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英國麥克米倫癌症支持機構(Macmillan Cancer Support)的資料,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藉由保持均衡飲食、健康體重來避免。一般來說,醫師很難剖析確切的癌症原因,甚至於同樣的癌症病況也可能誘發不同的身體反應,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遠離可能引發癌症的危險因子。(如何預防癌症上身?建議閱讀:5 分鐘 1 人罹癌!這11招預防癌症)
癌症原因
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是由細胞組成,而每個細胞裡有基因群組成的資訊載體—— DNA。當細胞 DNA 產生突變,其細胞正常活動機能將停止,變成癌細胞,這也是癌症的起源。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細胞基因突變?根據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資料,正常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的機會相當頻繁,但由於細胞本身有修復 DNA 突變的機能,所以通常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如果錯失了修復突變 DNA 的機會,該細胞可能就會變成癌細胞。(正常細胞如何變成癌細胞,進一步了解請看:原位癌是什麼?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基因突變的原因有很多,以下為兩個最常見的狀況:
- 遺傳性基因突變:癌症患者可能遺傳了父母的突變基因,此突變佔癌症的少數。
- 後天性基因突變:大多數的基因突變都是非遺傳性的,通常由環境因素構成,如抽菸、輻射、病毒和接觸其他致癌物等。
請留意,遺傳性基因突變只說明一個人對某種癌症的風險會比其他人來得高,並不意味著癌症的確診。簡單來說,遺傳性和後天性基因突變要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引發癌症,且依癌症種類不同,其基因突變的誘發狀況也不同。(進一步了解癌症種類,請閱讀:癌症種類與分期)
癌症風險
無庸置疑,每個人都有相當程度的癌症風險,因為癌症危險因子涵蓋基因、環境及生活習慣,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卻不行。對此,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也證實,有的危險因子確實可能提高癌症風險,以下將逐一列出。
另外要注意的是,很多癌症研究只是做比較和推論,並無法用科學證明該行為或物質能致癌,因此也要留意資訊來源是否正確,避免被網路謠言帶風向,誤信錯誤的消息。(了解身邊常見致癌物,請見: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年齡
65 歲以上的長者通常有較高的罹癌風險。這可能是跟癌症需要數年、甚至十幾年形成,以及身體細胞修復機能逐漸退化有所關係。話雖如此,癌症仍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有的癌症甚至更常見於孩童和青少年,例如:血癌(Leukemia)和骨癌(Bone cancer)。
個人健康
慢性發炎與癌症有所相關,因為異常的發炎狀況將對 DNA 的造成破壞,進而導致癌症。譬如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便會提高大腸癌(Colon cancer)的風險。還有低免疫力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人,因為身體較容易受感染,也要特別注意。
此外,荷爾蒙治療也可能提高癌症風險,尤其是更年期激素聯合療法(Combined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提醒患者在接受此療法前務必諮詢醫師。
家族疾病史
大部分的癌症並非遺傳性,但有的癌症可透過家族基因遺傳到下一代,要留意的家族疾病史包括:
- 乳癌(Breast cancer)
- 卵巢癌(Ovarian cancer)
- 子宮癌(Uterine cancer)
- 遺傳性乳房與卵巢癌(Hereditary breast-ovarian cancer)
-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 遺傳性非瘜肉症結直腸綜合症(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 李-佛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 syndrome)
細菌與病毒感染
病毒、細菌、寄生蟲的感染,可能會干擾細胞正常成長和增殖、降低免疫力或引起慢性炎症,從而導致癌症的發生,以下列舉部分病原體:
- 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 HPV)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 HIV)
- B 型肝炎
- C 型肝炎
- 人類 T 細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 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 卡波氏肉瘤相關疱疹病毒(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
- 默克細胞多瘤病毒(Merkel Cell Polyomavirus)
-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 泰國肝吸蟲(Opisthorchis viverrini)
- 埃及血吸蟲(Schistosoma hematobium)
抽菸
菸草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且不管是抽菸,或用鼻子吸,或用嘴巴嚼,都可能會提高癌症的風險。不僅如此,常常處在二手煙環境的人,癌症風險也會提高,以下為抽菸可能罹患之癌症:
- 肺癌(Lung cancer)
- 口腔癌(Oral cavity cancer)
- 喉癌(Laryngeal cancer)
- 咽喉癌(Throat cancer)
- 食道癌(Esophagus cancer)
- 胃癌(Stomach cancer)
- 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
- 肝癌(Liver cancer)
- 腎癌(Kidney cancer)
- 膀胱癌(Bladder cancer)
-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酒精
酒精進入人體後,身體會把酒精分解成乙醛,而乙醛會破壞 DNA,並干擾細胞的修復,進而提高癌症風險。所以,喝愈多酒,罹癌的風險愈高,可能罹患的癌症如下。(喝酒喝上癮了嗎?請看:愛喝酒還是真酒鬼?9 點判斷是否酒精上癮)
- 口腔癌
- 咽喉癌
- 喉癌
- 食道癌
- 大腸直腸癌(你知道會引發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有哪些嗎?請看:大腸直腸癌:成因與風險)
- 肝癌
- 乳癌(女性)
飲食
沒有所謂「吃了會致癌」的單一食物,但有些食物會提高特定癌症的風險,例如吃太多紅肉和加工肉,可能提高胃癌、胰臟癌、大腸癌、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的風險。此外,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都可能提高罹患下列癌症的風險:
工作場所和居住環境
某些工作場域或居住環境,潛藏著我們難以察覺的致癌物,雖然這些致癌物不一定會導致癌症,但它將提高癌症風險。對此,美國國家毒物計畫(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列出很可能影響人類健康的致癌物,其中包括:
- 石綿(工地、空氣汙染、船或鍋爐製造廠)
- 砷(未過濾的水)(同場加映:蝦與維生素C生砒霜?網路謠言別盡信)
- 工廠化學物質
- 殺蟲劑、化學肥料、動物感染
- 紫外線輻射(太陽光、日曬機)(同場加映:日曬機恐致癌!太陽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