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健康

心臟 是維持人體各項機能正常運作的關鍵器官,控制著血液的流動,任何身體中的器官、組織或細胞若缺少了血液供給養分,都無法生存,因此維持 心臟健康 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課題。 心臟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了解如何保養心臟,則是保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重點。

基礎知識

心臟健康

紅麴功效好處多,3大挑選重點公開!5大紅麴膠囊推薦

古人利用紅麴製成發酵食品,由來已久,《本草綱目》也記載「麴」之功效;近年紅麴產品更成為熱門保健食品之一,各式廣告隨處可見。但紅麴製作過程稍有不慎,即可能產生有害人體的毒素,因此慎選有品質的產品更形重要。究竟紅麴是什麼?有哪些功效?該如何挑選安全無虞、低負擔的紅麴保健食品?《Hello醫師》一次為您解答,推薦您5款熱門紅麴產品,說明產品特點及價錢,提供您作為選擇紅麴相關產品的參考。 紅麴是什麼? 紅麴是一種發酵食品,作法是將米蒸熟、接種紅麴菌,使其逐漸發酵後製成;在台灣最早用於釀酒,後來則普遍作為食物的天然色素;近十年來,經實驗發現,紅麴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成分具有保健功效,一躍而成熱門的保健食品。 紅麴功效有哪些? 紅麴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各種代謝產物,包括紅麴菌素;在紅麴菌素中,以Monacolin K的活性最強,最廣為使用;此成分與降血脂藥史達汀(Statin)的成分相似,經研究發現,有助於降低血中總膽固醇,但有較多使用限制。 另一種紅麴成分為Ankasin 568-R,由Ankaflavin和Monascin等2種成分組成,經實驗證實也具有調節血脂及其他健康功效,且使用限制較少。 紅麴的其它代謝產物,例如γ-胺基丁酸(簡稱GABA),也被發現具有抑制血壓上升、調節血壓的作用。 此外,也有諸多研究指出,紅麴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等效果,並可抑制自由基生成,減少肝臟、血管的損傷。 紅麴食用有限制,你吃對了嗎? 紅麴雖好處眾多,但若使用方式不對,或購買未經檢驗的合格產品,也可能補身不成反傷身。 以Monacolin K為例,因該成分對人體有顯著好處功效,市售紅麴保健產品普遍都採用該成分,但使用Monacolin K時,須同時注意許多事項,包括: 不可與降血脂藥物(如史達汀)同時使用:Monacolin K因成分與史達汀相似,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可能過高,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或肝、腎損傷。 不可與柚子、葡萄柚同時食用:這類水果會讓血液中降血脂藥物的有效成分提高5~20倍,因此也可能造成藥物過量。 不可與抗黴菌藥物、類抗生素、抗凝血藥物同時使用:與抗黴菌藥物或類抗生素同時使用,會提高降血脂藥物的濃度;與抗凝血藥物一同服用,則可能導致凝血功能受阻。 須額外補充輔酶Q10:根據研究指出,Monacolin K會抑制體內輔酶Q10合成。 購買紅麴膠囊產品的使用者,可能都有血脂偏高的問題,甚至已患有高血脂症,須服用降血脂藥;此時,若再使用含Monacolin K成分的產品,可能在服藥及日常飲食有較多限制,若未嚴加注意,也可能影響健康。 此外,紅麴在發酵過程中,若處理不當,也可能產生橘黴毒素(Citrinin),這是一種具有腎臟及肝臟毒性的真菌毒素,若不小心服用,可能會危害肝、腎;因此,了解如何挑選經過檢驗且獲得的認證的紅麴產品,更顯重要。 以下為說明如何挑選安全、低負擔且功效確實的紅麴保健食品。 紅麴膠囊3大挑選重點 1.選成分:Ankascin 568-R vs. Monacolin K 由上可知,Monacolin K有很多使用限制,但市面上除了Monacolin K之外,還有另一種紅麴成分,稱為「Ankascin 568-R(中文為安可信心)」,相關研究也獲得科學實驗證實。 Ankascin 568-R由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名譽教授潘子明領銜研發,製法與一般紅麴不同,是將純化特定菌株(Monascus purpureus NTU 568),接種於山藥或經特殊處理的米後,經過獨家固態發酵技術所得;其成分同樣具備健康功效,但較無限制,包括: 無他汀類藥物(包含史達汀)之副作用 不會抑制體內輔酶Q10合成 Ankascin 568-R為市場上唯一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簡稱FDA)新膳食原料(New Dietary Ingredient,NDI)核可之紅麴成分。有別於Monacolin K(與Statin類藥物有相同結構),若與降血脂等藥物併用,可能有損害肝、腎等風險。目前美國禁止販售任何含有Monacolin K成分的膳食補充品。 我國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紅麴健康食品規格」規定,取得認證則須符合每日攝取量所含之Monacolin K達4.8毫克,且未超過15毫克。 2.看研究:功效經科學研究證實,獲專利與認證 在選購時,建議也須注意產品功效是否有經過充分研究證實,曾發表於國際期刊,並獲得專利與健康食品認證。 以「Ankascin 568-R」為例,它的功效(如下)經過百篇科學期刊證實,且獲得多國專利、美國FDA新膳食原料核可,以及我國健康食品認證。 調節血脂 降低總膽固醇 降低三酸甘油酯 降低LDL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壞膽固醇) 有助於提升血中的HDL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俗稱好膽固醇) 調節血糖 對於禁食血糖偏高者,具有輔助調節血糖作用 此外,Ankascin 568-R經證實也有助於延緩衰老。 3.挑認證:認證差異大,選這種更有保障 市售紅麴膠囊「健康食品」產品標榜經過衛生福利部核可,具備保健功效且獲得認證的,但其中的認證,可是大有學問。 「健康食品」的小綠人認證主要分成兩種: 第一軌 審查認證 需時較長、門檻較高 功效經過動物或人類實驗認證 產品經過安定性實驗認證 小綠人下方文字:衛部健食字 第A000XXX號 第二軌 規格審查 需時較短、門檻較低 功效藉分析成分,由學理所得,非由實驗確認 若能提供符合公告規格之檢驗文件,無需進行安全性與安定性試驗 小綠人下方文字:衛部健規字 第000XXX號 由此可知,通過第一軌審查認證之紅麴產品,其功效與安定性都須經過更嚴格的實驗認證,安全性與效果都更有保障,因此,在購買時,可將此做為主要的考量重點之一。 此外,產品明確標示產地,具備研發專利及文獻報告也很重要。近期日本傳出紅麴致死事件,國內也有超過200家廠商使用該日本廠商的原料,目前已全數回收下架,但不少民眾知聞後,也不免擔心是否可能購買到使用不良原料的紅麴產品;對此,建議就可選擇由台灣團隊研發、在台製造,並且通過第一軌審查認證之紅麴產品。 紅麴膠囊5大推薦 紅麴推薦品牌1:娘家大紅麴 內容量:30粒(30天份) 劑型:膠囊 特色: 通過國家第一軌審查,全台唯一獲得3個「衛署健食字號(簡稱健字號)」認證之紅麴 採用全球唯一通過美國FDA食藥署核可之「Ankascin […]

看更多 心臟健康 相關文章

高血壓

愛吃太鹹要注意!小心高血壓與腎衰竭找上你

鹽分,是人體的重要養分之一。在人類尚未演化至近代之前,人體對鹽分的需求深植在大腦之中,使人想要尋找含有鹽份的食物。但隨著人類演進,環境進步,鹹食如今變得無所不在,不像原始生活這麼難取得,但我們對鹽分的渴望仍存在於大腦之中,使我們不停地想吃鹹的食物,對鹽上癮。 但攝取過多的鹽容易導致一些嚴重的現代疾病。當鹽分攝取超出人體所需標準,人體的血壓就會逐漸升高,漸漸地形成高血壓(Hypertension),進而更影響人體的腎臟功能,嚴重時則可能造成腎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又稱為末期腎臟病)。 攝取大量鹽分可能導致腎衰竭 鹽會導致水分滯留在身體裡,進而影響到腎臟的運作。如果你的飲食鈉含量太高,身體就會累積多餘的水分,除可能水腫外,還會使血壓遽升,並對身體各處器官造成損害。(延伸閱讀:虛胖還是真胖?判斷與簡單 3 招消水腫) 腎臟負責排出無用的液體,這些多餘的水分經過濾系統後,會形成尿液被送到膀胱,等待排出。上述的過程仰賴鈉(Sodium)和鉀(Potassium)的平衡,協助將血球細胞壁的水引到通往膀胱,攝取過多的鹽則會破壞這個平衡,讓腎臟難以完成正常的運作,並導致水分滯留體內,從而使血壓上升。 施加在血管壁上的額外壓力會逐漸損害腎臟。隨著時間推移,腎臟除病變外也會失去排毒的功能,若不治療將引發腎衰竭,並造成自體中毒。 鹽分攝取過量是導致高血壓的主因之一 攝取過量鹽分也會形成壓力,削弱動脈壁。為了對抗壓力,血管的動脈壁會開始增厚,使動脈變得更狹窄,壓力升高,最後導致動脈破裂或阻塞,而連接這些動脈的器官,則會因此無法獲得氧氣,出現缺氧,嚴重時器官則可能因此永久死亡。若此情形發生於連接心臟的動脈時,則可能出現胸痛不適,易導致心臟病發。 6招減鹽小撇步 少吃加工食品,現代人鹽分的攝取來源多數皆來自加工食品,因此減少食用加工食品,即能減少鹽分的攝取。 養成閱讀食品成分表的習慣。 預先規劃每日的飲食內容。 注意每日鈉攝取量,衛福部建議成日每日的鈉總攝取量為2400毫克(6克的鹽)。 下廚時,以適量的辛香料,如香料或辣椒取代鹽巴,讓料理維持一定程度的風味,但又不會太鹹。 外食時,盡量選擇提供以天然食物製成料理的餐廳,而非漢堡、薯條、玉米片等這類的加工食品。 選擇減鈉或減鹽的日常食品,但在食用時須注意不因食品本身減鹽就過量食用。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糖分攝取過多蛀牙還傷心!認識添加糖,預防心血管疾病

「糖」扮演日常飲食中很重要的角色,除了許多料理都需要用到糖來調味之外,也會出現在許多加工食品或飲料飲料裡面提高甜度,以符合多數人的「嗜甜心理」。然而,攝取太多糖分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卻也不可小覷,不僅可能導致肥胖,同時也會提高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究竟糖分攝取過度與心臟病有何關聯?每天攝取多少糖分才不算超標?就由《Hello醫師》來為你解答。 高糖分攝取=高死亡風險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布的一篇研究顯示,每日攝取熱量有17~21%是來自「添加糖」的人,比起只有8%來自「添加糖」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高出38%。 過量的糖會對肝臟造成壓力,迫使它將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儲存,時間一久,容易造成脂肪肝,不僅如此,過量的糖分攝取也會提高你的血壓,以及造成身體慢性發炎,這些都是可能引發糖尿病或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延伸閱讀:罹患糖尿病需戒甜食控血糖?常見的糖尿病的迷思) 此外,糖還會導致口腔細菌繁殖,蛀牙和牙齦疾病,這也可能導致心臟病。 如果不仔細對待,導致反覆感染,如:牙齦感染,將增加罹患心臟瓣膜相關疾病的風險。(推薦閱讀:特別容易蛀牙?口水少和愛甜食是齲齒主因) 過量攝取甜食將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什麼是添加糖? 很多食物都含有糖分,但添加糖指的是加工食品為了提高甜味,所額外添加的糖類,常見添加糖包含單糖和雙糖等,乳糖或果糖則屬於天然食物中的糖類,但如果這些糖類被萃取出來,作為食品加工過程的額外添加物,則一樣必須算在添加糖裡面。 值得一提的是,有時候也會使用「游離糖」一詞與添加糖代換,它們主要的差別在於,添加糖著重於「加工的額外添加糖」;游離糖則還包含蜂蜜、糖漿或果汁中的天然糖分。 一般來說,控制糖分攝取主要會從減少食用富含添加糖的加工食品下手,因為從天然食物中所獲取的糖分,通常不容易過量,對身體造成負擔。(延伸閱讀:膽固醇指數這樣顧~不要再過度攝取糖分) 每天可以吃多少糖? 根據衛福部的建議,每人每天的添加糖(游離糖)攝取量最好控制在總攝取熱量的10%以下,若以每天攝取2000大卡的熱量做計算,添加糖的熱量應控制在200大卡內,而1公克糖大約等於4大卡,所以添加糖建議攝取量應少於50公克。 含糖飲料是添加糖的主要來源 蘇打水、能量飲料和運動飲料等含糖飲料,是我們飲食中最大的糖分來源, 其糖量佔國人食用的總糖量1/3以上。其它糖分來源還包括餅乾、蛋糕、果汁、冰淇淋、含糖優格、糖果與即食穀類食品。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以人手一杯的手搖飲來看,一杯大杯全糖冰紅茶可能就含有40~54公克的糖,一杯全糖珍珠奶茶則有近62公克糖,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半糖或更少的糖量,但即便半糖也還有20公克的添加糖,仍是相當可觀。(延伸閱讀:夏天只想呷涼!破解消暑飲料 3 迷思) 開始你的減糖生活 為了健康著想,我們應該理性地減少每日用糖量,每個人都需要有良好的營養飲食,以及規律運動,來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 該怎麼做呢?首先可以先從「減糖」開始,假如你現在每天都會習慣買一杯手搖飲料,那可以試著2天買1次就好,或者將你一直習慣點的半糖珍奶,改成微糖珍奶,比起一開始就挑戰「戒糖」,慢慢減量可以讓你更容易適應,也更願意堅持下去。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對添加糖的不再像以前那樣依賴,或許偶爾還是會嘴饞吃點甜點、喝些甜飲,但只要大部分時間是保持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的生活型態,適時的放縱其實無傷大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臟健康

如何照顧心臟病患者?注意4點關鍵,防範新症狀!

心臟病需要額外細心的照護,舉凡飲食、生活、運動皆需特別注意。依心臟病種類不同,例如心血管疾病、心肌病變、瓣膜性心臟病等,患者需防範且注意不同的症狀。如果家裡有心臟病(Heart Disease)患者而你又是唯一的照顧者,這會是很有挑戰性的任務。因為身為照顧者不僅要管理患者服用的藥物和日常活動,還需要給予情感上的支持。 《Hello醫師》在此列出4點建議,讓身為照護者的你了解應如何照顧心臟病患。 如何照顧心臟病患者?注意下列4點就沒問題 1. 幫助心臟病患者均衡飲食 心臟病飲食以低糖、低鈉、低脂為主。首先必須遠離脂肪和油炸食物,因為這些都是造成心臟病的主因。以未加工的瘦肉作為患者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減少體內脂肪囤積,並避免的高脂蛋白質,例如油炸物、香腸、培根、全脂奶、乳製品、動物內臟、肥肉和雪花肉(又稱霜降肉)等。同時多加留意患者的鹽分攝取量,心臟病患者不適合過鹹的食物,因為鹽會讓血液更濃稠,使得心臟必須更用力地供血而導致心臟病發。此外,建議少吃餅乾、甜甜圈和零食等精緻澱粉,以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及其他營養素的全穀類食物取代。精緻澱粉的營養素較少,而且通常含有反式脂肪、高量的納及糖,對心臟病患者相當不好。 2. 鼓勵心臟病患者持續運動 患者有時因為擔心運動會讓心臟太吃力,而排斥運動。 事實上,積極運動是保持心臟健康的唯一方法。身為家裡的照護者,應與心臟病患者一起諮詢醫師,找出適合患者的運動。 一般來說,心臟病患者可從輕度的運動開始,例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並盡量避免無氧性較高的運動,如重訓、短跑。隨著運動習慣逐漸建立,心肺能力慢慢提高,再循序漸進增加運動的強度。身為照護者也可以跟著患者運動,以實際的行動支持,對身體健康也很有益。除了運動,患者仍應持續他們過去喜歡做的事,照護者可以從旁協助,與家人或朋友外出活動,對維持健康也很重要。(延伸閱讀:心臟病患者的運動守則) 3. 協助心臟病患者藥物管理 家庭照護者不適合直接管理藥物,應由患者自己負責,但照護者可以買藥丸收納盒給患者,不但分類清楚且攜帶方便,也能避免吃錯量。 同時記下患者任何可能服用的藥物,並隨身攜帶這份清單,陪患者看診時可提供醫師參考,因為有些患者因不同的問題而在不同的診所就醫,所以列出患者目前服用的藥物,有助於醫生開處方,避免一些不能同時服用的藥物。 4. 注意心臟病新症狀的警訊 心臟病患者較容易忽略一些新症狀,如胸痛、頭暈或腫脹等,這些可能都是警訊,例如患有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的人,症狀為呼吸困難、腸胃不適以及肩痛。此外,照護者還必須注意復發性心律不整的跡象,例如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這些警訊往往是能否救回患者的關鍵,患者愈早接受治療,治癒機會就愈高。 做為照護者壓力不小,有時責任感會讓身體精疲力盡,甚至想放棄自己的健康。但請記住,照顧好別人之前,自己也必須維持健康, 如果累了,就請好好休息。有需要時,請勇敢向別人求助,也可以藉由信仰幫助病人、家屬及照護者度過難關。照顧病人是個漫長的旅程,照護者需要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才能陪伴病人長久走下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


心臟健康

心臟病飲食菜單攻略!吃這類魚才能強壯心臟、減少中風

擬定心臟健康的飲食菜單時,吃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建議每週至少食用兩份魚,尤其是鯡魚、鮭魚、鱒魚、鯖魚、沙丁魚這類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多脂魚肉,都是保護心臟的食物。 此外,Omega-3 脂肪酸也普遍存在於雞蛋、芥花籽油、亞麻仁籽、大豆油和核桃之中。(延伸閱讀:不只鮭魚才有Omega-3!多吃這些食物強健身體) 雖然魚中的 Omega-3 脂肪酸對心臟有益,不過食用大型魚類也有重金屬殘留的疑慮,但整體來說,吃魚對心臟健康的益處,可說是利大於弊。魚肉中普遍存在的 Omega-3 脂肪酸,已被證明具有降低心律失常機率的功效,心律失常會導致心臟病(Heart disease)的高危險群甚至健康的人,在瞬間死亡。不像其他含有大量飽和脂肪的高脂肉類產品,魚肉富含蛋白質,又只含有少量飽和脂肪,亦可幫助人體降低三酸甘油脂,延緩動脈硬化,防止血壓過高。(推薦閱讀: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不怕膽固醇過高) Omega-3 脂肪酸降低心臟病人死亡率與中風 魚肉中的 Omega-3 脂肪酸屬於一種不飽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有助於降低體內總膽固醇 。 Omega-3 脂肪酸可以減少體內的發炎狀況,而發炎會傷害血管,導致中風(Stroke)與心血管疾病。 只要每週吃兩份或兩份以上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魚肉, Omega-3 脂肪酸就會讓三酸甘油脂降低,防止血管阻塞,降低血壓,減低心臟衰竭和中風機率,舒緩不正常心跳,讓人避免因心臟病發作死亡。 吃魚可以減少動脈血管病變機率,Omega-3 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臟病人的死亡率,Omega-3 脂肪酸能降低瞬間死亡以及異常心跳的好發率。為了這些好處,建議食用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深海多脂魚類。此外,每週食用至少2份的高脂魚肉(如鮭魚、鯖魚和鯡魚 ),也可以顯著降低中風機率。 審選魚種如鮭魚、鯖魚、鮪魚、沙丁魚 脂肪魚,如鮭魚、湖鱒魚、鯖魚、鯡魚、沙丁魚和鮪魚,含有最多的 ω-3 脂肪酸,因此最有益,許多類型的海鮮也含有少量的 ω-3 脂肪酸。對於成年人,建議若是想制定預防心臟病的飲食菜單,至少每週須排入2份富含 ω-3 的魚,分量約 99 公克(3.5盎司),才能有效達到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由於食物鏈中位居較上層的大型魚類如鯊魚、方頭魚、箭魚和鯖魚,往往比較小型的魚有更高的汞含量,有計畫在近期內懷孕、孕婦、哺乳中的女性及孩童,應避免食用大西洋馬鮫、鯊魚、方頭魚、劍魚這類體內含有高汞含量的魚類。因為這類族群最容易受到魚類毒素的潛在影響。若需補充相關營養,可透過雞蛋、芥花籽油、亞麻仁籽、大豆油和核桃相關植物製品,減少食品毒素。(延伸閱讀:懷孕了該怎麼吃?飲食指南與營養素) 使用魚油補充劑須詳閱營養標示 若想使用魚油補充劑補充對心臟有益的Omega-3 脂肪酸、DHA、EPA......等營養,每日約補充3000~4000毫克,並詳閱DHA 和 EPA 濃度,Omega-3須達到濃度80%方有功效,否則只是吸收多餘油脂,徒增心血管風險。此外,魚油提煉自深海魚,故也有遭重金屬汙染之憂,建議閱讀營養標示後,向醫師詢問是否適合食用(尤其是孕婦),否則可能在人體內累積毒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