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膽固醇是什麼?正常標準是多少?如何透過飲食降低 LDL-C 低密度膽固醇 ?
低密度膽固醇又被稱為壞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主因之一,究竟低密度膽固醇是什麼?抽血報告常看到的LDL-C 正常標準為何?如何降低低密度膽固醇,以減少血路堆積,避免心腦血管致命疾病風險?飲食可以改善嗎?讓《Hello醫師》為您詳細解答。 低密度膽固醇是什麼? 「全球頭號殺手」心血管疾病每年奪走2050萬人性命,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33%;在國人2023年十大死因中,心臟與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也超過3.5萬,僅次於癌症,成為國內疾病負擔第二大的疾病。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說,多油多鹽及久坐、少運動、抽菸、酗酒等原因,造成後天性心血管疾病,其實有75%至90%機會可以預防。 膽固醇有70%由肝臟合成,因具脂質特性,須透過脂蛋白包覆獲得親水性,才能在血液中流動,被傳送至身體各處及器官,維持正常生理機能。脂蛋白可分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 lipoprotein, 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中間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 IDL)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所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lesterol,LDL-C),也就是抽血報告常看到的LDL-C,俗稱「壞膽固醇」;在正常生理機能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會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傳送至身體各器官使用,但若過多而無法完全利用,就容易堆積在組織和血管壁,血管內膜增厚而形成粥狀斑塊,使得血管硬化狹窄、甚至阻塞,也就是所謂的「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延伸閱讀:膽固醇是什麼?看脂蛋白密度分好壞 )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哪些疾病?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陳文鍾醫師表示,人體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就會引發高血脂症,其中一項指標就是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因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慢性過程,低密度膽固醇(LDL-C)不斷累積,發生在不同部位會引發不同的疾病: 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可能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疾病,也就是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其中最致命的三大疾病,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疾病、周邊動脈疾病及中風 發生在腦部:例如腦動脈或頸動脈,可能導致中風。 發生在四肢血管:會引發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低密度膽固醇正常值是多少? 低密度膽固醇是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致病因子,根據國際上超過20篇研究發現,每降低1 mmol/L (39 mg/dL) 的LDL-C,可降低1%至22%的心血管事件風險,也就是說,目前國際高血脂治療趨勢都是強調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C),愈低愈好。 血脂主要由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組成,其中膽固醇又分為低密度膽固醇及高密度膽固醇,一般來說,LDL-C 低密度膽固醇應維持在130 mg/dl (即100毫升血液含有130毫克以上的膽固醇)以下;但若有相關慢性疾病者, 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等,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於130 mg/dl,仍應特別小心。 除了LDL-C 低密度膽固醇數值外,高血脂症還包括以下任何一項指標或合併多項數值異常: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於200 mg/dl(即100毫升血液含有200毫克以上的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超過130 mg/dl 三酸甘油脂:超過150 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膽固醇,男性低於40mg/dl,或女性低於50mg/dl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原因為何? 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營養素,其中約70%是由肝臟合成,其餘30%才是來自各種含油脂的食物;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即包括以下因素: 飲食:高油食物,其中又以動物性脂肪影響最大,平時應盡量避免攝取高膽固醇食物,例如:內臟(腦、肝、腰子等)、蟹黃及魚蝦卵等。 吸菸: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基因:有些人可能有基因異常,或有先天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疾病:可能因為腎臟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阻塞性肝疾病等造成膽固醇過高 藥物:某些藥物成分也會使得膽固醇過高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會有什麼症狀?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通常沒有症狀,須透過抽血檢查才能得知;因低密度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形同血管上的炸彈;若發生在不同部位,可能導致不同症狀,包括: 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 中風。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如何改善低密度膽固醇? 調整飲食:減少攝取高油、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等食物 烹調:避免炸、煎,改以清蒸、水煮及清燉等料理方式 減重:可改善新陳代謝疾病及降低心血管風險 戒菸:香菸中之尼古丁會導致血管壁被破壞,導致膽固醇堆積 運動:避免久坐、成人每天建議運動30分鐘、每週運動累積達150分鐘 定期檢查:因低密度膽固醇不易有明顯症狀,透過定期檢查是最理想的追蹤方式 飲食如何降低低密度膽固醇? 減少高油食物:包括水餃、鍋貼及滷汁,或雞皮、豬皮等高脂肪含量肉類,以及高油點如蛋糕、冰淇淋等 避免加工肉類:例如香腸、熱狗及培根等 避免動物性脂肪內臟:例如腦、肝、腰子等, 避免飽和脂肪酸:如奶油、棕櫚油、椰子油等,改選擇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苦茶油及亞麻子油等 適量攝取堅果種子類等食物: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但每天應以一小把為限 多吃蔬菜水果:因富含膳食纖維及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建議每天至少三份蔬菜及兩份水果 全穀類:建議以燕麥、糙米等取代白米等主食 健保署與九大學會合作,制定《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期待全民齊心助血脂治療達標。(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 低密度膽固醇70與55新標準代表何意義? 為促成「拆除血管上的炸彈」的逆齡工程目標,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邀集國內九大醫學會,針對低至高風險者規劃粥狀動脈疾病預防及血脂照護模式,制訂「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以低密度膽固醇數值70與55,作為有「非常高」和「極高」風險的病人觀察指標,希望達成世界心臟日「暢心無阻」,推動「心」健康的目標。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恒醫師表示,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因人而異,須依據年齡、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生活型態與家族史等因素綜合評估:根據最新《2024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即透過將心血管風險分級,訂出不同低密度膽固醇預估值的管理目標,將低密度膽固醇分成以下五個控制標準: 控制在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