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 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上升。久而久之便可能會導致其他嚴重的問題,如心臟病、失明或腎臟病等等。主要分為 第一型糖尿病 、 第二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等類型。

基礎知識

糖尿病

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胰島素(Insulin)是人體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是人體重要的合成性荷爾蒙,而當人體胰島素分泌異常,或缺乏有效的胰島素(稱為胰島素阻抗)就可能導致血糖過高、甚至引發糖尿病。若罹患糖尿病(尤其是第一型糖尿病),醫師便需開立胰島素藥物處方來治療,以下將簡單介紹什麼是胰島素、胰島素藥物的種類和使用的注意事項。(同場加映: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人體胰島素的功用與分泌 胰島素最主要的功用是調節體內的血糖,避免高血糖傷害身體,胰島素會透過以下方式來幫助身體維持血糖恆定: 促進肌肉細胞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包括儲存肝醣以供未來使用 抑制肝醣分解為葡萄糖、抑制脂肪分解 促進脂肪細胞攝取葡萄糖,以合成蛋白質和肝內脂肪(三酸甘油酯) 和升糖素交互拮抗作用,以達血糖穩定(升糖素與糖尿病的關係可參考台中榮總專題報導) 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可分為兩種,一是基礎胰島素,會在空腹時分泌,幫助維持空腹血糖穩定,而糖尿病友使用的中長效胰島素也有此效果;另一種稱作餐時胰島素,在餐後血糖升高時分泌,能幫助降低、並維持餐後血糖的穩定,糖尿病友使用的短效胰島素便屬於此類。(推薦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 藥物胰島素的種類 藥物胰島素主要用於治療糖尿病,胰島素在治療上依作用時間長短不同,可分為以下不同種類: 1. 速效型胰島素(Rapid-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15分鐘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1小時並持續作用2~4小時。 通常會搭配長效型胰島素於餐前注射。 種類:Insulin Glulisine、Insulin Lispro、Insulin Aspart 2. 短效型胰島素(Short-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30分鐘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2~3小時並持續作用3~6小時。 通常會搭配長效型胰島素於餐前注射。 種類:Regular insulin 3. 中效型胰島素(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2~4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4~12小時並持續作用12~18小時。 每日施打2次,通常會搭配速效或短效型胰島素。 種類:NPH 型人體胰島素懸液(NPH Human Insulin)  4. 長效型胰島素(Long-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數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可維持約24小時。 依病人情況若有需要,通常會搭配速效或短效型胰島素。 種類:Insulin Glargine、Insulin Detemir 5. 預混型胰島素(Premixed suspension Insulin) 約注射後0.5~1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作用持續時間10~16小時。 種類:25%速效+75%中長效、50%速效+50%中長效、70%中效+30%短效 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族群 根據嘉義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暨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的衛教資訊,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狀況有以下: 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已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 第二型糖尿病:其他治療方式無法充分控制血糖或生理壓力下。 妊娠糖尿病:無法單獨使用飲食控制血糖時。 糖尿病酮酸中毒。 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 肝腎功能不全。 手術或發炎。 胰島素的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 若有下列情況,請在使用胰島素前,請告知你的醫師和藥師: 對胰島素、胰島素的成份或其他藥物過敏。 正在服用或將會服用的處方藥、非處方藥、維生素、營養補品、草藥等。 曾因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導致神經受損(如:腎臟或肝臟疾病)。(延伸閱讀:糖尿病不敢多吃蛋白質?控制體重保護腎臟這樣吃) 正值懷孕或哺乳期,又或是有懷孕的計劃。 即將要動手術(如:牙齒手術)。 […]

看更多 糖尿病 相關文章

糖尿病

血糖機使用指南:挑選血糖機的建議、操作須知

罹患糖尿病(Diabetes)後,糖友們可能需要開始學習使用血糖機來檢測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監控並記錄血糖值可以提供患者和醫師很多資訊,有助醫師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向,例如改變飲食、運動或藥物等。 許多血糖機都是家庭型,從基本款到提供許多功能和選項的高級款,價格不一,而且保險公司不一定會給付,可先詢問你的保險公司,以下將介紹血糖機如何挑選,以及關於血糖機的注意事項。 挑選血糖機先諮詢醫師和保險公司 第一次購買與使用血糖機,建議先諮詢醫師或護士,他們都有豐富經驗可提供意見,並教導患者如何正確使用。此外,還要先了解保險公司是否會給付血糖機的費用,因為有些款式的血糖機並不便宜,如果保險公司沒有承保較昂貴的款式,要有心理準備自費購買。 血糖機數值 一般人的血糖機數值約70~100毫克(mg)/分升(dL)之間,在未進食8小時後,空腹血糖值應該會小於100mg/dL,當血糖值低於70時,就是低血糖了。(推薦閱讀:認識血糖:高血糖與低血糖的定義與症狀) 如果空腹血糖值在100~125mg/dL之間,表示空腹時的血糖調節能力,可能已經受損,我們稱之為糖尿病前期,一旦罹患糖尿病後,血糖值會高於126mg/dL,以下是糖尿病患的血糖值建議範圍: 一般糖尿病患: 餐前:70mg/dL~130mg/dL 餐後1~2小時:應低於180mg/dL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  早餐前(空腹血糖):不超過95mg/dL 進食後1小時:不超過140mg/dL 進食後2小時:不超過120mg/dL 請注意:較多或較少的血糖目標,可能會因人而異、因病情而調整。 血糖機的使用步驟 在使用血糖機之前,請仔細閱讀廠商所提供的說明書,因為某些血糖機可能會比其他款式有更多步驟,不過一般的操作流程如下: 1. 洗好手後,將一張測試紙插入儀器裡。 2. 根據說明建議選定適合的刻度,在指尖一側按下採血針取血。 3. 測試紙吸取血滴,放入血糖機靜待結果。 4. 血糖值將會出現在血糖機的儀表版上。 (建議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挑選血糖機的建議 血糖機螢幕上的數字要確認清晰易見,而數值讀取的時間也很重要,雖然等數字算出的幾秒時間似乎很短,但每天必須測試多次時,所累積的時間就不少了;其他如清潔和維護方式等種種問題,也建議要仔細了解,如果仍有疑慮,請致電廠商的客服專線詢問。 第一次使用血糖機時,可以請醫療專業人員教導操作並測試儀器,並與醫院或診所的機器比較看看是否準確與正常。最好請醫師或護士觀察您操作與測試,以確認你的步驟與使用方式都正確。 血糖機的存放與特殊功能 對於長期照護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存血糖值數值。如果每次都自己在筆記本裡寫下數值,可能需要不少時間,如果懶得自己記錄,可選擇有自動記憶功能的血糖機,有些血糖機能儲存數百條血糖讀數,讓受測者能檢查一段時間累積下來的血糖讀數,就能預測每日特定時間的血糖值,若血糖值有劇烈變化,也能快速察覺。 另外,有些系統資料可以讓電腦儲存並讀取,能輕鬆製成圖表或表格做分析。甚至,有些新型的血糖機能連動胰島素幫浦(Insulin Pumps),胰島素幫浦是能施打胰島素的機器。透過此類血糖機能有助於了解需要施打多少量的胰島素,來幫助控制血糖。(延伸閱讀: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持續紀錄血糖與糖尿病長期抗戰 當患有糖尿病時,血糖水平可能一直很高。隨著時間推移,這會損害身體並導致許多其他問題;高血糖也會慢慢侵蝕胰腺細胞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同時導致血管硬化,想要控制好病情,請持續記錄你的血糖結果,將這些紀錄提供給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讓他們替你量身打造糖尿病護理計劃,幫助你對抗糖尿病。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併發症

穿鞋挑襪也要注意!糖尿病足4大護理方式及7大護足重點

糖尿病(Diabetes)患者若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併發神經病變,進而出現足部潰瘍等各種問題,稱為糖尿病足;可能因傷口感染且不易癒合,得面臨截肢,甚至因感染併發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其實,良好的足部護理可幫助糖尿病患者預防糖尿病足,《Hello醫師》帶您了解如何做好糖尿病足護理,以及從穿鞋、挑襪了解7大護足方式。 小擦傷變截肢!什麼是糖尿病足?糖尿病患務必小心的致命併發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若糖尿病患者未控制好血糖,即便足部出現傷口也沒有痛覺,警覺性降低,就可能疏於照護傷口,錯失黃金治療時間;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糖尿病患者常因一個小小傷口,卻忽略護理或處理不當,導致腿部遭細菌感染,引起潰爛,嚴重甚至需要截肢或因此喪命。 預防糖尿病足4大足部護理方式 患有糖尿病的人應該仔細觀察並照護自己的腳,特別是在腳的頂部和底部。 保持足部的清潔和乾燥。 尋找向內生長的腳趾甲、水泡,雞眼和老繭。 如果你有水泡,應用繃帶包紮,避免直接弄破水泡。 雞眼或硬皮應該去找足科醫師就診。(延伸閱讀:穿鞋痛得受不了?可能是嵌甲惹的禍) 觸摸任何腳部區域時,請檢查是否有紅腫或觸痛感。 妥善照顧腳趾甲,建議在洗澡後腳趾甲較軟化時剪趾甲,但不要磨掉腳的角質層。 (同場加映:糖友控好血糖很重要!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就靠這10招) 糖尿病患必看7大護足方式 糖尿病患者不應該赤腳走路,特別是在花園或海灘上,要避免割傷、擦傷、瘀青,或地面上的任何凸出物。 穿上鞋子或靴子來保護雙腳,免於受到天氣變化所影響。 避免翹二郎腿、盤腿坐著,這樣會阻礙血液循環。(延伸閱讀:腳痛、腳麻、腳發冷?小心「腳中風」!周邊動脈阻塞成因與症狀) 選購尺寸適合的鞋子,切勿勉強穿上不合腳的鞋子,以致摩擦到雙腳。 勿穿著新鞋太久,每次不要穿超過1小時。 避免穿高跟鞋和尖頭鞋,因為會對腳趾帶來壓力;不建議穿著露趾鞋或涼鞋,因為腳趾容易受傷和受到感染。 定期更換襪子,並使用天然織布的襪子,幫助排除腳部皮膚上多餘的汗水。 若醫師建議的話,糖尿病患者應該穿著特殊鞋子。 戒菸有助預防糖尿病足 如果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戒菸就顯得更重要。 因為抽菸會影響血液循環,並可能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現嚴重的足部和腿部問題。 當腳上有開放性潰瘍時,糖尿病患者應該要更加地小心。 要避免活動或任何運動,一直到潰瘍癒合為止。也請不要試著自己治療雞眼、老繭或任何腳部的問題,必須立即就診,並遵照醫師的指導來治療腳部受傷或感染等問題。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第一型糖尿病

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胰島素(Insulin)可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進而避免併發症發生,如失明、神經或腎臟受損。若胰島素保存不當,例如結塊或結凍,藥物就會失效,因此請小心保存,把以下資訊銘記在心,才不會因為身邊沒有可用的胰島素或用到壞掉的胰島素,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推薦閱讀: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如何注射胰島素? 胰島素施打部位通常為上臂、前側及外側大腿、腹部。請避免在同樣部位施打胰島素,以防皮下組織增厚,也要記得輪流更換注射部位。肚臍周圍5.1公分(2吋)內請勿施打胰島素。醫師或相關醫護人員會教導你如何施打胰島素以及正確的施打部位。 胰島素的建議用量 以下資訊不代表醫療建議,請務必遵循醫囑,或服藥前務必詢問過醫師和藥師。 (關於胰島素的種類與功用,可參考: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施打胰島素的相關器具 注射器 筆型注射器 胰島素泵(幫浦) 吸入器 注射埠 注射器噴槍 遇到緊急狀況或藥物過量該怎麼辦? 若遇到緊急狀況或藥物過量時,請撥打119或前往最近醫院就診。 如果漏打一劑胰島素該怎麼辦? 如果忽然想起漏打了胰島素,無論是餐前或餐後不久請立即補打1劑。若是餐後隔一段時間,請遵循醫師指示或詢問醫師是否該補打胰島素。切勿因漏打,而1次施打2倍劑量。 胰島素的保存方式 每種藥物都會有各自的保存方式,糖尿病患在保存胰島素時,切記以下幾點原則: 避免日曬和暴露於過熱或過冷的環境。 切勿置於冷凍庫,若胰島素結凍,解凍後也不能使用。 保存胰島素的最佳溫度為2~8ºC間(冰箱內),但是患者注射冰的胰島素時可能會感到疼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許多供應商建議使用前,可將瓶裝胰島素先提前放置於室溫(13~26ºC)的環境。 胰島素的有效期限 使用前,應仔細檢查胰島素的瓶子,確認是否有怪味、臭味或變色,並看看瓶內是否有結塊、白色顆粒固體或結晶。正常來說,胰島素外觀一定要呈現清澈,不能混濁,若發現有以上異常情形請勿使用。(延伸閱讀:糖尿病友實例:錯誤習慣險失明!健檢、遵醫囑2大觀念與糖尿病共存) 另外,無論是瓶裝胰島素、胰島素卡管或筆型注射器,一旦打開封裝的胰島素後,就只能在一定時間內使用完畢。請依照醫師或相關醫護人員的指示保存胰島素,避免胰島素失效。以下為保存胰島素的5點注意事項: 請讓胰島素遠離高溫及光線照射處。若未將胰島素放置冰箱保存,請盡可能放置於陰涼處(13~26°C)。 請將未開封瓶裝胰島素、卡管和筆型注射器放置冰箱保存(2~8°C)。若正確保存胰島素,就能存放至商品上所標示的有效日期。如果無法冷藏,在未開封、未受微生物汙染的條件下,可以在室溫(13~26°C)下保存28天。 如果在25°C的環境下,胰島素在開封後最多可保存4週。 開封後的、使用中的胰島素,應保存在室溫,不宜冷藏。 將胰島素卡管和筆型注射器放置於室溫下(13~26°C)。 外出旅遊如何保存胰島素? 請避免將胰島素置於高過27ºC或低於2ºC的環境,如車廂內。若未妥善處裡,胰島素可能會失效。 旅行時,應把胰島素等其他藥品放入背包,隨身帶著走。 建議使用具有保溫功能的袋子盛裝隨身攜帶的胰島素。 通過機場安檢前,請確認身上有攜帶醫師的處方籤。 注射完胰島素後,請將針筒帶回家。可以把針筒放在堅固的容器內帶著走,像是硬殼鉛筆盒。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糖尿病患不舉機率高出3倍!高血糖與神經病變導致性功能障礙

儘管糖尿病(Diabetes)患者在性行為方面發生問題的機率偏高,但根據糖尿病護理雜誌(Diabetes Care)在2010年做的研究發現,只有約50%男性糖尿病患和19%女性糖尿病患者,就診時會跟醫師提及有性方面的問題。 《Hello醫師》建議糖友,面對醫師的問診,病人對於自己所有的健康問題,包括性行為、性功能等問題,都可以開誠布公地和醫師諮詢,不必害羞。 糖尿病患常見性功能問題 高血糖會破壞血管和神經,這種損害可能導致患者產生性生活的問題,因此將血糖水平維持在一定範圍內,是防止血管和神經受損的重要方法,以下介紹糖尿病患可能出現的性功能障礙與相關性生活問題。 男患者的性功能問題 勃起功能障礙 糖尿病引起的神經損傷,也稱為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可能會損害生殖器或泌尿道等部位,因此患有糖尿病的男性可能比一般男性,提早10~15年發生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也稱不舉、陽痿)。糖尿病男患者面臨的性問題,主要是以勃起功能障礙為主,在統計上,有勃起障礙的糖尿病男患者比例從20%~75%不等,是一般男性的2~3倍。(推薦閱讀:提升性能力 6 運動學起來!有氧重訓讓你性慾大增) 逆行性射精 糖尿病男患者可能會有逆行性射精(Retrograde Ejaculation)的情況,其中部分或全部的精液在射精期間,都會逆行進膀胱而不是排出陰莖外,這是因為括約肌的內部肌肉沒有正常運作;逆行射精的精液進入膀胱後,會在排尿時一起被排出,並不會傷害到膀胱。 佩洛尼氏病 糖尿病男患者是佩洛尼氏病(Peyronie’s Disease)的高風險群,這是因為陰莖內的疤痕組織,導致勃起彎曲和疼痛的症狀。陰莖形狀有小改變和彎曲,都不是大問題,但患佩洛尼氏症的人,陰莖的彎曲或低垂,都會讓勃起與性愛這件事變得困難且痛苦。 睪固酮低下沒性慾 睪固酮(Testosterone),也就是男性荷爾蒙,會隨著年紀逐漸下降,並可能導致一些男性的勃起功能障礙、情緒低落、疲累等症狀,患糖尿病的男性更容易受睪固酮低下的影響,特別是年紀愈大或體重過重的人。 一些研究顯示,控制好糖尿病的病情,再搭配睪固酮低下的治療,性生活的問題可以緩解男性的性問題,不過睪固酮補充治療可能會有些風險,並不是用於每位男性,建議充分諮詢醫師後再做治療。(推薦閱讀:莫名沒性慾?可能是這 12 項原因所造成) 生育問題 一些研究指出,男性糖尿病患可能會有生育能力的問題,精子的活動力可能會較差、導致無法讓卵子確實受精;醫師有可能會針對逆行射精的症狀來治療,建議尋求不孕門診的協助,或是擁有不孕症專長的泌尿科醫師,也可嘗試人工生殖的方法。 糖尿病女患者的性功能問題 糖尿病女患者易有的出血問題,原因可能是神經或血管損傷,而這些糖尿病的併發症可能會使血液難進入陰道和陰蒂,限制血液流向生殖器和陰道組織,產生大多數的性問題。 沒有性高潮 雖說女性本來就比男性難達到性高潮,但糖尿病女患者想體驗高潮更是難上加難。據婦產科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需注射胰島素的中年糖尿病患,有8成的機率有性高潮障礙;至於男性病患若因糖尿病導致神經血管受損而使血流不足,也可能會造成勃起功能障礙,進而難以達到性高潮。 陰道乾燥、性交疼痛 糖尿病女患者在性行為中遇到的疼痛問題,陰道乾燥是主因之一,造成陰道乾燥的原因除了是更年期等原因,糖尿病女患者容易得的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和黴菌性陰道炎(Vaginal Yeast Infections)的風險也更高,這也會導致性愛時疼痛,嚴重影響性生活品質甚至是伴侶關係的維持。 為維護高品質性生活所帶來快樂和滿足感,即使妳覺得害羞,仍應鼓起勇氣跟醫生討論性行為疼痛的問題,以便盡早對症下藥,尋回快樂性生活。(推薦閱讀:從沒高潮過?女生6個難啟齒的性愛煩惱) 性慾低下 性慾低下是每個人可能都會發生的問題,可能發生在男性或女性身上,不過在糖尿病患身上更為常見,經歷過性慾低的糖尿病患,常常是因為沒有控制好糖尿病才有此症狀。(推薦閱讀:沒性慾怎麼辦?10招找回活力免吃藥) 根據性功能障礙的程度,可透過控制血糖來改善,這包括健康的飲食、定期運動和減少壓力。良好的性生活有益健康,而健康會帶來更好的性生活,所以現在就開始改變,重新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世界糖尿病日教你如何陪伴糖尿病親人走過煎熬

聯合國將11月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簡稱WDD)。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統計,全球超過4億人罹患糖尿病,每年有160萬人死於糖尿病。 台灣則有逾兩百萬名糖尿病患者,此病在國人十大死因排第5名。糖尿病屬於慢性疾病,病程耗時,患者需要承受長期的病情煎熬,對患者家庭也是沉重的負擔,因此糖尿病患者格外需要家人從旁協助,一起維持健康的生活,穩定其情緒並改善病情。 陪伴糖尿病親人的5個小步驟 若您有親人罹患糖尿病,透過下列5點的協助,將是改善親人病情的最大助力: 1. 了解糖尿病資訊 首先要先了解什麼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無法製造胰島素,或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導致葡萄糖無法藉由胰島素進入細胞,作為能量使用,因此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將會升高(即高血糖),若身體長時間處於高血糖狀態將傷害身體器官,產生嚴重的併發症。 2. 了解如何控制病情 由於糖尿病病情與治療計畫因人而異,所以必須請教糖尿病親友是如何遵照醫師指示來控制病情,從了解服用藥物、施打胰島素劑量與方式、檢測血糖,到飲食與作息等,均有很多細節需要逐步釐清,才能有效幫助患者改善病症,並且定時陪同患者回診檢查,除了自己能多了解病情,也能帶給患者安全感與心理的慰藉。(延伸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 3. 多點正面能量、少點責備 人的心情會受到血糖高低而有起伏,若糖尿病患者出現一下開心,一下鬱悶的症狀,也許是糖尿病在作祟。但如果患者長時間感到憂鬱,就必須請醫師了解實際情形了。(同場加映:糖尿病照護者壓力不上身!7撇步保持心理健康) 4. 和糖尿病親人一起改變作息 一起執行糖尿病親人的健康計劃,不僅能幫助他完整遵照醫生指示,包括飲食習慣、運動與生活作息等,若一同參與,對自己身體不但有正面助益,對彼此感情也有加溫效果。 5. 注意低血糖的症狀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Hypoglycemia)是需要立即處置的嚴重狀況,若患者1週內出現好幾次低血壓,應該迅速通知醫師診斷。以下是出現低血糖的可能症狀: 發抖、緊張焦慮、出汗、發冷或冒冷汗、情緒易怒、沒耐心、頭暈或難以專心、飢餓或噁心、視力模糊、感到虛弱、憤怒或沮喪。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