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健康

消化系統是人體最重要的系統之一。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必需營養素都是從食物中獲取的。而口腔、胃、小腸和大腸、肝臟、腎臟、胰腺與膽囊等不同器官必須一起協力工作,才能確保功能順暢。 在這個類別,你可以了解更多關於如何維持消化道健康的資訊。

基礎知識

消化道健康

這3個原因讓你放屁不斷!便祕和腸躁症別輕忽

隨著飲食習慣的不同,每個人的放屁次數也不一樣,平均每天約14~23次。究竟為什麼有時候屁特別多?如何減少放屁?放屁很臭的原因為何?《Hello醫師》一次為您說明! 1.吃飯會吞入氣體,吃太快氣更多 在用餐吃喝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吞入空氣,人體雖會藉由打嗝排出多餘氣體,但仍有部分進入腸道的氣體,會以放屁的方式排出體外。 放屁為消化系統的自然反應,不過,若進食速度太快、邊吃飯邊說話,或使用吸管喝飲料等,可能吞入更多空氣,提高放屁的機率。 2.吃這些食物易放屁 高纖、高澱粉、或含棉子糖(Raffinose,一種複合糖)、糖醇(化學結構與糖相似的醇類)的食物,較難被身體分解,而且容易在消化過程中產生氣體。多數氣體都是無味的物質,如氮氣、氫氣、氧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僅有少數物質的氣味較強烈,例如有臭雞蛋味的硫化氫、有糞便味的吲哚和糞臭素(3-甲基吲哚),以及氣味刺鼻的氨、揮發胺和揮發脂肪酸。 常見的易產氣食物包括: 豆類:豆干、豆腐、豆漿、大豆、豌豆、紅豆、綠豆 根莖類: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玉米、山藥、糯米 十字花科蔬菜:綠白花椰菜、紅白蘿蔔、高麗菜、青椒、洋蔥、小白菜、大白菜、蘆荀 奶類及乳製品:牛奶、調味乳或其他乳製品 碳酸飲料:汽水、啤酒、氣泡水 3.便祕和腸躁症也可能導致屁變多 除了上述原因外,便祕與腸躁症也會增加放屁次數。便祕時,糞便與食物殘渣會囤積在腸道中,持續發酵與產生氣體,使腸道必須頻繁放屁來排氣;腸躁症由腸道肌肉收縮異常所引起,會影響消化與排便狀況,造成便秘、脹氣、放屁及腹痛等症狀。 其他腸胃或消化問題也可能增加放屁次數,例如:乳糖不耐症、果糖不耐症、乳糜瀉、小腸細菌過度生長、胃食道逆流、克隆氏病、潰瘍性結腸炎、胃潰瘍、胃輕癱、胰臟炎、孕婦分娩時,以及其他腸胃阻塞疾病等。 5招減少產氣、促進排氣 多數情況下,屁變多只是飲食習慣出問題,造成身體負擔過重,只要改掉壞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脹氣與頻繁放屁的問題就會漸漸改善。以下提供5點改善小建議: 少吃碳水化合物 吃東西時細嚼慢嚥 多喝水 剛吃飽後別躺下 用加熱墊暖和肚子,幫助放鬆大腸肌肉,促進排氣 若除了屁變多,還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頻繁腹瀉或便祕或體重突然變輕等狀況,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改善放屁的同時,別忘了保養屁股 當腸胃處於緊張不適的狀態時,排便可能會刺激肛門,排氣也可能排出糞水或汙穢,此時若未妥善清潔與保養肛門,可能造成進一步的刺激,影響肛門健康。   保養肛門最好也最基礎的做法,就是從「擦屁股」做起。擦屁股雖然是日常動作,卻會直接大大影響肛門的皮膚健康。肛門的皮膚組織因富含水分與油脂而擁有彈性,有助糞便蠕動與肛門開合。使用衛生紙擦肛門雖然簡單方便,但若擦拭次數較多或力道較大,很容易損壞肛門皮膚,造成破皮,甚至導致肛門搔癢症,或讓細菌入侵而引發感染。   肛門理想的清潔方式為水洗,但水洗較不方便,因此,建議可使用濕式衛生紙擦拭屁股。濕式衛生紙富含水分,擦拭起來比一般衛生紙更溫和,清潔力也更好,可以更有效的保護肛門健康,尤其是在腸胃不舒服的時候,而且也具備好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但在挑選時,建議挑選無酒精或其他刺激成分的濕式衛生紙,以免過度刺激肛門,或引發過敏症狀;另外,在材質部分,為避免馬桶阻塞,最好選用以紙漿製成、可溶於水的產品,可直接丟入馬桶,對環境也更加友善。 最後,在使用濕式衛生紙擦完屁股後,請記得再以一般衛生紙吸除多餘水分,保持屁屁乾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看更多 消化道健康 相關文章

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症狀?怎麼舒緩?飲食原因禁忌、5招緊急處理公開

胃食道逆流是什麼?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 GERD)也就是俗稱的胃酸逆流,指胃的內容物上行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呼吸道,並導致火燒心、打嗝及咳嗽等症狀;在台灣的盛行率超過30%,相當常見,《Hello醫師》以下為您介紹胃食道逆流症狀、飲食、原因、診斷及緩解與治療方式。 胃食道逆流症狀:初期和嚴重症狀一次看 許多患者在胃食道逆流發作前,會先出現脹氣、打嗝,最初只有氣體嗝出,但隨著症狀惡化,最後便可能演變為胃酸或食物逆流。 胃食道逆流最常見的症狀如下: 火燒心(胸口灼熱):病患的下胸(胃部)至頸部區域,出現疼痛或灼熱感;有時症狀會往上影響至喉嚨部位。 胃酸逆流:感覺食道有液體往上逆流至口腔,經常發生於夜晚睡覺平躺時,部分患者會因此被嗆醒而影響睡眠。 胃食道逆流的其他症狀: 慢性咳嗽、聲音沙啞 吞嚥困難或進食困難 口水變多、變黏或出現泡沫 喉球症(喉嚨有異物感) 感覺胸口有卡東西 夜間氣喘(較常發生於氣喘患者) 胃食道逆流嚴重者,除了可能會因胃酸反覆刺激食道、咽喉,而導致慢性咳嗽之外,胃酸也可能灼傷聲帶,或影響周遭器官,併發胸悶、胸痛等症狀。 胃食道逆流飲食吃什麼緩解?建議、禁忌食物整理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什麼? 低纖蔬菜、瓜果 低纖、低糖水果 雞蛋或低脂蛋白質,例如魚肉、雞胸肉 其他低纖、低糖、低脂、少油、少鹽之口味清淡的食物或料理,例如白飯、麵條。 胃食道逆流可以喝什麼? 水(尤其重要,能幫助稀釋與減弱胃酸) 低糖果汁 低脂或脫脂牛奶 豆漿 杏仁茶 胃食道逆流不可以吃什麼? 辛辣食物或料理:辣椒、胡椒、咖哩、芥末 高油脂食物:炸物、油脂含量高的肉類或料理 甜食:蛋糕甜點、冰淇淋、餅乾、巧克力 酸性或高纖水果:檸檬、葡萄柚、蔓越莓、番茄、柳丁、奇異果、鳳梨 刺激性食物:洋蔥、韭菜、酸菜、薄荷 糯米製品:飯糰、油飯、糯米腸 加工食品:香腸、臘肉、培根或其他加工食品 胃食道逆流不可以喝什麼? 酒 含咖啡因之飲品,例如茶或咖啡 碳酸飲料 油脂含量高之飲品,例如全脂牛奶、奶昔 胃食道逆流原因 一般認為胃食道逆流的主因是胃酸或膽汁進入食道裡頭,在正常情況下,食物和液體會往下流進入胃部,當人吞嚥時,環繞食道下方底部的括約肌,也就是賁門會放鬆,讓食物進到胃裡,並再度關閉;然而,若賁門括約肌發生異常或是較為虛弱,便可能導致胃的內容物逆流至食道中。這個過程稱為胃酸逆流。當胃酸逆流的現象重複發生時,便可能引發其他消化系統症狀。 胃食道逆流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 常吃刺激性食物 不良飲食習慣:經常暴飲暴食、吃完食物就馬上躺下 抽菸、喝酒 藥物因素:服用會刺激胃酸的藥物,例如阿斯匹靈或部分高血壓藥物 肥胖、懷孕:增加腹部的壓力,讓賁門容易鬆弛 氣喘(胃食道逆流和氣喘 惡性循環「雙生病」) 糖尿病 胃部排空延遲 結締組織缺陷,例如硬皮症 胃食道逆流怎麼辦?會自己好嗎?5招緊急處理 若僅是輕度的胃食道逆流,可藉由以下方式改善症狀,但若長期飽受胃食道逆流之苦,建議仍盡快就醫檢查,查明病因並對症下藥。 喝溫水:稀釋胃酸、減少刺激 從躺改坐或從坐改站:挺直上半身以降低賁門壓力,讓胃酸不易逆流 服用制酸劑類型的胃藥 鬆開皮帶或脫掉過緊衣物 睡覺時墊高枕頭、左側睡 胃食道逆流怎麼舒緩治療? 胃食道逆流如何診斷? 醫師會依據你的症狀診斷胃食道逆流。可能會進行某些檢驗來確認狀況,例如: 24 小時食道酸鹼值測定(Ambulatory acid (pH) probe tests):利用儀器測量 24 小時酸鹼值。 […]


胃脹/脹氣

脹氣怎麼辦?速懂消脹氣最快方法、食物,立即解決胃脹氣!

多數人都了解脹氣的不舒服,除了肚子腫脹、不停打嗝或放屁外,有時還伴隨著腸胃絞痛或悶痛;究竟胃脹氣該怎麼辦?吃什麼才能消脹氣?《Hello醫師》為您介紹3個消脹氣方法,以及消脹氣可以吃的4種食物,幫助您立即解決脹氣困擾。 胃脹氣怎麼辦?少吃7大脹氣食物 脹氣的體質因人而異,若您是經常脹氣的人,建議少吃下列7種產氣食物: 豆類:豆干、豆腐、豆漿、大豆、豌豆、紅豆、綠豆 根莖類: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玉米、山藥、糯米 十字花科蔬菜:綠白花椰菜、紅白蘿蔔、高麗菜、青椒、洋蔥、小白菜、大白菜、蘆荀 高油及高熱量食物:速食、鹹酥雞、蛋糕、餅乾 奶類及乳製品:牛奶、調味乳或其他乳製品 碳酸飲料:汽水、啤酒、氣泡水 經過發酵的食物:麵包、饅頭 胃脹氣可以吃什麼? 4大消脹氣食物 藜麥、燕麥:藜麥和燕麥都富含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減少食物在腸胃停留及發酵的時間。 鳳梨:鳳梨所含有的鳳梨酵素,能夠適應腸胃道不同的酸鹼值,幫助分解食物的蛋白質,促進消化及排氣。 西瓜、芹菜、黃瓜:脹氣有部分是因為便秘、食物在腸道停留過久所致;西瓜、芹菜和黃瓜皆含有纖維及豐富水分,可改善便秘問題,而且熱量低、負擔少。 薑:薑含有一種蛋白酶,可幫助分解蛋白質,並具有促進排氣、舒緩噁心的功效。 喝什麼可以消脹氣? 綠茶:綠茶能夠緩解腸胃不適、促進腸道蠕動,並含有抗氧化劑,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有正面幫助。 水:雖然脹氣時喝水似乎會讓肚子更脹,但「水分」是腸胃消化及蠕動的重要成分,因此建議每天都還是要攝取「體重 x 30~40ml」的飲水量;一位60公斤的成人,每日的理想飲水量為1800~2400ml。(延伸閱讀:一天喝水量上限多少?怎麼計算正確飲水量?每天多喝水8大好處) 消脹氣最快3方法,立即解決胃脹氣! 起身走動、散步:在家四處走動、伸展,或是吃完晚餐後外出散步,都有助於消化、消除脹氣。(延伸閱讀: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一表看懂吃飽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按摩腹部:在飯後30分鐘至1個小時,順時鐘輕柔按摩腹部外圍,可促進腸胃蠕動。 抱腿排氣:平躺於地面上,抬起一腳並用雙手環抱膝蓋約30秒,接著換另一隻腳,如此反覆約3~6組,幫助腸道排氣。 容易胃脹氣的6種生活習慣 吃東西又快又急,沒咬幾口就吞下 每一餐的食物份量都偏多 習慣邊吃東西邊講話 常吃口香糖 習慣用吸管喝飲料 經常吞口水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消化問題

腹水如何消除?6大原因曝!教你判斷症狀、如何消除腹水?

近兩週,63歲林先生不知道為什麼肚子都很脹,很不舒服,而且吃了胃散、脹氣藥都沒用;在家人勸說之下,林先生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竟然有肝硬化,而且已是晚期,須考慮接受肝臟移植。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指出,80%腹水原因是肝硬化導致,不過也有許多疾病是造成腹水的元凶!究竟該如何判斷腹水?懷疑有腹水該看哪一科?《Hello醫師》帶您認識造成腹水的原因、判斷方法,以及腹水症狀與治療方法,若疑似出現腹水症狀,請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腹水是什麼? 腹水(Ascites)是指在腹腔內,也就是肚皮以內,腸子和其他臟器以外,積聚了過多的液體;正常情況下,腹腔內液體不多,主要用於臟器間的潤滑,有時當身體生病時,液體就會不正常增加聚集,形成腹水。 腹水原因 出現腹水症狀時,首先要就醫診治,了解為何會有腹水?臨床上,常見病因如下: 肝硬化、肝癌、肝衰竭或肝血管阻塞 卵巢癌、子宮頸癌 心臟衰竭 胰臟癌 大腸癌 胃癌 肝臟疾病造成的腹水 腹水最常見的病因為肝臟機能異常題,單純的肝硬化或肝病並不會造成腹水,只有當肝門脈血壓增加,過量的水和鈉滯留在體內,以及血中白蛋白太低時,水才會從血管滲出至腹腔,出現腹水。 腹水症狀 腹水初期症狀 輕微的腹水通常難以察覺,初期症狀如下: 腹脹 腹部膨出 體重增加 尿量減少 皮膚紋路變淡 腹腔內有大量積水時,腹水會壓迫橫膈膜而導致以下症狀: 疝氣 下肢水腫 腹痛與發燒 男性陰囊腫大 呼吸不順或困難 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 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自發性細菌腹膜炎 指在腹膜中發生的細菌感染,腹水是細菌的培養皿,當身體抵抗力差時,細菌就容易佔據腹腔,引發腹膜炎,患者會出現發燒、畏寒、噁心、嘔吐及肚子壓痛等症狀。 腹水判斷方法 腹水2招自我檢測 1.起立坐下 有腹水時,在站立狀況下,腹水會往下沉;躺平時,腹水則會往身體兩側突出;若是肥胖所致的鮪魚肚則不會有上述現象;此外,部分患者的腹水也會從肚臍突出而造成疝氣。 2.輕拍肚子 脹氣:聲音聽起來像「空心的」,代表肚子裡裝的是空氣。 腹水:聽起來悶悶的像「實心的」,腹水的風險較高。 醫院診斷腹水 醫院檢測腹水通常會經過以下4種方法,循序漸進診斷是否有腹水及查明病因: 1.理學檢查 當腹水的量超過500毫升時,通常醫師透過腹部叩診(用手指扣擊,傾聽回音),就可診斷是否有腹水;不過,如果腹水的量比較少,就需要透過腹部超音波來確定。 2.影像醫學檢查 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進一步確認腹水存在的部位。 3.抽血檢查 確認癌症指數(血清腫瘤標記),以及是否患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以釐清造成腹水的原因。 4.腹水穿刺檢查 約抽取腹水50毫升送驗,幫助診斷病因及提供治療方向。 癌症產生的腹水,臨床上稱為惡性腹水,腹水中通常可被檢測到癌細胞。 腹水會自己消嗎? 腹水通常不會自己消失,且會在幾週內越來越脹,增加患者的不適感,因此當肚子出現不明原因的腹脹時,建議進一步至醫院檢查。 腹水該看哪一科? 可先赴內科的胃腸肝膽科,接受初步的檢查與診斷,專科醫師可能會根據病因,安排轉診至其他專科進行更深入的檢查和治療。 如何消除腹水?腹水治療3方法 治療腹水有助於改善症狀並減少併發症,常見的治療方法如下: 低鈉飲食:因為食鹽的成分為氯化鈉,鈉會讓水滯留體內,當肝門靜脈系統阻力偏高時,鈉會帶著水分滲出到腹腔,使病情惡化;建議一天鹽分攝取量不超過1~1.5公克。 服用利尿劑:利尿劑能幫助身體排出過多水分,改善輕度的腹水。 抽出腹水:若服用高劑量的利尿劑,仍無法改善嚴重腹水時,就須取抽腹水來緩解腹脹。若病患腹水量太多時,一次須抽取4~5公升以上的大量腹水時,會同時注射白蛋白,避免血壓降低而影響腎功能或休克。 使用抗生素:當腹水有細菌性感染,但身體其他部位沒有明顯的細菌感染病灶時,稱為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臨床上,約有70~80%的病人合併發燒及腹痛等症狀,但也有20~30%病患沒有症狀,若有細菌感染時,須搭配使用抗生素治療。 腹水是眾多疾病的併發症之一,檢測出腹水後,必須進一步尋找腹水的病因,再給予適當治療,若為肝硬化所引起的腹水,受限於肝硬化不可逆,只能藉由藥物改善症狀,患者可能須透過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hunts,簡稱TIPS)或肝臟移植等方式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


腸胃炎

腸病毒疫苗價格、保護力、副作用、接種對象、常見QA一次看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腸病毒疫情週報指出,四月份為腸病毒的流行季節,4/7~4/13一週的就診人數達9,256人,不僅較上週多出20%,且高於近十年同期,已接近腸病毒流行的警戒值11,000人次。 腸病毒疫苗於2023年7月上市開打,許多父母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危,均有意安排接種,但又對新疫苗有許多疑問,例如:腸病毒疫苗保護力高嗎?副作用會不會很嚴重?接種後,就再也不會得腸病毒嗎?《Hello醫師》為您整理腸病毒疫苗的接種對象、價格及副作用,一次解答關於疫苗的各種常見疑問。 腸病毒疫苗是什麼? 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種病毒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百種之多;其中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併發症及重症,5歲以下幼兒為感染該型腸病毒的高危險群。 近期上市的腸病毒疫苗,即針對腸病毒71型;由於腸病毒71型的併發症嚴重,重症及死亡風險較高,接種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減少重症機率。 腸病毒71型感染症狀 感染腸病毒71型的幼兒,除了發燒之外,八至九成會出現手足口病,症狀包括口腔潰瘍,手部、足部與臀部出現紅色丘疹或水泡;其他患者則出現單純口腔潰瘍的疱疹性咽峽炎或發燒性疾病,例如咳嗽、鼻塞等呼吸道感染症狀。 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症 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的主要致病機制為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尤其腦幹部位,可能併發症包括: 腦幹腦炎 腦脊髓炎 腦膜炎 心肌炎 心臟衰竭 肺水腫 肺出血 急性肢體無力 腸病毒71型疫苗價格、保護力及副作用 目前衛生福利部疾管署核准上市的腸病毒71型疫苗有兩個廠牌,分別為國光(由旗下安特羅生技研發)及高端,以下介紹兩支疫苗的接種年齡、次數、保護力及價格: 國光/安特羅疫苗 接種對象:2個月以上,6歲以下嬰幼兒 接種次數:2劑 兩劑間隔時間:28天 保護力:目前僅血清保護率達標(98.31%),須執行確定性試驗證明臨床效益 價格:$3600~4000元 國光/安特羅疫苗副作用及發生比例 不良事件 注射後7天內的發生比例 局部性 疼痛 21.5% 壓痛 17.5% 發紅 13.4% 腫脹 7.3% 瘀青 3.8% 全身性 發燒(≧38度) 10.3% 噁心、嘔吐 6.5% 腹瀉 6.8% 食慾降低 12.5% 疲勞 10.7% 高端腸病毒疫苗 接種對象:2個月以上,6歲以下的嬰幼兒 接種次數:2個月以上至2歲嬰幼兒為2+1劑;2歲至6歲兒童為2劑 兩劑間隔時間:兩劑間隔56天,接種第1劑時未滿2歲,建議於第1劑後1年接種追加劑。 保護力:96.8% 價格:預計為$4300元 高端疫苗副作用及發生比例 不良事件 注射後7天內的發生比例 局部性 疼痛 23.3% 腫脹 12.1% 發紅 11.2% 硬節 6.7% 瘀青 4% 全身性 發熱 23.1% 煩躁不安 20.4% 食慾減退 18.9% 嗜睡 12.4% 腹瀉 11.7% 噁心、嘔吐 10% 皮疹 5.7% 四肢活動受限 5.5% 腸病毒71型疫苗比一比 廠牌 國光/安特羅 高端 接種對象 2個月以上,6歲以下嬰幼兒 2個月以上,6歲以下嬰幼兒 接種次數 2劑 2個月以上至2歲嬰幼兒為2+1劑;2歲至6歲兒童為2劑 兩劑間隔時間 28天 兩劑間隔56天,接種第1劑時未滿2歲,須於第1劑後1年接種追加劑。 保護力 目前僅血清保護率達標(98.31%),須執行確定性試驗證明臨床效益 96.8% 副作用 局部疼痛或發紅、發燒及食慾降低 局部疼痛、發燒、煩躁不安及食慾減退 價格 3600~4000元 尚未公佈 疫苗仿單 安拓伏腸病毒71型疫苗 ⾼端腸病毒71型疫苗 腸病毒疫苗常見Q&A 1.該讓小孩打腸病毒疫苗嗎? 眾多腸病毒型別中,以腸病毒71型的併發症最為嚴重,重症風險最高;施打疫苗雖只能預防腸病毒71型,但可有效避免幼兒感染該病毒後,導致重症或死亡的風險,家長們可綜合各面向考量,決定是否讓孩子施打。 2.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後,還會得腸病毒嗎? 腸病毒型別有數百種,感染腸病毒時,患者可能感染任何一種型別的腸病毒,因此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還是可能感染其他型別的腸病毒。 3.腸病毒71型疫苗價格多少?有公費疫苗嗎? 國光/安特羅腸病毒疫苗的單劑價格為$3600~4000元,完整接種兩劑的價格約需$8000元;高端腸病毒疫苗的價格尚未公佈,但預計單劑價格也會落在$4000元上下。 由於腸病毒71型疫苗只能預防該型別的腸病毒,近年國內腸病毒71型也較少見,所以目前衛福部規劃以自費為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肝臟疾病

肝硬化7前兆注意!「末期3大症狀」存活期、分期、治療解析

長期慢性肝炎會導致肝硬化,肝硬化初、中期症狀雖不明顯,但末期會出現黃疸、腹水,甚至肝昏迷或吐血,若未即時治療與控制,嚴重時,更恐演變為肝癌,或是導致休克、死亡。《Hello醫師》為您解析肝硬化的原因、分期及存活率,介紹肝硬化的治療與預防方法。 年死數千人!肝炎、肝硬化不可不慎 肝病又被稱為台灣的「國病」,其高盛行率與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有關,一旦感染B、C型肝炎病毒並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時,在未治療與控制的情況下,肝臟會因反覆發炎,導致肝硬化及肝癌。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佈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的統計結果,2022年有4,107人因慢性肝病、肝硬化死亡,而十大癌症死因中,肝癌已連續43年排名第2,死亡人數達7,781人,顯見肝病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延伸閱讀:台灣國病你中了嗎?肝炎知多少、ABC型肝炎的原因、症狀與治療) 肝硬化原因 健康的肝臟平滑柔軟,像菜市場的豬肝,這是因為正常的肝臟除了柔軟的肝細胞外,少有纖維組織;但當肝臟因某些原因而發炎與壞死時,纖維組織即隨之增生(稱為肝纖維化),造成整顆肝臟被纖維組織分割成許多小結節;隨著纖維組織增加,纖維化愈加嚴重,肝臟就會逐漸硬化。 以下為常見的肝硬化原因: 原因1.病毒性肝炎 包含B型肝炎、C型肝炎。B型肝炎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攻擊受感染的肝細胞,導致肝細胞壞死;C型肝炎病毒則會持續活化並攻擊肝臟,引起慢性肝炎,感染後若不進行治療,患者可能由慢性肝炎發展成肝硬化。 原因2.酒精性肝病 酒精本身會直接或間接破壞肝細胞,導致肝臟的發炎及纖維化,嚴重時會造成肝臟腫大,此時若立即戒酒與治療仍可恢復;相反地,若長時間不理會,恐惡化成肝硬化或併發肝癌。 原因3.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肝細胞中非酒精引起的脂肪堆積,肝臟本身即含有部分脂肪,但當肝臟重量有5~10%以上是脂肪,就稱為脂肪肝。 原因4.自體免疫性肝炎 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肝臟並導致發炎,這是種會持續多年的慢性疾病,如果不適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肝硬化和肝衰竭。 原因5.膽道閉鎖 膽道不通時,肝外管腔會隨之封閉,導致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運送至腸道,使糞便呈現灰白色,並累積在肝臟,進而提升肝硬化風險。 原因6.其他 肝硬化還包含一些少見的原因,包含遺傳性肝病、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及慢性心衰竭等。 肝硬化症狀:7大前兆要注意 肝硬化初期可能會出現以下肝功能異常的症狀: 似感冒全身不適 右上腹部疼痛 身體虛弱、疲倦無力 消化不良、厭食 便秘 腹瀉、腹脹 噁心、嘔吐 肝硬化末期症狀 肝硬化初期及中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但到末期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少尿 貧血 脾臟腫大 黃疸:眼白及皮膚變黃。 肝掌:手掌的大小魚際處,出現異常紅點或泛紅。 蜘蛛狀痣:胸前、四肢出現像小蜘蛛的紅痣,中間有小紅點,周圍則佈滿往外擴散的血管。 門靜脈高壓:食道或胃靜脈曲張、痔瘡、腹壁靜脈曲張。 男性胸部腫大:男性的乳房腫大,醫學上稱為男性女乳症。 腹水與水腫:肝臟製造的蛋白質不足,導致腹水及下肢水腫。 出血傾向:牙齦出血,皮膚瘀青,或因併發食道靜脈瘤破裂而造成血便或吐血。 肝昏迷(肝性腦病變):肝硬化末期時,由於體內毒素無法透過肝臟解毒,毒素會經由血液送至腦部,抑制腦細胞的活性,引起肝昏迷,初期患者會意識不清及反應遲頓,接著逐漸嗜睡及精神混亂。 肝硬化的危險性:3大危險症狀要注意 肝硬化嚴重時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出現以下3種狀況須盡快就醫治療: 肝昏迷:體內毒素無法排除,造成意識昏迷。 大吐血:胃或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引起血便或吐血,嚴重者恐休克。 細菌感染:肝硬化常出現腹膜炎,甚至引發菌血症或敗血症,嚴重時可能導致休克,或甚至死亡。 B型或C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每年均有5%會出現肝癌。 肝硬化分級 臨床上最常使用Child氏分級法,來評估肝硬化嚴重程度,依照病人肝功能的變化,分成A、B、C共3期,A期多為肝硬化初期,C期的肝硬化程度較嚴重,通常是肝硬化末期。 肝硬化的代償性、非代償性 臨床上還有一種肝硬化分類法,分為代償良好型肝硬化及代償不良型肝硬化: 代償不良型肝硬化:已出現肝硬化的合併症,如腹水、肝昏迷、黃疸等。 代償良好型肝硬化:尚未出現以上症狀。 一般Child氏A期多是代償良好型肝硬化,而B、C期多已代償不良;然而,A期肝硬化患者,雖無腹水等症狀,卻可能已有肝硬化併發症「食道靜脈瘤」;當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可能導致肝昏迷,嚴重恐造成生命危險,因此無論肝硬化分級為何,都應持續追蹤,積極治療。 肝硬化存活期、死亡率 一般來說,代償良好的肝硬化患者有9成可存活10~15年以上;不過,不同性別與併發症,肝硬化的存活期也有差異: 性別: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灣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的男性死亡率為女性2.6倍。 腹水:代償性肝硬化的患者在10年內出現腹水為47%,肝硬化出現腹水後1年內死亡率為15%,在5年內死亡率為44%。 食道靜脈曲張:當肝硬化的患者合併食道靜脈曲張,平均存活7~10年,而每次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死亡率皆高達10~20%。 肝硬化怎麼辦?肝硬化治療 肝硬化的治療目標為針對病因對症下藥及治療併發症,以延緩病情惡化: 針對肝硬化原因治療 肝硬化針對不同病因,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酒精性肝病患者應及早戒酒,對於有活性的病毒性肝炎,如B型肝炎與C型肝炎應施以抗病毒藥物控制;若是血色素沉積症,則應進行放血治療;至於次級性血色素沉積症、威爾森氏症,則會使用螯合劑治療。 肝硬化併發症治療 1.代償良好的肝硬化患者 尚未出現肝硬化的併發症,只要配合醫師的指示,定期追蹤,必要時針對肝炎接受治療,就有機會減緩肝臟纖維化的進展。 2.代償不良的肝硬化患者 已出現肝硬化併發症,需要針對不同症狀治療: 食道靜脈瘤 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受預防性的靜脈瘤結紮,防止靜脈瘤破裂出血。 腹水 通常須適時限制水分及鹽分攝取,並配合服用利尿劑,排除水分;如果白蛋白值過低,還須補充白蛋白,必要時進行「放水」,將腹水引流至體外,以減輕腹部不適。 肝昏迷 控制蛋白質攝取,並配合藥物將體內的毒素排出,此外,須改善引發肝昏迷的因素,如食道靜脈瘤出血、敗血症及電解質不平衡等,控制以上誘發因素後,肝昏迷的情況即可能隨之好轉。 若以上方法都無法有效治療肝硬化,改善併發症,病患最後只能接受肝臟移植。 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 本身如果是肝病患者,一定要告知醫師,包括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藥品,以下為常見的肝毒性藥物: 止痛藥:Acetaminophen、Diclofenac 抗結核病藥:Isoniazid、Rifampin、Pyrazinamide 抗黴菌藥:Ketoconazole、Griseofulvin、Terbinafine、Itraconazole 抗生素:四環黴素、紅黴素、磺胺藥 降血糖藥:Acetohexamide、Glipizide、Chlorpropamide 抗癲癇藥:Phenytoin、Carbamazepine 肝硬化有救嗎?肝硬化會好嗎? 目前尚無完全治癒肝硬化的方法,但透過積極治療,可減緩肝硬化進展,減少併發症發生。 肝硬化初期,患者可能因出現食道靜脈瘤破裂等併發症,進展至肝硬化中期,甚至末期,但只要這些併發症獲得良好控制,病情就有機會改善,肝硬化級數也可能逆轉。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


肝臟疾病

肝指數過高怎麼降?肝指數正常值標準、過高原因、治療及飲食

健檢後收到檢查報告,發現肝指數GPT(ALT)、GOT(AST)竟然是紅字,忍不住想是不是工作太操勞要爆肝了呢?究竟肝指數為什麼會過高?過高代表什麼疾病?《Hello醫師》為您解說肝指數GPT、GOT的意義、正常值、過高原因,以及降低肝指數的方法。 肝指數過高?GPT、GOT是什麼? GPT、GOT為血液中的兩種轉氨酶,當肝臟發炎,肝細胞受損壞死時,這兩種酵素就會從肝細胞釋出到血液中,此時抽血檢驗就會發現指數異常。 GPT、GOT常稱作「肝功能指數」,但實際上,用「肝發炎指數」來稱呼更適切,因為該指數反映肝發炎、受損的程度。 GPT、GOT和ALT、AST的差異? 健檢報告上,肝指數有時以GPT、GOT顯示,有時是ALT、AST,其實兩組詞代表相同意思: GOT(AST) 全名:天門冬胺酸轉胺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 另稱: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特色:除了存在於肝臟細胞中,也存於心肌細胞、骨骼肌細胞及紅血球中;因此,當GOT偏高時,除了可能是肝臟發炎,也可能是心臟問題,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另外,肌肉拉傷、骨骼肌發炎,也會導致GOT偏高。 GPT(ALT) 全名:丙胺酸轉胺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 另稱: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特色:較具有肝臟特異性,一旦抽血發現該數值偏高,可高度懷疑是肝臟發炎,但運動過度或溶血時,也可能造成指數上升。 肝指數多少算高?GPT、GOT正常值? 肝指數的正常值通常在40單位(U/L)上下。由於GOT、GPT在細胞內(粒腺體與細胞質)的分布比例不同,所以兩者的數值高低通常代表不同疾病: 肝指數檢驗結果 可能代表疾病 • GOT > GPT • 或GOT異常高   40單位 < GOT < 200單位 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 • GPT > GOT • 或GPT異常高    40單位 < GPT < 200單位 A、B、C型等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其他罕見肝病 • GOT或GPT > 1000單位 膽道阻塞 B型肝炎急性發作 藥物性肝炎 缺血性肝炎 肝指數GPT、GOT過高原因 1.病毒型肝炎:A肝、B肝、C肝 為最常見的原因,特別是B肝、C肝。 B型肝炎:若為B肝帶原,肝指數又發現異常,此時會加驗血中的B肝病毒量,確定是否為B肝所致;若病毒量少於2000 IU/ml,甚至測不到病毒量,就需考慮其他可能性。 C型肝炎:若同時驗出C肝病毒和肝指數異常,可推測為C肝所致。 A型肝炎:A型肝炎病毒也會造成肝指數升高,但較少見,通常在衛生環境不佳的國外地區比較盛行。 【延伸閱讀:台灣國病你中了嗎?肝炎知多少、ABC型肝炎的原因、症狀與治療】 2.脂肪肝 嚴重脂肪肝也會使肝臟發炎,肝指數升高,此時應積極控制,依照醫師指示減重與運動,否則日後恐演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 3.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指下列5項數值中,有3項過高: 血壓 飯前血糖 三酸甘油酯 腹部腰圍過胖 血中高密度膽固醇過低 根據肝病防治基金會的解說,代謝症候群患者常合併脂肪肝,因此肝指數容易驗出異常。 4.酒精 過量飲酒容易傷肝,導致肝臟發炎,由酒精所致的肝炎,其肝指數的檢驗結果,GOT通常會比GPT高。 另外,醫師也多會抽血檢驗γ-GT(Gamma-glutamyltransferase,丙麩氨轉肽酶),這是一種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可用於判斷病患是否大量飲酒,因為大量攝取酒精後12~24小時內,γ-GT會明顯升高,而酒精性肝病患者,平常血中γ-GT值就會偏高。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女性每日飲酒不宜超過酒精10公克,男性不宜超過20公克;以鋁罐的台灣啤酒為例,一罐容量330ml,酒精濃度4.5%,所含酒精量為11.7公克,換算下來,男性一日不宜超過2罐台啤,女性一日不宜超過1罐台啤。 4.肝硬化、肝癌 肝指數過高不代表有肝硬化或肝癌,但肝指數正常也不表示肝臟健康無癌。 GOT、GPT值會隨肝硬化、肝癌的病程而起伏波動,有時檢驗數值正常,可能只是肝臟發炎在那個時間點恰巧好轉。不少肝癌患者在初期時,肝指數都是正常的,但隨病情逐漸惡化,肝指數就隨之上升。 因此,在定期的健康檢查中,除了檢驗肝指數之外,也可加驗血清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簡稱AFP,為肝癌的腫瘤標記)及腹部超音波,追蹤肝臟的健康狀況。 5.藥物過量、誤食中草藥或偏方 肝臟負責代謝多數藥物,服用過量藥物或具有肝毒性的中草藥,會增加肝臟負擔,導致肝臟發炎,舉凡乙醯胺酚(普拿疼的成分)、降膽固醇的Statins類藥物、抗生素、結核病藥物及部分化療藥物,在長期或過量服用的情況下,都可能影響肝功能。 另外,平時也應避免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偏方或保健食品,因為這些藥物可能具有肝毒性,可能導致肝炎。 6.自體免疫肝炎、其他非肝病因素 自體免疫肝炎指人體的免疫系統,因為服用類固醇或其他抑制免疫的藥物,而攻擊自身肝臟,一般而言只要早期診斷、治療,就能控制病情。 除了肝臟問題外,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臟問題,或橫紋肌溶解症等骨骼肌問題,也可能造成肝指數升高。 肝指數過高怎麼降? 若健檢發現肝指數過高,首先應赴醫院肝膽腸胃科就醫,查明肝指數升高原因,再針對病因對症下藥,若為病毒型肝炎,就需治療A、B、C肝;若是脂肪肝,應立即調整飲食與作息,減少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若懷疑為肝硬化、肝癌,則需依醫師建議,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延伸閱讀:猛爆性肝炎=爆肝?猛爆性肝炎症狀、前兆、原因及治療全解析) 肝指數過高吃什麼?不能吃什麼? 經檢查發現肝指數過高,切勿亂吃成藥、保健食品或來路不明的草藥、偏方,以免保肝不成反傷肝;此外,下列食物和刺激物也需避免: 菸、酒 油炸或高油脂食物,如鹹酥雞、速食、甜點及零食 高膽固醇食物,如腦、肝、腰子等內臟類,蝦卵、蟹黃等卵類,以及牡蠣、文蛤及鮑魚等帶殼海產類(延伸閱讀:吃麵包竟讓你膽固醇升高?膽固醇過高不能吃什麼?5大高膽固醇食物快避開) 日常生活中可多攝取深綠色蔬菜、五榖雜糧等富含B群的食物,同時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不熬夜,不過勞,多休息並定期運動。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肝臟疾病

猛爆性肝炎=爆肝?猛爆性肝炎症狀、前兆、原因及治療全解析

「爆肝」通常用來形容一人過度勞累,身體不堪負荷,但其實在醫學上並沒有這種診斷,較接近的疾病為「猛爆性肝炎」,兩者雖然名稱相似,但意義與病理卻大不相同。 猛爆性肝炎為肝病的一種,初期症狀與其他肝病相似,但病程發展更快,死亡率也高。《Hello醫師》帶您了解何為猛爆性肝炎,解說猛爆性肝炎的原因、前兆、症狀及治療方法。 猛爆性肝炎是什麼? 猛爆性肝炎也稱急性猛爆肝衰竭,正式醫學名稱則是「急性肝衰竭」,指肝細胞突然大量死亡,造成肝的排毒、代謝及製造等功能降低,甚至喪失;若未即時接受治療,體內毒素會隨血液抵達腦部,傷害中樞神經,引發肝性腦病變。(延伸閱讀:肝病4階段:肝發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衰竭) 猛爆性肝炎對肝功能的影響 人體會透過肝細胞進行各種複雜的代謝活動,包括: 生成與分泌膽汁 調節血糖濃度、膽固醇 合成脂質與分泌血漿脂蛋白 合成尿素、血清蛋白、凝血因子和其他蛋白質 代謝藥物及其他外來物質 AST、ALT是一種酶,平常存在於肝臟細胞中,當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時,AST、ALT會從肝細胞釋出到血液中,此時抽血檢驗就會驗出指數異常,因此又稱為肝發炎指數。當肝細胞因為某些因素而大量損傷時,上述肝功能就會受到影響,AST、ALT急遽上升,進入急性肝炎的階段。 猛爆性肝炎為急性肝炎中最嚴重的一種,病患在短期內喪失肝功能,造成身體許多器官,例如腦、腎及血液系統都受到影響,必要時需洗肝、換肝才能醫治。 https://wp.helloyishi.com.tw/stomach/liver-diseases/what-is-hepatitis-b/ 猛爆性肝炎的原因? 猛爆性肝炎的發病原因,可歸類為以下4類,其中以肝炎病毒最為常見,特別國內較多帶原者的B肝病毒。 1.病毒性肝炎 無論A、B、C、D、E型肝炎,都可能因發炎過劇,導致肝細胞大量死亡,引發猛爆性肝炎。 依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解說,B型肝炎約有1%機率會發生猛爆性肝炎,A型肝炎的發生率為0.1~0.35%。(延伸閱讀:小時候打過B肝疫苗就OK?這些人補打更保險!B型肝炎疫苗成分、副作用、常見問題大解惑) 2.藥物過量、亂服草藥或偏方 肝負責代謝多數藥物,服用過量藥物或具有肝毒性的中草藥,會增加肝臟負擔,進而影響肝功能。 在藥物引發猛爆性肝炎的病例中,以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普拿疼最常見,單顆普拿疼的劑量為500mg,單日只要服用8顆以上,就可能導致急性肝炎。 3.代謝疾病、其他因素 遺傳疾病威爾遜氏症:因為無法正常代謝銅,導致銅過量累積,引起肝炎。 急性妊娠脂肪肝:罕見且發生原因不同,多出現於懷孕末期,需中止懷孕才能改善。 甲狀腺機能亢進:因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引起肝昏迷(肝性腦病變)。 中暑、熱衰竭:肝細胞對體溫變化非常敏感,當中暑體溫過高時,全身多處器官,包括肝臟、心臟及腎臟等,都會產生熱傷害,而這種發炎反應又會引起呼吸衰竭、凝血障礙,惡性循環之下,就會對肝臟造成缺血性傷害。(延伸閱讀:中暑症狀有哪些?中暑和熱衰竭差異?輕微、嚴重中暑的處理方法) 猛爆性肝炎前兆、症狀有哪些? 猛爆性肝炎的初期症狀與其他肝病相似,包括: 噁心、嘔吐 疲倦 食慾不佳 右上腹不舒服 隨著肝細胞大量壞死,肝的代謝功能降低,膽紅素、氨或細菌分解等毒素,在經由血液流到其他器官後,膽汁中的膽紅素會先累積於皮膚、眼睛,使病患排出茶色尿液,皮膚與眼白變黃,形成黃疸現象;此時,若病情仍未受到控制,氨會隨血液送至腦部,引發肝性腦病變,病患開始出現情緒及性格劇變,並逐漸嗜睡及意識昏迷,嚴重時會併發腦水腫,或因感染而引發敗血症。 猛爆性肝炎的診斷標準? 除了問診、抽血檢驗肝功能指數外,只要病患在出現黃疸後8週內,發生肝性腦病變,即確定罹患「猛爆性肝炎」。 猛爆性肝炎的死亡率? 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資料,猛爆性肝炎的死亡率高達8成,為死亡率最高的肝炎,其存活率會受「黃疸後發生肝性腦病變」的時間影響: 黃疸「1週內」發生肝腦性病變:存活率約36% 黃疸「1~4週內」發生肝腦性病變:存活率約7% 黃疸「4~26週內」發生肝腦性病變:存活率有14% 猛爆性肝炎如何治療? 確診猛爆性肝炎後,首先要找出肝細胞突然壞死的原因,從源頭阻止肝細胞繼續損壞,若由肝炎病毒引起,需趕緊服用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毒量;若是藥物過量所致,則需施打解毒劑;同時,病患需接受支持性療法,解決肝炎所引發的併發症,為肝臟爭取恢復時間,若支持性療法無效,就需洗肝或換肝。 支持性療法:藉由給予營養和藥物,例如抗生素、白蛋白及凝血因子等,控制相關併發症及提升肝細胞的再生能力。 洗肝:類似洗腎的急救處理方式,利用儀器將毒素洗出,並給予體內缺乏的凝血因子等成分;但是肝功能既廣泛且複雜,所以洗肝不如洗腎般能長期使用,至多只能維持1~2週,為等待肝臟移植的患者爭取部分的緩衝時間。 肝臟移植(換肝):針對猛爆性肝炎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一旦患者有嚴重黃疸,凝血時間延長,並出現肝腦病變,就需進行肝臟移植。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胃食道逆流

醫Book/「非典型」胃食道逆流?名醫教您什麼是咽喉逆流、症狀與危險信號

【Hello醫師精選書摘】典型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會有胸口灼熱的症狀——進食後會胸口疼痛,尤其是吃完油炸物或油膩的食物後。大多時候,醫生會將此患者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疾病。較困難的問題是,如果你是「非典型」或「隱性」逆流,也就是咽喉逆流,該從何得知呢? 逆流的常見症狀 沙啞 慢性咳嗽 短暫窒息 吞嚥困難 喉嚨有個腫塊 鼻涕倒流 胸口灼熱 咽喉逆流在白天或夜晚都可以發生,但是大部分咽喉逆流的患者不會有胸口灼熱症狀(因此是「隱性逆流」)。針對這一點的解釋為逆流物質停留在食道上的時間不夠久,因次不會使器官出現難受症狀;然而,即使只是一點胃液進入喉嚨,就會產生症狀。喉嚨和聲帶對於逆流導致的刺激和損傷,其敏感程度是食道的一百倍。 咽喉逆流的症狀為聲音沙啞、喉嚨太多黏液、淸喉嚨、鼻涕倒流、慢性咳嗽、喉嚨有個腫塊的感覺、喉嚨疼痛、短暫窒息、呼息短促、氣喘、鼻竇問題、吞嚥困難、牙齒疾病,甚至口臭。 有些人會有間歇性或慢性沙啞,有些人會有嚴重鼻腔和喉嚨倒流的問題—即過多黏液或痰—所以導致慢性的淸喉嚨。如果發現任何一種上述症狀,特別是如果你抽菸,那麼應該問問你的醫生你是否有咽喉逆流的可能性。 逆流症狀指數(THE REFLUX SYMPTOM INDEX,RSI) 下列九個問題,請依照自己的狀況,圈選0-5 分,最後將所有分數加總,以得到你的逆流症狀指數: 以下狀況對你的影響程度 0= 沒有影響 5= 嚴重影響 聲音沙啞,或是有聲音方面的問題 0 1 2 3 4 5 清喉嚨 0 1 2 3 4 5 過多喉嚨黏液或鼻涕倒流 0 1 2 3 4 5 吞嚥食物、液體或藥丸有困難 0 1 2 3 4 5 飯後或躺下時咳嗽 0 1 2 3 4 5 呼吸困難或短暫窒息 0 1 2 3 4 5 麻煩或惱人的咳嗽 0 1 2 3 4 5 感覺喉嚨有腫塊 0 1 2 3 4 5 胸口灼熱、胸痛、消化不良、胃酸逆流 0 1 2 3 4 5 最常診斷和治療咽喉逆流的專科醫生為耳鼻喉科醫生。身為耳鼻喉科醫生,我們使用逆流症狀指數(RSI)作為篩檢工具。你可以藉由回答上述問題來瞭解自己的逆流症狀指數。 一般來說,咽喉逆流的魔法數字是15,但是逆流症狀指數並非一定能夠確認你罹患咽喉逆流,因為有些咽喉逆流的患者,其逆流症狀指數很低。另一方面,大多數咽喉逆流患者具有一個以上的症狀。潔米醫生(編者按:本書作者之一)所治療的患者,逆流症狀指數平均大於20。如果你察覺自己有任何一項逆流徵狀,請去看醫生。 「非典型」胃食道逆流?名醫教您什麼是咽喉逆流、症狀與危險信號 逆流的危險信號 以下是一些嚴重逆流的警告信號與症狀(咽喉逆流和胃食道逆流)。其中一些症狀,可能還表示存在更危險的情況。 用餐後出現壓迫性胸痛,讓你懷疑自己心臟病發;顯然,為了以防萬一,你應該立刻前往急診室。 半夜從酣睡中醒來,像條離開水裡的魚一樣咳嗽和大口大口地呼吸;這稱作喉痙攣,你不會因此而死,但是感覺起來會。 慢性咳嗽超過三個月,但是胸部X 光正常。對於難以診斷的慢性咳嗽,逆流是最常見的原因。 除了正在進食之外,喉嚨如果總是感覺起來有腫塊;通常是咽喉逆流。 早晨聲音沙啞、漸進性(惡化)的聲音嘶啞,還有吞嚥疼痛,都可能是咽喉逆流的症狀,甚至可能是喉癌。你應該去看耳鼻喉科醫生。 逆流相關症狀和疾病(咽喉逆流與胃食道逆流) 症狀 胸口灼熱 反胃 胸痛 呼吸短促 短暫窒息 沙啞 嗓音疲勞 破嗓 慢性清喉嚨 過多的喉嚨黏液 鼻涕倒流 慢性咳嗽 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 呼吸困難 喉球 食物卡住 喉嚨感覺有腫塊 間歇性呼吸道阻塞 慢性呼吸道阻塞 喘息聲 疾病 食道炎 齲齒和齒腐蝕 食道痙攣 食道狹窄 食道癌 逆流性喉炎 喉癌 氣管插管損傷 接觸性潰瘍與肉芽腫 後聲門狹窄 杓狀軟骨固著 陣發性喉痙攣 喉球症 聲帶失能 […]


膽囊疾病

膽長息肉怎麼辦?要切除嗎?膽囊息肉原因、種類及症狀解析

隨著超音波檢查與體檢愈來愈普及,,許多人可能在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意外發現膽囊息肉;由於膽囊息肉可能是癌變所致,不少人因此非常擔心;究竟膽囊息肉是否危險?是否需要切除?《Hello醫師》為您說明膽囊的位置,解釋膽囊息肉的原因、症狀,以及處理和改善方法。 膽在哪裡?膽囊位置說明 膽囊位於右上腹部,就在肝臟旁邊,容量約50c.c.,用於暫時濃縮與儲存肝臟所分泌的膽汁;當人進食後,膽囊會收縮,將膽汁經由膽管送至十二指腸,幫助消化。 膽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s)是什麼?膽息肉原因詳解 「息肉」泛指生物體的黏膜層增生,且向外突出的組織贅生物,因此任何膽囊壁黏膜突起的病灶皆可定義為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分為腫瘤型(Neoplastic)和非腫瘤型(Nonneoplastic)等2種,腫瘤型又可分為良性與惡性,以下介紹5種膽囊息肉: 非腫瘤型 膽固醇性息肉(Cholesterol polyps):佔膽囊息肉的60%,為最常見的息肉類型,由人體膽固醇代謝失調所致,直徑多為0.5公分以下。 膽囊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約佔10~20%,由黏膜上皮細胞增生陷入平滑肌所致,直徑通常為1~2公分之間,臨床醫學上曾有少數的癌變病例。 發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s):約佔5%,因慢性膽囊炎或膽結石反覆刺激膽囊壁,使膽囊壁產生肉芽組織或纖維組織增生,直徑通常小於1公分。 腫瘤型 膽囊腺瘤(Adenoma):屬於良性腫瘤,約佔5~15%,因黏膜上皮細胞增生所引發的腺性瘤病變,大小介於0.5~2公分之間。 膽囊腺癌(Adenocarcinoma):屬於惡性腫瘤,約佔1~10%,直徑大小不一,臨床上容易與腺瘤混淆。 膽囊息肉的症狀 膽囊息肉通常不會造成明顯症狀,這也是為何多數病患都是在健檢,或因為膽結石接受檢查時一併發現;少數病患可能會出現輕微上腹痛或右上腹痛、噁心及消化不良。 膽囊息肉會消失嗎?是否需手術切除? 膽囊息肉非常盛行,根據研究,不分男女約4~5%的人會出現膽囊息肉,其中以中年族群最常見;有鑑於多數膽囊息肉都是良性,若發現膽囊息肉,不用太過擔憂,醫師會藉下列2點判斷處理方法: 1. 患者是否有症狀? 若患者有症狀,且已排除其他引發症狀的可能疾病,建議切除治療;若無症狀,則依膽囊息肉的大小判斷。 2. 膽囊息肉大於1公分建議切除 膽囊息肉通常要大於1公分,惡性機率才會顯著上升,但即使上升,癌變機率也低於1%,因此醫師通常會建議病人依照下方原則追蹤與處理: 膽囊息肉小於0.6公分:1年追蹤1次,若無變化,則隔2年再追蹤1次。 膽囊息肉介於0.6~0.9公分:半年追蹤1次,若無變化,則每年固定追蹤1次。 若病患符合以下條件,建議切除治療: 膽囊息肉大於1公分 有膽囊癌家族史 有膽結石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危險因子 年齡大於50~60歲(膽囊癌高風險族群) 膽癌息肉短期內增大過快 膽息肉不會消失,切除後息肉不見有2種可能 膽囊息肉不會自行消失,但臨床上有時會發生開刀送檢,最後卻沒發現息肉的狀況,通常有2種可能: 膽固醇性息肉在開刀或送檢過程中崩散。 最初超音波所發現的膽息肉,其實是聚集成塊的膽沙、結石或發炎組織,因此切除後才發現不是息肉。 雖然切除病灶未必是膽囊息肉,但膽沙或結石都可能危害膽囊健康,因此及早切除對身體也是利大於弊,患者也可更安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膽囊疾病

無聲殺手!膽囊癌末期致死率高 症狀、高風險族群及治療方式

膽囊癌是膽道系統最常見的癌症,但初期因病灶小、病徵不明顯,常因其他疾病或篩檢時才發現,且末期致死率高,堪稱無聲無息的殺手。發生膽囊癌的原因至今不明,《Hello醫師》帶您一同了解膽囊癌症狀為何?哪些高風險族群要特別注意?以及如何治療? 什麼是膽囊癌? 膽囊位於肝臟下方,主要擔任肝臟所分泌膽汁的儲存庫;當食物進入胃腸後,膽囊會收縮,使膽汁進入總膽管,再流入十二指腸中,幫助脂肪消化。 膽囊癌(Gallbladder Cancer)以腺癌約占 90%最常見,其他少數可能為表皮樣癌、淋巴瘤或肉瘤等;原發性膽囊癌早期多無臨床症狀及表徵,若有症狀也以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甚至膽蓄膿表現,因此膽囊癌的早期篩檢率極低,僅不到百分之十。 膽囊癌為何早期難以發現? 早期膽囊癌(Gallbladder Cancer)無絲毫臨床症狀及表徵;根據統計,三分之二的膽囊癌罹患者的臨床症狀及表徵,或許與膽結石以及慢性膽囊炎極為相似,因此常被誤診為「膽結石」或「慢性膽囊炎」。 由於膽囊癌本身也常上述疾病症狀表現出來後,經檢查才發現,但此時其癌細胞可能已浸潤到膽囊臂,甚至早期即轉移到鄰近的淋巴結或器官如胰臟、肝臟,甚或侵犯到膽囊管,因此等發現病情後的預後較差。 膽囊癌症狀有哪些? 如上述所提到,膽囊癌的症狀不具特異性,當病人出現症狀時,大部分都被當成膽結石、慢性膽囊炎做治療,若你有下列症狀時,建議仍應注意一下: 上腹部持續疼痛 食慾不振 消化不良 腹瀉 噁心 體重持續降低 黃疸 右上腹部有腫塊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膽囊癌局限於黏膜層或肌肉層,很少有症狀發生;但末期時,病人會出現黃疸、血性腹水及膽囊腫大,此時可能已是膽囊癌末期了,因此死亡率極高,5年存活率可能不到1成。 膽囊癌的高風險族群為何? 膽囊癌被視為老年人的疾病,以55至70歲間最多;因確切成因不明,因此,建議若您是以下族群,仍須特別注意罹患膽囊癌的風險: 中高年齡族群(70~75歲) 中年婦女(大於45歲) 吸菸者 體重較重、肥胖者 有10年膽結石(尤其是結石直徑大於3公分以上)並合併慢性膽囊炎的病史者 持續性無法忍受的上腹部疼痛症狀者 右上腹疼痛及腹脹而合併腫塊甚至貧血者 超音波掃描影像呈現膽囊壁增厚(正常在3釐米內)而表面不規則者 腹部X光攝影檢查發現膽囊呈現鈣化 如何診斷膽囊癌? 臨床上,醫師若觸診發現右上腹或右肋骨下緣有腫塊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結,就得考慮是否罹患膽道系統疾病;若患者出現黃疸,且合併有發燒症狀,更要留意肝膽疾病。 至於一般的抽血檢查,可能要等到病灶影響膽管、侵犯腹腔或引致阻塞造成黃疸、發燒等,才會檢查出異常。其他如膽紅素及鹼性磷酸酵素上升,因其他疾病也會有雷同的異常,特異性不高,並不能做為膽囊癌唯一的證據。 前面提及膽囊癌較難診斷或經常誤判,因此, 超音波掃描是診斷膽囊癌最佳工具,多數情況都可清楚觀察到膽囊的變化。電腦斷層掃描也可以觀察膽囊內之低緻密度腫瘤。 為何膽囊癌的存活率偏低? 若晚期才發現膽囊癌,癌細胞已經由淋巴擴散轉移至肝臟或其它器官,不僅難以透過手術切除,更可能因腫瘤過大,阻礙膽汁排房,併發嚴重黃疸症狀。即使進行手術,預後情況不佳,術 後 5 年存活率僅 5%左右。治療膽囊癌可以分成下列2種方法: 手術治療:以切除膽囊為主,對於早期就發現的病人來說,預後效果較佳。若腫瘤已經侵犯到肝臟、膽道或是附近淋巴,則需要考慮將這些器官部分切除,此類的病人通常都是末期,術後的存活率偏低。 化學治療:對於無法動手術者或是手術無法根除的腫瘤組織,可以利用化學療法來治療,不過,對於膽囊癌的治療功效有限。有效比例僅約10-20%。 有辦法預防膽囊癌嗎? 膽囊癌看似無聲無息,等發現症狀後,手術後存活率也偏低,那究竟有無方法可以預防?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發現以下疾病時,建議進行手術切除膽囊: 膽囊炎 膽結石 磁化膽囊 膽胰管合流異常 此外,若是罹患潰瘍性大腸炎,應定期以超音波掃描追蹤;若膽囊內有息肉或息肉樣病變,更應定期追蹤檢查。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