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季節交替,帶來的不僅只是氣溫驟降的不適,還有因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的心血管疾病隱憂;根據衛福部調查報告指出,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也是目前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排名的首位,讓高血壓如同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因此當面對高血壓病患時,醫師會根據患者身體狀況,決定使用哪些高血壓藥物來治療。不過既然是藥物,就一定會有副作用。此外,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也不可不慎,以免影響療效、甚至造成危險。本文彙整出以下9大常見的高血壓藥物,並分別說明這些高血壓藥物如何降低血壓、副作用,以及使用高血壓藥物的注意事項。
高血壓藥物一:利尿劑(Diuretic)
當患者血液中鈉含量過多,血液的含水量也會增加以降低鈉濃度。這使得心臟的泵血壓力增加,造成血壓上升,而體液量增加,也可能讓患者出現水腫的情形。因此透過以利尿劑增加尿量、幫助腎臟排出多餘的水分,即可消除水腫並降低血壓,屬於高血壓的一線用藥。(延伸閱讀:腎不好血壓跟著飆!了解腎臟與心血管疾病關係)
利尿劑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 以利尿劑加速身體排出水分,可能造成頻尿、脫水、低血鈉、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等症狀。
- 單獨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劑之一)或同時服用地高辛(Digoxin,又稱毛地黃)藥物,有機會導致鉀離子流失、血鉀過低。可能需補充葡萄、香蕉、哈密瓜等高鉀水果(但請先詢問醫師有無必要)。
- 晚上服藥將導致夜間頻尿而影響睡眠,建議提早幾小時用藥避免睡眠品質下降。
高血壓藥物二:硝酸鹽(Nitrate)
在硝酸鹽類藥物中,硝化甘油(Niglycerin trinitrate, NTG)是最常聽到的高血壓藥物類型之一。主要用於心絞痛以減輕心室前負荷(Preload),讓心臟收縮時,心室肌肉所受的壓力較低外,同時擴張血管,讓冠狀動脈血液灌流增加,避免心肌梗塞發生(Myocardial infarction)。(推薦閱讀:既是炸彈也是救命藥!硝化甘油舌下錠作用、使用須知、迷思)
除了NTG之外,也有長效型的硝酸鹽藥物,同樣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並有固定的服藥時間,卻不像NTG激烈。主要用於預防心絞痛發生,較少單純作為改善高血壓之用。
硝酸鹽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高血壓藥物三: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主要用於抑制鈣離子進入肌肉細胞,幫助血管平滑肌放鬆,使血管擴張,減低心肌收縮以降低血壓。CCB 藥物可分為二氫吡啶類(Dihydropyridine)與非二氫吡啶類(Non-dihydropyridine)2種,作用卻略有差異。
- Dihydropyridine:阻斷周邊血管的鈣離子通道,進而達到血管擴張的作用。
- Non-dihydropyridine:阻斷心臟的鈣離子通道以降低心跳速率。
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 不可吃葡萄柚或喝葡萄柚汁。
- 副作用包括頭痛、便祕、水腫、頭暈、疲倦、噁心、嘔吐等。
- 有收縮性心衰竭、心臟傳導阻滯的患者不可使用。
- 非二氫吡啶類(Non-DHP)CBB 通常不建議與乙型阻斷劑(β-blocker)併用,以免心跳過慢或心臟傳導過度抑制。
高血壓藥物四: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主要是透過抑制血管收縮素I轉換為血管收縮素II,以避免血壓上升;另一個功用則是避免血管收縮素催化緩激肽(Bradykinin)的水解作用,使得緩激肽數量增加,以促進血管擴張。
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高血壓藥物五: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
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簡稱 ARB)作用與ACEI 類似,但 ARB 是透過阻斷血管收縮素II與AT1受體結合,達到舒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