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及礦物質是維護健康,以及維持身體組織、各種系統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要素,而均衡的飲食則是獲取這些必要養分的方法。您或許認為,營養不良只會發生窮困的地方,但其實很多人都經常缺少某種必要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以下是很多人經常缺乏的營養素,以及判斷身體是否缺乏的方法:
缺鐵易累皮膚蒼白
鐵可以幫助身體製造紅血球,缺鐡時,血球將無法有效把氧氣輸送至全身,並導致貧血(Anemia),讓人感到疲勞。除了容易累,您也可能會發覺自己皮膚變蒼白、髮質脆弱、髮量稀少,建議多吃含鐡量相對高的牛肉、牡蠣、豆類和菠菜,來提升鐵的攝取。
缺維生素D易骨折
維生素D能幫助骨骼吸收鈣,是骨骼生長必需元素。其中維生素D-2存在於多脂魚肉、蛋黃、動物肝臟及牛奶中,維生素D-3則需透過曬太陽,藉由紫外線的刺激使人體自然生成。
缺乏維生素D的症狀包括骨折和骨質疏鬆(Osteoporosis),也會提高眼睛黄斑部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乳癌(Breast cancer)、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糖尿病(Diabetes)和高血壓(Hypertension)的風險。
為了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每天的飲食中應包含三份牛奶或優格,每週食用兩次鮭魚或鮪魚之類的多脂魚肉,還要每天曬一點太陽。
缺維生素A皮膚會粗糙
維生素A對維護視力很重要,而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蔬菜、橘或黄色等色彩鮮豔的水果、動物肝臟、乳製品、魚油及雞蛋等。缺乏維生素A的症狀包括罹患夜盲症(Night blindness)、視力下降、皮膚粗燥或角質化,以及呼吸道感染。不過要注意,過多的維生素A反而對身體不好。(延伸閱讀:地瓜葉超營養6大好處!想不到養豬菜這麼健康)
[embed-health-tool-bmi]
缺鎂嚴重會改變性格
鎂有助於人體骨骼健康及能量的生成,缺乏鎂會引起食慾不振、嘔吐及疲勞,嚴重還可能導致肌肉痙攣、癲癇(Epilepsy)發作、心跳異常,甚至改變人的性格。不過缺乏鎂在健康的人身上很少見,比較會影響有在服用特定藥物、身體有特殊健康狀況或酗酒的人。多吃富含鎂的食物,如杏仁、腰果、花生、菠菜、黑豆及香蕉,可幫助體內的鎂含量恢復正常。