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健康

心臟 是維持人體各項機能正常運作的關鍵器官,控制著血液的流動,任何身體中的器官、組織或細胞若缺少了血液供給養分,都無法生存,因此維持 心臟健康 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課題。 心臟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了解如何保養心臟,則是保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重點。

基礎知識

心臟健康

兒童流感潮來襲!家長必看,預防流感3重點深入解析!

秋冬是流感流行期,每年11月到隔年3月更是高峰期,每到這個時節,小孩只要突然開始「呿呿嗽」,不少父母便緊張了起來,害怕自己的寶貝染上流感。 兒童是流感的高危險群,症狀不僅可能更嚴重,也容易導致併發症,甚至造成生命危險。《Hello醫師》向您說明流感對兒童的威脅,解析預防流感3大重點,幫助您守護寶貝健康,戰勝流感病毒! 兒童流感勿輕忽!流感症狀一次看 兒童因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抵抗力弱,加上長期身處於托兒所、幼兒園等群聚環境,特別容易感染流感、出現嚴重症狀。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因流感而住院的族群,以65歲以上長者為首要族群,其次就是0~4歲兒童。 兒童感染流感後,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咳嗽、喉嚨痛 流鼻水 發燒 頭痛 肌肉痠痛、疲倦 有時也可能出現噁心、嘔吐及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等狀況。 疾管署也提醒,學齡前幼兒感染流感後,約10~50%會併發中耳炎,併發重症則以肺炎為主;出現腦膜炎、橫貫性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等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機率也較成人高。 兒童預防流感金三角:疫苗、做好日常防護、增強抵抗力 兒童預防流感有3大重點,分別為: 疫苗 做好日常防護 增強抵抗力 3項重點意義和效果均不相同,但只要確實顧到這3點,可降低感染流感或併發重症的風險,以下分別說明: 施打流感疫苗,降低重症風險 施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流感疫苗有助於減輕症狀,降低重症風險。建議家長們每年均須按政府公告時程,帶小孩前往醫療院所接種流感疫苗,幫寶貝建立防護金鐘罩。 勤洗手、戴口罩,預防病毒侵入 接種疫苗後,兒童依舊可能感染流感,雖然症狀會比較輕微,但相信多數家長們仍希望小孩「能避則避」,盡量不要生病。 透過下列6點日常預防措施,融入生活,就能降低病毒入侵的機會: 勤洗手,尤其是用餐前,或抵達不同場所時,例如回家或抵達公司。 避免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或嘴巴。 流行期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處;若須出入,請配戴口罩。 同住家人有呼吸道症狀時,生病者須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也須用衣袖或衛生紙遮住口鼻,並避免與兒童近距離接觸。 有流感症狀時,請立即就醫,依醫囑服用藥物,並在家休養,暫停上課。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 加強自身防護力:睡好、吃好,顧好腸道健康 預防措施可減少病毒侵入的機會,流感疫苗則可在兒童體內打造一條防線,讓病毒就算入侵,也無法大舉進攻。但若要小孩擁有強壯的好體質,避免生病,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作法,還是應該從提升免疫力做起。 人體的免疫力與作息、飲食及腸道健康息息相關,對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兒童更是如此。 1.睡眠充足、作息規律 睡眠時間長短不僅影響免疫力,也會影響發育;規律的日常作息則可幫助建立生理時鐘,讓小孩在應上床的時間,可輕鬆入睡,睡眠品質也會比較好。 2.均衡飲食、多喝水 每日多喝水,因為水分有助於維持黏膜濕潤,幫助抵擋病菌入侵;多樣化的蔬果也很重要,可幫助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抗氧化劑;選擇食物時,也建議以原型食物為主,同時減少攝取加工食物。 3.打造腸道好菌,平衡免疫力 近年愈來愈多的研究指出,腸道健康與免疫系統有關。腸道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存在著約10~100兆的腸道細菌,這些腸道菌會形成菌叢,透過代謝、神經等各方面連結,影響免疫系統。 據肝病防治基金會指出,胎兒腸道是無菌狀態,在出生後,細菌才會透過母乳、飲食及空氣等各種管道進駐體內;一般來說,腸道菌叢從無到有,再發展至菌相平衡的階段,約需3年時間,而這期間也同時是免疫系統的塑型期;因此,3歲以前的嬰幼兒較容易受到病毒、細菌入侵而有腹瀉問題,需特別注意腸道健康。 不同的基因、飲食、使用藥物,或甚至母親生產的方式,都會影響腸道菌叢的建立;研究也發現,相較於剖腹產的嬰兒,自然產的孩子長大後更少有過敏、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等免疫問題,推測可能與自然產的新生兒,從母親產道分娩時接觸陰道的乳酸菌有關;由此可見,腸道菌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若要打造健康的腸道菌叢,除了飲食均衡,維持健康的腸道環境,並多吃蔬果,替體內好菌提供益生質等養分之外,也可考慮適時為兒童補充益生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寶寶出生的前6個月應持續哺餵母乳,並且可以延續到寶寶2歲以上,因為母乳不僅含有益生菌,也提供寶寶成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然而,若媽媽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無法持續哺乳,可考慮在副食品之外,適度為寶寶補充益生菌。 有研究1,2,3指出,特定的益生菌菌株,例如K47、CRL1505、LGG、NTU101等,可發揮較佳調節能力,幫助兒童打造健康好體質,減少各種常見的季節性傳染病問題。 一旦腸道愈趨健康,腸道菌叢維持平衡狀態,不僅身體會變得健康,各方面生理機能例如消化、排便、營養吸收等,也會隨之產生正面變化,讓孩子健康長大。 最後提醒家長,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等,都有助於增強體力、保健身體。在流感流行期間,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勤洗手,以預防病毒感染,遠離生病風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探索更多心臟健康類別

心臟病

看更多 心臟健康 相關文章

心臟病

心包膜積水是什麼?為什麼心臟會積水?解說心包膜積水症狀與治療

心包膜積水指心臟有積水現象,若未即時治療會造成心包膜填塞,導致休克或死亡,屬於非常嚴重的急症。《Hello醫師》帶您了解什麼是心包膜積水、心臟積水的症狀及如何治療心包膜積水。 心包膜積水是什麼? 心臟外包覆著壁層及臟層等兩層心包膜;正常情況下,這兩層膜之間約有15~50ml的心包膜液,負責緩衝與潤滑,當心包膜液超過正常量時,就是心包膜積水,又稱心包膜積液。 左為正常心臟,右為心包膜積水 為什麼心臟會積水? 心包膜積水可能是心包膜相關疾病所致,或是全身性疾病的部分表現;統計上,超過6成病患,都是急性心包膜所引起,而且年紀愈長,無症狀的比例愈高;若心包膜積水反覆發作,在亞洲以結核性心包膜炎最為常見,在歐美則以惡性腫瘤佔多數。 心包膜積水的可能原因如下: 心肌梗塞 甲狀腺低下 感染:結核性心包膜炎、細菌性心包膜炎、病毒性或黴漿性心包膜炎、黴菌性心包膜炎及HIV感染 出血:創傷、抗凝血劑治療及主動脈瘤漏出 腫瘤:贅瘤、淋巴瘤或由肺癌或乳癌引發的轉移性腫瘤 全身性疾病: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 代謝性疾病:尿毒症、黏液性水腫 藥物引發:Procainamide、Hydralazine、Isoniazid、Phenytoin、Doxorubicin及Daunorubicin 心臟積水的症狀依病因、積水速度而異 心包膜積水的症狀依積液速度和病因而異;若是創傷引起的穿孔,通常會快速積水,在短時間內引發心包膜填塞;心包膜填塞指心包膜因積液過多、壓力升高,進而壓迫心臟,導致心因性休克,是非常危險的狀況! 若是心包膜炎所引起,在症狀出現之前,心包膜可能就已累積大量積液,並因此壓迫心臟,引發呼吸困難、水腫、肝脾腫大及頸靜脈怒張等心臟衰竭之症狀。 輕微心包膜積水的症狀 心包膜積水的常見症狀包括: 運動性氣喘 端正呼吸較舒服、躺下容易喘、胸痛及胸悶 壓迫橫膈膜、食道及喉神經所引起的噁心感 吞嚥困難 聲音沙啞、打嗝 非特異性症狀則包括: 咳嗽 發燒 虛弱 疲勞 厭食 心悸 血壓下降 心包膜積水的診斷與治療 不同病因及積水速度所採取的治療方法不同;若患者積水多或增量快速,已出現心包膜填塞,應立即接受心包膜穿刺(Pericardiocentesis)或心包膜引流(Pericardial drainage)治療,避免休克及死亡。 若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則可安排以下檢查,診斷病因及嚴重度: 基本血液及生化檢查 心電圖 胸部X光 心臟超音波 心包膜積液分析 接下來,醫師就會針對原因加以治療或安排進一步的檢查;若有心臟衰竭的情形,則優先治療心臟衰竭;各種心包膜積水的常見病因與處置如下: 發現為結核菌感染,開立抗結核藥物治療。 若病程發展快速,合併發燒,可能是化膿性心包膜積液,使用抗生素治療。 若是末期腎衰竭或尿毒症,應轉診腎臟科並安排洗腎。 懷疑為惡性腫瘤,需送檢心包膜積液,並考慮安排胸部電腦斷層。 若病因不明,則應安排甲狀腺功能、自體免疫抗體、病毒學或胸部電腦斷層等其他檢查,以找出原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臟病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心肌梗塞?心肌梗塞自我檢測7症狀一次看

心肌梗塞就是俗稱的心臟病發,若未即時救治,輕則心律不整和心絞痛,重則休克或猝死;究竟心肌梗塞發作時的感覺是什麼?胸痛和胸悶是否就是心肌梗塞的前兆?《Hello醫師》帶您了解心肌梗塞的前兆,幫助您事先自我檢測,預防心臟病發。 心肌梗塞是什麼?能自我檢查嗎? 心肌梗塞是因為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導致供應心臟肌肉的血液和氧氣中斷,進而造成心肌受損及壞死;然而,心臟的冠狀動脈不會在一夕之間堵住,此過程通常是漸進式的,因此在血管徹底堵塞之前,通常會有一些徵兆和症狀。 這些症狀的表現方式有時與心臟較不相關,可能是頸部或腹部的疼痛,若未仔細察覺,很容易被忽視,甚至錯過及早就醫的機會。以下整理心肌梗塞常見的7個症狀。 心肌梗塞自我檢測7大症狀 若您近期曾經出現出現以下症狀,建議盡快就醫,接受下方所介紹的檢查,避免心臟病發作: 胸痛或胸悶:屬於典型症狀,經常在心肌梗塞發作前幾週就出現,而且症狀會逐漸加劇;患者會覺得心臟受到擠壓,左胸和胸口正中心有壓迫和燒灼感。 心絞痛:同樣為常見症狀,患者會覺得胸口有重物壓迫和呼吸困難,而且胸痛的不適感會輻射至左肩、上臂、後背、腹部、頸部及下巴,甚至牙齒,每次持續約3~5分鐘。 若胸痛持續長達15~20分鐘以上,通常是心肌梗塞發作的前兆,建議馬上就醫。 呼吸不順暢:平時走路、上下樓梯都不會感到喘,最近卻開始覺得喘或呼吸急促 上腹痛:心肌梗塞所致的上腹痛,容易和一般腸胃不適混淆,所以高風險族群需更加注意,合併觀察其他症狀。 冒冷汗:非運動或炎熱所致,而是因身體不適或呼吸不順而冒汗。 頭暈、噁心及嘔吐:通常休息超過10~20分鐘仍無法緩解。 易累、虛弱及全身無力:即使沒有勞動,身體也覺得異常疲累。 上述症狀通常會於心肌梗塞前期,例如幾週前或幾日前出現,而且愈趨頻繁與嚴重,因此若有輕微跡象,建議就醫檢查,特別是三高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延伸閱讀:心肌梗塞症狀男女有別!女性小心胃痛、冒冷汗、疲勞)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心肌梗塞?心肌梗塞7大檢查介紹 若懷疑有心肌梗塞,醫師會視情況安排以下檢查,確認心臟血管堵塞的情形,以及因血管堵塞所出現的相關症狀: 靜止心電圖:可用來診斷急性心肌梗塞,是診斷心肌梗塞最快速的檢查。 心臟超音波:觀察心臟收縮力,是否有心臟肥大、腫瘤、瓣膜異常、先天性心臟病或陳舊性心肌梗塞等狀況。 頸部動脈超音波:確認供應腦部血流的頸動脈,是否有粥狀硬化斑塊或頸動脈狹窄。 腦利鈉胜(pro BNP):透過抽血檢測,評估心臟衰竭嚴重度。 運動心電圖:利用受檢者在跑步機上的運動狀況,觀察身體活動時的心臟變化,察看有無缺氧問題。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可了解心臟冠狀動脈鈣化的程度,評估心肌梗塞的風險。 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可審視冠狀動脈硬化與狹窄程度,對於預測冠心病的風險幫助良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臟病

為什麼沒有心臟癌?心臟不易罹患癌症的3大原因解析

我們經常聽到肺癌、肝癌及乳癌等各種癌症,但卻很少聽過心臟癌,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心臟不會罹癌嗎?《Hello醫師》帶您了解為什麼心臟癌如此罕見?並進一步說明雖然心臟癌很少見,但也可能生成腫瘤或受癌症治療影響。 心臟不易罹癌的3大原因 人體的諸多器官,舉凡腎臟、胰臟、肌肉、骨骼、皮膚及大腦等等都可能罹癌,唯獨心臟很少受癌細胞影響,主要原因有3個: 癌細胞大多侵害食道、胃、大腸、鼻咽或肺部等容易受外來物刺激的器官,心臟與血管具有自成一體的封閉循環系統,因此不易受外在物質侵害。 心臟每日跳動10萬下,輸送超過7000公升的血液至身體各處,所以血液流速極快,即使癌細胞侵入血液系統並流至心臟,也會馬上被沖出去。 人體身體之構成,可分為上皮、結締、肌肉及神經等4大組織,癌細胞擅於侵害上皮組織,因為上皮組織容易癌變,並適合癌細胞生長,舉凡乳房、肺部、大腸及胰腺等皆含有上皮組織;心臟主要由結締及肌肉組織所構成,這兩種組織抵抗力強,不易受癌細胞侵害。 心臟癌症很罕見,但仍可能出現腫瘤 心臟腫瘤多數為原發性良性腫瘤,意即非受其他因素或疾病影響,或成因不明;其發生率極低,通常發生於中年族群,尤以女性最為常見。(延伸閱讀:什麼是腫瘤?良性與惡性腫瘤成因及自我檢查) 心臟萬一出現腫瘤,仍會造成患者心悸、胸悶或胸痛等心臟疾病常見症狀;雖然腫瘤本身為良性,但若體積過大,仍會影響心臟收縮導致猝死,或破裂阻塞血管而引發中風;因此,若心臟有不適跡象,建議仍盡早就醫檢查。 心臟仍會受癌症治療影響 部分癌症治療方法,例如化療藥物小紅莓、胸部放射治療、單株抗體或特定標靶治療等,會導致心臟泵血效率降低,增加心臟毒性,提高血栓、心臟病發或心臟衰竭的風險,特別是心臟病患者,或是具有抽菸、肥胖及三高等心臟病高風險因子之族群;所以,即使心臟不易罹癌,癌症仍會對心臟造成嚴重影響。 此外,心臟本身也容易受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病等慢性病損害,因此造成冠心病或心臟衰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需維持健康作息與攝取均衡營養,並定期接受心臟檢查,才能讓心臟跳得長久和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臟病

心臟年齡是什麼?可測幾歲發生心臟病?心臟年齡計算與風險詳解

我們知道人有分實際年齡與身體年齡,例如實際年齡40歲,身體卻已經53歲;心臟其實也有一個年齡標準,心臟年齡愈高,中風或心臟病的機率愈高。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年輕人不出30歲就發生冠心病或心肌梗塞,可見年輕不再等於健康保證,即使20出頭、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也可能有一顆70歲的心。 《Hello醫師》帶您了解什麼是心臟年齡、如何計算自身的心臟年齡,幫助您掌握心臟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什麼是心臟年齡? 心臟年齡指心臟受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影響,所改變的心臟及血管年齡,其評估方式通常包含以下風險因素: 年齡:年紀愈高,心臟病的風險愈高;65~75歲年長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為35~44歲青壯年的7倍。 性別:統計上,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發生年齡較早;但女性進入更年期,雌激素分泌減退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反而大幅提升,心臟病的死亡率每5年增長1倍。 BMI:肥胖會帶來全面性的影響,例如膽固醇過高、高血壓及高血糖,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血壓:血壓會影響心臟健康,長期高血壓除了會損害腎功能,也會降低心臟機能。 膽固醇:膽固醇過高會造成血管堵塞,增加冠心病、高血壓及中風的機率。 抽菸:尼古丁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及心臟血管收縮,導致心臟缺氧,同時也會促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為正常人的兩倍;高血糖會使動脈壁蛋白糖化,加速脂肪斑塊沉澱於心臟冠狀動脈。 以下整理3個英文版的心臟年齡計算機,您可以透過網頁翻譯功能操作: NYC Health - Calculate Your Heart Age(美國紐約市) NHS - What's your heart age?(英國NHS網站) Heart Foundation - Heart Age Calculator(澳洲心臟協會) 您也可以使用我們設計的中文版心血管健康評估工具: 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中風風險評估 心臟年齡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資料: 每2名男性,就有1名心臟年齡比實際年齡多5歲或以上。 每5名女性,就有2名心臟年齡比實際年齡多5歲或以上。 超過75%心肌梗塞與中風的病例,皆由增加心臟年齡的風險因素所造成。 舉例來說,若是1位45歲的男性抽菸並患有高血壓(收縮壓長期高於150mmHg)、糖尿病及過胖(BMI高於23)病症,心臟年齡將高達75歲;換個例子來看,1位50歲的女性即使不抽菸,但BMI高於32,並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心臟年齡更會驟增至85歲。 心臟年齡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心臟年齡增加除了會提高心律不整、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罹患腎臟病的風險也會上升,因為心、腎兩個器官緊密相連。(延伸閱讀:洗腎者罹患心臟衰竭10倍於常人 心腎症候群類型、風險、治療詳解) 此外,30歲以下族群更不能因為年輕,就忽視飲食及作息所帶來的影響。臨床上有不少年輕人,因為長期食用高油、高糖的食物,鮮少運動且作息不正常,患有冠心病或發生心肌梗塞,特別是已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甚至腎臟病的病患,更要特別注意。(延伸閱讀:年輕不怕心臟病?罹病一定有前兆?10個常見心臟病疑問)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律不整

心臟沒電昏倒!病竇症候群好發年長者,治療就靠心律調節器

72歲的楊老先生近日經常無故昏倒,每次持續幾秒鐘就會甦醒,令家人非常擔心;赴醫院接受心電圖和心臟電氣生理檢查,才發現楊老先生罹患病竇症候群。 究竟病竇症候群是什麼?為何會造成昏厥?《Hello醫師》為您介紹病竇症候群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病竇症候群是什麼? 心臟跳動由神經與心肌細胞所控制,會隨身體需求而變換速度。心電傳導由右心房的竇房結(SA node)開始,依序傳至心房心室交界的房室結(AV node)和心室,最終引起心臟跳動。若其中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造成心搏過緩,並產生症狀。 「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指竇房結的機能異常,症狀通常是心搏過緩,也就是心搏過速的心律不整後,有一段時間心搏停止(Tachy-brady syndrome)——心臟完全停止跳動,並造成頭暈、虛弱及昏厥等症狀。 病竇症候群的主要原因:老化 病竇症候群的心臟相關症狀包括: 竇性緩脈(Sinus bradycardia) 竇房傳導阻滯(SA block) 竇性閉止(Sinus arrest) 心博過緩過速症候群(Bradycardia-tachycardia syndrome) 其原因通常為老化導致竇房結原發性退化(Idiopathic degeneration),常見於高齡長者,其他可能原因包括: 缺血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 心肌炎 結締組織疾病 心臟創傷 浸潤或擴大型心肌病變 接受心臟矯正手術之先天性心臟病嬰幼兒 病竇症候群的檢查與診斷 病竇症候群的診斷,通常可透過詢問病史,搭配以下2項檢查,就能診斷9成以上病患: 心電圖:顯現心跳持續性緩慢,每分鐘小於40下或日間心跳停止超過3秒。 心臟電氣生理檢查:藉由在股靜脈或頸靜脈放入偵測導管,刺激心房快速跳動,來得知竇房結引起心臟跳動的機能是否正常。 病竇症候群的治療方法:心律調節器 病竇症候群也可以說是心臟沒電了,因為應該放電的竇房結未正常運作,導致心臟跳動不正常、心律不整;因此,可以透過植入心律調節器,幫心臟裝一顆輔助放電的電池,讓心跳恢復正常。(延伸閱讀:心臟節律器安裝完成!使用心律調節器的注意事項與生活須知) 心律調節器為病竇症候群的主要治療方法,因為藥物可能會讓部分病竇症候群的患者,產生心室上頻脈、心房撲動或心房顫動等症狀,僅適用於早期控制。 心律調節器可幾乎完全恢復竇房結機能,改善心律不整及相關症狀,且副作用低、傷口小;其電池可持續運作7~10年,在電力用盡之前,患者僅需注意以下3點事項: 不使用會讓身體震動或通電的醫療器材 避免讓手機靠近心律調節器的安裝位置 避免靠近高伏特電壓變電箱、大型電機馬達及強大磁場或輻射能量之場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先天性心臟病

心室中膈缺損怎麼辦?新生兒心室中膈缺損分4種,缺損大小影響自癒率

心室中膈缺損,顧名思義就是左心室和右心室中間有一個洞,為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25~30%;在心室中膈缺損病童中,有些新生兒會在2歲前癒合,不同種類的心室中隔缺損自然癒合的機率差異很大;一些缺損很大的心室中隔缺損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甚至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Hello醫師》帶您了解什麼是心室中膈缺損,以及心室中膈缺損的種類、原因及治療。 什麼是心室中膈缺損? 人體的心臟共4個腔室,上為左、右心房,下為左、右心室。身體用過的血液會經上腔靜脈流至右心房、右心室,經肺動脈送往肺臟以獲得氧氣,並清除二氧化碳與廢物;富含氧氣的新鮮血液則透過肺靜脈輸送至左心房、左心室。 若分隔心臟左、右心室的牆壁有缺損時,就是「心室中膈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心室中膈缺損會導致左心室的血液,從破洞流向右心室,導致以下問題: 左心室流往主動脈的血液量減少 右心室負荷增加,流至肺動脈及肺部的血量也增加 左為正常心臟,右為心室中膈缺損的心臟 心室中膈缺損的原因 研究認為心室中膈缺損,主要是因為中膈肌肉在發育過程中不夠緊密,大部分是偶發性的問題。(延伸閱讀:先天性心臟病童:4大常見先天性心臟病原因症狀、8成能順利長大) 心室中膈缺損分4種 依據缺損位置不同,心室中膈缺損可分為4種,其癒合率和併發症皆有所不同: 第一型:在東方人較常見,心室中膈缺損的比例達30%,破洞位在主動脈瓣及肺動脈瓣的下方,較不易癒合且容易引起主動脈瓣膜脫垂變形。 第二型:又稱膜邊型,約占50~70%,為最常見的心室中膈缺損,有可能變小或自癒。 第三型:又稱房室腔型,較為少見,約5~8%,可能合併其他基因問題。 第四型:又稱肌肉型,自癒率高,約占心室中膈缺損的5~20%。 心室中膈缺損的症狀 心室中膈缺損的症狀視缺損大小而定,若缺損小,只有少量血液從左心室流向右心室,新生兒通常不會有特殊症狀,只能聽到心雜音;但若缺損大,大量的血液分流會造成以下症狀: 生長緩慢 食慾差、容易溢奶 哭聲微弱、睡眠不安穩 呼吸急促 盜汗、四肢冰冷 大便較硬 易有呼吸道感染 心跳加快 心臟擴大 心室中膈缺損嚴重時,肺部會因充血嚴重而引發肺高壓,造成喘、發紺等症狀,最終導致心臟衰竭。(延伸閱讀:怎麼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注意代謝快營養需求量大) 心室中膈缺損的診斷與治療 在治療前,醫師會先透過下列方式了解缺損大小及位置、心臟狀況,以及右心與肺動脈壓力是否有增高趨勢: 主要確診工具 心臟超音波 輔助檢查 心電圖 胸部X光 電腦斷層 心導管 核磁共振 若缺損小,對心臟影響不大,醫師會安排定期追蹤,確認缺損是否自行癒合;假設缺損嚴重,便需服用強心劑(毛地黃)、利尿劑或血管擴張劑等藥物;如果藥物仍無法控制,或已發展為嚴重肺高壓、主動脈變形或心臟衰竭,病童就需進行心導管或開心手術矯正,迅速改善問題,避免造成生命危險。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高血壓

為什麼吃血壓藥血壓還是降不下來?認識頑固型高血壓及治療方法

台灣高血壓患者多達500萬人,約每4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隨著高血壓盛行率愈高,嚴重高血壓的人數也愈來愈多;根據研究,高血壓病患中約10%屬於「頑固型高血壓」。究竟頑固型高血壓是什麼?該如何治療及緩解?《Hello醫師》帶您深入了解。 頑固型高血壓(Resistant hypertension)是什麼? 依據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於今年(2022年)5月發佈的最新指引,血壓超過130/80mmgh即是高血壓第一期,血壓高於140/90mmgh則是高血壓第二期。 頑固型高血壓指已服用3種降血壓藥物(包含其中一種為利尿劑),但血壓仍大於130/80mmgh的病患。常用的高血壓藥物,可用「ABCD」區分為以下4類: A:血管張力素第二型受器阻斷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和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 B: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 C: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channel blockers) D:利尿劑(Diuretics) 若病患需服用4種藥物才能將血壓控制於140/90mmgh,即可診斷為頑固型高血壓。 頑固型高血壓很危險嗎? 血壓一旦長期高於140/90mmgh,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及腎臟衰竭的機率會大幅提升。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台灣因高血壓而死亡的人數,於去年成長17.6%,來到7886人,為死亡人數成長幅度最高的疾病,顯見高血壓──尤其是頑固型高血壓,對生命健康的危害。 如何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過去頑固型高血壓的治療方向與一般高血壓無異,主要強調生活、飲食與藥物控制等3個面向: 藥物治療:將各類高血壓藥物做最有效的調整 調整生活型態:戒菸、規律運動及維持正常作息 飲食控制:減少鹽分及酒精攝取、維持適當體重 然而現今已有介入型手術,可達到降血壓、減少用藥的功效。(延伸閱讀:在家量血壓:血壓計種類、量血壓位置與姿勢、血壓標準、注意事項) 接受腎交感神經阻斷術,高血壓不頑固 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在臨床上已實施多年,藉由阻斷腎動脈交感神經,達到降低交感神經活性及穩定控制血壓,是一種微創且清醒的手術;醫師會穿刺鼠蹊部的股動脈,使用電燒館調節腎動脈的交感神經,手術時間僅30~40分鐘,傷口小,通常住院觀察一晚隔日即可出院。 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平均可降低10~20mmgh的血壓;換言之,若血壓原本高於140mmgh,就能降至130mmgh、甚至120mmgh,恢復僅需服用2~3種降血壓藥物的水準,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機率的幫助良多,是頑固型高血壓患者可充分考慮的治療選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血管問題

靜脈曲張可改善?這幾招可以舒緩!

長期久站、久坐或過胖,導致腿部開始出現靜脈曲張時,靜脈會突起、浮至皮膚表面,不僅會影響美觀,嚴重時可能還會出現併發症,甚至潰爛截肢,因此不可小看靜脈曲張的嚴重性。那麼靜脈曲張是否可以改善?需要靠手術治療嗎?《Hello醫師》教你快速舒緩靜脈曲張的妙招! 為什麼會靜脈曲張?哪些人容易有靜脈曲張? 以正常的生理狀況而言,下肢的靜脈血管會藉由瓣膜的閉合來維持血液回流避免有逆流的可能。當瓣膜發生問題時,血液會逆流並淤積於下肢靜脈,長期下來則造成靜脈直徑變粗、浮出皮膚表面,形成靜脈曲張(Varicose veins)。 至於哪些人較容易有靜脈曲張?不妨一起來檢測你是否有靜脈曲張的風險: 家族史 長久站立或久坐者 中高年女性 體重過重者 長期便祕 長期穿高跟鞋者 長期服用避孕藥 靜脈曲張症狀 初期的靜脈曲張不會有明顯的感覺,但有些人會出現下列症狀: 小腿皮膚癢 腿部腫脹 腿部沉重 之後站立時小腿後面、腿部內側會出現腫大的藍色靜脈,且會愈來愈明顯,女性在生理期前後會更加嚴重。當靜脈曲張愈嚴重,則會出現下列症狀: 靜脈突出的皮膚會癢 疼痛感迷顯 腳踝血液淤積呈現紫色 靜脈破裂出血 改善靜脈曲張的小妙招 靜脈曲張嚴重時會有不少併發症,像是靜脈血栓、靜脈炎、靜脈出血破裂導致出血或潰瘍,甚至會導致截肢,因此應趁還沒惡化時,及時找出如何改善靜脈曲張的方式: 穿著彈性襪:彈性襪的彈力可以給予靜脈適當的壓迫,讓靜脈沒有空間可以繼續擴張,且長時間穿著彈性化能夠有效減緩靜脈曲張帶來的不適感。由於要長時間穿著,並非愈緊愈好,建議材質上應挑選透氣、排汗較為適合。 維持正常體重:體重過重者的脂肪會對血管的支持力較弱,容易產生靜脈曲張。 少穿緊身衣物:緊身牛仔褲或彈力褲會壓迫靜脈,讓大部分血瘀積在下肢,導致靜脈曲張。 多走動:多活動下半身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代謝廢物。 腿部按摩:擦乳液時可以順便幫腿部按摩,減少水腫,按摩也能促進血管及其周圍的淋巴,有助於減緩痠痛。 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 除了可以從日常生活改善靜脈曲張,必要時也要採取手術治療避免靜脈曲張惡化,手術治療又可以分成2種: 傳統手術治療:在病變血管下開數個1~3公分大的切口,利用血管通條將病變的血管抽出。不過傳統手術傷口大,需要深層麻醉。且傷口較具疼痛感、不美觀且容易復發。 血管雷射治療:從0.1~0.2公分的微小切口放入雷射管線,經由導管前端將病變的血管閉合。手術通常只需30~40分鐘左右,傷口較小,術後也比傳統手術更易照顧。 另外,硬化劑也可以治療靜脈曲張,硬化劑適合用於靜脈1~3mm以內的病患。將硬化劑注射至靜脈,藉此破壞內皮細胞,引起發炎反應以及血栓,消除靜脈曲張。不過硬化劑相對有副作用,部分患者會過敏、局部疼痛,甚至產生色素沉澱的情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臟衰竭

洗腎者罹患心臟衰竭10倍於常人 心腎症候群類型、風險、治療詳解

心臟疾病長居國人十大死因第2名,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特別是心臟衰竭致死率最高,若以全球盛行率3%計算,台灣已近70萬人「心過累」;其中,洗腎病友罹患心臟衰竭風險為一般人10倍以上,死亡人數中甚至有5成伴隨心臟衰竭。醫師提醒,累、喘、腫是心臟健康三大症狀,國人務必注意,除了謹「腎」,更要小「心」,才能遠離心臟衰竭及「心腎症候群」死亡威脅。 每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9/29共同舉辦「2022世界心臟日」記者會,透過今年主題「用心照顧每顆心(Use Heart For Every Heart),呼籲國人重視心、腎疾病關聯性,若發現身體有異常,即可採「雙向轉診」方式,掌握「時間寶石」,及時接受治療。 (由左至右)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黎思源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根據衛福部2021年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常居國人第二號殺手,僅次於癌症;2021年因心臟疾病死因人數超過2萬人,平均每24分鐘即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她呼籲國人應重視預防心血管疾病,並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進行自我血壓量測。 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趙庭興說,心臟衰竭是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所致,以全球盛行率3%計算,台灣已有近70萬人「心過累」。以下為您說明,何謂心臟衰竭? 何謂心臟衰竭? 所謂心臟衰竭,意指心臟結構、功能異常所致的臨床表現,分為兩種: 收縮異常:血液輸出量不足以供應其他器官維持正常的代謝 舒張異常:心室內壓過高,血液無法有效回流而累積在肺部與周邊 心臟衰竭分級 依左心室射出分率(LVEF)分成以下三種等級: LVEF ≤40%:收縮力不正常(HFrEF) LVEF 41%-49%:收縮力略為受損(HFmrEF) LVEF ≥50%:收縮力正常(HFpEF) 心臟疾病檢查方式主要有二: 心臟超音波: 評估心臟結構狀態、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 血液檢查: 檢測BNP、NT-proBNP或Troponin濃度 監測脂質、血糖、尿酸和電解質 (延伸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趙庭興說,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發生心臟衰竭,約5成病友會罹患慢性腎臟病;若是心臟衰竭合併末期腎衰竭者,有6成以上病友可能在1年內死亡。 由於心臟或腎臟相互影響,只要其中一方發生病變,就會影響另一器官;趙庭興呼籲病友,響應世界心臟日「用心照顧每顆心」主題,當被診斷有心臟衰竭時,也能有所警覺,前往腎臟科看診;透析病友也可透過雙向轉診方式,及早發現心臟問題,及早介入治療,遠離心臟衰竭威脅。 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表示,心臟疾病包含先天性心臟病、心肌梗塞及高血壓心臟病等,所有心血管疾病演變的最後階段就是心臟衰竭,因此致死率最高;因此,若有「累、喘、腳腫」等三大症狀,應盡早至心臟內科進行心臟超音波及血液檢查。 心臟衰竭治療方式 非藥物:低鈉飲食、監控尿量及體重、適時使用氧氣 藥物:目前已有多種治療可選擇 何謂心腎症候群?原因、類型為何? 陳文鍾說明,當心臟出狀況時,因供應腎臟血量不足,導致腎臟無法正常排出水分及毒素,造成惡性循環,以致產生「心腎症候群」,對透析病友病情來說,形同雪上加霜。 台北榮總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黎思源進一步解釋,何謂「心腎症候群(Cardiorenal Syndrome, CRS)」 原發性心臟疾病導致腎臟血液供應不足,引起腎臟病變 原發性腎臟疾病也會因體液與電解質不平衡,使得心臟負擔增加 多數透析病友對心腎症候群並不熟悉,容易輕忽心臟衰竭共病的嚴重性。 若透析病友患有高血壓,更容易引發心臟衰竭,且預後情況不佳。 「心腎症候群」依發生先後及病情急、慢性共分成五型: 第一型:急性心腎症候群 「急性」的心臟功能惡化導致腎功能損傷。約有二到四成因急性心臟衰竭住院的病人發生急性腎損傷或腎衰竭。這些患者也會有比較高的死亡率及較長的住院天數。 第二型:慢性心腎症候群 「慢性」的心臟功能異常導致腎功能損傷,常見於慢性鬱血性心衰竭患者。 第三型:急性腎心症候群 「急性」的腎功能惡化導致體液累積,引發心臟衰竭及肺積水。 第四型:慢性腎心症候群 「慢性」的腎功能惡化導致心臟功能損傷。慢性腎臟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慢性腎臟病病人比起正常人有較高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的罹患率。 第五型:續發性心腎症候群 其他的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或紅斑性狼瘡等疾病)導致心臟及腎臟功能同時損傷。 洗腎病友罹患心臟衰竭機率是一般人10倍,心臟衰竭對腎臟的影響有三種: 血行動力學傷害 體液相關傷害 免疫相關傷害 其中,心臟衰竭病友約 50% 罹患慢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合併末期腎衰竭者6成以上1年內死亡。 黎思源說,透析病友近3成有心臟衰竭,足足是一般人盛行率3%的10倍,其中,多數為65歲以上患者;若以2014至2018年腎臟醫學會統計資料顯示,每年透析死亡者中,更有5成伴隨心臟衰竭。不過,他也提醒,面對併發症不用過度擔心,就像近視也可矯正,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都有機會改善病況。 黎思源舉例,一名52歲陳姓病友接受腹膜透析長達6年,3年前開始走路和爬樓梯會喘,有時甚至才走幾步路就喘不過氣;回診時,透過心臟超音波發現心室功能異常,他趕緊將病友轉介至心臟內科做後續治療,最後診斷出陳姓病友除了心臟瓣膜問題外,也罹患心臟衰竭,才會活動力越來越差,甚至無法正常上班;所幸,透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及用藥控制心臟衰竭問題,不僅疲累和喘症狀改善,也已重返職場工作。 要降低心腎症候群造成的高風險,黎思源說,除了病人要有自覺意識,醫療從業人員也扮演重要角色,他建議腎臟病患每年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若是心臟衰竭病患,也建議每三個月接受腎功能檢查,即使腎臟損害已不可逆轉,仍有機會延緩心腎功能惡化。(推薦閱讀:台灣尿毒症盛行率超高!10大前兆要注意,未及時治療恐釀嚴重併發症)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臟病

心肌梗塞發作 咳嗽可以自救嗎?黃金10秒搶救時間 別誤信謠言

心肌梗塞一發作,搶救時效非常重要;坊間流傳,萬一發生心肌梗塞,可以大力咳嗽保命,究竟這種說法有無根據?《Hello 醫師》提醒,誤信謠言反會致命,以下為您說明心肌梗塞自救方法以,破解謠言! 什麼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可稱為心臟病發作,主要是供應心臟的血管變得狹窄並堵塞,進而引起心臟肌肉壞死,影響心臟功能,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延伸閱讀:心肌梗塞的症狀男女有別!非典型症狀有這些) 心肌梗塞雖然來得突然,但發作前仍有跡可循,像是胸悶、胸痛、輕微的呼吸困難、冒冷汗或意識不清等,若能立即就醫治療,即可避免心肌梗塞帶來的危險。(延伸閱讀:胸口好痛別忽略 恐是主動脈剝離) 心肌梗塞可以靠咳嗽撿回一命嗎? 心肌梗塞致命性高,常令人措手不及,為了把握黃金救命時間,網路曾流傳「心肌梗塞可以靠咳嗽自救」的方法,稱為「咳嗽CPR」;指引寫著,一旦有心肌梗塞的症狀發生,病患要大力咳嗽,才能幫助快停止跳動的心臟,持續輸送血液,避免喪命。 事實上,這種方法不僅沒有醫學根據,若咳得太過用力,還可能造成反效果,甚至當場喪命。究其原理,心肌梗塞是供應心臟的血管堵塞,造成心臟肌肉缺血,大力咳嗽反而會增加胸腔、右心房及右心室壓力,影響周邊血管擴張及心臟血流量,因此,大力咳嗽反而會導致血壓下降,甚至休克,危險性增高。 換句話說,所謂「咳嗽CPR」的咳嗽自救法,毫無根據;平時建議注意心肌梗塞徵兆,一發現異常,立即就醫診斷;醫師可透過病患心電圖變化、症狀,以及自身疾病,給予適當治療。(同場加映:年輕不怕心臟病?罹病一定有前兆?10個常見心臟病疑問) 心肌梗塞把握10秒黃金搶救時間 心肌梗塞的黃金救命時間只有短短10秒,當發生心肌梗塞時,可先嘗試下列方法急救: 告知附近行人或家人,立即叫救護車 立刻躺平 當患者失去意識或休克,可以實施心肺復甦術(CPR) 若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可使用以保持心臟功能。 除了急救方法,最重要的是,當胸口出現不對勁或不舒服等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診斷,或是撥打119尋求協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常見問題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