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與肌肉

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身體,尤其是骨骼、肌肉、關節必然會跟著磨損。所以人們常會出現影響日常生活的病症,如關節疼痛、腰痠、其他骨頭肌肉的損傷等。 在這個類別,你可以了解更多有關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的知識。

基礎知識

骨骼與肌肉

坐有坐相!正確坐姿7點不再腰痠背痛

現代人無論是上班族或學生,常常在桌子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我們都知道久坐是不利人體健康的行為,那麼,除了要記得能夠不時離開座位,做點伸展運動或走動外,如何保持正確的坐姿,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將正確坐姿分成7個分解動作,不管有無椅背都適用,一步一步改善您的坐姿。 1. 臀部與膝蓋的位置擺放 坐在椅子上時,髖關節與膝關節的角度是保持正確坐姿的重點,膝蓋彎曲的角度最好保持90度, 2. 雙腳要平踏地面 確保您的雙腳都能夠平踏在地面上,不要以腳背外翻等姿勢支撐自己,如果椅子過高,可以放個小板凳讓腳能夠踏在上面,可避免想從椅子上離開時,不小心扭到腳踝。 3. 身體坐正上半身挺直 人坐著的時候,身體主要承受體重的部位在骨盆,而骨盆的下半部有兩塊稱為坐骨(Ischial tuberosity,坐骨結節或坐骨隆起)的骨頭,正確的坐姿應該讓上半身與坐骨保持一直線,您可以調整臀部擺放的位置,同時上半身挺直,來達成骨盆的正確受力位置。 如果坐姿太過前傾,您的下背部會因拱起而造成肌肉保持在緊張的狀態,因此造成痠痛;若坐姿過於往後,呈現整個身體下陷的姿勢,一樣會引起痠痛以及椎間盤的損傷。 4. 下背部與脊椎 人體的脊椎不是一直線,而是有弧度的,在正確坐姿下,下背部應該會呈現自然往前彎曲的弧度,您可以將一隻手伸向下背部,在下背部與椅背間,應該會有可讓手穿過去的空隙。如果您的核心肌群比較無力,可以買腰部靠墊,減輕肌肉壓力的同時,也能保持正確的坐姿。但千萬不要隨便拿個枕頭或軟墊就充當椅子的靠墊,因為可能會過於柔軟,而沒有足夠的支撐力去協助脊椎保持正確的角度。 5. 深呼吸幫助挺直身體 深呼吸之所以能讓您保持正確坐姿,要歸功於橫膈膜,因為橫膈膜是呼吸時的重要構造,當您吸氣時,橫膈膜會進行垂直運動來配合胸腔的擴大,也能幫助您直起身子,避免駝背。另外,透過腹式呼吸法(Diaphragmatic breathing),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坐姿的維持。 6. 不要聳肩會痠痛 在坐著打電腦的情況下,很容易不自覺會聳肩。長時間地聳肩容易引起斜方肌(Trapezius)的痠痛,因此要調整肩膀的位置,不要貼近耳朵,肩膀保持自然放鬆。 7. 不要駝背 駝背常跟聳肩同時發生,在用電腦或看書時,頭可能會不自主地往前傾,此時脊椎為了支撐頭部而彎曲,脊椎長時間地彎曲,便會產生駝背(Kyphosis)。因此,把頭收回來,讓耳朵與肩膀對齊。如果您無法完全做到此動作也沒關係,每個人肢體的活動度都有差異,重點是盡量在能力所及之下,達成正確的坐姿。

看更多 骨骼與肌肉 相關文章

骨折/骨頭斷裂

鎖骨骨折: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鎖骨骨折的定義當肩膀受到直接撞擊,或在手臂張開時遭到碰撞都可能造成鎖骨骨折,車禍或其他意外時,鎖骨也可能因為創傷而骨折。 鎖骨骨折有多常見 鎖骨骨折最常發生在橄欖球和曲棍球等劇烈運動或其他容易重摔的運動,例如自行車、滑雪、滑雪板、滑板。新生兒也可能發生鎖骨骨折,但較為少見,鎖骨骨折是可以預防的,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鎖骨骨折的症狀鎖骨骨折的常見症狀包含: 骨折部位出現腫脹、瘀血、壓痛 當嘗試移動肩膀、手臂時疼痛加劇或有斷裂的感覺 骨折處明顯變形 肩膀向下或向前凹陷、下垂 無法移動新生兒的手臂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 感覺手臂麻痹或不斷有針扎刺痛感 止痛藥無效的劇痛 肩膀變形、骨頭已插出皮膚的開放性骨折 手臂無法動作 鎖骨骨折的原因鎖骨骨折常見的原因是跌倒時摔到肩膀,或是在手臂張開時碰撞到地面,也可能是鎖骨直接受創。新生兒則可能在出生過程中因鎖骨受到擠壓而骨折。 鎖骨骨折的風險因素造成鎖骨骨折的風險因素很多,特別是: 運動員身分:若必須從事激烈運動,特別是足球、摔角、曲棍球、橄欖球等,這些運動都可能在您摔倒時造成鎖骨骨折。 年齡:青少年最常發生鎖骨骨折,但這並不表示年長後您就不會發生,其實鎖骨骨折的風險會在您中年以後提高。 出生體重過重:體重過重的大寶寶較容易在生產過程中鎖骨骨折。 鎖骨骨折的診斷與治療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鎖骨骨折如何診斷 醫師會詢問出現的症狀以及事故發生的情形,並檢查您伸展手臂、手部、手指的感覺,以確認沒有更嚴重的傷勢。 若疑似鎖骨骨折,醫師會安排拍攝肩膀X光以做進一步的診斷,X光影像會顯示鎖骨斷裂的位置及嚴重程度,有時為了更精確判斷骨折的情形,可能會安排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鎖骨骨折如何治療 一般治療鎖骨骨折的方式有: 冰敷:冰敷骨折部位能減少疼痛感,通常會在受傷後的2~3天進行冰敷。 手臂固定:為了避免手臂動作,醫師會使用三角巾包紮以避免鎖骨位移直到復原為止。 藥物處理:有時會給予止痛藥或消炎藥。 物理治療:經過一段時間手臂無法移動,您可能會感覺動作困難,進行一些和緩的復健治療,能在當鎖骨已經癒合而即使您仍包紮著手臂時幫助您降低僵硬感。 鎖骨骨折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避免鎖骨骨折,您可以這麼做: 運動時穿上護具 從事運動時請教練指導如何避免摔傷 加強鈣與維生素D的飲食來強化骨骼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


骨折/骨頭斷裂

肋骨骨折: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肋骨骨折的定義什麼是肋骨骨折(Rib Fracture) 當一部分肋骨斷裂或破碎時,常會發生肋骨骨折傷害。最常見的原因是胸部創傷,例如從移動中的車輛掉落或在進行接觸性運動,如橄欖球、美式足球時受傷。 很多肋骨斷掉的意思只是裂開,肋骨裂開的潛藏危險比已經斷成好幾節的肋骨低,因為破碎的骨頭邊緣可能會損害血管或內臟,例如肺。 多數情況下肋骨骨折會在1~2個月內自行復原,適度的疼痛控制很重要,才能繼續深呼吸來避免肺部併發症如肺炎(Pneumonia)等。 肋骨骨折有多常見 肋骨骨折極為常見,其影響範圍涵蓋所有年齡層,可以藉由降低風險因素來控制。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肋骨骨折的症狀肋骨骨折有哪些症狀 常見的肋骨骨折症狀是由斷掉的肋骨所引起的疼痛,一般在下列情況時會出現或惡化: 深呼吸 按壓患處 彎下或扭轉身體 若因傷而無法正常呼吸,可能會: 呼吸急促 感到焦慮、不安、或害怕 頭痛 頭暈、疲倦或想睡覺 可能有些症狀未列出,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與醫師討論。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受傷後肋骨有一處特別疼痛,亦或是有呼吸困難或深呼吸會痛的時候,都應聯絡醫師。若有感到壓力、肺部脹痛或胸腔中心有被擠壓的疼痛,持續數分鐘,或疼痛延伸到肩膀或手臂,都應該尋求醫療協助。上述症狀可能是心臟病的指標。 肋骨骨折的原因肋骨斷裂通常是由直接的撞擊所引起,例如摩托車車禍、高處墜落、暴力事件或接觸性運動等。肋骨可能也會因為如高爾夫球或划船等個人運動時反覆的受創,或是由嚴重且長期的咳嗽引起。 肋骨骨折的風險因素肋骨骨折的風險因素有很多,例如: 罹患骨密度流失的疾病,使您更容易骨折。 從事接觸性運動,例如曲棍球或是美式足球都會增加胸腔受傷的風險。 肋骨中的癌症病灶會使骨頭變虛弱,導致骨頭更容易折斷。 肋骨骨折的診斷與治療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作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肋骨骨折如何診斷 理學檢查時,醫師會輕壓您的肋骨,可能也會聽聽肺部發出的聲音並觀察您呼吸時肋骨的動作。醫師可能也會進行下列1種以上的影像測驗: X光:X光透過低輻射量使人眼能看到骨頭。不過X光比較難呈現肋骨骨折的新傷,特別是骨頭只是輕微碎裂的時候。不過X光對於診斷肺塌陷特別有效。 電腦斷層:電腦斷層指的是從各個不同角度拍攝X光並組合成一套體內切片結構分析圖,能顯現出X光可能沒有照出來的肋骨骨折處,透過顯影劑和電腦斷層也更能看出受傷的軟組織和血管。 骨骼掃描:這項技術對於觀看壓迫性骨折中,骨頭因重複創傷而碎裂的情況很有幫助,如因咳嗽長期發作引起的骨折。進行骨骼掃描時會將少量放射性物質注射到您的血管中,放射性物質會在骨頭堆積,特別是正在康復中的骨頭,如此便能透過掃描偵測到位置 肋骨骨折如何治療 多數肋骨骨折會在6周內自行痊癒,限制活動並定期冰敷患處有助於復原並減輕疼痛。 藥物:獲得適當的止痛很重要,如果深呼吸時會感到疼痛,可能會感染肺炎。若口服藥物幫助不大,醫師可能會建議在支撐肋骨周圍的神經注射長效麻醉藥物。 治療:一旦疼痛獲得控制,醫師可能會開立呼吸練習的處方來幫助進行深層呼吸,因為呼吸不當會讓您陷入演變為肺炎的風險之中。 肋骨骨折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有助於肋骨骨折的復原: 冰敷患處。 多休息。 使用如阿斯匹靈(Aspirin)或布洛芬(Ibuprofen)等止痛藥。如果非處方藥沒有效的話醫師可能會開立更強效的止痛藥給您。 康復過程中,1小時至少咳嗽或深呼吸1次非常重要,能幫助您預防肺炎或部分肺組織塌陷。 若您肋骨骨折但未傷及頸部或背部,趴著壓住患處或許是不錯的做法。雖然一開始這樣聽起來很怪,但是趴著能讓您進行更深層的呼吸。 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最適合您的治療方式。


骨折/骨頭斷裂

脊椎壓迫性骨折: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定義當脊椎因為創傷導致部分脊椎骨被壓迫阻擋,便會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狀況,通常會發生,是因為有外力造成創傷。但有些特殊情況,例如老人或癌症病患,脊椎骨可能會比較脆弱,只要一點點外力,甚至沒有外力,骨頭也會斷裂。脊椎任何部位都可能斷裂,不過下背部斷裂最為常見。 脊椎壓迫性骨折有多常見? 請與醫師討論進一步資訊。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症狀脊椎壓迫性骨折的常見症狀有: 疼痛:一般為下背疼痛,不過也可能發生在背部的中上段,或是頸部。有些人也會有臀部、腹部或大腿疼痛的現象。 麻木、刺痛或虛弱:有這樣的症狀表示有壓迫到骨折處的神經。 有大小便失禁或無法排尿(尿液滯留)的狀況:若有這些症狀,表示骨折壓迫到脊索本身。 可能有些症狀未列出,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有背痛和下列情況時,醫師應評估造成疼痛的原因: 超過65歲的老人。 癌症病患。 無論是否有在活動,背部的一個地方都一直有疼痛的狀況。 體重因不明原因減輕。 睡眠時疼痛狀況比清醒時嚴重。 兒童小於12歲以下。 若有下列狀況應聯絡醫師: 大小便失禁。 嚴重疼痛、麻木、虛弱。 發燒體溫高於38°C。 若有任何上述徵兆或症狀,或是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各有不同,最好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原因 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意指骨密度變低的疾病,會增加病患因為輕度甚至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就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機會。更年期後的女性常有骨質疏鬆症的狀況,不過老年男性或長期使用如普賴鬆( Prednisone)等固醇類藥物的患者,也可能骨質疏鬆。 創傷:可能因從高處摔落,足部或臀部著地,或是車禍。 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指的是由原本的疾病所引起的骨折。一般而言,這種類型的骨折是由骨頭中的癌細胞引起的,癌細胞也可能是從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而來的,例如由攝護腺癌(Prostate caner)、乳房癌(Breast cancer)或肺癌(Lung cancer)。其他可能的疾病包括佩吉特氏病(Paget’s disease of bones,又稱畸形性骨炎),或骨髓炎(Osteomyelitis)。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風險因素這2種人有較高罹患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風險: 骨質疏鬆症患者。 癌症轉移到骨頭的患者:若被診斷出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或淋巴癌(Lymphoma)等特定類型的癌症,醫師可能就會開始監控患者出現壓迫性骨折的狀況。另一方面,有時壓迫性骨折也可能是罹患癌症的初期徵兆。 不過多數壓迫性骨折都是因骨質疏鬆症所引起,而較容易骨質疏鬆的人如下: 種族:白種人和亞洲人風險較高。 年紀:超過50歲的女性,且機率會隨年齡增加。 重量:較瘦的女性。 早發性更年期:50歲前就進入更年期的女性。 吸菸:吸菸者骨質流失會比非吸菸者快。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診斷與治療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做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脊椎壓迫性骨折? X光:超過65歲、身為癌症患者或曾受過重傷者,都應該接受X光檢查。如果低於25歲,也沒有其他病況或嚴重疼痛,可能就沒有必要接受。 脊椎電腦斷層:如果有發現骨折,醫師可能會請患者接受電腦斷層,以確定骨折程度。 脊椎核磁共振:如果無法控制大小便或無法排尿,以及其中一隻四肢、全部四肢、雙腿、雙臂失去感覺或虛弱,就會需要照核磁共振。 脊椎外科手術諮詢:若嚴重骨折,急診醫師會聯絡外科專科醫師來檢查,並可能需要靠手術來治療骨折。通常嚴重疼痛、虛弱或沒辦法感覺到手或腳的人,會需要接受手術。 如何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 多數骨折可以用止痛藥、減少活動、穩定骨密度和用良好的背支架,就能減少康復過程中的移動狀況。多數人依靠這些治療便能返回日常活動,不過仍有些人需要進一步治療,例如手術。 止痛藥物 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如布洛芬(Ibuprofen,商品名:安舒疼Advil、美林Motrin) 、或萘普生(Naproxen,商品名:鹽酸苯海拉明Aleve、那普洛仙Naprosyn) 。 鴉片類藥物,如氫可酮(Hydrocodone)。 肌肉鬆弛劑,如環苯扎林(Cyclobenzaprine,商品名:服樂適Flexeril)、卡利索普杜(Carisoprodol,商品名:肌安寧Soma)、 地西泮(Diazepam,商品名:煩寧Valium)。 手術 會為了預防脊椎受到脊索壓迫,或穩定骨折處附近的脊椎而進行。用來治療脊椎骨折的手術有: 脊椎成型術(Vertebroplasty) 駝背矯形術(Kyphoplasty,或稱後凸成形術) 脊柱融合手術(Spinal fusion surgery) 其他治療方式 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是一種相對新的治療方式,專科醫師會把針刺入背後的皮膚,把骨水泥或一種生化材質注入脊椎骨質疏鬆骨折處。一旦這個材質硬化,就會像水泥一樣,能穩固受到壓迫的脊椎。研究顯示,這個方法能減輕和骨折有關的慢性疼痛。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下列生活習慣及居家療法ˇ可能有助於脊椎壓迫性骨折的舒緩或康復: 居家治療 使用背支架。 休息並且先冰敷再熱敷患處。 使用鴉片類藥物舒緩疼痛。 送醫治療,可依據疼痛、虛弱和大小便能力的程度,來決定是否送醫。 在醫師同意下,伸展和力度強化的運動訓練療程,對減少未來發生更嚴重的骨質疏鬆,以及強化支持背部肌肉來說很重要。 預防脊椎壓迫性骨折 預防脊椎壓迫性骨折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骨質疏鬆症,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保持飲食均衡。 規律運動,包括負重運動及肌力訓練,都顯示有增加骨頭強度的效果。 戒菸,因為吸菸會使骨頭變弱。 有罹患骨質疏鬆症風險的人,都應該要使用鈣質和維生素D補充劑。 已過更年期的婦女,會用雌激素取代療法預防骨質疏鬆症。 長期服用適當劑量的鈣質和維生素D,搭配使用阿侖膦酸(Alendronate,商品名:福善美Fosamax) 及利塞膦酸(Risedronate ,商品名:愛骨泰Actonel)等藥物能減緩骨質疏鬆症。 也能減少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症患者骨質流失的速度。 如果有因為別的疾病進行每日類固醇治療,應與醫師討論盡量減少類固醇的用藥,因為這樣能降低出骨質疏鬆症的機率。若一定要使用類固醇治療,可能會用其他藥物來減低類固醇的用量。 如有任何問題,應諮詢醫師,以更了解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關節炎

尿酸過高結晶恐痛風!認識痛風症狀、原因與治療

痛風的痛相信只有得過的人才懂,三更半夜,本該是睡得正香甜,享受好夢的時刻,但是能打斷如此濃厚睡意的,除了尿意之外,也可能是痛風(Gout)所產生的劇烈疼痛。台灣人痛風盛行率高,男性患病比率更是高居不下,除了飲食等原因,還有許多風險因子,以下將帶你快速了解痛風的原因、症狀以及改善方式。 痛風的原因 痛風又被稱作代謝性關節炎(Metabolic arthritis),造成的原因是來當血液中的尿酸過高時(高尿酸血症),所產生的尿酸鹽結晶積聚在關節處,引起發炎疼痛。而尿酸的出現,則是人體代謝普林(Purine,或稱嘌呤)後的產物。正常情況下,代謝普林後所產生的尿酸,會溶於血液,一路送到腎臟進行隨後的代謝工作,最後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但是當攝取的普林過多或是腎臟所代謝的尿酸太少時,尿酸便可能在關節處,形成尿酸鹽結晶,導致痛風。 6 個容易導致痛風的風險因子 基因:如果家族中有人有痛風症狀,其他家族成員罹患痛風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 男性和高齡:跟女性相比,男性身體會產生更多的尿酸,不過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尿酸的製造量也會提升,兩者罹患痛風的比例,大約是 3:1。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痛風的發生機率也會增加。 肥胖:肥胖(Obesity)一向是眾多疾病的推手之一,痛風也不例外。肥胖者所產生的尿酸更多,使得腎臟更容易出現難以代謝的情況。 藥物影響:含有利尿劑(Diuretic)或水楊酸(Salicylate)的藥物,可能會增加體內尿酸的含量。 飲食:高普林的食物如紅肉、動物內臟和貝類,可能提高血液中尿酸量;飲酒則會促進人體脫水,提高體內尿酸量。此外,酒精代謝後所產生的乳酸,也會增加腎臟所需負擔的工作量,干擾尿酸的代謝效率。 其他疾病:糖尿病(Diabetes)、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心臟病(Heart disease)和腎臟病(Kidney disease)的患者,都屬於痛風的高危險群。 痛風的 3 種症狀 雙腳的大拇趾是痛風最常發作的部位,另外也包含:腳踝、膝蓋、手肘、手腕和手指,疼痛發生時,關節處會出現紅腫、疼痛和發熱等症狀,其主要可以分為急性、間歇、慢性期三種。 急性期:會讓人在半夜痛醒的痛風症狀,大多處於急性期,這時尿酸鹽結晶才於關節處形成,疼痛可能會持續 8~12 小時,並在數天或一週內漸漸趨緩,進入間歇期。據統計,大約有六成的人在一年內會經歷兩次急性期。 間歇期:在急性期結束後,便進入了間歇期,在這段期間,關節處不會出現疼痛情形,但這不代表痛風已經痊癒,如果沒有趁這段時間進行痛風治療或生活型態改變,尿酸可能會持續堆積在關節處,直至下次急性期再次爆發。 慢性期:在經歷數次急性期和間歇期的交替後,痛風便會進入慢性期,疼痛出現的次數變得更加頻繁,且不會逐漸消逝,此外,長時間的關節腫脹,也可能導致關節變形,使得活動度降低,此為痛風的最終階段。 4 招預防和改善痛風症狀 大多數人得知自己有痛風的毛病,幾乎都得經歷第一次痛風急性期,在疼痛緩和之後,採取下列四種方式,可以減少尿酸積累在關節的程度,預防下次急性期的到來: 多喝水:由於尿液是排出尿酸的主要管道,多喝水保持身體含水量充足,可以提高尿液的排出量,避免尿酸在體內堆積。 控制飲酒量:前面已經提過酒精對痛風的影響,其中又以啤酒造成的影響最大,若想避免痛風症狀一再發生,少喝或甚至不喝酒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減低普林攝取量:減少攝取紅肉、內臟與貝類等富含普林的食物,可以減少代謝所產生的尿酸,尤其最近天氣寒冷,許多人喜歡吃鍋暖暖身子,不過火鍋湯中飽含各種食材的普林,因此有痛風症狀的人,吃鍋時最好不要喝湯,以免普林量超標。 控制體重:肥胖會造成體內的尿酸量增加,除了選擇低普林的食物外,也應該選擇少油和少鹽的食物與烹調方式,減少攝取過多熱量,同時也可以搭配運動,可以更容易達到維持標準體重的目標。 痛風的 5 種治療方式 非類固醇消炎藥: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以及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對於緩解痛風急性期的症狀,有明顯的效果,不過高劑量的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導致胃痛或胃潰瘍。 秋水仙素(Colchicine):秋水仙素一樣可以用於止痛消腫,在急性期結束後,每日服用小劑量的秋水仙素,可以預防痛風再次發作,大劑量的秋水仙素,可能引發噁心、嘔吐和腹瀉(Diarrhea)等症狀。 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通常會在患者不適合使用上述兩種藥物的狀況下,使用皮質類固醇達到消炎止痛的功效,其副作用可能會讓血糖與血壓升高。 降尿酸藥物:如果痛風情形嚴重,產生痛風石甚至引發關節變形等情況,可能會使用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s),例如:異嘌呤醇(Allopurinol),降低體內尿酸的製造量,其副作用可能會讓皮膚起疹子或導致肝功能異常。 促尿酸排泄藥物:除了抑制身體製造尿酸外,增加尿酸的排出量也是治療痛風的方法之一,以丙磺舒(Probenecid)為例,它可以提升腎臟代謝尿酸的功能,加速尿酸從體內排出的速度,相對的,尿液裡所含有的尿酸也會提高,其副作用可能造成皮膚起疹、胃痛以及腎結石。(延伸閱讀:腎結石飲食禁忌與建議|預防結石、避免復發要吃什麼?)


肌肉痠痛/骨頭疼痛

告別腰痠背痛有效!3招改善姿勢不良

在看著手機或電腦的您,現在是什麼樣的姿勢呢?小時候,常常聽到大人耳提面命地叮嚀「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要求我們保持姿勢端正,避免脊椎側彎,導致將來姿勢更歪。(同場加映:小孩駝背怎麼辦?8種正確姿勢與方法)的確,很多人都忽略了維持良好姿勢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當各種身體疼痛開始紛紛找上門,或是經常閃到腰,深受腰痛、背痛所苦時,才驚覺為時已晚。究竟姿勢會如何影響健康和生活?以下為您介紹維持姿勢端正的重要性,以及改善姿勢的練習方法。 維持好姿勢你我都要 養成良好姿勢的習慣,對身體來說非常重要。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物理治療師妮娜·斯壯(Nina Strang)表示,姿勢端正代表「脊椎中立」(Neutral Spine),也就是說,當我們保持良好的姿勢時,脊椎周圍的肌肉就會平衡,並且以平均地力量支撐身體。如果我們養成站姿端正的習慣,不僅脊椎不會過度地承受壓力或彎曲,身體重量也可以平均地分給兩腳,此外,也能幫助增強身體在從事各種運動時的活動力,例如打球、跑步、跳舞或滑雪等。(推薦閱讀:久坐是萬病之源:坐式生活對身體的危害) 就算平常不太做運動的人,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勢,因為生活中許多時刻,都會運用到身體脊椎周圍的肌群,例如走在有坡度的街道、上下樓梯、搬東西,或甚至是聽到有人在背後叫自己而回頭,但是,如果長期姿勢不正,很可能就在做這些動作時,不小心閃到腰,也就是急性腰痛發作。當長期姿勢不良,肌肉力量不足,就很容易在進行某個動作的瞬間,忽然肌肉扭傷或拉傷背部,造成下背疼痛(Low back pain,簡稱 LBP) ,所以平時除了要維持良好的姿勢,也要多訓練身體肌肉,做些伸展操來增加柔軟度,並減少身體受傷的機會。(同場加映:1分鐘一定鬆!辦公室裡的伸展操) 身體平衡來自端正姿勢 造成姿勢不良的原因通常分為兩種: 肌肉僵硬和緊繃 肌肉僵硬會縮小身體的運動範圍,也就是說,關節不能輕易地朝各種方向前進,或是自如地彎曲。舉例來說,臀部肌肉太緊的時候,會拉動上半身往前傾斜,使姿勢不良;或是胸部肌肉過緊時,也會拉動肩膀肌肉往前,造成駝背。 肌肉不夠有力而失衡 肌肉會以多種方式影響身體的平衡。例如,在人體的背部、側面、骨盆(Pelvis)和臀部等處的核心肌群(Core muscles),是連結和鞏固上半身和下半身的中心,當核心肌群不夠有力時,會使身體向前傾斜,進而失去平衡。反之,有力的肌肉可以幫助維持平衡,例如小腿肌力量足夠時,可以幫助站著的時候更穩定、端正。(推薦閱讀:辦公久坐身體卡~7種小物運動舒展) 改善姿勢的3招與好處 如果您發現自己姿勢不良,想矯正姿勢,可以透過一些日常的練習來改善,並減緩身體疼痛。以下介紹改善姿勢的方法。(同場加映:坐有坐相!正確坐姿7點不再腰痠背痛) 強化下背部並減輕腰痛 當我們站著或坐著時候,老是歪歪斜斜的話,會讓下背部,包括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小平面點(Facet points)、韌帶(Ligaments)和肌肉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建議每 20~30 分鐘就起來動一動,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治療師妮娜表示,因為沒有人可以一直長時間維持理想的姿勢,所以當我們感到疲倦、肌肉有點痠的時候,就起來走動一下。(推薦閱讀:久坐是萬病之源:坐式生活對身體的危害) 另外,平常也可透過練習橋式(Bridges)動作,來增強下背部的肌力,並增強臀肌和腹肌,來減少身體使用腰力的負擔。首先,平躺在海綿墊或瑜伽墊上,上半身不動,雙手自然平放靠近身體兩側的地板上。再將雙膝彎曲拱起,兩隻腳掌平貼地板,接著,臀部肌肉出力,撐起屁股和身體的軀幹離開地面,再慢慢地將屁股放回地面,並重複幾次,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推薦閱讀:想要堅挺渾圓翹臀!這4個動作有效) 放鬆頸部肌肉減少頭痛 現代有許多人都習慣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盯著電腦螢幕不休息,一用就是連續好幾小時。治療師妮娜表示,姿勢不良會導致頸部和背部的肌肉緊繃,進而造成緊張型頭痛(Tension headaches),但如果改正姿勢,就可以減輕肌肉緊繃,並改善頭痛的情形。 所以建議大家,除了要經常提醒自己保持姿勢端正,減少低頭滑手機的時間,或避免維持同個姿勢太久,平時也可做伸展頸部肌肉的動作,因為脖子的肌肉通常比較少伸展。首先,平躺在墊子上,彎曲雙膝,兩隻腳掌平放在地面,雙手自然擺放兩側,接著像擠雙下巴一樣,將下巴朝胸口的方向前進,但保持肩膀貼著地面不離地,只動到頸部的肌肉,該動作維持 10~15 秒後,再放鬆,並重複十次。(推薦閱讀:辦公室瑜伽~5大好處 6個簡單動作) 訓練側腹肌增加體力 美國科羅拉多峽谷醫院(Colorado Canyons Hospital)的運動生理學家卡拉·格里菲斯(Kara Griffith)表示,如果我們的骨骼和關節排列整齊,就能不需要用太多力氣,就做到目標動作,也就能減少疲勞感和保留更多體力。 另外,想要省下更多體力,也可以透過扭轉軀幹(Torso)的動作,訓練腹斜肌(Obliques),幫助我們在維持站著或坐著時更穩定有力。首先,坐在海綿墊或瑜伽墊上,微微彎曲雙膝並併攏抬起,將腳保持離地面約 15 公分的高度,腹部收緊。雙手可以相互交叉或是合掌,上半身向某一側轉動,轉到最大限度後,再換邊轉,感覺腹外斜肌的收縮感。而過程中,請保持身體的穩定,盡量維持脊椎挺直。(推薦閱讀:人人都有腹肌?揮別脂包肌的方法) 格里菲斯表示,這些練習並不會一夜之間就讓您減緩疼痛,更不用說馬上改善姿勢,但是透過經常練習和自我維持良好的姿勢,通常一週內就會感到好轉,但如果要養成良好姿勢的習慣,可能需要一個月以上,才能更自然的讓姿勢更端正。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手指操過頭?板機指發生原因與治療

您有聽過板機指嗎?這種症狀會讓您的手指關節疼痛,造成指關節伸直困難,會有這個有趣的名稱其實是因為,若患有此症狀,再將關節伸直的話,可能會產生類似扣板機的聲音而得名。以下為您介紹板機指的原因、症狀以及治療方式。 板機指的發生原因 板機指的正式名稱為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主要引發原因,來自於過度使用手指,像是水電工人、手工藝創作者、麵包師傅和家庭主婦,都是板機指的好發族群。除此之外,女性、糖尿病(Diabetes)以及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罹患板機指的機率也較高。 您可能也有聽過網球肘或是媽媽手等,發生在手肘和手腕的疼痛症狀,板機指也跟它們一樣,因為過度且頻繁的對關節處施加壓力,而導致發炎腫痛。而之所以會有所謂「扣板機」的聲音,主要是因為板機指的患者,若將手指彎曲之後,再度伸直時可能會出現卡住的情況,這時候若繼續伸直,便會聽到類似扣板機的聲響。 肌腱與腱鞘發炎才有聲音 想了解為什麼會有聲音產生,則要先了解肌腱和腱鞘的概念,肌腱是人體當中的軟組織,負責連結肌肉和骨頭,而腱鞘則是一個中空的管狀結構,就像隧道一般,而肌腱就是在其中行進的列車。在一般的情況下,手指在彎曲和伸直時,肌腱可以順利無礙地在腱鞘中滑動,但是當我們對手指施壓過多壓力時,便可能造成肌腱發炎的情況;我們都知道當組織發炎之後,一定會腫脹,若放置不管,便可能產生結節,導致「卡住」的情形發生,這便是所謂「板機聲」的原因。 腫脹是板機指的主要症狀 前面提到的手指伸展困難和板機聲,可能會伴隨著疼痛一併發生,您也有可能感覺手指與手掌的連接處,變得僵硬、痠痛或是有腫大的狀況,這些症狀又以一大早起床時最為明顯。 治療板機指的5方法 根據板機指症狀的嚴重程度,可能會有以下5種不同的治療方式: 夾板固定:醫師可能會用夾板將您手指固定,避免頻繁的屈伸動作,導致疼痛不停產生。 消炎藥: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布洛芬(Ibuprofen),可以幫助肌腱快速消腫;一般來說,服用消炎藥加上足夠的休息,板機指症狀大多會在數週內痊癒。 類固醇注射:如果消炎藥的效果不佳,醫師可能會考慮在患部直接注射類固醇,加快消炎的速度,不過可能會在注射後造成患部疼痛。 伸展與復健:當肌腱發炎的症狀好轉之後,便可以進行一些手指伸展的動作,讓手指的活動度能夠盡快恢復正常。 手術:如果板機指的症狀已經持續許久,並且在進行了2次類固醇注射後都沒有明顯的改善,醫師便可能會建議使用手術治療,例如:經皮穿刺減壓手術(Percutaneous release),此方式會在局部麻醉之後,將針插入患部,把肌腱產生沾黏的部分挑開,讓手指能夠順利的伸直,好處是傷口恢復速度較快,而且沒有縫線需要拆除,屬於一般的門診手術;但是也有挑錯位置,不小心傷及周遭神經的風險。傳統的手術方式,則是需要在患處劃開一道切口,並將腱鞘切開,由於其風險最小,是最為泛用的手術方式。在手術完成之後,醫師通常會提醒患者要經常活動手指關節,以免關節產生沾黏,影響活動度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手指頭吃蘿蔔?不停搓揉是大忌

運動傷害百百種,不管哪一項都會造成相當的困擾,以大朋友、小朋友都愛的籃球為例,「吃蘿蔔」大概是可以排入,最常發生的籃球運動傷害前3名。因此,本文將帶您了解手指為什麼會變成蘿蔔,以及吃蘿蔔之後該如何保護手指,盡快恢復正常。 什麼是吃蘿蔔 吃蘿蔔其實就是手指挫傷(Bone bruise)的俗稱,名稱可能來自受傷的手指,變得腫脹且瘀血染紫,看起來就像一塊發青的蘿蔔。而打籃球之所以特別容易發生吃蘿蔔的情形,主要是因為在傳接球的時候,可能因為球速太快或是注意力不夠,導致手指尖端直接撞擊到球面,造成手指挫傷。 若經過透視觀察手指內部,您會發現包裹關節的韌帶可能有撕裂的狀況,導致血液和組織液從韌帶裡流出,讓整隻手指呈現紫黑色。 手指其實沒有肌肉 有些人可能會誤會,認為吃蘿蔔是因為手指內的肌肉受傷而導致,但是手指內其實不存在任何肌肉,這時問題就來了,少了肌肉,手指為什麼能夠自由的伸展和彎曲呢?這得歸功於連結手指與前手臂肌肉的肌腱,肌腱是連結肌肉與骨頭的橋樑,透過它的幫助,手指骨頭才能順利的被前臂的肌肉帶動。 吃蘿蔔最忌搓揉 吃蘿蔔後,腫脹和發紫等症狀,會伴隨著疼痛襲來;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受傷的部位不要任意碰觸,但是可能是受到瘀血的影響,有些人會認為,搓揉一下吃蘿蔔的部位,可能可以將瘀血推開,讓手指恢復正常。但是仔細想一下,這種行為儀時只會延遲手指挫傷的痊癒時間,因為在韌帶受傷的情況下,加以揉搓只會讓傷口變得更大,不僅疼痛無法減低,也無法阻止血液和組織液流出。 吃蘿蔔的4種治療方式 在正確且妥善的照顧下,大部分的蘿蔔都能自行消腫,不過,挫傷如果太嚴重,也有可能出現手指變形的骨折情形,根據受傷程度的不同,治療方式可分成以下4種: 冰敷:絕大多數的運動傷害發生後,立即進行冰敷幾乎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常識了,吃蘿蔔也不例外,根據曾提出RICE運動傷害處理流程的蓋伯.米爾金博士(Dr. Gabe Mirkin)的建議,應在受傷後6小時內冰敷,而且冰敷10分鐘後,要休息20分鐘,持續1~2次即可,冰敷過久或患處已經脫離急性期之後冰敷,反而可能延緩傷口的痊癒速度。 止痛消炎藥:可以購買含有布洛芬(Ibuprofen)成分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能夠有效減緩疼痛,減輕不適感。 固定患部:如果發現手指有變形的狀況,建議直接就診,醫生可能會用X光診斷是否有骨折的情況。若有必要,醫師可能需要用夾板固定手指,或是將患部與鄰近的手指綑綁固定,以免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手術:吃蘿蔔的嚴重程度,其實也能從受傷手指的活動度來看,如果仍能進行一定程度伸展或彎曲,通常不算太嚴重;但如果韌帶或肌腱完全斷裂,或是有骨裂的情況,手指可能會完全喪失活動能力,難以自行痊癒,這時就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手肘疼痛難耐?不運動也可能得網球肘!一文了解網球肘症狀、原因與預防

慢跑、自行車、重量訓練、網球,哪項是您喜愛的運動呢?如果您喜歡打網球,一定聽過網球肘這個症狀,不過,即使完全沒有打過網球或不喜歡運動的人,也可能罹患網球肘!本文將帶您了解網球肘成因、症狀及相關治療或避免方式。 產生網球肘的原因 所謂網球肘,其實是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的俗稱;肱骨指的從肩膀到手肘的這一塊骨頭,網球肘其名來自打網球時,因頻繁揮拍動作,施加大量壓力於手肘,導致手肘出現痠痛和發炎等症狀。 不過,除了網球之外,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工作或事物,都需要手肘的「一臂」之力,像是家庭主婦便是網球肘常見患者之一,原因可能來自炒菜翻動鍋具,或採買時提重物等;又或是上班族,經常使用不正常的姿勢使用滑鼠,這些經常施加壓力在手肘的動作,都可能引發網球肘。 網球肘的症狀 常見的網球肘症狀主要是手肘感到痠痛、紅腫和發炎,有些網球肘的患者,甚至連平常沒有使用到手肘時,同樣會出現疼痛感;由於手肘是上手臂與前手臂的連接點,一旦出現網球肘症狀,就算刻意避免需要屈伸手臂的動作,可能還是無法完全避免疼痛感;特別是不可能整天完全不彎曲手臂使用電腦、手機或騎車等行為,也正因為如此,嚴重的網球肘症狀不僅可能限制手肘活動度,更可能因使用頻繁程度,造成惡性循環,讓病情愈發嚴重。 3方法避免網球肘 買菜或是購物時,如果您預估自己購買量可能不小,最好改用推車代替提袋,可以大大減少手肘的負擔。 在進行打網球這種對手肘壓力較大的運動時,確保做好暖身,以減少身體因為突然間激烈的運動,造成網球肘或引發其他的運動傷害。 如果運動後發現手肘有痠痛或紅腫的情形,請冰敷讓患處降溫,不過究竟要冰敷多久呢?曾提出RICE運動傷害處理流程的蓋伯.米爾金博士(Dr. Gabe Mirkin),曾於2015年發表的文章提到,在受傷後6小時內,每次冰敷10分鐘,便休息20分鐘,重複1~2次,除了不會影響傷口的恢復速度外,也可以有效降低疼痛感。 網球肘的4種治療方式 治療方式主要是以緩解疼痛症狀,減輕發炎反應為主。以下為4種治療網球肘的方式 消炎藥:如果您選擇就診,醫師通常會先選擇開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布洛芬(Ibuprofen),改善患部發炎。一般來說,輕度的網球肘症狀只要吃消炎藥加上休息,不久便可痊癒。 衝擊波療法:將高能量的衝擊波從皮膚傳導到患處,能達到止痛效果。它的好處在於方便且安全,通常不需要麻醉,不過有可能造成瘀青或局部皮膚泛紅等副作用。 注射類固醇:若常用治療方式未獲得明顯改善,或是症狀相當嚴重,才會使用此方式治療;透過將類固醇直接注射於患部,可以快速抑制發炎情況。 復健:在發炎情況減輕後,便可以透過一些伸展和拉伸的動作,提高肘部的活動度;建議可前往醫院復健科或復健診所進行治療,或者自行嘗試以下的動作,加快恢復網球肘的症狀: 抓握訓練:網球肘經常造成握力下降,您可以將前手臂置於桌上,手掌朝上,出力握住捲起的毛巾或是握力球,持續10秒後放鬆,再次進行重複的抓握動作10次,有助於恢復握力。 手腕旋轉:以左手為例,將手肘放置於大腿或桌邊,手握一個1公斤的啞鈴,或是拿一個裝滿水的寶特瓶,接著手握其中一端,從手掌朝上的狀態,轉變成手掌往下,以180度順時鐘方式旋轉;之後,再改以逆時鐘方式,回復手掌朝上的姿勢,並重複進行此動作20次;如果您是右手疼痛,只要將順逆方向交換即可。 扭毛巾:首先先找一條毛巾,並找一張椅子坐下,肩膀放鬆,將毛巾兩頭用雙手握住,平舉於胸前,用擰乾濕毛巾的方式,扭轉手中的乾毛巾,若改用濕毛巾也行;重複擰毛巾動作10次後,再更換擰動方向,例如:本來是右手向前、左手向後,改換為右手向後、左手向前。


肌肉痠痛/骨頭疼痛

6招預防抽筋~拉筋暖身要做足

雖然大多數的抽筋,休息一下下就會恢復,不過抽筋的當下常常讓人痛不欲生,而且患處幾乎動彈不得。抽筋除了發生突然和極度疼痛,有時甚至會在皮膚下感覺到肌肉硬塊,不過一般來說,並不會有太大危害,並可以靠自己舒緩。以下將介紹抽筋的原因、處置方法,和預防抽筋的招數。 過度使用是抽筋主因 抽筋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使用過度、拉傷、脫水或以同樣姿勢保持過久,有時候會抽筋的原因也可能不明。然而,多數抽筋都是無害的,除非身體有特殊狀況,如以下三種。 礦物質缺乏:飲食中攝取太少的鉀、鈣或鎂,都可能導致肌肉抽筋。另外,常用於治療高血壓(Hypertension)的利尿劑,也會造成這些礦物質的流失。 血液供給不足:四肢的動脈粥狀硬化(Arteriosclerosis),會造成血液供給不足,在運動時很可能會造成類似抽筋的疼痛;這類抽筋現象通常在停止運動後就會好轉。 神經壓迫:腰椎狹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造成的神經壓迫,很可能也會導致腿部抽筋疼痛,且通常走起路來會愈走會越痛。保持膝蓋微曲,像是在推購物車一樣地走路,能降低因此原因抽機的機率。 (同場加映:膝蓋受傷患病!基本概念及保健妙方) 容易抽筋的族群 年紀:年齡愈大,肌肉流失就愈多,因此會愈來預承受不住壓力。 脫水:運動員在疲累且脫水時,如果所處的環境氣溫過高,肌肉就很容易抽筋。 懷孕:懷孕時會很常出現抽筋的狀況。 其他疾病:若有糖尿病(Diabetes)或神經、肝臟和甲狀腺等相關疾病,都可能讓人更容易抽筋。 (同場加映:預防運動員猝死~心臟病篩檢勿輕忽) 6 招預防肌肉抽筋 身體一抽筋,其實就會造成肌肉損傷,因此大家都應該了解如何預防抽筋。 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沒事多喝水,水分能夠幫助肌肉伸縮延展,水分充足,肌肉才會穩定。無論在運動中還是運動後,適時補充水分都是必要的。此外,每個人需要的水量也會依飲食、性別、運動強度、身體狀況、年齡或服用的藥物而不同。 規律運動但勿過量:肌肉不足或缺乏鍛鍊,常常是抽筋的原因之一。雖然規律運動能讓人確保有足夠的肌肉量,但運動時切忌過量,否則再強壯的運動員,也一樣會受抽筋之苦。 適時伸展肌肉:運動前後都要暖身及拉筋,如果您容易在夜間抽筋,那麼睡前拉筋也是必要的。短暫的輕度運動,例如踩飛輪等,或許也能避免夜間抽筋。 補充礦物質:深綠色的蔬菜通常富含鎂,而香蕉和黑豆則含有鉀,能避免因礦物質缺乏所引起的抽筋。 穿襪子睡覺:有些夜間抽筋的案例,是因為赤腳露在棉被外,再加上本身的血管條件不好,導致血流量變低而發生的,因此只要穿襪子睡覺,就可以預防抽筋。 換支撐性好的鞋子:常抽筋的人可能會發現,如果穿支撐性較好的鞋子,抽筋的狀況會比較少,因為這樣可以避免站立時,腿部施力不均的狀況。 (同場加映:研究證實:腳冷穿襪子睡覺更好眠) 抽筋的舒緩方式 如果不幸抽筋,應立即停止當下的動作,並可參考以下方式來舒緩疼痛。 熱敷或冰敷:可以把熱毛巾或熱敷袋敷在緊繃的患處,也可以洗熱水澡,或利用蒸氣來放鬆肌肉。若是疼痛難耐,冰敷也可以用來止痛。 伸展與按摩:盡量伸展抽筋的肌肉,並輕揉患處,都可以幫助肌肉放鬆。伸展時,應將肌肉往緊繃的方向反拉,例如若是大腿前側抽筋,就應將腳跟往屁股的方向拉。 (同場加映:想要止痛與抗發炎?那您得認識美洛西卡) 以下情形伴隨抽筋請就醫 有以下情形,應考慮諮詢醫師,找出抽筋的潛在原因。 時常抽筋 抽筋伴隨肌肉無力 休息或熱敷等方法都不能改善抽筋 腿部或患處發紅、腫脹或產生其他皮膚變化 無明顯原因(如運動過度)的抽筋 (同場加映:膝蓋腫脹)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膝關節內視鏡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膝關節內視鏡手術的定義 膝關節內視鏡手術(又稱鎖孔手術或微創手術)是一種醫師將攝影機從皮膚上開的小孔進入體內,診斷及治療膝蓋常見問題,同時避免在皮膚上開大洞的手術。醫師會藉此方法診斷如軟骨撕裂、韌帶傷害和關節炎等問題。此手術可降低疼痛的感覺,加快復原速度。 為什麼要進行膝關節內視鏡手術? 此手術的目的是為了確認患者的膝關節問題,並在確認後可以直接治療。若您有下列膝蓋問題,建議可以使用膝關節內視鏡手術: 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是在膝蓋骨間的空隙做為緩衝用途的軟骨;手術可修復或取出半月板。 前十字韌帶或後十字韌帶的撕裂或傷害。 關節襯層腫脹、發炎或受損:此襯層稱為滑囊。 膝蓋骨(又稱髕骨)位置不正。 膝關節軟骨斷裂的小碎片。 移除貝克氏囊腫(Baker’s cyst,又稱膕窩囊腫):這是因為膝後充滿液體所造成的腫脹;有時候關節炎等其他原因造成的腫脹、疼痛,及發炎也會造成這個問題。 膝蓋的部分骨折。 膝關節內視鏡手術的風險因素 手術結果可能會視您的膝蓋受傷程度而定,舉例來說,如果您膝蓋裡的關節軟骨已完全磨損掉的話,完全復原是不太可能的。您可能需要改變生活型態,亦即可能得限制自己的活動方式,並尋找替代性的低衝擊運動。手術前明白風險和併發症十分重要。若您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傷到膝蓋周圍的神經。 傷口下方出現腫塊。 膝關節的感染。 劇痛、僵硬、無法使用膝蓋,如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 如果您對關節鏡手術的風險有疑慮,您可以與醫師討論其他治療方法,如磁振造影等也可以診斷出問題,但是確認問題存在後,您可能仍需要關節鏡手術治療該問題。 膝關節內視鏡手術的術前準備 Before surgery, you must tell your doctor about recent medications, allergies or any physical condi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op eating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instructions before surgery . Basically you should get clear instructions before surgery, including whether you can eat a few hours before surgery. In most cases, fasting should be […]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