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是人體遭遇病毒或細菌入侵時,產生的免疫反應,雖然它有助抵抗病菌、加速傷口復原,但若是心臟發炎則較為嚴重,相關併發症包含心內膜炎(Endocarditis)與心肌炎(Myocarditis)等。《Hello醫師》以下將介紹心肌炎的成因、症狀、治療與預防方式。
心肌炎是什麼?
從字面意思即可了解,心肌炎是心臟肌肉發炎的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發,病毒侵襲心臟引起發炎後,患者的心臟泵血能力可能降低,心臟電的傳導也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快速或異常的心跳,也就是心律不整(Arrhythmia)。此外,心肌炎也可能造成心臟動脈產生斑塊,提高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
引起心肌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遭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感染等,都有機會使心臟發炎,下列是可能造成心肌炎的原因:
病毒感染
- 腺病毒(Adenovirus)
-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延伸閱讀:B型肝炎帶原者會傳染嗎?2大傳染途徑,這樣做預防B肝上身)
- 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 微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
-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簡稱 HSV)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 腸病毒(Enterovirus)如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及伊科病毒(Echovirus)
- 德國麻疹(German measles)
- 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EBV)
- 人類皰疹病毒第六型(Human herpes virus 6, HHV-6)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細菌感染
-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鏈球菌(Streptococcus)
- 白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 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
寄生蟲感染
- 克氏錐蟲(Trypanosoma cruzi)
- 弓形蟲(Toxoplasma)
真菌感染
- 念珠菌(Candida)
- 黴菌,如麴菌(Aspergillus)
- 組織胞漿菌(Histoplasma)
自體免疫疾病
-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 全身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簡稱 SLE)
- 高安氏動脈炎(Takayasu arteritis)
- 韋格納氏肉芽腫(Wegener’s granulomatosis,又稱華格納氏肉芽腫)
- 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簡稱 GCA)
藥物
部分治療癌症的藥物、抗生素、抗癲癇藥和古柯鹼(Cocaine)皆有可能引起心肌炎。
心肌炎的種類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資料,心肌炎可以依臨床病理分類成以下4種:
1. 猛爆性心肌炎
猛爆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可能是由急性心肌炎快速惡化,或是由急性壞死性嗜伊紅性心肌炎(Acute necrotizing eosinophilic myocarditis)和巨細胞心肌炎(Giant cell myocarditis)所造成的嚴重心肌炎症狀,可能引發心因性猝死或多重器官衰竭,需要立即接受治療。
2. 急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炎(Acute myocarditis)患者有明顯的心室功能障礙,並對免疫療法有所反應,其也有可能轉變成擴張型心肌病變(Dilated cardiomyopathy)。
3. 慢性活動性心肌炎
慢性活動性心肌炎(Chronic active myocarditis)的病人會出現與慢性炎症變化相關的心室功能障礙。
4. 慢性持續性心肌炎
慢性持續性心肌炎(Chronic persistent myocarditis)的症狀為炎性細胞持續浸潤、胸痛和心悸,但心室功能正常。
心肌炎的症狀
心肌炎的症狀很多,症狀較輕微者可能會有胸痛或呼吸急促,甚至沒有任何症狀。以下為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
心肌炎的診斷方法
早期診斷是預防心肌炎傷害擴大的關鍵,以下列出心肌炎的6種診斷方式:(推薦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1. 血液檢查:測量白血球和紅血球計數,以及檢測心臟酵素如肌鈣蛋白(Troponin)、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肌紅蛋白(myoglobin)、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等,可了解心肌有無受損。
2.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簡稱 ECG 或 EKG):可以顯示心臟的電流變化,檢測有無異常心律。
3. 胸部X光:可觀測心臟形狀、大小,以及心臟是否有積液,這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徵兆。
4.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利用超音波檢視心臟的跳動狀況,可觀測有無心臟種大、泵血或瓣膜問題。
5. 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oronary angiography):俗稱心導管檢查,透過將導管插入腹股溝、手臂或頸部血管,到達心臟進行觀測。
6. 心肌組織切片(Endomyocardial biopsy):醫師可能會在心導管檢查時,採取少量心肌組織,以便在實驗室分析樣本有無發炎或感染。
心肌炎的好發族群
符合下列條件者,罹患心肌炎的機會較高,建議應格外注意自己的心臟健康,但若有出現相關心肌炎症狀,請及早就診檢查。
- 自體免疫疾病: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全身性紅斑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罹患心肌炎的機率較高。
- 年輕人:年輕人發生心肌炎的機率比中年或老年人高。
- 男性:男性罹患心肌炎的機會較女性高,不過女性有更高比例罹患全身性紅斑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
- 遺傳疾病:某些遺傳病如家族性地中海熱(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或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週期性症候群(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periodic syndrome, TRAPS),可能影響身體的炎症反應。
- 酗酒:過量飲酒會造成心肌發炎,影響心臟功能,甚至導致心臟衰竭。
- 癌症:癌症患者不僅免疫力較低,更容易遭受病菌感染,有些治療乳癌(Breast cancer)和肺癌(Lung cancer)和淋巴瘤的藥物也可能引發心肌炎。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不佳,且不少人也有肥胖問題,不僅可能提高受感染、心肌發炎的機率,罹患其他心臟疾病的風險也較常人高出許多。
- 皮膚問題:若皮膚常常反覆受創和癒合,有更高的機會讓病菌入侵人體,所以如燒燙傷患者,也是特別容易受感染而引發心肌炎的族群。
- 愛滋病:愛滋病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使得患者更容易遭到各類病菌感染。(延伸閱讀:一次搞懂!HIV和愛滋病的差別在哪)
- 腎臟病:末期腎臟疾病患者,因為血液中許多無法排出的廢物,因此提高心臟發炎的機會。
- 放射線治療:少數患者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可能會出現心肌炎。
心肌炎的併發症
- 心律不整:心臟肌肉受損可能影響心臟的跳動速率。
- 心臟衰竭:心肌受損至一定程度,可能會出現心臟衰竭的症狀,而嚴重的心肌炎,可能會讓心臟的泵血功能嚴重受損,患者可能需要透過心室輔助器(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協助心臟泵送血液,或是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 心肌梗塞:心臟泵血功能受損,堆積在心臟裡的血液可能會形成血塊。若血塊堵塞冠狀動脈,便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
- 中風:與前者類似,一樣是因為積聚在心臟的血液凝塊堵塞而引發,若血塊堵塞腦血管,便可能導致中風。(同場加映:中風元凶也有它!高血壓傷血管致血栓)
- 心因性猝死:嚴重的心律不整可能導致心跳驟停,如果沒有接受即時治療,往往會造成患者死亡。
心肌炎的治療方法
輕微的心肌炎有很大機率可自行痊癒或經由藥物治療,在輕微症狀下,建議暫停競技運動3~6個月,避免心肌炎惡化;但若症狀較嚴重,可能需要經由下列藥物或其他方式進行治療:
- 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可抑制人體免疫系統,減輕發炎症狀,適合治療自體免疫疾病所引起的心肌炎。(同場加映: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 利尿劑(Diuretic):例如呋塞米(Furosemide),減少超過負荷的體液。
- 抗生素:用於治療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心肌炎。
-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可能有助治療心肌炎症狀。
心臟衰竭治療
心肌炎可能造成患者心臟衰竭,這時可能會使用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 心臟衰竭藥物:若因心肌炎造成心臟衰竭,醫師可能會使用乙型阻斷劑(β-Blocker)、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或血管收縮素受體抑制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進行治療,減輕心臟負擔。
- 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將帶有氣球的導管引入腹股溝動脈,沿著動脈到達心臟主動脈處,藉由氣球的充放氣循環,可以達到減輕心臟負擔與增加血流量的效果。
- 心室輔助器:1種可以植入心臟的機械幫浦,幫助虛弱的心臟將心室血液泵送到身體各處。此機器也可幫助等待心臟移植患者度過等待期。
- 嚴重心臟衰竭:若患者因心肌炎導致嚴重心衰竭,可使用葉克膜(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幫助患者進行體外循環,等待進行心臟移植的機會。
心肌炎的預防方法
預防心肌炎的主要方法就是降低自身感染病菌的機會,當然,你也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協助減少身體的炎症反應,這不僅有助預防心肌炎,也有助預防其他心臟疾病,以下為預防心肌炎的5種方法:
1. 接種疫苗:接種流感、德國麻疹等疫苗,有助預防病毒侵襲,引發感染。(推薦閱讀:時間到就要打!孩子接種疫苗時程表)
2. 安全性行為:愛滋病會降低免疫力,提高被病菌感染的機會。
3. 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身體的清潔,如勤洗手,有助預防病菌感染。
4. 健康生活習慣:戒菸、少吃速食、加工食品和酒類、維持健康體重以及適度的運動,可以維持免疫力,降低罹患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推薦閱讀:預防心血管疾病!低糖、低鈉、高纖、好脂肪,4大飲食原則不「傷心」)
5. 小心壁蝨:帶有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細菌的壁蝨叮咬人之後,可能會使其罹患萊姆病(Lyme disease),從而引發心肌炎症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heart-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