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健康

心臟 是維持人體各項機能正常運作的關鍵器官,控制著血液的流動,任何身體中的器官、組織或細胞若缺少了血液供給養分,都無法生存,因此維持 心臟健康 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課題。 心臟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了解如何保養心臟,則是保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重點。

基礎知識

心臟健康

心跳過快是心悸嗎?如何處理?需要看醫生嗎?過快原因?

心跳過快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有些人覺得自己心跳過快,實際檢測後卻是正常值;有些人則可能心跳已經跳過頭,自己卻不自知。若心跳經常過快,除了昏厥、盜汗、虛弱,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 《Hello醫師》向你解說心跳過快的定義,教你如何辨別正常心跳?並說明心跳過快的原因、種類和症狀,告訴你心跳過快應掛哪科檢查。 心跳正常值多少?心跳過快定義? 正常情況下,成人若靜止不動,每分鐘的心跳次數約60至100下。若沒有從事任何活動,心跳也頻頻超過100下以上,便可能是心搏過速,也就是心跳過快。 判斷自己心跳是否過快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感覺心悸或心律不整時,透過血壓計或脈搏計算心跳,將心跳次數記下來;若經常超過100下,甚至140下以上,請盡快就醫做進一步的心臟檢查。(延伸閱讀:心頭小鹿亂撞砰砰跳?心跳次數多少才正常?一次看懂「有心人」正常心跳範圍) 心臟跳很快會怎樣?從心跳看身體健康 正常心跳始於右心房,由竇房結放電,刺激右心房及左心房跳動,將血液流至左右心室。當電訊送至心臟中間的房室節時,訊號會被一分為二,傳送至左右心室令其跳動收縮,接著血液就會被送至身體各處,提供養分並交換氣體。 由此可知,心跳為人體循環系統的重要環節;若心跳過快、過慢或不正常,就會影響心臟血液輸出量,阻礙身體正常運作,進而危害健康。(延伸閱讀:心跳太慢怎麼辦?) 心跳過快的原因與種類 在臨床上,心跳過快通常是因為心臟的心房或心室有問題。心房異常以心房顫動最為常見,而心室異常則以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最常見。 心房顫動(又稱心房纖維性顫動,Ar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撲動(Atrial flutter) 心房頻脈(atrial tachycardia) 心室上心搏過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PW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心室頻脈(又稱心室性心搏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竇性心搏過速(Sinus tachycardia) 先天長QT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 心跳過快恐心悸、胸悶 心悸為心跳過快的症狀,心跳過快除了可能心悸、胸悶或頭暈外,最怕心臟因長期跳動過快,心房活動量減少,心房血液凝固、形成血塊,並流至腦部引發中風。 相較於心跳正常者,心房顫動病患腦中風的機率增加5倍。而且心跳嚴重過快,也可能會導致休克,甚至猝死;因此,若發現心跳經常過快,建議盡速就醫,查明病因並接受治療。 心跳過快的常見症狀如下: 心悸 胸悶、胸痛 頭暈 倦怠 呼吸喘 盜汗 呼吸困難 低血壓 虛弱無力 手腳冰冷 意識不清、昏厥 心跳過快如何處理?需要看醫生嗎?該看哪科? 若經常心悸或容易喘,計算自身心跳也經常超過100下,建議可赴醫院心臟科門診接受檢查。若只是偶發性心跳過快,可觀察心跳過快發生情況,例如: 是否在特定時間心跳過快? 是否在從事特定活動後心跳過快? 是否在食用或服用特定食物或藥物後心跳過快? 若發現原因,請減少可能導致心搏過速的情況,並維持充分休息與睡眠,保持心情平靜,少碰觸菸酒或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質,維持心臟健康。 若心跳突然嚴重過快,有昏厥、虛弱或呼吸困難的現象,請立即坐下或平躺,並盡速就醫治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看更多 心臟健康 相關文章

心臟感染

盤點心臟發炎3大種類!心臟發炎症狀、檢查及治療完整看

紅、腫、熱、痛、癢等都是人體常見的發炎反應,其實不只身體,心臟也會發炎,當心臟發炎就易引發細菌感染,進而引發更嚴重的心臟疾病,看似微小的發炎與病毒感染竟然會帶來讓人難以輕忽的病症,連郭彥甫、劉道玄這些看似陽光的偶像藝人都差點因此喪命。 當心臟發炎時,我們能否自以下症狀進行初步判別?心臟發炎若置之不理是否會引起併發症?又該如何好好治療與預防?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起認識你所不知道的心臟發炎。 什麼是心臟發炎? 心臟發炎是心臟遭受細菌、病毒感染,或因自體免疫疾病所引起的心臟組織發炎症狀,大致可分為心內膜炎(Endocarditis)、心肌炎(Myocarditis)、心包膜炎(Pericarditis)。 心內膜炎:這是心臟的最內層,同時也是心室、心房的外壁。心內膜炎經常由細菌感染造成,且好發於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接受過心臟手術並有植入物的患者。 當心臟組織不平滑,就容易產生細菌滋生、從而形成「贅生物」而引發其他併發症。一旦發生心內膜炎應盡快治療,以免細菌直接入侵心臟腔室或瓣膜造成傷害。(延伸閱讀:風濕性心臟病) 心肌炎:心肌層是位於心內膜和心包膜之間的心臟組織。心肌炎比較特別,病毒是其主要病發原因。例如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腸病毒的一種)、腺病毒(Adenovirus)、C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等。不過也有可能因細菌,或寄生蟲感染所引發。屬於較為罕見的症狀。 心包膜炎:覆蓋心肌層的外層組織。與心肌炎類似,克沙奇病毒也可能引起心包膜炎,因此有時候心包膜炎和心肌炎可能會合併發生。此外,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能導致心包摸炎。 盤點心臟發炎3大種類!心臟發炎症狀、檢查及治療完整看 心臟發炎有哪些症狀? 不同類型的心臟發炎症狀有時亦有雷同之處;例如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和心律不整(Arrhythmia)患者皆可能出現胸痛或呼吸困難。當發現自己符合下列數種症狀,應儘速就診檢查。(若想進一步了解,可點選病名至該疾病之介紹) 胸痛或感覺受到壓迫 呼吸困難、急促 心悸 頭暈 昏厥 疲倦 關節、肌肉疼痛 下肢、腹部腫脹 發燒 指甲下方有紅色壓痛點 皮膚、口腔、眼白出現紫色或紅色的班點。 血尿 心臟發炎恐猝死、中風! 心臟發炎的併發症依感染類型而定。舉例來說,心內膜炎患者的細菌贅生物,可能因血液沖刷而剝落,而剝落物可能會順著血液循環,最終卡在較小的血管內。當卡在肺部,就可能引發肺栓塞;若卡在腦部,則會導致腦中風。(延伸閱讀:腳痛、腳麻、腳發冷?小心「腳中風」!周邊動脈阻塞成因與症狀) 受到感染的心臟若沒有妥善治療,可能會損害其他心臟組織或影響功能之正常運作,像是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甚至心因性猝死。 5大檢查診斷心臟發炎 心臟症狀五花八門,為判定是哪種症狀,醫師會先由問診、理學檢查縮小疾病範圍,再透過各種心臟檢查方式斷定疾病類型。 當患者被診斷可能為心肌炎,此時常以抽血檢查心臟酵素,例如肌鈣蛋白(Troponin)、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等數值,了解心肌損傷程度;也會採取「PCR檢測」或其他病毒培養的檢查,確認患者體內有無病毒的RNA或 DNA。 若懷疑是感染性心內膜炎或心包膜炎,多數即會以血液細菌培養,確認患者血液裡是否存有細菌。另外,透過以下5大方式來觀察心臟的形狀、構造、心跳速率有無異常,也是醫師們常用以輔助辨識疾病種類的關鍵檢查項目之一。(推薦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 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 胸部X光 心導管檢查 盤點心臟發炎3大種類!心臟發炎症狀、檢查及治療完整看 確診心臟發炎該怎麼治療? 心臟發炎確診後的治療方式可區分為「治療疾病本身」,或是「改善症狀」。 以感染性心內膜炎為例,當遭受細菌感染,多數認知為靠抗生素治療。但心內膜炎也可能傷害患者的心臟瓣膜,若情形嚴重,醫師就得透過手術進行瓣膜修補或置換成人工瓣膜。(推薦閱讀:心臟瓣膜手術:瓣膜修補與置換、手術類型與費用) 此外,若心臟感染引起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等情形,醫師也需利用抗心律不整與心臟衰竭藥物治療。以下依照心臟發炎的3種類型,分別列出主要會用到的治療藥物: 心內膜炎:靜脈注射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療方式。視患者瓣膜損傷或其他併發症,再決定後續的治療選擇。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造成,因此在治療上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針對心肌炎所造成的各種症狀進行相對應緩解,讓患者身體逐漸痊癒。 心包膜炎:可考慮使用皮質類固醇、秋水仙素(Colchicine)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進行治療,若患者發生心包膜積液的情形,則需透過手術引流將液體排出。 如何避免心臟發炎? 想避免心臟發炎,不妨透過以下4種方式來降低心臟感染的風險: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維護牙齒健康,這些方式可以讓你比較不容易感冒、受到細菌感染、或是因為牙齒疾病而讓細菌進入血液當中。 健康生活型態:均衡多樣的飲食、多運動,可以提升你的免疫力,降低心臟感染的風險。 小心壁蝨:帶有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細菌的壁蝨叮咬人之後,可能會使其罹患萊姆病(Lyme disease),從而引發心肌炎症狀。 施打疫苗:例如施打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因流感而造成急性心肌炎或其他因病毒造成的心臟感染。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膽固醇

高膽固醇血症幾乎無症狀!怕膽固醇超標9要這樣吃

根據102~105年衛福部國民營養調查報告,高膽固醇血症在成年男性與女性的盛行率約13%;高膽固醇血症會增加許多疾病的風險,包含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 究竟何謂高膽固醇血症?高膽固醇血症的症狀又有哪些?如何吃才能控制高膽固醇血症?讓《Hello醫師》帶你一探究竟! 高膽固醇血症為高血脂症中的一種 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指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增加,造成血脂異常升高的疾病,主要可分為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及混合型高血脂症。 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指患者的血液當中膽固醇皆高於正常值200mg/dl;高三酸甘油酯血症為三酸甘油酯數值高於200mg/dl,而綜合以上2種類型的混合型高血脂症為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數值皆高於200mg/dl。 高血脂症的分類 高膽固醇血症的危險因子:飲酒過量、家族史 以下為容易罹患高膽固醇血症的6項危險因子: 抽菸 吃含有過多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的食物 久坐 飲酒過量 壓力過大 家人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遺傳機率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因LDLR、APOB及PCSK9等基因變異,所導致的罕見遺傳性疾病,可分成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及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數值異於常人,以同合子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為例,他們的LDL-C數值為500~1200mg/dL,是正常人的4~6倍,但其三酸甘油脂數值為正常;而異合子高膽固醇血症患者LDL-C數值則約為220mg/dL。 就疾病發生率而言,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發生率為1/200~1/250,而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發生率僅有1/160,000~1/250,000,因此多數患者為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而若其中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過去曾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者,如能及早診斷,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 高膽固醇血症多無症狀!建議定期血脂檢查 大多數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可能於幼年時期因血脂過高,沉澱於皮膚而形成黃色瘤(Tendon xanthomas),此種黃色結節大多分布在手肘、膝蓋、手指關節與阿基里氏腱等位置。(延伸閱讀:降膽固醇你吃對了嗎?3大降膽固醇藥物功能、副作用揭祕) 由於多數健康檢查幾乎都大多包含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的檢測在內,因此建議民眾可定期接受血脂檢測,確認膽固醇有無異常現象。 高膽固醇血症9大飲食建議 儘管高膽固醇體質受遺傳基因影響,由食物中攝取的「膳食膽固醇」也不可小覷,為將膽固醇控制在健康範圍,以下提供9項飲食建議: 控制油脂攝取量,應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含油高湯、滷肉汁,及肥肉、豬皮、雞皮、鴨皮、魚皮等。 烹調食物宜多選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及滷等方式。(延伸閱讀:外食擔心膽固醇?挑選菜色3招護健康) 烹調用油宜選用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者,如:芥花油、菜籽油、橄欖油等;少用飽和脂肪酸高者,如:豬油、牛油、肥肉、椰子油、棕櫚油和奶油等。 少吃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氫化油脂,如含氫化植物奶油、烤酥油之糕餅、西點與速食食品。 避免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類(腦、肝、腰子等)、蟹黃、蝦卵、魚卵等。若已有高膽固醇症狀或有家族高膽固醇史,建議蛋黃以每週2個為限。(延伸閱讀: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不怕膽固醇過高) 肉類雖可提供豐富蛋白質,但也含較多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因此平時除可適量攝取禽肉外,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如:秋刀魚、鯖魚、鮭魚、鮪魚等,也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 多選用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及燕麥、糙米等全穀類,避免攝取過多精緻糖類食物或含糖飲料。 建議攝取1份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種子類,如:花生、杏仁、腰果、開心果、夏威夷豆或瓜子、芝麻等。 戒酒、戒煙、規律運動,有助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俗稱好膽固醇,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水平,促進心血管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


心臟病

心肌梗塞如何自救?破解4大謠言!心肌梗塞3招急救學起來

關於「心肌梗塞自救」的謠言與假資訊滿天飛;當心肌梗塞發生時,許多錯誤行為不僅無法救命,更可能拖慢撥打求救電話的時間。以下《Hello醫師》為你破解心肌梗塞自救的4大謠言,教你正確急救的3個方法。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1:大力咳嗽 有則被不斷轉發的心肌梗塞自救謠言提及:「首先不要驚慌,要不停咳嗽,用力的咳,每次咳嗽前,都要先深深吸一大口氣。」 此流言不僅在台灣傳播,在國外也曾經流行一時,稱為Cough CPR(咳嗽心肺復甦術)。理論上,大力咳嗽會讓胸部的壓力上升,維持血液流動,因此有意識且反應靈敏的人,「可能可以」藉由大力咳嗽,讓血液能夠繼續流向大腦,延後意識喪失時間或等待心律不整(Arrhythmia)恢復。 等等,剛剛我們在談的不是心肌梗塞嗎?沒錯,心肌梗塞和心律不整最大的差別,在於心肌梗塞患者心臟仍是能夠正常跳動、泵血,所以大力咳嗽對於心肌梗塞患者基本上無效,除非心肌梗塞症狀引發了心律不整或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大力咳嗽才可能派得上用場,但前提是患者還要保有意識,而且還要能分辨自己到底有沒有心律不整的狀況,否則也只是徒勞。(推薦閱讀:心肌梗塞男女有別!非典型症狀含胃痛、冒冷汗、疲勞) 因此,衛福部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皆曾嚴正表示,民眾感覺心肌梗塞時,不應認為大力咳嗽為自救方式而延誤黃金搶救時間,正確的做法仍應當患者發覺不適且失去意識前,盡快撥打 119 或請求旁人協助。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2:拍打手肘內彎 此流言聲稱:「根據中醫理論,拍打手肘內彎處的心包經,可以疏通氣機,將堵住血管的斑塊打通,就能解除心肌梗塞的危機。」甚至還有不少影片示範該如何進行此自救法。然而,根據衛福部保健闢謠專區亦曾說明,不論中醫或西醫都不認同此法,臨床上也未有以此方式法救助心肌梗塞病患的案例。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3:領帶綑綁、缺血適應法 先前曾有台灣電視與平面媒體報導「萬一遇到身邊的人有心肌梗塞的狀況,其實靠一條領帶、一隻襪子就可以搶救......」之新聞,一發佈後即引起各方嘩然,連衛福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台灣急診醫學會等政府與官方組織皆跳出嚴正駁斥此論點,並強制要求發佈單位下架以免民眾誤信。 亞東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邱冠明表示,心臟病等急症中最常見的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和肺栓塞,都無法靠謠傳的以「領帶捆綁」、「缺血適應法」打通阻塞之冠狀動脈和缺血的心肌,仍應緊急送醫急救為上上策! 心肌梗塞自救謠言4:舌下錠、阿斯匹靈可自救? 你或許曾耳聞,「心肌梗塞時若服用舌下錠(硝酸甘油)或阿斯匹靈(Aspirin)能夠緩解胸痛症狀」之謠言,然而,這些藥物不僅藥效不同,且同樣有風險存在。 舌下錠其實是硝酸甘油藥物,主要功能是讓血管擴張,阿斯匹靈則是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阻止血小板聚合產生血塊。就心肌梗塞的病理而言,這2種藥物的確都能緩解症狀。然而,你真的知道自己的不適是否就是心肌梗塞所造成? 若患者血壓較低,一旦擅自服用舌下錠可能會造成血壓過低而昏厥;而阿斯匹靈則對誤把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或其他出血症狀當作心肌梗塞的患者,有致命性的風險。(延伸閱讀:突然低血壓很危險!低血壓原因多要小心) 你發現了嗎?對症下藥是不變的原則,隨便吃藥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 一般來說,使用舌下錠的患者通常都曾有心絞痛症狀,經醫師開立舌下錠作為症狀發生時的緩解藥物。若你也懷疑自己有心血管疾病或相關風險,建議應先至醫院進行完整的心血管風險評估檢查,不僅能及早治療,也將讓你在心肌梗塞來襲時,能即時自救不遺憾。 在醫護人員到來前,應先為心肌梗塞患者施行CPR。 心肌梗塞急救這3招才正確! 「知識就是力量」,若能養成關注自身心臟健康的習慣與知識,往往能避免自己或親友發生心肌梗塞時措手不及或誤信迷思。 若懷疑自己或身邊親友有心肌梗塞發作的緊急狀況(胸口感覺被壓迫、胸痛),請立即暫停任何活動,並參照以下3種方式進行緊急施救: 讓患者坐下或保持平躺,確認有無心跳與意識 立刻撥打119或請旁人協助呼叫救護車 患者失去意識時應緊急進行CPR或使用AED急救(推薦閱讀:叫叫CAB後面還有D?認識心肺復甦術(CPR)) 由於心肌梗塞的成因——冠狀動脈堵塞,並不會因為你在原地休息,或是用上述3種自救法就能自行好轉,唯一的方式就是到醫院進行心導管或搭配藥物治療,所以一定要把握黃金時間盡快請求專業的醫療救助。若身邊正好無人可尋求協助或自身已發病,亞東醫院副院長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邱冠明也建議,應立即以手機開放定位系統並撥打119求救外,盡快至明顯標的或人流較多之處等候救援。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高血壓

吃懂降血壓藥!8種高血壓藥的功效、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當季節交替,帶來的不僅只是氣溫驟降的不適,還有因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的心血管疾病隱憂;根據衛福部調查報告指出,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也是目前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排名的首位,讓高血壓如同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因此當面對高血壓病患時,醫師會根據患者身體狀況,決定使用哪些高血壓藥物來治療。不過既然是藥物,就一定會有副作用。此外,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也不可不慎,以免影響療效、甚至造成危險。本文彙整出以下9大常見的高血壓藥物,並分別說明這些高血壓藥物如何降低血壓、副作用,以及使用高血壓藥物的注意事項。 高血壓藥物一:利尿劑(Diuretic) 當患者血液中鈉含量過多,血液的含水量也會增加以降低鈉濃度。這使得心臟的泵血壓力增加,造成血壓上升,而體液量增加,也可能讓患者出現水腫的情形。因此透過以利尿劑增加尿量、幫助腎臟排出多餘的水分,即可消除水腫並降低血壓,屬於高血壓的一線用藥。(延伸閱讀:腎不好血壓跟著飆!了解腎臟與心血管疾病關係) 利尿劑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以利尿劑加速身體排出水分,可能造成頻尿、脫水、低血鈉、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等症狀。 單獨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劑之一)或同時服用地高辛(Digoxin,又稱毛地黃)藥物,有機會導致鉀離子流失、血鉀過低。可能需補充葡萄、香蕉、哈密瓜等高鉀水果(但請先詢問醫師有無必要)。 晚上服藥將導致夜間頻尿而影響睡眠,建議提早幾小時用藥避免睡眠品質下降。 高血壓藥物二:硝酸鹽(Nitrate) 在硝酸鹽類藥物中,硝化甘油(Niglycerin trinitrate, NTG)是最常聽到的高血壓藥物類型之一。主要用於心絞痛以減輕心室前負荷(Preload),讓心臟收縮時,心室肌肉所受的壓力較低外,同時擴張血管,讓冠狀動脈血液灌流增加,避免心肌梗塞發生(Myocardial infarction)。(推薦閱讀:既是炸彈也是救命藥!硝化甘油舌下錠作用、使用須知、迷思) 除了NTG之外,也有長效型的硝酸鹽藥物,同樣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並有固定的服藥時間,卻不像NTG激烈。主要用於預防心絞痛發生,較少單純作為改善高血壓之用。 硝酸鹽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硝化甘油片可能造成血壓急遽降低。 副作用包含頭痛、頭暈、心跳加快、噁心、嘔吐、姿態性低血壓等。 突然停藥可能引發心絞痛。 勿與威而剛等壯陽藥合併使用,以免降壓過度。 高血壓藥物三: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主要用於抑制鈣離子進入肌肉細胞,幫助血管平滑肌放鬆,使血管擴張,減低心肌收縮以降低血壓。CCB 藥物可分為二氫吡啶類(Dihydropyridine)與非二氫吡啶類(Non-dihydropyridine)2種,作用卻略有差異。 Dihydropyridine:阻斷周邊血管的鈣離子通道,進而達到血管擴張的作用。 Non-dihydropyridine:阻斷心臟的鈣離子通道以降低心跳速率。 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不可吃葡萄柚或喝葡萄柚汁。 副作用包括頭痛、便祕、水腫、頭暈、疲倦、噁心、嘔吐等。 有收縮性心衰竭、心臟傳導阻滯的患者不可使用。 非二氫吡啶類(Non-DHP)CBB 通常不建議與乙型阻斷劑(β-blocker)併用,以免心跳過慢或心臟傳導過度抑制。 高血壓藥物四: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主要是透過抑制血管收縮素I轉換為血管收縮素II,以避免血壓上升;另一個功用則是避免血管收縮素催化緩激肽(Bradykinin)的水解作用,使得緩激肽數量增加,以促進血管擴張。 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懷孕、腎動脈狹窄者禁止使用。 不建議與ARB合併使用,容易傷害腎臟並提高其他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副作用包括起疹、乾咳、失去味覺、腎衰竭、血管性水腫等。 併用保鉀利尿劑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高血鉀。 高血壓藥物五: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 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簡稱 ARB)作用與ACEI 類似,但 ARB 是透過阻斷血管收縮素II與AT1受體結合,達到舒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 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懷孕、腎動脈狹窄者禁止使用。 不建議與ACEI合併使用,易傷害腎臟並促使其他副作用發生。 副作用包含乾咳、低血壓、頭暈、鼻塞、腹瀉、消化不良等。 乾咳的發生機率比 ACEI 低。 併用保鉀利尿劑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高血鉀。 高血壓藥物六:乙型阻斷劑(β-blocker) 透過阻斷交感神經上的腎上腺素β受體,阻止腎上腺素作用,使心跳速率減緩、血壓降低。由於有其他效果更佳的降血藥選擇,一般不會優先考慮用乙型阻斷劑治療高血壓,除非患者有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但可能會視情況與其他藥物併用。 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副作用包括頭暈、呼吸困難、手腳冰冷、疲倦、噁心、頭暈、心跳變慢或不規則等。 對於糖尿病患者,乙型阻斷劑可能抑制交感神經反應,導致如心悸、手部顫抖等低血糖症狀被掩蓋,或者降低胰島素敏感度,使得血糖容易上升。(延伸閱讀:胰島素阻抗症狀不明顯、無徵兆!靠飲食運動逆轉勝) 其他高血壓藥物 以下藥物也有降血壓效果,但由於藥物機轉與副作用等緣故,通常為治療高血壓的次要選擇。 七、甲型阻斷劑(α-blocker) 阻斷α腎上腺素受體,使末梢血管擴張,達到降壓效果。由於甲型阻斷劑可減少膀胱及輸尿管之排尿阻力,因此多用於治療攝護腺肥大而非高血壓。(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可靠吃藥改善?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藥物介紹) 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副作用包括頭暈、頭痛、心悸、噁心、姿勢性低血壓、逆行性射精。 不適合收縮性心衰竭患者使用。 八、直接血管擴張劑(Direct Vasodilator) 與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一樣可鬆弛血管平滑肌,幫助血管擴張、減少末梢血管的阻力,使血壓下降。不過血管擴張劑是直接在血管壁作用,不須經由中樞神經系統。可考慮用於頑固性高血壓或高血壓危急患者。 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體重增加、頭暈、頭痛、畏寒、多毛。 可能造成血管過度舒張而導致心跳加快,視情況可能會與β-blocker併用。 九、α-2交感神經作用劑(α-2 […]


膽固醇

膽固醇過高會怎樣?怎麼改善?膽固醇過高原因、症狀解說

現代人三餐不正常、普遍缺乏運動,經常最後得面臨膽固醇過高、也就是所謂「高血脂症」的問題。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7~2020年的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有高血脂的比例竟高達25.6%相當於每4人就有一人是高血脂,並且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由於高血脂症在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但當過多脂肪長期囤積在血管內壁卻無加以控制,即會造成動脈硬化,引發血管阻塞、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等高度危險的心臟疾病。 膽固醇過高非一夕發生,《Hello醫師》將告訴你膽固醇過高的成因、所謂膽固醇的「正常值」又是多少,當發生膽固醇過高時有何症狀,讓你一次搞懂如何遠離高膽固醇的威脅! 膽固醇的作用 膽固醇其實對心血管健康並非百害而無一利。相反而言,膽固醇能協助建構細胞膜與荷爾蒙的產生,少了膽固醇,人體也無法正常運作。 我們常聽到的「壞膽固醇」、「好膽固醇」其實是來自運載膽固醇的蛋白質——脂蛋白,它們透過包裹膽固醇的方式在血液中運行,但依據脂蛋白性質的不同,便會對人體產生的影響也將有所差異。 什麼是膽固醇過高? 所謂的「膽固醇過高」通常被分為以下3大類: 總膽固醇過高 低密度脂蛋白(LDL)過高 高密度脂蛋白(HDL)過低 膽固醇過高也常稱為「血脂異常」(Dyslipidemia)或「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血液裡有過多的膽固醇可能提高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的風險,若脂肪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則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因此定期的膽固醇檢測是預防膽固醇過高而引發心臟病的關鍵之一。 膽固醇過高 症狀不明藏殺機 可怕的是,多數膽固醇過高的患者往往沒有任何徵兆或不適,直到血管堵塞程度已相當嚴重,可能才會出現高血壓、頭暈等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又稱缺血性心臟病)的常見病徵。然而,少數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或膽固醇過高病患可能會出現黃色瘤(Xanthomas)或黃斑瘤(Xanthelasma) 的症狀,患者的皮膚底下(通常在眼皮周圍)可見黃色的膽固醇沉澱物。 膽固醇過高的原因 這6類原因最要命 導致膽固醇濃度升高的原因之多,即便部分非我們能掌控的遺傳性疾病,如家族性高脂血症(Familial hyperlipidaemia)、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但其他因錯誤生活習慣而引發的危險因子還有下列6大類: 疾病:包括肝病、腎臟病、甲狀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等。 抽菸:吸菸會降低HDL的濃度,提升壞膽固醇,還會傷害血管內壁,讓脂肪斑塊更易形成。 不健康的飲食:其實我們從食物中直接攝取的膽固醇(膳食膽固醇),對人體整體的膽固醇濃度影響不大。大部分的膽固醇仍由肝臟產生。然而,製造原料如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若攝取過多,例如炸物、甜品、麵包、泡麵等,就容易造成膽固醇濃度急遽上升。 缺乏運動:運動可增加好膽固醇,幫助運送多餘的低密度脂蛋白回肝臟代謝,並且提高LDL的顆粒體積(小顆粒的LDL對心血管的危害更大)。 高齡:肝臟代謝膽固醇的能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下降。 糖尿病:糖尿病患若未妥善控制,過高的血糖將導致肝臟脂解酶活性下降,使LDL增加、HDL減少,此外,高血糖也可能造成血管慢性發炎,提高動脈粥狀硬化風險。 膽固醇標準值這樣看  圖解秒懂膽固醇指數過高 膽固醇檢測屬血脂檢測的一種,而多數人通常會一併檢測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若你有膽固醇或其他跟血脂有關的疑慮與指數過高的狀況,家醫科、一般內科或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都可協助進一步的治療。 總膽固醇過高如何改善? 當膽固醇檢測發現數值超標時,醫師通常除了建議患者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之外,若是糖尿病和心臟病患者或病況未見改善、數值嚴重超標,即會採取藥物進一步治療。 有調有差!飲食、生活雙管齊下 正視膽固醇過高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應著手的仍是自調整每日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做起。例如戒菸、規律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以白肉、魚肉取代紅肉、戒除炸物、甜食與含糖飲料,而糖尿病患則應積極控制血糖等。(延伸閱讀: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不怕膽固醇過高) 即便尚未發生膽固醇過高的問題,上述生活與飲食習慣仍應即早開始,免於受病症影響而苦於身心不適的歷程。 膽固醇過高的藥物治療 治療膽固醇過高的藥物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史他汀(Statin):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的速率。相關藥物包含辛伐他汀(Sim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等 。 膽酸結合樹脂(Bile-acid-binding resins):膽固醇是膽酸成分之一,膽酸結合樹脂的機轉是透過與膽酸結合,阻止腸道內的膽酸被吸收,於是肝臟便須消耗更多膽固醇製造膽酸,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相關藥物如Cholestyramine。(推薦閱讀:降膽固醇你吃對了嗎?3大降膽固醇藥物功能、副作用揭祕) 膽固醇吸收抑制劑:腸道可由吃進的食物中吸收膽固醇,此藥物可抑制腸道的吸收作用。相關藥物如依澤替米貝(Ezetimibe)。 PCSK9 抑制劑:可抑制人體內PCSK9分子,讓肝細胞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無法與其結合,肝臟就可以代謝掉更多膽固醇。相關藥物如alirocumab Lomitapide:直接和微粒三酸甘油脂傳送蛋白結合並抑制其作用,以抑制乳糜微粒(Chylomicron)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達到間接減少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目的。主要用於治療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rolemia) Mipomerson:一種寡核苷酸的反譯抑制劑。可抑制人體Apo-B的合成,間接降低LDL數量。主要用於治療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動脈粥狀硬化

動脈粥狀硬化是什麼?動脈硬化原因、症狀、診斷及治療解析

天氣一變就不少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血管阻塞或心肌梗塞的案例頻傳,連帶如「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等專有名詞也跟著出現;究竟動脈粥狀硬化是什麼?為什麼動脈會硬化?《Hello醫師》帶您認識動脈粥狀硬化的原因、風險與併發症狀。 動脈粥狀硬化是什麼? 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又稱動脈粥樣硬化)一詞源於希臘文,其字首Athero有粥的意思,sclesrosis則為硬化之意,專指血管受到脂肪累積造成硬化的狀況,是動脈硬化的一種。 為何血管中有脂肪堆積? 廣義而言,脂肪堆積於血管內,乃是因血管的內皮細胞受傷,引發的反應所導致。 簡單來說,受損的內皮細胞會在細胞表面分泌一種黏附性的糖蛋白,並且讓血管通透性增加,促使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可聚集於血管內皮(內膜)發生氧化作用,引起血管發炎反應,吸引單核球轉化為巨噬細胞,將這些氧化的脂蛋白顆粒吞噬,最後形成泡沫細胞。(推薦閱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囝仔,脂蛋白要負責!) 死亡的泡沫細胞加上結締組織的增生和修補,會堆積在血管內皮層與中層,逐漸形成脂肪斑塊;當脂肪斑塊持續累積,使得動脈管徑愈來愈狹窄,若病患又長期缺乏運動,肌肉層變得僵化沒有彈性,長久下來血管於是容易產生硬化、因斑塊累積變得狹窄,甚至造成血管阻塞的現象。若相關的風險因子並未改善,則斑紋會累積變成斑塊,進一步影響血管健康。 動脈粥狀硬化會怎樣? 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慢性症狀,患者的血管內壁會逐漸累積脂肪斑塊,導致血管內徑愈來愈狹窄。不僅如此,血管內壁的脂肪斑塊也可能剝落,吸引血小板過來附著於內皮損傷處,形成血栓(Blood clot)造成動脈管徑完全堵塞。 若此情形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會造成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在腦血管會引發中風。即便是身體他處的血栓,也可能因為剝落(如同脂肪斑塊)而讓血塊隨著血流循環,最終卡在較細小的血管,造成血管栓塞。(推薦閱讀:下肢腫脹小心深層靜脈血栓!靜脈血栓症狀與診斷一次搞懂) 動脈硬化脂肪斑塊分2種 另外,脂肪斑塊還細分為穩定與不穩定型斑塊;不穩定型斑塊較易破裂,也是造成心肌梗塞、急性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主因。 穩定型的斑塊則可稱為「鈣化」,這種斑塊不易破裂,因此較少發生急性症狀,但是仍然會有血管硬化、狹窄的問題。例如老年人常有的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valve stenosis),就與穩定型斑塊生成於瓣膜而鈣化有密切相關。 動脈粥狀硬化症狀:出現不適,把握黃金3小時就醫 由於脂肪斑塊的堆積是日積月累的,輕微動脈粥狀硬化病人,通常不會有任何症狀,直到動脈管徑已經被斑塊壓縮到很小,或是斑塊破裂造成血栓堵住動脈,才會出現明顯不適。根據動脈粥狀硬化的位置,患者會有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以下列舉3種: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患者出現胸痛(心絞痛)或如有重物壓在胸口、喘不過氣的感覺。 腦血管:患者可能出現肢體麻痺、說話困難、言語混亂、暫時性的單眼失明,或單側臉部肌肉下垂,以及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等症狀,若症狀持續惡化,恐怕演變為中風。 發生在腿部或手部的動脈粥狀硬化,稱為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多數症狀發生於患者下肢,可能有間歇性跛行、下肢缺血的情況。 何時該尋求醫師的幫助? 由於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狹窄是公認的腦中風血管危險因子,若自己或身邊親友出現疑似動脈粥狀硬化的症狀(胸痛、腳麻等等),請盡快把握黃金治療期、應於3小時內就醫診斷,以免拖延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動脈粥狀硬化的11種危險因子 如今我們已知血管內皮的損傷,是造成脂肪班塊堆積的原因。而造成內皮受損並使血管內壁脂肪堆積的元兇是誰?目前已知最普遍的危險因子有下列11種: 高血壓 衰老 高三酸甘油脂 早發心臟病家族史 吸菸 過量飲酒 肥胖 糖尿病 炎症,如關節炎(Arthritis)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或其他感染。 缺乏運動(延伸閱讀:非老年人專利!「肌少症」上身、心臟病就敲門!強肌護心卡緊動起來) 不健康飲食(高膽固醇) 動脈粥狀硬化6大併發症:血管老、無彈性就找上門 冠狀動脈心臟病 周邊動脈疾病 動脈瘤(Aneurysms) 慢性腎病 頸動脈疾病(Carotid artery disease) 中風 動脈粥狀硬化6大診斷方法 一般來說,依據動脈粥狀硬化的類型不同,為了解確切的動脈粥狀硬化位置與形狀,醫師通常會使用心導管檢查,並綜合以下其他診斷方法判斷: 血液檢查:確認血糖、血脂數值有無異常,它們可能是動脈粥狀硬化的徵兆。 聽診:自聽診器判斷動脈粥狀硬化的狀況,可透過聽血液流動的雜音決定病情診治。 心導管:主要用於檢查冠狀動脈。將帶有導管從腹股溝股動脈處放入,並注入顯影劑,透過影像了解動脈的狀況。(延伸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檢測動脈鈣化情形協助判斷病情。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淺層動脈斑塊可用此方法找出。 踝肱血壓指數(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簡稱ABI,透過比較小腿與上臂的血壓,判斷受測者有無周邊動脈疾病。 其他方法還包含: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 運動心電圖 X光 核子醫學檢查 動脈粥狀硬化可逆嗎?治療方法一次看 醫師會視患者的動脈粥狀硬化狀況,與其併發症,選擇適合的藥物與治療方式,而動脈粥狀硬化情形較嚴重者,則需考慮進行手術。 藥物治療 降膽固醇藥物:例如史他汀(Statin)類藥物,可降低血液內的LDL濃度。(延伸閱讀:降膽固醇你吃對了嗎?3大降膽固醇藥物功能、副作用揭祕) 降血壓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β-blocker)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


膽固醇

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脂蛋白要負責!

提到膽固醇時總讓人有各種負面聯想,但這是否是欲加之罪?事實上,膽固醇不僅種類多元、功能也有所差異,而大家常聽聞所謂的「好」或「壞」膽固醇,其實跟膽固醇本身毫無關聯。《Hello醫師》一次揭開好壞膽固醇和你的關係。 什麼是膽固醇? 膽固醇是一種脂質分子,質地如同黏稠的蠟狀物質。由於膽固醇是組成細胞膜、荷爾蒙和膽汁的成分之一,因此身體各處都能見到膽固醇的蹤影,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化合物。 膽固醇與脂蛋白的關係 膽固醇依靠脂蛋白運送 膽固醇本身不具親水性,因此若要提供資源給身體各處細胞,則有賴脂蛋白的幫助。脂蛋白會包裹膽固醇,進入血液循環。而依據密度差異,脂蛋白型態可大致分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極低密度脂蛋白( VLDL)、中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這5種。(你也想知道:膽固醇是什麼?看脂蛋白密度分好壞) 高密度與低密度膽固醇的差異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高度關聯,雖然低密度脂蛋白可幫助運送膽固醇,但是它們也可能沉積在動脈壁上,發生氧化、發炎,並逐漸形成脂肪斑紋。 一旦數量過多,就會加快脂肪斑塊的形成,讓血管阻塞,或者因為不穩定脂肪斑塊破裂,而引起血栓堵住血管,這2種狀況都會提高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風險,因而讓LDL獲得「壞膽固醇」的名號。 當然,人體也有相對應的機制——高密度脂蛋白,其主要功用為回收沉積在動脈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運回肝臟進行代謝。因此當我們進行血脂肪檢測時,人體LDL和HDL的濃度也都是判斷是否為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的指標之一。 「壞」的不只是低密度脂蛋白 了解脂蛋白與膽固醇的關係後,你會發現其實所謂的好、壞膽固醇,可能要改成好、壞脂蛋白才對,因為少了脂蛋白,膽固醇根本沒辦法附著在血管內壁,也沒辦法提供細胞利用,自然也沒有所謂的好或壞了。 然而,除了壞膽固醇之外,你知道還有「超壞膽固醇(sd-LDL)」嗎?  sd-LDL中文可稱為「小顆粒低密度脂蛋白」,其實就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一種,雖然我們平常都講LDL,但其仍可細分為不同大小的LDL顆粒,而sd-LDL就是特別容易滲入血管壁,發生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類型。 另外還有一種殘粒樣脂蛋白膽固醇(Remnant-like particle cholesterol, RLP-C),或稱脂蛋白殘體(Remnant lipoproteins, RLP)的物質。它們來自於部分分解的乳糜微粒與極低密度脂蛋白,這時,多數三酸甘油脂已經被肝臟脂解酶分解,但剩下未分解的殘體卻帶有大量的膽固醇,存在於血液循環中。部分研究指出,其也可能與動脈粥狀硬化有所關聯。 既然這2種脂蛋白存在感之高,為什麼sd-LDL和RLP卻不被列於常規的血脂肪檢查之內呢?其實是因低密度脂蛋白的研究已有長久的發展,研究數量也較其他兩者更多,且檢測低密度脂蛋白的成本也較低,因此目前皆以高低密度脂蛋白為主要判定標準。 如何減少低密度脂蛋白LDL-C? 先前提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存在必要性,但這不代表我們不需要注意體內的LDL濃度,尤其是生活型態不佳,屬於心臟病高風險的人群,更應從日常做起! 血脂肪檢測 也就是膽固醇檢測,也包含其他血液中的脂肪,如三酸甘油脂。一般血脂肪檢測的結果,可提供總膽固醇濃度(TC)、三酸甘油脂(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數值,如果你發現這些數字超出正常值(通常會用紅字標明),那麼你可能需要著手改善體內血脂肪的濃度,並提高體內好膽固醇的比例、也就是讓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推薦閱讀: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如何避免膽固醇過高? 當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越高,就有機會能夠保持血管暢通,擴張血管使血流量更好,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的機會愈低,更有助於從清除血液中其他型態的壞膽固醇,好處多多。 除了患有代謝症候群的病患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普遍有略低於正常值的傾向,而需考慮輔助藥物之外,其他人應積極透過下列4大秘訣來增加好膽固醇、打擊壞膽固醇! 戒菸:抽菸不僅會傷害血管內皮細胞,讓動脈粥狀硬化更容易發生,還會降低HDL濃度。(推薦閱讀:說戒就戒!成功戒菸做到這4點) 適度運動:缺乏運動會降低HDL濃度,而運動則能增加體內的LDL的顆粒體積,大顆粒的LDL相較於小顆粒的LDL,對心血管的危害更小。 控制體重:過重可能影響範圍之廣,包括飲食過量、更少運動、較高的糖尿病風險等;而在血糖較高的狀況下,肝臟脂解酶的活性會降低,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變多。 避免高膽固醇飲食:減少攝取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類食物,選擇不飽和脂肪酸油品如橄欖油來烹飪食物。每周2~3次適量攝取魚類、低鹽堅果,都能提升好膽固醇的吸收,降低壞膽固醇。(你也想知道:反式脂肪是什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都有它的份) 值得一提的是,人體多數的膽固醇仍來自肝臟自行製造,從食物中獲得的膽固醇只占20%。對於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或血脂肪過高者來說,毋需過度限制所謂高膽固醇的原型食物如雞蛋、內臟等。只要能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搭配運動,就能有令人振奮的保健效果。(推薦閱讀: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不怕膽固醇過高)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心臟病

年輕人肌少症注意 心臟病風險增加,2招預防肌少症

據衛生福利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仍是國人10死因之第2位,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的驚人數據,讓人談及心臟病成因時,總與抽菸,飲食、作息不正常等危險因子聯想在一起,然而被多數人忽略的是,現代人缺乏運動的生活型態不僅加劇肌肉流失,甚至已造成「肌少症」,提高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當人體肌肉量不足時,就可能導致心臟肌肉無力,這樣的現象已不再侷限好發於老人,如同骨質流失一樣,程度與速度因人而異之外,老化與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等,都會引發「肌少症」。 究竟什麼是「肌少症」、肌少症有無前兆可循?肌少症和心臟病又有何關聯?就讓《Hello醫師》帶你了解肌少症的危害與預防,保有健康肌力,向心臟病say no! 什麼是肌少症?肌肉流失原因說明 人體的肌肉分為3種: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我們一般指的「肌肉」一般指的是骨骼肌,佔總體重的30-40%,除了保護關節病維持體人體姿勢外,也是我們進行所有活動的關鍵,包括咀嚼、呼吸等基本行為也都需要骨骼肌的參與,可見骨骼肌的重要性。肌肉也是貯存、轉換能量的工廠,能及時提供運動所需能量,更重要的是,肌肉也能幫助淋巴、血液回流,維持免疫和心臟健康。 當肌肉隨著年齡、飲食不均、慢性疾病或長期臥床而逐漸流失,人體便會出現動作與功能喪失問題,若經過診斷,發現有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肌耐力變弱,就稱為「肌少症」;例如行走步態不穩、易跌倒、感到無力與疲倦等。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指出,年過40歲後,肌肉量會以每10年減少8%、70歲後每10年減少15%的速度快速流失。(延伸閱讀:一百人有八人跌倒送醫!鼓勵長輩運動保健康) 年輕人雖然肌肉流失速度相對慢,但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多坐少動,仍有機會出現肌少症,千萬別掉以輕心,衛福部國健署建議國人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可分段累積運動量,不過每次至少要連續10分鐘。 肌少症會提高心臟疾病的風險 心臟是人體的核心,負責收縮與舒張,將血液、氧氣輸送到全身,肌肉也扮演了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的關鍵。若有肌少症的問題,心臟必須更賣力跳動,長久下來對心臟不僅是巨大的負擔,更會讓心肺功能出問題。 肌肉與人體新陳代謝密切相關,諸如血糖的調控、蛋白質儲存皆需肌肉的幫助。當肌肉減少時,基礎代謝率也會下降,因此人體代謝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速率就會減緩,造成脂肪堆積在體內,長久下來引起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更會演變成心臟疾病。 《流行病學與社會衛生》(Journal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的文獻也顯示,較少肌肉量的中年人,患有心臟疾病的風險至多增加了81%。 如何判斷肌少症? 量小腿圍就知道! 肌肉量需要用精密的儀器來測量,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研究顯示,以160公分、55公斤的女性為例,肌肉量應大於9公斤;男性以170公分、80公斤為例,肌肉量至少需大於14公斤,才能滿足最基本的肌肉量標準。 若無儀器測量肌肉量,以下2種測量法也能作為居家簡便判別的方式: 手指測量法:雙手食指和拇指圈成一個圓圈,以此圓圈住小腿最粗處,若指尖仍有許多空隙,則肌少症風險較高。 皮尺測量法:使用皮尺量測腿圍。將小腿與大腿垂直呈90度後,以皮尺繞過小腿並量測小腿最粗處之圍度。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提出,國人平均小腿圍為33.8公分,若小於33公分,則患有肌少症的機率較大。此外,若發現行動吃力、時常跌倒、毛巾擰不乾時,也要注意是否有肌少症的現象。 2招預防肌少症 避免肌肉流失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與充足的蛋白質攝取是預防和改善肌少症的不二法門。想有效提高肌肉量,建議以負重、阻力訓練為主,雖肌纖維會在運動後暫時受損並帶來痠痛,但肌肉可利用蛋白質進行修復並增加肌肉量以適應訓練強度,達到延緩肌肉流失的效果。 為避免運動傷害,建議久未運動者、老年人、慢性病或肌少症患者,應先與醫師討論適合的運動方式並請教練指導正確的動作。 攝取充足蛋白質 建議每人每天攝取體重x1.2~1.5公克的蛋白質,以55公斤的女性來說,1天至少應攝取66公克蛋白質。此外,衛福部也建議民眾每天至少曬太陽15分鐘,以利促進人體維生素D的轉化,充足的維生素D除有助預防骨質疏鬆,也是維持肌肉功能與強度,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重要的維生素。(延伸閱讀:預防肌少症可以這樣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


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破個洞」!你家寶貝也有嗎?認識卵圓孔未閉合症狀與治療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多虧它日復一日保持規律節奏的跳動,我們才能進行各種日常活動。然而,當心臟結構發生異常,如卵圓孔未閉合,是否會影響血液正常輸送,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究竟什麼是卵圓孔未閉合?原來新生兒出生就有可能會發生?《Hello醫師》邀請到萬芳醫院小兒心臟專科醫師黃斯煒,為你揭開卵圓孔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卵圓孔?寶寶未出生前都有 寶寶未出生前會經由臍帶靜脈來吸收母體養分,大部分的血液會經由臍靜脈後進入下腔靜脈,再由下腔靜脈所收集下肢的血液導入嬰兒的右心房。 注入右心房的血液與上腔靜脈帶來的血液會混合,經由卵圓孔(Foramen ovale)進入左心房,再將這些血液透過左心室送到全身各處。 因此,在寶寶未出生前,卵圓孔是每個寶寶都有,而且也是必要的存在! 卵圓孔「未閉合」是什麼狀況? 寶寶出生後,受左心房的壓力增高影響,如同辦膜結構的卵圓孔通常會因此順勢閉合,不過有些新生兒因身體結構導致卵圓孔未能完全關閉,也就是俗稱的卵圓孔未閉合(Patent Foramen Ovale, PFO),或稱開放性卵圓孔。 寶寶心臟有洞OMG!專家:先別慌!95%週歲前可自癒 卵圓孔位於左、右心房的中間,一般而言,出生2週內的新生兒若出現卵圓孔未閉合屬於正常生理現象。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統計顯示,有卵圓孔未閉合的寶寶,有50%會在出生3個月後逐漸閉合;95%的寶寶在滿1歲前會關閉。 黃斯煒醫師解釋:「縱使1歲之後卵圓孔仍未閉合也毋需太過緊張。過去解剖研究顯示,在健康成人之中,約有25%的人有卵圓孔未閉合,而這些人終其一生也都沒有產生症狀」 若孩子有卵圓孔未閉合,一般建議可等寶寶滿週歲後,再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若新生兒有保險需求,衛生署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裴仁生則建議,爸媽們可在自費篩檢的新生兒心臟超音波確認無礙後,請醫師協助開立「卵圓孔已關閉」之相關診斷書即可。 卵圓孔未閉合會造成哪些症狀? 許多父母聽到卵圓孔未閉合就憂心不已:寶寶是否會出現不良症狀、影響生長發育?事實上,除非寶寶合併有其他心臟問題或異常,否則多數新生兒發生卵圓孔未閉合並不會有臨床症狀,照顧時也與一般嬰兒無異,僅需要定期追蹤檢查即可。 卵圓孔未閉合要治療嗎? 目前卵圓孔未閉合可透過開刀或心導管手術治療,但通常以心導管為主。若患者未有任何不適或相關併發症,僅需定期回診確認卵圓孔的變化即可。 倘若卵圓孔有逐漸擴大或患者曾有缺血性腦中風病史,則醫師會依據患者情況建議適合的治療方法。 卵圓孔未閉合會中風?大哉問! 部分民眾可能曾耳聞「卵圓孔未閉合會造成中風」,但黃斯煒醫師醫師表示,根據解剖研究發現,健康的成年人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卵圓孔未閉合。 他舉例指出:「倘若卵圓孔未閉合會導致中風,那4個成年人出去聚餐,裡面應該就有1個中風患者。但事實上,中風人口沒有這麼多。」因此,「卵圓孔未閉合會造成中風」這個說法並不正確。 「卵圓孔未閉合造成中風」的說法從何而來? 「這得從中風開始說起。」黃斯煒醫師接著解釋,「中風的成因繁多,若病患做了各種檢查、所有原因都找遍了,卻仍找不到中風的確切原因,這些病患就會被歸在「不明原因中風」(Cryptogenic stroke)。」 研究發現,如果這些「不明原因中風」的病患剛好又有卵圓孔未閉合的問題,這時將卵圓孔關閉,可預防中風再次發生。 因此,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當發生「不明原因中風」且又有「卵圓孔未閉合」,關閉卵圓孔可以預防再次中風。 卵圓孔未閉合可透過手術改善 卵圓孔未閉合可以透過手術來將洞孔縫補,以往是採用傳統的外科手術,不過外科手術容易引起傷口感染、術後出血的問題,因此近年來採用「卵圓孔封堵手術」。(延伸閱讀:心臟病治療:心臟手術一覽) 此手術是將導管自鼠蹊部之股靜脈放入,一路經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後,將導管從卵圓孔穿過至左心房,置放卵圓孔關閉器後,將導管抽出即完成。此手術時程短、傷口小、恢復期也快,術後只要定期服藥半年以及追蹤即可。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瓣膜性心臟病

舒張壓過低恐為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原因、治療及症狀完整看

張小姐因近期咳嗽時經常氣喘吁吁,一量血壓發現舒張壓特別低而趕緊就醫,竟意外發現有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問題;中華職棒擁有最多救援成功紀錄、統一獅棒球名將「餅總」林岳平也曾因主動脈閉鎖不全於2007年進開刀房、重返球場後繼續稱霸至2018年才光榮退役。 原來舒張壓低竟和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相關聯!?究竟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會造成什麼問題?換瓣膜是否就一勞永逸了?《Hello醫師》帶你一起了解。 主動脈瓣膜的作用 昔日統一獅棒球名將、2018年退役後轉為統一獅總教練的「餅總」林岳平,去(2021)年帶隊奪下半季冠軍拚進台灣大賽後,隨即進手術房進行第2次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置換瓣膜手術,日前已順利出院休養。 然而,心臟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僅部分病患在量血壓時出現舒張壓特別低(小於60mmHg)、體力慢慢變差綜合有時暈眩等徵兆時,開始偶有喘不過氣或胸悶才有警覺。 所謂的主動脈瓣膜是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的交界處,功用在於當左心室收縮要將含氧血液打入主動脈時,主動脈瓣膜便會開啟讓血液流入主動脈,並於左心室收縮時關閉,以免血液逆流。一旦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Aortic regurgitation)或是出現瓣膜狹窄時,就可能造成血液流通不順或血液逆流,提高心臟負擔。(延伸閱讀:瓣膜脫垂=閉鎖不全?心臟瓣膜問題一次看) 為供應人體各器官的血液需求,長久下來可能會導致左心室血容量超過正常範圍而形成代償性的心臟肥大,部分病患甚至演變為心臟衰竭,即使進行瓣膜置換手術也無法讓心肌恢復原本的收縮程度,最後僅能接受心臟移植才有機會活命。(同場加映:主動脈狹窄無徵兆?了解症狀和治療) 4原因造成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 根據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與多方研究顯示,風濕性心臟病是造成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主要原因之外,還有下列原因引發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 細菌感染(延伸閱讀:感染導致心臟發炎!心內膜炎成因、症狀、診斷、治療) 自然老化 先天性瓣膜結構異常 長年高血壓(推薦閱讀:高血壓就在你身邊!這些高血壓地雷你知道嗎?高血壓4大迷思一次破解!) 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症狀:舒張壓太低快送醫 瓣膜輕微受損時的症狀不明顯,許多人在初期時幾乎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不過若瓣膜受損情形加劇,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偶發性心悸或呼吸困難 頭痛 頭暈 咳嗽會喘氣 心雜音 心絞痛 心律增快 心臟衰竭 當自身或親友符合以上任一症狀,尤其是血壓出現收縮壓正常,而舒張壓卻特別低的現象,就應高度懷疑為主動脈閉鎖不全的前兆,應立即就醫檢查。 置換人工瓣膜手術 存活率高達近9成! 大部分的瓣膜疾病(如二尖瓣脫垂)若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只需要定期門診追蹤心臟超音波以及藥物治療即可,但若為嚴重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就得透過手術進行瓣膜修補或置換來改善;根據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表示,置換瓣膜手術的存活率可高達9成以上,患者或親友不妨寬心: 傳統開心人工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需切開胸骨再置換瓣膜,手術傷口大、併發症多,例如中風、腎衰竭。 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過程僅須局部麻醉,經由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不須切開胸骨便能完成手術,風險低、傷口較小,手術中的死亡率僅3%,適合8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延伸閱讀: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一次看) 目前有以下2種人工瓣膜可供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患者選擇: 機械型瓣膜:可以終生使用,不過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避免瓣膜栓塞。然而,過量服用抗凝血劑將提高患者出血風險;劑量不足則會出現血栓的狀況。 生物組織瓣膜:毋須服用抗凝血藥物,但有使用年限,大約10~20年後需再次更換瓣膜。適合有生育需求的婦女使用。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