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生活不只是工作!遊戲人生健康自信

生活不只是工作!遊戲人生健康自信

工作有時,玩樂有時,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卻很少人能做到兩者平衡,長期下來就會造成上班愈來愈無力,造成所謂的過勞(Burn-out,又稱職業倦怠)。其實,只要學會玩出生活,工作不僅會變得有活力,做事也會更有效率,也就不會覺得人生很累。而人往往在玩樂中,更容易激發出創意,以下說明3個享受遊戲人生的祕訣,邀請您一起玩出精彩人生!

1. 做喜歡的事就是遊戲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玩遊戲可說是我們與周遭環境和世界的互動模式,它幫助小孩從什麼都不會,到發展出各種學習能力,包括語言詞彙、合作、社會認知、情緒智商等等。

遊戲(Play)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掌握能力的過程,重點在於親身經歷,並非只是完成任務而已。對此,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簡稱NYU)應用心理學教授凱瑟琳·塔米斯·勒蒙達(Catherine Tamis LeMonda)指出,那些無法玩遊戲的孩子,通常比較沒自信,且容易感覺倦怠。

狹義地說,遊戲會因人而異,您喜歡的棒球,可能對另一個人來說很無趣,遊戲講求的是參與者的自願性和駕馭能力。所以,只要是讓您感興趣的事,就算是遊戲了,並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遊戲可以是動態的運動,也可以是靜態的活動。您可以把遊戲想像成自己的放鬆管道,像是打球跑步重訓、益智遊戲、料理、跟寵物玩等等。

玩遊戲開心減壓更有效率。

2. 遊戲開心減壓更有效率

遊戲不只是提供我們歡樂,它能發揮的好處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從人際關係的連結,到身體健康紓壓,都與它有密切關係,舉例來說,在與他人一起玩遊戲時,我們會嘗試敞開心胸接納彼此的不同,這就是建立關係的第一步,幸運的話還能成為好朋友,或成就一樁婚姻也說不定。

在玩遊戲時,通常少不了呼應聲和笑聲,這種開心氛圍正是邁向健康與幸福的祕訣,還能降低憂鬱症(Depression)和其他老人疾病的風險。另外,如果它是一種運動,更能強壯心肺機能、降低壓力荷爾蒙,以及幫助調節情緒

若能在工作上增添這些樂趣,不但能提升一個人的創意和效率,還能使人更加專注,過程中不會分心,且可以享受其中,就像運動員在比賽中專注於達到目標時,所反映出的高反射神經模式,也稱之為「Zone」。

3. 玩遊戲並非幼稚而是健康

既然遊戲有如此多好處,為何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反而變得比小時候還不會玩,或許社會病是答案之一,但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坐在螢幕前的時間愈來愈長,使得身體活動的時間愈來愈短。

科技的進步催逼我們每天力求快速,速食文化已變成一種習慣,對此,美國國立戲劇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Play)創辦人思圖亞特∙布朗(Stuart Brown)表示,今天的社會對玩樂的剝奪,足以構成公共議題了,人比以前更易怒和暴力性格變得異常剛硬、失去樂觀,且憂鬱已是常見的社會亂象。

所以,我們更需要重拾對於「玩遊戲」的定義,它所能帶來的健康好處是無庸置疑的,年齡不該成為攔阻我們玩遊戲的理由,玩遊戲的人並非幼稚,他們正在訓練腦部構思想像力,父母若擔心孩子沉迷於遊戲,可以限定玩的時間,而不是禁止他玩,因為禁止可能有礙小孩的成長健康。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Why adults should play, too. https://edition.cnn.com/2017/11/02/health/why-adults-should-play-too/ Accessed March 10, 2020.

The Importance of Play for Adults.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the-importance-of-play-for-adults/ Accessed March 10, 2020.

Adults need recess too. Here’s why you should make time to play. https://www.nbcnews.com/better/health/adults-need-recess-too-here-s-why-you-should-make-ncna887396 Accessed March 10, 2020.

Grown-Ups Need to Play More. Adult Recess Can Help. https://www.outsideonline.com/2404063/adult-recess-free-play Accessed March 10, 2020.

THE PSYCHOLOGICAL CASE FOR ADULT PLAY TIME. https://psmag.com/social-justice/throw-out-your-computer-and-grab-some-legos Accessed March 10, 2020.

現行版本

2022/06/14

文: 黎佳燊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Jane Lee 更新


相關文章

加不完的班~8方法救上班族不過勞

過勞症狀有哪些?預防過勞死7項前兆自我檢測,這6類人要小心!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黎佳燊 · 更新日期:2022/06/14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