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健康

呼吸道健康小至咳嗽或普通感冒,一直到 2003 年的 SARS 或 2020 年的武漢肺炎,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與呼吸道健康相關的症狀與疾病介紹,以及各種健康資訊。

基礎知識

呼吸道健康

孩子咳不停、晚上咳更兇?小心是氣喘!症狀與治療一次看懂

【聽醫師的話】 × 黃斯煒醫師專欄 孩子常常咳不停,小心可能是氣喘!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暴露在許多病菌之中,出現感冒、咳嗽或流鼻水,都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但如果發生頻率太頻繁,甚至會有「咳不停」、「晚上咳嗽厲害」的狀況,爸爸媽媽就要更加小心,孩子可能是有「氣喘」的體質喔! 氣喘的孩子不算少數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在 2000~2007 年間,20 歲以下的孩子或青少年有氣喘的比率約為 15.7%。大約 6 個小朋友裡面,就會有一個孩子有氣喘! 氣喘有哪些症狀呢? 兒童氣喘常以這些症狀表現: 頻繁咳嗽 夜咳 鳴喘聲 呼吸急促 胸悶、胸痛 什麼是氣喘?為什麼會氣喘呢? 氣喘是因為氣管、支氣管、肺部產生「慢性發炎」的關係,讓呼吸道產生狹窄,進而造成呼吸道阻塞。這樣子的阻塞,就會看到孩子會出現喘、咳嗽咳不停,有時還會聽見孩子發出鳴喘聲。 會產生這樣的「慢性發炎」,跟過敏有很大的關係。研究發現,氣喘的孩子約有 8 成有過敏體質。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敏的經驗,當過敏發生時,有些人手上腳上、眼皮、身體就會開始腫脹、發紅。這是我們可以從外表看到的反應。 氣喘也一樣,當氣喘發作時,呼吸道也會產生相似的反應,氣管、支氣管會開始腫脹、水腫。由於呼吸道空間有限,當腫脹厲害時就會阻擋到空氣進入肺部,就會造成孩子出現胸痛、喘、呼吸困難、咳嗽等症狀。也因為呼吸道狹窄的關係,孩子呼吸的時候就會聽到像是吹口哨一樣的鳴喘聲。 氣喘要怎麼治療呢? 由於氣喘是「慢性發炎」,因此需要長期使用保養藥物,控制發炎反應。這些保養藥物,主要是吸入性的類固醇。 吸入性的類固醇好處是可以直接作用在氣管、支氣管,能有比較好的效果,且比較不容易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缺點是孩子要會使用吸入器,以及比較容易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 而有時孩子突然喘起來的急性發作時,會使用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來改善症狀。 但如果使用這兩種藥物,還是沒辦法有效控制時,會使用一些調節免疫系統的生物製劑,改善過敏狀況進而減少氣喘發作。 孩子有氣喘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 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 許多家長常因孩子症狀改善,就貿然停止長期使用的藥物,這樣反而會讓已經被控制的發炎反應再次惡化,有時需要更強的藥物才能抑制。因此氣喘藥物的調整,一定要和醫師討論,不可貿然停藥! 2. 減少過敏原的暴露 由於氣喘的孩子大多都有過敏體質。減少過敏原的暴露,就可以減少氣喘急性發作的次數,例如: 避免接觸動物:貓、狗、鳥類等動物的毛和皮屑是常見的過敏原,要盡量避免。 避免塵蟎:塵蟎大多藏匿在床墊、枕頭、棉被、地毯、填充玩具等處。 減少灰塵、保持整潔:灰塵也會造成氣喘發作,應定期清潔。 避免化學芳香劑、除臭劑:氣味會刺激呼吸道,建議不要使用。 3. 家中成員戒菸 二手菸對於呼吸道有刺激性,會引發氣喘的發作。根據蘇格蘭一項研究發現,當禁菸法案通過之後,兒童因為氣喘而住院的比率下降了 18%。 4. 治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和胃食道逆流 氣喘的孩子常合併這些疾病,若這些疾病沒有好好控制,也會讓氣喘更不容易控制。因此在治療氣喘的同時,也要控制這些疾病。 5. 記錄孩子氣喘發作的情況 醫師會根據孩子平常氣喘控制的情況,評估治療需要加強、維持或是減藥。建議記錄以下狀況: 白天氣喘發作次數 是否晚上因氣喘(喘、夜咳)而醒來 因氣喘而使用急救藥物的次數 有沒有因氣喘導致活動受限(不能運動、不能上體育課等)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探索更多呼吸道健康類別

看更多 呼吸道健康 相關文章

流行性感冒

禽流感知多少?症狀傳播途徑一次懂

禽流感(Bird flu),全名為禽鳥類流行性感冒(Avian flu),原先通常只在鳥類間互相傳播,但近年來世界各地已經有多起人類遭受感染的嚴重案例。 禽流感是一種病毒感染 禽流感具傳染性,且有許多病毒株,雖然大多數不會感染人類,但有兩種特殊的病毒株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分別是H5N1和H7N9。其他禽流感的病毒株像是H7N7、H9N2或先前的H6N1、H10N8、H5N6雖然會傳染給 人類,但通常不會導致嚴重疾病或死亡。 禽流感的傳染途徑 禽流感會在鳥類間傳播,包括雞、鴨和野鳥都可以。凡是只要接觸到感染的鳥類都屬於高風險群。接觸的途徑包括宰殺或烹飪時的觸碰,以及吸入空氣中鳥類的糞便或分泌物。 禽流感症狀像一般流感 禽流感的症狀跟一般流感的症狀很像,兩者的共通症狀包括: 頭痛 發燒 肌肉痠痛 咳嗽、喉嚨痛、鼻塞、流鼻水 禽流感的其他症狀還有: 腹瀉 嘔吐 胸痛 腹痛 流鼻血 牙齦流血 人類在感染後的3~5天便可能出現上述症狀,有時潛伏期可長達7天。已經感染的病患若出現病徵,接著就可能會演變為肺炎(Pneumonia)、器官衰竭,以及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等。 禽流感的治療方法 可能感染禽流感時,患者應遵循以下步驟: 在家自主隔離並前往醫院就診 多喝水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按照醫師指示服藥 服用的藥物為抗病毒藥物,能防止病毒在體內擴散與繁殖,曾與感染的患者接觸過的人,也可服用相同的藥物。至於嚴重感染的病患,如肺炎等,醫師會開抗生素殺死細菌,必要時也會配戴呼吸器或氧氣罩供氧。 禽流感的預防方法 盡量不去充斥鳥類的家禽市場或農場 避免接觸鳥類糞便及分泌物 不吃生雞蛋或未煮熟的家禽食品 用抗菌肥皂勤洗手


支氣管炎

細支氣管炎好發2歲以下兒童!認識細支氣管炎的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人體的呼吸系統可分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等兩部分,上呼吸道涵蓋我們熟知的鼻腔和咽喉,下呼吸道則是氣管、由氣管往下分支的支氣管和細支氣管,以及肺部。 若病毒侵入呼吸道,深入細支氣管並引發感染,便會造成細支氣管炎。《Hello醫師》為你介紹細支氣管炎的原因、症狀、治療及日常照護。 細支氣管炎是什麼? 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種常見的肺部感染,會導致肺部的細小空氣通道,也就是細支氣管發炎和阻塞。細支氣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所引起,疾病的高峰期為冬季。 細支氣管炎最初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但接著會開始咳嗽、喘鳴,有時會呼吸困難,症狀會持續數天至數週,甚至一整個月。多數小孩經居家療養就會好轉,但有時會需要住院治療。細支氣管炎的嚴重併發症可能包含: 嘴唇或皮膚變藍(由缺氧所引起的發紺) 睡眠呼吸中止,常發生於早產兒與2個月以下的嬰兒 脫水 體內氧濃度低、呼吸衰竭 細支氣管炎7大症狀 細支氣管炎常見的症狀如下: 流鼻水 鼻塞 咳嗽 輕微發燒(不一定會有) 呼吸困難 喘鳴 中耳炎(常見於嬰兒身上) 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細支氣管炎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下列症狀應聯絡醫師: 嘔吐 可聽見喘鳴聲 呼吸急促短淺,約1分鐘超過60次 呼吸費力,嬰兒吸氣時肋骨看似塌陷 看起來遲緩或昏昏欲睡 無法飲用足夠水分,或是因為呼吸過快而無法進食 皮膚變藍,特別是嘴唇與指甲 若嬰兒年紀小於12週,或有其他支氣管炎風險因子,例如早產、有心臟或肺臟問題等,請密切注意上述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原因 多數細支氣管炎都是由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所引起的,這也是2歲以下兒童很容易感染的病毒,每年冬天都會有這種病毒的感染爆發。同時,細支氣管炎也可能由其他病毒感染導致,包含流感(Influenza)或一般感冒,嬰兒亦有可能同時被兩種病毒株重複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由病毒引起的細支氣管炎很容易散播,可能會透過病患咳嗽、打噴嚏或講話時的飛沫傳染,也可能因共用物品而被傳染,例如餐具、毛巾或玩玩具後又觸碰眼、口、鼻。 細支氣管炎9大風險因素 細支氣管炎有很多風險因素,以下說明: 年紀小於3個月以下嬰兒 早產兒 有潛在的心臟或肺臟問題 免疫系統低落 暴露於菸害中 從未飲用母乳,未具備足夠抗體 生活會頻繁接觸不同兒童,例如上幼稚園或托兒所 居住在擁擠環境之中 家人返家時將病原從外界帶回 細支氣管炎的診斷及治療 醫師可透過視診、用聽診器聽肺部聲音來診斷是否患有細支氣管炎,若情況嚴重,醫師可能會安排以下檢測: 胸腔X光:透過胸腔X光來觀察肺炎(Pneumonia)的徵兆。 病毒檢驗:將棉花棒輕輕塞入患者的鼻中,蒐集黏液樣本來檢查導致發炎的病毒為何。 血液檢查:透過血液檢查確認患者的白血球數量,並觀察血氧氣濃度是否有下降跡象。 醫師也可能會觀察患者是否有脫水的徵兆,特別是當孩子拒絕飲食或有嘔吐的時候。脫水的徵兆包含凹陷的眼睛、皮膚和嘴巴乾澀、行動遲緩、沒有排尿或幾乎沒有排尿。 如何治療細支氣管炎? 患者通常需藉由居家照護來控制支氣管炎,治療期間請補充水分避免脫水。若小孩有鼻塞,可用抽吸球來抽除黏液。退燒藥(如乙醯胺酚或布洛芬)有助於減少發燒的不適。 請勿給未滿20歲的患者服用阿斯匹靈,避免發生雷伊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或其他嚴重疾病,同時也不建議使用非處方的咳嗽或感冒藥。 若對藥物出現過敏反應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支氣管擴張劑(Bronchodilator)。更嚴重的情況下,病童可能會需要住院並給予額外氧氣。 細支氣管炎的居家照護8重點 增加空氣濕度:若房間很乾,噴霧加濕器或蒸氣能讓空氣變濕,幫助緩解鼻塞和咳嗽。不過要確保加濕器的清潔,以預防細菌和黴菌孳生。 保持身體直立:直立姿勢較利於呼吸。 補充水分:為避免脫水,需補充足夠的水分。 使用鼻噴劑:可以使用生理食鹽水鼻噴劑來減緩鼻塞,或直接購賣非處方鼻噴劑。 使用非處方止痛藥:非處方止痛藥如乙醯胺酚有助於減緩喉嚨痛並改善孩子喝水的能力。但請勿給予阿斯匹靈(Aspirin),或給予小於2歲的兒童服用非處方咳嗽藥或感冒藥。 保持無菸環境:抽菸會刺激呼吸道感染。 勤洗手:以預防疾病傳播。 避免接觸:避免接觸有細支氣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呼吸道疾病

什麼是氣胸?認識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氣胸的定義 當肺臟和胸壁間有空氣流動就會發生氣胸(Pneumothorax)。氣胸有兩種類型:自發性氣胸(Idiopathic Pneumothorax),也就是突然發生的氣胸,無疾病史;和次發性氣胸(Secondary Pneumothorax),是因肺部併發症出現的氣胸。氣胸若沒有立即治療,會導致死亡。 氣胸有多常見? 氣胸在20~30歲之間的人很常見,特別是高瘦的人。氣胸可藉由減少風險因素來降低發生的機率,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氣胸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有呼吸短促和胸痛(特別是是呼吸的時候),也可能會有下列症狀: 呼吸短促 胸痛 昏倒 臉色蒼白 容易疲勞 心跳快速 可能有些症狀未列出,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上述徵兆或症狀,或是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各有不同,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氣胸的原因當氣泡突然出現,空氣滯留在肺臟中時,便會發生氣胸。當有肺部疾病,如氣喘(Asthma)、肺結核(Tuberculosis)、百日咳(Whooping cough)、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等疾病時,便可能發生次發性氣胸;有時氣胸也有遺傳性。此外,肺部或胸腔受傷也可能是氣胸的原因。。 氣胸的風險因素氣胸有很多風險因素,例如: 性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氣胸影響。 吸菸:若有吸菸會更容易得到氣胸。 基因:某些類型的氣胸可能會遺傳。 肺部疾病:若先前曾罹患多種肺部疾病,可能會增加得到氣胸的風險。 使用機械式呼吸輔助(Mechanical ventilation):若透過呼吸器幫助呼吸,有可能會增加氣胸的風險。 病史:先前得過氣胸,以後會更容易得氣胸。 沒有上述風險因素並不表示不會得到氣胸,這些風險僅供參考,更多資訊應諮詢專科醫師。 氣胸的診斷及治療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作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更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氣胸? 醫師會回顧患者的疾病史以安排健康檢查,並用聽診器聽呼吸聲或照胸腔X光。此外,醫師也可能會檢查患者的血氧濃度或用心電圖確認心臟狀況。 如何治療氣胸? 治療方式會依氣胸程度以及成因有所不同,輕微氣胸可透過讓身體自行吸收空氣來治療。遇到較嚴重的氣胸時,可能會將針管或引流管置入胸腔讓氣體排出。若洞口很大,可能會需要讓管子留在體內一段時間讓肺部膨脹,直到洞口癒合。若上述方法都無效,可能會需要透過手術預防空氣進入肺部。 氣胸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處理氣胸: 再次接受檢查,以監控症狀發展及健康狀況。 按照處方用藥,未經醫師同意勿使用藥物或任意停藥。 和醫師討論用藥,包含處方藥及非處方藥。 若懷孕請告知醫師。 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流行性感冒

H1N1流感(豬流感)

H1N1流感的定義H1N1流感又稱為豬流感(Swine flu),為H1N1病毒所引起。在流感病毒中,H1N1病毒屬於較新的病毒株,其症狀都與一般流感(Influenza)相似。H1N1病毒源自於豬隻身上,但現在於流感季節時變為人傳人的流感病毒。雖然病毒還是會在豬隻間傳播,而且H1N1佑生豬流感,但人類不會因為吃到處理好且烹調好的豬肉食品而得H1N1流感。 這種大規模的流感是具傳染性的疾病,而且會在全球各地肆虐。首例人類感染H1N1的病例發生於2009年,當時因為H1N1疫情剛爆發而成為新的流感,各大媒體皆爭相報導寫成頭條新聞。 H1N1流感有多常見? H1N1流感很常見,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會得H1N1,但是可以避免的,請與醫師討論以取得更多資訊。 H1N1流感的症狀H1N1流感常見的症狀如下: 咳嗽 發燒 喉嚨痛 鼻塞、流鼻水 肌肉痠痛 頭痛 發冷 勞累 腹瀉 噁心、嘔吐 上述症狀和季節性流感的症狀很相似,H1N1像一般流感一樣會導致肺炎(Pneumonia)、肺部感染或其他呼吸道疾病,而且也可能讓氣喘(Asthma)和糖尿病(Diabetes)的病情更加重。本篇文章並未列出所有H1N1流感,若仍有疑慮,請向醫師諮詢。 什麼時候看醫師? 若有下列症狀,建議去醫院看診: 兒童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皮膚泛藍。 沒有喝足夠的水。 睡覺醒不來或沒有反應。 易怒,不想被抱。 類似流感的症狀有好轉,但伴隨發燒而且咳嗽變嚴重。 發燒、起疹。 成人 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胸部或腹部疼痛或有壓力。 突然頭暈頭。 神智不清。 嚴重嘔吐或持續性嘔吐。 類似流感的症狀有好轉,但伴隨發燒而且咳嗽變嚴重。 H1N1流感的原因H1N1是由流感病毒株引起,原本只在豬隻間傳播,但後來亦有人傳人的狀況,不過還是不會動物傳人,不像傷寒(Typhus)只會因為蝨子咬傷感染。H1N1屬於傳染性很強的流感,會經由人體的唾液和黏膜微粒傳播,傳播途徑如下: 打噴嚏。 咳嗽。 接觸被病菌汙染的表面後觸摸口鼻,如門把。 接觸紹感染的人。 H1N1潛伏期為7天,一般帶原者即使未出現任何症狀還是具傳染力,而小孩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0天。 H1N1流感的風險因素下列幾種類型的人被H1N1感染的風險較高: 65歲以上的老人。 5歲以下的孩童。 19歲以下而且長期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的年輕人。 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如愛滋病患。 孕婦。 患有慢性病者,如氣喘、心臟病(Heart disease)、糖尿病或是神經肌肉疾病。 住在安養院或是長期照護中心的人。 H1N1流感的診斷與治療本篇文章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諮詢醫師以取得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H1N1流感? 醫師會對患者進行液體採樣,醫師或護士可能會用棉花棒伸進鼻子或喉嚨採取樣本,接著將樣本送進實驗室分析,檢驗是否有H1N1特定的病毒。 如何治療H1N1流感? 大多數的H1N1病例無需服用藥物治療,除非已出現相關醫療併發症,否則還不需要就診。患者應該做的是嘗試減輕症狀,和避免將流感傳染給其他人。 目前有兩種適合治療H1N1的口服藥物,包括奧司他偉(Oseltamivir,商品名:特敏福 Tamiflu)和札那米爾(Zanamivir,商品名:瑞樂沙 Relenza) 。大多數病例無需服藥的原因是因為流感病毒會產生抗藥性,所以除非屬於可能會發病的高風險族群,否則一般健康的民眾即使得H1N1流感,都能靠自身抵抗力擊敗病毒。 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的生活模式與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對抗H1N1流感: 睡眠充足能增強免疫力。 多喝水以預防脫水,喝湯或果汁則能補足身體流失的養分。 服用市售止痛藥可減緩頭痛或喉嚨痛等症狀。 用肥皂勤洗手,或是常用乾洗手清潔。 不隨意觸碰口鼻和眼睛,因為病毒會在手機等表面存活。 生病的話應請假在家休息,避免傳染給他人。 在H1N1流行季節少去人多的地方。 若仍有任何問題,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肺炎

非典型肺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非典型肺炎的定義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出現發炎的症狀,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則是泛指所有由某些(可能未知的)病原體所引起的肺炎。典型肺炎通常比非典型肺炎嚴重,而非典型肺炎有時也被稱為行動肺炎(Walking pneumonia),因為它的症狀很少需要臥床休息或住院。   非典型肺炎的症狀非典型肺炎的常見症狀有: 發冷。 咳嗽,如果是嗜肺退伍軍人桿菌型肺炎(Legionella pneumonia),則可能會咳出血痰。 輕微發燒或高燒。 呼吸急促,可能只出現在您用力呼吸的時候) 其他症狀包含: 深呼吸或咳嗽時,胸痛加劇。 意識不清,常見於老人或嗜肺退伍軍人桿菌型肺炎患者。 頭痛。 缺乏食慾、活力低、疲倦。 肌肉痠痛、關節僵硬。 出汗、皮膚濕滑。 較不常見的症狀有: 腹瀉,通常是嗜肺退伍軍人桿菌型肺炎才有。 耳朵痛(黴漿菌肺炎症狀)。 頸部出現腫塊(黴漿菌肺炎症狀)。 出疹(黴漿菌肺炎症狀)。 喉嚨痛(黴漿菌肺炎症狀)。 因黴漿菌(Mycoplasma)及肺炎披衣菌(Chlamydophila)感染的肺炎通常症狀較輕微,嗜肺退伍軍人桿菌型肺炎則會在前4~6天有嚴重症狀,並在之後的4~5天改善。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若出現以下症狀請就醫: 咳嗽或呼吸時肺部疼痛 呼吸急促 咳嗽已影響睡眠 非典型肺炎的原因常見的非典型肺炎是由於以下3種病原體導致的: 嗜肺退伍軍人桿菌: 嗜肺退伍軍人桿菌型肺炎也就是俗稱的退伍軍人症(Legionnaires’ disease),當吸入含有嗜肺退伍軍人桿菌的水氣時就可能被感染。退伍軍人桿菌常見於建築或冷卻塔的供水系統中,症狀會比其他行動肺炎更嚴重。此類肺炎爆發傳染的條件是,當2人確診且似乎有共同感染源時,當地的衛生機構就應介入調查。並非每個暴露於傳染源的人都會發病,因嗜肺退伍軍人桿菌引起的龐提亞克熱(Pontiac fever)症狀較不嚴重,有龐提亞克熱的患者反而不會有肺炎。龐提亞克熱的症狀有發燒和肌肉痠痛,若疑似曾接觸這類病菌,請就醫檢查。 肺炎黴漿菌: 肺炎黴漿菌容易感染40歲以下的族群,此類肺炎較易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發生,例如學校、監獄、收容所及團體家屋,但大部分確診的患者並沒有任何特定的風險因素。 肺炎披衣菌: 此類的肺炎全年度皆有病例,但所導致的症狀輕微,很少引起嚴重併發症。批菌肺炎好發於學齡兒童,據統計20歲以下的人口有50%曾罹患披衣菌肺炎。 非典型肺炎的風險因素罹患非典型肺炎的風險因素很多,特別是: 吸菸 年長 免疫系統較弱 患有其他慢性疾病 非典型肺炎的診斷與治療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醫師會進行理學檢查並安排胸部X光,以判斷是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急性支氣管炎(Acute bronchitis)。依據症狀可能需要其他檢查,判斷肺炎的其他檢查包含: 肺部黏液(痰)培養化驗 痰液檢體判讀 喉嚨抹片檢查 全血細胞計數,或稱完全血球計數(CBC)。 特定抗體的血液檢查。 血液檢體培養。 如何治療非典型肺炎? 依據所罹患的病症,醫師會針對特定病原體給予抗生素治療。對症狀較輕微的個案,只需要口服抗生素即可;症狀嚴重的個案,則可能必須接受靜脈抗生素注射。抗生素治療可能需要2週以上,即使病況已改善,也請務必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因為如果太早停藥,肺炎可能會復發並變得更難治療。非典型肺炎症狀嚴重的患者,或許會需要氧氣罩。 非典型肺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可以協助預防非典型肺炎: 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或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來退燒,但請記得不要給兒童服用阿斯匹靈,以避免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 諮詢醫生或藥師前,請勿自行服用咳嗽藥,因為咳嗽藥可能會讓身體更難咳出多餘的痰。 補充大量水分來稀釋分泌物、減痰。 多休息,讓其他人來代勞家務。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流行性感冒

兒童流感知多少?一篇看懂3大傳染途徑,學會5招預防方法

流感為高度傳染性疾病,任何年齡皆有可能得到,但相對於成人,免疫力較差的兒童更容易感染,且症狀更嚴重、復原時間也較長。《Hello醫師》為你介紹兒童感染流感的3大途徑、兒童流感症狀,並提供5招預防兒童流感的方法。 兒童感染流感的3大途徑 流感是由一種或多種病毒引發的呼吸道感染,病毒通常會自鼻腔或口腔侵入體內。兒童感染後,通常在發病後的前3~4天傳染力最強。 常見的3大傳染途徑如下: 飛沫傳染:飛沫傳染為主要途徑,若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噴出的飛沫(Droplet)裡較小的飛沫核(Droplet nuclei)會飄散在空氣裡,進而侵入眼、口、鼻並造成感染。 直接接觸 :例如直接碰觸嬰兒的口、鼻或手,而嬰兒又將手放入口中,或是揉眼睛。 接觸受汙染的物體表面:部分病毒會在物體表面存活2小時以上,嬰兒可能因碰觸玩具或受病毒汙染的物體表面,而受到感染。 兒童流感的7大症狀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需要時間來對抗流感,若得到流感但未出現症狀,家長應在7~10天內帶小孩看診,並接受治療。 若小孩只有2~3個月大,當有任何症狀出現時,家長都應該帶小孩立即就醫,因為即使是一般感冒,都可能會很快地演變為嚴重的支氣管炎(Bronchitis)、肺炎(Pneumonia)。 常見流感症狀如下: 鼻塞與流鼻水 鼻涕變濃稠、顏色變黃或綠色 輕微發燒 打噴嚏 咳嗽 食慾不振 易怒或失眠 5招預防兒童流感 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的副作用輕微,通常僅有輕度的流感症狀或發燒,且症狀不會超過2天。施打疫苗後仍得到流感,通常是因為疫苗尚未產生抗生素來對抗病毒。一般來說,疫苗需要2週時間才會完全發揮作用,所以家長應該在流感季節開始前2週,安排孩子施打疫苗。 多洗手、保持個人衛生:即使小孩對流感免疫,仍需要保持衛生整潔。無論餐前、吃點心時或玩樂之前,都要常用肥皂洗手。肥皂請選擇抗菌肥皂。家長要在一旁看著小朋友洗手,確保清潔乾淨,洗手時間至少20秒。若出外沒有沒有肥皂和清水,請用酒精或洗手液消毒。(同場加映:濃度愈高愈好?買消毒酒精3大原則) 經常打掃與消毒環境:固定時間消毒與清潔家中環境,特別是經常會碰觸的表面,例如門把、桌椅、鍵盤及冰箱把手。 補充維生素C:透過維他命C錠補充,或多攝取高麗菜、橘子、柳丁、葡萄柚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常量體溫:家長可以挑選適合小朋友的體溫計,藉由經常量體溫確認小孩有無發燒、鼻塞、咳嗽、疲倦、發冷、耳朵痛、食慾不振、喉嚨痛、腺體腫脹等症狀,以盡速帶小孩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一般感冒

抗感冒與流感!雞湯大蒜等6食物有效

當您感到喉嚨底部搔癢,或是開始流鼻水時,才想要降低得到感冒或流感的風險,此時是否太晚了?事實上,這個搶救避免感冒的時機點還不至於太慢。下列介紹能強化、提升免疫力的6種食物,幫助您對抗、遠離感冒或流感! 1. 雞湯能舒緩鼻子充血 研究結果顯示,雞湯能有效舒緩鼻子充血與黏液分泌的狀況,這是因為雞湯裡有一種化合物叫半胱胺酸(Cysteine),而它是來自雞肉裡的一種胺基酸(Amino acid),半胱胺酸能減少體內的黏液分泌,同時也有助於減緩鼻子、胸部、喉嚨的充血狀況。 此外,雞湯裡加入麵條、蔬菜,可以更有效提升整碗雞湯的療效,多了麵條這項碳水化合物,有助於增加身體能量,蔬菜則豐富了湯的營養成分,大大提升身體免疫力。 2. 大蒜是強大的抗氧化劑 少許大蒜能讓您的味蕾變得更敏感,而且大蒜強大的抗氧化劑功能,能有效對抗病毒,並預防感冒、縮短感冒時間。大蒜強烈特殊的氣味,來自它所含的油性化合物大蒜素(Allicin),這就是大蒜能對抗感冒的主因。您不一定要吃掉整顆大蒜才能獲得這些好處,攝取製作成粉劑、精油、萃取物的大蒜營養補充劑,也有同樣效果。食用大蒜時,請記得不要過量,每天1~2次就能提升免疫力,減少看醫師的機會。(推薦閱讀:吃什麼才能預防感冒?6種增強免疫力的超強食物大公開) 3. 蜂蜜保護喉嚨 減痛降發炎 很多人小時候可能都有這種經驗,那就是喉嚨痛的時候,奶奶總是會挖1~2匙的蜂蜜,泡在溫開水裡要您喝,以舒緩疼痛。研究結果指出,蜂蜜能在喉嚨裡形成保護作用,減少咳嗽並降低疼痛、發炎。事實上,蜂蜜的功效比治療咳嗽的成藥效果好很多,尤其是蕎麥蜂蜜(Buckwheat honey),更具有醫療效果。 不過請切記,1歲之前的嬰兒請不要餵蜂蜜,因為會讓寶寶有罹患肉毒桿菌中毒(Botulism)的風險。 4. 茶的茶胺酸能強化免疫力 中國人數千年的茶飲文化裡,對於茶在抵抗感冒的功效上,也已廣為人知。現代的研究結果發現,茶所含的抗氧化劑,能幫助、改善免疫系統,這是因為綠茶、紅茶都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其中還有能加強免疫力的茶胺酸(L-theanine)抗氧化劑。 英國卡地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同時也發現,飲用熱茶可以緩解打噴嚏、喉嚨痛、寒顫與疲勞。請注意,因為茶含有咖啡因,如果您想讓孩子喝茶,每天1杯的量對小孩而言,就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5. 蔬菜汁含維生素C減緩症狀 如果在寒冷的季節,因為胃口不好而不想吃蔬菜,則可以考慮將蔬菜打成汁來喝。儘管不是所有專家都同意服用高劑量維生素C,可顯著減緩感冒、流感症狀,不過有些研究結果指出,服用維生素C確實能有效預防感冒和流感。 然而,要攝取維生素C,建議還是要從均衡飲食中獲得,而不是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草莓、柑橘、地瓜與綠花椰菜。 6. 瘦肉含鐵和鋅抗病毒 對感冒、流感而言,瘦肉是促成健康很重要的飲食來源,它能提供身體充足的鐵,可以增強免疫力;此外,瘦肉也是身體獲得鐵的最佳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瘦肉不僅提供身體容易吸收的鐵,也含有豐富的鋅,它是另一種能有效抵抗感染的礦物質。 如果您感覺有點鼻塞,可以試著吃瘦肉,家禽類的肉或雞湯,魚、貝類和甲殼類食物,都能幫助您對抗外來的病毒。


一般感冒

H7N9 流感

H7N9 流感的基本概念H7N9 屬於一種亞型流感病毒 ,又稱禽流感(Bird flu),此種病毒有存在於鳥類身上,人類會因接觸帶病毒的鳥類感染,但通常不會人傳人。雖然很像其他的A型流感病毒,但 H7N9 還是有不同的病毒株。 H7N9 流感始於 2013 年 3 月底,中國開始出現人類和鳥類(家禽)遭受新型的 H7N9 病毒株感染的報導,在此之前,這種病毒並沒有在鳥類和人類身上被發現過。 所有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感染 H7N9 流感,但 60歲以上的老人更容易感染。目前可藉由降低風險因素來控制 H7N9 流感,所以請向醫師諮詢,以獲得更多專業資訊。 H7N9 流感的症狀感染 H7N9 流感的八天內,相關症狀就會開始出現。在大多數病例中, H7N9 流感表現得跟一般流感一樣,症狀如下: 咳嗽 發燒 喉嚨痛 肌肉痠痛 頭痛 呼吸困難 有些人可能也會有噁心、嘔吐或腹瀉等症狀。甚至在少數病例中,有些病人會有結膜炎(Conjunctivitis)的症狀。 即早診斷與治療能夠防止病情惡化,也能夠預防緊急狀況發生,所以請盡早就醫。若有經歷任何上述症狀或有其他問題,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是上策。 H7N9 流感的原因目前認為此種病毒是源自中國境內的鳥類(家禽)身上,並曾有人類遭感染的案例。現有證據皆指出,大多感染的人類都曾接觸過有感染的家禽或是環境。 H7N9 流感的風險因素曾接觸過感染鳥類或是有鳥類羽毛、唾液和糞便的環境,都可能使人成為感染 H7N9 流感的高風險族群。目前在 H7N9 流感病例中,極少數出現人傳人的狀況,而除非病毒在人傳人的狀況變得非常普遍,否則遭鳥類感染還是最危險的罹病風險因素。 人傳人的傳播方式目前仍不清楚,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感染 H7N9 流感,受感染的病患平均年齡為 62 歲。近年來的研究指出,女性罹患禽流感類病毒(Bird flu)以及相關併發症的風險較高,但還不確定原因為何。 H7N9 流感的診斷與治療本篇文章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與醫師諮詢以獲更多資訊。 假如醫師懷疑患者可能有上述症狀,會建議做健康檢查和檢測。病毒檢測包含收集病患的呼吸道樣本(如:鼻、喉嚨、肺)以及抽血檢測。 如何治療 H7N9 流感?                        在患者出現病狀後的二天就得服藥,但許多流感病毒已經對下列抗病毒藥物產生抗藥性:金剛胺(Amantadine)、龜剛胺(Rimantadine)、奧司他偉(Oseltamivir,商品名:特敏福 Tamiflu)、札那米爾(Zanamivir,商品名:瑞樂沙 Relenza)。 H7N9 流感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提供二點降低以及預防 H7N9 流感的好方法: 目前預防 H7N9 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觸傳染源,尤其是鳥的唾液、黏液和糞便。這類病毒可經由人類的眼睛、鼻子、嘴巴甚至呼吸傳染給人類。 工作環境中有家禽或是要應付 H7N9 流感爆發的相關人員,都應遵循生物安全與感染控制措施,像是穿上防護裝備和多注意手部清潔。 若仍有任何問題,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一般感冒

天氣冷會感冒?真正的隱形元凶就是它

一般我們都認為天氣冷外出或天氣多變化時容易讓人感冒,然而,氣溫低並非直接造成感冒的因素,真的致病元凶另有他者,讓我們看看專家們怎麼說,本文將幫助您破解迷思並讓您更了解天氣冷與感冒盛行之間的關聯。 感冒的迷思:誰才是致病元凶? 實際上,病毒才是讓您生病的主因,而不是冷天氣的緣故,當您接觸到鼻病毒(Rhinoviruses)或遭流感病毒感染時才會發病,鼻病毒的盛行高峰是春秋兩季,流感高峰則是在冬天。 另一方面,天氣冷會刺激免疫系統,美國陸軍環境醫學研究所(America Army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研究指出,像是冬天不穿外套或圍巾外出時,免疫系統對天氣冷的反應,研究人員發現低溫確實會刺激免疫系統作用,尤其是人體天然「減充血劑」- 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分泌增加。 體溫低減緩免疫力 病毒趁虛而入 除此之外,體溫低也是增加感冒的風險因素;當人體溫低處於異於平常的狀態下時容易造成感冒,人體低溫會壓制免疫系統,導致免疫系統無法有效對抗鼻病毒。況且,當冬天外出時,血管會收縮,尤其是皮膚表層的血管收縮,例如鼻子內的血管,鼻內血管收縮會使鼻腔變乾,導致鼻腔過濾病毒的功能降低,當又回到室內溫度時,血管再度舒張,但鼻塞變嚴重了,您必須用嘴巴呼吸,室內乾燥的空氣與鼻腔過濾病毒的功能弱化,就促成了鼻粘液中的病毒引發感冒的機會。 冬天久待室內 病毒容易傳播 冷空氣或許是間接促成感冒的原因,當天氣變冷時,人們傾向於待在室內較溫暖的地方,室內密閉的空間也成了傳染病菌的環境,畢竟室內開暖氣的中央空調更是感冒或流感病毒散播的好途徑。戶外的乾空氣或許也是流感爆發傳染的管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指出,流感病毒能夠在乾冷的空氣中存活並散播,但在接近零度的冬天,病毒覆膜更強,導致病毒更有活性、適應力強,也就更容易傳染。


一般感冒

感冒: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感冒的定義 一般感冒(Cold),是上呼吸道受病毒感染,主要影響部位是鼻子、喉嚨、鼻竇和聲帶,症狀會在接觸到病原體2天內開始出現,包含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頭痛和發燒。一般感冒通常會在7~10天內痊癒,有些症狀可能會持續到3個禮拜,對還有其他健康問題的人來說,則可能演變成肺炎(Pneumonia)。 感冒與流感(Influenza)在最初的症狀可能很相似,兩者都是呼吸道疾病,也可能產生類似的症狀,但感冒與流感卻是由不同病毒感染所致。 感冒很常見,嬰兒、患有某些疾病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感染風險較高。不過感冒是可以預防的,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感冒的症狀 感冒症狀通常是從喉嚨痛開始,喉嚨痛通常會在1~2天消失,隨後在第4~5天出現鼻子相關的症狀,如流鼻水或鼻塞等,並伴隨咳嗽。成人感冒比較不會發燒,但輕微發燒還是可能的;小孩感冒則比較可能會發燒。 及早確診與治療能防止感冒症狀惡化,因此請儘速就醫以避免症狀發生。若有前述症狀或相關疑慮,也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請就醫以求得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感冒的原因 感冒是由鼻病毒(Rhinovirus)感染所導致的,鼻病毒傾向於影響包含鼻部的上呼吸道,且是從別人身上傳染而來的,並不是因為天冷而直接導致。 感冒的風險因素 以下風險因素會使感冒的機率提高: 生活環境:與很多人共同生活的環境,例如護理之家、軍營,都較容易讓人感冒。 免疫系統較弱:正在進行癌症療程、服用抗排斥藥物(Anti-rejection drugs)或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或愛滋病(AIDS),都會弱化免疫系統,增加感冒的機率,並更容易引發併發症。 罹患慢性病:氣喘(Asthma)、糖尿病(Diabetes)或心臟病(Heart disease)也會讓人較容易感冒。 懷孕:孕婦感冒很容易有併發症,特別是在孕期第4~9個月時;產後2週內通常也很容易感冒。 感冒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醫師可以依據患者的症狀來判斷是一般感冒還是流感,或進行血液檢查。 如何治療感冒? 通常臥床休息、多喝水就是最好的治療,但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開抗病毒藥物。如果在症狀出現時立即服藥,或許可以縮短生病的時間,並預防一些嚴重的併發症。抗病毒藥物可能導致的副作用有噁心及嘔吐,不過若跟著食物一起服用可以降低副作用產生。 感冒的舒緩與改善撇步 除了大量休息,患者也可以用以下方法幫助減輕不適: 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潤,以緩解喉嚨及鼻子的不適。 雞湯等讓人舒適的暖湯,可以舒緩喉嚨痛和喉嚨癢。 多洗手以免病菌傳播,如果洗手不方便,可以隨身攜帶一瓶乾洗手。 使用非處方藥來緩解症狀。 夏、冬兩季是感冒大流行的季節,但有很多預防的方法: 調整衛生習慣、常洗手或隨身攜帶一瓶乾洗手,以殺菌預防感染。 多洗手,並定期清潔家中環境。 隨餐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提升自身免疫力。 養成運動習慣來加強免疫系統。 自己感冒時要避免傳染給別人,例如咳嗽或打噴嚏時用布摀住口鼻,以免病菌隨飛沫噴濺。 使用過的面紙請丟棄。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