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 CKD),定義為腎臟功能受損且歷經3個月仍無法恢復,依程度不同而有1~5期之分。腎臟主要功能是將體內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排出,所以當腎功能受損時,就容易出現下肢水腫。另外,腎臟也可以維持身體酸鹼和電解質平衡(包括血中鈣、鈉、磷等濃度),產生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以下簡稱EPO)以維持紅血球的正常代謝,也能夠調節血壓。一旦腎臟功能受損,身體就容易有骨質疏鬆、抽筋或貧血等症狀。
慢性腎臟病的藥物治療著重2個層面:一是如何使用藥物減緩殘餘腎功能下降,二是如何適當使用藥物,以避免殘餘腎功能惡化及產生藥物副作用。再者,因為慢性腎臟病的成因不同,包含年紀超過65歲以上,有家族腎臟病病史,糖尿病、高血壓、痛風或蛋白尿(Proteinuria)等慢性病病人,或是平時錯誤的用藥習慣和觀念等,都是容易罹患腎臟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根據不同的成因,醫師治療的用藥也會有所不同,本文將一一介紹各類藥品。
常見8大腎臟病藥物
常見的腎臟病用藥有8大類,包含:
1.降蛋白尿藥品
如Dipyridamole或Pentoxifylline,都是屬於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的抑制劑,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可減少腎臟發炎並改善蛋白尿。這兩種藥品常運用在治療初期腎臟病的微蛋白尿,但它們可能會造成胃不舒服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的問題,服藥時最好併服食物。
2.降血壓藥品
腎功能異常有時可能合併高血壓,降血壓藥物的首選: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簡稱 ACEI),和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ngiotension Receptor Blocker,簡稱 ARB),這兩類藥品不但可以降低血壓、改善尿酸,還可以改善蛋白尿,所以常當作第1線藥物來治療腎病高血壓合併蛋白尿的患者,即使是血壓正常的腎病患者,也可用來減少蛋白尿和抑制腎小球硬化,但需量測血壓,留意是否有低血壓、暈眩、高血鉀、頭痛、疲倦、腹瀉、背痛等副作用。
3.磷酸鹽結合劑
高血磷症(Hyperphosphatemia)是長期洗腎的嚴重併發症之一,病患會有皮膚發癢、骨頭疼痛等症狀,可藉由口服磷酸鹽結合劑,讓藥物與食物中的磷酸鹽結合,降低磷的攝取。常見的如鈣離子製劑(碳酸鈣、醋酸鈣),但可能會有便秘、噁心、嘔吐、脹氣等副作用,或也可以服用鋁磷酸鹽結合劑,但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鋁中毒,建議短期使用。
4.鈣質補充藥品
腎衰竭(Kidney failure)會造成成人低血鈣症(Hypocalcaemia),患者可能出現高血壓、心律不整(Arrhythmia)、抽搐、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此時就需補鈣(碳酸鈣、檸檬酸鈣),若出現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Hyperparathyroidism),則需骨三醇或維生素 D 來治療,但需小心高血鈣(Hypercalcaemia)、皮膚炎等副作用。
5.貧血改善藥品
由於慢性腎臟病後期的造血機能退化,患者容易有貧血的症狀。醫師會依病患的血色素及血比容定期,在靜脈或皮下注射EPO或補充鐵劑。EPO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血壓升高,這是因為血管的收縮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導致血管阻力上升所導致。其他副作用還可能會造成骨骼關節疼痛和畏冷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少見有腹瀉、噁心、嘔吐、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而鐵劑則可能出現便祕、黑便、噁心等副作用。
6.降血脂藥品
對於慢性腎臟前3期併有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患者,建議給予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以便降血脂。史他汀類藥物可以有效地減緩腎絲球過濾率(GFR)退化的速度、降低蛋白尿情形,並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死亡率。
7.腎功能保護劑
對於需接受顯影劑檢查的慢性腎臟病患,可於攝影檢查前1天服用乙醯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有助預防顯影劑引發腎病變(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
8.降尿酸藥物
尿酸與許多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有相關,降低尿酸除改善痛風外,也可改善腎功能和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的死亡率。適用的藥物如異嘌呤醇(Allopurinol)、Febuxostat、本補麻隆(Benzbromarone)等。
【推薦閱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