躁症候群病情發作。很多患有腸躁症候群的人常常會感到憂鬱、焦慮。多了解腸躁症候群的一切,藉由充分溝通,與您的醫師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並積極做好自我照護,以降低壓力。 如果您對日常生活感到憂鬱、焦慮,請告知您的醫師,經由治療後,這些問題可以獲得改善。您的醫師可能會建議您服用抗憂鬱劑,並進行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或對症狀直接治療;在適當的藥物、心理治療後,儘管患有腸躁症候群,患者仍然可以擁有正常、完全與積極的美好生活。


腸躁症

腸躁症症狀!肚子痛拉不出來,卻一直放屁?飲食5大原則

腸躁症的定義 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又稱為大腸激躁症),是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這是因為腸道功能異常,造成大腸的蠕動不正常。一般而言,食物在消化道裡從小腸離開後,會進入結腸,結腸會吸收食物裡剩下的所有水分,並且壓縮成糞便後,再往前面的直腸推進。 患有腸躁症候群的人,腸道的肌肉收縮會不正常,有時肌肉收縮過多會導致腹瀉(Diarrhea);另一方面,有時肌肉收縮變慢,則會造成便祕(Constipation)。即使腸道裡沒有糞便,肌肉仍然會不規則收縮,造成患者身體不適。 腸躁症的症狀 腸躁症候群的症狀都會出現在腸道中,當您的症狀較輕微時,可能會出現一般腹瀉,但時間久了,腹瀉的頻率有可能會增加,造成身體不舒服,且這些症狀會反覆不停復發,其中常見的症狀有: 放屁 腸多氣 肚子絞痛痛或痙攣 便秘與拉肚子(有時便秘,有時腹瀉) 大便有黏液、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 腸道蠕動能力異常增強,並感覺糞便沒有排乾淨。 也可能出現非腸道的症狀: 頭痛 頭暈 倦怠 泌尿道不適 腸躁症候群的原因 導致腸躁症候群發生的原因仍然未知,不過目前可以知道的是,腸躁症候群的發生與神經系統有關。患有腸躁症候群的人,結腸對大腦傳遞的訊息,反應會非常激烈。很多人的腸躁症候群是因為下列因素引起的: 吃東西,不過並沒有特定食物會引起腸躁症候群。 壓力、心理問題,如:焦慮、憂鬱。 荷爾蒙改變,如:月經週期的期間內。 服用某些藥物,如:服用抗生素。 消化道感染,如: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的感染。 腸躁症候群的風險因素 腸躁症候群是很普遍的,每100人中,約有10~15人患有此疾病。 導致腸躁症候群的風險因素有很多種,如: 家族病史 壓力,或體內荷爾蒙有問題 年齡:常見於45歲以下的人,大多從青春期就開始出現此類症狀,不過一開始的時候症狀不明顯,會隨著年齡的增加 性別:女性患者大約是男性患者的2倍 腸躁症診斷 目前醫師診斷腸躁症主要依據羅馬IV標準(Rome IV criteria),醫師會對患者的排便習慣進行詳細詢問,包括腹痛的性質、糞便的型態(如便秘型、腹瀉型或交替型)以及排便的頻率。 羅馬IV標準(Rome IV criteria)  在診斷前≥6個月,病人已有反覆性的腹痛(過去3個月內平 均1週≥1次) 腹痛「需伴隨」以下症狀中的至少2項:  腹痛與排便相關 排便頻率改變 糞便型態(外觀)改變 病人「沒有」以下危險徵象: 50歲以上,尚未接受過大腸癌篩檢或有症狀者 近期排便習慣改變 明顯腸胃道出血(黑便或血便) 夜間腹痛或排便疼痛 非特殊目的性的體重減輕 有大腸癌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家族史 可觸摸到腹部腫塊或淋巴結病灶 血液檢查顯示有缺鐵性貧血 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 腸躁症治療 若在調整生活與飲食習慣後,仍然受到大腸激躁症仍持續,這時就需要請醫師評估並給予適當的藥物來緩解不適,提高生活品質,醫師會根據不同的症狀來開立藥方: 便秘型腸躁症:醫師可能會開具適量的軟便劑,以減輕排便困難 腹瀉型腸躁症:醫師可能會開立溫和的止瀉藥、嗎啡類衍生物、抗焦慮或抗憂鬱藥物,以減少排便次數並增加糞便硬度 對於綜合型腸躁症患者(即便秘與腹瀉症狀交替出現),則會根據當下的症狀彈性調整藥物處方,在某些患者身上,益生菌可能對改善症狀有所幫助。 請記得,這僅為一般性資訊,每個人的症狀和反應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最好還是向專業醫師尋求個別化的建議和治療方案。 腸躁症飲食 依腸躁症類型決定飲食: 腹瀉型大腸激躁症:應避免吃容易產氣與高纖的食物。 便祕型大腸激躁症:可多吃高纖食物以幫助腸道蠕動。 腸躁症飲食5原則 三餐定時定量:讓胃腸的生理時鐘回復規律。 避免吃到飽:每餐大約7~8分飽,以免一次吃太多而增加胃腸負擔。 慎選食物種類:避免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乳製品、地瓜等。 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咖啡、濃茶、酒、酸辣之物等。 避免吃易消化不良的食物:例如糯米製品、油膩油炸、發酵類、含人工甜味劑的食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


其他消化問題

糞便分析:目的、流程、步驟、檢測結果

糞便分析的定義糞便分析是針對您的糞便進行一系列的檢驗,以診斷出是哪些特定情況,影響您消化道(Digestive tract)的健康。影響消化道健康狀況的情形有:營養吸收不良、罹患癌症,或感染,如寄生蟲、病毒或細菌。 糞便分析採集後的樣本,要放置在乾淨的容器裡,再送到醫院的檢驗室。檢驗室進行的檢查項目包括:顯微鏡檢查、化學試驗與微生物試驗,並針對糞便的顏色、濃稠度、量的多寡、形狀、氣味,以及是否有黏液加以檢查。另外,也會檢查糞便是否有潛血(Occult blood)、脂肪、肉類纖維物質、膽汁(Bile)、白血球,以及被稱為還原物質(Reducing substances)的糖,並且檢驗糞便的酸鹼度。為了確認病原體,檢驗室也會對糞便從事培養,以確認糞便中是否有細菌造成的感染。 為什麼要進行糞便分析? 進行糞便分析的目的是: 確認源自消化道、肝臟、胰臟的疾病:糞便中的某些酵素,如胰蛋白酶(Trypsin)或彈力酶(Elastase),會被詳細的分析,以確認胰臟的功能是否正常。 確認導致消化道出現症狀的原因,包括長期腹瀉、出血性腹瀉,腹腔裡的氣體增加、噁心、嘔吐、食慾降低、脹氣、腹痛、痙攣、發燒。 經由潛血檢查,篩檢是否罹患大腸癌(Colon cancer)。 檢查體內是否有寄生蟲,如:蟯蟲(Pinworms)或梨形鞭毛蟲(Giardia)。 確認感染的原因。 檢查消化道營養吸收不良(Malabsorption syndrome,又稱吸收不良症候群)的原因。這項檢查,收集的糞便涵蓋期間是72小時,要檢查糞便是否有脂肪。這項檢查被稱為72小時糞便收集(72-hour stool collection),或糞便脂肪定量檢查(Quantitative fecal fattest)。 糞便分析的注意事項為了確認病原體,檢驗室會對糞便從事培養,以確認感染的原因是經由細菌、病毒、黴菌或寄生蟲造成。若是透過汗液的氯化物濃度分析,和檢測囊腫纖維化(Cystic fibrosis)相比較,糞便分析用來檢測胰蛋白酶或彈力酶的可信賴度較低。 糞便分析的準備過程很多種藥物都會改變糞便分析的檢查結果,根據要進行的糞便分析種類,您必需在檢查前,避免服用某些藥物。請您在進行糞便分析檢查前1~2星期,停止服用下列藥物:制酸劑(Antacids)、止瀉藥、驅蟲劑、抗生素、緩瀉劑(Laxative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如果您有服用其他任何非處方藥、處方藥,也請告知您的醫師。 如果您有下列情形,和對檢查的準備事項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 最近做了對比鋇劑(Barium contrast)X光檢查,或上消化道攝影檢查(Upper gastrointestinal series)。這是因為X光檢查中使用的鋇(Barium),與糞便分析的檢查結果會互相衝突。 最近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您曾經出國旅遊。這項訊息能幫助您的醫師尋找可能導致疾病的寄生蟲、真菌(Fungi)、病毒或細菌。 如果您要檢查糞便是否有血,根據您糞便檢查的方法、種類,有些食物在檢查前2~3天,請不要食用。如果您正在生理期,或是您的痔瘡(Hemorrhoids)正在出血,也請您不要進行糞便檢查。 糞便分析的檢查過程有哪些? 當您今天需要收集糞便當作樣本,您可以有很多種採集糞便樣本的方法,且當糞便樣本完成採集後,請您儘快將樣本送至醫院的檢驗室。請您記得,糞便樣本不要有衛生紙或尿液。下列為採集糞便樣本的方法。 您可以將乾淨的大型塑膠袋放在馬桶,將糞便排在塑膠袋裡,再將微量的糞便樣本放入清潔的容器裡裝好。 另外,也有專門採集糞便的工具包,有特殊的專用衛生紙,在擦拭後,方便您將糞便樣本放入容器內。 請您記得,糞便樣本不要沾有尿液、水,或衛生紙,如果要對包尿布的孩子進行糞便採集,方法如下: 將尿布攤開在乾淨的大型塑膠袋上。 採集糞便時,為確保樣本較完整。請小心、確定尿液沒有混入糞便裡。 糞便分析分析結果下面列舉的數值,屬於參考範圍的數值,僅能做為參考用途。由於不同醫院的檢驗室,參考範圍的數值不同,為您進行檢查的檢驗室所使用的數值範圍,可能與一般的數值有些許差異。為您進行檢查的檢驗室,會提供該檢驗室的正常數值範圍;此外,您的醫師也會根據您的健康狀況、其他因素,評估檢查結果。這表示如果您檢查結果的數值,落在下面列舉的正常值範圍外,就您的檢驗室標準而言,仍然可能代表正常的數值。糞便分析的檢驗報告大約需要1~3天才能完成。 糞便分析結果正常:糞便外觀為棕色、柔軟,濃稠度均勻。糞便裡沒有血、黏液、膿、未消化的肉類纖維物質、有害的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糞便外型呈現條狀,酸鹼度為7.0~7.5。糞便每分升含糖量少於 0.25公克,也就是每公升小於13.9毫克分子。糞便每24小時脂肪含量為2~7公克。 糞便分析結果異常:糞便外觀為黑色、紅色、白色、黃色或綠色。糞便呈現液體狀,或極為堅硬,糞便的量太多。糞便裡有血、黏液、膿、未消化的肉類纖維物質、有害的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糞便裡有少量如胰蛋白酶或彈力酶的酵素。糞便的酸鹼度小於7.0或大於7.5。糞便每分升含糖量為0.25公克,或大於0.25公克,也就是每公升大於13.9毫克分子。糞便每24小時脂肪含量超過7公克。 很多情況會改變糞便分析的檢查結果,您的醫師會與您詳細討論您的異常部分,這些與您過去的健康狀況、疾病症狀都有關係。 檢查結果的異常值 糞便中脂肪含量過高,可能是因為胰臟炎(Pancreatitis)、乳糜瀉(Celiac disease)、囊腫纖維化等疾病造成,也可能是其他影響脂肪吸收的疾病引起。 糞便裡有未消化的肉類纖維物質,可能是因為胰臟炎引起。 糞便的酸鹼度較低,可能是因為醣類或脂肪吸收能力較差導致。糞便的酸鹼度較高,可能表示腸道(Intestine)有發炎,如:結腸炎(Colitis),或是患有癌症,正在服用抗生素。 糞便中含血可能是因為消化道流血導致。 糞便中有白血球,可能是腸發炎引起,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或細菌感染。 輪狀病毒(Rotavirus)是造成年幼孩童腹瀉很常見的病因。如果出現腹瀉症狀,可能要對糞便是否有輪狀病毒進行檢測。 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簡化因素,可能意謂身體對糖的消化有問題。 糞便中簡化因素含量過低,可能是因為乳糜瀉、囊腫纖維化,或營養不良引起。治療痛風(Gout)的秋水仙素(Colchicine),或避孕丸,也可能會導致糞便簡化因素含量過低。 由於不同的醫院、檢驗室,各自訂定的正常數值標準有差別,糞便分析的正常數值範圍也有所不同。如果您對糞便分析的檢查結果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 如果對您的糞便分析結果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以進一步了解情況。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